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课件_第1页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课件_第2页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课件_第3页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课件_第4页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十一章 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11.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11.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第1页,共60页。11.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一、电动机的起动指标: 起动转矩足够大。 起动电流不超过允许范围。异步机的实际起动情况: 起动电流大:Ist = sc IN = (5.57) IN 起动转矩小:Tst =stTN = (1.62.2) TN 不利影响:(1) 大电流使电网电压降低,影响自身及其他负载 工作。 (2) 频繁起动时造成热量积累,易使电动机过热。 第2页,共60页。二、笼型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1. 小容量的电动机(7.5kW)2. 电动机容量满足如下要求:Ist INsc =

2、143 +电源总容量(kVA)电动机容量(kVA)第3页,共60页。三、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减压起动1. 定子串联电阻或 电抗减压起动:M33R(L)Q1Q2FU运行起动第4页,共60页。适用于:正常运行为联结的电动机。Y型起动,型运行。2. Y 减压起动: Y型起动WVUWVUIstYUN型起动(型运行)UNIstZZZZZZ3 | Z |UNIstY =3UNIst =| Z |第5页,共60页。 Y型起动的起动电流为:IstY =13IstT U12 ,TstY =13Tst Y型起动的起动转矩为: 1 3U1 =U1 Y 减压起动的特点: (1) 电源电压不变,改变定子绕组接法; (2)

3、减压比为: 13Y起动相电压U1 起动相电压U1=第6页,共60页。否则不能采用此法。(1) IstYImax (线路中允许的最大电流);(2) TstYTL 。 Y 减压起动的使用条件:第7页,共60页。定子电流: kAIst线路电流:IstA= kA2Ist3. 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M3UN= kAUNkAIstIstA 降压比为:U1kA =U1UNU1定子电压: 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的起 动电流为:IstA= kA2Ist第8页,共60页。 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的特点:(1) 定子绕组接法不变,改变定子绕组的电压;(2) 降压比 KA 可调: U1 = ( 0.4、0.6、0.8) UN U

4、1 = ( 0.55、0.64、0.73) UN 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的起动转矩为:TstA = kA2 Tst第9页,共60页。(1) IstAImax (线路中允许的最大电流);(2) TstATL 否则不能采用此法。自耦变压器电压比的选择: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的使用条件:kA2 Ist ImaxkA2 Tst TL kA2 TLTstImaxIst第10页,共60页。4. 延边三角形减压起动2 5143614362 5适用于:正常运行为联结的电动机。延边三角形起动,型运行。第11页,共60页。说明:关于起动转矩大小的几点考虑 设减压起动的起动转矩为:Tst 起动电流为:Ist 带负载起动时,

5、要求: Tst TL1.考虑加速转矩 Tst (1.11.2)TL2.考虑电源电压波动3.考虑谐波的影响Tst (1.11.2)TL(0.850.95) 2第12页,共60页。四、改善起动性能的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1.深槽异步电动机 槽深 h 与槽宽 b 之比为:h / b = 10 12漏电抗小漏电抗大增大电流密度 起动时: f2 高,漏电抗大,电流的集肤效应使导条的等效面积减小,即 R2 Tst 运行时: f2 很低,漏电抗很小,集肤效应消失,R2第13页,共60页。2.双笼型异步电动机电阻大漏抗小电阻小漏抗大 起动时 f2 高: 漏抗大,起主要作用, I2 主要集中在外笼, 外笼 R2 大

6、上笼(外笼)下笼(内笼) Tst 大; 运行时 f2 很低 : 漏抗很小,R2 起主要作用, I2 主要集中在内笼,外笼 起动笼。内笼 工作笼。第14页,共60页。1. 分级起动过程3 M3Q2 Q2Q1 Q1Rst1Rst2n0TnO3(R22)TLT2 T12(R21)1(R2)abcdef(1)串联 Rst1和 Rst2 起动(特性3): 总电阻 R22 = R2 + Rst1+ Rst2(2) 合上 Q1 ,切除 Rst2 (特性2): 总电阻 R21 = R2+ Rst1(3) 合上 Q2 ,切除 Rst1 (特性1): 总电阻: R2五、绕线型异步机转子电路串电阻起动第15页,共6

7、0页。2. 起动级数与起动电阻的计算(1) 选择 T1 和 T2: 起动转矩: T1 = (0.8 0.9) TM 切换转矩: T2 = (1.1 1.2) TL 起切转矩比: =T1T2R2 = sN E2N3 I2N(2) 求出 R2 :第16页,共60页。(3) 起动级数与起动电阻的关系n0TnO3(R22)TLT2 T12(R21)1(R2)abcdefT = +2TM sMs ssM当 ssM 时:T = 2TMsM s当 s 不变时:T 1sM 1R2 T1 R22T2 R21 =b点和 c点=R21R2d 点和 e点=当 sM 不变时: T sT1 seTN sN =sasM3s

8、esM1=1R22seR2= sNT1TNR2R22第17页,共60页。T1 R2mT2 R2(m1)=R2(m1)R2(m2)= 对于 m 级起动:=R21R2=R21 =R2R22 =R21 R2m = R2(m1)=2R2 =m R2Rst1 = R21R2Rst2 = R22R21Rstm = R2mR2(m1)= R2m R2 mm =R2mR2 lg lg= TN sNT1 m第18页,共60页。 频敏变阻器: 频率高:损耗大,电阻大; 频率低:损耗小,电阻小。 转子电路起动时: f2 高,电阻大, 转子电路正常运行时: f2 低,电阻小,Tst 大, Ist 小。自动切除变阻器。

9、二、转子电路串频敏变阻器起动第19页,共60页。M33Q111.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一、能耗制动1. 制动原理n+UQ2 RbI1FF制动前: Q1 合上,Q2 断开,M 为电动状态。制动时: Q1 断开,Q2 合上。M 为制动状态。定子:UI1转子:nE2 I2TT第20页,共60页。2. 能耗制动时的机械特性OnT特点: 因T 与 n 方向相反, n T 曲线在第、 象限。 因 n = 0 时, T = 0, n T 曲线过原点。 制动电流增大时, 制动转矩也增大; 产生最大转矩的转速不变。I1I1第21页,共60页。3. 能耗制动过程 迅速停车TLOnT12(1) 制动原理:制动前:

10、特性 1。制动时:特性 2。a 点b 点原点 O (n = 0,T = 0),惯性ab(T0,制动开始)n制动过程结束。(2) 制动效果: RbI1T制动快(3) 制动时的功率: 定子输入:P1 = 0,轴上输出:P2 = T0动能 P2 转子电路的电能, PCu2消耗掉。第22页,共60页。4. 能耗制动运行 下放重物TLOnT12aa 点b 点惯性(T0,制动开始)bn原点 O (n = 0,T = 0),在TL作用下n 反向增加cc 点(T = TL),制动运行状态以速度 nc 稳定下放重物。 制动效果: 由制动回路的电阻决定。第23页,共60页。二、反接制动1. 定子两相反接的反接制动

11、迅速停车3 M33 M3Rb电动状态制动状态(1) 制动原理:第24页,共60页。TL制动前:正向电动状态;制动时:OnT1n02n0定子相序改变,n0 变向。bs =n0 nn0=n0+nn0即:s 1 (第象限)。同时:E2s、I2 反向,T 反向。aca 点b 点惯性(T0,制动开始)nc 点(n = 0,T 0),制动结束。到 c 点时,若未切断电源,M 将反向起动。TLd第25页,共60页。取决于 Rb 的大小。(2) 制动效果:aOnT1n02n0bc(3) 制动时的功率:Pe = m1I22R2+ Rb s0PCu2 = m1(R2 + Rb ) I22 = PePm = Pe

12、+ |Pm|0Pm = (1s ) Pe三相电能电磁功率 Pe转子机械功率 Pm定子转子电阻消耗掉第26页,共60页。2. 转子反向的反接制动下放重物OnT1n02bcTLad(1) 制动原理: 定子相序不变,转子电路串联对称电阻 Rb。a 点b 点惯性(TTL)nc 点 ( n = 0,TTL )在TL 作用下M 反向起动d 点( n0,T = TL )制动运行状态(2) 制动效果: 改变 Rb 的大小,改变特性 2 的斜率,改变 nd 。下放重物: TcTL 。3e第27页,共60页。(3) 制动时的功率:s =n0nn0第象限:1 (n0)Pe = m1I22R2+ Rb s0pCu2

13、= m1(R2+ Rb ) I22 = PePm = Pe + |Pm|0Pm = (1s ) Pe 定子输入电功率 轴上输入机械功率 (位能负载的位能) 电功率与机械功率均 消耗在转子电路中。第28页,共60页。三、回馈制动用于高速下放重物,不用于迅速停车。在调速过程中也会自动出现回馈制动现象。1. 下放重物时的回馈制动G3 M3RbOnTn01TLTTnTLbac反向电动回馈制动第29页,共60页。(1) 制动时的功率:s =n0nn0=n0+nn0第象限:0 (nn0)Pe = m1I22R2+ Rb s0PCu2 = PePm|Pe | = |Pm|PCu20Pm= (1s ) Pe=

14、 m1I221ss(R2+ Rb )定子发出电功率, 向电源回馈电能。轴上输入机械功率 (位能负载的位能) 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减去转子铜耗等)。第30页,共60页。(2) 制动效果:Rb特性 2 斜率下放速度 为了避免危险的高速,一般不串联 Rb。2. 减压调速与变极调速时的回馈制动TnOfNf1TLabcdTnOYYYTLabcd?第31页,共60页。 例3:一台绕线型异步 M 的技术数据为:PN = 75 kW, nN = 1 460 r/min,MT = 2.8 ,U2N = 399 V,I2N = 116 A。在固有特性上带动反抗性恒转矩负载运行,TL= 0.8TN 。为使电动机快速

15、反转,采用反接制动。(1) 要求制动之初的电磁转矩为T = 2TN ,求转子每相应串联的电阻值Rb;(2) 电动机反转后的稳定转速为多少? sN =n0nN n0=150014601500= 0.027R2 =sN U2N3 I2N=0.027399 1163= 0.0536 解:(1)第32页,共60页。aOnT1n02n0bcTL固有特性上的临界转差率:sM = sN ( MT +MT21 )= 0.027 ( 2.8 +2.821 )= 0.146( )2sa = sMMTTNTLMTTNTL1( )2= 0.1462.80.82.80.81= 0.0213sb = 2sa = 1.98

16、( )2sM = sbMTTNTb+MTTNTb1第33页,共60页。+ 1 ( )2sM =1.982.822.82= 4.71Rb = ( 1) R2sMsM= 1.676 = ( 1)0.05364.710.146(2) M 反转后的稳定转速:TLaOnT1n02n0bcTLd( )2= 4.712.80.82.80.81= 0.687nd = (1sd ) n0 =(10.687)(1500)= 469.5 r/min( )2sd = sMMTTNTLMTTNTL1第34页,共60页。 例4:一台绕线型异步 M 的技术数据为:PN = 75 kW, nN = 1 460 r/min,M

17、T = 2.8 ,U2N = 399 V,I2N = 116A。 该 M 拖动起重机的提升机构,如果:TL= 0.8TN,下放速度为 300 r/min,问:应当采用什么制动方法?并具体计算。sN =n0nN n0= 0.027OnT1n0TLa2bc解:采用转子反转的反接制动法。R2 =sN U2N3 I2N= 0.0536 300第35页,共60页。= 0.146在固有特性上:sM = sN ( MT +MT21 )当 TL = 0.8TN 时:( )2sa = sMMTTNTLMTTNTL1= 0.0213在人为特性上, TL = 0.8TN 时( c 点):sc =n0nc n0=15

18、00(300)1500= 1.2则:Rb = ( 1) R2scsa= ( 1)0.05361.20.0213= 2.966 第36页,共60页。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反转第37页,共60页。第 十二章 异步电机的制动第38页,共60页。1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1. 改变磁极对数 p2. 改变转差率 s 3. 改变电源频率 f1(变频调速)调速方法: n = (1 s) n0 = (1 s)60 f1 p 有级调速。无级调速。第39页,共60页。一、电动机的调速指标1. 调速范围 D =nmax nmin 重型铣床的进给机构: D = 300 (2 600 mm/min)2. 调速方向3. 调速

19、的平滑性 平滑系数 =ni ni14. 调速的稳定性 静差率= 100%n0nn0 TnOn01n02nNnN D、nN 的关系(nN = nmax)D =nNnN (1)第40页,共60页。例如:nN = 1 430 r/min,nN = 115 r/min , 要求30%、则 D = 5.3。 要求20%、则 D = 3.1。 再如: nN = 1 430 r/min, D = 20,5%, 则 nN = 3.76 r/min。5. 调速的经济性6. 调速时的允许负载 不同转速下满载运行时: 输出转矩相同 恒转矩调速。输出功率相同 恒功率调速。第41页,共60页。TL二、变极调速n0TnO

20、YYY0.5n0n0TnOYY0.5n0TL1. 调速方向 YYY ():n Y () YY : n2. 调速范围:D = 2 4第42页,共60页。3. 调速的平滑性: 平滑性差。4. 调速的稳定性: 稳定性好。静差率:% =n0nn0 nn0 =(基本不变)5. 调速的经济性: 经济性好。6. 调速时的允许负载:(1) YYY:恒转矩调速。 满载输出功率:P2 =3 UN IN cos1满载输出转矩:T2 = P2= 12 INYINYY= 12 Y YY第43页,共60页。如果 cos1不变,则:= 12 P2YP2YY= 1 T2YT2YY(恒转矩调速)(2) YY(近似)恒功率调速:

21、= 3 IPN 2 IPN ININYY= 3 2 = 12 YY如果cos1不变,则: P2P2YY= 3 2 1(恒功率调速) T2T2YY= 2 3 2 = 1.732第44页,共60页。n0TnOsMUNTLTL三、变转差率调速(能耗转差调速)1. 调压调速:TL(1) 调速方向: U1(UN)U1n0TnOsMUNU1n(2) 调速范围: D 较小。第45页,共60页。(3) 调速的平滑性:若能连续调节U1,n 可实现无级调速。(4) 调速的稳定性: 经济性较差。 需要可调交流电源; cos1和均较低。(6) 调速时的允许负载: 既非恒转矩调速,又非恒功率调速。TU1p2稳定性差。(

22、5) 调速的经济性:U1T (n)P2第46页,共60页。n0TnOTMR2R2+Rr2. 转子串电阻调速TLM33RrKM(1) 调速方向:n(2) 调速范围:D 较小。第47页,共60页。(3) 调速的平滑性:Rr %(5) 调速的经济性: 初期投资不大,但运行效率较低。(6) 调速时的允许负载: 取决于 Rr 的调节方式。(4) 调速的稳定性:稳定性差。 恒转矩调速。 调速前后 U1 、 f1 不变,m不变,T = CTm I2N cos2 基本不变。第48页,共60页。3. 串级调速(1) 串级调速的原理 在转子电路中串联一个与 e2s 频率相等、相位相同或相反的附加电动势 ead ,

23、以代替 Rr 上的电压降,从而使这部分能量不致损耗掉。转子相电流:sE2 EadR2 + j sX2I2s = I2s = sE2 + EadR22 + (sX2 )2 e2s 与 ead 同相位时:在引入 ead 的瞬间:I2sTnsE2I2sTT =TL第49页,共60页。I2s = sE2EadR22 + (sX2 )2 e2s与ead 相位相反时:在引入 ead 的瞬间:I2sTnsE2I2sTT =TL(2) 串级调速的机械特性n0TnOE2sE2s+EadE2sEad第50页,共60页。(3) 串级调速的调速性能 调速方向: 调速范围: D 较大。 调速的平滑性:平滑性好(无级调速

24、)。 调速的稳定性:稳定性好。 调速的经济性: 初期投资大;运行效率较高,运行费用不大。 调速时的允许负载:恒转矩调速。 调速前后 U1 、 f1 不变,m不变, 基本不变。 T = CTm I2N cos2 第51页,共60页。三、变频调速 U、f 可 变M33整流电路逆变电路50 Hz控制电路 直 流n0TnOn0f1fNU1L= UNn0TnOn0f1fN ,=常数U1f1 TLTL第52页,共60页。1. 调速方向:f1fN 时:nf1fN 时:n2. 调速范围:3. 调速的平滑性:5. 调速的经济性:4. 调速的稳定性:D 较大。平滑性好(无级调速)。稳定性好。 初期投资大;运行费用

25、不大。6. 调速时的允许负载:(1) f1fN 时:恒转矩调速。=常数U1f1 m基本不变, T = CTm I2N cos2 基本不变。第53页,共60页。 P2 = T2U14.44 f1 kw1N1m=T(2) f1 fN 时:恒功率调速。 U1L = UN T = CTm I2N cos2 1f11n1nT n P2 = 常数第54页,共60页。(1) 转子转速 n;(2) 当 U1 = 0.8 UN 时的转子转速;(3) 当 U1L = 0.8 UN,f1 = 0.8 fN 时的转子转速;(4) 当 R2 + Rr = 0.05 时的转子转速。 例2:某三相异步 M 的技术数据为:P

26、N = 30 kW, UN = 380 V,nN = 980 r/min,MT = 2.2, R2 = 0.02 ,TL = 0.8 TN。求:解:(1)sN =n0nN n0=10009801000= 0.02sM = sN ( MT +MT21 )= 0.02 ( 2.2 +2.221 )= 0.083第55页,共60页。( )2s = sMMTTNTLMTTNTL1= 0.0156( )2= 0.0832.20.82.20.81n = (1s) n0 = 1 000 (10.0156) = 984.4 r/min (2) 当 U1L = 0.8UN 时,n0、sM 不变,TMU12:TM = 0.82MTTN= 0.822.2 TN = 1.408 TN = 0.0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