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课件4(PPT 71页)_第1页
《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课件4(PPT 71页)_第2页
《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课件4(PPT 71页)_第3页
《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课件4(PPT 71页)_第4页
《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课件4(PPT 71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理解教材新知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知识点一知识点二把握热点考向考向一考向二应用创新演练第一讲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三考向三第1页,共71页。第2页,共71页。第3页,共71页。第一讲 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第4页,共71页。1.静息状态时,K外流,膜电 位表现为内负外正。接受刺 激时,Na大量内流,膜电 位则表现为外负内正。第5页,共71页。2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 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 和某些腺体分泌。第6页,共71页。3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 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 受体,前者依赖于膜的流动 性,运输方式是外排。第7页,共71页

2、。4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 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和功能单位是反射弧。第8页,共71页。5听觉、视觉、渴觉、冷觉等 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大脑 皮层的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第9页,共71页。第10页,共71页。自读教材夯基础 (1)当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况时,可通过神经调节和 等机制,使组织、器官和系统相互协调,成为统一的整体。其中 起主要作用。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第11页,共71页。 (2)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 (3)反射: 功能: 的基本方式。 结构基础: ,由感受器、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和 五部分组成。神经元神经调节反射弧神经中枢效应器第12页,共71页。 1探

3、讨: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都是反射吗?举例说明。 提示:不都是反射。水螅受刺激后全身作出反应,但不是规律性应答,因此不是反射。第13页,共71页。 2脊髓灰质炎是由于病毒损伤了灰质即神经中枢,从而使患者不能进行有关运动,这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任何反射活动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第14页,共71页。跟随名师解疑难 1神经元 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结构如下:第15页,共71页。第16页,共71页。2反射弧(1)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反射弧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既无感觉又无效应第

4、17页,共71页。反射弧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既无感觉又无效应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既无感觉又无效应第18页,共71页。反射弧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出至效应器只有感觉无效应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应答只有感觉无效应第19页,共71页。(2)反射的过程:第20页,共71页。 各种反射都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只有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反射活动才能完成。第21页,共71页。外正内负外负内正电位差局部电流双向电信号第2

5、2页,共71页。 2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1)结构基础: 。 (2)突触结构:包括 、 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第23页,共71页。突触小体递质突触后膜兴奋单第24页,共71页。 1神经纤维上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之间有何关系? 提示: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第25页,共71页。 2如何才能达到既能阻止兴奋的传导,又不损伤神经结构的目的? 提示:可对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进行适当处理,使其失去作用,这样既可阻止兴奋的传导,又不会损伤神经结构。第26页,共71页。跟随名师解疑难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过程:第27页,共71页。 (2)兴奋传

6、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 局部电流在膜内由兴奋部分到未兴奋部位,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 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一致,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第28页,共71页。2.兴奋在两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第29页,共71页。 (1)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的去向:迅速地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第30页,共71页。 (2)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的特点: 单向传递:由于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再使后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

7、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第31页,共71页。 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这是因为兴奋由突触前神经末梢传至突触后神经元,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约0.5 ms)。 对某些药物敏感: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某些药物也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阻断或者加强突触的传递。第32页,共71页。自读教材夯基础 1人脑高级中枢 (1)大脑: 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高级中枢,调节人体生命活动。 (2)小脑:是重要的 中枢。 (3)脑干:内部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

8、、 等。大脑皮层运动调节心跳中枢呼吸中枢第33页,共71页。 2语言中枢 包括:运动性语言中枢、 语言中枢、书写性语言中枢、 语言中枢。听觉性视觉性第34页,共71页。 1某人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此缩手反应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提示:需要。 2分析婴儿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的原因。 提示:婴儿大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发育不完善,还不能控制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因此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第35页,共71页。 3结合成人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中的低级中枢与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关系。 提示:成人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脑中相应高级中枢可控制脊髓中的低级中枢。第36页,共71页。 4结合

9、脑的组成及功能,探讨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分别与什么结构有关。 提示:语无伦次与大脑有关,走路不稳与小脑有关,呼吸急促与脑干有关。第37页,共71页。跟随名师解疑难 1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脊椎动物和人的各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不相同,但彼此相互联系、相互调控(如下图所示)。第38页,共71页。第39页,共71页。2大脑皮层言语区损伤导致的功能障碍中枢名称位置损伤后的病症损伤后的表现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的后部(H区),听觉中枢听觉性失语症会讲话也会书写、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第40页,共71页。中枢名称位置损伤后的病症损伤后的表现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H

10、区的后部(V区),阅读中枢失读症会讲话也会书写,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看不懂文字运动性语言中枢在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区),说话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能看懂文字也会书写和能听懂别人的话,但不会讲话第41页,共71页。中枢名称位置损伤后的病症损伤后的表现书写性语言中枢在S区的上部(W区),书写中枢失写症会讲话能看懂文字,也能听懂别人的讲话,但却不会书写第42页,共71页。第43页,共71页。 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第44页,共71页。第45页,共71页。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

11、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第46页,共71页。 解析正常机体内,兴奋从感受器向效应器方向单向传导;由图示知d为传入神经,b为传出神经,切断d,刺激b,会引起效应器收缩;兴奋在突触(即结构c)处的传递速度慢于神经纤维(即结构b)上的传导速度;为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A第47页,共71页。反射弧各部分的判断方法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粗大)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小)相连的为传入神经。第48页,共71页。 (3)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兴奋

12、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结构简图为 ,兴奋传递方向只能从左到右单向传递。 第49页,共71页。 下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和图示相符的是 ()第50页,共71页。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第51页,共71页。 解析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由此可知,图中A点电位发生了变化,此处为兴奋部位,与相邻两侧形成电位差,则图中弧线可以表示局部电流的方向,即兴奋向A点两侧传导、膜内电流也向A点两侧传导,两者方向一致,而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 答案B第52页,共71页。1科学家利用

13、微电极插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研究兴奋的传导。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并通过树突传到其他细胞B兴奋产生后沿神经纤维单向传导第53页,共71页。C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测得膜内外的电位是外负内正D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都会形成电位差第54页,共71页。解析:神经元受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可以通过轴突传到其他细胞;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具有双向传导的特点;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是外正内负。答案:D第55页,共71页。 右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

14、。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第56页,共71页。 (1)给神经元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_进入_,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结合,导致神经元产生兴奋。第57页,共71页。 (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 (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第58页,共71页。 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是前一神经元的轴突末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

15、递质与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的膜(突触后膜)结合,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方向传导。第59页,共71页。 答案(1)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特异性受体 (2)不能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导 (3)能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再传到神经元,故在C处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第60页,共71页。2右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不需要能量B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C内的神经递质只能经释放再作用于D神经递质的释放与无关第61页,共71页。解析:在a中信号的信息

16、传递需要能量,膜外的电流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即cb),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答案:C第62页,共71页。1探究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的方向性。2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3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特点。第63页,共71页。 右图为猫后肢反射弧结构模式简图,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特点,假设所需实验材料及用具满足实验要求。请完成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第64页,共71页。 (1)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方法:电刺激b处,观察肌肉的反应,同时用电位计测量_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预期结果:肌肉发生收缩反应,_。 实验结论:_。第65页,共71页。 (2)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特点: 方法:先刺激a处,测量_处电位有无变化或观察_;再刺激b(c)处,测量_处电位有无变化。 预期结果:_。 实验结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第66页,共71页。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单向的。 (1)选择连接肌肉的神经元,刺激b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