铁路道岔技术标准_第1页
铁路道岔技术标准_第2页
铁路道岔技术标准_第3页
铁路道岔技术标准_第4页
铁路道岔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ompanyLOGO铁路道岔技术标准铁道工程教研室主要内容道岔伤损类型2无缝道岔4道岔几何尺寸3 1道岔过岔速度3 3普通单开道岔技术标准普通单开道岔检查位置(9 、12、18号)技术标准一v道岔轨型应与线路钢轨轨型相同,轨型不同时应用异型轨过渡。单开道岔轨距:v1)尖轨尖端轨距)尖轨尖端轨距 (一)v2)尖轨跟端轨距(二)尖轨尖端轨距尖轨尖端轨距 (一)尖轨种类尖轨长度(mm)轨距(mm)附 注直线型尖轨6250以下145362507700以下14507.700144512号道岔AT弹性可弯尖轨1437道岔允许速度大于120 kmh时为1435mm其他曲线型尖轨按标准图办理无标准图时按设计

2、图办理尖轨跟端轨距(二)尖轨跟端轨距(二) 尖轨种类直向(mm)侧向(mm)附 注直线型尖轨1439143912号道岔AT弹性可弯尖轨14351435尖轨轨头刨切范围内曲股轨距构造加宽除外其他曲线型尖轨1435按标准图办理无标准图时按设计图办理技术标准一单开道岔轨距:v 3)导曲线中部轨距按标准图设置。 辙叉部分轨距,直、侧向均为1435mm。v 4)尖轨在第一拉杆中心处的最小动程:直尖轨为142mm,曲尖轨为152mm;AT、型弹性可弯尖轨12号普通道岔为180 mm,12号提速道岔为160 mm;18号道岔允许速度大于160kmh时为160mm,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时为160mm或1

3、80mm(具体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规定办理);其他型号道岔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v 5)可动心轨第一拉杆中心处的动程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 注:特殊道岔不符合上述规定者。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要求办理。技术标准二各部分轨距加宽递减:v1)尖轨尖端轨距加宽,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道岔应按不大于6的递减率递减至基本轨接头。v2)尖轨尖端与尖轨跟端轨距的差数,直尖轨应在尖轨全长范围内均匀递减,曲尖轨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v3)尖轨跟端直向轨距加宽向辙叉方向递减,距离为1.5m。v4)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距尖轨跟端3m处,距辙叉前端4m处;曲尖轨时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技术标准二各部分

4、轨距加宽递减:v 5)对口道岔尖轨尖端轨距递减:两尖轨尖端距离小于6m,两尖端处轨距相等时不作递减,不相等时应从较大轨距向较小轨距均匀递减;两尖轨尖端距离大于6 m,允许速度不大于120 kmh的道岔应按不大于6的递减率递减,但中间应有不短于6m的相等轨距段。v 6)道岔前端与另道岔后端相连时,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尖轨尖端轨距递减率不应大于6。如不能按6递减时,可将前面道岔的辙叉轨距加大为 l 441 mm;仍不能解决时,旧有道岔可保留大于6的递减率。技术标准三导曲线支距与超高:导曲线支距与超高:v 导曲线支距按道岔标准图或设计图设导曲线支距按道岔标准图或设计图设置,在导曲轨与基

5、本轨工作边之间测量。置,在导曲轨与基本轨工作边之间测量。v 导曲线可根据需要设置导曲线可根据需要设置6mm的超高,的超高,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2顺坡。顺坡。 技术标准四轮缘槽宽度:v 1)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2mm。侧向轨距为1441mm时,侧向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8mm,容许误差为(+3-1)mm。v2)辙叉心轮缘槽标准宽度(测量位置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规定)为46mm,容许误差为(+3-1)mm。 轮缘槽宽度的量取位置与轨距量取位置相同。v3)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为65mm,容许误差为2mm。技术标准五查照间隔与护背距离:v 查照间隔(辙叉心

6、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 mm。护背距离(辙叉翼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大于1348mm,测量位置按设计图纸规定。技术标准六道岔后的连接:v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超高顺坡终点之间的直线段长度: 线路允许速度大于160kmh时不应小于70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30m;线路允许速度为120kmh(不含)160kmh时不应小于40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25m;其他地段不应小于20m。技术标准六道岔后的连接:v 站线道岔与曲线或道岔与其连接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7.5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6m。轨距加宽递减率不应大于2,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3。v 连接曲线半径不应小于该

7、道岔导曲线半径。连接曲线超高不应大于15 mm,顺坡不应大于2。技术标准七尖轨、可动心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v 1) 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不靠贴大于1mm。v 2) 尖轨、可动心轨侧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v 3) 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低于翼轨顶面2 mm及以上。v 4) 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nm及以下断面处,尖轨顶面高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高于翼轨顶面2 mm及以上。技术标准七尖轨、可动心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v 5) 尖轨、可动心轨工作面伤损,继续发展,轮缘有爬上尖轨、可动心轨的

8、可能。v 6) 内锁闭道岔两尖轨相互脱离时,分动外锁闭道岔两尖轨与连接装置相互分离或外锁闭装置失效时。v 7) 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技术标准八基本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v 1) 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v2) 基本轨垂直磨耗(1)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2)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 mm(33 kgm及其以下钢轨由铁路局规定)。v 3) 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

9、准时。技术标准九螺栓要求:v 道岔护轨螺栓、可动心轨咽喉和叉后间隔铁螺栓、长心轨与短心轨联结螺栓、钢枕立柱螺栓、可动心轨凸缘与接头铁联结螺栓必须齐全,作用良好,折断时必须立即更换。v同一部位同时有两条螺栓或可动心轨凸缘与接头铁螺栓有一条缺少或折损时,道岔应停止使用。技术标准十道岔各种零件应齐全,作用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有计划地进行修理或更换:v 1) 各种螺栓、连杆、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v 2) 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台磨耗大于3mm。v 3) 轨撑损坏、松动,轨撑与轨头下颚或轨撑与垫板挡肩离缝大于2mm。v 4) 护轨垫板折损。技术标准十道岔各种零件应齐

10、全,作用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有计划地进行修理或更换:v5) 钢枕和钢枕垫板下胶垫及防切垫片损坏、失效。v6) 弹片、销钉、挡板损坏。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挡板前后离缝大于2 mm,销钉帽内侧距滑床板边缘大于5 mm。v 7) 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技术标准十一辙叉伤损分轻伤和重伤两类:v 一、高锰钢整铸辙叉轻伤标准(含可动心轨辙叉中高锰钢整铸翼轨、叉跟座): 1) 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 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4mm,到发线上超过6mm,其他站线上超过8mm; 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 km

11、h的正线上超过4 mm,其他正线上超过6 mm,到发线上超过8 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可动心轨宽40mm断面及可动心轨宽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超过4mm。技术标准十一辙叉伤损分轻伤和重伤两类:v 2) 辙叉顶面和侧面的任何部位有裂纹。v 3) 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上长度超过15 mm,且深度超过3 mm。v 4) 钢轨探伤人员或线路(检查)工长认为有伤损的辙叉。 技术标准十 一 二、高锰钢整铸辙叉重伤标准(含可动心轨辙叉中高锰钢整铸翼轨、叉跟座): v1)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

12、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 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mm;可动心轨宽40mm断面及可动心轨宽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超过6 mm(33kgm及其以下钢轨由铁路局规定)。2.垂直裂纹长度(含轨面部分裂纹长度)超过下表所列限度者。项 目辙叉心(mm)辙叉翼(mm)宽050宽50以后一条裂纹长度505040两条裂纹相加6080603.纵向水平裂纹长度超过下表所列限度者 项 目辙叉心(mm)辙叉翼(mm)轮缘槽(mm

13、)一侧裂纹长度10080200一侧裂纹发展至轨面(含轨面部分裂纹长度)6060两侧裂纹贯通(指贯通长度)50两侧裂纹相对部分长度100技术标准十一 4)叉趾、叉跟轨头及下颚部位裂纹超过30mm。v5)叉趾、叉跟浇注断面变化部位斜向或水平裂纹长度超过120mm,或虽未超过120mm,但裂纹垂直高度超过40mm。v 6)底板裂纹向内裂至轨腰,并超过轨腰与圆弧的连接点。v 7)螺栓孔裂纹延伸至轨端、轨头下颚或轨底,两相邻螺栓孔裂通。v 8)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30 mm,且深度超过6mm。v 9)钢轨探伤人员或线路(检查)工长认为有影响行车安全的其他缺陷。 技术标准十一三、钢轨组合辙叉

14、的垂直磨耗比照高锰钢整铸辙叉办理,其他伤损比照钢轨轻重伤标准办理。辙叉有轻伤时,应注意检查观测,达到重伤标准时应及时更换。技术标准十二接头螺栓扭矩与尖趾距离:v 可动心轨道岔的普通钢轨接头应使用10.9级螺栓,扭矩应保持700900Nm。v 可动心轨道岔的长心轨实际尖端至翼轨趾端的距离(简称尖趾距离),容许误差:12号为(0,+10) mm,18号为(0,+15) mm,30号及以上为(0,+25) mm。十三、单开道岔直向允许通过速度(Km/h)。钢轨尖轨类型辙叉类型道岔号散91218303843kgm普通钢孰尖轨固定型859550kgm普通钢轨尖轨固定型9011012050kgmAT弹性可弯尖轨固定型12050kgmAT弹性可弯尖轨可动心轨16060kgm普通钢轨尖轨固定型10011060kgrnAT弹性可弯尖轨固定型12060kgmAT弹性可弯尖轨固定型(提速道岔)14016060kgmAT弹性可弯尖轨可动心轨160200160200160200200十三、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不应超过下表规定(Km/h)尖轨类型道岔号数89101112183038普通钢轨尖轨25303540457580AT弹性可弯尖轨507580140140注:具体根据道岔标准图或设计图规定。技术标准十四无缝道岔应满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