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_第1页
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_第2页
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_第3页
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_第4页
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世界艾滋病日每年的12月1日艾滋病传播迅速病死率高目前无法根本治愈 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我”做起! 艾滋病(AIDS)是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简称,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艾滋病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艾滋病病毒主要侵害人体免疫系统,当免疫系统被病毒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免疫能力而感染其它的疾病导致死亡。我国现状现状概述:截至2010

2、年10月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万余例,其中死亡6.8万余例。但是根据早前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结果表明:截至2009年底,我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其中病人约10.5万人6; 2009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因艾滋病相关死亡约2.6万人。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疫情严重,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和广东6省区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全国77.1%。我国艾滋病患者在范围上逐步扩大,其中男同性恋人群是易感人群,得病率高,大学生人群也在逐渐增多。 我国在医疗实践中各个检测窗口所显示的数据表明我国艾滋病的感染率在万分之五到千分之一之间7,高危人

3、群(性工作者,吸毒人群和MSM人群)较高,尤其是MSM人群的感染率普遍在10%以上。 艾滋病毒男女区别美国疾病控制与防治中心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男性和女性性交次数和性伙伴范围近似的情况下,一般只有一种病毒感染男性,而会有数种病毒感染女性。但女性艾滋病患者携有的艾滋病病毒种类虽然多,但血液中病毒的总数量却比男性少近60%。而且不论男女,艾滋病死亡率总是差不多。这种奇怪的情况起初令研究人员大惑不解,后来发现答案是男女生理构造不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约500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的研究表明,人体的免疫系统中存在一种称为“HLACLASSI”的遗传基因,它们可以确定哪些细胞被艾滋病病毒感染,

4、并用信号分子给这些细胞作上标记,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会杀死被标记的细胞,从而阻止病毒的蔓延。作为反击,艾滋病毒把T细胞作为主要打击对象。而女性先天带有比较多的T细胞,这使女性对艾滋病病毒特别敏感。结果,女性体内的一种艾滋病病毒不久就变异为数种,这种情况在感染后的第一年特别明显。因此女患者携有的病毒总数量不多,可是危害丝毫不减。这项研究成果把药品公司惊出一身冷汗。因为这若是事实,女性体内新变异出的艾滋病病毒会让名噪一时的“鸡尾酒”疗法和其它特效药黯然失色。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哪些 不同之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5、。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 艾滋病病人有哪些临床表现? 病人可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不规则低热、慢性腹泻、渐进性消瘦、乏力及各种机会性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口腔念珠菌感染、组织胞浆菌感染,弓形体病及隐孢子虫病,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或肺炎、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败血症、反复发生

6、的疱疹病毒感染;并有神经系统病变和卡波济肉瘤、淋巴瘤等 。病人可死于肿瘤和各种病原体的感染。 一旦感染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哪些危害?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

7、破裂。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艾滋病毒男女区别传播途径一般的接触并

8、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艾滋病病人吃过的菜,喝过的汤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在离开人体,如果暴露在空气中,没有几分钟就会死亡。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该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经亲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 、打喷嚏等,而感染,甚至照料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 艾滋病毒感染的三大途径 性接触传播:通过性交方式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 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输入或注射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母婴传播:1/3感染了艾滋病病

9、毒的妇女会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把病毒传染给婴儿 性 接 触 传 播 经性接触传播是目前全球主要的HIV传播途径,大约全球7080感染者是通过性接触感染上HIV,其中异性间性接触传播占70%以上,而男性同性恋性接触传播占510 。 血 液 传 播 1、重复、共同使用一套针具(吸毒者)、与他人共用其它注射材料:水、勺子、滤膜等。静脉注射吸毒: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或注射器消毒不严是感染HIV的危险行为。该途径是目前我国HIV传播的主要途径。 2、使用带有HIV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单次暴露的传染概率大于90%。 3、外科器具。不慎被污染HIV的器具如针头刺伤皮肤(职业暴露),单次暴露的传播概率为0.

10、33%。血液途径 母 婴 传 播 感染HIV的母亲,可以在妊娠期间、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哺乳将HIV传染给下一代。可能性约30%-40% 母婴阻断:在孕期给HIV感染的孕妇及其新生儿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并结合剖腹产、人工喂养等措施,可使母婴传染率降低至2% 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 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

11、断,是能够预防的。 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 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1、不发生婚前性行为,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杜绝无保护性交、多个性伙伴等高危性行为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

12、病的危险。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7、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8、 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 为什么不能歧视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 艾滋病病人及感染

13、者的参与和合作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歧视不仅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家庭和社区要为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高危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病人及感染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和维护社会安定。 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常见的歧视行为有:随意泄露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姓名、地址、工作单位及生活史;将病人和感染者的病情、个人生活状态作为谈话资料,渲染或猜测,严重伤害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

14、健康;以不正当理由拒绝为病人家属提供社会服务,如购物、孩子上学入托、就医等等;蓄意对病人及其家属使用侮辱性语言和行为,包括故意破坏他们的财产和生活用具等;以不正当理由强迫患者家属搬迁。 “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办公用品,共同办公”、“与艾滋病患者共用餐具,共同进餐”、“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马桶、浴室、游泳池等公共设施”这六种行为或方式不会传播艾滋病, 世界艾滋病日:每年的12月1日2000年“男士责无旁贷”(Men Make a Difference)。 2001年“你我同参与”(I can, and You?)。 2002年“相

15、互关爱,共享生命”(Live, let Live)。 2003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Live, let Live)。 2004年“关注妇女,抗击艾滋”(Women, Girls, HIV and AIDS)。 2005 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诺”(stop AIDS, keep the promise )。 世界艾滋病运动(WAC)选择“遏制艾滋、信守承诺”为其2005到2010年的主题。 2006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诺”(stop AIDS, keep the promise )。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今年世界艾滋病的宣传主题仍然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主题强调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承诺、

16、共同参与,号召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要行动起来,恪尽职守、履行承诺。 2007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诺”(stop AIDS, keep the promise )。 宣传主题仍然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艾滋病的英文全称是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即“获得性免疫系统缺乏综合征”,简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Aids”。这个简称的字面意义就是“援助”的意思。 2008年“全民动员”。 这一主题将继续通过世界艾滋病日运动的口号“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加以推广。 2009年“普遍可及和人权”(Universal Access and Human Rights)。 2010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2011年“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Getting to Zero)。 2011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2011年11月9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发布我国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红丝带的由来及含义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