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六下教案_第1页
科学六下教案_第2页
科学六下教案_第3页
科学六下教案_第4页
科学六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我们长大了1 我在成长【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2、能通过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收集成长的证据,了解自己在长大。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从而珍惜生命。教学重难点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 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量身高的纸、秤、卷尺、长尺、记录表、学生体检记录表。学生准备:直尺、课前搜集能记录自己成长的资料,了解自己出生时的身高、体重及第一年的生长情况。【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师: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成长为朝气蓬勃的少年。回想一下,有没有以前由于自己太小做不了得,而现在却可以

2、做的事情?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在成长。(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2、能通过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学好么?三、出示观察指导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2-3页内容,思考一下问题:1. 你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长大了?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2. 如果测量身高、体重,应该注意什么? 3. 你能将自己从入学到现在的身高、体重绘制成曲线图吗? 4. 仔细观察曲线图,你发现了什么 大家有信心完成这几道题吗?老师相信同学们会完成的非常好,5分钟后汇报

3、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四、看一看(先学) 学生观察,思考。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五、议一议(后教)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认真,下面请各组的代表发言,先说一说1. 你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长大了? 2. 测量身高、体重,应该注意什么? 3. 仔细观察曲线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论,教师板书要点。学生评议,教师归纳总结:同学们刚才通过观察相片,感觉自己的身高、体重变化了;比较了衣服、鞋子的大小,知道自己在长大;在测量身高时,应脱掉鞋子,身体直立,眼平视,压板轻压头顶的最高处;在测量体重时,应尽量减少随身携带的物品和穿着,减少对测量准确程度的影响。六、练一练(当堂训练) 1

4、、思考:如果我们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会怎么样?2、制作一张自己身高体重的曲线图七、板书设计1 我在成长1、成长的证据 2、测自己身高的重量教学反思:2、悄悄发生的变化【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2、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与同伴、同性、长辈交流了解身体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青春期的变化,并以健康的心理对待青春期的变化。教学重难点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交流了一些成长的情况,大家发现自己都在慢慢地长大了,自己的身体都有了一些变化

5、,但这些变化我们能不能时时察觉出来?(不能)对,这些变化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发生的,今天我们要来继续了解我们身上悄悄发生的变化。(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2、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学好么?三、出示观察指导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4-6页内容,思考一下问题:1. 你愿意和好朋友或老师说说悄悄话,交流一下近来你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吗? 2. 说说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3. 青少年的身高从多大年龄开始增长比较快?男生和女生

6、有没有差异? 4. 青春期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青春期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大家有信心完成这几道题吗?老师相信同学们会完成的非常好,5分钟后汇报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四、看一看(先学) 学生观察,思考。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1. 五、议一议(后教)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认真,下面请各组的代表发言,先说一说1. 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2. 青少年的身高从多大年龄开始增长比较快?男生和女生有没有差异? 3. 在青春期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论,教师板书要点。学生评议,教师归纳总结: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人过度的时期,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进入青春

7、期,相比之下男孩要晚些。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青春期注意点:加强营养  保证睡眠  注意卫生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穿戴合适的衣物  保持良好的情绪)六、练一练(当堂训练) 1、青春期男女(  )最先出现快速增长,除升高突增外,另一特点是(  )的开始。2、思考:进入青春期后,我们就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大人”了,你觉得当孩子好,还是成人好?为什么?七、板书课题2、悄悄发生的变化青春期(10-20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形态和心理方面的变化。教学反思:3、 人生之旅【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用不

8、同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 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 知道怎样划分人的一生。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引入课题,了解人的一生的几个阶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尊老爱幼教育。教学重难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并且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师:老师先给大家讲个神话故事,听完后猜一猜,这种动物是什么。你们想听吗?讲解“斯芬克司之谜”的故事,那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人)对,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人是软弱无助的孩子,他用两手两脚爬行;在生命的当午,他成为壮年,用两只脚走路;到了老年,临到生命的

9、迟暮,他需要扶持。因此拄了拐杖,作为第三只脚。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人生之旅。(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 2. 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 3. 知道怎样划分人的一生。 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学好么?三、出示观察指导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7-8页内容,思考一下问题:1. 古希腊神话故事说的是,人的一身要经历哪三个阶段? 2. 除此之外,还可以怎样划分人的一生?你能给你划分的各个时期起个名称吗? 3. 看一看教材上爱因斯坦的照片,这都是什么时期的? 4

10、. 选择自己认为可靠、准确的方法量一量、算一算,你将来会长多高? 5. 从他们两人不同阶段的合影中,你有什么发现?他们的身高为什么越来越接近?长得为什么很像? 6. 你家里或邻居家有婴儿吗?他们的父母是怎样照顾他们的?还有老人,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应该怎么做? 大家有信心完成这几道题吗?老师相信同学们会完成的非常好,5分钟后汇报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四、看一看(先学) 学生观察,思考。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五、议一议(后教)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认真,下面请各组的代表发言,先说一说1. 古希腊神话故事说的是,人的一身要经历哪三个阶段? 2. 除此之外,还可

11、以怎样划分人的一生?你能给你划分的各个时期起个名称吗? 3. 看一看教材上爱因斯坦的照片,这都是什么时期的? 4. 选择自己认为可靠、准确的方法量一量、算一算,你将来会长多高? 5. 从他们两人不同阶段的合影中,你有什么发现?他们的身高为什么越来越接近?长得为什么很像? 6、你家里或邻居家有婴儿吗?他们的父母是怎样照顾他们的?还有老人,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应该怎么做?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论,教师板书要点。学生评议,教师归纳总结:古希腊神话故事说,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人的一生划分为: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从这一组照片中,我

12、们发现这个小孩慢慢长大了,他们的身高从原来相差很多,到越来越想近了;预测结果并不是绝对的,有很多因素会改变身高,如后天的生活环境、锻炼和营养等。我们只有积极健康地生活,才能长得更好。六、练一练(当堂训练) 1、思考:60年后我们会是什么样?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2、人的一生要经历哪七个阶段?七、板书设计:3、人生之旅人的一生分: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人的一生还可分为:幼年、成年、老年教学反思:4、踏上健康之路【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2、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13、0;3、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过程与方法:掌握制作统计图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注意健康常识。教学重难点  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并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出示教材第11页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讲述:上面这一张是一组12岁儿童的身高统计表,下面是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谁愿意把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大家?(高个的少,矮个的人也少)是呀,在同一年龄组中,中等身高占多数,矮个和高个差不多一样多,相对较少,分布在两头。(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

14、能够用做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2、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解释;3、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学好么?三、出示观察指导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9-12页内容,思考一下问题:1. 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 2. 现在给你班级同学的身高表,你知道怎么制作统计图么? 3. 如何观看书上为我们提供的身高等级评价表?你这样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 4、那么,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都应该怎样做?大家有信心完成这几道题吗?老师相信同学们会完成的非常好,5分钟后汇报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四、看一看

15、(先学) 学生观察,思考。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五、议一议(后教)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认真,下面请各组的代表发言,先说一说1、统计图的优点和制作方法?2、请你讲清一下你制作的身高统计图?你在其中出于什么位置呢?3、应该如何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呢?都从哪些方面?4、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你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论,教师板书要点。学生评议,教师归纳总结:通过了班级身高统计图的制作,同学们了解了自己的生长发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突出表现为生长幅度猛增,促进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年龄不断提前。我们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

16、时期,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提高自身的健康水有着极大的作用。六、练一练(当堂训练)1、影响人身体健康的因素有(     )个,分别为:2、思考:你能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为自己制作一张健康作息表吗?七、板书设计:4、踏上健康之路科学用脑五要素: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1、 生物的遗传现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 2. 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 3. 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看图,结合生活

17、了解遗传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从而保护、珍惜生命。教学重难点什么是遗传现象,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师: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 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 2. 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 3. 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学好么?三、出示观察指导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14

18、-16页内容,思考一下问题:1. 书上P14,这三位同学的父母是谁,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知道的? 2. 观察P15图片,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3. 观察P16图片,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大家有信心完成这几道题吗?老师相信同学们会完成的非常好,5分钟后汇报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四、看一看(先学) 学生观察,思考。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五、议一议(后教)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认真,下面请各组的代表发言,先说一说1. 书上P14,这三位同学的父母是谁,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知道的? 2. 观察P15图片,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

19、些相似的特征? 3. 观察P16图片,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论,教师板书要点。学生评议,教师归纳总结: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六、练一练(当堂训练) 1、思考:观察图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2、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七、板书设计:1、 生物的遗传现象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20、。 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教学反思:2、 生物的变异现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2.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对比了解生物界的变异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变异使世界变得多姿多彩,从而用行动保护地球家园。教学重难点什么是变异现象,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师:1、如果说克隆技术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样呢?2、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说说差别。3、相同的地方是生

21、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2.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学好么?三、出示观察指导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17-19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 比较一下,课本17页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 2. 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吗? 大家有信心完成这几道题吗?老师相信同学们会完成的非常好,5分钟后汇报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四、看

22、一看(先学) 学生观察,思考。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五、议一议(后教)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认真,下面请各组的代表发言,先说一说1. 比较一下,课本17页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 2. 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吗? 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论,教师板书要点。学生评议,教师归纳总结: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同遗传现象一样,生物的变异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是个样”等,指的就是变异现象。六、练一练(当堂训练) 1、思考:有没有同学的父母都是带近视眼镜的?近视这个现象是变异吗?2、你来设计一种有关四叶草

23、的纪念品七板书设计:2、 生物的变异现象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同遗传现象一样,生物的变异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是个样”等,指的就是变异现象。教学反思: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2、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3、知道采用人工进行变异有好有坏。过程与方法:课前收集孟德尔的有关资料,了解其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从而使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教学重难点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采用人工进行变异

24、的好与坏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材料,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学生准备小报资料【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后代长的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我们一起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吧!(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2、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3、知道采用人工进行变异有好有坏。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学好么?三、出示观察指导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20-22页内容,思考一下

25、问题:1. 你知道现在遗传学之父是谁吗? 2. 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现象呢? 3. 袁隆平是谁? 4. 袁隆平在他的实验中求的是遗传还是变异?为什么说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的难题? 大家有信心完成这几道题吗?老师相信同学们会完成的非常好,5分钟后汇报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四、看一看(先学) 学生观察,思考。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五、议一议(后教)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认真,下面请各组的代表发言,先说一说1. 你知道现在遗传学之父是谁吗? 2. 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现象呢? 3. 袁隆平是谁? 4. 袁隆平在他的实验中求的是

26、遗传还是变异?为什么说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的难题? 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论,教师板书要点。学生评议,教师归纳总结: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六、练一练(当堂训练) 1、思考:阅读教材21页的资料这些食物跟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2、(  )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3、(   )和(   )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七、小课堂大辩论1讲解要求:本次的辩论会辩题是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正方观点是合理,反方观点是

27、不合理。辩论双方各3人,准备时间是5分钟,观点陈述为1分钟,自由辩论时间是10分钟,最后陈述时间为1分钟。下面所有的学生都是评委,要投票选出获胜方。有理不在声高,要以理服人。2分组辩论赛3总结:这次的小课堂大辩论的获胜方是*方。在现实生活中,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八、板书设计: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孟德尔现代遗传学之父。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人工变异)教学反思:第三单元  进化1、消失了的恐龙【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恐龙化石是各种恐龙制品的依据;2、能根据不同的制品恐龙的形态,找出与他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课前收集各种恐龙的图片,收集、整理恐

28、龙的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恐龙骨架的形成过程,其中隐含着科学家们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从而了解化石的珍贵。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开研讨活动,知道学生收集、整理与恐龙相关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师:恐龙有着令人不可思议的庞大身躯,有着令人生畏的力量,以至于人们一提起它就产生敬畏和神秘感,同时也留下了一个个无尽的谜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消失的恐龙。(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知道恐龙化石是各种恐龙制品的依据;2、能根据不同的制品恐龙的形态,找出与他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学好么?三、出示观察指导

29、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24-26页内容,思考一下问题:1、恐龙已经灭绝了,这些模型,图片和影片是根据射门复制出来的呢?2、你认识书上26页的恐龙吗?能找出与他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吗?大家有信心完成这几道题吗?老师相信同学们会完成的非常好,5分钟后汇报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四、看一看(先学) 学生观察,思考。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五、议一议(后教)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认真,下面请各组的代表发言,先说一说1、恐龙已经灭绝了,这些模型,图片和影片是根据射门复制出来的呢?2、你认识书上26页的恐龙吗?能找出与他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吗?学生汇报交流

30、观察结论,教师板书要点。学生评议,教师归纳总结:恐龙已经没绝,人们对于恐龙的认识和模拟都源于对化石的研究。六、练一练(当堂训练) 1. 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  )年发现的? 参考资料:【恐龙世界】距今2亿多年到7 000万年前的中生代,是个“爬行动物的时代”,它们形态多样,各成系统,霸占一方。向海洋发展的鱼龙和蛇颈龙,成了海洋中显赫一时的大动物。巍峨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的屋脊,科学家在海拔4800米高的土隆地区发现的鱼龙化石,体长10米以上,远远超过世界上已发现的和它同期的其他鱼龙。这证明了,在2亿年前,那里曾经是一片汪洋,是鱼龙腾飞跳跃的地方。在海洋中能同鱼龙相匹敌的是蛇颈龙,它曾盛

31、极一时,能在水中快速地追捕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身体较扁平,以减少水的阻力;头颈伸长,使运动更加灵活;嘴里长着尖锐的牙齿,能咬住滑腻的鱼儿;四肢变成了鳍脚,便于划水游泳。整个模样仿佛是一条长蛇和一只乌龟的结合,由此得名。向天空发展的飞龙、翼龙,成了当年空中的霸主。最大的飞龙两翼展开时长6米多,尖长的头颅,长着尖利的牙齿,后面拖着一条长尾巴,尖端还有一个“舵”膜,用来平衡身体。翼龙已经逐渐进化了,头骨变轻,牙齿和尾巴已经退化或消失了,大脑半球中的视觉、平衡觉和肌肉等协调作用都已加强,飞行能力也增强了。翼龙是古代世界上能在天上飞的动物,生活在7000万年前北美洲的翼龙,双翼展开宽11米以上。向陆地发

32、展的恐龙日益昌盛,成了中生代陆地的统治者。根据恐龙的食性可分为两大类,有吃裸子植物的,也有吃其他恐龙和动物的。 一些巨大的素食恐龙,喜欢在沼泽和湖泊里生活,由于身体过大过重,行动不灵活,只好借助水的浮力来支持着。生活在14万年前的合川马门溪龙,身高35米,长22米,重约3040吨。它主要生活在湖泊中,以藻类等植物为食,在产蛋时才到泥沙较硬的水边去。禄丰龙,身长6米,高2米,是中等的素食恐龙,化石保存得十分完整,这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剑龙的背上长着刀山似的骨板,甲龙装备坚硬的甲板,角龙的头部长着犀牛般的尖角这些显然是它们防御敌害的武器。    最凶残的霸王龙长17米

33、,站立起来就有6米高。它那血盆似的大口里,长着匕首般的牙齿。它专门捕食那些吃嫩枝绿叶的恐龙。最大的恐龙要算“梁龙”了。梁龙的脑袋很小,脖颈和尾巴很长。20世纪初,在美国犹他州发现了3条恐龙遗骸,后来利用这些遗骸复原了一条梁龙的骨架,陈列在匹兹堡的自然博物馆里。它全身长266米,颈长67米,尾长153米,身长455米,重约105吨。最重的恐龙要算腕龙了。1909年,在坦桑尼亚坦噶尼喀发现了一具腕龙的完整骨骼,现在陈列在柏林自然历史博物馆里。它身体总长225米,身高64米,估计重78吨。在这以后,又发现了一些腕龙的骨骼,估计这些腕龙在活着的时候,身长可超过27米,体重达100吨。一、 板书设计:1

34、消失的恐龙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化石的形成过程:发掘、包装运输、清理、还原。教学反思:                 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的作用;2、理解科学家面对科学家所引起的困惑。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看图,通过思考、讨论了解化石的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中,认识到证据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本课在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

35、资料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化石的成因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化石实物或模型。学生准备:毛笔、牛奶盒或饮料瓶、贝壳(或植物、鱼骨、硬币等)。【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师:化石是人类认识远古生物、研究地质运动的重要依据和线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化石到底能告诉我们什么?(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的作用;2、理解科学家面对科学家所引起的困惑。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学好么?三、出示观察指导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给大家8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27-31页内容,思考一下问题:1. 什么是化石? 2. 化石是怎样形成

36、的? 3. 化石有什么作用? 4. 在制作印记化石模型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大家有信心完成这几道题吗?老师相信同学们会完成的非常好,5分钟后汇报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四、看一看(先学) 学生观察,思考。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五、议一议(后教)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认真,下面请各组的代表发言,先说一说1. 什么是化石? 2. 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3. 化石有什么作用? 4. 在制作印记化石模型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论,教师板书要点。学生评议,教师归纳总结:化石是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会形成化

37、石,它需要合适的地质条件和漫长年代的沉积变化,而且大多数化石都深埋在地下,没有被开采出来,所以每一块化石都是非常珍贵的。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是我们研究远古生物的重要线索六、练一练(当堂训练) 1、化石是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2、如果把不同年代(地层)比作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的特殊文字。七、板书设计: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1、化石是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2、如果把不同年代(地层)比作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的特殊文字。教学反思: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38、【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2、知道自然淘汰、物竞天择的道理。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来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同时还了解这一理论受到新收集证据的挑战,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教学重难点本课重点引导学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难点是知道自然淘汰、物竞天择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师:作为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科学家之一,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观点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本课我们就来学习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

39、读)1、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2、知道自然淘汰、物竞天择的道理。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学好么?三、出示观察指导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32-34页内容,思考一下问题:1. 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重要观点是什么? 2. 什么是自然选择,什么人工选择? 3. 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哪一个观点受到了挑战,证据是什么? 4. 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是否就能证明达尔文的说法是错误的?为什么? 大家有信心完成这几道题吗?老师相信同学们会完成的非常好,5分钟后汇报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四、看一看(先学) 学生观察,思考。师巡

40、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五、议一议(后教)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认真,下面请各组的代表发言,先说一说1. 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重要观点是什么? 2. 什么是自然选择,什么人工选择? 3. 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哪一个观点受到了挑战,证据是什么? 4. 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是否就能证明达尔文的说法是错误的?为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论,教师板书要点。学生评议,教师归纳总结:生物不断地进化,是为了适应他们生存的环境;自然选择:生物界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现象。人工选择:人类对养殖动物或种植作物的性状进行选择的过程。六、练一练(当堂训练) 1、(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于1859年

41、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生物起源)。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了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3、(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学说提出了挑战。七、板书设计: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1、(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生物起源)。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了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3、(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学说提出了挑战。教学反思:第四单元  共同的家园1、寻找生物的家园【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42、、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知道什么是生物的栖息地。2、知道生物栖息地的组成。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合作和敌对关系。过程与方法:能列举生物依靠环境生存的事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去发现生物对环境的依赖,揭示环境对生物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生物离不开合适的栖息地,难点:观察一棵树上栖息的生物。【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师:出示地球图片,讲解地球是每一种生物的家园,但每一种生物在地球的位置有着一定的范围,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那,这些动物分别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寻找生物的家园(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影

43、响生物的生存。知道什么是生物的栖息地。2、知道生物栖息地的组成。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合作和敌对关系。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学好么?三、出示观察指导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36-39页内容,思考一下问题:1. 课本36页的这些动物分别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在这些环境中还有哪    些生物?他们为什么会生活在这里? 2. P38的这几幅图中的生物体现了生物之间相互合作的关系,它们为什么要相互合作的? 3. P39这几幅图说明了生物间的敌对关系,它们又为什么会成为敌对关系? 大家有信心完成这几道题吗?老师相信同学们会

44、完成的非常好,5分钟后汇报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四、看一看(先学) 学生观察,思考。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五、议一议(后教)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认真,下面请各组的代表发言,先说一说1. 课本36页的这些动物分别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在这些环境中还有哪    些生物?他们为什么会生活在这里? 2. P38的这几幅图中的生物体现了生物之间相互合作的关系,它们为什么要相互合作的? 3. P39这几幅图说明了生物间的敌对关系,它们又为什么会成为敌对关系? 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论,教师板书要点。学生评议,教师归纳总结: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每一的地方都

45、有着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环境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但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等都要靠生物自己,对于生物来说,不管是相互合作还是敌对关系,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生长和繁殖,由于不同的生物它们所选择猎食方式不同应而我其它生物之间所产生的关系也就不同。六、练一练(当堂训练) 1、思考:为什么一棵树上能生活着多种生物?2、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互助合作)关系或(敌对)关系。七、板书设计:1、寻找生物的家园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每一的地方都有着不

46、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教学反思: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2、知道同类生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事例;知道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过程与方法:通过查资料、讨论的方法了解生物为适应环境的生存的本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了解生物一些适应环境的生存本领,分析斑马条纹混淆视觉的走用。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捕食、安家、保护自己等本领的资料。【教学过程】一、

47、板书课题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哪些生态环境吗?生活在这些环境里面的动物和植物有事如何适应环境,形成有利于自己生存的本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知道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2、知道同类生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事例;知道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学好么?三、出示观察指导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2-3页内容,思考一下问题:1. 各种动物怎样捕食?捕食的本领与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2. 各种动物怎样安家?安家的本

48、领与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3. 生活杂草原上的斑马的条纹有什么作用? 4. 各种动植物有哪些保护自己的高招? 大家有信心完成这几道题吗?老师相信同学们会完成的非常好,5分钟后汇报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四、看一看(先学) 学生观察,思考。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五、议一议(后教)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认真,下面请各组的代表发言,先说一说1. 各种动物怎样捕食?捕食的本领与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2. 各种动物怎样安家?安家的本领与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3. 生活杂草原上的斑马的条纹有什么作用? 4. 各种动植物有哪些保护自己的高招? 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论,教师板书要点。学生评

49、议,教师归纳总结:在开阔的草原和沙漠地带,这种黑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在阳光或月光照射下,反射光线各不相同,起着模糊或分散其体型轮廓的作用,展眼望去,很难与周围环境分辨开来。这种不易暴露目标的保护作用,对动物本身是十分有利的。斑马身上的条纹可以分散和削弱草原上的刺刺蝇的注意力,是防止它们叮咬的一种手段,这种昆虫是传播睡眠病的媒介,它们经常咬马、羚羊和其他单色动物,却让很少威胁斑马的生活。六、练一练(当堂训练) 1、思考:受动物生存本领的启示,想到哪些可以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方案?2、给动植物搬家时要注意什么?七、板书设计: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教学反思:3、有趣的

50、食物链【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2、知道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3、会找、会写食物链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出多条食物链,建立食物网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每种生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如果遇到人为破坏,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教学重难点知道生物间存在错综复杂的事物关系,学会找,写食物链【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师:同一区域里往往生活着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有的是相互合作的“伙伴”,有的是相互敌对的“竞争者”,到底是什么把这些不同种类的生物连接在一起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知道什么是食物

51、链和食物网;2、知道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3、会找、会写食物链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学好么?三、出示观察指导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44-46页内容,思考一下问题:1. 什么叫食物链? 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它反应了生物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食物链,在我们生活还有一些类似的成语,你们知道吗? 3. 什么是生产者,什么是消费者?什么是分解者?如果没有了分解者,将会怎么样? 4. 画出46页生物间的食物链。 大家有信心完成这几道题吗?老师相信同学们会完成的非常好,5分钟后汇报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四、看一看(先学)

52、学生观察,思考。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1. 五、议一议(后教)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认真,下面请各组的代表发言,先说一说1. 什么叫食物链? 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它反应了生物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食物链,在我们生活还有一些类似的成语,你们知道吗? 3. 什么是生产者,什么是消费者?什么是分解者?如果没有了分解者,将会怎么样? 4. 46页生物间的食物链该怎么画? 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论,教师板书要点。学生评议,教师归纳总结: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自己制造食物的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

53、食的消费者和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分解者。六、练一练(当堂训练) 1、思考:课本46页最后一题,图中共有几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如果农民在地里喷上农药,下面的场景中会发生什么情况?七、板书设计:3、有趣的食物链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自己制造食物的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消费者和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分解者。教学反思:4、生态平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2、理解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3、制作一个简单的生态瓶。过程与方法:通过做实验了

54、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应更多的尊重自然选择,不要以自己的好恶行事。教学重难点知道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制作一个简单的生态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师:生态系统是指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态平衡。(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知道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2、理解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3、制作一个简单的生态瓶。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学好么?三、出示观察指导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

55、,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47-50页内容,思考一下问题:1. 你认为,不给在47页中的鱼喂食,它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鱼缸里,情况会怎么样? 2. 不打开瓶盖,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 3. 鱼缸和鱼缸里的东西、瓶子和瓶子里的东西是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 4.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 大家有信心完成这几道题吗?老师相信同学们会完成的非常好,5分钟后汇报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四、看一看(先学) 学生观察,思考。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五、议一议(后教)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认真,下面请各组的代表发言,先说一说1. 你认为,不给在47页中的鱼喂食,它可

56、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鱼缸里,情况会怎么样? 2. 不打开瓶盖,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 3. 鱼缸和鱼缸里的东西、瓶子和瓶子里的东西是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 4.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 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论,教师板书要点。学生评议,教师归纳总结: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瓶中的生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够后进行植物循环很能量流动,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让植物得到阳光并便于观察,生态瓶的采光以较强的散射光为好,不能采用强烈的直射光。六、练一练(当堂训练) 自己制作一张生态系统的完整食物链。二、 板书设计:4、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是指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教学反思:第五单元  神奇的能量1、各种各样的能量【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区分各种各样的能量,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2、能意识到能量在生活生产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了解各种形式的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认识到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