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对虾生物学特点(一稿)课件_第1页
第一章-对虾生物学特点(一稿)课件_第2页
第一章-对虾生物学特点(一稿)课件_第3页
第一章-对虾生物学特点(一稿)课件_第4页
第一章-对虾生物学特点(一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对虾的生物学特点 内容目录第一节、对虾的分类地位第二节、对虾的形态结构第三节、我国对虾主要养殖种类、分布及特点第四节、对虾的生活习性第一节 对虾的分类地位 虾蟹类均为甲壳动物。蟹类是十足目中短尾类的种类,虾类为多种甲壳动物类群的总称,对人类经济价值较高的甲壳类大多属于十足目。 十足目从形体上分:(1)虾形动物:体修长,腹部发达,分为; 游泳虾类;爬行虾类(2)蟹形动物:多扁平,腹部不发达或退化。分类地位 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有鳃亚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 目前已发现有28种。分类地位分类地位 对虾属:额角上、下缘都有齿。 新对虾属:额角上缘有齿、下缘无齿

2、分类地位1、对虾属: 中国对虾:中国、日本、朝鲜; 日本对虾:日本、中国、朝鲜; 斑节对虾:中国、菲律宾、泰国、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分类地位墨吉对虾:中国、泰国、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宽沟对虾:泰国、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对虾:印度、菲律宾、南非、 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分类地位寺尾对虾:中国;桃红对虾:美国、墨西哥;白对虾:美国、墨西哥、厄瓜多尔;褐对虾:美国、墨西哥、法属波利尼西亚。分类地位2、新对虾属: 独角新对虾:中国、东南亚各国; 近缘新对虾:中国、菲律宾; 刀额新对虾:马来西亚、中国、印度、 印度尼西亚; 周氏新对虾:中国; 绿尾新对虾:澳大利亚。分类地位3、沼虾属: 罗氏

3、沼虾:中国、美国、东南亚各国; 日本沼虾:中国;分类地位4、爬行虾类: (1)龙虾: 日本龙虾:日本、中国、朝鲜; 欧洲龙虾:法国、荷兰; 美洲龙虾:产量最大 中国5种:脊龙虾、中国龙虾、锦绣龙虾、波纹龙虾、日本龙虾。分类地位4、爬行虾类: (2)螯虾: 淡水螯虾:300多种,塔斯马尼亚大螯虾(最大个体34kg);中国有四种:东北螯虾、朝鲜螯虾、许郎螯虾、克氏原螯虾; 海螯虾:美洲龙螯虾、欧洲龙螯虾、挪威海螯虾等。第二节 对虾的形态结构 一、对虾的外部形态 对虾的形态结构是与其相应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不同种类的对虾在形态上略有差异,这些细微的差异是其分类的重要依据,现以中国对虾为例加

4、以说明。 一、 对虾的外部形态 对虾属大型虾类,体长而侧扁,略呈梭状,腹部发达,适于游泳。成体雌虾大于雄虾,体色也有所不同,雌虾体长约1823.5cm,体色灰青;雄虾体长约1317cm,体色发黄。 对虾的躯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由21节体节构成,头部6节、胸部8节、腹部7节。 对虾的外部形态体长:从眼柄基部到尾节末端的长度;全长:从额角顶端到尾节末端的长度。对虾的外部形态对虾的外部形态 对虾的体外包被着一层几丁质的外骨骼(甲壳),具有保护功能。最外面是一层很薄的蜡质层,可以防止外界水分的渗入和体内水分的蒸发。外骨骼向外突出形成体表的棘、刺和刚毛等,具有感觉和保护功能。 几种对虾的形态区别

5、(一)中国对虾组 (二)日本对虾组 (三)斑节对虾组 (一)中国对虾组 包括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和墨吉对虾。其共同的特点是头胸甲背面不具中央沟。 1、中国对虾:头胸甲背面不具中央沟,额角后缘消失于头胸甲中部。 2、长毛对虾:头胸甲背面不具中央沟,但额角未隆起,后缘伸达中部以后才消失,雄性个体第三额足的指节长于掌节,为它的1.5-2倍。 3、墨吉对虾:头胸甲背面不具中央沟,重要特征是额角明显隆起,呈三角形。 (二)日本对虾组 包括日本对虾和宽沟对虾,其共性是头胸甲背面具中央沟,但额角侧沟长达头胸甲后缘。 1日本对虾:色泽鲜艳,甲壳上布满着棕篮相间的横条纹,腹肢黄色,尾肢末端呈鲜蓝色和黄色,十分美丽

6、。头胸甲背面具中央沟,且额角侧沟长达头胸甲后缘,但额角侧沟略小于额角后脊,雌性个体纳精囊方形,两侧对称,开口在前端。 2宽沟对虾:头胸甲背面具中央沟,额角侧沟伸达头胸甲后缘,然而,额角侧沟较为宽大,等于或大于额角后脊,雌性个体纳精囊呈椭圆形,中央纵向开口。 (三)斑节对虾组 共性是头胸甲背面具中央沟,但额角侧沟未及头胸甲后缘。 1、斑节对虾:头胸甲背面具中央沟,额角侧沟在胃上刺下方消失,第五步足不具外肢。 2、短沟对虾:头胸甲背面具中央沟,但额角侧沟到胃上刺后方才消失,第五步足具外肢。对虾躯体1、头胸部: 头部6节、胸部8节,分节不明显,愈合而成头胸甲 额角上、下缘具齿,头胸甲表面又有若干锐利

7、突起的刺、隆起的脊和凹下的沟等结构,按其所在的部位而定名,如胃上刺、触角刺、心肝刺、额角后脊、额胃脊、眼眶触角沟、颈沟和肝沟等,这些都是对虾重要的分类特征。对虾躯体对虾躯体 头胸甲的前端、额角的下方两侧有一对复眼,半球形,由数个小眼组成,眼柄能自由活动,有视觉功能,单眼水平视野200度。对虾躯体 口位于头部腹面的一对大颚之间,前方有一片中圆形的上唇,后方有两片并列的下唇,大颚被上、下唇所覆盖。胸部两侧有鳃,着生于胸部附肢基部及附近的体壁上,由头胸甲两侧包被而形成鳃腔。 对虾躯体2、腹部: 对虾身体的后部为腹部,约为头胸甲长度的2.5倍,由7节构成,分节很明显,长而发达,最末一节称尾节,尾节腹面

8、有肛门开口处,除尾节每节都有一对附肢,为游泳足,第六对腹肢与尾节组成尾扇。 腹部各体节的背面及两侧均包被一比较坚硬的甲壳,前一片的后缘均覆盖于后一片之上,相连处的甲壳薄而软,前后折叠,以便于体节的活动。 对虾躯体3、附肢: 对虾的附肢共有19对,除最前端体节具一对复眼,末端尾节无附肢外,每节上有一对附肢:头部5对、胸部8对、腹部6对。对虾躯体 各部的附肢均由基肢、内肢和外肢构成,即基本上为双肢型。 由于各对附肢的着生部位和功能不同,其形状和构造各异。如口器附肢主要用于抱持和咀嚼食物,其基肢发达;胸部附肢为捕食及爬行器官,内肢发达;腹部附肢的功能在于游泳,其内外肢均发达。 头 部 附 肢1、头部

9、附肢(5对) : 第一触角。为身体前端的嗅觉器官,由柄部及两条触角鞭组成。柄部三节,第一节背部凹下形成眼窝。在第一节基部有一平衡囊,内有砂粒等用以平衡体位及姿态等功能。触角鞭位于柄部第三节末端,外侧较长称为外鞭或上鞭,内侧较短称为内鞭或下鞭,触角鞭为嗅觉器官和触觉感受器官。头 部 附 肢 第二触角。为身体两侧及后部的触觉器官。基节为2节,第一节不明显,第二节粗大。外肢宽,呈叶片状,称为第二触角鳞片。内肢由三节组成,末端连一细长的触鞭。 大颚。位于口腔内,用来切碎和咀嚼食物。由门齿突、臼齿突和触须组成。门齿突扁状而锋利,边缘具小齿,可切断和扯碎食物;臼齿突圆而厚,表面有突起,可磨碎食物。触须位于

10、齿突侧面,为两节宽大叶片状结构。头 部 附 肢 第一小颚。由三小片组成,为口器的组成部分,可抱持食物,辅助咀嚼、进食活动。 第二小颚。基肢有两大片,又各分为两小片。内肢细小;外肢发达,呈叶片状,故称颚舟片,位于鳃腔之中,其有节奏地鼓动,使鳃腔内的水不断流动,以助呼吸。第二小颚也是口器的组成部分。胸 部 附 肢2、胸部附肢(8对):前3对为颚足、后5对为步足。 颚足。共3对,为摄食辅助器官。在区别雄性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时,第三颚足的最末节(指节)与末二节(掌节)的长度比,是最重要的分类依据。 步足。共5对,是捕食和爬行器官,内肢发达,外肢退化,前3对步足为钳状,后2对为爪状。由底、基、

11、座、长、腕、掌、指等7节构成。腹 部 附 肢3、腹部附肢(6对): 前5对双肢型,称为游泳足,是主要的游泳器官。雄性对虾的第一腹肢的内肢变成交接器。 第6对为尾肢,较宽大,与尾节一起构成扇形的尾扇,在游泳时通过尾扇保持平衡,遇敌害时迅速划水,使身体向后弹跳,躲避敌害。 二、对虾的内部结构1、体壁2、肌肉系统3:消化系统4、循环系统5、呼吸系统6、排泄系统7、生殖系统8、神经系统9、内分泌系统体 壁 虾蟹类动物同其它甲壳纲动物相似,外具一硬质外壳,称之为甲壳,其主要成分为几丁质、蛋白质复合物以及钙盐等,具有支撑体形及保护内部器官的功能。 甲壳不仅分布于体表,有些部分突于体内形成所谓的“内骨骼”。

12、如在前肠、直肠及鳃腔的表面,这些“内骨骼”脱壳时一起脱掉,表皮层在脱壳时将发生巨大变化。虾蟹类体壁的结构 底膜:甲壳之下为结缔组织,称为底膜,其上有柱状上皮细胞层,甲壳由该上皮细胞分泌而来。上皮细胞层之外称为表皮层(角质层),分为三层: 内表皮层 外表皮层 上表皮层 底膜之下的结缔组织中含有壳腺,通过壳腺管开口于上皮表皮层,表皮层上生有各类感受刚毛。虾蟹类体壁的结构色素细胞:存在于底膜之下结缔组织中。 形状:呈星状,有放射状、枝状分枝。色素组织内含有红、黄、黑等色素颗粒:单色素细胞(红、黑、褐、白、黄)、双色素细胞(红、黄等)、三色素细胞(红、黄、蓝等)及四色素细胞(红、黄、蓝、白等)。色素颗

13、粒的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激素所调控。肌肉系统 对虾肌肉发达,多为横纹肌,分布于头胸部和腹部(如躯干肌、附肢肌、内脏器管中的肌肉),以腹部肌肉最为发达。 头胸部的肌肉多与器官的活动有关,如动眼和摆动触角等;腹部肌肉主要与虾的运动有关,通过腹部肌肉的收缩可使对虾迅速弹跳。 肌肉系统 肌肉束互相结抗,共同完成工作。 虾类大型肌肉主在分布在腹部,用于腹部的弯曲活动。 对虾的肌肉为横纹肌,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筒状,外被肌纤维膜,内含多个细胞核,肌纤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快肌型、快肌型和慢肌,形成许多强有力的肌肉束。分布在头胸腹的内部,其中以腹部肌肉内最发达。肌肉束往往成对起结抗作用,可分为伸肌和屈肌两

14、大部分。肌肉系统 腹屈肌特别发达,几乎占整个腹部,与斜伸肌如绳索一样绞在一起,构成强大的肌肉块,腹屈肌与斜伸肌的强力收缩,可使腹部急剧屈折,尾扇把水推向前方,虾体迅速后退,对虾的背伸肌不发达,因而运动力弱。所以其伸直运动往往较缓慢,它向前运动主要靠腹肢运动来完成。 此外还有复眼肌,通复眼的柄部,使眼柄能竖立或纳入眼窝内。在头胸部内还有大颚转肌、触角肌及胸腹肌等,通往各有关器官,支配它们的运动。消化系统消化道:口、食道、胃、肠、肛门。消化腺:肝胰脏消化系统 口:位于头胸部腹面,虾类的口为上唇及口器所包被。 食道:口后即为一短而直的食道。食道内壁覆有几丁质表皮,食道内口开口于胃。消化系统 胃:(内

15、覆较厚几丁质 )分前后两部分,前者称贲门胃,后者称幽门胃,胃内有各种骨片、骨板、骨刺等构成的胃磨。 贲门胃:前腔,内有几丁质的胃磨; 幽门胃:后腔,内有刚毛及骨片。消化系统前肠:外胚层发育而来中肠:中胚层发育现来后肠:外胚层发育而来前肠包括口、食道和胃。 消化系统 中肠:为一长管状器官,胃后接长的中肠,从胃后消化腺开口处向后端延伸到第六腹节处与后肠相连,中肠与胃及后肠相连处分别有中肠前盲囊和中肠后盲囊,是区别中肠与前肠、后肠的分界标志。 中肠内层由单层柱状细胞组成: 1、分泌型中肠细胞 2、吸收型中肠细胞消化系统 后肠:短而粗,肌肉发达,内表面有几丁质表皮覆盖,后连直肠,作用是推动肠道蠕动,促

16、进粪便进入直肠。 肛门:狭缝状,位于尾节腹面。消化系统 消化腺:为一对大型致密的内有许多管状盲囊的腺体,位于头胸部中央,心脏的前部,包被在中肠前端及幽门胃之处,又称中肠腺或肝胰脏,有肝管开口于胃和中肠的相接处。 消化腺的主要功能:分泌消化液和吸收、储存营养物质。 消化系统 肝胰脏由中肠分化而来,由多级分枝的囊状肝管组成,最终称肝小管。 肝管内腔汇集后开口于胃与中肠相连处。消化系统肝细胞类型:B-细胞:柱状,具多个液泡或单一大液泡的分泌细胞。R-细胞:柱状具有颗粒状内含物的吸收细胞。F-细胞:长柱状纤维细胞。M-细胞:近圆型较小的中肠腺细胞。F-细胞:集中于肝小管端的未分化原始细胞。消化系统 食

17、物由口器切碎送入口中,经食道进入胃中,在胃磨中被磨细,形成食糜进入幽门胃。食糜经与消化液混合后,向后进入中肠进行消化、吸收,未被吸收的食糜由中肠向后输送,经直肠由肛门排出体外。 中肠有吸收功能,前肠和后肠无吸收功能。 循环系统 对虾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大小血窦。 血液循环为开管式(开放式)循环,即血液在流动中经开放的血窦完成循环,不完全封闭在血管中。心 脏 心脏:位于头胸部近后端消化腺的背后侧,多边形,内具空腔,心脏具多对心孔,多数种类具三对心孔(背面二对腹面一对),少数种类分5对,中国对虾具四对心孔,背面二对,腹面一对,另一对位于侧面,心孔为血液进入心脏的通道。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心

18、脏壁由心肌构成,外被结缔组织形成的外膜。 由心脏发出7条动脉分布全身各部分。动 脉前大动脉:由心脏前端中央发出;背腹动脉:自心脏后端中央发出;胸动脉:自背腹动脉基部分出:分支成 胸下动脉、腹下动脉,合称神经下动脉;前侧动脉:一对,由前大动脉两侧发出;肝动脉:一对,由心脏腹面发出; 动脉自心脏发出后逐渐分枝,最后开口于身体各部组织间隙。静 脉 系 统 血窦,为虾蟹类的静脉系统,由组织来的血液血窦心脏。血 窦围心窦胸血窦背血窦腺血窦组织间隙小血窦血 液 血细胞:占总量1%,卵圆型或椭圆型 小颗粒细胞 大颗粒细胞 无颗粒细胞 血浆:血液的主要成分,含血蓝蛋白,为含铜的呼吸色素。血液的生理功能主要为物

19、质合成、贮藏及运输。呼吸系统 对虾的呼吸器官为鳃。鳃位于胸部两侧的胸腔内,由其着生位置不同鳃又可分为侧鳃、足鳃、肢鳃和关节鳃四种,共25对。呼吸系统侧鳃:直接生在身体左右侧壁上。关节鳃:生在胸肢基节与身体相连的关节上。足鳃:生在颚足或步足的基节上。 虾蟹类的鳃生在胸部两侧,各胸节鳃的数量与种类因种而异。鳃式:表示各胸节上鳃的种类和数量的序式。 是分类学上鉴别种类的重要依据。鳃的结构 鳃的结构有枝状鳃、丝状鳃或叶状鳃,对虾类为枝状鳃,其他虾类丝状鳃或叶状鳃。 鳃为细微枝状物,系由皮肤向外突出而成的半管状。由中央的鳃轴及两侧的鳃瓣、鳃丝组成,鳃轴上有入鳃血管和出鳃血管。呼吸系统 鳃的表面积十分宽广

20、,用来进行气体交换。呼吸时由第二小颚的颚舟片以及肢鳃的不停摆动,使水流流经鳃腔与鳃丝接触,通过扩散作用,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交换,之后流出鳃室,完成呼吸作用。 排泄系统 对虾的排泄器官为小颚腺和触角腺。小颚腺多见于幼体,成体大多仅存触角腺,触角腺位于第二触角基部由中胚层发育而来。排泄系统触角腺:位于大触角的基部,由一囊状腺体、膀胱和排泄管组成,开口于基节腹面的前端,分为腺质部和膜质部两部分。 腺质部:包括一致密的腺体和通向膀胱的排泄管。膜质部:为一膨大的膀胱,有尿道口开口于第二触角基部的乳突上。排泄系统 虾蟹类为排氨型代谢动物,氮以氨的形式通过鳃的气体交换的形式排出体外。

21、触角腺的主要功能:调节渗透压及离子平衡,虾蟹类动物的尿除水分外,主要是氨盐,同时也含有少量的尿素与尿酸。 腺体内的排泄物是一种近似尿酸的鸟氨酸,呈绿色,故触角腺又称绿腺。 生殖系统 对虾为雌雄异体, /生殖器官性别差距显著。雌性生殖系统 雌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及输卵管两部分。雌性生殖系统 虾类的卵巢多叶,位于消化腺背方,由成队的前叶、侧叶和后叶组成。前叶一对,向头胸部前方腹面伸展,然后向上方折曲。侧叶6对,包被肝胰脏并向腹面延伸。后叶长,向后延伸至尾节前方。侧叶6对,第5、6叶各有上下两叶。有人认为为7对,则只有第六叶分为上下两叶(下叶被上叶所覆盖不易看到)。雌性生殖系统 输卵管细管状,自第五侧

22、叶处向腹面延伸,开口于第三步足基部的雌孔。雌性生殖系统 卵巢壁:由致密的结缔组织膜构成,内为生殖上皮,被结缔组织分为许多卵囊。卵子在卵囊壁上发育、成熟,在卵巢成熟过程中,整个卵巢的体积扩张。雄性生殖系统 雄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精巢、输精管及贮精囊等。 精巢成对,位于头胸部后部,消化腺背方,心脏之下方,由一对前叶、六对侧叶和一对后叶组成。由后叶发出一对输精管,输精管多为三段,输精管中部有分泌功能,向后方弯曲后下行接于扩大的贮精囊。贮精囊位于第五对步足基部,有生殖孔开口于体外。雄性生殖系统 雄虾的外生殖器主要包括由第一腹肢内肢变化来的交接器,此外,第二腹肢内肢形成雄性附肢。 神经系统 对虾的神经系统

23、属链状神经类型,由脑及腹神经索组成 。 对虾的脑由前脑、中脑、后脑三部分组成,由头部前三对神经节愈合而成,位于两眼基部后方。 神经系统前脑:为嗅觉、视觉中心,由此发出视神经、触角神经及头部皮肤神经。中脑:后脑:向后发出一对粗大神经形成围咽神经环,在食道后下方与咽下神经节相连。咽下神经节由头部后三对神经节及胸部前二对神经节愈合而成,由围咽神经环与脑相接。咽下神经节发出大颚、小颚神经及前两对颚足神经,向后发出腹神经索。神经系统 腹神经索:咽下神经节向后发出腹神经索,左右两支合并而成,外被结缔组织。 腹神经索由胸部后延,变细进入腹部,在腹部各节各形成一神经节,并由此发出游泳足神经。最末一神经节发达,

24、由此发出多对神经于尾部肌肉及尾节内。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在脑部由围咽神经环上的食道侧神经节发出多对神经控制胃、肝、胰脏及相关肌肉组织的食物输送及消化、吸收过程。心脏背面的心神经由围咽神经节及其后的神经节发出,控制心脏博动。腹部的交感神经多由腹部最后一神经节发出,分布于中肠、直肠及肛门,控制肠道活动。器官感觉 感觉器官:主要有复眼、化学感受器及触角感受器等。 感觉器官 1、化学感受器:嗅觉、味觉(第一触角鞭为特化的嗅觉器官,此外,口器与螯足(第三步足)上也分布有化学受体,可感受嗅觉和味觉)。 2、触觉感受器:主要有分布于体表的各种刚毛、绒毛结构、平衡囊。第一与第二触角的触角鞭有触觉作用。平衡囊

25、位于第一触角基部,有平衡身体的作用。 3、感光器官: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有视觉作用。内分泌系统 对虾的内分泌系统由神经内分泌系统和非神经内分泌系统组成。 神经内分泌系统包括脑、中枢神经的神经分泌细胞、x-器官、窦腺以及后接索器、围心器等。 非神经内分泌系统包括y-器官、大颚器官以及促雄性腺等。内分泌系统 x-器官、窦腺:位于虾蟹类动物的眼柄内,合称x-器管-窦腺复合体。 窦腺:并非腺体,而是一种神经血器官。 后接索器:存在于游泳虾类(十足目,口足目二类甲壳动物),位于围咽神经节处,由该神经分支扩张而成,亦为神经血器官。内分泌系统 围心器:多见于爬行虾蟹类,位于围心腔内侧壁,横跨围心腔上方,处

26、于鳃静脉的周围。包含神经内分泌细胞、周边神经内分泌细胞、连接神经纤维以及来自胸部和腹部各神经分泌细胞的终端。内分泌系统 y-器官:非神经内分泌器官,来源于外胚层,不同种类形状各异,位置不同。 促雄性腺:位于输精管末端,贴于精夹囊之侧,来源于中胚层,分泌物具有促进雄性腺发育及出现雄性第二性征的功能。 大颚器官:成对分布于大颚基部,其分泌产物被认为是一种性腺刺激素,可促进卵黄合成及卵巢发育。内分泌系统 虾蟹类的神经内分泌产物有抑制性激素,如蜕皮抑制激素MIH、性腺抑制激素GIH以及其它兴奋性神经激素,如各类胺类和多肽,主要来调控有关靶腺、效应器的功能,如y-器官活动、体色素细胞及视网膜色素的移动,

27、心脏、肠的活动等,此外还用来调节新陈代谢过程。内分泌系统 X-器官主要分泌物是MIH 和GIH,前者抑制y-器官蜕皮激素的分泌,后者抑制性腺发育。眼柄切除或破坏X-器官可使其分泌物减少或消除,而使靶腺的功能充分发挥。 y-器官的主要分泌物为蜕皮激素,主要成分为20-羟蜕皮酮及共同产物,其分泌在蜕皮之前达到高峰,随蜕皮活动开始迅速下降,恢复正常。内分泌系统 后接索器和围心腔的神经内分泌产物主要为各种胺类和多肽类,用于控制色素活动,促进心脏功能及呼吸活动,此外还参与渗透压和离子调控过程。第三节、我国对虾主要养殖种类、分布及特点 我国海域辽阔,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气候区,各地都有适应其地理条件

28、的对虾种类,如对虾属中的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宽沟对虾、短沟对虾、南美白对虾,新对虾属中的刀额新对虾、近缘新对虾、布氏新对虾、中型新对虾、周氏新对虾等。从其分布来看,南方种类多,北方种类少,黄海、渤海区以中国对虾为主。中国对虾 1、中国对虾:亦称东方对虾,俗称对虾、明虾,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北、天津、辽宁、江苏等近海,台湾西部海岸也有少量分布,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养殖种类。中国对虾 优点是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人工育苗技术成熟,苗种来源充足,易于捕获,可食比例大,没有潜砂性。 缺点是对饲料蛋白要求高,对植物性饲料利用效率较低;壳薄,不耐捉拿;不耐干运;雌雄个体大小差别

29、较大;病害多,现在养的少。 日本对虾 2、日本对虾:俗称车虾,因其甲壳上花纹艳丽,有十八条棕色和蓝色相间的横带,故又称斑节虾、竹节虾、花虾,分布甚广,从红海、非洲的东部到朝鲜、日本一带沿海都有分布,在我国东海、南海也有分布。日本对虾 优点是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人工育苗技术成熟,苗种来源充足,甲壳较厚,耐捉拿,耐干露,离水后较长时间不死,耐干运,包埋在纸箱内的锯末中,保持鳃腔湿润即可。生长适温1430,最适2228。 缺点是耐高盐,不耐低盐。适宜盐度1.53.4%,不能长时间生活在低于0.7%的低盐水中,并对盐度突变很敏感,会引起大量死亡。对饲料蛋白要求高。有较强的潜沙习性,养虾池需要有干

30、净而疏水的沙底,且不能用排水法捕捉,收获较麻烦。 日本对虾 3、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 因其甲壳上有斑节而得名,又因喜栖息于水草或藻丛间,体色呈草绿色,我国南方沿海和台湾又称之为草虾。该虾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如印度洋、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南部沿海,在我国分布于广东、福建、台湾和浙江南部沿海(台湾产量曾达10万吨),以海南岛沿海最多,是一个优良养殖品种。 斑节对虾 优点是个体大,是对虾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生长快;适应性强,生长适温范围1834,最适2533,于水温18以下活动迟缓,14死亡;属广盐性,能生活在盐度为0.54.5%的水域,最适盐度为

31、12%,耐低氧能力较强,在溶氧量3mg/L的水体中生活的很好;食性杂,对饲料要求较低,配合饲料中粗蛋白达40%即可,饲料效率高;产量高;甲壳较厚、较硬,耐捉拿,耐干能力较强,适于长途运输、销售活虾。 斑节对虾 缺点是头部占的比例比其他种类大些,加上壳较厚,所以可食比例较低;亲虾不容易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达到成熟产卵,可用于采卵的天然成熟亲虾又不易大量捕到,故人工生产种苗较困难;野生种苗往往供应不足,价格也较高;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较弱;虾群不能大量随水游出池外,收虾不能完全依靠排水。 斑节对虾 4、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白对虾,以前翻译为万氏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主要分布于秘鲁北部

32、至墨西哥湾沿岸一带,以厄瓜多尔沿岸最多,是目前世界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斑节对虾的第二大养殖品种。我国于1988年引进,1994年人工育苗试验成功,现在台湾、海南、广东、广西、山东的人工养殖已具规模,内陆许多地区也在开展南美白对虾的淡水养殖。 南美白对虾 优点是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有很强的抗病力;生长适温1638,最适2235;属广盐性,盐度范围0.054%,最适1.03.4%,适于海水、半咸水和淡水养殖;耐低氧能力强;食性杂,对饲料蛋白要求较其他对虾类低;壳薄,出肉率高达65%,离水存活时间长,可以活虾销售。最大特点是耐粗放和可食比例大。 南美白对虾 5、南美

33、蓝对虾:也分布于南美、厄瓜多尔,适应性比南美白对虾差,但抗病毒能力强,广盐性,南方已试养成功。 南美蓝对虾 6、长毛对虾:俗称红虾、大明虾、白虾、白露虾等,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泰国、马来西亚、日本及我国的东海、南海等地,是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主要捕捞对象,也是南方各省重要的养殖对象。可食比例大,且煮后呈鲜红色,深受消费者欢迎,其体形、体色与中国对虾相似,额角后脊延伸至头胸甲后缘,并有12个凹点,额角上缘78齿,下缘46齿。 长毛对虾 优点是个体较大;生长较快;适应性较强,适温范围1634,较南方其他虾类耐低温,可进行晚茬和二茬养殖,适宜盐度13.5%,较耐高盐,不耐低盐;苗种来源充

34、足,在人工养殖或自然海区均可获成熟亲虾,易于进行人工育苗。 缺点是要求较高的盐度和溶氧量,甲壳较薄,体质较弱,不耐捉拿。 长毛对虾 7、墨吉对虾:俗称白虾、白刺虾、大虾、红角虾等,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暖水区,印度的新喀里多尼亚、日本及澳大利亚北部均有分布,在我国分布于福建以南沿海,尤其是广东西部和海南岛沿海较多,是广东重要的经济虾类,也是优良的养殖对象。 墨吉对虾 优点是个体较大;生长较快;适应性较强,适宜温度2530,水温低于20生长缓慢,13时基本停食,适宜盐度14%;苗种来源充足,在人工条件下或自然海区都可获成熟的亲虾,易于进行人工育苗;可开展两茬或多茬养殖。墨吉对虾 8、短沟对

35、虾:俗称丰虾、凤虾、熊虾,分布于我国福建、台湾和广东。该虾有浓淡相间的棕褐色斑纹,附肢紫红色,以此区别于日本对虾。 优点是人工育苗容易,天然虾个体大。 缺点是较难养殖,在池塘中生长很慢,死亡率较高,耐低盐能力差。 短沟对虾 9、宽沟对虾:俗称竹节虾,身体略小于日本对虾,体色呈淡土黄色,无明显横纹。该虾在南海常见,但产量不大,中国台湾、菲律宾等地已进行人工养殖。 宽沟对虾 10、刀额新对虾:俗称沙虾,从孟加拉湾到日本、澳大利亚都有分布。在我国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沿海,南海较多,是新对虾属中经济价值较高、较易养殖的品种。刀额新对虾 特点是个体较小;生产周期短,一年可养殖多次;天然苗种丰富,人工育

36、苗也不困难,耐低盐、低溶氧和高温能力强,海水、淡水均可养殖;成活率较高,产量也较高,且耐干运;虽有潜沙习性,但虾群夜间习惯于顺水游泳,可以用排水法捕虾,也适于进行鱼虾混养。 刀额新对虾 一、栖息习性 二、对环境的适应性 三、食性 四、蜕壳 五、生长 六、繁殖习性 第四节、对虾的生活习性 根据对虾活动范围的大小,可以将其划分为定居型和洄游型两大类。 定居型的对虾通常不集群,除向外海移动外,不能同时被大量捕获。各发育阶段中分布区虽有变化,但活动范围较小,多喜沙砾、贝壳或泥沙构成的底质,潜伏性显著。多喜夜间活动,日本对虾、宽沟对虾和短沟对虾即属此类型。一、栖息习性 洄游型对虾活动能力较强,易组成较大

37、的虾群,经常往返移动而无固定栖所,往往同时可大量捕获,一般以河口为中心,在混浊的水域和软泥底质处分布较多,白天和夜间都进行活动,潜伏不显著或不潜伏。 此类型中: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斑节对虾等属于小范围移动,没有长距离的洄游,而中国对虾为长距离洄游。一、栖息习性 在黄渤海区,每年11月中旬当水温降至10以下时,中国对虾即迁移南下,到黄海南部的较深水域越冬,叫做越冬洄游。越冬场的水温一般为69,水深5070m。水温回升,越冬虾群又成群结队地向北方进发,经2个月,行程的近千公里,到达产卵场,即称产卵洄游。产卵场一般在浅海内湾水深10m或更深一些的海区。一、栖息习性 昼伏夜出是对虾类共有的特性。昼伏夜

38、出一则可以躲避凶猛鱼类,二则有利于能量的储存。自幼虾期开始,对虾就具有白天潜伏于泥沙中,夜晚外出觅食的习性,随着生长逐渐明显。一、栖息习性 对虾栖息的底质条件因种类而不同,如中国对虾、墨吉对虾以泥质底或泥沙质底为好,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则以沙质或沙泥质底为宜。 一、栖息习性 由于种类不同,对虾潜伏的习性也略有差异。常见养殖品种以日本对虾潜伏习性最为显著,自仔虾期开始具有潜沙习性,涨潮时外出觅食,退潮后潜入潮间带水洼的沙底中,随着生长逐渐向深水区移居,并逐渐改为晚上觅食,白天潜沙避敌。日本对虾潜沙较深,一般背部离沙面3cm以上。中国对虾潜入深度较浅,往往是把身体潜入泥沙中,而两只眼睛和触须露于泥外

39、,当发现敌害时能迅速跳起而逃避。 一、栖息习性 对栖息时的对虾,养殖中应尽量不惊动它,否则对虾体生长不利。 此外,还应注意当底质受到污染时,对虾不愿潜入。 水中溶解氧低时,亦不愿潜底而出现浮于水面的现象。一、栖息习性 对虾多属于热带、亚热带种类,一般不耐低温。南方的种类如斑节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在1214左右即发生死亡;北方的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可耐较低的温度,中国对虾可耐56的低温,日本对虾耐低温范围大约在58。一般对虾在高温3839左右发生死亡。二、对环境的适应性 对虾在繁殖时以及胚胎和幼体发育时,对温度的要求较严格,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繁殖、发育与生长。中国对虾可在13以上的水温下产卵,

40、适温为1618;胚胎发育适温为1820,过低发育迟缓,过高则畸形较多;幼体发育温度范围约为2026,幼体及成虾的生长适温约为2530。二、对环境的适应性 对虾一般都属于广盐性种类,可适应较广的盐度范围。中国对虾可在盐度为0.1%的半咸水中和盐度4%左右的海水中生存和生长。斑节对虾可在盐度为0.05%以下的水域中存活。日本对虾不能在盐度1.1%以下的水域中生存,墨吉对虾不能在盐度0.7%以下的水域中生存。 仔虾与幼虾往往比成虾可耐受更低的盐度。对虾一般不能在纯淡水中生存(白虾除外)。但在养虾池中添加淡水可以促进对虾蜕皮和生长。二、对环境的适应性 对虾对温度和盐度的适应能力是可以驯化的,用逐步过渡

41、的方法可使对虾适应较大的温差与盐差。 通常驯化后所适应的范围与驯化前对虾所处的温度或盐度有关,也与驯化速度有关,缓慢驯化可以加大适应范围。二、对环境的适应性几种对虾对主要水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水环境种类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窒息点(mg/L)适宜范围停止摄食致死适宜范围致死适宜范围中国对虾1430394.50.27.89.30.61.0(水温25,体长67cm)墨吉对虾203440913最适1.52.50.657.68.80.40.7(水温2527,体长4.1cm)长毛对虾1634403851.53.6最适2317.88.82斑节对虾1835184.50.27.49.00.20.5南美白对

42、虾163218150.53.5最适127.78.30.1刀额新对虾163703.30.60.3 1、摄食特点 2、消化与吸收三、食性 对虾的食性较广,从总体上讲,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对虾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食物的种类和组成不尽相同,幼体阶段从蚤状幼体开始摄食,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主要摄食以硅藻为主的浮游植物及小型浮游动物的幼体;仔虾主要摄食以舟形硅藻、曲舟藻、圆筛藻为主的浮游植物及桡足类、双壳类幼体;幼虾多以小型甲壳类、瓣鳃类、多毛类及小型蛇尾类为食。 食 性 虾蟹类的饵料分析主要通过胃含物分析方法来鉴定。 虾蟹饵料: 1、有机碎片:a、食物碎片 b、有机颗粒 2、微生物 3、植物 4

43、、动物食 性 对虾幼体多营浮游生活,食物组成: 1、浮游生物(1)浮游植物、(2)浮游动物 2、原生动物 3、悬浮颗粒 后期幼体由浮游生活转向底栖生活。食物由浮游生物转向底栖生物: 1、小型甲壳类 2、小型多毛类 3、软体动物食 性 成体食物 : 1、底栖甲壳类 2、贝类 3、多毛类 4、蛇尾类 5、小鱼 6、藻类食 性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蚤状幼体不但摄食硅藻、扁藻等单细胞藻类,也摄食豆浆、蛋黄、酵母等人工饵料。幼体和成虾可投喂豆饼、花生饼或人工配合饲料。 总体来讲,对虾喜食动物性饵料,其中贝类优于虾类,虾类优于鱼类。食 性 大部分虾蟹类营底栖生活,自底质及底层水体中摄取食物。 虾蟹类的摄食方

44、式随个体的发育而变化,由滤食性为主逐渐转向捕食性为主。1、摄食特点 对虾寻找食物主要依靠嗅觉和触觉,眼睛在寻食中的作用不大。对虾的步足上有化学感受器,可以探测食物。典型的对虾捕食过程是以嗅觉发现食物的大致方向,然后向食物的方向爬行,步足在身体两侧排开向前搜索。一旦步足接触到食物,就会用步足将食物抱持送入口中,有时则以颚足等辅助将食物抱持、啃咬。对虾的步足较纤细,无法捕捉较大的、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对虾有抱持食物边游边进食的习性。1、摄食特点 对虾贪食,其摄食强度随发育阶段、生理状态、水温、水质条件的不同而有变化。蜕壳前后,对虾摄食强度较弱。对虾早晚摄食多。对虾在适温期快速生长时摄食强度大。对虾

45、在水质不佳时,摄食量明显下降。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如池中饵料充足,虾胃常呈饱满状态,若池中饵料不足,对虾往往成群沿池边游动觅食。1、摄食特点 对虾捕捉到食物后,用第一小颚、第二小颚及胸部3对颚足抱持食物,这种进食方式称为抱食。大颚把食物切碎,吞入贲门胃中研磨,进入幽门胃后经消化液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一部分食糜进入肝胰脏中的消化盲囊来消化吸收,另一部分食糜进入中肠,在中肠内进行消化吸收。食物残渣经直肠排出体外。 2、消化与吸收 对虾的消化道中存在着多种消化酶,有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及脂肪酶,其含量以肝胰脏中最高,胃内次之,肠内最少。 2、消化与吸收 虾蟹类生长伴随着脱壳,蜕壳次数

46、因种类不同而不同,且影响其形态、生理和行为的变化。 蜕壳: 1、狭义:指虾蟹类从旧壳中脱出的过程。 2、广义:则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贯穿虾蟹类的整个生命周期。四、蜕壳(皮) 1、蜕壳作用 2、蜕壳过程 3、对虾蜕壳的类型 4、蜕壳机理 5、影响对虾蜕壳的因素四、蜕壳(皮) 蜕壳是对虾一生中重要的生理活动,对虾靠蜕壳完成变态和生长发育,蜕壳的同时对虾还可以蜕掉附着在甲壳上的寄生虫和附着物,并使残肢再生。对虾一生要蜕壳50多次,从无节幼体发育到仔虾要蜕壳12次,从仔虾发育到幼虾约蜕壳1422次,从幼虾到成虾还要蜕壳18次。 1、蜕壳(皮)作用 虾蟹的蜕壳周期:是指由前一次蜕壳到后一次蜕壳所经历的

47、过程。这个过程中甲壳及真皮层发生复杂变化,这个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周期: 蜕壳前期(又称D期); 蜕壳期(又称E期); 蜕壳后期(A、B期); 蜕壳间期(C期)。2、蜕壳(皮)过程 (1)蜕壳前期(D期):在整个蜕壳周期中,以此期所经历的变化最大,最显著的是旧壳的钙质被吸收,导致体内血钙水平上升,旧壳开始脱离,新壳开始分泌出,可分为几个亚期: D0:真皮层与表皮层分离,上皮细胞开始增大。 D1:真皮上皮细胞增生,出现贮藏细胞。 D2:旧壳之内表皮开始被吸收,血钙水平上升,新表皮开始分泌,此时摄食减少。 D3:新表皮继续分泌,旧壳吸收完成,新表皮与旧壳分离明显,摄食停止。 D4:新外表皮分泌完成,

48、开始吸水,准备脱皮。2、蜕壳(皮)过程 (2)蜕壳期(又称E期)动物大量吸水,旧壳破裂,动物弹动身体自旧壳中蜕出。蜕壳期一般较短,为数秒钟或数分钟。2、蜕壳(壳)过程 (3)蜕皮后期(A、B期):蜕皮后至新壳硬化前的时期,称蜕皮后期。 新壳处于柔软状态的时期又称A期。仅有上表皮、外表皮存在,开始分泌内表皮。 新壳逐渐获得一定硬度之后又称B期,此期表皮钙化开始。 蜕皮后期的最大特点是:动物大量吸水而发生体长的增加和身体体积的增大。2、蜕壳(壳)过程 (4)蜕皮间期(C期):新壳一旦变硬,便进入此期,此时新壳变硬,体积体长不再增加,体内血钙水平及其他生理活动逐渐恢复正常,大量摄食,营养物质开始积累

49、,体内水分逐渐恢复正常,完成组织生长,为下次脱皮进行物质准备。 虾蟹类的蜕皮多在夜间进行。蜕皮具有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2、蜕壳(壳)过程变态蜕壳生长蜕壳 生殖蜕壳蜕皮可使残肢再生。 3、对虾蜕壳(皮)的类型 对虾幼体发育具有逐渐变态的特征,因而蜕壳频繁。幼体的蜕壳称为发育蜕壳,每次蜕壳后体形增大,而且形态亦趋完善,每蜕一次壳,幼体就变态为另一期。幼体蜕壳,起初是体液的增加,接着组织与皮壳分离,先蜕去头胸甲及其附肢,再蜕去腹部的皮壳。蜕出皮壳的幼体,由于身体柔软,组织大量吸收水分,使体形增大。刚蜕壳的幼体,活动能力很微弱,常仰卧水底,待新的皮壳硬了以后才能活动。 变态蜕壳 幼体多

50、次蜕壳成为幼虾后还要继续蜕壳,称为生长蜕壳。蜕壳是生长的标志。常在夜间进行,时间很短,几乎在瞬间完成。实际上对虾蜕壳前,下面新的软壳已经形成。蜕壳时,虾体常侧卧水底,腹肢间歇性地缓缓而动,接着头胸甲与第一腹节背面的连接处裂开,之后,对虾作急剧的曲屈运动,一屈一伸连续几次向后弹跳,虾体即可从旧壳中一跃而出。在蜕去外壳的同时,它的胃、鳃、后肠,甚至连坚硬的大颚也都一起蜕旧更新。生长蜕壳 蜕壳时,如果遇到意外,会蜕壳不完全;如果遇到敌类,常有生命危险。所以,蜕壳对对虾来说是过一次生命大关。 生长蜕壳 中国对虾在10月以前,处于生长盛期,雌雄虾均不停地蜕壳,至雄性性腺发育成熟以后,雄性一般不再蜕壳,而

51、雌虾在这时却普遍蜕壳,蜕壳率几乎在90以上。因为这次蜕壳以后大都进行雌雄交配,所以称为生殖蜕壳。 生殖蜕壳 对虾的蜕壳过程是受激素调控的,由y-器官合成分泌的20-羟蜕壳激素被认为是主要的活性蜕壳激素,其合成、分泌受x-器官一窦腺复合体产生的蜕壳抑制激素(MIH)调控。在蜕壳间期后期,MIH分泌减少导致y-器官蜕壳激素释放,在蜕壳前期中达到高峰,在蜕壳之前下降。切除眼柄可以缩短虾蟹类的蜕壳间期。 4、蜕壳机理 x-器官能分泌三种蜕壳有关的激素: 第一是蜕壳抑制激素,能抑制营养物质及钙质的积累,使蜕壳活动被推延。4、蜕壳机理 第二是蜕壳促进激素,这是对蜕壳前期产生影响的一种激素,能促进蜕壳前期各

52、种生理活动的进行,例如,旧壳中无机盐类及有机物质被重新吸收,使旧壳变软、变薄,尤其是某些缝合部位变得软薄而易开裂,有利于蜕壳活动的顺利进行。旧壳中的物质可以被重新吸收利用,使体内血液中的血钙明显上升,有机磷等物质的含量也上升。这类激素虽由x-器官分泌,但主要来自中枢神经系统调控。4、蜕壳机理 第三是蜕壳吸水调节激素,这种激素能调节吸水量,使对虾蜕壳前后吸水量合理增大,可使新壳很快扩张并得到强化。 4、蜕壳机理 通过分析对虾在蜕壳周期中胆固醇的含量,表明固醇类在蜕壳生理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是蜕壳中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对虾吸收固醇后,经酶的作用起化学变化,即胆固醇可能在组织器官中转化,达到促进蜕壳

53、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在配合饲料中添加0.1%胆汁酸发现有促进蜕壳的效果。虾本身并无胆汁酸存在,很可能是固醇类在胆汁酸的乳化作用下,其消化与吸收率大大提高,最终促使甲壳类蜕壳频率增加。4、蜕壳机理 (1)受激素调控。 (2)水温。温度升高可引起脱皮周期性缩短。在较高的温度下,对虾代谢加快,蜕壳频率也增高。水温过低或水温突变,会阻碍对虾蜕壳,水温过高也会延迟对虾的蜕壳。 5、影响对虾蜕壳的因素 (3)水质。水质恶化或水质突变会阻碍对虾蜕壳,表现在旧壳仅蜕出一半或者即使蜕出旧壳身体反而缩小。据报道,养殖的中国对虾在4%盐度下蜕壳间隔大大延长。 (4)光照和光周期。光照过强或水的透明度过大,水

54、清见底,会使对虾整天在池内乱游而不蜕壳,甚至会发生疾病。据报道,持续光照或持续黑暗都会抑制对虾蜕壳。 5、影响对虾蜕壳的因素 (5)放养密度。对虾放养密度过大,相互干扰,会延迟蜕壳时间,或蜕不出壳而死亡。 (6)营养。由于饲料质量太差或投饵量不足,使对虾长期营养不良,也会影响蜕壳。 (7)药物。乱用抗生素等药物或施药量过大, 影响对虾蜕壳或产生不正常现象。 5、影响对虾蜕壳的因素 虾蟹的生长通过脱皮来完成,在旧壳未脱去之前,体长几乎没有增加,体重略有增加,因此,一般认为虾蟹类的生长随蜕皮发生阶梯式增长。五、生长 虾蟹类通过脱皮完成生长,因此生长速度有赖于蜕皮的次数和再次蜕皮时体长与体重的增加程

55、度。虾蟹类生长的测量包括线性测量和重量测量。 五、生长常用的测量方法如下: 1、全长:从额角顶端到尾节末端的长度。 2、头胸甲长:眼窝后缘连线中央至头胸甲中线后缘的长度。 3、体长:从眼柄基部到尾节末端的长度。 4、湿重:动物的总湿重。 5、尾重:除去头胸部后腹部的重量(商业用)。五、生长 虾蟹类的生长可用体长与体重对时间的增长来描述。对虾类寿命较短,个体多用月龄来描述。寿命较长的个体多用年龄,一般多采用Von Bertarlantty(1938)的生长摸型。五、生长 Lt=L1-e-k(t-to) Lt为t时的长度,L为渐近长度,k为生长系数。To为生长开始时的假设年(月)龄。 中国对虾在自

56、然条件下体长与体重的生长与月龄的关系为: Lt=190.81-e-0.47(t-0.54) Wt=77.31-e-0.47(t-0.54)五、生长 各种虾类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大体呈立方关系,可用公式表示: WaLb 式中W为体重,L为体长,a、b分别为系数。一般对虾体长(cm)与体重(克)关系: W0.01485L2.9025 或用简式: W0.012L3 表示。五、生长 人工条件下,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多受养殖环境及饲养条件的影响,可能与上述关系不尽相符,可用肥满度表示: 体重 肥满度= 100 体长3 中国对虾正常的肥满度:仔虾期为1,体长5-10cm时为1.1,10cm以上者为1.2-1.3。

57、若肥满度小于正常值表示饲养条件不佳,生长不良。五、生长 虾蟹生长的差异: 1、虾蟹类生长有种间差异; 2、虾蟹类生长有性别差异: 生长前期雄虾快于雌虾,雄虾成熟后个体生长速度降低而造成雌虾生长快于雄虾,最终雌虾个体显著大于雄虾个体。五、生长影响虾蟹生长的环境因素: 1、温度 2、盐类:影响胚胎发育、幼体发育及成体的生长、蜕壳。中国对虾在低盐度海水中生长略快于普通海水,不同虾类要求不同的盐度。 3、水质:溶解氧、氨氮等。 4、密度:较高的密度生长速度降低。 5、光照:底栖生活,不喜强光。五、生长(一)性征与繁殖方式(二)配子与性腺发育(三)交配(四)产卵(五)受精与胚胎发育(六)幼体发育(七)繁

58、殖与环境六、繁殖习性 对虾为雌雄异体,外形不等大,外形上易于辩别: (1)个体上,一般雌虾大于雄虾; (2)体色上,雌、雄虾也有区别,成熟的中国对虾雌性体色呈青绿色,俗称青虾,雄虾则呈黄褐色,俗称黄虾。 1、性 征 对虾的第二性征明鲜,其形态、结构、位置等多为分类特征: 1、性 征 对虾的雄性交接器由第一腹肢特化而成,左右两片,可相互连锁,中央纵行曲卷呈筒形,交配时用以传递精荚,生殖孔位于第五步足基部,雄虾的第二腹肢内缘基部尚有一小的雄性腹肢。2、雄性交接器 对虾的雌性交接器又称纳精囊,位于第四、五对步足基部之间的腹甲上。 根据纳精囊是否覆盖甲壳、骨片,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类型。3、纳精囊

59、 封闭式:具一囊状或袋状的纳精囊,交配时精夹的豆状体即贮于其中。 大多数对虾属的种类具封闭式的纳精囊,如中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短沟对虾、墨吉对虾、印度对虾、长毛对虾等。日本对虾的纳精囊构造较为特殊,其纳精囊外甲壳为环形突起形成一向体前方开口的袋状囊。 3、纳精囊 开放式:无甲壳、骨片等形成的囊状结构,仅在第四、五对步足基部间,腹甲上由甲壳皱褶、凸起及刚毛等甲壳衍生物形成一区域,用于接纳精夹,精夹多粘附其上。 对虾属的种类具此种交接器者仅见于南半球产的种类之中,如南美白对虾、白对虾、红额角对虾、南方白对虾等。 对虾以外的虾类多属于此类交接器类型。 3、纳精囊 具有封闭式纳精囊的对虾交配后

60、精荚贮于纳精囊中;具有开放式交接器的种类精荚则粘附于其中,产卵时也排出精子,在水中受精。对虾类卵在水中发育、孵化;其它虾类则抱卵于母体腹肢上发育、孵化后脱离母体。 虾类为体外受精、体外发育。3、纳精囊 1、位于第三步足基部。 2、位于第五步足基部。4、生殖孔(二)配子与性腺发育 1、精子的形成: 对虾的精子直径在2-8um左右,大多呈鸭梨状,无鞭毛,不能活动,细胞核外包被一层薄的细胞质构成精子的主体,在前部顶端有锥形的顶体,最前端为尖锐突起的刺突。 受精时精子以刺突与卵子结合,并伴有复杂的顶体反应变化。1、精子的形成精子由精巢内精原细胞经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发育形成。精子形成是连续的,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