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病的迹象讲义_第1页
小儿生病的迹象讲义_第2页
小儿生病的迹象讲义_第3页
小儿生病的迹象讲义_第4页
小儿生病的迹象讲义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儿生病的迹象由于学前儿童年龄较小,在生病时,受语言发展的限制,他们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自身的感受,说不清或说不全。只有依靠成人的细心观察,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如何才能知道孩子是否生病,这就需要我们家长、教师熟悉儿童生病时的一些基本表现。孩子生了病,身体不舒服,虽然不能准确地表述自体的不适,但小儿有了病,他们的神态、吃、玩、睡、大小便等都会出现反常现象,此外疾病还会引起一些特殊的现象,如皮肤上出红点、耳朵流脓、发烧等。因此,幼教工作者或经常接触幼儿的成人,要能察其颜,观其色,一旦发现孩子有生病的迹象,要及时到带孩子到医院查明原因,对症治疗。学前儿童生病的迹象可从以下方面观察和检查:一、精神及神情学前

2、儿童的精神状态、表情能够反映出其身体的健康状况,有时也能辅助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1. 精神不振正常小儿神气十足、活泼好动,精神状态良好,对外界事物很感兴趣,一旦生病则有无精打采、不爱玩、烦躁不安、哭闹等精神方面的异常;2. 表情发呆正常小儿眼神灵活,表情丰富,看上去有精神。如果小儿表情冷漠、眼神呆滞似凝视远方等就可能是患病了。二、皮肤健康的幼儿面色红润,皮肤有光泽、有弹性。生病的小儿会出现皮肤颜色异常。若面色苍白或发黄,口唇及眼睑结膜等处明显缺少血色,常见于营养不良性贫血;若颊部、口唇、鼻尖等处的皮肤呈现紫蓝色、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若皮肤与眼虹膜同时染黄,常见于黄疸性肝炎。皮肤出汗过多常见于结

3、核与佝偻病患儿。皮肤上出疹子也是生病的表现,患湿疹、长痱子的孩子身上有皮疹,很多传染性疾病也都会出皮疹。如麻疹、风疹、水痘、手足口病等。三、体温健康小儿的体温较成人略高,且易波动。一般来说,正常儿童腋下体温为3637.4,体温波动的幅度约为1。体温37.538为低烧,38.139为中度发烧;39.141为高烧,41以上为超高烧。发烧是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机体的一种积极防御反应。发烧时,身体在与病菌作斗争,大多数病菌生存的适宜温度为37左右,体温升高可以限制病菌的发展,促使体内抗体生成、促进吞噬细胞的活动,有利于消灭细菌、病毒。但是,如果热度太高、时间太长,对患儿就有不良影响。高烧会使体内物质的

4、消耗增加,心率加快,消化能力下降,尤其是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烧还可引起抽风。所以,对发烧的小儿不能只求退烧,必须治疗相关疾病。如果发现小儿呼吸急促、音粗、精神不振、面色泛红,应用体温表测试体温,还要进行相关检查,看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四、饮食健康的小儿活泼好动,食欲非常好,一般小儿生病都会影响食欲。1. 食欲不振食欲降低、食量减少,表现为“不想吃东西”,并伴随有一些症状。家长和教师都要留心。(1)伴有恶心、呕吐:平时吃东西挺好,突然不想吃饭,尤其厌食油腻,并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不愿看见这些食物,常是患传染性肝炎的表现(2)伴有脸色苍白:若小儿越来越不想吃东西,脸上也渐渐失去了血色,

5、常常是营养不良性贫血的表现,应查查血红蛋白是否正常。(3)长期服用鱼肝油。孩子吃东西不香,同时有长期大量服用鱼肝油的历史,有可能是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和D引起的中毒(厌食、头发脱落、骨头痛)。应停止服用,并观察食欲有无好转。2. 食欲亢进如果小儿吃得过多,同时喝得多,尿得也多,即有“三多”症状,皮肤又容易生疮长疖,应查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较大的幼儿食欲增加,伴有怕热多汗、眼球突出、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很可能是患有甲亢;有些心理异常也可有贪食的表现。3. 口味异常如果小儿对食品以外的物品,如泥土、蜡烛、煤渣、纸张、毛发等有不可控制的食欲,很可能是由于缺锌、铁或患寄生虫病引起的异食癖。五、

6、睡眠 正常小儿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上床后能很快入睡,而且睡得安稳香甜,呼吸均匀而无鼾声,头部和身上可有微汗,醒来后精神饱满,整体看生长发育正常。但是,当孩子患病时,睡眠就会出现异常情况:1. 入睡困难小儿入睡困难有很多是由于外界环境引起的,并不是患病的表现。例如,睡眠环境不良(过冷或过热、声音太吵、光线太强等)、睡前玩闹过度兴奋、睡前饮食过饱等都可能使孩子入睡困难。若孩子以往入睡快,现在变得困难,睡前烦躁、反复变换体位,入睡后全身干涩、面红、呼吸粗糙且快,脉搏超过了正常数,易惊醒,往往是发烧的表现。2. 睡得过多(嗜睡)如果小儿以往能按时起床,现在睡得过多,被唤醒进行简单活动后又倒头就睡,常是脑

7、膜炎、脑炎疾病的早期表现。如果孩子平时爱睡、能睡,入睡后不管多大的声响都毫无反应,依然鼾睡,则要当心孩子可能有听力障碍。3. 睡眠不安小儿睡眠不安一般伴随其它症状。若伴有多汗,情绪不稳、出牙晚、方颅、囟门晚闭等症状,可能患有佝偻病;若伴有烦躁、夜惊、磨牙,并用手抓搔屁股,而肛门周围又见白线头样小虫在爬动,可能患有蛲虫病;睡眠时哭闹不停,时常摇头,用手抓耳,有时还伴有发热,这可能是患有中耳炎或外耳道炎;入睡后反复折腾,常伴有口臭气促、腹部胀满、口干、口唇发红、舌苔黄厚、大便干燥等症状,这是胃积食的表现。4. 鼾声不止:熟睡时,特别是仰卧睡眠时,鼾声隆隆不止、并张口呼吸,常见于鼻咽部疾病。如果逐渐

8、出现面容呆笨、鼻梁宽平之貌,这可能是扁桃体肥大所致。5. 夜间磨牙:入睡后,上下牙齿磨得咯咯响,称之为夜间磨牙。过去认为夜间磨牙与肠道寄生虫有关。现在发现,它往往是牙颌畸形所致。此外,也有少数小儿是因为精神创伤或情绪不稳定而引起。六、大小便小儿生病,其大小便的次数、便量和性质(颜色、形状、气味)往往会发生改变。成人可以通过观察小儿的大小便的异常情况,来判断其是否患病。1. 大便异常正常情况下,小儿每日排便12次,呈条状,排便时无痛苦。便量的多少与所吃的食物多少和性质有关,一般素食者便量较多,荤食者便量较少。正常大便的颜色是黄褐色,也可因所吃的食物不同或服用药物而发生变化。而如果出现以下异常情况

9、时,需引起注意。(1)大便表面有鲜血,血与便不混杂,同时每当排便时小儿就哭闹,可能是内痔、外痔或肛门裂。(2)大便为脓血样,便次多,刚拉完又想拉,总有排不尽的感觉,这是细菌性痢疾或患慢性结肠炎的表现。(3)大便呈“红果酱”(血与粘液)样,并伴有阵阵腹痛、频繁呕吐,可能是肠套叠(2岁以下小儿多见)。(4)大便呈柏油样,可能出于两种原因:一是小儿流鼻血,将鼻血咽下。流鼻血止住后,大便逐渐恢复正常。二是消化道出血,应立即诊治。(5)大便呈白陶土样,无黄色,同时尿色加深,常为黄疸型肝炎、胆结石、胆管癌、肝癌等(6)大便呈蛋花汤样,便次增加,每天几次至十几次,有的甚至几十次,称为拉肚子。食物过量,食物或

10、食具不干净等均可引起拉肚子。拉肚子严重时,会造成体内水分和养料的大量损失,危及生命。因此,孩子拉肚子要早治,治彻底。至于“拦稀可以泻火”、“有钱难买六月泻”则是不科学的。2. 小便异常健康幼儿一般一昼夜排尿1升左右,每天68次,尿量和次数的个体差异较大,也容易受饮食、气温、活动量及精神因素的影响。正常的小便呈淡黄色、澄清透明。如果尿量和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则是疾病的信号。(1)小便次数少,每次尿量少,小便时哭闹疼痛,可能尿道有炎症。(2)尿液呈橘黄或棕绿色,常见于肝胆疾病。但服用了某些药物,如痢特灵、维生素B2、黄连素等也可使尿液呈橘黄色或棕绿色。(3)尿液像洗肉水或浓茶,同时尿量减少,眼皮浮肿

11、,常见于急性肾炎。(4)尿液呈棕黄色或浓茶色,摇晃时黄色沾在便盆上,泡沫也发黄,可能是黄疸性肝炎。(5)若尿液呈乳白色,排尿次数明显增加,一点儿也憋不住尿,并有尿频、尿痛,常是泌尿道感染,尿中有脓。(6)尿变浑,似米汤样,往往易发生于冬天。因为冬季汗液分泌减少,体内的代谢废物随尿排出增多。若饮水量少,尿液过于浓缩,排出体外冷却后,原来溶化的代谢废物呈结晶析出,就使尿变浑,放置一会儿,在尿盆底上有一层白色的沉淀。若遇到这种情况,应让幼儿多喝水,防止代谢废物在体内储积。七、囟门前囟门尚未闭合的小儿,患某些疾病时囟门也可发生变化。1. 前囟凹陷:前囟未闭的孩子,可因脱水而使囟门变得松弛、凹陷2. 前囟鼓出:小儿于坐位时,前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