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有害生物管理与防控技术课件_第1页
园林有害生物管理与防控技术课件_第2页
园林有害生物管理与防控技术课件_第3页
园林有害生物管理与防控技术课件_第4页
园林有害生物管理与防控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园林有害生物管理与防控技术1有害生物管理的重要性现状:园林绿地的特点、园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有害生物的管理2一、有害生物管理的重要性维护城市发展与生态安全的需要 主要指危害生态安全或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如,检疫性有害生物:新毛虫、松材线虫等。3一、有害生物管理的重要性保障市民宜居生活的需要 如,危害人的安全或城市景观,刺蛾、煤污病等。4二、现状1. 园林绿地的特点园林植物品种多(寄主多)。 配置复杂,生境多变,有公园、街头绿地、行道树(管理难度高)。5二、现状1. 园林绿地的特点同种植物在不同类型的绿地内,其有害生物发生的种类和程度是不一样的。6二、现状1. 园林绿地的

2、特点园林植物、园林景观生态效应、社会效益优先(技术定量指标研究难度大)。7二、现状2.有害生物发生特点1)病虫害发生最显著的特点是种类多,寄主广泛。2)植物配置的不合理,导致有害生物结构的变化。8二、现状2.有害生物发生特点2)植物配置的不合理,导致有害生物结构的变化。食叶性害虫(个体大)刺吸性害虫(个体小)9二、现状2.有害生物发生特点3)除绿地植物本身特有的病虫害之外,还有许多来自蔬菜、农作物上的食性较杂的害虫,成为绿地植物的重要害虫,或交互侵染,为害甚大。斜纹夜蛾 稻贪叶夜蛾10二、现状2.有害生物发生特点4)植物新品种的无序调运和检疫不力,导致了某些侵入性有害生物的成灾。如红棕象甲、美

3、国白蛾、西花蓟马等。红棕象甲11二、现状3.园林有害生物技术研究现状1)监测预警技术 监测预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目前主要的监测手段主要包括昆虫间化学通讯和物理学反应两个方面。 在化学生态方面,主要有性信息素和聚集信息素等,特别是昆虫性信息素用于林业害虫测报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 、黄刺蛾Cnidocampa f lavescens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 、梨圆蚧Diaspidiotusperniciosus 等3

4、0余种主要森林害虫进行过性信息素诱测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2二、现状3.园林有害生物技术研究现状1)监测预警技术 上海对斜纹夜蛾等害虫开展性信息素诱测。 特点: 操作方便专性引诱雄虫诱捕监测、杀虫两用13二、现状3.园林有害生物技术研究现状1)监测预警技术 在物理学方面,利用昆虫的趋光性,杀虫灯诱蛾被广泛应用。14二、现状3.园林有害生物技术研究现状2)防控技术 病虫防治经历原始防治、化学防治、综合治理(IPM)和病虫害生态调控(ERMP)四个阶段,研究对象也开始由单一病虫防治、单一植物多种病虫防治发展到景观区域内多种植物多种病虫的防治。15二、现状3.园林有害生物技术研究现状2)防控技

5、术 生物防治方面,有天敌昆虫的生产与释放,其中,从害虫原产地引进有效天敌是对入侵性害虫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 就天敌昆虫的繁殖利用来说,园林上应用较为成熟的有白蛾周氏啮小蜂、管氏肿腿蜂、花绒寄甲、瓢虫等。16二、现状3.园林有害生物技术研究现状2)防控技术 就昆虫病原微生物利用来说,Bt类为代表的细菌(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已成为生物农药的主导产品,其对鳞翅目幼虫有较强毒性。 17二、现状3.园林有害生物技术研究现状2)防控技术 “综合治理(Inter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是绿地植物保护,特别是城市森林保护领域的指导思想。目前,通过树种选择、适地适树、植物多样性配

6、置、林相改造等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而有利于林木和有益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结合环境友好型农药防治将将病虫害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或生态阈限以下。 18二、现状3.园林有害生物技术研究现状2)防控技术 但实际上,迄今为止的绿地植物生物灾害控制研究,大都局限于单一树种上的一种或几种有害生物为对象,采用数种防治措施或其组合进行有害生物的控制。几种措施的组合即为所谓的“综合治理”。但由于IPM的实施,没有从生态系统整体的机制去运作,因此,对多因子调控病虫灾害的问题显得无能为力。 19二、现状3.园林有害生物技术研究现状2)防控技术 针对IPM的局限性,植物保护工作者不断地对IPM内涵提出补充和和修改

7、,提出以植物生态系统群体健康或森林健康为主导的有害生物生态治理取代现行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因此,绿地植物,尤其是空间尺度大的市郊森林公园、生态防护林,生态控制将成为病虫灾害控制的主要策略。20国家园林城市的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中明确:“生物防治推广率50%以上”。提出背景:针对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绿地的养护中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21三、有害生物的管理(防控)管理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生态治理)22三、有害生物的管理(防控)城市绿地植物保护策略和定位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管理原则,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8、达到有虫无害,自然调控;生物多样,相互制约;人为调控,以生物因素为主。23三、有害生物的管理(防控)因地制宜(方针、方法)、把握重点(范围)、技术提升(支撑)、有效管理(效果)24三、有害生物的管理(防控)生态治理措施 1.植物配置: 25三、有害生物的管理(防控)生态治理措施 2.园林、物理措施:合理修剪、合理肥水、诱虫灯 26三、有害生物的管理(防控)生态治理措施 3.保护和释放天敌:瓢虫 4.使用药剂防治:低毒、高效、低残留药剂27三、有害生物的管理(防控)主要任务:1. 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监测点、数据传输与发布体系、监测运行管理体系、应急反应御灾体系)28监测点监测点监测点信息发布

9、数据集成三、有害生物的管理(防控)主要任务:2. 防控技术和推广体系(监测技术培训、重点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无公害技术如天敌、性信息素 )30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绝大多数昆虫并不危害景观植物。很多昆虫因能帮助授粉或捕食害虫而被认为是有益的。大多数植物至少有一种能造成它毁灭的有害生物。31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 常见害虫根据害虫取食特点和发生部位,常将害虫分为食叶性害虫、刺吸性害虫、钻蛀性害虫和地下害虫4类。32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 常见害虫1)食叶性害虫一类取食植物叶片、花、嫩芽和小枝条的害虫。有些可以取食整个叶片,有的取食叶脉之间的叶肉组织,或将树叶吃个

10、洞。一定程度的取食可促使植物萌发新叶,但严重取食影响树木生长,有的害虫虫体也可危害人体健康。常见的食叶害虫有刺蛾、斜纹夜蛾等鳞翅目类害虫。33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 常见害虫1)食叶性害虫刺蛾类:危害悬铃木、水杉、杨树、柳树、枫杨等几十种植物。危害叶片。常见刺蛾有五种:桑褐刺蛾、扁刺蛾、黄刺蛾、丽绿刺蛾、褐边绿刺蛾。上海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4月底5月初开始化蛹,5月中旬成虫开始出现并产卵。6月上旬起可见第一代幼虫;第二代幼虫发生不整齐,一般8月中旬起可见到第二代幼虫为害,9月起可见老熟幼虫常爬行或坠落至根际附近地面上,在土表结茧越冬。初龄幼虫均啮食叶肉,造成网状

11、;幼虫稍大后蚕食叶片,使叶片呈现大面积残缺和孔洞,严重时能将整个叶片吃尽。天敌为刺蛾紫姬蜂等。34褐边绿刺蛾幼虫群体危害桑褐刺蛾幼虫35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 常见害虫1)食叶性害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又名夜盗蛾。危害白花三叶草、马蹄金、月季、香石竹、仙客来、菊花、等200多种园林植物和多种蔬菜及棉花等农作物。危害叶片、幼茎、花蕾和花瓣。斜纹夜蛾是迁飞性害虫,上海1年发生5-7代,世代重叠明显,以蛹(少数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有强趋性。上海地区7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幼虫危害高峰期。初龄幼虫在叶背群集危害,仅留叶脉及上表

12、皮,使叶片成网状。老龄幼虫把叶片吃成缺刻或吃光全叶,也危害花蕾和花瓣。3637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 常见害虫1)食叶性害虫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 Walker ,危害瓜子黄杨、雀舌黄杨等。危害叶片和嫩枝梢。上海1年发生3代,以幼虫在吐丝缀两叶成虫苞中结茧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陆续出茧取食危害,5月下旬出现成虫。第一代幼虫活动危害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二代幼虫于7月上旬至8月上旬活动危害。第三代幼虫于7月下旬活动危害,9月中旬起陆续结茧越冬。幼虫吐丝缀叶结巢,取食叶片、嫩梢,尤喜危害新梢嫩叶,影响树木的生长,严重时整株树叶被食殆尽,树冠上仅剩丝网

13、、残叶和碎片,加之黄杨木生长缓慢,再生能力差,往往枯萎死亡。3839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 常见害虫1)食叶性害虫稻切叶螟Psara licarisalis walker,危害矮生百慕达、高羊茅、早熟禾、日本结缕草等草坪草。危害叶片和根茎。上海1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草根部或草丛中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幼虫白天躲在草根土表,夜晚出来啃食。白天草坪浇水后,幼虫往常常爬上来透气。在上海,该虫危害草坪以9-10月最为严重。幼虫在草茎部咬食,虽食量不大,但常将草整株咬断,使整个草坪在数天之内露出白地,危害处手压上去可明显感到草茎刺手,如水稻贪叶夜蛾危害状。4041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

14、1. 常见害虫1)食叶性害虫乌桕毒蛾Euproctis bigunctapex Hampson,又名乌桕黄毒蛾、乌桕毛虫、枇杷毒蛾。危害乌桕、杨、枫香、刺槐、女贞、重阳木等。危害叶片、嫩枝等。上海1年发生2代,以幼虫作薄丝群集在树干分叉处越冬。成虫趋光性强。越冬幼虫从4月中下旬开始取食危害。第一代幼虫危害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危害期为9月中下旬。初孵幼虫群集卵块周围,取食卵壳,大量取食叶片,并啃食幼芽、嫩枝外皮及果皮,轻则影响生长,影响观赏。幼虫毒毛触及皮肤,引起红肿疼痛,危及人体健康。4243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 常见害虫2)刺吸性害虫一类通过刺吸式口器刺吸树叶、花

15、、果实等部位的汁液的害虫。这些危害可引起植物叶片褪色、扭曲、枯萎等现象。刺吸性害虫个体通常较小。常见的刺吸性害虫有蚜虫、蚧虫、网蝽、粉虱、蓟马和螨类等害虫。同时因为树势衰弱,小蠹虫等次生害虫,很易侵入危害,常促使全株迅速枯死。44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 常见害虫2)刺吸性害虫竹茎扁蚜Pseudoregma bambusicola Takahashi;又名居竹伪角蚜,危害慈孝竹等;分布于华南、西南、华东。竹茎扁蚜以孤雌蚜在孝顺竹笋的基段越冬。翌年2月开始活动,5月上、中旬蚜量达顶峰。45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 常见害虫2)刺吸性害虫栾多态毛蚜Periphyllus koe

16、lreuteriae Takahashi,危害全缘叶栾树、栾树、日本七叶树、七叶树等。危害叶片、芽、树皮和枝梢。上海1年发生5代,以卵在芽苞、树皮裂缝处越冬。早春栾树叶芽萌动时,越冬卵孵化出若蚜(一般3月上旬)并爬向上部枝条群聚,待栾树放叶即爬向新叶刺吸危害,并开始大量繁殖,叶片上同时出现大量粘性排泄物,常使栾树出现节间缩短,枝叶不展,并出现霉污。危害时期为3-11月。46杭州新胸蚜危害状47夹竹桃蚜虫48罗汉松新叶蚜49秋四脉棉蚜50榆棉蚜51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 常见害虫2)刺吸性害虫红龟蜡蚧 Cerplasts rubens Maskell;又名红蜡虫,红蜡蚧。危害八角金盘

17、、大叶黄杨等35科多种植物。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市室外和北方温室内均有发生。1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杆上越冬;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产卵,于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羽化,雌虫受精后即进入越冬。52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 常见害虫2)刺吸性害虫藤壶蚧Cerococcous muratae Kuwana;又名日本壶蚧,危害广玉兰、香樟、珊瑚树、白玉兰等。分布于华东、西南贵州等地。1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寄主的枝杆上越冬。翌年4月开始大量产卵。若虫孵化高峰在5月上旬或中旬; 6月中旬雌雄逐渐分化。7月上旬雄成虫开始羽化,羽化后很快与雌成虫交尾,不久却死亡。此时雌成虫不断硬化并越冬。

18、5354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 常见害虫2)刺吸性害虫紫薇绒蚧Ericocus lagestroemiae Kuwana;又名石榴毡蚧、紫薇绒粉蚧,危害紫薇、石榴、女贞、三角枫等花木;分布于华东、华北等地区。上海地区每年发生3代,以成虫越冬,产卵期,第一代为3月上旬,第二代为4月下旬,第三代为5月中、下旬;若虫孵化期分别为3月中、下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55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 常见害虫2)刺吸性害虫草履蚧Drosicha contrahens;又名日本履绵蚧、草鞋蚧。危害八角金盘、红叶李、紫薇、紫荆等十几种植物;分布于华北、华中、华东等。1年发生1代。以

19、卵在土中越夏和越冬;翌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在土中开始孵化,雄性若虫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羽化为雄成虫。56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 常见害虫2)刺吸性害虫杜鹃冠网蝽 Stephanitis pyrioides (Scott.),为害杜鹃花等;分布于浙江、上海、江西、辽宁、福建等地。上海1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以卵越冬。4月下旬越冬卵开始孵化,卵期8天。一个世代2830天。57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 常见害虫2)刺吸性害虫合欢羞木虱Acizzia jamatonica Kuwayana,危害合欢、山槐、梨、苹果等植物;分布于浙江、上海、安徽、湖北等地。发生规律:上海地区

20、1年发生34代,以成虫越冬。开春后产卵于芽苞上,5月上旬至6月上旬是危害高峰期。58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 常见害虫3)蛀干性害虫天牛类,危害悬铃木、乌桕、刺槐、核桃、杨、柳等。危害主干、枝条和根部。1年发生1代或2-3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或主根内越冬。越冬幼虫在翌春3月开始活动,4-5月老熟幼虫开始化蛹,成虫自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现,成虫在树干上咬皮层呈“”字形刻槽。5-6月为羽化盛期(幼虫出现)。初孵幼虫先在皮层下盘旋蛀食,危害部位有深褐色液体外渗,经1-2个月后再深入木质部,蛀成向上和向下的虫道不断危害,并渐向根部蛀蚀,致使植株长势衰弱;严重时,造成枯萎。被害枝杆每遇

21、大风和台风易折断。59星天牛危害状与成虫桑天牛产卵和幼虫危害状60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 常见害虫3)蛀干性害虫木蠹蛾类(小线角木蠹蛾)危害五角枫、栾树、杨树等。幼虫蛀食花木枝干木质部,几十至几百头群集在蛀道内为害,造成千疮百孔,与天牛为害状有明显不同(天牛1蛀道1虫),木蠹蛾蛀道相通,蛀孔外面有用丝连接球形虫粪。轻者造成风折枝干,重者使花木逐渐死亡,严重影响城市绿化美化效果。61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常见害虫此虫2年发生一代(跨3个年度)。以幼虫在枝干蛀道内越冬。翌年3月幼虫开始复苏活动。幼虫化蛹时间很不整齐,5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化蛹期,蛹期约20天左右。68月为成虫

22、发生期,成虫羽化时,蛹壳半露在羽化孔外,成虫有趋光性,日伏夜出。将卵产在树皮裂缝或各种伤疤处,卵呈块状,粒数不等,卵期约15天。幼虫喜群栖为害,每年311月幼虫为害期,小龄幼虫与老龄幼虫均在树内蛀道内越冬。老龄幼虫在第3年头于5月下旬化蛹。62小线角木蠹蛾63小线角木蠹蛾64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 常见害虫4)地下害虫金龟子类属鞘翅目金龟子科,幼虫统称为蛴螬,是主要的地下害虫。成虫具有假死性和趋光性,主要取食植物的花、果实和嫩叶等;幼虫取食根茎地下部分和播下的种子。主要危害种类有:铜绿丽金龟、暗黑齿爪鳃金龟、东北大黑鳃金龟、黑绒金龟、白星花金龟等。上海1年发生1代。主要以成虫食害叶

23、片,造成不规则的缺刻;严重时,食尽叶片仅剩叶柄。成虫食性杂,食量大,有群集取食习性,食声可闻,故常将某一地段或某一些单株树的树叶吃光。成虫高峰期在6月中旬。虫口密度大时,常造成毁灭性灾害幼虫主要在地下土中危害植株的幼嫩细根,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春秋两季是蛴螬危害多种植物的严重时期;如果夏季多雨,土壤湿度大,生荒地,有机肥施用较多的绿地或苗圃,则蛴螬发生严重。65白星花金龟成虫大黑鳃金龟66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1. 常见害虫5)白蚁 白蚁属等翅目昆虫,通常营集体生活,种群内部有较复杂的分化和分工。 白蚁的食物以木纤维为主,但在觅食、筑巢等活动中,工蚁能蛀咬任何可以咬的动的东西。因此,白

24、蚁的危害涉及房屋建筑、交通设施、电讯设备、书籍、织物、农林作物、园林树木等。 当白蚁群体成熟时,蚁巢内的有翅繁殖蚁(每年4-6月)开始分飞,并扩散到新的场所建巢繁殖。6768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2. 常见病害 植物病害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受害的部位,叶斑病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根腐病影响水分和矿物质的吸收,花部的破坏影响正常的繁殖。植物一个整体,部分组织受害也将影响其它部分的生理活动。 植物病害一般分两类: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非侵染性病害还可以减低植物对病原生物的抵抗能力,而成为诱发侵染性病害发生的原因。 侵染性病害是由生物寄

25、生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大多数侵染性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及线虫等生物寄生引起。69三、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2. 常见病害70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2. 常见病害 病害的发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感病寄主和病原菌。对其中任一条件进行管理,都可降低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在环境条件中,温湿度是病害流行的关键因子,湿度使大多数病原菌更具有活力,并有助于病原菌的传播。每个病原菌的生长发育都有一个最佳的温度范围。病原菌主要靠风、雨水、动物、昆虫和工具等途径进行传播。71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2. 常见病害 尽管大多数明显的症状出现在叶部,但植物对侵染性病害可作出多种反应,常

26、表现为变色、坏死(叶斑、穿孔等)、腐烂、萎蔫、畸形等症状。大多数叶部病害由真菌引起,真菌在春季侵染新芽和叶片,引起褐变甚至死亡;危害老叶时,引起叶片提早落叶。病原菌在落叶和病残体上越冬。 白粉病、锈病、叶斑病、炭疽病通常发生在叶片上。白粉病菌在叶片上产生灰白色、白色圆斑,然后扩大甚至布满整个叶片,严重时还会导致叶片皱缩、纵卷,新梢扭曲、萎缩。炭疽病常发生于叶片和枝杆上,大多数炭疽病由真菌引起。修剪感病枝条可降低病害的危害。 根部病害通常较难防治,常见的根部病害有樱花根癌病、白绢病、丝核菌综合症等。7273 74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2. 常见病害1)白粉病 在绿化植物上,白粉病发生非常

27、普遍,很多植物如狭叶十大功劳、大叶黄杨、紫薇、紫叶小檗、石楠、木芙蓉、木鳖、月季、悬铃木、香樟、臭椿、枫杨等均可受害。 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和幼嫩新梢。发病初期时,先在受害叶表面产生白粉小圆斑,后逐渐扩大。严重时还会导致叶片皱缩、纵卷,新梢扭曲、萎缩。 病菌一般以菌丝体在病组织越冬,病叶、病梢为翌春的初侵染来源。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是5-30,最适温度为20。发病高峰期出现于4-5月和9-11月。 在发病期间雨水多,栽植过密,光照不足,通风不良、低洼潮湿等因素都可加重病害的发生。温湿度适合,可常年发病。757677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2. 常见病害2)锈病 锈菌是真菌中一个很大的类群

28、,全世界已知7000种,寄生在绿色维管束植物上,专性寄生。该菌侵染植物后常产生黄色或褐色粉状孢子堆,似生锈状,故称锈菌引起的病害为锈病。 林木锈病种类很多,危害植物的叶片、枝杆、茎、芽和果实等部位。如梨锈病、草坪锈病等。危害茎、枝杆和果实等肥厚器官,常引起瘤肿、病瘿、丛枝和溃疡等症状,常引起侧枝枯死,主干枯梢乃至全株死亡。 锈菌的生活史在真菌中是最复杂的。锈菌最完全的典型生活史有五个阶段,产生五种不同类型的孢子: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冬孢子是锈菌的有性孢子。生活史中可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孢子。 单主寄生、转主寄生。 而春雨多气温适宜发病重。787980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3.香樟病虫害煤污病樟巢螟81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3.香樟病虫害煤污病82四、常见有害生物对象与防控技术3.香樟常见病虫害樟巢螟1年发生2代,有世代重叠现象,以老熟幼虫结薄茧在浅土层中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化蛹,第一代幼虫危害期为6-7月。初孵幼虫群集危害,取食叶片仅剩表皮,随着虫龄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