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鹤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_第1页
湖北省鹤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_第2页
湖北省鹤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_第3页
湖北省鹤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_第4页
湖北省鹤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北省鹤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说明书前 言鹤峰县历史悠久,古称拓溪、容米、容阳,曾是容美土司 HYPERLINK /view/730960.htm t _blank 治所,具有丰富的土家民族文化、土司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境内山川峻峭、水清流急、物产丰富、名胜纷呈、风情独特,是湖北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生态环境最好、民风民俗最独特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鹤峰县内外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求“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鹤峰县作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重要

2、组成部分,被纳入了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对鹤峰县城乡发展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正在建设中的宜来高速鹤峰互通区位发生较大改变,对城市功能布局有较大影响。恩施州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城镇体系规划(20172030)对鹤峰县的发展定位和规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鹤峰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十三五”规划等进一步明确了鹤峰县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这些要求均需要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落实。总体来看,鹤峰县已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3、。为了抢抓国家实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湖北省“616”工程、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统筹全县城乡发展,科学合理的指导城乡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鹤峰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展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工作。历史上,鹤峰县县城容美镇的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于1984年编制,分别于1993年、2001年进行了修编,鹤峰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12020于2002年编制完成。此后,2009年进行修改编制了湖北省鹤峰县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09-2020),但未上报批复。上轮湖北省鹤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于20

4、14年编制完成,并获批复实施至今。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是县委县政府结合鹤峰新的发展形势要求,所作出的重大决策,重点是突破性地解决长期制约鹤峰发展的瓶颈,解决城区空间发展、功能布局等关键问题。县域概况地理位置鹤峰县鹤峰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东经1094511038,北纬29383014。东接湖北省五峰县和湖南省石门县,南邻湖南省桑植县,西靠湖北省来凤县、宣恩县,西北连恩施市,北接建始县、巴东县。全县东西长约85公里,南北宽约67公里,国土总面积2868平方公里,占恩施州国土总面积的12.07%。 鹤峰在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区位 鹤峰在湖北省“两圈一带”的区位交通条件

5、鹤峰县是武陵山区“两环四横五纵”交通通道恩施-衡阳通道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恩施州东南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鹤峰交通网络格局健全,现有G351、S325鸦来线、S245巴鹤线、S341南鹤线等主要对外交通线路,宜来高速正在建设之中,预计2019年通车。全县已形成以鹤峰县中心城区为中心,外通湘、黔、渝各县市及州内各县市,内连县内各镇乡的公路网格局。1、铁路现状铁路发展仍属空白,居民选择铁路出行主要是选择邻近的恩施火车站、张家界火车站、宜昌火车站。2、公路(1)对外交通现状鹤峰县对外交通现状主要依靠公路运输。截止到2016年,全县公路总里程2231.5公里,其中二级公路295.18公里,三级公路28

6、.52公里,四级公路1722.74公里,专用公路32.12公里,等外公路7.18公里。路网面积密度为70.20公里/百平方公里、101.10公里/万人。经过多年的发展,鹤峰县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总量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已基本形成了以G351、S245、S325、S339、S341、S464、S476等国省道为主干线,以公路为主导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为鹤峰县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客、货运站点情况2016年全县客运量达到22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达到14022万人公里,货运量274万吨,货运周转量42491万吨/公里。截止到2016年,鹤峰县拥有客运站12个。容美镇城

7、区:鹤峰县汽车客运站(三级)、鹤峰县景发公司车站(四级)、长轿公司鹤峰分公司车站、鹤峰利民公汽社会客运站、 鹤峰县万众汽车客运站;走马镇:鹤峰走马客运站(三级)、鹤峰县走马汽车客运站;太平镇:鹤峰太平客运站(五级);下坪乡:鹤峰县下坪客运站(五级);中营镇:鹤峰县中营客运站(五级);铁炉白族乡:鹤峰铁炉客运站(五级);五里乡:鹤峰五里客运站(五级)。3、水运当前鹤峰水运以渡口、库区为主,现有渡口12个、库区6个,主要用于解决百姓出行难问题以及旅游景区服务。4、空运鹤峰县现状暂无机场,航空出行主要依靠邻近的恩施许家坪机场,根据鹤峰县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将在鹤峰县内布局建设通用航空机场

8、和燕子镇、走马镇直升机停机坪,主要服务于电网巡检运维、高端旅游、应急救援、航空护林、科学试验等活动。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鹤峰县境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多山间小盆地。平均海拔1147米,是湖北省高山县之一。最高点是西北部的牛池,海拔2095.6米,最低点是东南角的江口,海拔194.6米,高差达1901米。鹤峰县地表平均切割深784米,地表坡度平均24.1度,其中小于5度的平地24.8万亩,占地表总面积的5.7%;6至15度的缓坡地52.7万亩,占12.2%;16至25度的斜坡地138.9万亩,占32.1%;26至35度的陡坡150万亩,占34.6%;36度以上的险坡地66.6万亩,占15.4%。

9、鹤峰县划分为低山、中高山、高山三种地貌形态,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带为低山。2、气候条件鹤峰地处鄂西南,属亚热带大陆季风型湿润性气候,有明显的山地小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充沛,湿度偏大,多雾寡照。由于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海拨高度悬殊,除受大范围天气系统影响外,还易发生局部对流天气。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干旱、低温连阴雨、雷暴、大风、冰雹等。根据鹤峰一般气象站观测数据统计分析,历年平均气温15.4。最冷月平均气温4.6,最热月平均气温25.4;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0,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0.1。降水充沛但分布不均,历年平均降水量1684.2mm。其中410月降水量

10、1436.4mm,占全年降水量的85.3%。历年平均相对湿度81%;最小相对湿度10%。无霜期长,历年平均无霜期270天。历年平均日照1171.8小时(最高日照1495.1小时,最低日照883.1小时),日照百分率26%。历年平均风速0.6m/s;历年最多风向为SSW、C。历年平均蒸发量988.0mm。历年平均雷暴日数50.2天。3、水文条件鹤峰县境内流程大于3km的河流112条,河流总流程998.8km,其中,5 km以上的河流有48条,分别属于溇水、渫水和龙王河流域。溇水在鹤峰县境内集水面积2394km2,占全县总面积的83%,渫水支流深溪河在鹤峰县境内集水面积199km2,占全县总面积的

11、7%,龙王河在鹤峰县境面积300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0%。全县集水面积大于50km2的河流共10条。境内河流分属澧水、清江、沅江三大水系,其中,溇水、渫水、澧水北源属澧水水系,咸盈河属清江水系,白水河属沅江水系。溇水河为澧水水系最大支流。4、土壤条件鹤峰土壤在成土母岩中,灰岩261.83万亩,占60.7,灰绿色页岩130.14万亩,占0.34,河相沉积物3.54万亩,占0.82,第四季粘土0.81万亩,占0.19。1982年全县通过土壤普查,查实共有10个土类,23个亚类、65个土属,169个土种。即为红壤、黄壤、山地棕黄壤、山地棕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草甸土、沼泽土和水稻土。土壤分布

12、从高到低依次出现黄红壤、黄壤,山地棕黄壤。垂直分布明显,阳坡分布的上限比阴坡高100米左右。山地棕黄壤在本县面积最大。在地域分布上,呈树枝状、条带状、星岛状、格网状和扇形分布。耕地土壤大部分缺磷缺硼,有机质和氮素含量较高,氮、磷、钾、微元素比例失调,氮素利用率低。资源条件1、土地资源鹤峰县现状土地总面积286826.09公顷,其中农用地275161.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5.93%,建设用地4997.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4%,其他未利用地6666.3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3%。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24331.8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48;园地面积为9942.75公顷,占

13、土地总面积的3.47;林地总面积为236422.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43%;牧草地总面积97.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3%;其他农用地总面积为4367.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2%。建设用地中,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4085.1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2%;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906.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2%;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6.63公顷。 其他土地中,自然保留地为3215.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2%;水域面积为3451.1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1%。2、水利资源鹤峰水资源充沛,拥有水能资源优势,人平水资源居全省第一位。全县水资源平均总量为44

14、.6亿m3,其中地表水总量(径流量)35.3亿m3,占79.1%,地下水总量9.3亿m3,占20.9%。全县水能自然资源理论蕴藏量48.76万kW,可开发利用的有76处,装机29.5万kW,可调峰开发装机近100万kW,目前已经兴建和即将兴建的桃花山、芭蕉河、燕子桥、江坪河等电站,为充分利用当地水能资源创造了极好的有利条件。鹤峰县境内现有各型水库共22座,另有太平镇调沙河水库1座在建。鹤峰县水库基本情况一览表序号水库名称所属所在地点水库类型水库库容(万m3)1蛤蟆颈电站水库燕子镇董家村中型14022芭蕉河二级电站水库容美镇大溪村中型24283燕子桥电站水库容美镇新庄村中型12364芭蕉河一级电

15、站水库容美镇大溪村中型96005九岭水利口走马镇九岭村小(1)1106紫荆水利口五里乡紫荆村小(1)1187高庄电站水库走马镇升子村小(1)1728箱子溪电站水库燕子镇清湖村小(1)1089两凤溪电站水库下坪乡两凤村小(1)26210杨柳池水利口走马镇古城村小(1)10911咸盈河电站水库邬阳乡湾潭河村小(1)31412岳家河电站水库邬阳乡金鸡口村小(1)37613花桥电站水库走马镇花桥村小(2)8114杨家河电站水库走马镇升子村小(2)4815回龙阁电站水库走马镇汪家堡村小(2)8516红鱼溪水利口容美镇张家平村小(2)2917古城河电站水库走马镇古城村小(2)4218李桥电站水库走马镇阳河

16、村小(2)3819建福水利口走马镇古城村一般小(2)1220万家台水利口五里乡紫荆村一般小(2)1321燕子水利口燕子镇燕子村一般小(2)1222杨家沟水利口太平镇洞长湾一般小(2)233、生物资源县境内查明的动植物种类203科、918属、2689种。林木种类繁多,植被类型复杂,具有垂直分布的特征。中亚热带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垂直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区,20科60种。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针叶混交林,分布在海拔8001500米的中高山和高山,29科,77种。暖温带灌木草甸植被,分布在海拔15002095米得高山区,21科,47种。中草药品种1800种以上,分布地域以高山、中高山为主

17、,品质大多优良,主要有天麻、黄连、贝母、续断、厚朴、黄柏、辛夷花、党参、当归、川杛、大黄、臼术、木桶、云木香、香附、木瓜等。鹤峰境内野生动物物种资源也极其丰富,品种繁多,珍稀动物主要有大鲵、棘蛙、红腹角雉、红嘴相思鸟、麂等。4、 矿产资源鹤峰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煤、磷、硒矿等31种,矿库点及矿化点106处,已探明储量的有磷矿、煤矿、硅石等12种。磷矿属全国四大磷矿之一的湘鄂磷矿的主要组成部分,属大型矿床,长55公里,面积250平方公里,储量11.8亿吨,占全省储量的40%,居全省第一位。鹤峰县是世界上最大的硒资源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全县有183个村属富硒地带,富硒土壤达300万亩

18、,占国土面积的69.3%,土壤硒含量6.83-21.61mg.kg-1。县域煤炭、石灰石、煤矸石、高岭土、硅、硫等非金属及有色金属铁、钒、钼、镁、铅、锌矿等储量丰富。5、农、林、牧特资源全县林用地面积385万亩,人均29.55平方米,森林植被覆盖率达82.97%;全年森林蓄积量382万平方米,全县草场面积55.8万亩,已建成人工草场4万多亩,牧草资源可利用量45315万公斤,能载畜4.8万个牛单位,农作物桔杆可利用量16520万公斤,可载畜1.7万个牛单位。县境主产玉米、马铃薯、水稻、大豆、红苕、花生、水果,有数百年种茶和出口茶叶历史。面积、产值、人平茶叶收入、人平茶叶税收等多项指标占全省第一

19、位,是名符其实的“湖北茶叶第一县”。特色产品有世界罕见的奇珍葛仙米、抗癌抗衰老的饮料天然富硒茶、美味的中国山珍薇菜、土家名菜蕨菜。农林渔牧总产值、增加值表指标单位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万元137695151776164958172066178756185767农业产值万元8534894740104483107065112508117589林业产值万元150581652618675208302075621285牧业产值万元361383918340454428064341546730渔业产值万元126147136154159163农

20、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万元102511801210121119182033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可比价)万元76688839519022196129100459104048 农业增加值万元518155533060269637426824870517 林业增加值万元78818582911210116108589845 牧业增加值万元163601933220083215032048622521 渔业增加值万元899393104107109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万元5436146646647601056 6、旅游资源鹤峰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多,分布广,种类全,品质高,步步有景、处处皆画。自然资源方面,森林

21、资源茂密且珍稀植物品种多,地形地貌奇、险、秀、幽,拥有充满原始魅力的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鬼斧神工溇水峡谷、秀丽清幽董家河、天谷地缝屏山峡谷等。人文资源方面,拥有浓郁的红色文化、浓厚的土司文化、独特的土家民俗风情等。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容美土司遗址和五里革命旧址群,傩愿戏、土家族打溜子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柳子戏、满堂音、鹤峰花鼓戏、山歌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主要景点满山红烈士纪念园,有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八峰工业生态游园和董家河、走马两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是全省唯一既有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又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县市。有全省唯一的白族乡铁炉白族乡、唯一的蒙古

22、族村中营镇三家台村。鹤峰还是“虎门第一隘”抗英民族英雄陈连升的故乡。生态旅游商品别具特色,葛仙米、百鹤玉等在世界上具有唯一性。原始古朴的自然生态、悠久的民族文化与山区美丽乡村等,共同构成了美轮美奂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历史沿革鹤峰历史悠久,古称柘溪,又名容米、容阳,为蛮地,后称容美土司,鹤峰一名是清廷依据城后诸峰形似鹤群飞翔而确定的,辛亥革命后称鹤峰县,沿用至今。鹤峰自古属于古容米部落活动范围,一般记载战国时属巫郡,秦时属黔中郡,西汉时属武陵郡,东汉属南郡,三国、晋代、南北朝属建平郡,隋代属清江郡,唐朝、五代属施州,宋代属羁麻蛮,直到元代才建立四川容美峒军民总管府、容美宣抚司,明代归湖广,称容

23、美宣抚司、宣慰司,清初沿明制。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始设州治,称鹤峰州,属宜昌府。光绪三十年(1904)升直隶厅,称鹤峰厅,隶属湖北布政司施鹤道。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厅为县,称鹤峰县,直隶于湖北省。民国四年(1915)属荆南道,民国十五年(1926)属施鹤道。民国十七年至二十二年(19281933),中国共产党派贺龙在湘鄂边点燃革命烈火,创建鹤峰县苏维埃政府,属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边苏维埃联县政府管辖。民国二十三年(1934),红军撤离鹤峰,鹤峰再度沦为国民党统治,属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18日,鹤峰解放,隶属湖

24、北省恩施行政公署。同年11月25日,成立鹤峰县人民政府。1980年4月20日,国务院批准成立鹤峰土家族自治县,仍属恩施行政公署。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同时撤销鹤峰土家族自治县,恢复鹤峰县。1993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口与城镇概况1、人口情况根据2016年鹤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22695人,其中,男性115302人,女性107393人,性别比107.4(女性为100)。年内人口出生率8.86,死亡率6.3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2。全县常住人口20.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02万人,农村人口13.30万人,城

25、镇化率为34.57%。2016年鹤峰县城镇人口空间分布图2、城镇概况县域城镇体系鹤峰县幅员面积2868平方公里,下辖5镇4乡(分别为容美镇、太平镇、走马镇、中营镇、燕子镇、五里乡、下坪乡、邬阳乡、铁炉白族乡),1个经济开发区,12个社区,205个村。鹤峰县历年镇乡个数变化表指标单位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区划面积平方公里286828682868286828682868镇乡个数个999999乡个数个774444镇个数个225555社区个数个999121212村心城区概况鹤峰县中心城区是全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主要包括

26、新庄片区、旧城区、康岭片区以及太平片区,现状人口约6.52万人,建设用地约6.98km2。社会经济概况2012-2016年,鹤峰经济稳步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4.97亿元提高到2016年的51.98亿万元,年均增长8.2%,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27.9:39.3:32.8调整为2016年的19.8:41.7:38.5,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结构占比大幅下降,第二产业占比和第三产业占比稳步提高,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4788元提高到2016年的23122元,年均提高9.3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4116

27、元提高到2016年的9159元,年均提高17.3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高速增长中,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鹤峰县近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表年份GDP(万元)一产(万元)二产(万元)三产(万元)人均GDP(元)2007年16189052170602264949473552008年18168056396648876039782292009年215380640048099170385109662010年2626297338610333385910131802011年30433079953120423103954152132012年349664857301409551229791743520

28、13年39506891377165281138411196362014年43552295315182603157604216142015年47718298025202110177046237642016年51983010318421657020007625658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回顾及上位规划解读对现行(2013版)城市总体规划回顾及评价现行(2013版)城市总体规划回顾1、城镇体系规划形成“中心城区县域副中心特色镇中心村”的城乡居民点体系,形成“一城一镇、六特四十村”的城镇体系结构,即1个中心城区、1个县域副中心城镇、6个特色镇乡、40个农村新社区(中心村)。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域副中心

29、为重点,特色镇乡为节点,中心村为基础,辐射到广大农村地区的多层次、网络状城镇体系。县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2013版总规)城镇等级城镇名称城镇人口(万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数量(个)现状(2011年)规划(2030年)一级城镇(中心城区)容美镇3.6615161太平乡0.48二级城镇(副中心)走马镇1.382-33-51三级城镇(特色镇乡、一般镇乡)燕子乡0.350.3-0.50.4-0.66五里乡0.26铁炉白族乡0.31中营乡0.39下坪乡0.26邬阳乡0.26合计7.35197县域城镇职能体系规划图(2013版总规)2、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两城两区”的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结构。

30、其中:“两城”即容美中心城和太平工业新城,分别建成鹤峰县的公共服务中心和产业集聚发展中心。“两区”即龙潭物流园区和屏山风景区,分别建成鄂西、武陵山区重要的物流中转基地和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图(2013版总规)3、2013版总规确定的鹤峰县城市性质为:武陵山区重要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鄂西边贸重镇,具有土家特色的魅力山城。现行(2013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主要成绩自2013版总规批复实施以来,鹤峰县历届政府严格执行,城乡建设得到较大成就。2013版总规较好的推动鹤峰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效的指导了鹤峰县的城市建设,对促进城市发展、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起到了积极作

31、用。1、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在2013版总规指导下,通过交通建设产业引进和环境整治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使地区生产总值加速增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有效的引导了人口集聚,城市框架基本成型从城市人口集聚规模来看,鹤峰县仍处于小城市行列,2013版总规有效的引导了人口集聚;从城市用地发展来看,鹤峰县中心城区按照带状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建设有序发展,土地空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本按照规划实施。鹤峰县中心城区以旧城区为核心向外拓展建设。3、有效指导了重大基础设施和产

32、业项目的建设2013版总规的实施对区域内用地的规划布局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使本地区的用地、交通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相互协调,高效地为鹤峰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服务。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的必要性1、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及要求新常态下稳中求进,城市面临转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在国家加快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推进建设武陵山经济协作示范区等战略的同时,湖北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两圈一带”、清江生态经济圈、恩施州全国先进自治州建设力度,并将鹤峰县纳入全省脱贫

33、奔小康试点县、“616”工程对口支持县、“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帮扶县。这一系列的战略支撑和政策扶持给鹤峰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中部崛起推进发展,需求提档升级:2016年12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一中心、四区”的战略定位,其中“一中心”即建设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四区”则是要建设“全国新型城镇化重点区”、建设“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方位开放重要支撑区”。与此同时,在新的形式下,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绿色产业,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大力扶持革命老区振兴,而鹤峰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丰富的红色传统文化,因此鹤峰县更

34、应放眼未来抓住机遇,对现有规划的实施进行科学的论证,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以保证鹤峰稳步发展。2、上位规划编制对鹤峰提出了新的要求省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将鹤峰县划入国家层面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规划将鹤峰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建设区,全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和森林生态保护区。这对鹤峰经济社会、资源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州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恩施州城镇发展战略与城镇体系规划(20172030),规划将鹤峰定位为州域面向湘鄂交接地区的重要节点,州域东南部重要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州域大健康产业的重要节点。规划确定了鹤峰

35、以绿色农特产品加工、生物医药、旅游为主。这对鹤峰未来城市的定位、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要求。3、城镇体系变化的需求鹤峰县城镇体系由2012年的2镇7乡,调整为2014年的5镇4乡,县域城镇体系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随着各镇乡发展条件的改变,与2013版总规中的职能结构相比较,现状部分镇乡职能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现状的城镇体系已不适应鹤峰县城市的发展。4、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带来发展机遇宜来高速公路于2015年底开工建设,预计在2019年全线建成通车。并在鹤峰境内中心城区、太平、燕子分设三个出入口(位置发生变化),且安张衡铁路已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重大交通设施的建设,将对鹤峰县的交通策略、城市结构、用地布局

36、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县委县政府重大战略决策:绿色崛起、产城生态一体化鹤峰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绿色崛起重大战略决策。要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紧扣省州战略部署,以“产城生态一体化”为主线,突出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聚力抓好“生态文明、特色产业、道路交通”三大建设,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武陵山区绿色发展先进县、全省山区脱贫奔小康先进县,努力打造生态鹤峰、智慧鹤峰、富裕鹤峰、文明鹤峰、幸福鹤峰,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组织编制机关方可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修改城市总体规划:

37、(一)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城乡规划发生变更,提出修改规划要求的; (二)行政区划调整确需修改规划的; (三)因国务院批准重大建设工程确需修改规划的; (四)经评估确需修改规划的; (五)城乡规划的审批机关认为应当修改规划的其他情形。 经评估,鹤峰县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符合第四十七条第三款和第四款的要求:第四十七条第三款,因国务院批准重大建设工程确需修改规划的;第四十七条第四款,经评估确需修改规划的。综上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第四十七条规定,启动鹤峰县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是必要的,可行的。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解读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2012-2030年)该规划对鄂西地区的发展给

38、予了充分的关注,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区域的发展;强调了未来中心城区和特色城镇在湖北省城镇化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为鹤峰的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该规划提出鹤峰是清江民俗生态旅游区的组成部分,以发展商贸物流、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及旅游服务等产业为主,至2030年鹤峰县中心城区人口为6-10万人。针对鄂西山区,规划提出建立旅游交通组织体系,提升西部山区的通达性。规划建设的安康恩施张家界铁路和宜昌五峰鹤峰来凤快速旅游通道将显著提升鹤峰的交通可达性,为鹤峰融入现代交通网络创造条件。鹤峰作为清江民俗生态旅游区的组成部分,旅游区位优势明显,此外,规划建设的旅游通道更加强了鹤峰的发展潜力。湖北省旅游发展格局构

39、想图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该规划确立三个城镇密集地区和三条城镇发展轴,以“三区”为主体,以“三轴”为纽带,向周边拓展,向外围辐射,形成层次清晰的空间结构。三个城镇密集地区,即以武汉为核心的“武汉大都市连绵区”、以襄阳为中心的“襄阳大都市区”和以宜昌为中心的“宜昌大都市区”;三条城镇发展轴分别是沪蓉高速公路暨长江湖北段城镇复合发展轴,武银高速公路暨汉渝铁路湖北段城镇复合发展轴,襄荆宜高速公路暨焦柳铁路湖北段城镇复合发展轴,依托沪蓉(上海成都)高速公路和长江,构建西起利川、东到黄梅,并连通恩施、宜昌、宜都、枝江、荆州、潜江、仙桃、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大冶、蕲春、武穴等城市的城

40、镇发展轴带。恩施州位于沪蓉高速公路暨长江湖北段城镇复合发展轴上,鹤峰作为恩施市的重要节点城镇,应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经济。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格局:恩施州位于规划形成的“一主两副、两纵两横、四屏两带一区”中的“一横”上;“四屏”中的“鄂西南武陵山区”。区划方案:规划将鹤峰县划入国家层面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功能定位:鹤峰县位于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建设区,全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和森林生态保护区。湖北省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恩施州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城镇体系规划(20172030)1、规划结构该规划提出恩施州“两区五片”的城镇经济总体布局结构

41、,鹤峰是“施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总体布局规划形成“一主两副三组群四节点、工字型主轴”的城镇空间总体布局结构,鹤峰、走马位于空间结构中“四节点”上。同时,鹤峰位于安张衡铁路线上,是恩施州三级城镇“县市域中心城市”。3、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鹤峰县中心城区为县域中心城镇,是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州域面向湘鄂交接地区的重要节点,州域东南部重要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州域大健康产业的重要节点。以发展商贸物流、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及旅游服务业等为主,2030年人口规模为5-10万人;走马镇为州域东南部重要的农特生产和服务中心,鹤峰县东南部地区的区域中心。积极发展农特和商贸服务等,健全完善面向鹤峰县域

42、东南部地区的综合服务职能,逐步扩大在鄂湘交界地区的影响力,基于红色旅游和生态观光农业资源,发展旅游接待服务。太平镇和燕子镇为中心镇,其中,太平镇以新型制造、商贸物流为主,重点发展建材、木质工艺品等加工制造业和相关产品的商贸物流业,适当发展茶叶等农产品加工业。燕子镇以旅游服务、农特加工为主,立足董家河等旅游资源发展接待服务,结合特色蔬菜、药材、烟叶发展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恩施州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鹤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1、规划目标努力将鹤峰建成全省山区小康建设先进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州城乡一体化先进县、武陵山重要交通枢纽节点、“宜居宜业宜旅”幸福家园,实现“生态鹤峰、富裕

43、鹤峰、文明鹤峰、幸福鹤峰”的宏伟目标。2、城镇空间布局坚持“山水园林、民族风情、幸福宜居”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围绕“宜居宜业宜旅”做精县中心城区、“彰显个性”做特镇乡、“自然和谐”做美农村社区,形成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县域副中心城镇为补充、各镇乡为节点、农村新社区为支撑的 “一主一副三带”城乡空间结构。 一主:按照集聚发展思路,以容美旧城、太平工业园区及鹤峰经济开发区等为主体,推进扩容提质,建成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副:选择现状条件较好、特色突出的走马镇,建设县域副中心,承担县域东部的公共服务中心职能。三带:以县中心城区为中心,根据城镇和交通布局情况,推动三条城镇发展带建设。东向发展带,沿

44、宜来高速公路、台小国道线,串联中心城区和燕子镇,形成东西向的工业、商贸、旅游为主体的城镇发展带,是鹤峰未来产业发展和城镇化的主发展带。北向发展带,沿巴张高速公路、恩鹤线、巴鹤线,串联中心城区和下坪、邬阳、中营等三个镇乡,形成北向的生态农林业为主体的城镇发展带。东南向发展带,沿南鹤线,串联中心城区和五里、走马、铁炉三个镇乡,形成以文化旅游和生态农林业为主的城镇发展带。规划指导思想、范围及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

45、展理念,以城市总体规划统筹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区域、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保护生态环境;以人为本,科学规划,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增强城市竞争力,实现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构建生产集约、生活宜居、生态优美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规划范围和期限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分为县域、城市规划区两个层次。其中:县域范围即鹤峰县行政辖区,包含容美镇、走马镇、太平镇、燕子镇、中营镇、邬阳乡、下坪乡、五里乡、铁炉白族乡9个乡镇,国土面积2868平方千米;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城市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发展和安全的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容美、康岭、新庄

46、、太平四个片区靠近城区山脊线一侧,龙潭区域、八峰山区域、山崩村水源地等及唐家铺村用地条件较好区域,面积共计77.2平方千米。规划期限本次总体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30年。其中:近期2017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规划原则前瞻性原则着眼于实现鹤峰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强化对全县人口和生产力布局的战略研究。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为基础,对鹤峰在湖北省和恩施州的发展定位、空间拓展、产业发展、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充分论证,提出战略性的发展思路,使总体规划成为指导鹤峰发展的重要公共政策。科学性原则按照集约发展的要求,在全面分析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城市规模

47、。协调城市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实现城市系统功能效益最大化。可操作性原则注重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紧密协调,落实建设用地指标。强化与“十三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结合近期建设规划强化规划时序研究。保持规划一定弹性,适应未来规划的发展需求。生态优先原则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好城市建设与山水保护的关系,彰显城市特色。因地制宜原则结合自身特色,促进中心城区与镇乡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条件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建设模式。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8年修正);(2)中华

48、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4)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4.3);(5)湖北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10);(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7)湖北省城市设计管理办法(试行)(2017.3);(8)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9)其他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规章;2、标准、规范(1)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0245-2004);(2)防洪标准(GB50201-2014);(3)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49、;(5)城乡用地评定标准(CJJ132-2009);(6)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8)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2);(9)恩施州山体保护条例;(10)其他国家、省、市相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3、相关规划(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7-2030年);(3)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2012-2030年);(4)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5)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镇体系规划(2017-2030);(6)鹤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

50、-2030) ;(7)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8)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30年)(2016年修订);(9)鹤峰县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 ;(10)鹤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11)鹤峰县城区山体保护专项规划及法定图则(2017-2030);(12)其他相关规划。发展目标与战略发展条件分析发展优势分析旅游区位条件独特鹤峰县地处“中国之中”和由长江三峡、恩施生态文化旅游区和张家界国际风景名胜区组成的旅游金三角地带;是恩施州打造覆盖武汉、荆州、宜昌的南部旅游区的关键节点;也是恩施州加强与宜昌、张家界区域合作共建,形成恩

51、宜、恩张大旅游框架的节点城市,具备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区位条件。生态文化资源丰富鹤峰县是中国生态资源价值最富有的县(市)之一。森林覆盖率分别比全国、全省、全州高出54.27个、37.5个、15.47个百分点,良好的森林植被,造就了丰富的动植物种群,是华中地区最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是“华中药库”的“荟萃之地”。同时,鹤峰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群山绵亘,林海涛涌,流莺绕身,山川秀美,风景丽人;2000多年的文明史,田氏土王世袭相承800余载,拥有浓郁的红色文化、浓厚的土司文化、独特的土家民俗风情等;原始古朴的自然生态、悠久的民族文化与山区美丽乡村等,共同构成了美轮美奂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特色产

52、业初具雏形近年来,鹤峰县紧紧围绕“产城生态一体化”发展思路,牢固树立“把绿水青山就是成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之路,以茶叶、蔬菜、林果、畜牧、清洁能源、食品加工为主的绿色产业集群初具雏形。发展机遇分析1、多重战略叠加支撑鹤峰发展随着国家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推进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省委、省政府将深入实施“两圈两带”战略,加快推进清江生态经济圈和三峡城市群建设等宏观战略政策的实施。同时,鹤峰县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616”工程对口支持县、“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帮扶县和脱贫奔小康建设试点县。一系列国家、省重

53、大战略机遇和政策叠加,为鹤峰竞进小康、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融入区域发展等提供了强劲动力。2、全州绿色崛起引领鹤峰发展十八大后,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五中全会建议中,进一步把“绿色发展”作为重大发展理念正式提出来,省委省政府也将深入实施“一红一绿”发展战略。中共恩施州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创新驱动、绿色崛起”,继续推进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依法治州、富民强州的“五州战略”,重点是打造“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鹤峰县是全国重要的主体功能区、生态屏障建设区和全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森林生态保护区,正在深入推进实施的“产城生态一

54、体化”战略与国家、省重大发展理念和战略实现了完美、高位对接,有利于鹤峰县深入实施生态县建设、走绿色繁荣发展道路,这必将推进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快速转化为巨大产业经济优势,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共赢”的美丽鹤峰。3、重大交通跨越助力鹤峰发展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三大重点之一,就是支持西部地区持续改善基础设施,西部高速、铁路路网建设将因此进一步加速。同时,恩施州全力打造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和湖北承接东西、联通南北的“立交桥”。2016年底,宜来高速动工建设,安张衡铁路已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并在鹤峰设站。这标志着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地处恩施州南大门的鹤峰县,交通瓶颈即将被

55、彻底打破而进入高速时代,逐步步入铁路时代,鹤峰对外交通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为鹤峰县融入鄂西乃至武陵山区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成为恩施州南部新兴旅游增长极创造有利条件,为鹤峰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4、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鹤峰发展按照国家“三个一亿人”的新型城镇化布局,将着力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中西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更多投入,随着我国经进入全民创业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这有利于鹤峰抢抓国家机遇,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城市功能,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社会经济提质增效带来重大发展机遇。面临的挑战1、经济“新常态”的挑战近年来,中国经济

56、发展逐渐表现出不同于以往30年的新特征,集中表现为GDP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等主要特征,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鹤峰县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各项事业对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依然很大。但在全国、全省、全州经济增速回落的大背景下,鹤峰县经济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2012-2016年鹤峰县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趋势图2012-2016年鹤峰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百分比分析图2、区域竞争的挑战从鹤峰县本身来看,2016年鹤峰县人均GDP为25658元,略高于恩施州人均GDP,但大幅落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恩施州人均GDP为

57、24368元,湖北省人均GDP为55196元,全国人均GDP为53974元)。鹤峰县经济块头小、财政实力弱、工业基础薄、产业发展水平低、发展要素缺乏、人民不富裕的现状仍未根本改变,竞争力依然较低。2016年恩施州各县市生产总值及增速情况从区域发展比较来看,在产业发展上,鹤峰与周边县市的自然资源禀赋、发展模式相差无几,存在明显的同构竞争现象,鹤峰县的经济总量仍处于末端位置,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的经济规模处于中游位置,第一、三产业处于靠后位置,旅游产业综合收入较低,产业发展挑战较大。2016年鹤峰与周边县市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分析图2016年鹤峰与周边县市产业结构比较分析图3、基础设施制约的挑战虽然鹤峰

58、县已迎来快速交通飞跃发展的重大机遇期,但目前鹤峰仍然是全州唯一没有已建高速公路通过的县城,也是道路网密度最稀疏的区域,由于长期的交通制约,使得鹤峰县其他各类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社会事业发展差距明显,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艰巨。发展阶段研判2016年,鹤峰县国民生产总值51.98亿元,人均GDP为25658元(约合379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841.738.5,城镇化率为34.57%。从人均GDP来看,鹤峰县已经步入工业化中级阶段;从产业结构来看,鹤峰县已经迈过工业化初级阶段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从城镇化进程来看(见下图),按诺瑟姆(RayM.Northmm)的城镇化“S曲线

59、规律”,鹤峰县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鹤峰恩施湖北宜昌全国鹤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判断(2016年)指标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实现阶段后工业化阶段鹤峰县水平鹤峰县发展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740-14801480-29602960-59205920-1111011110以上3790工业化中级阶段产业结构IIII20且I IIIIIIIIIII10且II1450m10501450m7001050m400700m400m坡度(0.40)45%35%45%25%35%10%25%10%坡向(0.25)北向东北、西北向东、西向东南、西南向南向、平地土地因子(0.18)土地类型(1.0)水域林地、

60、草地园地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水文因子(0.15)河流距离(0.50)水体岸线50m50200m200500m500m湖库距离(0.50)水体岸线50m50100m100200m200m生境因子(0.15)生态保护(1.0)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森林公园核心区缓冲区/边缘200m实验区/200500m5001000m其他区域/1000m地质灾害因子(0.30)地质断层(0.35)地质断层100m100200m200500m5001000m1000m重点区域地质灾害和中心城区地质灾害防治(0.65)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区域不稳定地质灾害点不稳定灾害点200m不稳定灾害点200500m、稳定性地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