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部编版2022-2023学年陕西省榆林市语文升学分班考真题专项模拟试卷(09 现代文阅读)含解析_第1页
【小升初】部编版2022-2023学年陕西省榆林市语文升学分班考真题专项模拟试卷(09 现代文阅读)含解析_第2页
【小升初】部编版2022-2023学年陕西省榆林市语文升学分班考真题专项模拟试卷(09 现代文阅读)含解析_第3页
【小升初】部编版2022-2023学年陕西省榆林市语文升学分班考真题专项模拟试卷(09 现代文阅读)含解析_第4页
【小升初】部编版2022-2023学年陕西省榆林市语文升学分班考真题专项模拟试卷(09 现代文阅读)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PAGE 页码13页/总NUMPAGES 总页数13页【小升初】部编版2022-2023学年陕西省榆林市语文升学分班考真题试卷专项模拟试卷(09 现代文阅读)小说(共1小题)(2021榆阳区)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汤姆把他的刷子怪细巧地来回刷着往后退两步看看效果怎样又在这儿补一刷,在那儿补一刷再打量一下效果贝恩仔细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越看越感兴趣,越看越聚精会神了。后来他就说:“嘿,汤姆,让我来刷点儿看。”汤姆想了一下,正打算答应他,可是他又改了主意:“不行不行我想这大概是不行的,贝恩。你要知道,波莉阿姨对这道围墙是很讲究的这是当街的地方呀,你明白吧要是后面的围墙,那我倒不在乎,她也不

2、在乎。是呀,她对这道围墙可是讲究得要命,这是一定要刷得很仔细的。我想一千个孩子里面,也许两千个里面找不出一个来,能够把它刷得叫波莉阿姨满意哩。”“是呀真的吗?哦,不要紧让我试试吧。我只试一点儿汤姆,我要是你的话,我就会让你试。”“贝恩,我倒是愿意的,骗你不是人。可是波莉阿姨唉,吉姆想干,可她不叫他干;席德也想干,她也不让席德干。那么你看我多么为难?要是让你来弄这道围墙,万一出了什么毛病,那”“啊,没有事的,我也会一样地小心地刷呀。还是让我试试吧。嘿我把苹果核儿给你。”“好吧,那就啊,不行,贝恩,算了吧。我就怕”“我把这苹果全给你!”汤姆把刷子让给贝恩,脸上显示出不愿意的神气,心里可是快活得很每

3、过一会儿就有男孩儿打这儿过,他们都想来开玩笑,但结果却是留下来刷墙。汤姆过了一段舒服和安闲的时光玩伴多得很围墙上还刷了三层灰浆!要不是他的灰浆用完了,恐怕全村每个孩子都要让他弄得破产了。汤姆心里想,这世界原来并不是那么空虚啊。他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大法则那就是,为了要使一个大人或一个小孩想干某件事情,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假使他是个聪明的大哲学家,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他就会理解到“工作”就是一个人不得不做的事情,而“玩耍”却是一个人不一定要做的事情。(1)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全神贯注 考究 (2)汤姆本来打算答应贝恩让他刷墙,可是又改变了主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3)

4、汤姆发现了人类行为的哪一大法则? (4)如果你是贝恩,面对汤姆的再三拒绝,你会放弃吗?为什么? 散文(共2小题)(2022吴堡县)粽子里的乡愁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棕”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也有说“棕“和“宗”谐音,寓意“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荤的豆沙粽、肉棕、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

5、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日“富贵粽”。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助于消化。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

6、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

7、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灰汤粽”的?(2)文章围绕“富贵粽”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3)从下面句子的加点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4)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5)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022靖边县)阅读回答各小题。野兰父亲喜欢兰草,经常从深山里挖一些野兰回来栽培。几年间,庭院里就有了百余种,像个兰草园似的。有一次,父亲又要进山,并带我一起去。我们沿谷底小溪向前走,忽然听到“轰隆隆”的响声。顺声而去,到了山谷深处,便见飞瀑直泻谷底,潭水幽深。我

8、发现谷底、潭边、山坡上,到处生长着尺把高的野兰,淡淡的花,香气浓烈,站在谷底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闻到。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不仅连声叫好,而且又动手挖起一株,准备带回家栽培。不料父亲拦住了我,说:“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法呢?”父亲又问。我说:“这里兰草的姿态比家里的更美,味儿也更香。”父亲接着说:“是的,那么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处就有不同的姿态和味道呢?这是因为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大自然的元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人工栽培,便成了 欣赏 观赏的盆景,自然就失去了大自然的环境和条件。”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不禁为野兰感到 珍惜 惋

9、惜:这么精神的野兰,会有几个人知道它而来欣赏?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拉着我坐到潭边,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意味深长地说:“孩子,这正是野兰的不俗之处。它不以别人的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人活在世上,也要像野兰一样不能失去自己的真性,如果以献媚处世,就会像家兰那样失去自己的 品质 品格 品性的,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心上。从那以后,15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却。(1)用“”在短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野兰的品格是怎样的? (4)15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却父亲的话的原因是什么? (5)从文章内容和写

10、法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一个问题。 文言文阅读综合(共2小题)(2022横山区)(一)郢人燕说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注释郢: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在今湖北荆州。遗:寄,送(信)。过:误。说:通“悦”。白:禀告。国以治:燕国被治理得很好。(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夜书,火不明 举烛,非书意也 多似此类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因谓持烛者曰:“举烛。” (3)郢人谓持烛者“举烛”的原因是:

11、 (用原文语句回答)(4)下列对这篇短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燕国被治理得很好是因为郢人写下“举烛”来劝告君主。B.燕相其实曲解了书信中“举烛“的意思。C.郢人请求君主要举贤而任之,这让君主很高兴。(2020清涧县)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 jio)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f f)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用“”画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通国之善弈者也 虽与之俱学 (3)翻译下面句子。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4)这篇文言文记叙了弈

12、秋的两个学生在学习时的态度,一个 ,一个 (各填一个成语),从中我们感悟到了 的道理。答案与试题解析小说(共1小题)(2021榆阳区)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汤姆把他的刷子怪细巧地来回刷着往后退两步看看效果怎样又在这儿补一刷,在那儿补一刷再打量一下效果贝恩仔细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越看越感兴趣,越看越聚精会神了。后来他就说:“嘿,汤姆,让我来刷点儿看。”汤姆想了一下,正打算答应他,可是他又改了主意:“不行不行我想这大概是不行的,贝恩。你要知道,波莉阿姨对这道围墙是很讲究的这是当街的地方呀,你明白吧要是后面的围墙,那我倒不在乎,她也不在乎。是呀,她对这道围墙可是讲究得要命,这是一定要刷得很仔细

13、的。我想一千个孩子里面,也许两千个里面找不出一个来,能够把它刷得叫波莉阿姨满意哩。”“是呀真的吗?哦,不要紧让我试试吧。我只试一点儿汤姆,我要是你的话,我就会让你试。”“贝恩,我倒是愿意的,骗你不是人。可是波莉阿姨唉,吉姆想干,可她不叫他干;席德也想干,她也不让席德干。那么你看我多么为难?要是让你来弄这道围墙,万一出了什么毛病,那”“啊,没有事的,我也会一样地小心地刷呀。还是让我试试吧。嘿我把苹果核儿给你。”“好吧,那就啊,不行,贝恩,算了吧。我就怕”“我把这苹果全给你!”汤姆把刷子让给贝恩,脸上显示出不愿意的神气,心里可是快活得很每过一会儿就有男孩儿打这儿过,他们都想来开玩笑,但结果却是留下

14、来刷墙。汤姆过了一段舒服和安闲的时光玩伴多得很围墙上还刷了三层灰浆!要不是他的灰浆用完了,恐怕全村每个孩子都要让他弄得破产了。汤姆心里想,这世界原来并不是那么空虚啊。他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大法则那就是,为了要使一个大人或一个小孩想干某件事情,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假使他是个聪明的大哲学家,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他就会理解到“工作”就是一个人不得不做的事情,而“玩耍”却是一个人不一定要做的事情。(1)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考究讲究(2)汤姆本来打算答应贝恩让他刷墙,可是又改变了主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因为他想让贝恩认识到刷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不是谁想刷就能够刷

15、得上的,这样就能勾起贝恩的兴趣。(3)汤姆发现了人类行为的哪一大法则?他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大法则那就是,为了要使一个大人或一个小孩想干某件事情,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4)如果你是贝恩,面对汤姆的再三拒绝,你会放弃吗?为什么?我不会放弃。因为刷墙的工作非常吸引我,越不让我做,我就越想试试看。(1)考查了找近义词的能力。结合词义,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即可。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近义词为文中的“聚精会神”。考究:讲求;重视;讲究。近义词为文中的“讲究”。(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汤姆与贝恩的对话可知,汤姆本来打算答应贝恩让他刷墙,之所以改变了主意是因为他想让贝恩认识

16、到刷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不是谁想刷就能够刷得上的,这样就能勾起贝恩的兴趣。(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他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大法则那就是,为了要使一个大人或一个小孩想干某件事情,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可知答案。(4)考查了知识拓展能力。结合文章内容及自己的生活实际作答,合理即可。示例:我不会放弃。因为刷墙的工作非常吸引我,越不让我做,我就越想试试看。故(1)聚精会神;讲究;(2)因为他想让贝恩认识到刷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不是谁想刷就能够刷得上的,这样就能勾起贝恩的兴趣。(3)为了要使一个大人或一个小孩想干某件事情,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4)我不会

17、放弃。因为刷墙的工作非常吸引我,越不让我做,我就越想试试看。散文(共2小题)(2022吴堡县)粽子里的乡愁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棕”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也有说“棕“和“宗”谐音,寓意“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荤的豆沙粽、肉棕、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

18、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日“富贵粽”。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助于消化。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

19、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

20、的怀念中追寻了。(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灰汤粽”的?(2)文章围绕“富贵粽”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3)从下面句子的加点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4)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5)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众多种类的粽子中,作者最喜欢吃的就是灰汤粽,所以作者从制作方法、颜色味道以及特殊功效方面重点介绍了灰汤粽。(2)考查了对概括文段的内容。每到端午节,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粽子,美其名日“富贵粽”。文章围绕“富贵粽”写了端午节“我”和阿荣给乞丐分粽子,母亲告诉“我”

21、要惜福。(3)考查了对词句的理解。“门庭若市”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端午节一早“我”加门前的热闹,来我家讨粽子的乞丐多,侧面表现母亲的善良。(4)考查对人物的理解。每到端午节母亲总会包很多粽子,并把粽子分给乞丐,从中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勤劳、心灵手巧、善良、善于教导孩子的人。(5)考查了描写手法。文中的开头和结尾是前后照应的写法。这种写法使文章结构严谨,深化了主题,让人印象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故(1)从制作方法、颜色味道以及特殊功效方面重点介绍了灰汤粽。(2)文章围绕“富贵粽”写了端午节“我”和阿荣给乞丐分粽子,母亲告诉“我”要惜福。(3)“门庭若市”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端午节一早

22、“我”加门前的热闹,来我家讨粽子的乞丐多,侧面表现母亲的善良。(4)母亲是一个勤劳、心灵手巧、善良、善于教导孩子的人。(5)文中的开头和结尾是前后照应的写法。这种写法使文章结构严谨,深化了主题,让人印象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022靖边县)阅读回答各小题。野兰父亲喜欢兰草,经常从深山里挖一些野兰回来栽培。几年间,庭院里就有了百余种,像个兰草园似的。有一次,父亲又要进山,并带我一起去。我们沿谷底小溪向前走,忽然听到“轰隆隆”的响声。顺声而去,到了山谷深处,便见飞瀑直泻谷底,潭水幽深。我发现谷底、潭边、山坡上,到处生长着尺把高的野兰,淡淡的花,香气浓烈,站在谷底任何一个地方都

23、能闻到。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不仅连声叫好,而且又动手挖起一株,准备带回家栽培。不料父亲拦住了我,说:“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法呢?”父亲又问。我说:“这里兰草的姿态比家里的更美,味儿也更香。”父亲接着说:“是的,那么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处就有不同的姿态和味道呢?这是因为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大自然的元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人工栽培,便成了观赏欣赏 观赏的盆景,自然就失去了大自然的环境和条件。”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不禁为野兰感到 惋惜珍惜 惋惜:这么精神的野兰,会有几个人知道它而来欣赏?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拉着我坐到潭边

24、,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意味深长地说:“孩子,这正是野兰的不俗之处。它不以别人的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人活在世上,也要像野兰一样不能失去自己的真性,如果以献媚处世,就会像家兰那样失去自己的 品格品质 品格 品性的,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心上。从那以后,15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却。(1)用“”在短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比较野兰和家兰,说明野兰的好处。(3)野兰的品格是怎样的?不以别人的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4)15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却父亲的话的原因是什么?因为父亲的话深深印在“我”的

25、脑海里,15年来一直鞭策“我”做一个有野兰品格的人。(5)从文章内容和写法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一个问题。 内容:为什么经人工栽培后,野兰就会发生变化?写法:第五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1)考查选择恰当的词语。“欣赏”的意思是:1.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2.认为好;喜欢。“观赏”的意思是观看欣赏。“珍惜”的意思是珍重爱惜。“惋惜”的意思是对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不如人意的变化表示同情、可惜。“品质”的意思是:1.人的行为、作风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2.物品的质量。“品格”的意思是:1.品性;品行。2.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品性”的意思是品质性格。根据语境,应分别选

26、择:观赏、惋惜、品格。(2)考查对段落内容的概括。第三段主要是比较野兰和家兰,突出野兰的好处。(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从文中“野兰的不俗之处。它不以别人的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可知答案。(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15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却父亲的话是因为父亲的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15年来一直鞭策“我”做一个有野兰品格的人。(5)考查针对文章提出问题。从内容和写法上各提一个即可,注意要通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故(1)观赏 惋惜 品格;(2)比较野兰和家兰,说明野兰的好处。(3)不以别人的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4)因为父亲的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15年来一

27、直鞭策“我”做一个有野兰品格的人。(5)内容:为什么经人工栽培后,野兰就会发生变化?写法:第五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文言文阅读综合(共2小题)(2022横山区)(一)郢人燕说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注释郢: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在今湖北荆州。遗:寄,送(信)。过:误。说:通“悦”。白:禀告。国以治:燕国被治理得很好。(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夜书,火不明明亮举烛,非书意也 不是多似此类

28、类似(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此对拿火炬的侍从说:“把烛火举高点。”(3)郢人谓持烛者“举烛”的原因是:夜书,火不明。(用原文语句回答)(4)下列对这篇短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A.燕国被治理得很好是因为郢人写下“举烛”来劝告君主。B.燕相其实曲解了书信中“举烛“的意思。C.郢人请求君主要举贤而任之,这让君主很高兴。(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句意为:在夜晚写信,光线不够明亮。明:明亮。句意为:但举烛并非这封信的本意。非:不是。句意为:大多数也像这样。类:类似。(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