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二地理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11)海-气相互作用_第1页
2021高二地理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11)海-气相互作用_第2页
2021高二地理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11)海-气相互作用_第3页
2021高二地理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11)海-气相互作用_第4页
2021高二地理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11)海-气相互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1)海气相互作用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大气逆辐射海面长波辐射湍流输送太阳辐射海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湍流输送太阳辐射海面长波辐射湍流输送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湍流输送海面长波辐射太阳辐射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30N地区,大气输送的热量超过海洋输送的热量30N以北地区,海洋输送的热量超过大气输送的热量在50N附近,海洋把相当多的热量输送给大气,再由大气环流向更高纬度输送通过海一气的相互作用和对热量的全球输送,维持了地球上的热量平衡A.B.C.D.沃克环流是指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的接近东西向的热力环流,其强弱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发生的重要依据。下图为沃克环流示

2、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在沃克环流中()甲处为低压B.乙处水温高于甲处C.近洋面水平气流由甲处吹向乙处D.甲处垂直方向气流下沉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往往会出现的现象是()A.秘鲁沿海干旱加剧B.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渔业减产C.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D.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加强丰富的海洋资源,多变的海洋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回答下面小题。在下列世界著名渔场中,位于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海域的是()A.纽芬兰渔场B.北海道渔场C.秘鲁渔场D.北海渔场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往往会出现的现象是()A.秘鲁暴雨频繁B.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C.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D.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

3、数增加下图为“热带太平洋沃克环流图”。完成下列问题。|.#忑融|下沉常审一耀逹厄尔皑诺卡沉議議鬲上升赤道阿未平惮苏道磁祢(1)沃克环流形成的原理是()A.海面冷热不均B.降水分布不均C.水平气压差异D.气流升降运动(2)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导致()A.东太平洋渔业歉收B.西太平洋地区气候变湿C.东太平洋水循环减弱D.西太平洋沿岸暴雨成灾6.2016年8月,赤道太平洋中部海区进入“拉尼娜”状态(海水温度持续异常降低),拉尼娜现象又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赤道太平洋地区大气环流减弱赤道南美洲西海岸干旱加剧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减少秘鲁沿岸上升流减弱据世界气象组

4、织报告,始于2016年的拉尼娜现象于2018年上半年结束,随后厄尔尼诺现象开始显现。下图为“正常年份与拉尼娜年热带太平洋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拉尼姗年上升下沉上升下沉赤逋腎平洋计桔赤道西丸乎弾赤道慕盍孚洋建瞌更进1)在拉尼娜年,该环流()A.是海陆间水循环的一部分B.属于大气热力环流C.与降水分布不均相关D.是海面冷热不均导致的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A.赤道太平洋大气环流减弱B.南美洲西海岸干旱加剧C.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增加D.秘鲁沿岸上升流减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TOC o 1-5 h z图中表示海一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A.B.C.D.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大西洋为大

5、气提供的水汽最少的是()A.低纬海域B.中低纬海域C.高纬海域D.中高纬海域沿海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小的根本原因是()A.海洋面积大B.海水的比热容大C.大气对海洋的调节作用明显D.海水是热的不良导体9.【地理选修2:海洋地理】2019年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的信风减弱,使太平洋中东部的水温异常增温的现象。下图为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澳人利収讥榔I渤厄尔此诺勺:It凤1HUMzA*(1)在海气相互作用中,大气主要以的形式向海洋输送巨大的能量,受其影响,形成和等海水运动。厄尔尼诺年,P处的海水盐度变化是,并分析原因。P处是世界大的渔场之一,试分

6、析其形成原因。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危害有哪些?答案以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海一气相互作用。图为海一气相互作用的简图,图中从海洋指向大气,应为海面长波辐射,A、D错误。从大气指向海洋,应为大气逆辐射,C错误。故选B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不同地区海气热量交换。030N地区,纬度低,气温高,海水蒸发旺盛,海洋输送的热量超过大气输送的热量,错误。30。N以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大气输送的热量超过海洋输送的热量,错误。在50N附近,海洋把相当多的热量输送给大气,再由大气环流向更高纬度输送,正确。通过海一气的相互作用和对热量的全球输送,维持了地球上的热量平衡,正确。故选D项。答案:

7、(1)A;(2)B解析:(1)本题考查沃克环流的判读。根据图中等压面,可判断甲处是低压,乙处是高压,近洋面空气由乙处吹向甲处。在赤道海区,信风驱使着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乙处表层海水被吹走,下层的冷海水上涌补给,使该海区表层海水的温度较低;甲处表层海水堆积下沉,形成深厚的暖水层。因此,乙处水温低于甲处,甲处气流上升,乙处气流下沉。故选A。(2)本题考查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秘鲁沿海地区降水增加,A错误。南美洲太平洋沿岸上升补偿流减弱,浮游生物减少,鱼类等饵料减少,渔业减产,B正确。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减少,C错误。赤道附近的

8、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D错误。答案:(1)B;(2)D解析:(1)本题考查四大渔场及其形成原因。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B正确;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A错误;秘鲁渔场是受秘鲁寒流影响形成的,C错误;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形成的,D错误。(2)本题考查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秘鲁持续干旱,A项错误。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容易导致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而不是拉尼娜现象,B项错误。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南亚地区降水量增加,C项错误。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D项正确。答案:(1)A;(2)A解析:

9、(1)沃克环流形成的原理是海面冷热不均,导致海面温度差异,空气上升或下降,影响大气环流状况。厄尔尼诺现象时,赤道东太平洋偏暖,海面气温较高,沿岸秘鲁寒流上升流减弱,鱼类饵料少,可能导致东太平洋渔业歉收。(2)沃克环流形成的原理是海面冷热不均导致海面空气上升或下降,影响大气环流状况,A对。由于大气运动,导致降水分布的变化,B错。海面气温差异,引起空气升降运动,产生了水平气压差异,C、D错。答案:(1)A;(2)B解析:(1)本题考查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的大气环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温度持续异常降低的现象。在信风作用下,大量暖水被吹到赤道西太平洋海区,赤道东太平洋

10、海区暖水被吹走,深层冷水上涌补充,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比西太平洋更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泛现象更加剧烈,表层海水温度异常降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加剧,而气流在赤道太平洋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剧烈,由此产生拉尼娜现象。因此,当拉尼娜现象产生时,靠近赤道的南美洲沿海地区海水上泛、气流下沉,而亚洲东部赤道附近沿海地区气流上升。故选A项。(2)本题考查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拉尼娜年赤道太平洋地区大气环流加强,A项错误;赤道南美洲西海岸更冷,气流下沉更强烈,干旱加剧,B项正确;赤道西太平洋地区更暖,上升气流加强,降水增加,C项错误;拉尼娜年信风加强,赤道东太平洋海区海水上泛加剧,

11、秘鲁沿岸上升流加强,D项错误。答案:(1)BD;(2)BC解析:(1)在拉尼娜年,该环流是海上内循环的一部分,A错误。在拉尼娜年,该环流属于大气环流的一部分,B正确。拉尼娜现象与降水分布不均不相关,C错误。拉尼娜年,该环流是海面冷热不均导致的,D正确。故选BD。(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拉尼娜现象出现时,赤道西太平洋地区上升气流更显著,赤道太平洋大气环流增强;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等地降雨偏多,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增加;赤道东太平洋地区下沉气流显著,降水减少,南美洲西海岸干旱加剧;秘鲁沿岸上升流增强。AD错误,BC正确。故选BC。答案:(1)C;(2)C;(3)B解析:(1)本题考查海一气相互作

12、用中水分交换。从图中可知,为太阳辐射,为海面辐射的长波辐射,为蒸发,为降水。故选C项。(2)本题考查海洋对大气水分的影响。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海水温度低,蒸发少,提供给大气的水汽少,故选C项。本题考查海洋对沿海地区气温的影响。由于海洋的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也慢,海洋对沿海地区气温的调节作用明显。故选B项。9答案:风;风海流;风浪;降低;P处降水量增多,盐度降低。强大的上升流将富含营养盐的下层海水带往上层;沿海多雾,光照不太强,海洋环境特别适合浮游生物及鱼类等繁殖生长。鱼类、海鸟大量死亡,渔业减产;热带太平洋海区水温异常;全球气候异常:澳大利亚东岸热带地区气候干旱;秘鲁沿岸沙漠地区降水异常增多等

13、。解析:(1)在海一气相互作用中,大气主要以风的形式推动海水运动,从而向海洋输送巨大的能量,在稳定的盛行风地推动作用下,形成风海流,受不稳定风的影响,形成风浪等海水运动。图中显示,厄尔尼诺年P处海水温度偏高,以上升气流为主,降水量增多,稀释海水盐度,P处的海水盐度会降低。P处形成世界大的渔场的原因应从上升流角度进行分析。图中显示正常年份,P处为上升流,强大的上升流将富含营养盐的下层海水带往上层,浮游生物繁盛,吸引大量鱼群汇集,形成渔场;寒流的降温作用,使得近海面水汽容易凝结,形成多雾天气,光照不太强,海洋环境特别适合浮游生物及鱼类等繁殖生长,因此形成渔场。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危害应生物、生产、气候、自然灾害等方面进行叙述。图中显示,厄尔尼诺年,沿岸上升流减弱或消失,表层营养元素减少,浮游生物减少,鱼的饵料减少,大量鱼类死亡,海鸟食物减少,也出现大量死亡,当地渔业生产受损减产;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