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河金矿选矿试验报告_第1页
马家河金矿选矿试验报告_第2页
马家河金矿选矿试验报告_第3页
马家河金矿选矿试验报告_第4页
马家河金矿选矿试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家河金矿选矿试验报告(精)马家河金矿选矿试验报告(精)26/26马家河金矿选矿试验报告(精)1序言受香港浩舜资本有限企业拜托,我院于二四年九月至十月,对甘肃省西和县马家河金矿石进行选冶试验,目的是观察该矿石的可浸性,为该矿下一步柱浸试验和堆浸生产,供给一种常例、成熟、简单、低成本、易于工业化实行的提金工艺及技术参数。选冶试验样品采样设计和采集,由拜托方担当,并负责样品代表性。按拜托方要求,本次选冶试验只对来样中的自采样进行工艺流程试验。样品经化学分析,金品位3.14g/T,并获取拜托方认同。马家河金矿岩性主要为泥质页岩,泥质板岩和角砾岩。矿石匠艺种类为破裂蚀变岩型微细粒金矿石。矿石中主要金属

2、矿物为褐铁矿,设想褐铁矿,少许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伊利石、高岭土、方解石等。贵金属矿物为自然金和银金矿。本次选冶试验主要进行了氰化浸出炭浆法、炭浸法两个流程方案试验,最后选冶技术指列表1中。最后选冶技术指标表1样品采纳与制备本次选冶试验样品由香港浩舜资本有限企业采集,并负责样品代表性。来样为两个点样,此中一点为浩舜资本有限企业自采样(大块样),重80公斤;另一点为浩舜资本有限企业采集民采样(细粒样),重140公斤。2将两点样分别进行破裂加工后,送化验分析,此中自采样金品位为3.14g/T,民采样金品位为4.58g/T。样品破裂加工流程如图一。图相同品破裂加工流程依据样品分析品位,拜托

3、方确立自采样为本次选冶试验样。矿石性质研究3.1原矿化学分析3.1.1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列表2。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表233.1.2原矿金物相分析结果列表3原矿金物相分析结果表33.2原矿x衍射矿物含量分析结果列表4原矿x衍射矿物含量分析结果表43.3原矿粒度分析将原矿磨至70%-200目细度,进行原矿粒度筛析(水析)。粒度分析结果列表5。原矿粒度分析结果表54岩矿判断经矿石多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光片、薄片检测分析,现已查明矿石中的主要矿物有:伊利石、高岭石、石英、方解石、褐铁矿等,此中泥质矿伊利石、高岭石以及褐铁矿设想的原生矿物黄铁矿均为堆积成因;而石英与方解石二者均为结构破裂热液叠加产

4、物,可能对金的产生起有“富化”作用。4.1矿石矿物组分与嵌布特色4.1.1泥质(黏土)矿物:含量3060%,一般为1540%,均匀为48%,此中伊利石含量25%,高岭石23%。结晶极为微细,由非晶质、隐晶质、微细鳞片状等齐集体分布。4.1.2石英:含量由570%,一般为3050%,原矿样中均匀含量约20%。粒径:0.025mm,一般为0.52mm。石英在矿石中含量仅次于泥质矿物的总量,均匀含量约26%。4.1.3方解石:含量由230%,一般以1015%为常见,原矿样中均匀含量为15%。4.1.4设想褐铁矿:含量由210%,一般为36%,原矿样均匀为5%。粒径:0.010.3mm,一般为0.01

5、0.2mm占多半。褐铁矿在矿石中的嵌布特色主要分三类:a呈浸染状黄铁矿设想的褐铁矿占矿石中褐铁矿总量的95%;b.呈细脉状产出的褐铁矿,约占其总量的4%;c.呈极微细的蛛5丝网状嵌布于中粗粒热液方解石的解理、裂隙中,系由氧化淋滤作用而成,含金可能性很小,含量约其总量的1%。4.1.5黄铁矿:含量约0.01以下。粒径:0.0050.05mm,一般0.010.02mm占多半,呈极微细、极微量自形品单体零星嵌布于热液成因的中粗粒石英晶体内。4.1.6微细痕量矿物:十字石、铁铝榴石、兰晶石、钛铁矿(应是金红石)黄铁矿、毒砂、自然金、银金矿等,此中硅酸盐矿物主要由堆积作用形成;黄铁矿、毒砂为褐铁矿化交代

6、节余;金呈超显微状态赋存于褐铁矿中。4.2金的赋存状态在所磨制的38片光片和薄片中,经详尽的显微镜下判断,未发现金的独立矿物,仅在电子探针分析中,发现有金的元素成份。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详见表6。电子探针结果表6注:测试单位: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本次共选五件矿石光块进行探针分析,仅金量太低、粒度太细(超显微金存在);T-18号光块发现金矿物,说明矿石脉石矿物除石英外,主假如堆积期形成的痕量微细矿物;电子探针和显微镜下检测结果,一致说明矿石中的金,主要以从超显微金存于黄铁矿经氧化形成的褐铁矿中,故褐铁矿应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从金矿物的化学成分分析和原矿金、银分析结果提示,矿石中的金主假如

7、自然金,成色较高。4.3矿石结构4.3.1非晶质、隐晶质、微晶鳞片状结构:主要由超显微和显微鳞片状高岭石、伊利石等泥质矿物构成,形成含矿岩石泥质(板)页岩。可与设想褐铁矿、深部原生矿物之间达到较好的解离。4.3.2他形不等粒状连晶结构:主要由后期热液叠加形成的石英、方解石等所构成。呈单晶、自连晶和互连晶构成的块体充填、胶结泥岩角砾和碎块。易与金的主要载体解高与分选。4.3.3全自形晶不等粒状结构:由石英和深部原生黄铁矿单晶或连晶所构成。原生黄铁矿可能是超显微金的主要载体矿物,可与其余矿物解离。但在矿体浅部氧化矿石中,因氧化成褐铁矿而不复存在,深部原生矿石中,应有许多的分布。4.3.4全自形、他

8、形晶不等粒状设想结构:系黄铁矿氧化成褐铁矿而完整保存其设想晶体。设想褐铁矿系氧化矿石中独一载体金属矿物,呈浸染嵌布堆积泥质(板)页岩中。4.3.5他形微粒粒状结构:主要由极微细的石英所形成,由堆积作用形成,与泥质矿物密切共生,分布泥岩中。4.3.6微晶网状结构:由氧化淋滤褐铁矿充填方解石微细裂隙而成。4.3.7自形晶微细粒立方体结构:由极细粒自形晶黄铁矿形成,粒径:0.060.03mm,呈极少许的单晶体嵌布于中粗粒热液石英中。含量稀有,微细,形成于矿化期后,不是金的载体矿物。4.3.8交代结构:广泛见于褐铁矿交代黄铁矿而残留其设想。4.3.9自连晶与互连结构:见于堆积泥岩中的微粒石英与伊利石、

9、高岭石之间的连生积聚。4.4矿石结构4.4.1角砾、碎埠状结构:是矿石中最主要的宏观结构。堆积金矿化的泥质(板)、页岩,在常期结构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形成角砾和碎块,被中粗粒石英、方解石连生块体所胶结。是矿石中最具特色者,可作为直接找矿标记。4.4.2不等粒、不均匀、均匀浸染状结构:是矿石中最为特色的微观结构之一。主要由褐铁矿构成。主要产于泥质(板)页岩中。4.4.3脉状结构:由白色中粗粒石英、方解石、褐铁矿等充填微、细裂隙而成。4.4.4斑点状结构:主要由褐铁矿构成。4.4.5网脉状结构:后期形成的细粒方解石,充填白色中粗石英块体中的微细裂隙而成。4.4.6显微蛛网状结构:由氧化淋滤而成的

10、褐铁矿充填粗粒方解石解理、裂隙而成。在矿石表面呈黄褐色,形成所谓的铁碳酸盐化。4.4.7胶体环带状结构:由胶体褐铁矿、赤铁矿的混淆物,形成结核环带状分布。4.5结语4.5.1现已查明矿石的主要矿物有:(1)堆积矿物主要有伊利石、高岭石、黄铁矿(已氧化成褐铁矿);(2)热液矿物主要有石英和方解石;(3)金属矿物仅有黄铁矿氧化而成的设想褐铁矿和包裹石英中的极微细、极少许、自形晶黄铁矿单体。4.5.2已经查明试验原矿石几乎没有原生金属硫化物,只有由黄铁矿氧化而成的设想褐铁矿。故试验矿石,为全氧化金矿石。4.5.3从设想褐铁矿的含量、粒度得悉,原生矿石中的黄铁矿不仅含量少,而且粒度细,品位低。4.5.

11、4矿石性质为:全氧化型褐铁矿化微细低品位金矿石。矿石矿物组分、结构、结构均较为简单,不含与金相关的金属硫化物(如黄铁矿、毒砂等),因此,采纳氰化工艺应是最正确工艺手段。因此,该区矿石应属可选、易选矿石典型。4.5.5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证明:矿石中的金以超显微金存在于褐铁矿中,以自然金的形成存在,此中以自然金为主,成色很高。照片1(240)泥质板岩。自形晶不等粒状结构、黄铁矿褐铁矿化设想结构;不均匀浸染状结构(褐铁矿)注:1褐铁矿;2原岩中的堆积微晶石英;3黏土矿物照片2(200):硅、钙化形成的中粗粒石英、方解石共生连晶结构;角砾状结构(石英、方解石共同胶结泥质板岩围岩角砾和碎块)。注:1石英;

12、2方解石;3泥质板岩角砾照片3(200):褐铁矿斑点状结构。注:1褐铁矿;2泥质板岩;3黄铁矿照片4(200):他形微、细粒结构;石英细脉状结构。注:1石英;2板岩中的硅化石英;3泥质板岩照片5(240):褐铁矿设想斑状结构(产于板岩中);连晶结构(褐铁矿)。注:1褐铁矿;2石英;3石英(硅化交代板岩);4板岩照片6(240):自形晶、微晶均粒状设想结构,均匀茂盛浸染结构,裂隙结构。注:1褐铁矿;2板岩;3裂隙;4方解石照片7(240):自形半自形晶,不等粒设想结构;均匀浸染状结构。注:1褐铁矿;2方解石(钙化);3泥质板岩照片8(200):方解石裂隙充填网状结构。注:1石英;2方解石(充填石

13、英块体裂隙中);3空洞裂隙(五)矿石性质小结1马家河金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褐铁矿,设想褐铁矿,其次为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英(26%)、伊利石(25%)、高岭土(23%)、方解石(18%)等,以及对氰化浸出有害的矿物毒砂(原矿中As含量0.3%)。2矿石中金以自然金,银金矿产出,并以裂隙金、粒间金为主,包裹金较少,磨矿易于解离,有利于氰化浸出。3自然金粒度很细,在显微镜下未检测出金粒,但电子探针结果表示,褐铁矿、设想褐铁矿为金的主要载体矿物,同时也说明矿石中金主要以超显微金存在于上述矿物中。4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可知,矿石中伴生有利组份含量极低,没有综合回收价值。伴生有害组份含量也低,对金的

14、氰化浸出影响不大。选冶试验研究马家河金矿石选冶试验,是为观察该矿石的可浸性而进行的,亦是为下一步柱浸试验和堆浸生产,供给矿石可浸性的技术参数,并经过试验获取该矿石的最好氰化浸出技术指标。4.1炭浆工艺流程试验4.1.1氰化浸出商讨试验氰化浸出提金工艺简单,能就地产金,拥有金浸出率高的长处,是回收金的成熟工艺。商讨试验主要进行常例氰化浸出和预办理氰化浸出,不论哪一种浸出流程,最后均可获取浸渣小于0.3g/T,金浸出率大于90%的较好指标。4.2炭浆工艺流程条件试验4.2.1磨矿细度试验金的单体解离或裸露金的表面,是氰化浸出的必需条件,因此合适提升磨矿细度可提升氰化浸出率。可是过磨不仅增添磨矿花费

15、,还增添了可浸杂质进入浸出液中可能性,同时亦能使固液分别困难,造成氰化物和已溶金的损失。为了选择适合的磨矿细度,为此进行磨矿细度试验。试验流程及条件如图二,试验结果列表7。图二磨矿细度试验流程磨矿细度试验结果表7表7试验结果表示,不论粗磨或细磨,金的浸出率均在94%以上,考虑氰化浸出在过粗细度条件下时,矿砂易发生积淀现象和搅拌叶轮易磨损要素,试验采纳一般磨矿就易达到的70%-200目磨矿细度。4.2.2氰化钠用量试验在氰化物浸金工艺中,氰化物用量和金浸出率在必定范围内成正比关系,但当氰化物用量过高时,不仅增添生产成本,并且金浸出率也变化不大。为此,在磨矿细度试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降低氰化物用量

16、和生产药剂成本,进行氰化钠用量试验以确立适合的用量。试验流程如图三,试验结果列表8。图三氰化钠用量试验流程氰化钠用量试验结果表8表8试验结果分析,氰化钠用量的增添,金浸出率也跟着提升,但用量增添到1000g/T以上时,金浸出率提升幅度较慢,故试验采纳氰化钠用量1000g/T为宜。4.2.3矿浆浓度试验在氰化浸出时,矿浆浓度大小会直接影响金的浸出率和浸出速度,浓度越大,矿浆粘度大,流动性差,金的浸出速度和金的浸出率就越低。当矿浆浓度过低时,金的浸出速度和浸出率固然高,但会增添设施体积和设施投资,同时亦会成比率增添氰化物等药剂用量,相应提升了生产成本,为此进行矿浆浓度试验。试验流程如图四,试验结果

17、列表9。图四矿浆浓度试验流程矿浆浓度试验结果表9表9试验结果可知,该样浸出率与矿浆浓度关系不大,不论在高、低浓度条件下浸出,金浸出率基本变化不大,这是因为该矿样是大块石英岩,矿泥含量少的原故。试验采纳矿浆浓度为40%。4.2.4氰化浸出时间试验氰化浸出过程为达到高的浸出率,可采纳延伸浸出时间,使金粒充分溶解来提金浸出率,跟着浸出时间延伸,金浸出率逐渐提升,最后达到一稳固值。但浸出时间过长,矿浆中的其余杂质也不停溶解和累积,阻碍金的溶解。为确立适合的浸出时间,进行氰化浸出时间试验。试验流程如图五,试验结果列表10。图五氰化浸出时间试验流程氰化浸出时间试验结果表10表10试验结果可知,跟着浸出时间

18、的增添,金的浸出率也逐渐提升,但浸出时间在16小时以上,浸出率变化不大,故氰化浸出时间采纳16小时较适合。4.2.5保护碱石灰用量试验为了保护氰化钠溶液的稳固性,减少氰化钠的化学损失,在氰化浸出中一定加入适当的碱,使其保持矿浆拥有必定碱度。碱度在必定范围内,跟着碱浓度的增添,金浸出率不变条件下,而氰化物用量相应降低,若碱度过高,金的溶解速度和浸出率反而降落,为此进行保护碱用量试验,试验采纳根源广、价钱便宜的石灰作为氰化浸出保护碱。试验流程如图六,试验结果列表11。图六石灰用量试验流程石灰用量试验结果表11表11试验结果看出,石灰用量在2500g/T以上,PH=10-11时金浸出率周边,故试验采

19、纳保护碱石灰用量为2500g/T为宜。4.2.6活性炭预办理试验炭浸法一定使用坚硬耐磨的活性炭,免得在搅拌氰化浸出过程中因磨损产生细粒炭进入尾矿中,造成金的损失,降低金的回收率。本次试验采纳内蒙古赤峰厂生产的椰壳活性炭,粒度范围在640目。活性炭先经预办理,条件为:水:炭=5:1,搅拌4小时,搅拌速度1900转/分,将搅拌4小时后的活性炭用6目和16目筛子进行筛分,试验采纳粒度为616目活性炭。4.2.7炭吸附时间试验本次氰化浸出的已溶金,采纳活性炭吸附回收,产出载金炭后,再分析、电解成品金。活性炭采纳椰壳炭,粒度6-16目。为确立适合的炭吸附时间,减少载金炭的磨损,进行炭吸附时间试验。试验流

20、程如图七,试验结果列表12。图七炭吸附时间试验流程炭吸附时间试验结果表12表12试验结果可知,炭吸附在4小时以上,均可达到99%以上的吸附率,试验采纳吸附时间为8小时。4.2.8底炭密度试验底炭密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炭吸附率,为采纳适合底炭密度,将进行底炭密度试验。试验流程如图八,试验结果列表13图八底炭密度试验流程底炭密度试验结果表13表13试验结果可看出,当底炭密度在99%以上,试验采纳15g/L矿浆。15g/L矿浆以上时,金吸附率可达到4.3炭浆工艺全流程综合条件试验为了考证炭浆工艺流程条件试验采纳的条件能否最正确,技术指标能否稳固,进行全流程综合条件试验。试验流程如图九,试验结果列表14

21、。图九炭浆工艺综合条件试验流程炭浆工艺综合条件试验结果表14表14试验结果表示,炭浆工艺流程所采纳的条件是适合的,试验结果是稳固的,最后获取金的总回收率95.28%。4.4炭浸工艺流程试验4.4.1炭浸工艺流程条件试验炭浸工艺流程条件试验,在炭浆工艺流程试验基础上,进行了炭浸时间试验。预浸阶段采纳炭浆工艺的氰化浸出条件,底炭密度亦采纳15g/L矿浆。试验流程如图十,试验结果见表15。图十炭浸时间试验流程炭浸时间试验结果表15表15试验可知,炭浸时间在8小时,预浸时也是8小时(总浸出时间为16小时)条件下,金浸出率和金吸附率为最高,试验即选定8小时。4.4.2炭浸工艺流程综合条件试验为考证炭浸试

22、验稳固性、试验结果重复性,特进行炭浸试验全流程综合条件试验。试验流程如图十一,试验结果列表16中。图十一炭浸工艺综合条件试验流程炭浸工艺综合条件试验结果表16表14试验结果表示,炭浸工艺流程所采纳的条件是适合的,试验结果是稳固的,最后获取金的总回收率95.60%。4.5选冶试验小结4.5.1经过矿石性质研究和商讨试验结果分析,该矿采纳氰化浸出可获取90%以上的浸出率,这也说明矿石为易浸矿石,可浸性好。4.5.2炭浆工艺流程条件试验,采纳磨矿细度70%-200目,氰化钠用量1000g/T,氰化浸出时间16小时,保护碱石灰2500g/T,矿浆浓度40%时,可获取金浸出率95.86%。采纳椰壳炭吸附时间8小时,底炭密度为15g/L,炭粒度6-16目的椰壳炭时,炭吸附率为99.39%的技术指标。金总回收率为95.28%。4.5.3炭浸工艺流程试验在炭浆工艺流程条件基础上,进行了预浸炭浸时间试验,采纳预浸时间8小时,炭浸时间8小时,最后获取与炭浆工艺周边技术指标。4.5.4因为矿石中有害杂质含量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