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共15页)_第1页
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共15页)_第2页
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共15页)_第3页
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共15页)_第4页
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共15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界(shji)教育发展趋势第一节新技术革命(gmng)对教育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一向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甩的革命力量。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必然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有可能导致新的社会变革,这在人类历史上已多次得到证明。从本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革命,具有与以往几次技术革命不同的特点,它正在促使当前的工业社会转入工业后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科学技术将成为(chngwi)提高生产力、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决定因素。它对教育的影响也是全面的和深刻的,正在引发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革命。一、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及

2、其对教育的影响新技术革命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就业结构的变化。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必然伴随着一次劳动力的大转移。但是在工业社会以前,这个进程是十分缓慢的,往往需要数万年、数千年才有一次大转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只用了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的大转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的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许多国家的社会劳动力出现了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大转移。美国从1950年到1993年的43年间,在就业人口所占比例中,第一产业从12.4下降为2.7,第二产业从35.3下降到24.4,第三产业则从49.7上升至

3、72.9。法国从1950年至1993年,第一产业从27.2下降到5o,第二产业从35o下降到27.6,第三产业则从36.6上升至67.4。日本从1950至1993年,第一、二产业从70.2下降到38.1,第三产业则从29.7上升到59.9。进入90年代以后,还在沿这个方向继续变化,即第一、二产业的就业比例仍在逐年下降,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逐年上升。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这个变化还会加速,据美国民族周刊1996年2月26日提供的数字,美国工厂工人在全国劳动力中所占比重30年来从30下降到17以下,预计在今后10年内将降至12以下,到2020年,仍在工厂的劳动力仅占全美劳动力的2左右。现在,发展

4、中国家有四分之一的就业人口在第三产业,工业化国家则有三分之二以上。中国从1978年至1995年,第一产业劳动力由73.8下降到54.4,第二产业由15.2上升到23.0,第三产业由11.00增至22.6,据预测,到2000年第一、二、三产业劳动者的比例将分别为44.8、27.10、28.1。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各产业内的部门和行业结构也在变化,一些行业迅速发展,另一些行业则走向衰落甚至被淘汰。随之而来的变化就是社会职业增多,职业变换加快。据美国就业部门的统计,美国目前有三万多种职业,从70年代以来,以五年为期,每期约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变换职业或岗位。据预测,今后每10年将发生一次职业大变革。产

5、业结构、行业结构、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对整个教育,特别是对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企业职工培训的影响都是极为深刻的。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高等教育在科类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中等专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寻求与企事业用人单位紧密合作的形式;企业培训和再就业(ji y)培训必须向制度化、系列化、多样化发展。二、劳动力智能结构的变化对教育(jioy)的影响由于新科技革命是以人脑的部分思维活动的扩展和强化为特征的,各个产业将由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因此劳动力的智能结构,即脑力劳动者和体力(tl)劳动者的比例,将发生重要变化

6、。根据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当技术进步程度提高时,社会生产对于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从事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在初级机械化阶段是9:1,在中等机械化阶段是6:4,在自动化条件下是l:9。即使是产业工人,也要求他们不断接受在职培训以提高熟练程度和技术等级。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产业工人还要接受计算机技术的培训,而且还要有快速完成知识、技能的嫁接与转换的能力。据美国劳动统计署统计,未来10年内,80的就业人员需要具有高中以上的学力,而其中的80必须接受有别于大学文科的教育,或者在读完大学文科以后再接受其他方面的教育,到2000年,仅电讯、计算机和卫生保健等行业就需要几百万技

7、术人员。福特汽车公司目前每年雇用差不多一千名大学毕业生,其中大部分是工程师或工商管理硕士。据预测,在未来l0年中,在技术领域中的大学毕业生将增加752。从上述各种不同的预测和估计来看,在未来教育的发展中,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但也不是一味追求高层次而忽视基础教育。对于今后的教育发展,发达国家的重点将放在中等教育的普及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上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今后的重点将是扫盲以及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普及。三、信息技术的变化对教育的影响自从1946年世界上发明了第一台计算机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首先是5060年代以数据处理为热点的计算机应用高潮,接着是7080年代的数据库热潮。进

8、入90年代后,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在世界上更掀起了一场空前的信息化热潮。信息流在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取得与物质流、资金流鼎足而立的地位。但是,另一方面,高技术既可以用来造福人类,亦可以毁灭人类。面对着困扰全球的人口爆炸危机、粮食危机及生态危机,1990年全民教育大会号召,面向21世纪我们必须迎接三种巨大的挑战,即改善环境、应付人口增长,确保可持续发展。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进一步阐明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思想:人类(rnli)与自然和谐一致,应珍惜共有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地发展并为后代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大会呼吁各国本着全球伙伴精神予以合

9、作。在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促进教育、公众意识和培训文件中,认为“各国和教育机构应该把环境和发展问题纳入现有的培训课程中并促进交流各自的方法论和评价”;呼吁把环境和发展教育具体为学习的必要组成部分;主张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观念,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总之,环境教育将继续成为跨世纪的长期全球教育内容。另外,高科技可以使全球信息一体化,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居家办公使个人之间的接触减少,造成社会的冷漠;在犯罪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又将会出现利用高新科技犯罪的活动;失业问题将更为严重;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众多信息良莠混杂(hnz),形成了新的污染;多媒体诚然可以展示出形象易懂的知识,但同时也会冷落人

10、的想象力,长久的冷落会导致想象力的衰竭和非逻辑思维的激情的消失;信息网络化有利于国际化,但如何发扬和维护本民族文化传统来抵制网络上文化的侵略;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入网的人们匿名联络,人类变成了没有个性、没有情感、不担心后果的“电子邮件地址”。这些都是回避不了的问题。许多学者呼吁正确对待高科技社会,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提出,高技术必须要有高感情的平衡。罗马俱乐部主席佩奇强调,人类的未来只能是文化的创造,无知、狂妄、鼠目寸光、愚蠢,都将使世界无法生存。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威廉鲍恩呼吁:“我们不仅需要科学家、工程师,还需要能理解未来技术,能解释它,并利用它作为动力(dngl)的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

11、、文学艺术家和法学家等,从而使我们不至于沦为未来技术的奴仆,而成为它的主宰。”人类的文明,不仅是物质文明,更重要的是精神文明,即使在后工业社会里,技术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道德价值观念则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导。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推进者,将承担人类命运的责任。对于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困境,人类从没选择放弃我们已取得的成就而回复到原始的状态。我们无路可退,只能前进。五、全球经济一体化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在过去,信息技术不很发达,产品竞争范围较小,且产品生产周期长达数年,而当今社会大众媒介的普及、交通工具的发达缩短了空间距离,世界上任何资源和产品都可能进入国际大市场。企业不仅要与本国的同行对手竞争,而且

12、要与国际对手竞争。整个90年代国际经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今后都会对自由贸易与合作作出努力。面临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正在形成,最明显地表现在国际投资、贸易、货币和跨国公司等领域。从各国经济的整体情况来看,商品和劳务的出口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已从1970年的14增至1993年的21。中国则从3增至24。世界经济一体化向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教育要面向世界培养人才,教育结构、形式和内容也必须随之改革,各国教育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谁落后谁就会吃亏。综上所述,我们(w men)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新技术革命将引起生产力新的飞跃,而人是生产力的第一(d

13、y)要素。因为,“充分发展起来的个人自身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从直接生产过程的观点来考察,充分发展个人就是生产固定资本”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技术革命也是一场人的革命,人的智力的革命。(2)新技术革命突出了人的智力的重要性,必将导致(dozh)一个知识智力社会或“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它不仅展现出教育事业空前未有的广阔情境;人人都需要受教育,终身都需要受教育,教育事业将成为人类社会最大的行业;同时,也预示着教育必须进行前所未有的总体改革。(3)新技术革命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如何增进它的正面影响,避免其负面影响,教育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教育必须在这么变化不居

14、的社会作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使人民知道如何接受这些变化并从中得到好处,从而培养一种能动的、非保守的精神状态;同时,使人们在纠正社会和自身缺点中发挥作用,对现代世界上各种挫折、非人化和互相疏远找到补救办法,并通过教育减轻人们的不安全感和增加职业的流动性。当然,把解决这些问题的任务完全推给教育是不合理的,但是这毫不意味着改革教育、努力发挥教育作用就不需要了。恰恰相反,面对挑战的时代,这种努力不仅不能削弱还应加强。第四,新技术革命对于所有国家,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时机利用得好,抓紧应用新的科技成果,发展自己的经济,使之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的差距缩小

15、。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如果处理不当,或者漠然视之,那就会使发展中国家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拉大,有可能被甩得更远。怎样才能争取第一种可能,避免第二种可能呢?机会只垂青那些作好了充分准备的国家,而最重要的准备就是人才的准备。第二节世界教育面临的问题二战以来,各国都不同程度地进行教育改革,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教育改革也加快了步伐,加大了力度。各国教育改革的目标,都是根据本国实际提出的,但都是围绕着“教育适应迅速变化的国内国际环境,这一根本目标展开的。各国的教育改革,就局部环境而论有一定的进展,就世界环境而论,问题仍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需求的迅速增长与不同社会满足能力之间的差距战后

16、以来,由于经济和科技加速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教育需求出现了爆炸性增长。它涉及所有地区,所有年龄、所有性别、所有阶层的人们。这首先是由于人口增长引起的。据联合国的估计,1950年世界人口约为二十五亿,其中发展中地区占66,发达地区占34;预计到200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62亿,其中发展中地区的比例将上升到80,而发达地区则下降至20。这一基本情况决定了发展中地区承受的教育负担将越来越沉重。据预测,到2000年世界上仍有l.03亿611岁儿童和2.22亿1217岁青少年不能入学,他们将成为永久性文盲。这个沉重负担集中在发展中地区。据1990年的统计,发达国家仅有0.32亿文盲,而发展

17、中国家文盲总数达到9.17亿,而且比较集中于文盲在一千万以下的10个发展中国家,它们是: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巴西、埃及、伊朗和苏丹。满足学习需求的巨大差距,不仅表现在数量方面,更表现在质量方面,那些经济上贫困的、政治上没有发言权的、由于(yuy)肤色和民族而受歧视的、处于各种不利地位的人群,如女童、妇女和残疾人等,至今仍没有受到应有质量的教育。二、日益加深的教育财政(cizhng)困境满足教育需求必须以足够的教育资源作基础。而作为教育资源主渠道的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一方面教育需求加大,教育费用上涨;另一方面来自工业发展、城市交通、通讯、

18、住房(zhfng)建设、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国防预算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自7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国家的政府教育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例都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情况是,世界教育经费的分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国际教育会议文件,19701986年,发展中国家的公共教育经费从144.5亿美元增至l 033.5亿美元,净增889亿美元;而发达国家却从1455亿美元增至6897.1亿美元,净增5442.1亿美元。1986年世界公共教育经费为7930.6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占87Z%,而发展中国家只占13;同年世界各级教育学生总数为9.219亿人

19、,其中发达国家占24.3,发展中国家占75.8。这组数字表明,发达国家以87的经费培养24.3的学生,而发展中国家仅以13的经费培养养75.8的学生,两者的差距何其悬殊。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1年世界教育报告提供的1988年统计材料,发达国家幼儿园、小学、中学生均教育经费每年近2000美元,而发展中国家最低的东亚地区每年仅为50美元。以上材料表明,发展中国家实现全民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三、教育与就业的关系难以协调教育系统所培养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不协调,一直是困扰各国政府的一个普遍问题。在许多国家“高教育、低就业”,青年失业率高于一般失业率,“毕业即失业”的现象相当普遍,发

20、展中国家尤为突出。大批知识分子失业,在印度、埃及、菲律宾和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已屡见不鲜。有的涌向西方本已饱和的劳务市场,加剧了那里的就业竞争,也造成了本国的教育资源浪费。把这个问题完全归咎于“教育系统不适应经济需要”是不公正的,把希望寄托于经济增长也是过于简单的。教育与就业之间的不适应,青年失业率在不少国家居高不下,甚至还有提高的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职业结构都在发生变化,使职业和岗位流动加快,劳务市场的人力需求变化不居。另一方面,学校培养人才的周期比较长,很难预见几年后的需求情况,而且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观念陈旧,不愿革新。还有不可忽视的方面

21、,就是社会偏见对择业观的影响以及不现实的期望值。这个问题早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有的国家推出“青年就业培训系统”和“成人重新谋职培训系统”,这些措施实施(shsh)的结果,起到了某种缓冲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危机”。有的国际教育组织预计:“从今以后,已不再可能要求教育系统为工业部门的稳定工作培养工人了,而是要求它们为改革而培养有发展前途的、能够适应迅速变革的世界和掌握变革的个人。”四、教育中严重的不平等(pngdng)现象教育中的不平等现象从学校产生之日起就已存在,二战后政治民主化推动了教育的民主化,不少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消除教育中的不平等现象,但收效甚微。教育中的不平等现象主要

22、(zhyo)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性别的不平等受文化和传统的影响,女童及妇女受教育问题很严重,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妇女受教育的程度和入学率远远低于男性,在高等教育阶段表现尤为突出。据1995年世界教育报告,全球成人文盲中三分之二是妇女。全世界有1.45亿不上学的儿童,其中女童占58.6。在高等教育阶段(1823岁),撒哈拉以南非洲男女生入学率分别为9.7和4.92,在南亚则为12.4和,6.6,而在发达国家则为40.8和42.72。社会经济的不平等这是教育上一切不平等的根源。世界人EI有75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但他们只享有世界财富的162,其中10亿人生活在赤贫之中。因此,贫国与富国的差别、社会中

23、穷人和富人的差别,反映在各种教育问题之中,而且从各国受教育的梯形结构来看,越到高层次教育,不平等就越严重。地区和国家的不平等城市化和经济化水平较高地区、群众受教育的程度较高,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和边缘地区普及教育也成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差距更大,而且随教育层次的上升而明显扩大。从就学率来看,在初等教育阶段,二者之间的差距只有10左右;在中等教育阶段,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高出一倍多;在高等教育阶段,发达国家更比发展中国家高出近五倍。五、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展受到严重忽视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是大工业社会生产对教育提出的必然的普遍要求。在科学技术和生产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要求正与日俱增

24、。但是,僵化的教育体制、陈旧的教育思想以及传统的社会偏见,严重窒息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普遍存在,日益遭到强烈的批评。这个问题反映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个教育阶段。1985年“日、美、欧幼儿教育保育会议”的中心内容,强调要纠正偏重智能发展的倾向,呼吁从“智育中心”转向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有的专家还指出,绝不能以牺牲儿童的社会性和情感发展为代价去片面追求智育。片面追求智育的倾向,在教育评价观上反映得特别突出。很多国家的教育评价体系较为单一,主要采用终结(zhngji)性评价,例如中国的中考、高考录取新生时一次考试定终身。日本的高考也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价。这种考试侧重于记忆,

25、用标准化的测试检验学生所掌握的内容,局限于书本知识,不能全面考查一个人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严重阻扼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瑞典教育家胡森在论教育质量一文中,分析了发达国家的教育质量观和评价标准后指出,在评估教育质量时使用(shyng)的基本上是认知方面的准则。这就背离了教育的宗旨,即“使学生能恰当地欣赏民族文化,行为受道德的和审美的价值观指导,从而成为负责的、合作的、参与的和独立的公民”。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的咨询报告(1987)也指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学校偏重偏差值、社会偏重学历的评价模式,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应当从重视个性的观点出发,着眼于人的能力的各个方面。而且(r qi)把“

26、尊重个性”作为今后教改的三大原则之一。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教育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即“超前性”。但是,教育又必须依靠经济对教育所能提供的巨大资源和经济对于各类人力的需求情况,从而表现出某种“滞后性”。这两者都是经济的要求。前者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后者是经济的现实要求。两者之间如何求得平衡,是未来教育必须研究的问题。(2)教育在本质上是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但是现行教育体系又有一种自我保存的功能。它重复地把上一代从祖先郝里继承下来的知识、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从而构成一种时空上封闭的体系。它主要关心的是保存自己完善自己,而倾向于保守和内向。因此,教育要面向未来,必须突破

27、现有教育体系。(3)教育的社会需求和个人要求也是不平衡的。社会需求主要来源于经济和政治,教育要求则是由个人(包括家长)以及某些社会集团提出来的,个人和集团的要求多种多样,往往是按照社会需求所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无法充分满足的。这种要求有时会形成一种心理趋向,给现行教育体系以巨大的冲击。(4)社会交往、文化交流和经济竞争的日益国际化。世界上的许多问题都必须全球共同关心和解决。但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权保存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特色,保持独立的主权不受任何侵犯。因此,教育必须兼有民族意识和全球意识。各国教育应该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具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增进相互了解,关心人类

28、的共同命运。(5)教育改革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教育放在全球背景上,制定一种符合时代特征的发展战略;寻求一种富有弹性的教育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这种体系应能利用现代工业与技术上的效率,去扩大受教育的机会,不断获得新知识,发展创造力,更有效地适应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教育改革不是孤立的,如不解决社会体系中的各种矛盾,要想打破教育发展中不发达和不平等的这种恶性循环,几乎是不可能的。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在贫富悬殊的世界上,“要寻求一种根本的、非歧视性的模式。这种寻求到处会碰到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阻碍、心理上的抵制,而最重要的是会碰到社会上严格分等的现象。只有在一个由于普遍消除了社

29、会障碍而达到了一体化的社会中,这种担任挑选和分配工作的教育任务才会丧失其消极的筛滤作用,而具备促进人类成就的积极的特征。”第三节未来教育(jioy)展望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教育已成为发展的首要推动力。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的那样:“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xn s)。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未来是我们一定要去的地方,未来更是我们要去创造的地方,而教育就是塑造未来。根据现实问题和发展前景的分析,我们认为,未来教

30、育(jioy)将走向终身化、民主化、个性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一、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的思想虽早已有之,但是它形成一种重要的国际教育思潮,则是60年代才开始的。终身教育的概念是国际合作的产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一些经济、文化合作组织的推动下,终身教育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它被认为“可以与哥白尼学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终身教育这个术语,虽已被各国普遍使用,但对它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学会生存一书所下的定义,被认为有一定的代表性:“终身这个概念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包括其中的每一件事情。整体大于其部分的总和。世界上没有一个非终身的而又分割开来的永

31、恒的教育部分。换言之,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组织所根据的原则,而这个原则又是贯串在这个体系的每个部分的发展过程之中的。”所谓“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指的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在时间上包括从婴幼儿、青少年、中年到老年的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训练的连续过程;在空间上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一切可利用的教育场所和方式。所谓“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组织原则”,指的是建立教育体系的观点:“教育活动被认为是一个整体,所有的教育部门都结合在一个统一的和互相衔接的制度中。”这个体系并不排斥学校教育,而是把它包括在其中,成人教育也是它的组成部分。总之,教育体系一体化是终身教育

32、的中心思想。终身教育是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概念为基础的。对它们的解释基本上决定了终身教育的基本原则。保罗郎格朗把它的基本原则归结为五点:要防止知识的陈腐化,确保教育的连续性;要使教育计划与教育方法同各自社会特有的、独立的目标相适应;要在教育的一切阶段,面向着进化、变化和变革的生活,培养活生生的人;要解决强加于教育的传统定义与制度的束缚,大规模地配备利用一切训练和传递的方法;要在各种措施(技术的、工业的、商业的等等)和教育的目的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终身教育提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的构思,它的基本特点在于,它在任何一点上都不中断,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但是,它仍结构分明。在这一体

33、系中,我们可以区别出各个部分,它们与生命的不同阶段相一致,与现行的教育结构不同的是改变(gibin)了它们的内容和衔接方式。终身教育思想提出后,不断有所发展。1994年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罗马会议)召开。会议肯定了“终身学习”的概念,认为 “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既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xnxn)、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终身学习不仅是一种教育概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会议认为,现有的传统的教育和培训系统已不能满足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应该创建新型的“学习组织”,并为之提出一个广义的定

34、义:“公司、职工协会、学校、城市、国家或任何一个或大或小的人群,只要有需要并决定通过学习来改进他们的工作或表现的,均可称为学习组织。”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较之“终身教育”更能体现出学习者的个性与自主性,更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权利”。1996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进一步发展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它认为终身教育的概念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它不是一种遥远的理想,而是在以一系列强化这种教育需要的变革为标志的复杂教育环境中日渐形成的一种现实;它有助于安排教育的各个阶段,规划各个阶段之间的过渡,使途径多样化,同时提高每种途径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该报告把“终身学习”作为开启21世纪大门的钥匙,

35、因为它超越了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传统界限,它能迎接飞速变化的世界所提出的挑战。报告认为,满足(mnz)这一需求的唯一方式是使每个人学会如何学习。为此必须高度重视作为教育基础的“四个支柱”,即学会共同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就是增进对他人及其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的了解;学会认知就是把面广的普通教育与专深的学科探究结合起来,这种基础教育是接受终身教育的许可证;学会做事,不仅是学会从事一种职业,而且是获得一种能够应付各种情况的能力;学会生存是1972年学会生存报告的主题,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不过进入21世纪要求人人都具有很强的自主能力、判断能力和责任感,要把每个人的潜

36、能都发挥出来,如记忆力、推理力、想象力、体力、审美能力、交际能力以及领导才能等。在信息时代还应具有对信息的收集、选择、整理、管理和使用的能力。终身教育及终身学习只是提供一种指导思想,而不提供某种固定的模式。各国将根据自己的国情,建立其教育及学习体系。二、教育的民主化实现教育民主化和机会均等是战后各国努力(n l)的目标,有一定的进展,但至今很多发展中国家仍未实现这个目标。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教育一直不太理想。据世界银行高级教育顾问亚迪哈达德提供的情况,一直到1988年前后,还有11个国家的小学(xioxu)入学率尚未超过50,最低者索马里仅为15,另外有26个国家的总入学率分别在5090之间,这样

37、低的入学率对于普及义务教育无疑是极大的障碍。据资料统计,有些国家的小学辍学率甚至高达3040。面对如此严峻的教育问题,1995年3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上,与会的一百八十多个国家的代表(dibio)通过了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行动纲领,并作出了以下承诺:“到2000年,普及基础教育并使至少80的小学学龄儿童完成小学教育;到2005年,消除小学和中学教育的性别歧视;到2015年以前在所有国家普及小学教育。”发展中国家普及初等义务教育面临三大难题:就学人口持续高增长,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自身努力,因时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

38、动员社会力量实施初等教育;还需要国际组织援助。发达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从两方面着手。延长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一是把学前教育的后期与义务教育的前期有机地衔接起来,二是把中等义务教育与中学后教育联系起来。对处境不利的儿童保障其受教育的机会,使他们能与其他儿童站在发展的同一起跑线上。教育民主化不仅表现在教育机会均等,而且还表现在教育管理的民主化和教学的民主化等方面。需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把教学建立在师生平等合作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等等。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强调基础教育应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本的学习工具(如识字、口头表达、算术、解决

39、问题的方法),二是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这些需求是人类生存、潜能发展、生活质量改善、明智决断以及继续学习所要求的。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并不是要加重课程负担,而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善师生关系,有效利用当地的学习环境和现代媒体进行教学改革,同等地对待读、写、算,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学习活动相结合,从而使儿童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伦理与文化、科学与技术以及阶级与社会的教育。这个重要任务应作为国际合作中技术援助项目的一个重点。三、教育的个性化从培养人的角度看,个性教育就是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教育培养的人的个性是指人格的差异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的特性,包

40、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前者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后者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就是要使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学生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学生的个人价值。因此,个性教育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人的尊严、人的潜能(qin nn)和价值,促进人的个性自主和谐发展。个性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之处在于重视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更注重“人”的存在的价值,人自身固有的潜能、创造精神的发挥。在与传统教育的比较中把握个性教育的特征应当是:发现人的价值

41、、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强调个性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共同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名的报告(bogo)学会生存指出:“应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并把它作为当代教育的宗旨。”现时教育中的“班级授课制”曾是教育和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它克服了个别教学制的低效率,顺应了大工业生产对人才的大量需求这一现实,而且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及集体教育功效的充分发挥。但这种教学制度过分(gufn)注重教学中的步调一致、整齐划一,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教育组织及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个性化问题。各国的教改趋势是强调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普通教育职业化,

42、职业教育普通化”就是强调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打好普通教育的基础,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在中学阶段适当增开选修课,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美国的“2061计划”反映了美国21世纪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全新框架,其主要方向是:学科的严格分界将被整体组合的课程所代替;体育、音乐、美术和劳动技术将成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课程和内容的架构有不同的设想,但考虑学习者的整体素质是改革设计共同的出发点。终身学习思想的发展,也推进了教育个性化的实施,使得学习者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择校、择师、择课的自由,实现自身价值的

43、充分发展。国际上人才培养模式也出现由学科中心向学习者中心的转变、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的趋势。1989年底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从21世纪社会变迁的角度探讨了未来教育的变化,会议通过的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报告指出:“学习越来越应当成为学习者主动和由学习者推动的过程。具有不同禀赋、基础、爱好和特长的学生,其具体的发展方向和智能结构亦有所不同,教育的具体目标也应是丰富多样的,学习者的潜能开发、个性充分发展将成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为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传统的、形式主义的考试制度,在教育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上都造成了损害,社会为此付出极高的代价,个人也遭到很大

44、挫折。它是旧教育制度的一大支柱,只有对旧教育制度进行彻底改造时,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一旦教育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时,人们对于成功与失败的看法就会不同了。如果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受教育的一定阶段失败了,他还会有别的机会,不致终身被驱赶到失败的深渊之中。评价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挑选或淘汰,而是为帮助受教育者取得进步。评价不再着眼于过去,而着眼于未来。评价的程序,先由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再发展到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教师的评价,经过启发诱导,如能为受教育者自觉接受,那就实际上成为受教育者的自我评价。评价的标准,将从单一的认知标准,改变为重视个性、能力等方面的多元化评价系统。对教育体系本身也要作不

45、断的定期评价,使之更为完善。四、教育(jioy)的信息化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变的两大技术杠杆,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交往乃至生活方式,将成为人类文化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当代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的不仅(bjn)是手段与方法的变革,而且也是包括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它将在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基础(读、写、算)中引发一场强大的裂变。阅读方式: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高效率检索式阅读。写作方式: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鼠标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超

46、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计算方式:从数学计算走向用基2代码和二进制数字化模拟和高速运算;文字的数字化使计算机从语言上升为文化,并使读、写、算融为一体;图象、声音、影视的数字化使人类进入“虚拟现实”中的计算机仿真世界,并使数字化成为人类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重要文化方式、生存方式和教育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研究报告认为:这些新技术正在我们眼前引起一场真正的革命,它将在世界范围内既影响生产和工作,也影响着教育和培训。然而,这些可能性无论从理论上看有多么大,也都应在具体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中加以考虑。发达国家正在为学校和家庭电脑普及化而努力,发展中国家因其技术能力较低和财源有限

47、而处于(chy)不利地位,两者在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发展中国家应竭尽所能来避免这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加强基础设施,提高技术能力,把在全社会普及这些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优先事项来考虑。当然,这种考虑并不是纯技术性的,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政治性的。发展中国家制定新技术政策,需要取得与企业和国际组织的密切协作。无论作出什么样的教育选择,必须同时维护机会均等的基本原则。通过使用新技术使远距离教育多样化并得到改进,成为终身教育的手段之一,是一种已有成功实例的正确选择。使用信息技术并不是要损害书籍,书籍不再是唯一的教学工具,但在目前仍是最便于使用和最经济实惠的载体。新技术的发展必然大大改变教师的作用,

48、但丝毫不会削弱教师的作用。教师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被视为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今后他们将成为“集体知识的合作伙伴”。教师既是教学者又是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新技术,查找、加工、储存各种信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还有责任指导学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以批判的精神对待这些信息。因此,培训教师掌握新技术,使之站在变革的前沿,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育管理,将会大大减少管理过程的中间环节,改变(gibin)人浮于事的状况,使教育管理走上科学化的轨道。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将形成“教材一教师”一体化,加智能电脑辅助教学有可能逼真地模仿出“因材施教”,实现不同对象(具有不同年龄、性别

49、、个性、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等的学生)在不同时空的学习个别化。个别化的学习形式,将给学生以学习主动权,可以择校、择师、择课、择时、择地,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检索(jin su)世界各国图书馆的书目,调读远在千里之外的各种资料,形成一种从未有过的知识个性化现象,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其潜能,提高其创造力,发展其个性。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化时代在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工作和生活的同时,其不利因素亦如影随形,如网络上传送的信息垃圾、不健康的内容,昂贵的硬件设施将有可能导致贫国、富国差距进一步拉大,学生间家庭条件的差异导致教育的平等受到威胁等。但正如人类从未因为汽车的诞生带来交通事故而抛弃汽车回到步行时代一样,我们也将选择继续前行(qin xn)用人类的理性和良知给科学指出方向。五、教育的国际化全球信息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教育提出了面向世界、面向国际的要求,教育的国际化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教育目标国际化教育系统要面向国际培养人才,教育机构要进一步向国际社会开放,从中小学就培养学生具有国际意识,加强外语、计算机的教学,开展国际互访和网上交流。高等教育要面向国际发展。美国学者提出需要一种超越赠地学院的新的高等教育观念,这就是高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