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之路 (2)_第1页
课改之路 (2)_第2页
课改之路 (2)_第3页
课改之路 (2)_第4页
课改之路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改之路育人中学:张仕娟课改之风席卷而来,为提高教学成绩,我们育人中学正将课改进行的如火如荼,但作为刚尝试的新手我们有太多的理念和方法需要学习,太多的疑问也束缚着我们的手脚不敢大步向前。带着疑问带着学习的心态我们走进了安徽铜都双语学校的大门。 在双语学校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从早到晚毫不懈怠的学习。学习内容有理论学习的讲座、一线教师经验交流、走进教室观课、走进备课室备课、课改沙龙及我们执教的探讨课等。同事们紧跟指导老师有疑必问,在课改的方法、流程、细节、制作导学案、教师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班主任们也在班级管理上颇有收获。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收获和疑问。一、必须变主角为配角.大学学习时我便接受了课改

2、的理念,在我的教学中一直将传统教学与新课改结合,比如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培养“小老师”,根据课文内容编演故事,做实验,开展辩论赛等。十年来我和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关系,他们都喜欢我的课堂。但是我耳边响起了这样的声音:“你是上语文课还是化学课,为什么把语文课上成表演课?”我迷茫了。通过学习我领悟我应该坚持,而且做的还不够,要从思想彻底转变观念才能挖掘学生更多的内在潜力。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都要改变从前的教与学 。传统教学中老师理直气壮的霸占着讲台滔滔不绝的把我们脑子里的知识硬塞给学生,消化好的还可以被动的在枯燥的环境中吸收一点,消化不好的就导致营养不良。这和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因为教师只是教育的引导者、

3、指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主人公。因此老师应该把霸占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上演他们学习的精彩过程,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角。就是说我们要从从前的“教”的中心走向“学”的中心。二、师生关系平等融洽。在双语学校,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导师告诉我们他们有时会和学生互换角色,由导生当老师,老师就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小组群学,了解学生动态,尤其是了解“边缘生”的学习状态,并在共同体的学习时,关注优生指导“边缘生”的学习过程。在展示时,老师承担较为简单的任务,而把展示的重要环节交给学生。三、教研氛围浓厚这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师们教研氛围浓厚。老师们每天上午上课,课余独立编写导学案,下午同年级的老师将

4、自己编写的导学案与同组老师交流后再定稿,之后再将制定好的导学案张贴在公共平台上再由督学打分。这样就真正做到的集思广益,取长补短。除此之外,老师们课前备课十分认真,什么地方是教学重点、难点?每个环节能获得哪些知识?需要多长时间?老师们都能心中有数。对于展示环节,老师什么时候指导、追问,什么时候点拨都恰大好处。可见,老师们是下足了功夫。四、对圈层课堂的新认识。我们以往的课堂是点线式课堂。何为点线式课堂?就是我们在一整节课中不断的设置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再将所有问题连成一条线,进而完美的完成一节课。而高效课堂是圈层式课堂。圈:即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总结归纳四个圈。层:第一层,自学(指

5、导学法)第二层,合学(架构人脉),第三层,展学(构架方案)。 随堂笔记也分三层:自学用黑笔,合学用红笔,展学用红笔。点线式课堂我们依靠的是教案,而圈层课堂依靠的是导学案。导学案具有知识板块化、板块主题化、主题话题话、话题学法化、学法探究化、探究层次化的特点。它做到了导学合一,研备合一、教辅合一。它是教学的路线图、方向盘。五、对小组文化的再认识齐校长的讲座告诉我们要把每一节课变成学习小组打造的过程,让课堂上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为对课堂有贡献的人,要对预习、讨论、展示、点评和质疑等各个环节进行不厌其烦专题培训,通过反复培训使学生学会主动预习和讨论、高效展示和点评、能够深入的探究和解决问题。孩子们学习习

6、惯的养成需要我们老师用心的去培养,需要一段时间的打磨,要有耐心、有恒心,不要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六、收获的小细节1、自学中,不要使用资料书,做一个“懒惰”的老师,学生能做的千万不能让资料书和老师代替,否则学生会成为知识的“搬运工”。2、合学的三个环节自然过渡可节约时间,预展时两人板书其余预展,尽量每人参与。合学由组长主持一一过关,不能赶时间,否则学习没有实效。3、展演内容必须在问题过关后明确。展演时学困生先展,优生纠偏,要牢牢的把学困生抓在手里。展演时组与组间要形成互动(如自学中通过合学都未解决的问题可利用展学互动求助于其它组或老师),要有思想碰撞产生的火花,不值得探讨和错误的问题要说服学生,

7、把学生“拉”回来,用一个问题让课堂走入正常的轨道。4、老师要及时点评、点拨。用肢体语言代替呵斥,表扬学生要往“死”里表扬。5、导学案设置要整合单元知识要点,每节课不要面面俱到,否则面面不到。问题设置中注意“鱼渔欲”的梯度。6、解决学生写作素材干瘪方法:课前积累主题材料组内展示全班展示分享摘抄背记典型素材。七、我的困惑双语学校是一间私立学校,其体质与我们公立学校不同。他们的课程设置很简单,时间掌控上有很大的空间。一节课的时间为一个小时,晚自习有老师监督查学当天学习内容并预习新课。而我们要在有限的45分钟完成预习,合学,展示,练习,实施起来困难很大。自从课改开始,我老是在拖堂,老是“借课”,否则教学任务无法完成。而课后查学根本没有时间解决这个巩固环节。所以担心成绩是否能提升。我一直在探索如何解决这种困惑的方法和途径,也向双语学校的导师们请教,他们建议自学前置、展学意向性等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