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课对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影响的研究(共28页)_第1页
中学信息技术课对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影响的研究(共28页)_第2页
中学信息技术课对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影响的研究(共28页)_第3页
中学信息技术课对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影响的研究(共28页)_第4页
中学信息技术课对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影响的研究(共2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设计(b y sh j)论文题目(tm)名称: 中学信息技术课对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影响(yngxing)的研究学 院: 计算机科学技术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姓 名: 陈 红 学 号: 师计05-1-20 指导教师: 黄绍义 二00九 年 六 月 一 日摘 要在教育(jioy)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发生(fshng)了重大变化,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发现(fxin)、自主探索”式学习,由过去的被迫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运用现代

2、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时,不仅优化了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信息技术课中,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往往造成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学生开展个别化自主学习的基础,学生可利用网络或多媒体等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的研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当前新形势下学校德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在教学中如何抓住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特点,对培养人材,发展学生个性,个性心理特征指人们在活动中所表现

3、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又不同于别人的心理特点,如果在教学中注意最大限度点发挥具有不同个性学生的长处,将会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中学信息技术课对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影响的研究。关键词:信息技术;个性发展;网络教学 Summary Be educating today of information-based development, the information technique education pursued studies to living to construct a network to turn of study envir

4、onment, make the students study idea take place the graveness variety, the student can carry onindependence detection, independence investigate type study, from past compelled study to active study change, stir up a student a study biggest of interest, have an important function towards training the

5、 development and frontier spirit that the student creates sex thinking.When the information technique and other academicses integrate, making use of the modern teaching means assistance classroom teaching, not only excellent turn the teaching result, rais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capacity, ease a stu

6、dent the lessons burden, develop the students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e power, train a student to begin an ability, promote student character development and creative ability of development, overall rais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n the information technique lesson, the students individu

7、al ability difference usually results in a good studenteat not satisfied, bad student the phenomenon ofcant eat.Abunda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is the foundation that the student opens an exhibition to turn an independent study separately, the student can make use of the study resourceses, such as ne

8、twork and multimedia.etc. to carry on an independent study.Value the research ofwith the character development problem to the student, promote the students character develop, is the current new situation descend a school virtuous teach face of an important topic.How develop the students character we

9、ll in the teaching, carry out a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how hold tight a student the interest in cour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eaching, to train men, the development students character, character the mental characteristic point people in the activity express of than stabilize of differ from the o

10、ther peoples mental characteristics again, if notice the biggest limit to order to develop strength of have the different character student in the teaching, will obtain certain teaching result.This text investigates through the fulfill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ique academics teaching, putting for

11、ward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or network teaching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technique lesson in high school to the research that trains a student character a development influence.Keyword:Information technique;The character develop;Network teaching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30169487 摘 要 PAGE

12、REF _Toc230169487 h 2 HYPERLINK l _Toc230169488 Summary PAGEREF _Toc230169488 h 3 HYPERLINK l _Toc230169489 目 录 PAGEREF _Toc230169489 h 5 HYPERLINK l _Toc230169490 第1章 绪 论 PAGEREF _Toc230169490 h 1 HYPERLINK l _Toc230169491 1.1课题(kt)背景及意义 PAGEREF _Toc230169491 h 1 HYPERLINK l _Toc230169492 1.2 本论文(l

13、nwn)所做的工作 PAGEREF _Toc230169492 h 2 HYPERLINK l _Toc230169493 第2章 关于信息(xnx)素质教育 PAGEREF _Toc230169493 h 3 HYPERLINK l _Toc230169494 2.1 信息素质教育的概述 PAGEREF _Toc230169494 h 3 HYPERLINK l _Toc230169495 2.2 信息素质教育的意义 PAGEREF _Toc230169495 h 3 HYPERLINK l _Toc230169496 第3章 问题表现的几个方面 PAGEREF _Toc230169496

14、h 5 HYPERLINK l _Toc230169497 3.1 80年代“素质教育” PAGEREF _Toc230169497 h 5 HYPERLINK l _Toc230169498 3.2 教育研究见物不见人 PAGEREF _Toc230169498 h 5 HYPERLINK l _Toc230169499 3.4 素质教育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 PAGEREF _Toc230169499 h 6 HYPERLINK l _Toc230169500 第4章 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及途径 PAGEREF _Toc230169500 h 7 HYPERLINK l _Toc2301

15、69501 4.1 个性发展应注重学生发展的特征 PAGEREF _Toc230169501 h 7 HYPERLINK l _Toc230169502 4.2 个性发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 PAGEREF _Toc230169502 h 8 HYPERLINK l _Toc230169503 4.3 个性发展应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PAGEREF _Toc230169503 h 9 HYPERLINK l _Toc230169504 第5章 构建适合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 PAGEREF _Toc230169504 h 11 HYPERLINK l _Toc230

16、169505 5.1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 PAGEREF _Toc230169505 h 11 HYPERLINK l _Toc230169506 5.2教学模式 PAGEREF _Toc230169506 h 15 HYPERLINK l _Toc230169507 第6章 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有效性的探讨分析 PAGEREF _Toc230169507 h 17 HYPERLINK l _Toc230169508 结 论 PAGEREF _Toc230169508 h 20 HYPERLINK l _Toc230169509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230169509 h 2

17、1 PAGE 22第1章 绪 论1.1课题(kt)背景及意义随着中学信息技术课的顺利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方式,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奋发向上充分展示自我(zw)的平台。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把老师的教变成循序的“导”,为了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跟踪(gnzng)新高技术的能力,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采用实践教学方法进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结合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因人制宜,因材制宜。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每个

18、个体之间有很多个性化的地方,信息素养的形成应该有广阔的个性空间,通过该题目的探讨,掌握培养学生个性的方法,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走上更宽阔的未来之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育。然而,纵观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或者学生高分低能现象仍然存在,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是由于在学校信息技术课时安排不可能太多的情况下,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赶出来的结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了一些探索,发现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利用计算机优势,进行实践教学,

19、对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是行之有效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受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两个素质教育。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1.2 本论文(lnwn)所做的工作我在撰写论文之前收集了大量(dling)的

20、相关资料,仔细的研究了我所选择的论文中学信息技术课对培养(piyng)学生个性发展影响的研究,对其有了深刻的认识,确定了该论文方向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是可行的。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校阅览室、电子室以及图书馆,搜索并查阅了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与数据库的书籍和网上有关资料。根据要求大致写出论文的轮廓及提纲,然后再结合毕业论文的内容及相关的知识进行具体的编写。对论文的写作采取先筛选,再进行写作。.在论文撰写及编程实现的过程中得到了黄绍义老师的悉心指导。为了增加论文的内容,以确保论文的完整性。论文的撰写基本上采用了由个体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由普遍到关键,采取了层层深入的方法来展现毕业设计的各项功能。与

21、同学之间磋商、探讨。第2章 关于(guny)信息素质教育2.1 信息(xnx)素质教育的概述信息素质被定义为从各种信息源检索、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劳动者必须掌握的终身技能(jnng)。信息素质的内涵包括:认识到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明智决策的基础;认识到信息需求及问题所在;制订信息检索策略;掌握信息检索(计算机检索)技术;能评价信息;根据实际用途组织信息;将新信息融会到现有知识结构中,在批判性思考、解决问题和交流的过程中使用信息。早在1985年美国教育家就认为,面向21世纪的学生,除了要接受传统的阅读、写作和数学教育外,还需要具有信息交流、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

22、是让每个学生学会如何识别所需的信息,如何寻找、组织、并能以明晰和有说服力的方式加以描述。1992年美国“信息素质全国论坛”将45项评价标准列为全国教育总目标的评价内容。长期以来,信息素质教育仅局限于将专门从事信息服务的学生中间,主要教学内容是传授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因为这一学科所要研究的正是如何搜集、整理和提供信息。但根据信息社会对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来看,了解和掌握信息组织、检索和分析加工等一些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对于加强自身的信息素质是非常有用的,是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外不少图书馆学校开始开设这类远程教育课程,网络上也有各种类型的用户培训服务。 2.2 信息素质教育的

23、意义信息素质教育的提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社会中不具备良好信息素质的人是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信息素质教育符合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对信息资源及信息技术的利用,是关系个人、企业、国家竞争力和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谁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信息的能力越强,谁就越能在竞争与发展中掌握主动权。信息素质教育有助于推动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当今世界处在激烈竞争的信息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国家的信息化水平。信息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只有能够及时发现信息、获得信息并正确利用信息的人,才能取得不断创新、勇于创新的丰硕成果。当代大学生作为21世纪的建设人

24、才,应该对我们所处的信息社会及其特征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需求。西方国家普遍认为21世纪人才具备的素质是:懂得如何学习,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辨别、组织和使用一切学习资源;具有创造性、能够综合和组织各种信息,具备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与人共享知识和学习。这说明信息素质教育对于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是十分重要的。第3章 问题(wnt)表现的几个方面3.1 80年代(nindi)“素质 HYPERLINK /jiaoyu/ 教育(jioy)”自80年代“素质 HYPERLINK /jiaoyu/ 教育”的提出至今, HYPERLINK

25、/ 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的界说众说纷纭,从教育文件中出现的“国民素质”和“民族素质”等词来看,“素质”这一概念已超出心 HYPERLINK /lixue/ 理学中“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的规范,构成人的素质的内涵是多侧面、多层次的。有的学者从生理、心理、 HYPERLINK /Society/ 社会文化三个层面来界说“素质”这一 概念,从这三个层面的构成来看,素质具有“社会性”即与社会文相吻合的基本素质对每个公民的要求,又具有“独特性”即这三个层面的结构在每个人身上的不同体现。这三个层面素质落实到中小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思想品德素质、 HYPERLINK /gongxue/ 科学文化素质、身

26、心健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素质。素质教育就是提高这些素质的教育,其实质就是要充分挖掘人的自身潜能。不断完善和提高人的素质结构。个性指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所表现的是个人的独特风格。每个人的个性都有他不同于别人的特点。3.2 教育 HYPERLINK / 研究见物不见人不重视对儿童本身的研究,忽略了教育的对象人的精神生活。加之基础教育近十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徘徊,教育目标狭窄,教育手段单一。学校成为按一个模子改造人的“教育机器”,学生成为按一个模子训练出的“ HYPERLINK 考试机器”。严重压抑了儿童的天性,扼杀了个性的 HYPERLINK /fazha

27、n/ 发展。要彻底摆脱旧教育观念的束缚,跳出应试的框架,就必须重视对人的潜能的开发和发展人的个性,把追求学生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个性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活力所在。因为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个性发展的突出特征就是创造。3.3 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从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上来看,我认为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是相互联系,相素制约的统一体。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素质教育为个性发展提供了生存基础和发展环境,个性发展又丰富了素质教育内涵。其二:个性发展以主体素质为支撑条件,而个性发展又反作用于主体素质的发展。即良好素质是个性发展的前提,而个性发展又反过来促进

28、素质的提高。所以说,素质结构的完善过程就是良好个性形成发展的过程。发展个性与素质教育是统一的。3.4 素质(szh) HYPERLINK /jiaoyu/ 教育要给学生(xu sheng)创造机会(j hu)和条件 素质 HYPERLINK /jiaoyu/ 教育强调教育要为每个学生的才能、智慧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单纯让学生在教室听课、回答 HYPERLINK 问题、作业是不够的。学生的潜能、才能是多种多样的。创设条件,让其表现,就是要提供多种活动,创设活动的空间和物质条件。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 HYPERLINK /fazhan/ 发展。活动课的开设并列入课程

29、表,形成新的课程结构,这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开辟了最佳的途径。同时,多样化的活动 HYPERLINK / 内容和活泼的活动形式,又丰富了学生的个性。由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都是表现在具体的活动之中。如果不从事某种形式的活动,就不可能形成或提高相应的活动能力。反之,进行了这类活动,那么,作为个性的主要特征的能力也就能够得到形成或提高。因此,学校开展多种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参与,在活动中,挖掘了潜能,提高了能力,也就丰富了学生的个性。但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并非参与活动,就能发展的能力、完善个性。参与活动有积极、消极、主动、被动之分,因此也就导致了个性发展水平的不同和个

30、人潜能挖掘程度的不同。第4章 培养学生(xu sheng)个性发展的思想及途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批(dp)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是21世纪我国教育的必然选择。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以全体学生为着眼点,努力提高每个学生的整体素质,要达到这一要求,我们的教育就应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个性教育。当前中国青少年中普遍缺少的是独立活动的能力和自我生存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并把它作为当代教育的趋势。”所以提倡个性教育是在重视人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更注重开发人

31、的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充分和谐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又不是中、高考科目,中学生对其学习的兴趣是可以上机操作,特别是玩游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知识。怎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学到一些关于(guny)信息技术教育课中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和本领,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到最佳状态。4.1 个性发展应注重学生发展的特征发展是指人的身心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发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良好个性不断提高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渴望取得好成绩,受到教师表扬和同伴的认可,都希望自己在各方面比别人做得更好,并且不断超越自己。这与人类追求至善至美境界的天性是一

32、致的。特别是中小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向师性”,非常重视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的评价和希望,教师的鼓励、表扬、关怀、希望都成为学生评价自己进步、发展的重要依据。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又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且在认真备课的同时,认真备学生,使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这样为鼓励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向上,提高兴趣,发展个性,教师才能因材施教,在努力创造适合各类学生学习、发展的条件中,让课堂变得灵活多样。如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案、提出不同的问题、布置不同的作业,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学习flash动画设计软件的物体按轨迹运动一节课中,我这样设计了三种教案,

33、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第一种(入门学习):一个小球沿轨迹运动,这条轨迹是一条一般的圆弧或有规则的曲线,并给出了设计方案和实际例子的原文件,以提供自学的条件。第二种(提高学习):一片枫叶随风飘落,并且叶片越来越小。这条轨迹是一条极不规则的曲线(qxin)(且引用了图库实例、图形大小的变化的操作),教师给出简要设计方案及动画实例(不是原文件)。第三种(发散(fsn)思维学习):1给出概念:物体沿轨迹运动(yndng)时,当轨迹是一个封闭的曲线时,物体所走的是最短路径。2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一个小球沿着一个封闭的椭圆轨迹运动一周。(不能完成旋转一周的操作,为什么?)。3提示:方法一:分别在椭圆的

34、上、下、左、右各设置5个关键帧,其中第一和第五互相重合。方法二:将封闭的椭圆变为不封闭的椭圆,当然缺口不能大了,这时只需要设置2个关键帧。4给出运行的实例(不是原文件)。三种方案均以课件的形式给出,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入门(当然,若一节课提早完成了,还有时间也可以往下看,这里是不受限制的),尽管这样,当这些同学在一节课中完成了一个动画的设计制作后,心情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他们往往会很高兴的让老师来观赏自己的作品,此时,作为教师要比对一些好生完成作业时的态度更热情的来欣赏他们的作品,并适当的进行展示,加以表扬和肯定,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同学们的学习热

35、情更加高涨,同时还可以给他们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如小球色彩、立体感的设计能不能再进一步完善呢?同学则会欣然接受,进行努力,久而久之,他们的个性潜能被开发出来后,也就不再是差生了。对于中等层次和高层次的学生,他们在完成了第一步学习后,自然还有时间,这时教师不应过多的称颂,而应让他们马不停蹄的往下学习,不应滋生骄傲自满的思想。当然学生在看懂教案后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还会或多或少的遇到一些困难,教师则应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循循善诱,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采用这样的多教案教学方法,既能让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也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而保证每堂课中每个学生都

36、有事做,而不再有时间去打游戏了,达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4.2 个性发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自我学习意识是指学生主动学习,能够应用已学知识去解决和学习其它相关知识。信息技术课程要学习的内容非常的多,并且它的软件更新换代也特别快,只是学会了一两门软件的操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学习的方法,将来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些软件功能不同,但在操作中的一些方法是有联系的。如:画图软件学习是小学生已熟悉的内容,因此在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学习中,我则省略了文件的打开、保存、退出、复制、剪切、粘贴等相关操作,而只是在新课开始前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操作完成,进行巩固复习。又在全面学习了WOR

37、D软件后,关于数据表格软件的学习我就充分发挥了学生自我学习意识(y sh),让学生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例如:学习Excel软件的第一堂课时,我先让学生认识Excel的窗口内容,由两个窗口找出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请写出其用途,不同的则根据图标上的提示(tsh)功能弄清其用途。首先同学们看到的最明显的不同是编辑窗口,Excel增设(zn sh)了纵横坐标。一个纵坐标和一个横坐标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单元格,例(1,A)表示第1行第1列对应的单元格,由此学生能够得到Excel的简单应用就是能比Word更快捷的制作一张常规表格,如:制作一张学生学习成绩登记表,使用Ex

38、cel可以不画表格而直接进行数据的填入。其次Excel电子表格软件中格式工具栏中的五个图标在Word中是没有的,对于后4项同学们根据图标上的功能提示能够很快领悟其操作,即对输入的数据按指定要求显示,但对合并及居中这一图标却无从领会。此时则要求教师给予启发和提示。我让同学们制作一张这样的表格:在表格的制作过程中,可进行旧知识的复习,如字体大小、色彩、居中等,也有新知识的学习,如表头居中、设置货币形式等。这里的难点是表头居中,它不同于Word,不能用来居中,而只能用来居中。问题引出后,教师给予讲解,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并让同学们记忆犹新,便于知识的掌握。当然还有许多的不同之处,这里不再一一

39、列举。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老师还应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引出新知识的学习。4.3 个性发展应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一些文化课的学习,它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在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或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充分展示其个性才能,增强自信心的形成,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和生活热情。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我发现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尽量多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1. 参加青羊区组织

40、的计算机指法操作竞赛、汉字录入竞赛、电子小报竞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电子小报竞赛由于名额有限,不能让所有的同学都参加,但我要求所有同学都创作,然后在班上和年级上的计算机课上进行展示,从而也达到了人人参加的效果。2. 为创办巴蜀示范(shfn)学校,我让同学们自己创设学校校徽,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具有动画效果的幻灯作品,并对学校和本人情况(qngkung)进行介绍。同学们的所有作品都在家长开放日中进行了展示,并受到了家长和来宾、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3. 为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全国人民都行动起来了,作为一名跨世纪的学生,不仅要有好的学习成绩和优良的身体

41、,更应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参加到北京的申奥活动中去。在这一环境下,北京宏志网校在网上举办了“百万青少年申奥电子作品大赛”的活动,为我们创造了更大范围内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当我在网上看到了这一信息后,立即在课堂上进行动员,要求全体同学必须参加,这不仅是检查我们学习情况的机会,也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必须参加的一项政治活动和爱国主义活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也非常的高涨,两个班共95名学生,半个多月的时间内全部提交了作品,有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的作品,也有用Flash软件制作的作品,有些作品还很有特色。在全国青少年的几千个参赛作品中,其中我校的李婷婷同学的“北京、奥运”获得了全国网友最喜爱的作品

42、的第一名。通过活动,也更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集体(jt)荣誉感,促进了班集体的凝聚力。除了这些社会活动外,我尽量创设条件多让学生进行实际锻炼。如:让学生帮助教师打印一些论文、试卷等,为不影响学生的其它学科学习,论文和试卷把它分段让多个学生同时进行输入,最后进行汇总、组合、排版、打印等工作,从而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的一些小课件也可以让学生帮助完成。在这些工作中,即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还能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强项和不足之处,使其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源。总之,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教师必须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个性,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并以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个性

43、,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起示范作用,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不断奋斗。第5章 构建(u jin)适合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5.1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个性从教育的角度讲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生理(shngl)素质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在新课程教学的今天,提倡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乐于探究、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的改革改变了学生以往“教师(jiosh)教,学生学”学习方式。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的接受,死记硬背,简单的重复,那么对于所学的知识也就很难真正的掌握,

44、一知半解,学生就很难拥有想象力和创新的能力,所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性,并且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倡有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都是一样化了,那这个班级中的学生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性格,也很难在学习上有较大的收获。所以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提倡有个性化的学习,发展有个性的学生也是时代的需要。因此,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是素质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培养学生学习个性化,首先营造宽松的环境,大力提倡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打破常规。在指导学生解题时,要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自由畅想,大胆畅谈,不要急于评价判断,更不要直

45、接引导学生接触“最优”解法。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但是,每个学生不一定都能独立地解决问题,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这就需要采取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以帮助学生扫清探究过程中的障碍,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顺利地进行。在教学中开展“自学、讨论”活动时,应根据学生对知识的不同理解,让他们自由地学习和讨论,而不应用教师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此过程中,只针对学生自学、讨论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引导,让每个学生在不同基础上有所感悟,能产生不同的体验,能得到发展。在学习活动中,要让学习基础较

46、差的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教材,掌握好基础知识,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应仔细地倾听学生的想法,对其中不合理的成分加以点明,并当即想出疏导方法,让学生自己扫除思维障碍,纠正思维错误,从而再次获得主动建构知识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基础上有所发展,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各自的个性倾向也得到了发展。在教学(jio xu)中开展“自学(zxu)、讨论”活动,既应保证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让他们(t men)的学习能体现各自的个性,又应注意采用互动学习方式,使各类学生在学习交流中都能得到提高。在学习活动中,把教学过程由教师的单向传递信

47、息,转变为师生、生生多向传递信息。在这种互动式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能独立探究,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又能通过合作学习,不断从别的同学和老师处获得信息,并加以分析、比较,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同时,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启发、激励,又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从而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教学是科学,同样也是艺术,艺术的灵魂便是个性。教学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蓝本也应该有个性。个性鲜明,艺术性强的教学设计其思维含量高,反之,教学设计程式化现象越普遍,就越缺乏个性,则其思维含量就越低。学生学习个性化是教学个性化的基础。无论是教学设计的个性化还是教师指导的个性化,最终都要通过学生学习个性化来显

48、露,从而融合成教学整体的个性化。我们只有将教学个性化与学生学习个性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真正完美的个性化教学。1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学生的整体素质难以提高,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把学生从这种被动的状况“解放”出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以人为本,创造条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让学生在主动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人文关怀,处处为学生的发展

49、着想。新课标强调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要求营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实施新课标,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才能使课堂充满创造、充满生命的活力。 2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具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研究表明 ,教室内的光线、温度、通风条件、班级规模,以及座位编排方式等物理环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动机、行为乃至学习成绩等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而桌椅的摆放对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一定要营造良好的有利于课堂教学和师生心理健康的物理环境。 另外,良好的课

50、堂教学的心理环境对于教师在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行之有效的调节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有重要作用。所以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物理环境,更要着重营造师生共同营造的心理情感氛围等心理环境,这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3新的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要和谐(hxi)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师生互动(h dn)与和谐发展,课堂教学效果才会更好,同时,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出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培养。在这种新型的课堂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不是灌输

51、与接受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她能面对(min du)全体学生进行多边对话,倾心交流,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平和的对话中有学生的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有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点拨,有师生的讨论、沟通和理解。课堂也就变成了“学堂”,教师再也不用“满堂灌”,而是作为课堂心理环境的营造者。 4新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感受和处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着力在“讲”上下功夫,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如何运筹好讲课艺术,如何安排这四十五分钟,很少关注学生感受和处境。新课堂教学应注意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感受和处境,包含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态度

52、情感或价值观,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活跃他们的各种思维,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把他们带入知识的殿堂,激发他们认知未知世界的内心需求,这样师生间就能互相尊重人格,齐心协力,就会创造出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那些“问题”学生、差生及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喋喋不休的自导自演,而是引导启发和帮助。让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真正地把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 5新的课堂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四种意识 (1)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从众心理较强,迷信权威、盲从教师,这与我们一直提

53、倡的素质教育是格格不入的,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缺少参与意识,这样就扼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变得很被动。 (3)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主探究;敢于挑战权威,挑战教师;消除思想障碍,发现问题,涌现新的思想。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往往是各听各的课,各做各的作业,相互之间很少交流,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既缺乏协作精神,更缺乏创新能力。学生如果具备了合作意识,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学生觉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又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6新的

54、课堂教学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cozu)实践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较为单一,学生(xu sheng)也很被动。学生的学习不应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和老师的讲解,而应亲自参与思维、实践和创新的过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是适合课堂中每一位学生发展,帮助学生进行(jnxng)主动的、能体现个性的学习方式。 7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关照个别差异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应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位学生参与探究、合作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

55、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注意观察学生们的行为,防止一部分优秀的探究者控制和把持局面,要注意引导同学们,让每一个学生对主题任务有贡献,让每一位学生分享和承担主题任务的权利和义务。 8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应注重提高课堂口味 新课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如果片面追求课本知识,理论的讲解和训练,就会使课堂教学失去灵魂,影响各种能力的形成。课堂教学的高品位主要体现在让学生拥有一种态度,一种追求,和一种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56、。我们要把这些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从而达到三维高度并有机融合。 9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更应注重情感交流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人际交往的过程,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生方式,更强调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间在进行认知信息传递的同时也传递着情感信息。丰富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趣,加强师生的情感对话,远胜过一味的认知传递,以情激学,以情启智。作为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色”,都应从教学过程的各方面、各环节,弹奏好这支促使课堂成功的协奏曲。 十、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应提倡“主题教学” “主题教学”是要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内容密度高、容

57、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多方面的、立体的。也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里有效提高各方面素养,互相协调,促使学生整体发展,从而创造出充满持久生命力的课堂教学。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养育人性的圣殿,课堂教学蕴藏着丰富的课改因素,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寻找学生思维的激活点。只有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脉搏(mib),才能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作为教师必须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传递,最理想的能力锻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我们期待更多同仁共同参与、认真进行讨论,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58、2教学模式1自学(zxu)型单元教学模式对他们的教学可以(ky)单元为单位进行。这种模式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教师提出自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单元目标,给出建议的教材和参考资料,设计学生应该完成的自学作业和思考题。(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教师随时了解每位学生的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鼓励学生互相讨论,结对研讨。(3) 教师提供学习反馈:在学生自学期间,教师可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向全体学生进行反馈,展示一些学生取得的阶段性收获,并指出所发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答疑活动。(4) 教师进行单元总结:在学生

59、自学活动基本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主要是查漏补缺,提出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5) 学生继续强化应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和实践,这有利于让学生的知识形成体系并得到强化。2 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可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让他们有时间、有机会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这种模式的教学活动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1)学生主讲:确定一个主题,可以具体到某一题的解题思路,让学生上台主讲。(2) 师生对话:打破常规,采用问答的方式,解决每位学生还没有解决的问题。(3)全员参与:教师作为讨论活动中普通的一员,和学生一样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60、,让大家(dji)一起来想办法解决。3 研究型实践(shjin)探索模式这类模式(msh)主要应用于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内容的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把学期的教学目标分散成一个个可以具体实施的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以结果的评价为主要评价手段,强调学生可以采取一切办法,大胆创新,只要达到教师提出的目标即算完成学习任务,并对具有创新思路者或完美完成任务者给予鼓励。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信息素养,教师应着重做好任务的设计,把握好难度和梯度,使所设计的任务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第6章 对教师(jiosh)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有效性的探讨分析20世纪80年代,随着建构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