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黄河》教案_第1页
2022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黄河》教案_第2页
2022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黄河》教案_第3页
2022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黄河》教案_第4页
2022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黄河》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流和湖泊 - 黄河 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明白黄河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点,知道黄河是我国的其次长河;2. 明白黄河在水能及浇灌方面的庞大作用,以及黄河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3. 明白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4. 通过对黄河水害成因及治理黄河措施的讲解,使同学明白新中国以来治理黄河的成 就,培育同学的责任感;“ 中华民族的摇 5. 通过对 “ 黄河 ” 的学习,使同学熟悉到:一是黄河培育了华夏儿女,是 篮” ,被誉为 “母亲河 ”;二是千百年来,黄河又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沉重灾难,是世界上公认 的最难治理的河流,从而培育同学辨证的思想方法;6. 进一步树立

2、正确和谐人地关系的思想及可连续进展中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区际公正 ” 的意识;本节教材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包括 “黄河的源流概况” 、“黄河之利 ”、“ 黄河之害 ” 和“ 黄河的治理 ”;其中 “母亲河的贡献 ” 这一框题就是介绍黄河为我国经济建设、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庞大贡献,主要表达在以下几点:第一,利用黄河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来发电;第二,对上游地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浇灌,塑造了“塞上江南 ”;第三,塑造了华北平原;第四,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发达做出了不行磨灭的贡献;“中国的忧虑 ”主要是以人地和谐的思想,分析黄河泛滥的缘由并简洁介绍了我国治理黄泛区的成就,这些学问可以归纳成以下

3、示意图:应当指出的是, 黄河仍有两个 “ 忧虑 ” ,即断流问题和凌汛问题,这两个问题目前显得越来越突出, 特殊是前者; 教材把断流问题作为 个问题,加深对黄河问题的熟悉;对于凌汛,“读一读 ” 来处理的; 老师应当让同学明白这两 老师应当让同学明白以下几点:一是凌汛发生的地点自低纬向高纬流淌的、处在温带地区的河段、发生的时间 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造成的危害及目前解决的方法;除此之外, 仍可以让同学考虑黄河有没有其他的忧虑,例如水污染问题等,要让同学认识到,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黄河的问题也在不断进展变化,帮忙他们树立用进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根治黄河 ” 是在上一个标题的基础上,介绍

4、黄河的治理;从上图可以看出,黄河“ 害”的根源是 “沙 ”,就应当对 “沙” 实行措施, 途径有二: 一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包括造林植草、修建梯田或打坝淤地;二是减淤,即建一些水利枢纽工程;重点和难点:重点:黄河中游含沙量特殊大以及下游成为“ 地上河 ”的两大特点;黄河的治理及开发利用;难点:黄河中游含沙量特殊大的缘由;下游成为教法建议“地上河 ”的缘由;凌汛的形成;本节的第一框题“ 中国其次长河 ”并没有太难的学问点,建议训练同学的读图才能,即这部分学问通过读图活动来完成;关于黄河的 “ 利” ,老师可以支配同学分头查找资料,然后争论这样一个话题:“假如没有黄河,中国将会怎样?”其目的是加深

5、同学对黄河在国民经济、文化等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关于黄河的 “ 害” ,老师可以支配同学结合各河段的特点,分组对不同河段进行分析,找到缘由之后再一起争论治理的措施;这样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最终会使同学熟悉到:治理黄河的措施要 “ 因地河段制宜”,黄河的开发利用要遵循“ 区际公正 ” 的原就;关于最终一个框题,可以找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给同学,增强他们的感性熟悉;介绍水利枢纽时,特殊要介绍小浪底工程,这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一个水利工程,除了发电之外,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调水调沙,对于根治黄河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要通过介绍这一工程,使同学熟悉到科学技术对于治理黄河的作用,明确“ 科学 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

6、”的含义;教学设计方案【教具】:有关图片;【教学过程】: 引入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第一大河 二长河 - 黄河;- 长江, 这节课我们连续来学习我国的第 讲授新课 第一我们来明白黄河的基本情形; 板书 一、黄河的基本概况 活动 请同学读黄河流域水系略图,并依次答复以下几个问题;1、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2、读课本及地图,明确黄河干流的长度和外形:5500多千米、几字形;3、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4、结合中国地势图,看看黄河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势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 高原和华北平原;5、在图上

7、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旧孟津;6、找到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并请同学留意,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黄河的哪 一个河段; 老师过渡 :黄河源于雪域高原,曲折东流,注入渤海湾,那么,它有哪些主要特点? 板书 二、黄河的水文特点 老师提问 :大家留意看,课本上说黄河是中国其次长河,二大河呢?为什么不能说它是中国的第 同学争论、答复 老师可以将长江、黄河和珠江的流量列成表由于水量不大; 板书 1 、水量不大 提问 提起黄河,你的第一印象如何?水特殊浑浊这说明什么?黄河泥沙多结合黄河流经的地势区,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同学争论、答复 略 老师小结 黄土掩盖且疏松、量特大的

8、主要缘由;降水集中多暴雨、 地表缺乏植物爱护是导致黄河中游含沙如有条件可以播放录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板书 2 、中游含沙量大 补充 :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 亿吨;假如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 倍,可绕赤道27 圈;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 千克肥料;所以,一位外国伴侣惊奇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转折提问 :黄河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里去了? 老师引导同学分析 形成地上河的缘由 黄河出孟津后, 水流平稳, 大量泥沙淤积而成 板图讲解 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9、 板书 3 、地上河 提问 这样的悬河有什么危害?如有条件可以播放黄河泛滥时人民避难的录像引导同学阅读教材中的痛楚的回忆部分阅读材料从公元前 602 年到公元 1938 年的 2500 多年间,黄河决口 1590 次,大的迁徙改道 26 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 年黄河改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埋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 1250 万,死亡 89 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芜的黄泛区;,加深对黄河之害的懂得,培育同学治黄的责任感; 板书 4 、易泛滥教学设计方案2 流经的省区等基

10、本内容,仍学习 引入 上节课我们明白了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了黄河的水文特点;谁来说一说黄河的水文特点都有什么呢?答复略 过渡 黄河除了常常会泛滥之外,仍有其它的灾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大家注意看黄河的流向, 在上游和下游地区都显现了由低纬向高纬流淌的河段,到了要结冰的季节,会显现什么情形? 讲解 介绍凌汛;危害:简洁冲垮堤坝;对船只也有威逼发生河段:上游宁夏和下游山东境内发生时间: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引导同学利用气候学问分析解决措施:爆破 板书 5 、凌汛 补充 除了上述的不利影响之外,仍有一种,那就是断流; 板书 6 、断流 活动 请同学读 黄河断流阅读材料并争论:形成的缘由: 自

11、然降水较少 ;人为上游和中游人口增多,工业及农业用水量过大,超过了自然限度解决措施:统一治理,方案调配; 提问 现如今,仍有什么新的危害吗? 同学争论答复 水污染问题等; 转折提问 黄河虽然有这么多的不利方面,但它被称作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什么?假如没有黄河,中国将会是什么样子? 同学争论答复 略 老师小结 黄河为中华文明的进展作出了庞大的贡献;使宁夏平原被称作.quot;塞上江南;是华北平原的塑造者; 过渡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同时又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 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治理与开发黄河; 板书 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引导同学分析 :黄河多灾的缘由是下游形成地上河,自中游的泥沙,所以治黄的关健是治沙; 板书 1 、中游治沙易泛滥成灾,但其根本缘由是来 引导同学摸索 :治理黄河 貌扇男 咛宕胧 兀浚致酆笥山淌幔 ./p 2、治黄的措施:下游:加固大堤:应使同学明白这是应急措施,是治标;中游:保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