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9.1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1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9.1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2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9.1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3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9.1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4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9.1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三单元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一、诗词导入: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1101年三月,苏轼由虔州出发,经南昌、当涂、金陵,五月抵达真州(今江苏仪征),六月经润州拟到常州居住。自题金山画像是苏轼在真州游金山龙游寺时所作。以自嘲的口吻,抒发平生到处漂泊,功业难就的感慨。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诗歌风格,体会豪放词的魅力。2.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3.赏析怀古词的写作特点,感受诗歌雄浑的意境美。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诗歌

2、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写景句。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怀古词的写法,感受意境美。审美鉴赏与创造:联系语境,品味诗歌内涵,感受豪放词风。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苏轼渴望为国效力的理性与壮志难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间如梦”的思想内涵。三、关于苏轼1.才华文:唐宋八大家 诗:苏 黄词:苏 辛书画:“宋四家”苏、黄、米芾、蔡襄“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2.趣事A.苏轼戏凸额凹眼的妹: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B.小妹戏平额马脸的哥: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到耳腮边。 C.佛印: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

3、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江北瓜州任职。禅师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放屁。3.经历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1071)开始,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石),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 四、相关背景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苏轼在黄州生活的

4、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当时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黄州的生活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他观察问题变得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五、文化常识念奴娇,词牌名。其调高亢。 唐天宝年间妓女念奴 善歌唱声出於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眼色媚人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传说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念奴

5、常暗中随行,唐玄宗每次辞岁宴会时间一长,宾客就吵闹,使音乐奏不下去。玄宗叫高力士高呼念奴出来唱歌,大家才安静下来。念奴色艺双全,其声名一直传至后世。因之取念奴为词牌名。相传念奴娇词调就由她而兴,意在赞美她的演技。本词牌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双调一百字,名篇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中秋等。六、听朗读,正音字。七、自读诗歌,整体感知上阕写景,描绘了万里长江及其壮美的景象。 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八、再读诗歌,把握风格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曰,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

6、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1. 请大家自由地大声朗读诗歌,注意朗读: 语气 语调 节奏 轻重 高低 缓急2.情感:豪迈奔放意境:雄浑苍凉语速:快中有慢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豪放词的魅力。学生范读,读准节奏和情感。教师指导,发现优点和不足。3.朗读技巧指导(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三句气势磅礴,朗读时要声音浑厚,情感激昂。重读“大”字,一锤定音,不拖

7、沓,定下豪放基调。“淘”字重读,“千古风流人物”稍微重。(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三句叙事,平淡、舒缓地读。(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写赤壁之景,读出节奏和霸气,语调激昂慷慨,情绪饱满,重读“乱、穿、惊、拍、卷”,体会波澜壮阔、雄奇壮丽之景。(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降调,语调轻柔。(5)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几句写周瑜迎娶小乔和赤壁之战胜利后春风得意,要读出轻快、得意之感。 “雄姿英发”重读,“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稍快,强调周瑜指挥若定、游刃有余。(6

8、)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读出诗人心中的伤感多愁、诗意落寞。“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要读出诗人的旷达豪放洒脱。九、赏析1.上阙写了哪些景物?有怎样的意境?先写江岸石壁。“乱”写出险怪,“穿”写出高峭。再写江面波涛,“惊”写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状。“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声音、色彩、姿态,无不逼真。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壮美的画面。2.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词人想到了多少豪杰人物?为什么?公瑾周瑜周瑜与苏轼比较。项目周瑜苏轼年龄24岁47岁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职业东吴都督团练副使际遇功成名就功

9、业未就基调感奋感伤3.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青有为英气不凡?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苏轼这年四十七岁,不但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感慨万千。以古人来自比,希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有一番大的作为。十、怀古诗词怀古诗词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十一、合作探究诗词最后两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词人什么情感?一种无奈?一份寂寞?一腔悲愤?几多伤感?几分旷达?十二、课堂练习判断下面正误,对的画,错的画。A.词有词牌,

10、词牌是指词的题目。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阙,“阙”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 )B.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词的题目指填词用的题目,词的分段为上片、下片,或称上阙、下阙,因为一曲便是一阙。( )C.词牌指填词用的曲牌名,“念奴娇”、“永遇乐”之类便是;它们又是词的题目,而“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之类只不过是副标题。一曲为一阙,阙在文字上指词的曲调。( )D.词,是歌词,是一种按照乐谱的曲调和节拍来填写,歌唱的文学作品,它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词的种种特点,大都是由它的性质所规定的。( )十三、巩固提高阅读诗词,回答问题。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 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问题:词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借此要表达怎样的人生感悟?又能够体现出词人怎样的性格特征?答案:人生感悟:自然界如此,人生亦如此。一切的风雨都会过去,经过暴风骤雨的洗礼,得到的常常是轻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