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比较初等教育》讨论活动1-2参考答案_第1页
国家开放大学《比较初等教育》讨论活动1-2参考答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家开放大学比较初等教育讨论活动1-2参考答案第一次讨论活动1-4章(10分)本课程共提供了8个社会热点话题供讨论,要求你至少完成其中2次讨论(14章至少完成1次,58章至少完成1次)。本讨论区汇集了第一次讨论,即14章的热点话题第一章讨论活动任务说明:阅读本章学习内容,全面了解比较教育后,在讨论区谈谈你对比较教育的认识。要求不少于400字。任务要求:进入课程论坛,将自己的感受与其他同学分享,并回答至少2位同学的帖子。要求你从比较教育的目的、发展、方法、意义等方面谈谈对比较教育的认识。建议步骤:1阅读第一节,理解比较教育的内涵,了解比较教育的任务。2阅读第二节,了解比较教育各时期的发展,并仔细

2、阅读各个时期教育学家思想理论与著作,感知比较教育的发展。3阅读第三节,了解比较教育的意义,了解比较教育的研究资源。4进入论坛发帖,从比较教育的目的、发展、方法、意义等方面谈谈对比较教育的认识。参考答案:教育事业是人类永远延续的事业,文化没有国界,这个观点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强更加引起人类的注意,或许教育事业从很早就出现,但比较教育肯定没有教育事业的历史悠久,随着人类的发展,在这个国际化日益发展的世纪,各国间的文化教育事业的比较日益突显影响。在学习比较初等教育这门课之前,我从来没有接触比较教育这个概念,或许时常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文化知识,通过比较进行知识的对比而加深理解,也对不同国家的教育事业进行

3、一些初步的比较,但从不想比较教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初步学习后,对比较教育的知识是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学习,大概了解了一些比较教育的目的。第一,英国的康德尔提出比较教育具有三个目的,即“提供事实,发展教育思想”、“了解教育问题在特定民族背景下的原因”和“借鉴别国经验”,三个目的之间实际上是一个事实原因借鉴的递进关系,最终目的还是借鉴。第二,与康德尔同时代的汉斯在明确指出了比较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研究(形成教育制度)的因素,比较各国解决由这些因素产生的问题的方法”的同时,也承认了比较教育为本国教育改革的借鉴目的“它(比较)不仅允许我们比较现在的制度,而且还设想最为适合新的社会与经

4、济条件的改革比较教育以坚定的改革信念去看待未来因此,我们的目标具有含功利主义目的的生气勃勃的特点”。第三,二战后,定居美国的波兰人贝雷迪在比较教育的目的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认为“比较教育最首要的目的是出于人们智力上的要求,人们之所以研究外国教育制度,就是因为他们想要了解”,这使得对比较教育的研究从一个更高层次的角度来进行,即(人类追求)知识的角度,而较少带有功利主义色彩。可是,贝雷迪并没有完全摆脱以往学者对比较教育定位的影响,他也认为比较教育有其实用的目的,即借鉴和评价。贝雷迪在比较教育目的阐述上的新突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更多地关注他所提出的比较四步法)。第四,与上相反,英国的霍姆斯

5、和美国的埃德蒙·金将比较教育密切与教育决策、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结合起来,重新强调了比较教育为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提供建议和借鉴的实用性,从而强化了比较教育借鉴的目的,将比较教育的借鉴目的推向了一个极点,即直接为教育实践服务。总之,借鉴是比较教育研究最基本的目的,其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的价值倾向。正是出于借鉴的目的,比较教育的“比较”和“国际”紧密相连,并列为“国际和比较教育”,鲜明地表达了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研究范围和方法,即以“借鉴和分析”为目的,采用比较的手段,对外国的教育进行跨国研究。第二章讨论活动任务说明:结合初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以及各国初等教育的改革,到讨论区谈谈对现代初等

6、教育的改革的看法,并尝试提出自己的建议。任务要求:进入课程论坛,将自己的感受与其他同学分享,并回答至少2位同学的帖子。要求你结合初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以及教育理念,谈谈对现代初等教育的改革的看法,并尝试提出自己的建议。建议步骤:1阅读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了解初等教育的的发展进程。了解人类初等教育教育发展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并思考促进初等教育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阅读第四节,掌握现代初等教育改革的要点,了解法国、日本、巴西三国初等教育面临的不同问题与改革措施。了解初等教育的改革理念,思考教育理念在不同国家初等教育的体现。3阅读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料或进入“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或者到网络上搜集更多资

7、料,深入地了解初等教育的改革要点和教育理念。4进入论坛发帖,结合初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以及教育理念,谈谈对现代初等教育的改革的看法,并尝试提出自己的建议。参考答案:发展性评价教育理念:(1)发展性课程评价是针对我国现行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2)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其基本内涵表现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评价内容多元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等;评价主体的互动化,建

8、立师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评价过程动态化。(3)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制定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4)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四个环节: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设计评价工具;搜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的数据和证据;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第三章讨论活动任务说明:阅读本章内容,尝试用比较研究法对各国初等教育制度进行比较;在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后,到讨论区中谈谈比较后的感

9、受。任务要求:进入课程论坛,将自己的感受与其他同学分享,并回答至少2位同学的帖子。要求你从以下几个或一个方面发表自己的感受:1把握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的初等教育学制及初等教育行政的特点,比较各国初等教育制度的异同,探讨各国初等教育学制及初等教育行政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素;2把握各国初等教育制度的趋势,分析这些发展趋势对我们初等教育发展的启发;3针对国外的比较教育经验反思我国教育的特点和不足。建议步骤:1阅读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内容,提炼各国初等教育学制、教育行政的要点,并进行记录。2结合前面分析,比较各国初等教育制度的异同。3学习第六节内容,分析各国教育制度异同形成的原

10、因。4结合以上的分析比较,尝试归纳出各国初等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5进入论坛发帖讨论。参考答案:(任务1)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的初等教育学制(1)美国作为联邦制国家,不存在全国统一的教育制度。教育的权限属于各州。虽然各州的学制不同,但在进入大学前,美国学生一般都会接受至少12年的义务教育。如果将幼稚园阶段的教育计算在内,则大学前的教育至少为13年。(2)英国的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四个阶段。英国的北爱尔兰和苏格兰有各自独立的教育制度,英格兰和威尔士有共同的教育制度。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的小学教育通常是5-11岁。苏格兰的小学教育是5-12岁,为7年。(3)法国

11、初等教育称为第一阶段教育,年限为5年,分为预备班(第1学年,6岁),初级班(第2、3学年,7、8岁)和中级班(第4、5学年,9、10岁)。(4)联邦德国的初等教育是在基础学校里进行的。基础学校的修业年限一般为4年(6-10岁),在西伯林、汉堡、不来梅三个城市(州)为6年。联邦德国多数州规定,凡年满6岁的儿童都必须进入基础学校,接受初等义务教育。(5)战后日本初等教育机构是小学,学制为6年,属9年制义务教育基础阶段,儿童满6周岁人学,12周岁毕业。法律规定,所有家长都要把适龄儿童送进小学学习。第四章讨论活动任务说明:阅读本章内容,尝试从课程演进、课程目标、课程管理和设置等方面对各国初等学校课程进

12、行比较;在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后,到讨论区中谈谈学习感受。任务要求:进入课程论坛,将自己的感受与其他同学分享,并回答至少2为同学的帖子。要求你从以下几个或一个方面发表自己的感受:1把握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初等学校课程演进过程特点,比较各国初等学校课程目标、课程管理与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异同,探讨各国初等学校课程改革的趋势;2根据初等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阐述我国初等学校的课程改革,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3针对各国课程改革和课程设置的经验,反思我国课程设置的特点和可改进之处。建议步骤:1阅读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内容,提炼各国初等学校课程演进、课程目标、课程管理与设置的要点,并

13、进行记录。2结合前面分析,比较各国初等学校课程特点,总结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3学习第六节内容,讨论初等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分析影响初等学校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4结合以上的分析比较,尝试归纳出各国初等学校课程改革的趋势,并分析它们的影响因素。5进入论坛发帖讨论。请:(1)查看对应章节话题内容。(2)点击“开启一个新话题”按钮进行回复。(3)针对其中一个话题发表你的看法。注意:具体的讨论主题由辅导老师指定,若辅导老师没有提出具体要求,请直接针对其中一个话题发表看法。参考答案:(任务2)在初等学校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的改革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各国初等学校课程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出不断现代化的趋势,

14、主要表现为注重科学技术启蒙教育和更新课程的内容、注重信息技术的教育以及注重基础学科的改革。一、加强科学技术的启蒙教育1984年第39界国际教育会议指出更新课程内容的重点是加强科学技术的启蒙教育,并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进行科学技术启蒙应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儿童性格的全面发展以及个人与社会生活的需要。二是科学技术启蒙应致力于发展儿童对科学的基本态度,如创造性、批判性、客观性和严格性,以及使儿童获得从切身环境出发,与智力、体力发展相适应的基本科技概念、能力和技术,例如观察、操作、测量、分类、探求、交流等。三是科学启蒙教育应当强调促进儿童与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建设性的相互影响,培养所有学生对待科

15、学技术的积极性,使儿童具有对新技术和科学应用于社会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待自然和对待科学技术的情感和态度,为儿童走向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在科学课程的内容方面,力求及时删除陈旧的内容,增加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的内容,加快现代科技到教程的转化过程,促进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例1985年法国教育改革中把“科学与技术”课作为科学启蒙教育的主要课程。强调“科学与技术”课的目标在于:使儿童获得有关科学活动和工艺活动的方法,增强儿童尊重事物存在的客观性、建立假设和证明的必要性等科学品质,以及使儿童具有发明创造的兴趣。科学教育的目标还在于探索科学训练的结构,在于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英国初等学校科学

16、教育所要完成的目标包括: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观、科学能力和科学的态度。其中科学能包括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假设的能力、预测的能力、计划和执行调查的能力、说明解释的能力、交际的能力。科学态度的培养主要包括好奇心、对事实的尊重、改变自己观点的意愿、批判性反思以及对有机物和环境的敏感性。日本政府同样重视初等学校在培养儿童科学和能力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在历次的课程改革中,理科内容不断地得到修订。二、重视计算机教育的普及法国在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上大大强化了计算机教育内容,1985年提出了“大众计算机计划”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将“计算机”列入“科学与技术”课程中,作为必修内容,并拨专款购置电

17、脑,以实现“学校电子化”。1986年11月,法国教育部对全国基础教育计算机教学的标准作出新的规定:要求小学计算机教学应完成两个目标,一是模拟,即让学生通过游戏领会计算机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二是获取知识,即学会利用计算机的功能来获得信息和知识,由于计算机可以使寻找相关资料和信息的工作变得简单而快捷,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英国在1988年的教育改革中就将“信息技术”列入全国统一课程中,为全面提高英国学生的信息和传播技术能力,在新的国家课程中,英国政府将原来“信息技术”课程改为“信息和传播技术”。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发现、探究、分析、交换、提供信息,创造性和独立性地学习。三

18、、更加注重基础学科的改革母语、数学等基础性课程是各国初等学校课程改革中都极为重视的课程改革。英国政府早在1980年的学校课程框架咨询文件中就指出,掌握语言和数学方面的技能对于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英语和数学应当成为所有儿童必学的科目,并且,所花费的时间不能少于一定的比例。而在1988年的教育的改革中,英国政府将英语、数学和科学列为初等学校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此后,又将这三门课程列为必须进行阶段性统一考试的科目。英国政府从1995年起开始实施提高中小学水平计划,到2000年新实施的国家课程中,提高基础学力仍然是课程改革的基本方针。法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的课程改革中也非常重视法语等

19、基础课程.国民教育部组织有关阅读活动,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图书馆。法国政府积极宣传“书籍面向所有学校”重视为学校提供贷款,学校图书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机会。国语等基础课程在日本初等学校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受到重视,从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初等学校的国语课程不断的进行着改革,其在整个初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仅仅就其课时量来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例如在1947年,1958年、1989年日本都颁布了新的课程计划,在这些新课程计划中,国语课的年(周)课时数不断增加,直到1989年以后,才没有递增,保持一定的课时数。第二次讨论活动5-8章(10分)本课程共提供了8个社会热点话题供讨论,要求

20、你至少完成其中2次讨论(14章至少完成1次,58章至少完成1次)。本讨论区汇集了第二次讨论,即58章的热点话题第五章讨论活动任务说明:阅读本章内容,尝试对各国初等学校的本国语言教学、数学教学、科学教学等学科教学上的差异进行比较;在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后,到讨论区中谈谈学习感受。任务要求:进入课程论坛,将自己的感受与其他同学分享,并回答至少2位同学的帖子。要求你从以下几个或一个方面发表自己的感受:1把握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初等学校核心课程的教学特点,比较各国初等学校在核心课程教学上的异同,探讨各国初等学校教学改革的趋势;2根据初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趋势,阐述我国初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并分析其指

21、导思想和新理念;3针对各国核心课程教学以及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我国核心课程改革的指导方向和具体措施。建议步骤:1阅读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内容,提炼各国初等学校中本国语言教学、数学教学、科学教学、体育教学等学科教学的要点,并进行记录。2结合前面分析,比较各国初等学校的教学特点,总结各国教学改革的总体趋势。3学习第六节内容,讨论初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趋势,分析影响初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总结初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新趋势。4结合以上的分析比较,尝试归纳出各国初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共同趋势,并谈谈这种趋势如何知道当前的核心课程教学改革。5进入论坛发帖讨论。参考答案:(任务2)教学方法改革的

22、多样化趋势(1)发现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题进行独立的探究和思考,自己发现并堂握与此事实或问题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教学方法。特点是,重视儿童探究知识的过程,强调儿童内在的学习动机。在运用发现教学法组织教学时,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直接提出问题,或者创设问题情境,由学生自己在这个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第二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假设或答案。第三步,验证假设,取出结论。学生对各种可能性进行反复求证,讨论,得出答案。(2)抛锚式教学法在于通过创设有趣的,真实的背景以激励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的建构。在使用这种教学法的过程中,

23、很关键的是“锚”,是指蕴含问题的“宏观背景”,往往是一个有情节的故事。这种教学法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3)支架式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所产生的新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强调应该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概念框架有助于学生建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框架的建立一般遵循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通过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4)合作学习基于的理论有社会互赖理论,选择理论,发展理论。精制理论,接触理论等。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它强调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不仅包括师师,师生,生生间的积极的相互

24、依靠关系,而且包括学生间面对面的促进性作用,还有各自的个人责任,社会技能以及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合作学习可以采用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方式,合作学习中的小组活动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活动有这巨大的差别。第六章讨论活动任务说明:阅读本章内容,对各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及改革情况进行比较,在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后,在讨论区谈谈比较后的感受。任务要求:进入课程论坛,将自己的感受与其他同学分享,并回答至少2位同学的帖子。要求你从以下几个或一个方面发表自己的感受:1.把握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的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特点,比较各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异同,探讨各国初等学校道德教

25、育发展的原因及改革趋势。2.根据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趋势,分析这些发展趋势对我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启发。3.针对各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改革与道德教育的内容,结合我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反思我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与不足之处。建议步骤:1阅读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内容,提炼各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内容、特点的要点,并进行记录。2结合前面分析,比较各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异同。3学习第七节内容,分析影响初等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因素,讨论初等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趋势。4结合以上的分析比较,尝试归纳各国初等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影响它们的因素。5进入论坛发帖讨论。

26、参考答案:(任务2)一直以来德育课程是我国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把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等而视之,从而造成道德教育倾向于道德认知,学生难以形成道德意志,缺乏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新时期德育课程改革首先应该对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加以区分,明确德育课程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德育。为此德育课程改革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改进:(1)承认德育学科的科学性从而对目前的德育内容进行一定的清理形成具有科学性、时代性的课程内容体系。(2)对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进行改造形成新的德育课程形式。(3)保证教材内容的稳定性。(4)在课程结构和设计方面采取综合课程与单一的分科课程相结合开发德育活动课程。逐步实现德育课

27、程科学化、稳定化、合理化。第七章讨论活动任务说明:阅读本章内容,对各国初等学校管理模式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特点进行比较,在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后,在讨论区谈谈比较后的感受。任务要求:进入课程论坛,将自己的感受与其他同学分享,并回答至少2位同学的帖子。要求你从以下几个或一个方面发表自己的感受:1.把握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的初等学校管理特点,比较各国管理模式、校长职能、教师任用方式与教育教学管理特点等方面的异同,探讨各国初等学校管理改革的趋势。2. 了解我国的初等学校管理现状,针对各国初等教育管理改革的整体趋势,分析这些发展趋势对我国初等教育发展的启发。3. 根据各国的初等学校管理特点,反思我国初

28、等学校管理的特点与不足。建议步骤:1阅读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内容,提炼各国教育管理模式、校长性质与职能、教师任用方式、教育教学管理特点等内容的要点,并进行记录。2结合前面分析,比较各国初等学校管理的异同。3学习第六节内容,尝试归纳各国初等学校管理改革的趋势。4进入论坛发帖讨论。参考答案:(任务1)发达国家初等学校管理的异同共同的特点:各国都重视初等教育学校的社会性和公共性,本来初等教育在世界各国都是作为国民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的一部分而受到重视,所以在初等学校管理中都很强调学校的公共性质。同时,初等学校就是为了包括家长在内的地区社会而存在,并为其服务的、实行民主管理、发达国家的

29、初等学校,根据民主主义的各种原理进行管理。各国的小学都有不同形式的教师乃至学生参加学校的管理组织,美国的小学在学校运营委员、英国小学的董事会、法国小学的教师委员会等,尽管对学校的管理干预程度不同,但却反映出学校管理民主化的趋势;追求效率,由于各国初等学校的规模不同,使得小学管理层次也不尽相同,在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初等学校规较小,也就是说在校长和副校长之外没有其他法定的管理人员。而在日本由于小学规模较大,在校长、教头之外还有主任职务,形成校级与中层两级管理层次。不管是单层还是多层,提高管理的效率是主要目的,强调学校的管理性和自律性。教育既然是一种要求有某种程度自主性的精神活动,再进行其经营

30、活动时需要有自主性并且由于同样的理由,要求有自律性既对自己的问题能有规律的加以控制的能力,中立性、一般用于政治和宗教上的中立。在初等学校管理中注意同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从属于特定的政党或特定的意识形态。再宗教问题上,美国、日本、法国都禁止在国、公立学校进行宗教教育。不同点:小学校长的性质和职能与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的特征具有密切的关系。在美国小学校长是广义的教育行政官员,在德国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在法国教师、校长都是国家的公务员,日本的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行政领导与法国的小学校长有相似之处;各国的小学的教师的身份,常因学校的设立者和学校种类的不同而各异,一般情况是除公立学校外,小学教

31、师一般都是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任用的地方公务员或在私立学校任用的民办教师。美国的小学教师是根据地方学区的教育委员会和教师个人之间签定的雇佣合同而被任用的地方公务员。英国的小学教师,因学校的性质的不同大致可分地方公务员的教师和民办教师,法国教师是国家公务员而德国、日本的小学教师都是地方公务员;各国的教师在社会地位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美国、英国、法国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相对比较低,而德国、日本的小学教师则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各国的班级的种类主要大致有普通班、复式班级、特殊班、观察班还有补习班,各国都规定了班级规模的最高限度。日本是同一学年的学生分为一个班级,而英国、美国则不同为了教育上的需要将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的情况则屡见不鲜;在授课组织方面,各国普遍采取的是班级教师制,但是在美国、英国采取科任教师制和专任教师制的学校正在增加。第八章讨论活动任务说明:阅读本章内容,尝试对各国初等学校教师培养模式、课程、资格认证以及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