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集镇成果文本_第1页
王集镇成果文本_第2页
王集镇成果文本_第3页
王集镇成果文本_第4页
王集镇成果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言1前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3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3土地利用特点3第二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第三节第二章规划目标5第一节规划主要目标5第二节土地利用调控指标5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7土地利用结构调整7第一节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调整9第四章主要用地安排10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10第一节城镇工矿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10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11第三节第四节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11第五节农村土地整治11第五章 土地用途分区13土地用途区13第一节第二节建设用地区16第六章村土地利用控制19规划确定的用地布局19第一节第二节强化村级土地利用调控19第七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0第一节加强土

2、地行政管理20完善土地利用经济运行机制21第二节提高土地质量,挖掘土地潜力22第三节第四节实行规划实施制度22附则23附表24前言为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障科学发展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根据中民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以界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和界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为依据,在界首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基础上,编制界首市王集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全镇土地利用,明确土地利用管理的目标、任务和政策,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规

3、划是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性文件,是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规划城乡建设和各项建设的重要依据。规划为界首市镇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土地总面积 5244.03公顷。一、区域概况镇位于界首市南部,距界首市区15 公里,地处北纬330802331336,东经 11516351152702,周边分别与本市的任寨乡、泉阳镇、顾集镇、砖集镇及陶庙镇接壤,是全市唯一不与外县交界的乡镇。土地总面积 5244.03 公顷,辖 11 个村。镇是农业大镇,盛产粮油棉(小麦、棉花、油菜籽)、林果菜、畜禽鱼,素有“薯乡棉区畜禽地,渔具镰刀商贸镇”之称。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一批农业深加工企业正形成规模,以“汇珠渔具”、

4、“双幸纺织”、“天润肉牛”等企业为典型的乡镇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二、规划目的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障科学发展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三、规划任务全面规划任务,重点研究和确定规划期内镇土地利用目标和各类用地规模;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土地用途规则;划定村镇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与扩展边界。、规划依据规划依据中民土地管理法、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TD/T1025-2010 )和界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下达给镇相关土地利用调控目标,结合镇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编制。五、规划期限规划以 2009 年为基期年,2020 年为

5、规划目标年。四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2009集镇土地总面积 5244.03 公顷,其中农用地 4152.0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79.17%;建设用地 1079.5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0.59%;其他土地 12.5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24%。一、农用地耕地面积 3537.8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7.46%;园地面积 15.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30%;林地面积 118.0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25%;其他农用地面积 480.4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9.16%。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1051.2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0.05%

6、;交通水利用地 28.2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54%;其他建设用地 0.04 公顷。三、其他土地水域面积 12.5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24%。第二节土地利用特点一、土地利用率高全镇其他土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 0.24%,土地利用率高达99.76%。二、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全镇建设用地总面积 1079.5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达20.59%;其中,农村居民点面积 922.54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85.46%。第三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人均耕地较少2009集镇耕地面积 3537.82 公顷,人均耕地面积 0.07 公顷。随着城乡进程的不断加快,预期建设占用耕地规模

7、将不断增加,人地日益凸显。二、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大,布局不合理全镇农村居民点面积 922.5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7.59%,分布零散,且存在一定数量的空闲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第二章规划目标第一节规划主要目标根据界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立足镇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未来发展的科学判断,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合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不断提高耕地质量,逐步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第二节土地利用调控指标一、耕地与基本农田调控指标规划至 2020集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 3658.19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 3357

8、.18 公顷。设用地调控指标规划至 2020集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849.12 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822.23 公顷以内,城镇工矿规模控制在 66.02 公顷以内。三、土地集约利用目标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用地指标,推行土地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率等指标控制体系,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至 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 100 平方米以内。四、土地整治目标规划至 2020 年,通过全面推进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面积不低于96.26 公顷。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一、农用地结构调整2009 年末,镇耕地 3537.8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9、67.46%。规划期内,耕地面积净增加 120.37 公顷。到 2020 年末,全镇耕地面积为 3658.1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9.76%,比 2009 年上升 2.30%。2009 年末,镇园地 15.7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30%。到2020 年末,园地面积保持不变,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没有变化。2009 年末,镇林地 118.0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25%。规划期内,林地面积净增加 113.03 公顷。到 2020 年末,林地面积为231.0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4.41%,比 2009 年上升 2.16%。2009 年末,镇其他农用地 480.47 公顷,占土地

10、总面积的9.16%。规划期内,其他农用地面积净减少 2.94 公顷。到 2020 年末,其他农用地面积为 477.5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9.11%,比 2009 年下降 0.06%。设用地结构调整2009 年末,镇城镇用地面积 49.8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5%。规划期内,城镇用地净增加 16.15 公顷。到 2020 年末,城镇用地面积66.0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6%,比2009 年末上升0.31%。2009 年末,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922.5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7.59%。规划期内,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净减少 34.26 公顷。到 2020 年末,农村居民

11、点用地面积 756.2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42%,比 2009 年末下降 3.17%。2009 年末,镇其他独立建设用地面积 78.8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50%。规划期内,其他独立建设用地面积净减少 78.50 公顷。到 2020 年末,其他独立建设用地面积为 0.00 公顷,比 2009 年末下降 1.50%。2009 年末,镇交通用地面积为 23.4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5%。到 2020 年末,交通用地面积保持不变,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没有变化。2009 年末,镇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 4.7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09%。规划期内,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净减少 1.

12、38 公顷。到 2020年末,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 3.4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06%,比2009 年末下降 0.03%。2009 年末,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 0.04 公顷。到 2020 年末,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保持不变,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没有变化。三、其他土地结构调整2009 年末,水域面积为 12.5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 0.24%。规划期内,水域面积净减少 0.05 公顷。到 2020 年末,水域面积为 12.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24%,与 2009 年相比无明显变化。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调整一、农用地布局调整依据规划和镇自身发展特点,主要将村庄和集镇周边的部分农用地调整为建

13、设用地,村庄和集镇周边的其他土地调整为一般农田,其他地区耕地安排基本农田。设用地布局调整镇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内农用地全部调整为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要布局在村庄和集镇周边的部分农用地。建设用地优先安排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城镇及独立工矿用地需求,其他建设用地按照产业政策安排。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势必加强。要将交通不便、基础设施的零星居民点、空心村进行整理,将引导至城镇,实现村民的城镇化。三、其他土地布局镇其他土要为水域,是全镇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规划期内,其他土地总体布局基本保持不变。第四章主要用地安排第一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根据界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

14、06-2020 年)下达控制指标,结合镇实际情况,规划至 2020 年,全镇耕地保有量为 3658.19公顷。规划期内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依法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3357.18 公顷以上。第二节城镇工矿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按照镇规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空间的要求,统筹镇建设用地总规模和新增建设用地安排,城镇建设用地的规模和范围。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 80.65 公顷,安排用于新增城镇建设用地 16.15 公顷,安排用于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 64.50 公顷。到 2020 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 822.23 公顷。规划期内,安排新增

15、城镇建设用地 16.15 公顷,到 2020 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 66.02 公顷。规划期内,整理分散农村居民点 230.83 公顷,到 2020 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 756.21 公顷。考虑到未来经济发展加速及发展布局的不确定性,划定城镇村建设用地有条件建设区,面积控制在 27.57 公顷以内。第三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一、交通工程全面加强区域的交通设施建设。规划期内,重点加强镇域内届临路、等道路的改建工程。二、水利设施工程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强化水务管理工作。规划期内,重点建设解放沟河道疏浚工程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三、环境保护工程加强区域内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改善人民生产

16、生活条件。规划期内,重点建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厂。第四节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期内将维系其河流水域和林地等生态环境的自然形态,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土地保障。第五节农村土地整治规划期内,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强农村土地整理、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土地综合整治,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一、土地整治项目安排(1)农用地整理结合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建设等工程,确保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规划期内,全镇农用地整理项目规划面积为 3208.67 公顷,通

17、过整理可新增耕地 96.26 公顷。重点建设项目有省界首市镇土地整理项目等。(2)建设用地整理结合农房建设、农村道路改造、公共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集中对散乱、废弃、闲置的宅和其他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治,使农民居住向中心村镇集中、产业向集聚区集中,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期内,整理农村居民点和采矿用地 311.06 公顷,主要用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二、土地整治措施(1)规划、逐步实施。根据先易后难,量力而行,分期整理的原则,坚持规划、区域治理、集中连片,做到治理一片、见效一片,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保持当地风貌和地方特色。(2)多筹金,加强对农村土地整

18、治。积极引导鼓励农合作制等形式筹金、投资承包土地整治项目。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面广泛投入为辅的投入机制。(3)强化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对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立项审核、规划设计和实施进行组织和管理,按设计组织施工,按进度拨付,按程序检查验收,引导和规范土地综合整治活动。第五章土地用途分区第一节土地用途区根据土地利用的主导用途、限制条件,结合土地用途的要求,在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基础上,按照地域组合优势原则及土地主导用途与土地限制条件相一致的原则,以用途分区为主,功能分区为辅,将全镇土地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林业用地区五个土地用途区。一、基本

19、农田保护该区是为对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区域。该区面积3391.30 公顷,主要分布在村、朱庄村、李油坊村、等。用途规则:(1)区内土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2)严格控制该区内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任何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3)加强土地整理,区内农村居民点不得扩大,并有计划地组织外迁。(4)除经省、直辖市人民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经批准可对基本农田进行调整外,其余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区(5)加强区内的农田水利排灌设施和农田林网的建设,提高配套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6任何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

20、和挖塘养鱼,闲置、荒芜基本农田。二、一般农地区是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外,为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划定的区域。该区面积 782.03 公顷,区内土要为耕地、园地、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要分布在秦庄村、村、李油坊村等。用途规则:(1)鼓励对该区内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整理,重点整治空心村和闲置房屋,增加区内的耕地面积,强化对农用地的保护和综合利用。(2)鼓励和个人对该区域内的农田进行整理,增加有效耕种面积,提高耕地产出水平。(3)提倡和鼓励区域范围内从事农业生产的及个人保持和培肥地力,鼓励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对本区域范围内的非农用地适度开垦为耕地。(4)为改善区内农

21、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收入,允许适度进行农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城镇建设用地区该区是为城镇(城市和建制镇,含各类开发区和园区)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分区。该区面积 66.02 公顷,主要分布在村、王集村、之二。用途规则:(1)区内土要用于城镇建设;(2)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城镇建设规划;(3)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和废弃地;(4)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村镇建设用地区该区是为农村居民点(村庄和集镇)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分区。该区面积 756.21 公顷,各村均有分布,主要分布胡台村、村、李油坊村等村周边。用途规则:(1)区内土要

22、用于农村居民点住宅、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等。(2)严格控制人均用地规模,新增居民点人均用地不得超过 150平方米。(3)区内居民每户只能有一处不超过标准的宅,多出的宅,收归集体所有。(4)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度,促进工业、住宅等零散用地趋于集中。四五、林业用地区该区是为林业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该区面积 122.78 公顷,主要分布在秦庄村、村、等。用途规则:(1)林业用地区内的土要供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及其服务设施使用,不得擅自转变用途。(2)鼓励林业用地区内影响林业生产的其他用地,调整到适宜的用地区。(3)控制林业用地区内耕地改变用途。除改善生态环境、不宜农用的劣质耕地确需按规定退

23、耕还林外,其他耕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4)严禁各类建设用地占用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及其他各种防护林的用地。(5)大力加强林地扶育管理,尽快成材,发挥综合效益。用材林的采伐量要与林木生长量相协调,以保证林地的稳定和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第二节建设用地区一、允许建设区允许建设区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工矿、村庄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也是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区。规划到 2020 年,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为 822.23 公顷,城镇用要集中在镇区周边,农村居民点用地则相对零散,各行政村均有分布。空间规则:(1)区内土导用途为城、镇、村或工

24、矿建设发展空间。(2)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3)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4)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机关同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二、有条件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前提下,区内土地可以按规划建设用地区内的规划指标进行布局调整。规划到 2020 年,有条件建设区用地规模为 27.57 公顷。空间规则:(1)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手

25、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规模提前完成,经评估确认拆旧建设用地复垦到位,存量建设用地达到集约用地要求的,区内土地可安排新增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项目。(3)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机关批准。三、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指辖区范围内除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建带。规划到 2020设区外的其他区域,是城、镇、村、工矿的合理年,限制建设区用地规模为 4394.23 公顷。空间规则:(1)区内土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2)区内城、镇、村建设,控

26、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第六章村土地利用控制村土地利用规划是对村域范围内全部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统筹安排,是对乡级规划的细化和。第一节规划确定的用地布局根据乡级规划确定的用地指标和布局,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发展趋势、资源环境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分析等因素,确定的村土地利用重点和发展方向,合理确定各村的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并与建设用地布局、土地整治安排相衔接,确定耕地保护地块,划定基本农田,统筹安排其他农用地。第二节强化村级土地利用调控本规划实行土地用途,本规划确定的各村各类土地用途区面积,要严格执行。其中,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要严格、不得突破。各村要严格按照规划

27、规定的原则、目标和各项任务,积极配合全镇发展实施,切实国家和省、市、县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加强全镇范围内土地利用的统筹协调。各村要重点村等新农村建设用地和重要基础设施用地。严格保护耕地,坚守基本农田红线,切实配合实施村庄整理,实现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的保护目标。基本稳定园地、林地等生态用地面积,促进形成统筹协调的土地利用秩序。第七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土地行政管理一、实施土地计划管理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批准后的规划用地方针、用地目标和用地布局为依据,制定全镇包括耕地保护、植树造林、各类建设用地征用、土地使用权出让、耕地开发复垦等项指标在内的中期

28、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加强土地利用总量控制。二、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按照全镇规划划定的土地用途分区及相应制定的分区用途规则,结合相关的,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任何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扩大用地范围和改变土地用途。三、加强规划的监建立经常性的规划监督管理机制,严肃查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破坏耕地、滥砍乱伐森林的违法行为,对的,追究责任。、加强土地管理职能,强化土地管理推行镇土地管理目标责任制,把各级土地利用规划,完成耕地与生态林保护目标,村镇土地整理、开发复垦指标作为四督考核工作和政绩的重要内容。第二节完善土地利用经济运行机制一、完善耕地占用补偿制度非农建设确需占用耕地的,或破坏耕地生产能力的,必须开发、复垦

29、不少于所占面积量和相符合质量标准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发、复垦或开发达不到数量和质量标准的,用地必须足额缴纳耕地开垦费,由土地管理部门组织选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二、加强对土地整理、开发、复垦的扶持和管理镇应利用各种土地收益建立土地利用专项,用于耕地与生态公益林地的保护。镇、村土地整理及土地复垦与开发,同时制定政策,鼓励和推进土地整理,增加技术等各项投入,鼓励社会各方面和广大农民积极进行宜农荒地的开发利用,保证和促进规划提出的各类土地开发利用目标的实现。三、建立由供给引导的土地利用市场机制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应用经济,把土地要素推向市场。应依据土地利用规划、供地计划对土地市场价格的调控作用,制

30、定合理的、上下衔接的供地计划。根据不同土地用途区及其区位条件制定不同的土地价格体系,完善市场管理规划,依法管理土地市场,保证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第三节提高土地质量,挖掘土地潜力一、加强农田整理规划期内要坚持利用与保护并举的方针,抓好中低产田的改造。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培肥地力,耕作制度、提高土地质量。二、完善土地责任制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对于积极配合的农民给予一定奖励,提高农民种地、护地、养地的积极性。第四节实行规划实施制度一、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要进行,充分征求公众意见,让公众了解规划内容并监督规划实施。因国家需要不可抗拒修改规划

31、的,要对规划修改方案进行听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完善的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及时向镇和决策部门提供土地利用信息,建立实施规划反馈系统,根据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合理修订规划,报请上一级人民批准,更好地为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附则本规划是规划期间镇行政辖区内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和土地用途的基本依据,在本区域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利用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件等,文本与图件具有同等效力。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图件的具体解释和阐述。规划自阜阳市人民批准之日起实施,规划一经批准,具有法律效力。确需调整规划的,须报原批准机关批准。附表表 1

32、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地类基期年规划目标年规划期间面积增减/hm面积/hm比例/%面积/hm比例/%土地总面积5244.03100.005244.03100.000.00农用地耕地3537.8267.463658.1969.76120.37园地15.700.3015.700.300.00林地118.012.25231.044.41113.03牧草地0.000.000.000.000.00其他农用地480.479.16477.539.11-2.94农用地合计4152.0079.184382.4683.57230.46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城镇用地49.870.9566.021.2616.15农村居民

33、点922.5417.59756.2114.42-166.33其他独立建设用地78.851.500.000.00-78.85小计1051.2620.05822.2315.68-229.03交通水利用地交通用地23.450.4523.450.450.00水利设施4.780.093.400.06-1.38其他建设用地特殊用地0.040.000.040.000.00小计28.270.5426.890.51-1.38建设用地合计1079.5320.59849.1216.19-230.41其他土地水域12.500.2412.450.24-0.05自然保留地0.000.000.000.000.00其他土地合

34、计12.500.2412.450.24-0.05表 2镇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表:公顷基期耕地面积规划期间补充耕地面积规划期间减少耕地面积规划期间净增(+)减(-)期末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增加合计农村居民点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其他减少合计建设占用灾毁其他规划期3537.82314.00161.5856.160.0096.26193.6380.520.00113.11120.373658.193357.18年均增减28.5514.695.110.008.7517.607.320.0010.2810.94表 3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表:公顷项目规划期合计占用农用地占用耕地一、城乡建设用地8

35、0.6580.6080.521、城镇16.1516.1416.122、农村居民点64.5064.4664.403、采矿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0.000.000.00二、交通用地0.000.000.00三、水利设施0.000.000.00四、其他建设用地0.000.000.00总计80.6580.6080.52年均占地7.337.337.32表 4镇土地整治规划表:公顷类型调整至地类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合计1、农村居民点整理161.580.000.0069.25230.832、农用地整理96.260.000.000.0096.263、土地复垦(如工矿、道路、废弃地等用地复垦)56.160.000.0024.0780.234、土地开发(如荒地、滩涂苇地等其他未利用地开发)0.000.000.000.000.00合计314.000.000.0093.32407.32表 5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公顷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