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电工电子)_第1页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电工电子)_第2页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电工电子)_第3页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电工电子)_第4页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电工电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 请 书推荐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学校名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中心名称: 四 川 省 实 验 示 范 中 心 中心网址: 中心联系电话: (027)85966010 中心通讯地址:四川成都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申报日期: 2006年9月10日 四川省教育厅制填写说明1申请书中各项内容用“小四”号仿宋体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2“中心工作职责”是指在中心承担的具体教学和管理任务。3兼职人员是指编制不在中心,但在中心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实验教学中心名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省实验示范中心所属学科名称电气信息类隶属部门

2、管理部门学院、教务处成立时间2000年中心建设发展历程2000年成立隶属于电子系的电子技术实验中心,2005年1月,由电子技术实验中心、单片机实验室、EDA实验室、电子综合设计实验室整合优化组成系级电子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现直属于学校教务处管理。目前,该中心承担全院电类、计算机类、光电系的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EDA技术等共计18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任务。同时,中心负责电子设计竞赛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心主任姓名杨明欣性别男出生年月1963.10民族汉专业技术 职务副教授学位硕士毕业院校电子科技大学通讯地址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邮 编610225电子邮箱fjymx联系电话85966010主要职责

3、在学院、学校教务处直接领导下,全面负责电子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的理论教学、中心建设和管理工作。具体负责中心总体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领导并组织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搞好实验中心人、财、物的科学管理,健全并落实中心教师和实验人员培养、培训制度;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教学科研主要经历1998年-2003年,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2003年-2004年,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副系主任2004年至今,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副教授,副主任(主持工作)教学科研主要成果主讲本科生课程6门(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子综合设计、传感器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计算机控

4、制技术)。主持或承担科研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参与出版教材2部。近几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自动化技术与仪表、传感器技术。近五年承担参与省级及院级教改项目十多项,获省教改一等奖一项,省精品课程一项,2003年全国电子竞赛四川省优秀指导教师。专职人员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其它博士硕士学士其它总人数平均 年龄人数11175212102437占总人数比例4%46%29%21%8%50%42%教学简况实验课程数 实验项目数面向专业数实验学生人数/年实验人时数/年10门110项17个2200人24万人时数环境条件实验用房使用面积(M2)设备台件数设备总值(万元

5、)设备完好率23002918651.298598%教材建设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实验教材获奖数量(种)主编参编116近 五 年经费投入数 额来 源主要投向2002年学校投入36万元,用于购置EDA实验室建设。2003年学校投入55万元, 用于电子装配实验室建设。2004年学校投入64.5万元,日元贷款计划,用于单片机与应用实验室建设。2005年学校投入127.5万元,用于电子综合设计实验室建设。2006年学校投入197万元,用于高频实验室建设、基础实验室扩建。共计:人民币480万元。近 五 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教学成果: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1项。其中四川

6、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四川省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优秀课程4门,校优秀建设课程3门。出版教材2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四川省一等奖1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全国挑战杯三等奖一项。在刚刚结束的2006年四川省电子竞赛中我院选出的11个参赛队伍,获得了6 个 一等奖,3个二等奖,1 个三等奖的好成绩,一等奖数量并列全省第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一位教师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辅导教师”称号,5位教师获四川省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辅导教师”称号。科研成果:承

7、担科学研究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中心成员简表:电子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现有专职教师(含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2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高级实验师3人,讲7人,助教5人,2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具有硕士学位。另有兼职教师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助教1人。具体人员情况如下:序号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中心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科中心工作年限中心工作职责是否专职所在部门1杨明欣男19637硕士副主任副教授电子5理论及实验教学理论教学管理是中心2王建波男1970.3硕士副主任副教授电子12理论及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管理是中心3姚振东男196

8、5.1硕士室主任教 授信息2理论及实验教学是中心4阎守华女5312本科室主任副教授电子26理论及实验教学是中心5高胜东男5612本科室主任副教授电子27理论及实验教学是中心6徐庆男72、8博士副教授电子1理论教学是中心7陈爱萍女65、4硕士副教授电子3理论及实验教学是中心8刘心田男1953.2学士高级实验师通信20实验教学是中心9龚一光男19619本科副教授通信22理论及实验教学是中心10张宏富男53.10本科高级实验师电子26实验教学是中心11窦文男63.12学士副教授电子21理论及实验教学是中心12彭海涛男81.09硕士高级工程师电子5实验教学是中心13吴启满男72.09学士讲师电子11理

9、论及实验教学是中心14赵建男79.02硕士讲师电子5理论及实验教学是中心15刘俊男80.03学士讲师电子5理论及实验教学是中心16邓娜女80.02硕士讲师电子2理论及实验教学是中心17李云鹏男78.12硕士讲师信息4理论及实验教学是中心18曾祥萍男77.07硕士讲师信息3理论及实验教学是中心19陈永强男75.02学士讲师信息1理论及实验教学是中心20杨笔锋男80.08学士助教电子4实验准备实验教学是中心序号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中心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科中心工作年限中心工作职责是否专职兼职人员所在单位、部门21邹云海男80.05学士助教通信3实验准备实验教学是中心22郑小彪男81.02学

10、士助教电子3实验准备实验教学是中心23陆学男80.06学士助教电子5实验准备是中心24胡睿男82.10学士助教电子3实验准备是中心25王保强男50.01学士教授电子25理论及实验教学否控制工程系26巨军让男62.10硕士教授电子5理论及实验教学否控制工程系27郑郁正男63.06硕士副教授电子15理论及实验教学否通信工程系28佘勇男76.05学士副教授通信13理论及实验教学否通信工程系29林刚男58.03学士副教授电子5理论及实验教学否电子工程系30李广渠男63.03硕士副教授电子13理论及实验教学否电子工程系31文斌男70.03硕士副教授电子10理论及实验教学否通信工程系32黄小燕男77.09

11、硕士讲 师控制5理论及实验教学否控制工程系33彭静男76.06硕士讲 师控制5理论及实验教学否电子工程系34陈子为男78.02硕士讲 师电子4理论及实验教学否电子工程系35文成玉男77.10硕士讲 师电子8理论及实验教学否通信工程系36李学华男78.07硕士讲 师电子3理论及实验教学否电子工程系37何晋男79.07硕士讲 师电子7理论及实验教学否教务处实验管理科38李运洪男80.06学士助教电子5理论及实验教学否研究所中心成员简表(续一)2实验教学2-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实验教学理念: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激发学生的

12、科学精神与求知潜力,促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具备扎实基本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优化实验体系,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转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建立科学的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结合,协调发展。一、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是以电为主的院校,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是我院重点建设的实验教学单位。 我院“十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很强实践应用能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将在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组建若干个省级和院级教学实验中心,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文件电

13、子教学实验中心是我院第一批建设单位。二、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定位: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教学达到学生理解巩固理论知识,应用理论知识的目的;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及实验过程训练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的提高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重视实验教学,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实验教学规划:结合理论教学,统筹实验教学体系整体规划,采用“层次化、模块化、相互衔接、整体统一”的模式,整合优化电子教

14、学实验中心承担的全院电类的电子技术、微机技术与EDA这几门课程的实验(含电子实习、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子线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子综合课程设计、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实验、EDA实验、电子设计基础选修课)。建设好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电子设计竞赛实训基地(开放实验室),引导建设好电子爱好者协会,将课内的基础实验、开放性实验、创新设计性实验,以及电子设计竞赛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结合起来,将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深化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做好相应的课程建设,切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满足我院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

15、高级专门人才目标的要求。三、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电子教学实验中心作为学校重点建设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由原隶属于电子系的电子技术实验中心为基础,整合优化学院相关资源及人员所组成。组建历史不长,在总结原中心成果基础上,做了大量探索创新,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方案包括:1、更新观念,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思想明 根据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解放思想,实验中心形成了立体化改革的共识: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一切建设与改革以学生理解与应用知识为目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学生课外电子制作相结合,侧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电子技术知识的能力。 中心首先明确了电子技术类课程及实验在电类本科生基

16、本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电子技术课程是学生接触的工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在本科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不但使学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得到锻炼提高,而且由于所负责课程特别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仿真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建立电子技术应用的工程观念、探索与自主学习的观念、创新意识,形成正确的认识论。在 2、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处理好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关系 电子教学实验中心课程是电子类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性极强。我院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教学改革从一开始就以“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教学基本要

17、求为依据,实验独立设课,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开设比例、教学内容符合基本要求。同时实验课教学不仅强调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注重与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相结合。对电子类实验教学的规划设计及教改既考虑了实验环节和对应理论课的衔接,又应该符合电子类实验“层次化、模块化、相互衔接、整体统一”实验模式的要求,所以电子实验中心成立以来,在教改实施、教改课题申报、课程建设中,一直注重解决好课程体系及理论与实验的关系:(1)、要求在理论课程建设中考虑对应实验内容开设情况。(2)、在单项实验课程建设时考虑对应理论课程的建设情况,在综合设计型实验中考虑学生理论知识背景,适当安排学生自学创新内容。(3)、统筹设计各门理论课教

18、学及实验教学的内容,在技术发展、学生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度协调好课程间关系。(4)、实验应自成完整体系,达到较完整地训练学生能力的目的,同时又能为能力强的学生提供发挥的空间。3、采用“层次化、模块化、相互衔接、整体统一”的模式,精心构建电子实验教学新体系以往的电子实验验证性实验比例偏大,难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成立后,对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实验项目进行融合,采用“层次化、模块化、相互衔接、整体统一”的模式,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体,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设计性实验三者相互衔接,摆脱狭义的电路、模电、数电为主的“常规电子教学实验”局限,精心构建将电子教学实验中心

19、涉及的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电子实验与微机、EDA信息技术实验融于一体的“大电子教学实验”实验教学新体系,并提供多层次的设计性实验满足不同专业、不同能力学生的创新实验要求。新体系的基础实验以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训练为目的,强调学生的实验技术、动手能力、科学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良好习惯。综合性实验以基本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为主体,采用现代仪器方法和技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验内容覆盖面宽,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研究设计性实验通过题目的提出与分析,资料的查阅,实验方案的拟定审查,实验结果的总结,将课内理论学习与课外科技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

20、新能力。为吸引学生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满足学生自主实验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在实施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计划时,灵活安排教学形式,将实验的开放性、课外应用电子技术培训,电子设计竞赛培训,学生课外电子科技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渠道。4、加强实验管理,建立网络化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平台,实证实验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教学实验中心为载体,从实验教学内容、形式、手段、教材、队伍建设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一个实验形式上开放与计划安排相结合,实验内容上基本内容与创新相结合的新型实验教学与管理模式,建立全新的网络化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平台,开发网上多媒体教学课

21、件及仪器使用视频课件,使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进行预习、复习或模拟仿真实验过程,实现经典的实验教学手段与现代的实验教学手段相结合,实证实验与多媒体及计算机软件仿真相结合,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在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教学效果。在实验中引入EDA技术,使学生掌握了先进的设计方法。同时,引入PCB制版设备,建设了实践中心教学网站()及电子爱好者网站(),学生通过网上学习各层次的电子知识,有效提高了实验管理效率,满足了学生对高层次电子技术实验和设计进行模拟的兴趣和要求,增强课程的实用性。5、必修选修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实验与电子竞赛结合,建立开放实验教学新模式根据不同专业需

22、要,对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实验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必修的基础上,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开设了电子设计基础选修课,同时全天12小时开放实验室,为学生的实验预习、复习、自主创新活动提供条件。中心还依托自己的科研项目,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同时实验中心还是学校大学生电子创新活动的基地,承担大学生电子竞赛训练以及学生自主创新教学及服务任务,并取得很好的成绩。6、加强交流及加强人员引进及管理,建立先进的教学管理机制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障,因而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实验中心的基本建设。中心用“以老带新”、“优势互补”、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走出校门学习各高校先进经验、及时补充具有高学历的新生力量、现有教师

23、提高学历等办法,建设和培育教师队伍。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责任心强、甘于奉献、具有良好传统的师资队伍,表现出教师的风范。现在实验中心教师队伍是一支年龄、职称结构教合理,教学水平,学术水平较高的队伍;近年来,共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或参编书籍、教材二部;主持科研项目十几项。为适应实验中心教学的需要,实验室人员、资源、开课情况等实现在教务处领导下的统一管理,实行实验教学统一安排、实验设施统一使用、实验人员统一管理、仪器设备及实验耗材统一购置;在实验室功能上,实现教学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与校外科技活动相结合,中心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7、构建科学合理的立体

24、化教学评价体系,发展学生的个性不可否认当前考试方式及内容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是很明显的,实验中心把考试方式及内容研究作为课程建设重要的一环。研究出了一套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考核与检测方法,在实践中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引导学生学习起了很好的作用。在实验考核中,把平时实验成绩和最后综合实验考试成绩采取按比例结合。在实验成绩评定时,平时成绩占70,考试占30,对平时实验不合格的学生,安排重做。在综合实验考试时,实验题目设计综合了课程的关键要求,引导学生复习,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学习综合应用知识,考试着重检查学生的设计实验过程及作品效果。8、 开发实验设备,编写实验教材,更新实验方

25、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电子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它的实践性,要求有良好的实验设备。多年来实验室建设始终作为课程基本建设的重点之一,实验室建设解决了部分实验设备和实验手段陈旧的问题,实验环境越来越完善;同时实验中心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按照课程总体规划及教学的实际要求,研制出符合课程需要的一系列电子线路实验设备,受到学生和同行的好评,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并被成都交通职业学院、132厂职工大学等高校采购。在实践教学中,完善了实验体系,更新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方法,2002年开始编写了电子基础实验等教材,并在2005年进行完善与正式出版。2-2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中心面向学科专业名称及学生数等)电

26、子教学实验中心教学实验中心由电子基础实验室、EDA技术实验室、单片机技术实验室和电子工程实践实验室以及学生开放实验室组成,面向全校电类、17个专业2000余名学生开设实验,每年完成的实验教学工作量达到28万人时数/年。具体情况见下表: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教学实验中心面向系及专业名称、学生数(2006-2007学年)序号学院专业人数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320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80生物医学工程802通信工程系通信工程320微电子学03光电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160电子科学与技术804控制工程系自动化120测控技术与仪器8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805计算机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0计算机应用技术1206

27、软件工程系软件工程120软件技术1207网络工程系网络工程120信息安全1208环境工程系环境工程80合计:面向全校8个系、17个专业、约2000名学生;实验教学工作量为28万人时数/年。2-3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等)一、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原有的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各实验按课程相互独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偏少,2005年中心成立后,我们即对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实验进行综合调整,从而为开展综合性和研究设计性实验创造了条件。我们设置综合性和研究设计性实验的指导思想是:工科学生对电子实验及其研

28、究方法的掌握应在验证基础理论、熟悉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的基础上,侧重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训练学生的电子综合应用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并针对学生的差异有一定的灵活性,以达到应才施教,体现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和电子实验研究方法的完整性。在保证基础技能训练完整的前提下,以开放性实验、创新设计性实验、电子设计竞赛实训等形式,进一步地强化和拓展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这种指导思想,中心2005年编写出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实验教材,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新编实验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紧密联系,同时注重理论的提升和灵活运用。教材以综合性实验为主体,同时涵盖基础实验和研究设计性实验,并拓展到大学生科

29、技创新研究训练计划和全国大学生电子教学实验中心设计竞赛实训。(一)实验教学体系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两个层次、三个模块、四个衔接、统筹管理。即:(1)两个层次:电子类与非电子类两个层次。(2)三个模块:电子基础类、微机及可编程器件类、综合设计类三个模块。在电子基础、微机及可编程器件应用类、综合设计类三个模块中,按“大电子教学实验中心”课程体系规划,包含10门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每门课程划分相应的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项目,并在综合设计类模块中设置有研究设计性实验项目。电子基础类实验有四门课程分别为为: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子类、非电子类)、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电子类、非电子类)、数字电

30、子技术实验(电子类、非电子类)、电装实习(电子类)。综合设计类实验有三门课程分别为:电子设计基础(选修电子类)、电子课程设计(电子类)、电子设计竞赛培训(选修电子类、非电子类)。微机及可编程器件应用类实验有三门课程分别为:单片微机应用技术、EDA技术、电子设计竞赛培训(选修选修电子类、非电子类)。(3)四个衔接:基础内容实验与拓展内容实验的衔接;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设计性实验间的衔接;基础课实验与课外科技活动的衔接;常规模电数电实验与单片微机技术及可编程器件的衔接。(4)统筹管理:在课程设置及管理上打破原有的层次混叠、条块分隔、多口管理的旧体系,全面规划,重组优化,协调统一全校电子类、非

31、电子类基础实验。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拓展(通过开放性实验、创新设计性实验、电子设计竞赛实训等形式)。(二)实验教学内容新实验教学体系中,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工程实际应用、学生课外电子制作密切联系。 实验开课形式有单独设课的实验课、课内实验(理论课的单元实验内容),综合性实验、研究设计性实验(多门电类相关课程实验内容)。实验课程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并形成多元化实验成绩考评体系。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新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电子实验教学体系非电子类电子类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电子课程设计电子设计基础电子基础类实验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微机及可编程器件应用类综合设计类实

32、验单片微机应用可编程器件应用二、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电子教学实验中心以和学生电子应用类理论及实验教学为主体,开出实验项目110项。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78项,所占比例为71%。实验课程开设时,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需要,对实验内容设置选项(见下表)。1基础实验(含部分综合型的基础实验项目)序号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型开课学期电子类非电子类1常用电子仪表的使用2基础3至4必必2常用元器件的识别2基础3至4必必3戴维南定理、迭加原理的验证2基础3至4必必4一阶电路响应2基础3至4必选5R、L、C串联谐振电路的测定2基础3至4必选6元件伏安特性2基础3

33、至4必必7互感电路2基础3至4选选8二端口网络参数的测定2基础3至4选选9RC一阶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研究2基础3至4必必10RC网络频率特性研究3基础3至4必选11负阻抗变转换器2综合3至4选选12谐振电路研究2基础3至4选选13特殊信号的测量2综合3至4选选14衰减及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2基础3至4选选15可变电阻网络设计与实现2综合3至4选选16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EWB仿真2基础3至4必必17单管放大电路的安装、测量2基础3至4必必18场效应放大电路设计2综合3至4必选19差动放大电路设计实验2基础3至4必选20负反馈放大电路研究2基础3至4必选21集成运放电路在信息运算方面的应用2综合3

34、至4必必22正弦波振荡电路2基础3至4选选23集成功率放大器2综合3至4选选24语音信号放大器4综合3至4选选25直流稳压电源设计4综合3至4选选26数字电路仪器的使用2基础3至4选选27门电路的参数测试2基础3至4必必28CMOS器件功能测试2基础3至4选选29门电路及其应用-组合逻辑设计2基础3至4必选30半加器及全加器2基础3至4选选31OC门与三态门2基础3至4选选32集成编码器与应用设计2基础3至4必必33集成译码器与应用设计2基础3至4必必34集成数据选择器测试与应用实验2基础3至4必必35集成数据比较器功能测试与应用2基础3至4必必36集成触发器及应用2基础3至4必选37寄存器及

35、移位寄存器及应用2基础3至4必选38计数器的设计与应用2综合3至4必必39脉冲波的产生与整形2基础3至4必选40555定时器电路应用2综合3至4必选41逻辑电路的竟争与冒险2基础3至4选选42模数转换器EDA仿真2综合3至4选选43数模转换器EDA仿真2综合3至4选选44EPROM存储器测试与应用2基础3至4选选2综合性研究设计性实验序号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型开课学期电工类非电子类45数据分配器与数据选择器设计应用2综合/设计3至6选选46序列脉冲发生电路的设计应用2综合/设计3至6选选47集成计数器的设计应用2综合/设计3至6必必48集成移位寄存器的设计应用2综合/设计3至6必选49采用PLD

36、实现译码器-GAL器件的应用2综合/设计3至6必必50采用PLD实现计数器-GAL器件的应用2综合/设计3至6选选51有源音频分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2综合/设计3至6选选52声光控路灯开关的设计4综合/设计3至6选选53用普通运算放大器设计一个放大倍数可变的直流放大器4综合/设计3至6必必54串、并联谐振回路及耦合回路2综合/设计3至6选选55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设计2综合/设计3至6选选56正弦波三点式高频振荡器设计2综合/设计3至6选选57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研究2综合/设计3至6选选58乘法器混频器、调制器及鉴频器2综合/设计3至6选选59高电平调幅与检波,集电极调幅电路2综合/设计3至6选

37、选60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研究2综合/设计3至6选选61小功率调幅波、调频发射机实验6综合/设计3至6选选62低频DDS信号源的设计2综合/设计3至6必必63基于PLL的数字合成信号源设计2综合/设计3至6选选64交通路口红绿路灯控制器的设计-EWB仿真6综合/设计3至6必必65可调压变频电源4综合/设计3至6选选66压控振荡器(VCO)的设计2综合/设计3至6选选67无线对讲机的设计综合/设计3至6选选68短波调频接收机综合/设计3至6选选69简易数控直流电源(电压源)综合/设计3至6选选70简易数控直流电源(电流源)综合/设计3至6选选71调频无线报警器综合/设计3至6选选72短距离红外光通

38、信综合/设计3至6选选73音频功率信号发生器综合/设计3至6选选74声音强度指示器综合/设计3至6选选75光线强度指示器综合/设计3至6选选76光阻断式报警器综合/设计3至6选选77自动电子门铃综合/设计3至6选选78人体温度超限报警器综合/设计3至6选选79有线双工对讲机综合/设计3至6选选80实用低频功率放大器综合/设计3至6选选81模拟/数字信号的采集与处理系统实验4综合3至6选选注:选做的设计性实验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学生有不同的选做范围和实验项目数量的要求。3单片机及可编程器件应用类序号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型开课学期电子类非电子类82单片机开发环境及软件的学习4综合3至6选选83EDA开发

39、环境及软件的学习4综合3至6选选84单片机指令应用实验2综合3至6选选85基于FPGA的键盘、显示模块设计2综合3至6选选86单片机定时、计数实验2综合3至6选选87微处理器系统的接口编程实验4综合3至6选选88单片机最小系统应用实验4综合3至6选选89基于FPGA的序列发生器设计4综合3至6选选90基于FPGA的频率计的设计4综合3至6选选91基于FPGA的任意波形发生器的设计4综合3至6选选92单片机A/D与D/A应用实验4综合3至6选选93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4综合3至6选选94基于51单片机的频率计设计(定时/计数器应用)8创新3至6选选95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设计8创新3至6选选96通

40、用智能控制器的研制与开发8创新3至6选选97小功率开关电源设计8创新3至6选选98酒精浓度监测系统研究和开发8创新3至6选选99数字式超声波测距仪的研究和开发8创新3至6选选100多机远程电参数监测系统研究与实现8创新3至6选选101玩具小车自动导航系统8创新3至6选选102自动灭火机器人设计8创新3至6选选103基于VB的应用软件编程-虚拟仪器应用研究8创新3至6选选104低速无线跳频电台的设计12创新3至6选选105小车自动避障系统设计8创新3至6选选106汉字显示LED显示屏的设计8创新3至6选选107语音智能控制器8创新3至6选选108IR人体红外报警器设计8创新3至6选选109大功率

41、逆变电源的设计12创新3至6选选110数字选台收音机的的设计12创新3至6选选注:选做的综合、创新实验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学生有不同的选做范围和实验项目数量的要求。三、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在新实验教学体系中,以综合性实验为主体,以基础教学、学生设计创新为主线设置实验项目,合理选取“大电子教学实验中心”范畴下的教学内容,增设研究设计性实验项目,教学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以适应电子类与非电子类各相关专业学科发展对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实验教学的综合需求,反映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实验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譬如,中心教师王建波、杨明欣等教师将高频技术与单片微机应用课外学

42、生科技活动及自身科研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研制出供实验教学使用的高频及单片微机实验教学平台,是科技实践直接为实验教学服务的典型实例。2005年,以“电子类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理论与实验综合教学改革”为题申报四川省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获得立项,2005年,“加强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实践创新活动”项目荣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中心将实验教学与教师科研项目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中心教师的科研,鼓励学生在中心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申请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训练基金,并将部分研究成果转化成学生的综合性、研究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为学生提供从事创新研究的平台。这些学生结合科研项目申请学校挑战杯项

43、目计划基金,大多获得资助,个别拔尖学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譬如,2006年,电子2004大气一班蒋迁学生结合创新性实验项目“多路电压测量系统”,在电子应用杂志发表文章等。2003年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光电系学生的“市内公交智能报站系统”获得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三等奖并成功商业化,成为当年西南地区高校中唯一的成功拍卖的作品。此外,中心教师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到工矿企业勤工助学,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一批教学科研人员活跃在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教师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成生产力,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获得了学科前沿的知识。2-4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技术、方法、手段,实验考核方法等)为了满足电子

44、教学实验中心实验教学的需求,近年来,学校累计投入了480多万元资金购买仪器设备,使实验仪器现代化。另外,中心还在实验方法、手段、实验考核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采用现场演示与当面指导相结合,实物安装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理论验证与电路设计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科技活动学生创新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实验教学,完善实验教学。概括起来经典的实验教学手段与现代的实验教学手段相结合,统一教学计划和统一教学大纲;多元化实验成绩考评体系。一、经典的实验教学手段与现代的实验教学手段相结合,建立实验层次经典的实验教学手段强调学生的固定模式教育,现代的实验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教育。经典的实验教学体现在

45、基础实验、单元内容实验的设置上,强调基本原理与方法的掌握、电子仪器的使用、基本技能的训练,现代的实验教学体现在综合性与研究设计性实验、单独设课实验和创新性拓展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个性化教育,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提供了发展空间。关键问题是把握好经典的实验教学手段与现代的实验教学手段的尺度,做到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根据现实条件和发展需要,我们将设计性创新实验分为三级开放:一级为电子设计基础实验,主要针对一、二年级学生;二级开放为电子综合课程设计实验(允许用单片机、FPGA构成系统),主要针对二三年级的学生;三级开放为研究设计性实验,结合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挑战杯,主要针对高年级优秀

46、学生及部分低年级优秀学生。同时结合教师科研、大学生自主创新活动和学生毕业设计,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条件。不同层次的创新设计实验,不仅时间对学生开放,而且实验内容也对学生开放,从而形成了对优秀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机制。二、实证实验与多媒体及计算机软件仿真相结合,建立网络化辅助实验教学平台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建设为载体,从实验教学内容、形式、手段、教材、队伍建设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一个实验形式上开放预约与计划安排相结合,实验内容上基本内容与创新相结合的新的实验教学与管理模式,建立全新的网络化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平台,开发了实验中心网站,使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进行预习、复习或模拟实验过程,在

47、网站上学生可以了解实验中心的各项安排、各种电子资料、实验中心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视频教程。实现经典的实验教学手段与现代的实验教学手段相结合,实证实验与多媒体及计算机软件仿真相结合,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在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教学效果。三、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课外科技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为丰富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学校也每年组织科技节,中心也依托学生电子爱好者协会,定期组织全校性电子技术讲座,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引导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由于工作出色,2005年“加强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实践

48、创新活动”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完善学生成绩评价制度在实验教学体系中,既规定统筹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但也根据电类与非电类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对所完成的实验内容、实验效果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样,在实验成绩考评体系中,采用多元化实验成绩考评体系。1.对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非综合性实验),采用按班级排课,教师指导实验进行。学生按实验指导书上的要求和步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报告上应包含实测数据,并要进行数据分析,并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实验成绩评定主要采取实验全过程的评价方法,即实验平时成绩(教师课前检查的预习,教师现场记载的实验操作过程,教师课

49、后评阅实验报告)占70%,考试占30%。考试的内容主要就是平时的实验内容中的一项(适当改变参数),督促学生熟练掌握电子实验基础知识。2.对综合性实验,让学生自由地选取感兴趣的实验题目作为实验制作及考核题目,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后以小论文的方式提交总结报告,考核重点在于学生的设计过程及设计结果。3.对于研究设计性实验,由老师给定(或学生自己选定)实验项目,老师给出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学生制订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步骤交给老师审查,审查通过后,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过程,最后以论文形式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中应包含设计方案比较、理论计算、调试结果以及心得体会等,考核重点在于学生的设计过程,并参考设计结果。目前,在实验成绩考评体系中,具体主要采用三种记分形式。(1)课内实验记分制:譬如单片机实验、可编程器件实验的成绩分别汇总,按相应课程成绩总分的20%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