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复习卷(七、八单元)_第1页
九上历史复习卷(七、八单元)_第2页
九上历史复习卷(七、八单元)_第3页
九上历史复习卷(七、八单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上历史第7、8单元复习卷(2023课)垄 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广泛应用电灯发明汽车、飞机问世垄断资本主义形成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争霸导火线灾难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矛盾加剧 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给参战各国带来深重的 灾难展开疯狂扩军备战 【基础检测】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由于_和_的发明和使用,使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由此进入“_”。19世纪70年代,_逐渐取代_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2、“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这句话是发明大王_说的。他被誉为“_”,1

2、897年他研制成功_灯泡。3、_年德国人_以_为动力试制成功了汽车。因此他被称为“汽车之父”。4、1903年12月的一天,_国的_兄弟终于制成_并试飞成功。5、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要特别注意复习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类别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的广泛建立起止时间18世纪( )年代-1840年前后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标志( )的发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应用原子能、生物、航空、计算机领先国家英国( )、( )美国主要标志( )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广泛使用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时代特征( )时代( )时代信息时代代表人物哈格里夫斯、瓦特、史蒂芬孙、富尔顿法拉第、爱迪

3、生、卡尔本茨、莱特兄弟等比尔盖茨科学理论牛顿力学理论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爱因斯坦相对论交通工具( )、轮船( )、飞机宇宙飞船、磁悬浮列车新能源煤电力、石油原子能(核能)完成标志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生产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主要影响创造了巨大生产力;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国家日益形成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电力和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生产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东西方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对中国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4、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掀起了洋务运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时,中国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受左倾错误影响,加上整个世界处于冷战中,中国相对处于一种封闭状态;改革开放后,积极追赶世界潮流。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应该重视生态环境与污染等问题后果;合理利用科技新成果,趋利避害;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等第21课 第一次世

5、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了_;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了_。2、由于列强的争夺等因素,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_”。正是在巴尔干半岛发生的_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事件是_帝国向_宣战。4、_年7月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_年11月底_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_失败而结束。5、1916年的_战役,造成双方共70多万人的死伤亡,被称为“_”。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6、1915年,_见风使舵,加入到_一方作战;1917年,_和中国相继加入到协约国一方作战,从而壮大协约国力量,加速了一战的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_性质的战争。第22、23

6、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世界的文化杰作1、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_。其观点:反对_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_和_。同时他批判天主教会,但他却不反对宗教。2、启蒙思想的意义和影响: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解放了人们的_;促进了欧洲的社会_;促进了_、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3、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名称时间影响事件 (人文主义) 1416世纪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理性主义) 1718世纪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美国独立

7、战争法国大革命 1848年 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奠定了思想基础。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英国的科学家_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天文学上发现了_定律;在数学上创建了_;在力学上建立了完整的_体系。5、1859年,英国科学家_发表了科学巨著_,他提出了“_”这部巨著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6、_的创立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_的大门。它的创立者就是20世纪著名的科学家_。7、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作家_,作

8、品_、_、_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8、近代绘画艺术不断革新,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画家,荷兰的_就是其中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他的代表作是_。9、德国的_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也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热情歌颂者。他的代表作_标志着他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直击中考】一、选择题(2010山东泰安)1王明同学正通过因特网下载爱迪生、卡尔本茨等人发明成果的相关资料,由此你可以判断他正在探究(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010四川攀枝花)2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一个国家的总统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A卡尔本

9、茨 B法拉第 C西门子 D爱迪生(2010福建泉州)4读右图,指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 C有轨电车的创制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2010内蒙古包头)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C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推广 D原子能的重大突破(2010四川成都)6在20世纪初,首次将人类飞上天空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人物是( )A卡尔本茨 B莱特兄弟 C爱迪生 D马可尼(2010山东菏泽)7右图是一款世界著名的汽车商标图案,与它最可能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卡尔本茨 B亨利福特 C莱特兄弟 D爱迪生(2010重庆)819世纪

10、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逐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其中三国同盟的核心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意大利(2010江西)9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万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战争结果给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创造了条件。”恩格斯的预言首先得到应验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 C中东战争 D科索沃战争(2010四川内江)10法国作家巴比斯在战火中写遂:“(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这一描述指的是

11、哪次战役?( )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马恩河战役 D莫斯科保卫战(2010江苏苏州)11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芳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B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C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D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2010四川成都)12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上刻着“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波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碑文记述的是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萨拉热窝事件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珍珠港事件 D诺曼底登陆(2010四川成都)13

12、“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这是列宁对下列哪次战争的评价?( )A普法战争 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2010山东日照)14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引爆欧洲“火药桶”的那一粒“火星”是( )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B萨拉热窝事件 C凡尔登战役 D美国对德宣战(2010广西贵港)15下列哪一国家不属于三国同盟?( )A英国 B德国 C意大利 D奥匈帝国二、非选择题(2010山西)16、2010年的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是一次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盛会。历史上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

13、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文化的发展轨迹,完成下面探究任务:任务一:梳理知识(1)列举古代中外人类文化成果各一例。 (2)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哪国?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有哪些?举出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一个事例。任务二:解决问题 (5)用史实阐明下列观点(只选一个观点说明即可)观点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观点二: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任务三:思考感悟(6)人类在享受科技文化成果的同时,还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出17、科技进步、思想突破、制度创新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请仿照事例说明这一结论。示例:科技进步:

14、如,格拉姆发明电动机(史实),推动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影响)。 再如, 。 思想突破:如,伏尔泰提出“天赋人权”(史实),为法国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影响)。 再如, 。制度创新:如,“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史实),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影响)。 再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DBDB BABAA AACBA二、非选择题16、(1)示例:中国:司母戊鼎等。世界:巴黎圣母院等。(2)英国。 蒸汽机的广泛运用。(3)电力、石油。电和石油用于驱动汽车;电灯、电话等。(5)观点一:提示:联系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作答。 观点二:提示:可以联系日本的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或中国的改革开放等内容作答。(6)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国家要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鼓励科技发明;个人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创新。对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自然生态、社会环境等问题决不能忽视,实行可持续发展。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要重视文化交流,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弘扬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