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之阅读通关08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之阅读通关08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之阅读通关08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之阅读通关08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之阅读通关08文言文阅读【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阅读通关08 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杨氏者,苻承祖姨也,家贫无产业。及承祖为太后所宠贵,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常谓其姊曰:“姊虽有一时之荣,不若妹有无忧之乐。”姊每遗其衣服,多不受。强与之,则云:“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终不肯受。时受其衣服,多不着,密埋之。承祖每见其寒悴,深恨其母,谓不供给之,乃启其母曰:“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母具以语之。承祖乃遣人乘车往迎之,强舁于车上,则大哭,言:“尔欲杀我也!”由是苻家内外皆号为痴姨。(节选自魏书)(注)苻承祖:人名。恨:埋怨。舁(y):抬。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强与之 与:_(2)母具以语之

2、具:_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3.本文杨氏被苻家内外称为“痴姨”,她的“痴”表现在哪里?请结合原文进行概括。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秋七月,公主尝衣贴绣铺翠襦入宫中。太祖曰:“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饬。”公主笑曰:“此所用翠羽几何?”太祖曰:“不然。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展转贩易,伤生浸广,实汝之由。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主惭谢。主因侍坐,与皇后同言曰:“官家作天子日久,岂不能用黄金装肩舆,乘以出入。”太祖笑曰:“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饬,力亦可办。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

3、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当勿复言。”(节选自治通鉴)(注释)公主:宋太祖赵匡胤之女。翠襦(r):翠鸟羽毛做的短袄。饬(ch):修饰,装饰。(wi):古代宫殿的旁门。肩舆(y):指抬的小轿。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含义。(1)主惭谢 谢:(2)宫殿悉以金银为饬 悉: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6.宋太祖与公主、皇后的对话,蕴含了哪些治国的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述。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范仲淹传范仲淹,字希文。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房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4、。延州诸砦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进户部郎中兼知延州。先是,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钤辖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时塞门、承平诸砦既废,用种世衡策,城青涧以据贼冲,大兴营田,且听民得互市,以通有无。又以民远输劳苦,请建鄜城为军,以河中、同、华中下户税租就输之。春夏徙兵就食,可省籴十之三,他所减不与。(注释)砦(zhi):同“寨”。钤(qin)辖:宋代军职名。种世衡:字仲平,北宋将领,种家军开山人。互市:往来贸易。鄜(f)城:鄜城县,今陕西洛川境内。籴(d)

5、:买入粮食。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使更出御贼 (_)(2)时塞门、承平诸砦既废(_)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又以民远输劳苦,请建鄜城为军。9.选文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有关范仲淹的三件事,请简要概括。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东坡在儋耳。因试笔,尝自书云:“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之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戊寅九月十二日,与客饮薄酒小醉,信笔书此纸。”(注释

6、)儋耳:地名,今海南省儋县,苏轼曾被贬于此。大瀛海:指大海。中国:指中原地区。少海:小海。覆:倾倒。芥:小草。方轨八达:四通八达。方轨,两车并行。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蚁即径去 径:_(2)见其类,出涕曰 涕:_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12.结合原文内容,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魏咏之魏咏之,字长道,任城人也。家世贫素,而躬耕为事,好学不倦。生而兔缺,有善相者谓之曰:“卿当富贵。”年十八,闻荆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疗之,贫无行装,谓家人曰:“残丑如此,用活何为!”遂赍数斛米西上,以投仲堪。既至,造门自

7、通。仲堪与语,嘉其盛意,召医视之。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语笑。”咏之曰:“半生不语,而有半生,亦当疗之,且百日邪!”仲堪于是处之别屋,令医善疗之。(甲)咏之遂闭口不语,唯食薄粥,其厉志如此。及去,仲堪厚资遣之。初为州主簿,尝见桓玄。既出,玄鄙其精神不隽,谓坐客曰:“庸神而宅伟干,不成令器。”竟不调而遣之,(乙)咏之遂闭口不语。及玄篡位,咏之为将军刘裕谋而败之;桓歆寇历阳,咏之率众击走之。义熙初,进征虏将军,后为南蛮校尉。咏之初为布衣,不以贫贱为耻;及居显位,亦不以富贵骄人。始为殷仲堪之客,未几竟践其位,论者称之。寻卒于官,其后录其赞义之功,后追封江陵县公,食邑二千五百户,谥曰桓

8、。(节选自晋书,有删改)13.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造门自通联想到“造访”中的“造”,推断其义为“拜访、到”。B.且百日邪回忆“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推知“且”义为“而且”。C.玄鄙其精神不隽查词典,从“通俊,才智出众”义项中判断“隽”为“出众”。D.未几竟践其位联系上下文“及居显位”和“卒于官”,推测“践”义为“承袭”。1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引用善相者的话,为下文魏咏之成为一代名臣做铺垫,引起读者阅读兴趣。B.魏咏之想去殷仲堪处找名医医治兔唇,但因自身贫困和相貌丑陋自卑消极。C.殷仲堪先安排名医为魏咏之治疗,后用很多

9、钱财送走他,足见其为人仗义、慷慨大方。D.魏咏之平定桓玄的叛乱,赶走桓歆,有赞助正义之举,死后被追封为江陵县公。15.用现代汉语书写下面句子的意思。咏之初为布衣,不以贫贱为耻;及居显位,亦不以富贵骄人。16.文中(甲)(乙)两处均为“咏之遂闭口不语”,原因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回答。17.魏咏之从一名草根成为一代名臣的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

10、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乙)颜杲卿字昕,以文儒世家。性刚正,莅事明济。安禄山闻其名,表为营田判官,假常山太守。禄山反,史思明攻常山。不涉旬,贼急攻城。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贼胁使降,不应。取少子季明加刃颈上曰:“降我,当活而子。”杲卿不答。遂杀之。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

11、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胡而绝,年六十五。(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七有删改)注:假:代理;季明:颜杲卿的小儿子;擢:提拔;含胡:含糊。1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顺为正者 正:标准B.得志,与民由之 由:遵循C.降我,当活而子 活:活命D.禄山不胜忿 忿:恼怒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往之女家 辍耕之垄上C.安禄山闻其名 其妻献疑曰D.乃从尔反耶 久而乃和2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真正大丈夫标准:一是坚守仁义礼的道德品质,二是穷

12、达有道,三是心志坚定。B.颜杲卿忠贞不屈,视死如归。颜杲卿被叛贼绑在天津桥的柱子之上,但是出于招降的目的,叛贼把切好的肉拿来让他吃,他还是不停口地骂,叛贼忍无可忍割断他的舌头。C.(甲)文以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衍、张仪之流,批驳其没有独立人格,只知顺从迎合。他们算不上大丈夫。(乙)文颜杲卿性刚正,守忠义,以生命诠释了“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D.(甲)文多用排比,语言气势非凡,充满雄辩的力量;(乙)文以记叙为主,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生动表现了颜杲卿的凛然正气。21.翻译下列句子。(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

13、答下面小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别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

14、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庄公十年)(乙)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营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者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选自刺客列传)注(事)供职为臣。(败北)战败逃亡。(今争城坏即压齐境)极言齐促鲁之深,齐境紧逼鲁城之下。(图)谋划。2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

15、遂与外人间隔/间不容发/亲密无间B.未能远谋/聚室而谋/素未谋面/出谋划策C.小大之狱/何陋之有/甘之如始/天之骄子D.盟于坛上/其一犬坐于前/毁于一且/喜形于色23.翻译文中四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翻译;鲁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理解回答曹刿“何以战”的问题时,鲁庄公首先想到不能把衣食据为己有,而要与人分享,做到了取信于民。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翻译第一次击鼓能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耗尽了。理解这句话阐释了鲁军等待齐军三次击鼓后

16、才进攻的原因,表现出曹刿善于把握战机,具有较高的军事才能。C.既克,公问其故。翻译既然打了胜仗,鲁庄公就来询问(曹刿)取胜的原因。理解直到战争结束,鲁庄公还弄不清取胜的原因,这又一次说明了鲁庄公的鄙陋,以此反衬曹刿的足智多谋。D.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翻译桓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所侵占的鲁国领土。理解齐植公在曹沫的武力威逼之下,不得已答应了归还鲁国领土,从侧面表现出曹沫的勇武蛮横、令人畏惧。24.“铁肩担道义”指的是救国救民、为国为民的理想与志向。在诸葛亮身上,它表现为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鞠躬尽瘁的赤胆忠心;在曹刿的身上,它表现为身为一介平民,却心系国家存亡的无畏担当。根据上面的文段乙和下面的

17、链接材料,说说“铁肩担道义”还有哪些表现。(链接材料)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通成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闲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选自陈涉世家)注(闾左)贫苦农民。(屯)停驻。(当行)在征发之列。(大计)起义。(死国)为国事而死。(唱)同“倡”,倡导、发起。

18、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

19、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选自战国策,有删改)(注释)且:将要。苏代:人名。惠王:赵惠王。他将要攻打燕国。曝:曝晒。拑:通“钳”,夹住。喙:鸟兽的嘴。禽:通“擒”,捉住。熟:仔细。25.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A.何陋之有?B.吾妻之美我者C.故愿王熟计之也!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2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B.臣之妻私

20、臣(私下)C.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担心)D.明日不雨,即有死蚌(下雨)27.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画线的句子朗读节奏应为:今齐/地方千里。B.(甲)文中的邹忌讽谏齐威王时,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人物形象生动。C.战国策中文章大都短小精悍,富有哲理,很多成语都出自其中。如(甲)文中的“门庭若市”,(乙)文中的“鹬蚌相争,渔人得利”D.(甲)(乙)两文的论证方法略有不同,(甲)文采用类比的方法论证,(乙)文采用设喻的方法论证。2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燕、赵久相支

21、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蟬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

22、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节选自黄生借书说)3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腰白玉之环(_)(2)媵人持汤沃灌(_)(3)故有所览,辄省记(_)(4)为一说,使与书俱(_)31.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当余之从师也/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B.归而形诸梦/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芙蕖)C.以衾拥覆,久而乃和/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D.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32.将下列句子

23、翻译成现代汉语。(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3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试作具体分析。阅读通关08 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杨氏者,苻承祖姨也,家贫无产业。及承祖为太后所宠贵,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常谓其姊曰:“姊虽有一时之荣,不若妹有无忧之乐。”姊每遗其衣服,多不受。强与之,则云:“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终不肯受。时受其衣服,多不着,密埋之。承祖每见其寒悴,深恨其母,谓不供给之,乃启其母曰:“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母具以语之。承祖乃遣人乘车往迎之,强舁于车上,则大哭,言

24、:“尔欲杀我也!”由是苻家内外皆号为痴姨。(节选自魏书)(注)苻承祖:人名。恨:埋怨。舁(y):抬。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强与之 与:_(2)母具以语之 具:_给 详细 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1)大意:姐姐非要(将衣物)给她。与:给。(2)大意:苻承祖的母亲详细的将事情的原委全告诉了苻承祖。具:详细。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今承祖一身何所乏少,而使姨如是?现在我苻承祖什么都不缺,却让姨母如此(贫寒)?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

25、关键词汇。重难点词语有:今:如今、现在。而:表示转折关系,却。使:让。如是:如此,像这样。3.本文杨氏被苻家内外称为“痴姨”,她的“痴”表现在哪里?请结合原文进行概括。她认为荣华富贵比不上“无忧之乐”;大多不接受送来的华丽衣服,有时接受也大多不穿,而偷偷埋了;拒绝承祖派车接她去享福。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由“亲姻皆求利润,唯杨独不欲”和“姊虽有一时之荣,不若妹有无忧之乐”可知,亲戚们都想通过巴结权贵获利,杨氏却认为荣华富贵比不上“无忧之乐”;由“姊每遗其衣服,多不受”和“时受其衣服,多不著,密埋之”可知,杨氏大多不接受她姐姐送来的华丽衣服,甚至还要将接受的衣服暗自埋藏起来;由“承祖乃遣人乘车往迎之

26、,强舁于车上,则大哭”可知,杨氏拒绝承祖派人接她去享福,认为这是让她无法生活下去。【参考译文】杨氏,是宦官苻承祖的小姨。家境贫寒没有产业。当苻承祖被太后宠幸发迹时,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巴结苻承祖)想从中获得好处,唯独这个杨氏不肯(巴结苻承祖)。(杨氏)经常对她的姐姐说:“姐姐你虽然享有短暂一时的荣华富贵,但比不上妹妹我一辈子不担惊受怕所带来的愉悦。”每当杨氏的姐姐送给她好衣物时,她大多是不接受的。姐姐非要(将衣物)给她,她就说:“我丈夫家世代贫寒,(让我们突然穿上这些)漂亮衣服就会让人心中不安。”终于没有接受姐姐的馈赠。有时从她姐姐那接受了衣服,她基本上是不穿的,暗中埋藏起它们。苻承祖每次见到杨

27、氏一家贫寒的模样,深深的埋怨他的母亲,认为没有提供给他们,于是就对他母亲说:“现在我苻承祖让家里什么都不缺了,(可母亲为什么如此小气)而让小姨如此贫困呢?”苻承祖的母亲详细的将事情的原委全告诉了苻承祖。苻承祖于是命令人驾着马车去杨氏家接她。命令人将杨氏强行抬上马车。(于是杨氏在马车上)哭得十分悲痛,说:“你们这是想让我死啊!”由于这样,苻家上上下下的人都将杨氏叫做“傻小姨(痴姨)”。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秋七月,公主尝衣贴绣铺翠襦入宫中。太祖曰:“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饬。”公主笑曰:“此所用翠羽几何?”太祖曰:“不然。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展转贩易

28、,伤生浸广,实汝之由。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主惭谢。主因侍坐,与皇后同言曰:“官家作天子日久,岂不能用黄金装肩舆,乘以出入。”太祖笑曰:“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饬,力亦可办。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当勿复言。”(节选自治通鉴)(注释)公主:宋太祖赵匡胤之女。翠襦(r):翠鸟羽毛做的短袄。饬(ch):修饰,装饰。(wi):古代宫殿的旁门。肩舆(y):指抬的小轿。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含义。(1)主惭谢 谢:(2)宫殿悉以金银为饬 悉:(1)道歉 (2)都,全都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词

29、义。(1)句意:公主听完惭愧认错。谢:认错,道歉。(2)句意:宫殿都用金银来装饰。悉:都,全都。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只是考虑到我替全天下守护财富罢了!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理解下列关键字词的意思:但:只是;念:考虑;守财:守护财富;耳:罢了。6.宋太祖与公主、皇后的对话,蕴含了哪些治国的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述。(1)重视民生,以天下为重;(2)力戒奢侈,节俭为本;(3)克己律己,以身垂范;(4)正家风,严家教;(5)珍爱生灵,防止滥杀。(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短文所蕴含的道理,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太祖见公主穿着装饰华丽的衣服,便让她

30、脱下,不要再这样穿,说明要戒奢侈,节俭为本;太祖分析公主这样做的后果,“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展转贩易,伤生浸广,实汝之由。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说明太祖正家风,严家教;“伤生浸广,实汝之由”表明珍爱生灵,防止滥杀;“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哉”可知太祖克己律己,以身垂范;也表明太祖重视民生,以天下为重。【参考译文】秋季七月,公主曾穿着衣领贴金铺翠的外套入宫,宋太祖对她说:“你应当将外套给我,以后不要再用这样装饰。”公主笑着说:“这个才能用几根翠羽?”太祖说:“不是这样的。你既

31、然这样穿,宫中妃嫔、皇亲国戚看见,就一定会争相效仿。这样一来,用京城里的翠羽的价格高,老百姓追逐利益,辗转贩卖交易,杀生害命,实在是因你而起啊!你既然出生富贵,应该珍惜福分,怎么可以造这种恶业之端?”公主听完惭愧认错。公主陪着坐,和皇后一起说:“官家做天子时间很长了,怎么不用黄金装饰小轿,乘坐出入。”太祖笑着说:“我凭四海(天下)的财富,(就是)宫殿都用金银来装饰,也有力量可以办到。只是考虑到我是为天下人守财罢了!怎么能妄自享用。古人说做皇帝要自己治理天下,而不是被天下人所奉养。如果拿天下的财富来供自己一人享乐,让天下百姓如何能拥戴啊?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范

32、仲淹传范仲淹,字希文。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房尚风节,自仲淹倡之。延州诸砦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进户部郎中兼知延州。先是,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钤辖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时塞门、承平诸砦既废,用种世衡策,城青涧以据贼冲,大兴营田,且听民得互市,以通有无。又以民远输劳苦,请建鄜城为军,以河中、同、华中下户税租就输之。春夏徙兵就食,可省籴十之三,他所减不与。(注释)砦(zhi):同

33、“寨”。钤(qin)辖:宋代军职名。种世衡:字仲平,北宋将领,种家军开山人。互市:往来贸易。鄜(f)城:鄜城县,今陕西洛川境内。籴(d):买入粮食。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使更出御贼 (_)(2)时塞门、承平诸砦既废(_)派遣 已经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1)句意:派遣他们轮流出战抵御敌军。使,动词,派遣。(2)句意:当时塞门、承平等要塞已经被废弃。既,古今异义词,已经。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又以民远输劳苦,请

34、建鄜城为军。又因为老百姓远途输纳赋税过于劳苦,(他上奏)请求将鄜城建成军事基地。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以,因为;民,老百姓;远输,远途输纳赋税;军,军事基地。9.选文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有关范仲淹的三件事,请简要概括。在延州时,根据敌军的多少,派将领轮流出战抵御敌军;在塞门、承平等要塞兴办水利,开放贸易;建立军事基地,减轻老百姓远

35、途输纳赋税的劳苦,并节省开支。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梳理和概括。根据“延州诸砦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进户部郎中兼知延州”“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分析,提炼概括为:在延州“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根据“时塞门、承平诸砦既废,用种世衡策,城青涧以据贼冲,大兴营田,且听民得互市,以通有无”提炼概括为:在塞门、承平要塞兴办水利,开放贸易,互通有无;根据“又以民远输劳苦,请建鄜城为军,以河中、同、华中下户税租就输之。春夏徙兵就食,可省籴十之三,他所减不与”提炼概括为:建立军事基地,减轻老百姓远途输纳赋税的劳苦,节省开支。【参考译文】范仲淹,字希文。范仲淹

36、博通六经,精于易经,当时学习的人大多向他提出疑问,(他)拿着经书给他们讲解,没有疲倦的时候。每当感奋激昂地讨论天下事的时候,他往往奋不顾身。当时士大夫矫正世风,严于律已,崇尚品德节操,这是范仲淹首先倡导的。延州周围各要塞大多失守,范仲淹主动请求前往延州,被升任为户部郎中兼任延州知州。在此之前,朝廷旧制规定将领分别统辖边境驻军;总管统辖一万人,钤辖统辖五千人,都监统辖三千人。遇到敌人侵略而要抵御时,就派官品低的将领首先出击。范仲淹说:“派遣将领不选择合适的人,而按照官职等级的高低来安排出兵的先后顺序,这是自取失败的办法。”于是(他)普遍检阅本州军队,得到一万八千人,分为六部,每位将领各自统领三千

37、人,分部训练士兵,根据敌军的多少,派遣他们轮流出战抵御敌军。当时塞门、承平等要塞已经被废弃,(范仲淹)采纳种世衡的计策,修筑青涧城来扼守敌军进犯的要冲,大力兴办农田水利,又开放民间往来贸易,以便边民互通有无。又因为老百姓远途输送缴纳赋税过于劳苦,(他上奏)请求将鄜城建成军事基地,让河中府、同州、华中的贫民就近送缴税租。每年春夏两季调集军队就地取得给养,可以节省买粮开支的十分之三,这还不包括其他开支节省的费用。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东坡在儋耳。因试笔,尝自书云:“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之中。有生孰不在

38、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戊寅九月十二日,与客饮薄酒小醉,信笔书此纸。”(注释)儋耳:地名,今海南省儋县,苏轼曾被贬于此。大瀛海:指大海。中国:指中原地区。少海:小海。覆:倾倒。芥:小草。方轨八达:四通八达。方轨,两车并行。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蚁即径去 径:_(2)见其类,出涕曰 涕:_直,直接 眼泪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径”,副词,表示直接。径直,直接。“涕”,古今异义词,眼泪。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

39、”(我)凄凉而感伤地说:“什么时候能够走出这个海岛呢?”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凄然”,凄凉的样子;“伤”,感伤;“何时”,什么时候;“得”,能够;“耶”,表疑问,呢。12.结合原文内容,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对居住此岛感到凄凉,想到“天地”“九州”“中国”及所有人都居住在“岛”上;再用一只蚂蚁走出险境后的庆幸而笑隐喻自己,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能够自我宽慰、乐观豁达的人。(意近即可)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联系文本内容可知,东坡刚到儋耳,“凄然伤之”,后来想到“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之中。有生孰不在岛者”,“天地”“九州”“中国”及所有人都居住在“

40、岛”上,然后以蚂蚁为喻,以蚂蚁逃出困境来自我安慰,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也可以像这只蚂蚁一样走出困境,迎来转机。可以看出东坡是一个能够自我宽慰、乐观豁达的人。【参考译文】苏东坡在儋州(古称“儋耳”)时,因试笔写作,曾经自己写道:“我刚开始到海南岛时,环顾四面大海无边无际,对此遭遇感到非常悲凄,(慨叹)说:什么时候才能够离开这个岛呢?一会儿又想到,天地都在积水之中,九州(也)在大海之中,中原地区(也)在小海中。难道有不在岛上的生命吗?把一盆水倒在地上,小草叶(就会)浮在水上,一只蚂蚁趴在(漂浮的)小草叶上,茫茫然不知道会漂到哪里去。一会儿,水干了,蚂蚁于是径直爬下小草叶离开了。见到同类(即“其他的蚂蚁

41、”),流泪说:(我)差点(就)再也见不到你们了。哪里知道转眼之间就出现了四通八达的大道呢?想到这个,(我就觉得所有的挫折磨难都)可以一笑了之。戊寅年九月十二日,与客人饮酒微醉,随手将感受写在纸上。”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魏咏之魏咏之,字长道,任城人也。家世贫素,而躬耕为事,好学不倦。生而兔缺,有善相者谓之曰:“卿当富贵。”年十八,闻荆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疗之,贫无行装,谓家人曰:“残丑如此,用活何为!”遂赍数斛米西上,以投仲堪。既至,造门自通。仲堪与语,嘉其盛意,召医视之。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语笑。”咏之曰:“半生不语,而有半生,亦当疗之,且百日邪!”仲堪于是

42、处之别屋,令医善疗之。(甲)咏之遂闭口不语,唯食薄粥,其厉志如此。及去,仲堪厚资遣之。初为州主簿,尝见桓玄。既出,玄鄙其精神不隽,谓坐客曰:“庸神而宅伟干,不成令器。”竟不调而遣之,(乙)咏之遂闭口不语。及玄篡位,咏之为将军刘裕谋而败之;桓歆寇历阳,咏之率众击走之。义熙初,进征虏将军,后为南蛮校尉。咏之初为布衣,不以贫贱为耻;及居显位,亦不以富贵骄人。始为殷仲堪之客,未几竟践其位,论者称之。寻卒于官,其后录其赞义之功,后追封江陵县公,食邑二千五百户,谥曰桓。(节选自晋书,有删改)13.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造门自通联想到“造访”中的“造”,推断其义为“拜访、

43、到”。B.且百日邪回忆“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推知“且”义为“而且”。C.玄鄙其精神不隽查词典,从“通俊,才智出众”义项中判断“隽”为“出众”。D.未几竟践其位联系上下文“及居显位”和“卒于官”,推测“践”义为“承袭”。B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B.根据语境“半生不语,而有半生,亦当疗之,且百日邪”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半辈子不说话,还有半辈子,也应当治疗,何况一百天呢!由此分析,且:况且。故选B。1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引用善相者的话,为下文魏咏之成为一代名臣做铺垫,引起读者阅读兴趣。B.魏咏之想去殷仲堪处找名医医治兔唇,但因自身贫困和相貌丑陋自卑消极。C

44、.殷仲堪先安排名医为魏咏之治疗,后用很多钱财送走他,足见其为人仗义、慷慨大方。D.魏咏之平定桓玄的叛乱,赶走桓歆,有赞助正义之举,死后被追封为江陵县公。B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正确理解与分析。B.“因自身贫困和相貌丑陋自卑消极”理解错误。根据原文“遂赍数斛米西上,以投仲堪。既至,造门自通。仲堪与语,嘉其盛意,召医视之”,魏咏之虽然家贫,但是求医治疗兔唇的愿望非常强烈,带着几斛米去投奔仲堪,到了以后“造门自通”,仲堪与他谈话,很赞赏他的意志。由此可以分析,魏咏之并没有因自身贫困和相貌丑陋自卑消极。故选B。15.用现代汉语书写下面句子的意思。咏之初为布衣,不以贫贱为耻;及居显位,亦不以富贵骄人。魏咏之

45、当初是平民时,不认为贫贱是耻辱的;等他身居高位后,也不因为富贵高人一等。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布衣,平民;以为,把认为;及,等到;居显位,身居高位;以,因为。16.文中(甲)(乙)两处均为“咏之遂闭口不语”,原因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回答。【甲】处是咏之为了治好兔唇;【乙】处咏之面对桓玄的鄙视,暂不想与他争论,先隐忍,再找机会证明

46、自己。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根据“仲堪于是处之别屋,令医善疗之”分析,甲处“咏之遂闭口不语”是因为一心想治好兔唇。根据“及玄篡位,咏之为将军刘裕谋而败之;桓歆寇历阳,咏之率众击走之”分析乙处“咏之遂闭口不语”的原因,咏之面对桓玄的讽刺“闭口不语”,不与之争论,能够隐忍,是想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实力。17.魏咏之从一名草根成为一代名臣的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第一,面对自己的不足,要积极面对。魏咏之自身有残疾,但他不自暴自弃,能够积极面对,寻找名医来医治;第二,顽强的意志能战胜困难。魏咏之坚持百日不说话,依靠薄粥过活;第三,面对他人的讽刺不在意。魏咏之

47、面对桓玄的讽刺不在意,而是用行动积极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实力。考查对文言文的启悟能力。阅读文言文,了解主要内容,由人物的事迹和行为表现得出启示。由“闻荆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疗之,贫无行装,谓家人曰:残丑如此,用活何为!遂赍数斛米西上,以投仲堪”,咏之身有残疾,没有自暴自弃,积极乐观,克服困难寻医治疗,由此得出启示:面对自己的不足,要积极乐观面对;由“半生不语,而有半生,亦当疗之,且百日邪!”“咏之遂闭口不语,唯食薄粥,其厉志如此”分析,咏之在治疗时,坚持百日只喝薄粥,意志力坚强,由此得出启示:面对困境,要意志力顽强,这样才能成功;由庸神而宅伟干,不成令器。竟不调而遣之。咏之遂闭口不语。及玄篡位

48、,咏之为将军刘裕谋而败之;桓歆寇历阳,咏之率众击走之”,咏之面对桓玄的鄙视、讽刺、排斥,没有争论,等待时机用自己的实力和能力来证明自己,由此得出启示:不要在意他人的讽刺,要用实力来证明自己。【参考译文】魏咏之,字长道,是任成人。家中世代贫家,来自耕种为生,爱好学习,从不厌倦。生来唇裂。有擅长相面的人对他说:“你将很富贵”。十八岁时,听说荆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治疗这种病,家里贫穷没有盘缠,对家人说:“这样互陋,活着有什么用!”于是带了几斛米西上,去投奔仲堪。到了后,上门自己通报,仲堪和他交谈,很赞赏他的意志,召医生来诊治。医生说:“可以开刀修补,但是要喝一百天粥,不能说话和笑。”魏咏之说:“

49、半辈子不说话,还有半辈子,也应当治疗,何况一百天呢!” 仲堪就找了一间偏室给他住,让医生好好地给他治疗。魏咏之闭着嘴不说话,只喝稀粥,他就是这样磨明意志。痊愈后,仲堪给了他很多钱财送他走。最初任州主薄,曾见过桓玄。他出去后,玄鄙视他精神不出众,对座中宾客说:“肩碌的精神而寄于魁伟的躯干之中,成不了好器,”最终不迁调而把他送走了。魏咏之于是闭口不说话,等到桓玄篡位,咏之为将军刘裕出谋划策打败桓玄;桓歆进攻历阳,咏之率兵击退了他们。义熙初年,升任征虏将军,后来领南蛮校尉。咏之最初是平民,不以贫穷为耻;当处在显要地位,也不因富贵而对人傲慢。开始为殷仲堪的客人,不久竟踩他的位置,议论的人说的。最终死于

50、任上,后来记载他协助举义的功劳,追封为江陵县公,食邑二千五百户,谥号桓。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乙)颜杲卿字昕,以文儒世家。性刚正,莅事明济。安禄山闻其名,表为营田判官,假常山太守。禄山反,史思明攻常山。不涉旬,贼急攻

51、城。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贼胁使降,不应。取少子季明加刃颈上曰:“降我,当活而子。”杲卿不答。遂杀之。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胡而绝,年六十五。(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七有删改)注:假:代理;季明:颜杲卿的小儿子;擢:提拔;含胡:含糊。1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顺为正者 正:标准B.得志,与民由之 由:遵循C.降我,当活而子 活:活命D.

52、禄山不胜忿 忿:恼怒CC.句意:投降我,就让你的儿子活命。活:使动用法,使活。故选C。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往之女家 辍耕之垄上C.安禄山闻其名 其妻献疑曰D.乃从尔反耶 久而乃和D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岂:都是副词,加强反诘语气,“难道”的意思; B.之:都是动词,“到”的意思; C.其:都是代词,“他的”的意思;D.乃:副词,加强反诘语气,难道副词,才;故选D。2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真正大丈夫标准:一是坚守仁义礼的道德品质,二是穷达有道,三是心志坚定。B.颜杲卿忠

53、贞不屈,视死如归。颜杲卿被叛贼绑在天津桥的柱子之上,但是出于招降的目的,叛贼把切好的肉拿来让他吃,他还是不停口地骂,叛贼忍无可忍割断他的舌头。C.(甲)文以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衍、张仪之流,批驳其没有独立人格,只知顺从迎合。他们算不上大丈夫。(乙)文颜杲卿性刚正,守忠义,以生命诠释了“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D.(甲)文多用排比,语言气势非凡,充满雄辩的力量;(乙)文以记叙为主,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生动表现了颜杲卿的凛然正气。B本题考查对选文的理解分析。B.根据原文“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可知,当时安禄山怒不可遏,颜杲卿被叛贼绑在天津桥的柱子之上,

54、叛贼不但肢解他还拿他的肉来吃,他不停口地骂着叛贼,叛贼竟然斩断他的舌头。故选项“但是出于招降的目的,叛贼把切好的肉拿来让他吃,他还是不停口地骂,叛贼忍无可忍割断他的舌头”理解有误。故选B。21.翻译下列句子。(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1)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2)颜杲卿昼夜苦战,井水枯竭,粮食、箭矢都用光了。六天后城池陷落。本题考查语句的翻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重点词:(1)淫:使惑乱,迷惑。使动用法。移:使改变,动摇。使动用法。屈:使屈服。使动用法。(2)井竭:枯竭;矢:箭

55、;尽:完;陷:陷落。【参考译文】【甲】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

56、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乙】 颜杲卿,字昕,世代都是讲礼乐教化的儒生。他性格刚正,处理公务聪明干练。安禄山听说他的名声,上表推荐他为营田判官,代理常山太守。安禄山反叛时,史思明攻打常山。不过十天,贼军就猛烈攻城。颜杲卿昼夜苦战,井水枯竭,粮食、箭矢都用光了,六天后城池陷落。贼军胁迫他投降,他不答应。提取颜杲卿最小的儿子颜季明把刀放在他的脖子上说:“投降我,就让你儿子活命。”颜杲卿不答应。于是颜季明被处死。颜杲卿被送到洛阳,安禄山生气地说:“我提拔你任太守,我有什么亏待你的事而要背叛我?”颜杲卿瞪着眼骂说:“你本是营州放羊的羯奴而已,窃得皇上的恩宠,天

57、子有什么事情亏待了你,而你却反叛呢?我家世代是唐朝之臣,坚守忠义,恨的是不能杀掉你报答皇上,怎么能跟着你反叛呢?”安禄山怒不可遏,把颜杲卿绑在天津桥的柱子之上,不但肢解他还拿他的肉来吃,他不停口地骂着叛贼,叛贼斩断他的舌头,说:“还能骂吗?”颜杲卿声音含糊而气绝身亡,时年六十五岁。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58、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别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庄公十年)(乙)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营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者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

59、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选自刺客列传)注(事)供职为臣。(败北)战败逃亡。(今争城坏即压齐境)极言齐促鲁之深,齐境紧逼鲁城之下。(图)谋划。2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遂与外人间隔/间不容发/亲密无间B.未能远谋/聚室而谋/素未谋面/出谋划策C.小大之狱/何陋之有/甘之如始/天之骄子D.盟于坛上/其一犬坐于前/毁于一且/喜形于色DA.参与/有距离/空间/缝隙、隔阂;B.动词,谋划/动词,谋划/设法寻求/名词,计策;C.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词/凑足音节,无实

60、义/的;D.都是介词,在。故选D。23.翻译文中四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翻译;鲁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理解回答曹刿“何以战”的问题时,鲁庄公首先想到不能把衣食据为己有,而要与人分享,做到了取信于民。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翻译第一次击鼓能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耗尽了。理解这句话阐释了鲁军等待齐军三次击鼓后才进攻的原因,表现出曹刿善于把握战机,具有较高的军事才能。C.既克,公问其故。翻译既然打了胜仗,鲁庄公就来询问(曹刿)取胜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