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_第1页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_第2页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_第3页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_第4页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学校:英艾日克镇中学 科目:历史 授课教师:尚文强新课导入 “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成就的取得,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2015年12月,瑞典国王向屠呦呦颁发诺贝尔奖证书1.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名称和发射时间,并能分析其成功研制的意义。2.了解我国 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3.了解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学习目标两弹一星含义:两弹:核弹(原子弹、氢弹); 导弹一星:人造卫星你

2、知道什么是导弹吗? 导弹,是一种会自动寻找目标的飞行武器。发射后会根据目标位置的变化,及时转弯、爬高或俯冲去追踪目标。 按发射点与目标点的不同,可分为地对地、地对空、空对地、舰对舰、舰对空等导弹。 按照作战使用的目的不同,又分为战略、战术导弹。 按照射程分近程、中程导弹、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此外还有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之分。近程弹道导弹中程弹道导弹远程弹道导弹洲际导弹1000km以内10003000km之间30008000km之间8000km以上两弹一星代表人物:邓稼先(1924-1986)邓稼先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

3、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他还领导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两弹一星元勋两弹一星代表人物:钱学森(1911-2009) 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在他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两弹一星成就: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实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

4、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世界第五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 从首次爆炸原子弹到爆炸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前苏联用了4年,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2年零8个月材料一 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

5、发达的标志。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材料三 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结合材料,想一想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意义: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载人航天漫步太空 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开启我国的飞天之旅。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航。2008年9月

6、,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世界第三背景:成就: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2001年1月,神舟二号2002年3月,神舟三号2002年12月,神舟四号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首次搭载航天员飞行并返回2005年10月,神舟六号:首次完成多人多天飞行2008年9月,神舟七号:我国航天员首次实现空间出舱活动2012年6月,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景海鹏刘 旺刘 洋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在国际上11次捧回大奖。获得的“世界粮食奖”更是农业领域国际上的

7、最高荣誉。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代神农”“米神”人物:袁隆平 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 责任制 ) 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成就:1973年10月,袁隆平培育成功一种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广的籼型杂交水稻。1、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推广读一读: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自1976年开始推广,至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面积的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惠及世界。如果将常规稻全部换种杂交稻,全世界水稻总产量可翻一番,能多养活10亿人口。意义:解决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01年2月19日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

8、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右)意义: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2、青蒿素 人物:屠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研究。 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青蒿素的发现,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1)背景:(2)研制成功:(3)意义: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 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