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29练)(含答案)_第1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29练)(含答案)_第2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29练)(含答案)_第3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29练)(含答案)_第4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29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29练)(含答案)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229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最早的窗子谈不上美观,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中国窗子才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随着岁月的流逝,使它们成为最富有美学表现力的中国建筑的因素。在中国,有多少工匠,(),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菱形等等,或单独存在或互相交替使用,看起来就像有无数的组合。有简单的图案,也有独具特色的图案,一切都用薄薄的棕色或红色木条制作成。每当夜幕降临,从中国传统院落大门旁边的影壁小心地往里看,就能看到像自身发光的抽象画一样的木制窗子,窗子木格细细

2、地勾画着自己精致的线条,微弱的灯光洒在院子里,消失在甬道长廊,婆娑竹影上。偶尔有人在室内走动,身影在洁白的窗纸上滑动,充满神秘的色彩。(节选自汉字王国有删改)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就可能有多少种装饰图案的窗子,但原则上都是对称的变化B.窗子就可能有多少种装饰图案,但原则上都是对称的变化C.即使原则上都是对称的变化,窗子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D.即使对称变化是窗子的设计原则,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2.下列各项中与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

3、乔木,犹厌言兵。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从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启程,奔赴月球背面,在嫦娥三号的基础上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档案资料。月球,作为地球的唯一卫星,它始终是相对固定的一面面向地球,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对看不到的月球背面充满好奇,但是由于技术等诸多因素,那么,这次嫦娥四号到月球背面,就有可能获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月球正面发现的珍贵数据。受到月球本身的阻隔,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是无法与地球保持通信的。同时月球正面有许多宽阔的平原,

4、尽管有许多陨石坑,但坑底相对平整。相较而言,不仅陨石坑更多,地势也更加陡峭。为了安全着陆,嫦娥四号采取的是近乎垂直的降落方式。4.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5.请分别用一个疑问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5分)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送耿晦之守湖州徐祯卿(明)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妈鹊菰叶翠相乱,锦石游鳞清可怜。邮渚频挝津吏鼓,渔歌唱近使君船。吴兴岘山足胜事,汉水襄阳空昔贤。妈鹃(jiojng)一种水鸟。吴兴:湖州。岘山:位于襄阳城西。西晋名臣羊祜曾守襄阳十年,有政绩,死后吏民为他建碑立庙

5、于岘山。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上句开篇点题,写耿晦之顺江而下,赴任湖州。“下”字写出船行之轻快。B.首联下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仰望,天高气清;俯视,水清沙白。C.颔联描绘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生趣,鸟叶相嬉,鱼儿灵动可爱。D.全诗多处景色描写,虽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浓浓的惜别之情,却并无悲伤之感。7.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耿晦之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6分)三、古诗词情景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劝学中“,”两句提醒我们要广泛学习,不断地进行理性反思,才能成为有德之人。(2)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苏轼赤壁赋中“,”两句诗意地描写出月亮升

6、起,相对星空背景的位置移动。(3)社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起源于中国上古祭祀活动。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可见其延绵已久。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春秋战国之交,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奴隶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封建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在这个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而生,这就是士。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虽然地位较低,但

7、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他们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杰出的政治、军事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至于一般的出谋划策、谈天雕龙之流,以及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人数众多。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

8、的代表著作。其中论语孟子老子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公元前2世纪中叶,汉武帝认识到孔子学说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因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中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尊奉孔子为圣人,尊称孟子为亚圣。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以及孔子后裔和孟子后裔,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信或认为孟子的学术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或完全一致,简言之,即所谓的孔孟一家。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或许也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因为,实际情况是,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孔子倡导的社会结构“君君、臣臣

9、、父父、子子”,其致命的问题在于,当君王不尽君王的责任时,或君王胡作非为时,人们没有正当合法的途径去纠正君王的错误或更换君王。对这个难题,孔子心里是明白的,但是他没有找到或不敢(不愿)提出解决的办法。对比之下,孟子则鲜明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中国的历史中,他是第一个明确主张民众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朝廷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君王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为了约束君王的行为,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能由少数几个大臣说了算,而是必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在定罪量刑上,也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允许君王的亲信左右或大臣私自说了算,同样

10、必须征求国人的意见。对于不称职的君王,孟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提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在君臣关系上,孟子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他曾当面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做。(孟子离娄下)”事实上,孟子的上述主张,都是孔子未曾提出过的,这表明孟子的学术思想、政治理念与孔子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严格说来他们并不是一个学派,孔孟并非一家。其实,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存在着本质不同,封建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心里都是明白的。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孟子一书的许多主张都大为恼火,一怒之下要把孟子像从孔庙里迁出,但是他冷静下来后却发现把孟子像放在孔庙中实在是太有必要了。这是因为,只要宣

11、扬孔孟一家,那么孟子便永运屈居亚圣地位,孟子思想主张的正确与否,也就必须以孔子思想为准,这样便可以用正圣压制亚圣,用孔子的思想埋没孟子的思想,从而扼杀了孟子倡导的民主思想的传播。(摘编自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神州大地上掀起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变革中,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个社会都呈现了大动荡大改组的局面。B以孟子、墨子、商鞅、申不害等为代表的“士”阶层,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有的通晓天文、历算等知识,有的是杰出的政治、军事人才。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孔子倡导的社会结构,这一社会结构有致命的问题:人们没有纠正君主错误或更换君主的

12、合法途径D孟子的学术思想中有很多自己的创造,因而从皇帝到百姓及孔子、孟子后裔,都意识到孔孟一家可能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论证了在春秋战国之交,“士”这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而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并列举了涌现出的众多代表人物。B文章列举了百家争鸣时期的各家学派,并指出只有儒、墨、道、法四家有影响力。四家代表作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C孟子是第一个明确主张民众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这个主张是孔子未曾提出过的,是孟子超越孔子的根本原因。D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差别不大,封建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心里都是明白的,但也知道把孟子像放在孔庙中实在是

13、太有必要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在春秋战国之交的社会大变革中,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B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士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不同,是因为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是因为认识到孔子和孟子的学说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D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不能由君王一个人或少数几个大臣说了算,而是必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其目的是约束君王,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14、-8题。(白)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诊。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微孙赎故第,居易言:“徽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田布拜魏博节度使,命持节宣谕,布遗五百缣,诏使受之,辞曰:“布父雠国耻未雪,人当以物助之,乃取其财,谊不忍。方谕问旁午,若悉有所赠,则贼未殄,布赀竭

15、矣。”诏听辞饷。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居易上言,使李光颜将,可径薄贼,开弓高粮路,合下博,解深州之围。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挥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封晋阳县男。太和初,二李党事兴,居易恶缘党人斥,乃移病还东都。后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进冯翊县侯。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居易被遇宪宗时,事无不言,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遂摈斥,所蕴不能施,乃放意文酒。既复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辄病去,遂无立功名意。与弟行简

16、、从祖弟敏中友爱。东都所居履道里,疏诏种树,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为之传。居易於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当时士人争传。其始生七月能展书,九岁暗识声律。其笃於才章,盖天禀然。(选自新唐书列传卷四十四有删节)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B.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C.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D.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拔萃,唐代的一种选

17、官制度。选官的期限未满,试判三条,合格授官的叫“拔萃”。B.县男,唐朝设立的一种爵位的名称,从五品。后文的中“县侯”也是爵位名称。C.从祖弟,从,堂房亲属。同一曾祖但不同祖父的同辈人之间互称为从祖兄弟。D.声律,既指诗赋的声韵格律,也是五声六律音乐的总称。本文中指后者。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居易才华横溢。他的诗歌被当时士人争相传诵。著名诗人顾况自恃才华,很少推崇他人,但见到居易的文章后,也对他赞许有加。B.白居易直言不讳。李师道献私款为魏征的孙子赎故宅,白居易认为李师道是人臣,直言陛下“不宜掠美”,应成就李师道的美名。C.白居易关心民生。在杭州刺史

18、任内,他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疏浚当地的六口水井,帮助解决杭州百姓的饮水问题。D.白居易淡泊名利。他持节去向田布宣布谕旨时,田布送他五百匹细绢,他拒绝了。死时,他遗命薄葬,不必请谥号。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4分)(2)布父雠国耻未雪,人当以物助之,乃取其财,谊不忍。(4分)8.文中白居易做官入则直言进谏,出则造福一方,但最终却“无立功名意”。请结合文本简析其无意功名的原因。(3分)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与解析(第229练)1.A2.CA.“戎马”是借代手法,代指战争;B

19、.“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比喻,将“愁”比作一江春水;C.“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运用拟人手法;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用典和反问。3.修改:主语残缺,删除“使”(也可删除随着”,但删除“使”更契合上下文意。)语序不当,把“中国建筑的”改成“中国建筑中”提到“最富有”前面。改后的句子: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成为中国建筑中最富有美学表现力的因素。4.另一面则背向地球目前还没有任何航天器着陆在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的地形非常复杂5.(1)嫦娥四号的任务是什么?(2)为什么要去月球背面?(3)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有哪些困难?6.D“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浓浓的惜别之情”错误。这首诗和一般的送行诗不同,它没有惜

20、别的感情,没有祝愿的语句,写了知交耿晦之的雅量高致,表达了的高尚情操。7.(1)热爱自然,情趣高雅。颔联中景色描写衬托出他热爱自然的情趣,从容不迫的气度。(2)关心百姓,受百姓爱戴。颈联写津吏击鼓告诉百姓官船来了,渔民们还是唱着歌划着船向官船驶去,从侧面衬托出耿晦之是一位接近百姓,关心百姓,美名在外的官员。(3)才华横溢,政绩卓著。尾联用典,无论是吴兴还是帆山,贤臣难得,均为胜事。耿晦之做湖州太守,会和西晋名臣羊祜一样,泽及生民,卓有政绩,名传千古。8.(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1.DD“而从皇帝到百姓及孔子、

21、孟子后裔,都意识到孔孟一家可能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错误,这不是“从皇帝到百姓及孔子、孟子后裔”的观点,文中说的是“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或许也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这是的观点。2.AB.“只有儒、墨、道、法四家有影响力”太绝对。C“孟子是第一个明确主张民众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这个主张是孟子超越孔子的根本原因”错误,只是原因之一,文中说的是“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后一部分”除了“主张民众的利益至高无上”,还有“约束君王的行为,任命或罢免官员,定罪量刑,对于不称职的君王,在君臣关系上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都是孟子的创造。D.“孔子

22、思想与孟子思想差别不大”错,3.BA“从而”错误,强加因果,第二段说的是“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分号表示二者之间的并列关系,分号前后都是这场变革的情况,不存在因果关系。C“是因为认识到孔子和孟子的学说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错误,第五段说的是“汉武帝认识到孔子学说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不包括孟子学说。D“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错误,倒数第二段说的是“在君臣关系上,孟子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由此可知,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

23、等是孟子在君臣关系上的观点。4.A5.D“本文中指后者”错误。文中的声律指的是诗赋的声韵格律。6.B“直言陛下不宜掠美,应成就李师道的美名”错误。应是李师道“不宜掠美”,应成就皇上的美名。7.(1)白居易见诏书细节不够详尽,就提出建议请求全免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的逃荒的饥民,并尽量放出宫人。(“建言”,提议;“乞”,请求;“流瘠”,逃荒的饥民;)(2)田布父仇国耻未雪,人们应当用物资帮助他。现在却收取他的财资,按情谊是不能忍心收下的。(“雠”,通假字,通“仇”;“物”,物资;“谊”,名词用作状语,按情谊。)8.不愿卷入党争之事;遭当道者所忌,受到排挤;再度受重用以后因为皇帝年少,直言谏诤不合时宜,任职后往往受贬抑。参考译文:白居易聪明过人,擅长写文章。未成年时拜见顾况。顾况是吴地人,自恃才华,很少推崇赞许他人,但见到白居易的文章,禁不住说:“我认为有才华的人已经绝迹了,现在又发现了一个您!”贞元年间,白居易应考进士、拔萃科都中。元和元年,任集贤校理,在这个月中,召白居易入翰林院任学士。升任左拾遗。元和四年,天子因旱灾严重,下诏对租赋有所宽免,赈济民众减轻灾害。白居易见诏书细节不够详尽,就建议请求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宪宗有所采纳。李师道献上私款六百万,为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