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课堂PPT)课件_第1页
上善若水(课堂PPT)课件_第2页
上善若水(课堂PPT)课件_第3页
上善若水(课堂PPT)课件_第4页
上善若水(课堂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诸子百家诸子百家老子老子2一、作者生平一、作者生平 v老子: (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 ,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3 一、老子其人一、老子其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出生于春秋时期。出生于春秋时期。 老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老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世界文和主要代表人物,世界文化名人。他与后世庄子并化名人。他与后世庄子并称为称

2、为“老庄老庄”。今存世有。今存世有道德经道德经,核心是朴素,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政治上主张无的辩证法,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为而治,不言之教。 4 二、作品二、作品 老子老子又名又名道德经道德经。道德经道德经上篇为上篇为道道经经下篇为下篇为德经德经。共。共8181章。全文章。全文50005000字。是中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被华夏先辈誉为著作。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万经之王”。原为先秦诸。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唐代道教奉为主要经典。唐代尊为尊为道德真经道德真经。 5 道是道是“无无”,人的肉眼虽无法

3、企及,但却真实的存在,是对世界的抽象认知。 道是道是“始始”,是万事万物本源;是自然、自在的存在,是那种无法描述,却可推动世界万物运转的混沌力量。 道是道是“常常”,是万物变化多端背后的“不变”。是规律,是所有的存在都必须依从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三、三、“道道” ” 是什么?是什么?2136 四、价值影响四、价值影响v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

4、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7五、历史评价五、历史评价v司马迁司马迁在在史记史记说: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

5、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多明也。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多明也。”v唐玄宗唐玄宗:道德经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帛书版道德经图片其要在乎理身、理国。帛书版道德经图片 v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v欧阳修欧阳修:“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v苏辙苏辙:“言至道无如五千文。言至道无如五千文。”(苏辙(苏辙双溪集遗言双溪集遗言)v鲁迅鲁迅:“不读不读老子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

6、真谛。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v毛泽东毛泽东:“道德经道德经是一部兵书是一部兵书”。v尼采尼采:老子思想的集大成: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放下汲桶,唾(tu)手可得。)手可得。v黑格尔黑格尔:“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是理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是理叫做叫做道道”;“道为天地之本、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老子的著作,。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尤其是他的道德经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最受世人崇仰”。8另类老子另类老子常

7、常 人人 思思 维维老老 子子 思维思维有为、教化、孝慈、美善、坚强、勇敢、智谋、理想、奋斗、拼搏、努力、向上、积极、奋进、价值、进步、发展、争先、楷模无为、纳言、不智、愚朴、柔弱、卑下、虚静、节欲、不争、不恃、不为正面正面 阳面阳面反面反面阴面阴面9商容子知之乎?老子老子商容吾齿存乎?老子老子非谓刚亡而弱存乎?商容吾舌存乎?老子老子存亡商容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老子受教老子受教10六、六、道德经道德经的智慧的智慧v1、人生智慧:弱者生存弱者生存v 天底下最弱的是水,最战无不胜的也是水天底下最弱的是水,最战无不胜的也是水v2、处世智慧:学会减法生活学会减法生活v “为学为学”

8、和和“为道为道”的对立概念的对立概念11上上 善善 若若 水水12“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总纲,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 v“上善若水上善若水”一个人要效法自然之道的一个人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无私善行,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 v“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到江送客棹,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出岳润民田。” v“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往高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处走,水向低处流。” “水唯能下

9、方成海,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山不矜高自及天。”13儒、佛、道三家圣哲对水之赞语儒、佛、道三家圣哲对水之赞语v孔子曰: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v佛说:佛说:“大海不容死尸大海不容死尸”。v老子曰:老子曰:“上善若水。上善若水。”v从中可看出儒家的精进利生,道家的谦下养生,佛从中可看出儒家的精进利生,道家的谦下养生,佛家的圣净无生三面古镜,可以自照自明人生的趋向,家的圣净无生三面古镜,可以自照自明人生的趋向,应当何去何从;或在某一时间,某一地位如何应用应当何去何从;或在某一时间,某一地位如何应用一面宝鉴以自照、自知、自处。一面宝鉴以自照、自知、自处。

10、14水之特性:谦卑、宽容、无争水之特性:谦卑、宽容、无争v“居善地居善地”:一个人的行为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一个人的行为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甘居下地;v“心善渊心善渊”: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深沉渊默;v“与善仁与善仁”: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v“言善信言善信”: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v “正善治正善治”: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v“事善能事善能”: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v “动善

11、时动善时”: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止;v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便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便是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犹如天地之道的似乎至私是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犹如天地之道的似乎至私而起无私的妙用了。而起无私的妙用了。15v有关水的有关水的“七善七善”,我在这里引用苏辙的注解。苏辙是苏轼,我在这里引用苏辙的注解。苏辙是苏轼的弟弟,其父苏洵,三人合称三苏。的弟弟,其父苏洵,三人合称三苏。 v第一,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地也。v

12、第二,空虚寂寞,深不可测,善渊也。 v第三,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也。 v第四,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 v第五,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也。 v第六,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 v第七,冬凝春冰,涸溢不失节,善时也。 16v苏辙的解说很有趣,从七个角度说明水的七善,也就是无往而不利的境界。用水来对照人生很贴切,学会这七种善,就是天下第一人,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居善地,心善渊,一步一步来;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任何一动、一静、一言、一谈,都合乎平常的生活道理,这是老子高明的地方。17人生智慧人生智慧v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 决不淹没你的优点;v做人如

13、水,你低,我便涌来, 决不暴露你的缺陷;v做人如水,你动,我便随行, 决不撇下你的孤单;v做人如水,你静,我便长守, 决不打扰你的安宁;v做人如水,你冷,我便凝固, 决不漠视你的寒冷;v做人如水,你热,我便沸腾, 决不妨碍你的热情。v上善若水,从善如流,上善若水,从善如流, 如水人生,随缘而安如水人生,随缘而安。1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日益、为道日损19。“为学日益为学日益”,什么叫学问?学问是靠知识、经验,一点一滴慢慢累积起来的。今天懂一点,明天再懂一点,后天又懂一点,多一分努力就多一分的收获,这就是做学问。“为道日损为道日损”,学道与做学问相反,是要丢掉,日损就是一天丢一点,明天再丢一点

14、,什么都要放下。所以学问是加法,修道是减法20“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一切都空,空到了最后连空也把它丢掉,空到一无所有;然后无所不有,一切皆知,一切皆有,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老子在这里清楚地告诉我们,人生在世能够学问成就,或修道成就,就要有两种能力:“提得起”是做学问要“为学日益”;“放得下”是修道要“为道日损”,一切放下。如此才能轻装简从不断前行。21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v治理国家的人,要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22六、六、道德经道德经的智慧的智慧v3、懂得迂回的智

15、慧v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v4、看破福祸相倚v5、功成身退是一种舍得v6、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v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v 23老子名言v上善若水上善若水 v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斯不善已。 v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多言数穷,不如守中。v天长地久。天长地久。v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v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v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4l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16、力,自胜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l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可以示人。 l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l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l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l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l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25l不出户,知天下不出户,知天下l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l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l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l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l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三曰不敢为天下先。l天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