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计算综合题的类型及复习对策_第1页
高考地理计算综合题的类型及复习对策_第2页
高考地理计算综合题的类型及复习对策_第3页
高考地理计算综合题的类型及复习对策_第4页
高考地理计算综合题的类型及复习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地理计算综合题的类型及复习对策汤国荣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 (312008)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是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方向之一,计量地理、遥感地理、数字地球等的发展,使地理学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进行文字正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也成为高考地理的十大能力要求之一。纵观近年各种高考地理试题,地理计算综合的试题已占一定的比重(见表1),中学地理教师和广大考生应引起足够的关注。表1:2000年和2001年地理计算题分析高考卷类型试卷满分地理试题分值地理计算相关试题分值相关试题题号高考地理试卷(广东等)2000年150150316、17、31、

2、32、34、362001年1501502819、20、31、33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浙江等)2000年26081204、5、6、7、342001年30087161、2、3、4综合能力测试卷(广东等)2000年1504594、25、262001年15028637一、高考地理计算综合题的类型通过对近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笔者认为高考地理计算综合题的题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一)图像型计算综合题。该类试题大多以示意图或统计图的形式展示地理信息,要求考生从图中提取有效的数据信息,运用地理规律、原理,计算出相关的地理结论;并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判断、评价相关的地理事象。【例1】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

3、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12题甲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D )A7日4时 B8日8时C7日8时 D8日4时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2001年高考地理广东、河南卷第19、20题) 【解析】由“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推知北半球7月前后为昼长夜短,图左侧为昼,因此与经线斜交的虚线为晨线,并且通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时间为6时正;右侧与经线重合的虚线应判断为两侧不同日期的界线:180º经线,因日界线与180º经线不完全重合,附合两侧

4、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这一已知条件。可判断甲地在日界线之西为8日。根据地方时间计算公式可推算出甲地所在经线时间为8时。找到第1题的正确答案,又知道四个选项地名的经纬度大致位置就可判断第2题的准确答案为A。【例2】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月均降水量年变化图,回答:(1)该地的纬度应为 , 。 (2)在东半球范围内,该地可能位于 (国家) 地区、 (国家) 地区。(3)这些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2000年高考文科综合测试卷第34题)【解析】本题把传统的气温曲线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曲线取代,并且未表明具体的月份,是一种创新思维的体现。解题的关键是要把握住正午太阳高度的推算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气温变化

5、呈正相关这两个问题。第(1)小题从图中可知该地一年中有二次太阳直射,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并且在二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之间有一个极小值,说明该地离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差为90º88.5º=1.5º,故该地应是南北纬22°或21°56。第(2)、(3)小题则根据所得出的纬度位置和该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特点,可推知答案为(2)中国南部沿海,澳大利亚东部沿海。(3)夏季漫长且高温多雨,冬季短促、气候温和(亚热带季风气)。【例3】读我国某河流水文站的气候直方图和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回答: 14710 (月)040801201602002400-202040温度

6、(°C)降水量(mm)流量(m3/s)14710(月)100700600500400300200(1)7、8两月该地降水量约为_mm.(2)7、8两月降水约占年降水总量的(将正确的选项代标填入题后括号内)A33% B43% C53% D63% ( C )(3)4月份的峰值 流量这_m3/s,造成此峰 值流量的主要补给是_,它对农业生产的益处是_。 (2000年高考地理广东卷第32题)【解析】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阅读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正确把握统计坐标所表述的地理信息含义,然后读取答题所需的正确数据并加以计算推理。第(1)小题从图中分别读取7月与8月两个月的降水量约为220 mm和180

7、mm,两月之和约为400 mm;第(2)小题要分别读取112月的降水量,总和得到年降水总量,然而把7、8两月的降水量除年降水总量得到正确答案为C;第(3)小题则需根据读取的地理数据(130)来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答案为积雪融水和缓解春旱。(二)表格型计算综合题。该类试题以表格形式展示地理数据信息,要求考生从表格中提取有效的数据信息,运用地理概念、原理,通过数据的计算来分析、判断、评价相关的地理事物。【例4】下表中人口、GDP、铁路长度为1999年资料。读下表,回答14题。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人口(万人)4192371036182543510GDP(亿元)1856912148893223

8、8铁路长度(km)18731654194123231092年均降水量(mm)100015001100140050010003086020700面积(万k)38171939721 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各省依次是 ( B )A 青海、甘肃、陕西、贵州、云南 B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C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 D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2 各省人均GDP远低于全国人均6500元的水平,其中( D )A 云南的人均GDP约为5500元B 青海的人均GDP最接近全国平均水平C 贵州的人均GDP仅达全国平均水平的50D 陕西的人均GDP约为4100元3 各地区降水存在差异( D )A 青

9、海因海拔高且多山而少雨B 陕西的纬度介于云、贵和甘、青之间,故降水量也居中C 云、贵秋季有丰沛的西南季风雨D 甘肃部分地区处于非季风区,故降水量较少4 交通一直是限制这些地区发展的因素。青海省单位面积铁路线为15km/万k,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为改变此状况,“十五”期间将建成( A )A青藏铁路 B青新铁路 C兰青铁路 D川青铁路(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的第3、4题)【评析】该组题是通过给出我国西部地区五省1999年的五组统计资料的数据,要求考生认真审题,仔细思考或计算。第1题各省人口密度大小的排列,关键是要掌握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表中告诉了

10、五省的面积和人口数,可计算出各省的人口密度:云南约为110.3人平方千米、贵州约为218.2人平方千米、陕西约为190.4人平方千米、甘肃约为65.2人平方千米、青海约为7.1人平方千米,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各省依次是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故B项正确。第2题考查各省的人均GDP情况,用表格中各省的GDP除人口数可得各省人均GDP的水平:,云南约为4427元、贵州约为2458元、陕西约为4113元、甘肃约为3665元、青海约为4667元,陕西的人均GDP与选项D基本吻合,故D项正确。第3题是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要地推导说明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并解释各地区降水存在差异的原因。第4题是一

11、个热点问题,主要考查考生识记重要地理事物名称和空间位置的分布。第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五”计划提出扩大西部铁路网,建设青藏铁路,题目中青海省“十五”期间将建成的铁路就是指由青海格尔木到西藏拉萨段的青藏铁路,故A项正确【例5】由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粮食产量的经验公式:粮食产量P0.075QTWS千克/(公顷·年) Q:太阳辐射收入 10焦耳/(厘米·年) T: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W: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取值为1)S:土壤系数根据下表数据,依据公式,回答下列问题。地点Q(10)TWS拉萨8.50.380.50.6酒泉6.30.420.10.8沈阳5.10

12、.400.90.8武汉4.90.631.00.8 (1)东北平原南部每公顷粮食产量最高可达( B )(用沈阳数据)。(将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填在括号里)A1101.6千克 B11016千克 C31016千克 D110160千克(2)粮食生产的自然限制因素在青藏地区主要是(用拉萨数据)、;在河西走廊主要是(用酒泉数据)、。(3)江汉平原(用武汉数据)粮食单产市的主要原因是、。(4)要发展西部地区粮食生产,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2001年高考地理广东、河南卷第31题)【解析】本题将答题所需的知识内容以公式和表格数据的形式呈现在考生面前,粮食产量的经验公式是现行任何中学地理教材中都难以找到,但公式所涉

13、及的相关内容且是中学地理所学的,较好地体现了“遵循教学大纲,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这一命题思想,着重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对此类题型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第(1)小题要求考生从表格中提取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为B ,主要考查考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与地理知识无直接关系。第(2)至(4)小题应从影响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农业技术和生态条件等因素,结合该地的地理条件进行分析的思路来回答问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2)和(3)小题回答表述可有三种方式,是对数据直接陈述,如:(2)T小、S小;W小、T小(3)T大、W大、S大。根据公式提示的相关地理术语描述,如(2)气温较低(无霜期较短)、土

14、壤肥力差(土质不好);降水较少(较干燥)、气温较低(无霜期较短)(3)气温较高(无霜期较长)、降水较多(较湿润)、土质好(土壤肥力较高)。可扩展为根据当地地理条件对公式因子的影响进行解答,如(2)小题可回答“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壤结构差,冻土为主,生产力低;”“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干旱;冬季气温低,无霜期短。”(3)小题可回答“水热充足配合好;地势低平耕作便利;耕作历史悠久,土壤肥沃。”等。第(4)小题的答题思路应从土地、生态和农技等三方面来回答,答案为:发展灌溉农业;进行生态建设,植树种草,涵养水源;发展节水农业等。当然答案如果切合西部地区实际,如有关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农

15、业科技等方面的表述也都可得分。(三)图表结合型计算综合题。该类试题以图像和表格相结合的形式提供地理数据信息,要求考生从图、表格中提取有效的数据信息,运用地理规律、原理,通过数据的计算来分析、判断、评价相关的地理事象。是上述两种题型的综合。河名RRF0.10G0.25H0.4957005100450039003300海拔(m))P(32ºN,93ºE)Q(35ºN,99ºE)怒江源FGH 【例6】右图所示的剖面,切过F、G、H三条大河的河源段。河源区径流(R )与全流域径流(R)的比值如表所示。(1)据图回答河流名称,F是;G是;H是。(2)依据表中资料和

16、所学知识,判断3条河流河源地区的径流量之和约占全国的( B )。(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括号内)A15 B110 C115 D120(2001年高考地理广东、河南卷第33题)【解析】从纵坐标海拔、横坐标经纬度和“怒江源”的提示信息可知,剖面图中的F、G、H是我国青藏高原的大河,根据横坐标向东北方向延伸可知剖面切过黄河和长江,根据排列顺序判断推知F是澜沧江。第(2)小题的题目属偏题,考查对主要数据的记忆能力。要记住长江和黄河径流总量(分别约为9700亿立方米和660亿立方米),根据yq的比值算出长江和黄河河源段径流量之和为2700亿立方米。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峡谷区流域面积小,流到外国,河源段径流量可

17、以忽略不计,由此估算出三条河的河源段径流量之和大致数值,再根据我国径流总量为27000亿立方米,便可估算答案要求计算的比值接近选项B(110)。0100140501712月流量/s223034256.007.508.008.509.00DO.毫克/升6.507.0014:0024:0010:0015:00水温DO时间图1图2水温()【例7】人类不恰当活动,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而破坏了水体环境。图1、图2及表格是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的实测结果。据此回答:不同温度下DO(溶解氧)饱和值表水温()25262729313234DO饱和值(毫克升)8.158.007.857.657.437.307

18、.20(1)该河月均流量最低值与最高值之比约为_分之一。(2)当地的黄金生产及造纸、食品加工等乡镇企业的排污造成该河段枯水期富营养化严重,在凌晨5:00,河水的DO(溶解氧)含量的饱和度仅为,但在午后,DO出现过饱和,DO的饱和度可达110。其主要原因是:,。(3)因地制宜地控制该地水污染的措施有_。(2001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广东、河南卷第37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柱状图的读图能力和技巧和学生对环保知识关心和了解的广度和深度,此类设问对教学和未来高考都具有导向性。第(1)小题要求考生人图1中读取流量最低值(3月)和最高值(7月)的数值进行比值计算,约为四分之一,可说明该可段枯水期流量很小,

19、易造成水污染,为后面的答题打下伏笔,立意很好。第(2)小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很高,要求考生首先从图2中读取凌晨5:00的水温(27)及DO的数值(6.00),再查表读取27时DO的饱和值应为7.85,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出二者之间的百分比 为6872。原因分析需从影响DO的因素水温高低和光合作用入手,根据所供材料和有关生物知识分析得出:是水温增加,饱和值下降;是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产氧量增加。第(3)小题需要考生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既要从材料的分析、计算中寻找治理对策,又要对水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有较全面的认识,答案可组织为:污染较重的小工业停产;对工农业及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

20、;调整生产过程,适当洪水期排污等。四、文字材料型计算综合题。该类试题以文字形式展示有关地理计算信息,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或材料中提供的有效计算信息加以计算得出正确的数据;或根据所得到的相关数据推断地理结论。【例8】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0000单位,则次级消费者固定的能量大约是:( B )A10单位 B100单位 C1000单位 D5000单位(2000年高考地理广东卷第5题)【解析】本题属于较简单的应用计算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规律,能量在生态系统食物链营养级中流动时,从上一级营养级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只占10左右,大部分能量被生物呼吸所消耗。次级消

21、费者应位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是生产者的1100,故B选项正确。【例9】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蛇与老鼠和其他生物通过营养关系构成食物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蛇是老鼠的天敌,它通过接收热辐射来发现老鼠的,假设老鼠的体温约37,它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的波长为m,根据热辐射理论,m与辐射源的绝对温度T的关系近似为Tm2.9010mK。1、老鼠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波长为:( B )A7.810m B9.410m C 1.1610m D9.710m2、老鼠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属于:( C )A可见波 B紫外波段 C红外波段 DX射线波段(2000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广东卷第25、26题)【

22、解析】本题把生态系统相关知识与物理学知识相结合,文字材料中提供波长与温度的近似计算公式。要求考生根据老鼠的体温37换算成绝对温度:37273310K,代入公式计算得出最强的热辐射波长为:9.410m。再根据太阳辐射的波段分布规律:波长大于7.610m为 红外线波段。故本题组答案为:1B,2C。二、地理计算综合题的复习备考策略近年高考试题中的地理综合计算题,从解题的思维过程看,大致又可分为二种类型。一是提供信息材料运用教材中相关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加以计算;二是提供信息材料和计算公式(教材中未涉及的计算方法)来计算。针对这一高考命题思想,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归纳整理教材中的相关地理计算原理。运用地理规律、原理,通过一定的运算,求出各种地理数据,是学习地理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现行中学地理教材中,相关地理计算的规律、原理还是较多的,教师和学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应归纳整理相关的地理计算原理,搞清各种计算方法。例如:比例尺的计算,包括比例尺的三大要素的相互换算、经纬网图中实际距离的计算等;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高度计算,包括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水库大坝高度计算等;温度计算,包括利用气温递减率计算某一高度的气温、利用地温递增率计算某一深度的地温等;时间的相关计算,包括地方时、时区、区时计算和逆向的根据时间推算经度,两天不同日期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