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简介分类_第1页
竹子简介分类_第2页
竹子简介分类_第3页
竹子简介分类_第4页
竹子简介分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竹子简介分类第一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第二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竹子因青翠挺拔、奇姿出众,凌霜傲雪,四时长茂受到了人们的称颂。人们赋予它心虚节坚、坚忍不拔、风度潇洒的“君子”美誉。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第三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目录一、概述二、形态特征三、主要类型四、常见的竹种第四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一

2、、概述中文名称:竹外文名称:bamboo别称:竹子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亚纲:禾本亚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亚科:竹亚科分布区域:分布于热带、亚热带 至暖温带地区第五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全世界共计有70个属1200种,竹林面积达1400万公顷,广泛地分布于地球的北纬46至南纬47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但主要集中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地区。 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40余属、500多种,分布全国各地,以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多,秦岭以北雨量少、气温低,仅有少数矮小竹类生长。 第六张,PPT

3、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竹子的中国分布 我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世界上竹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是竹的中心产区之一,主要分布在华南、西南地区及华东的福建、浙江、江西、台湾和华中的湖南、湖北等省。全国除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和吉林等北方省区无竹子分布外,其它省市都有竹子生长。 长江流域至黄河流域为散生竹区。北回归线以南的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为丛生竹区。南岭山脉两侧为两大类型竹种分布的混合区。中国的散生竹与日本、朝鲜的竹类植物属于同一区系,不仅属同,有些竹种也相同;而南方的丛生竹则属东南亚竹类植物区系。 第七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二、形态特征 竹

4、是多年生木质化植物,具地上茎(竹杆)和地下茎(竹鞭)。竹杆常为圆筒形,极少为四角形,由节间和节连接而成,节间常中空,少数实心,节由箨环和杆环构成。每节上分枝。叶有两种,一为茎生叶,俗称箨叶;另一为营养叶,披针形,大小随品种而异。竹花由鳞被、雄蕊和雌蕊组成。果实多为颖果。竹类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为营养生长阶段,一旦开花结果后全部株丛即枯死而完成一个生活周期。第八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地下茎 竹子的地下茎是竹类植物在土中横向生长的茎部,有明显的分节,节上生根,节侧有芽。芽可萌发出新的地下茎或发笋出土成竹。是养分和水分输导、存贮、生长竹秆和繁殖更新的主要器官。第九张,PPT共三

5、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根据竹子地下茎的形态特征,可分为下列三大类型。1、单轴型 地下茎细长,横走地下,称为竹鞭。竹鞭有节,节上生根,称为鞭根。每节着生1芽,交互排列,有的芽抽成新鞭,在土壤中蔓延生长,有的芽发育成笋,出土长成竹秆,稀疏散生,逐渐发展为成片竹林。具有这样繁殖特点的竹子称为散生竹,如刚竹属、唐竹属等竹种。2、合轴型 地下茎不是横走地下的细长竹鞭,而是粗大短缩,节密,顶芽出土成笋,长成竹秆,状似烟斗的秆基。除少数竹种(如梨竹、泡竹等的地下茎可以在土中横行1m左右)外,这种类型的地下茎不能在地下作长距离的蔓延生长,顶芽出笋长成的新竹一般都靠近老秆,形成密集丛生的竹丛,秆基则堆集

6、成群,状若推轮。具有这样繁殖特性的竹子称为丛生竹,如刺竹属、慈竹属、牡竹属的竹种等。3、复轴型 兼有单轴型和复轴型地下茎的特点。既有在地下横向生长的竹鞭,并从鞭抽笋芽长竹;又可以从秆基芽眼萌发成笋,长山竹秆。复轴型竹子也称混生竹。如茶秆竹属、苦竹属、箬竹属等竹种。第十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竹秆 竹的主体,分秆柄、秆基、秆茎3部分。 秆柄是竹秆的最下部分,与竹鞭或母竹的秆基相连,细小,节间短缩,不生根,是竹的地上和地下系统连接输导的枢纽。 秆基是竹秆的入土生根部分,由数节至数十节组成,节间短而粗。秆基各节密集生根,形成竹株独立根系。 秆茎是竹秆着生枝叶的地上部分,一般圆形而

7、中空有节。每节有2环:下环为箨环,又称鞘环,是竹箨脱落后留下的环痕;上环为秆环,又称生长环,由居间分生节停止生长后隆起老化而成。两环之间的部分称为节内,是竹秆节隔所在。节隔由基本薄壁组织和维管束交织而成,起着加强竹秆机械强度和横向输导的作用。第十一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枝 竹枝中空有节,枝节由箨环和枝环组成。按竹秆正常分枝情况分为下列4种类型。(1)一枝型 竹秆每节单生1枝,如箬竹属竹种。(2)二枝型 竹秆每节2枝,1主1次,长短大小有差异,如刚竹属竹种。(3)三枝型 竹秆每节生枝3枚,枚中心主枝,两侧各生1技次主枝,如唐竹属、大节竹属、方竹属的竹种。也有些竹种在竹秆中下

8、部各节,每节3枝,在其上部各节,次主枝之侧又生枝24枚,形成1节57枚,如苦竹属竹种。(4)多枝型 竹秆每节多枝丛生、如慈竹属、刺竹属、单竹属、牡竹属、思劳竹属竹种。有的主枝很粗长,如麻竹、撑篙竹、硬头黄竹等;有的主枝和侧枝区别不大,如青皮竹、孝顺竹、慈竹、粉单竹、沙罗竹等。第十二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叶和箨(tuo) 1、竹叶 小叶每节1枚,交错排列成2行。每叶分叶鞘和叶片2部分。叶鞘裹小枝节间,在和叶片连接处的内侧,有膜质片或纤毛,称为叶舌。两侧的耳状突起,称为叶耳。竹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中脉突起,两边有侧脉数条,平行排列,叶缘一边有小锯齿,另一边则近于平滑。叶片下

9、方通常具短柄。2、竹箨 竹子主秆所生之叶称为竹箨或笋箨。箨着生于箨环上,对节间生长有保护作用。当节间停止生长后,竹箨一般都形成离层而脱落,也有些竹种的竹箨只脱不落,宿存在竹秆上达数年之久。箨鞘相当于叶鞘,纸质或革质,包裹竹秆节间。箨顶两侧又称移肩,着生箨耳。箨顶中央着生一枝发育不全叶片,称为箨叶。箨叶无中脉,脱落或宿存。箨叶和箨鞘连接处的内方,着生箨舌。第十三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花 竹子的花与一般禾本科植物的花基本相同,每花有外颖和内颖各正枚。外颖多脉,内样背有2脊,等长或略短于外排。花本身由鳞被、雄蕊、雌蕊3部分组成,鳞被3片,位于花之基部;雄蕊通常3枚或6枚,花丝细

10、长,花药2室;雌蕊1,花柱3枚,柱头23裂。中国各竹属的花果情况列于表中。果 通常为颖果,也有坚果或浆果状类型。第十四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三、主要类型(一)按地下茎类型分类单轴型合轴型复轴型 (二)按竹子大小分 1.大型竹种 毛竹、粉单竹、慈竹、绿竹、青皮竹、淡竹、紫线青皮竹、绿篱竹、黄金间碧玉竹、花毛竹、梁山慈竹、吊丝竹、花吊丝竹等。 2.中型竹种 茶秆竹、孝顺竹、银丝竹、崖州竹、黄槽竹、金镶玉竹、银明竹、金明竹、斑竹、筠竹、紫竹、螺节竹、筇(qiong)竹、唐竹等。 3.小型竹种 凤尾竹、倭竹、翠竹、菲白竹、佛肚竹、菲黄竹、山白竹、鹅毛竹、阔叶箬竹、矢竹、辣韭矢竹、

11、苗竹子、华箬竹等。第十五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三)观秆竹类 1.秆形 方竹、螺节竹;大佛肚竹、佛肚竹、罗汉竹、龟甲竹、辣韭矢竹、肿节竹等;筇竹、肿节苦竹、少花肿节竹等。 2.秆色 (1)紫色;紫竹、刺黑竹、筇竹、白目暗竹、业平竹; (2)黄色:黄皮桂竹、黄皮京竹、黄皮刚竹、金竹、安吉金竹; (3)白色:粉单竹、粉麻竹、绿粉竹、梁山慈竹、华丝竹; (4)秆绿色,节间或沟槽有黄色条纹:银丝竹、花巨竹、黄槽石绿竹、黄槽刚竹、银明竹、绿皮黄筋竹; (5)秆黄色,节间或沟槽有绿色条纹:小琴丝竹、黄金问碧玉竹、花吊丝竹、金镶玉竹、花毛竹、金明竹、金竹、黄皮乌哺鸡竹、花秆哺鸡竹、紫条

12、纹慈竹; (6)秆具其他色彩斑纹。斑竹、筠竹、紫蒲头石竹、紫线青皮竹、撑篙竹、白目暗竹、红壳竹。第十六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四)观叶竹类 1.叶型 宽型:箬竹、华箬竹等;狭长型:大明竹等。 2.叶色 (1)叶绿色具白色条纹:小寒竹、菲白竹、铺地竹、白纹阴阳竹、 白纹东根世。 (2)叶具其它色彩条纹:黄条金刚竹、菲黄竹、山白竹。第十七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竹亚科分属检索表1.地下茎为单轴型或复轴型;秆在分枝一侧扁平或具纵沟或呈四方形。 a.地下茎为单轴型;秆每节2分枝,基部数节无气根刚竹属 b.地下茎为复轴型;秆每节3分枝,基部数节各具一圈气根方竹属

13、2.地下茎为复轴型或合轴型;秆圆筒形。 c.箨鞘顶端仅略宽于箨叶基部,箨叶大都直立,若反着,小枝硬化成刺箣竹属 d.秆节间表面常略被厚层白粉,50100cm,秆箨硬纸质单竹属 e.秆节间幼时常略被白粉,1050cm,秆箨革质慈竹属 f.花枝短缩,侧生于叶枝下部的各节上,而不生于正常具叶枝的顶端苦竹属 6.花序生于枝叶的顶端,花枝延长常超越其所生的叶枝. g.主秆每节通常1分枝;枝较粗壮,叶片大形箬竹属 h.主秆每节分枝3个以上;枝大部分细弱;叶片中形或小形箭竹属第十八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四、常见的竹种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形态特征又称楠竹、江南

14、竹,孟宗竹,秆散生,高达20米,径16厘米余,中部节间长可达40厘米,基部节间较短,新秆密被柔毛,有白粉,老秆无毛,节下有白粉环,后渐变黑,分枝以下秆环不明显,箣环隆起,初被一圈毛,后脱落。第十九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刚竹 Phyllostachys viridis 别名:榉竹、胖竹、柄竹、台竹、光竹 形态特征:秆高1015m、径810cm,淡绿色。枝下各节无芽,秆环平,但分枝各节则隆起。全秆各节箨环均突起。节间具猪皮状皮孔区,秆箨密布褐色斑点或斑块,先端截平,边缘具较粗须毛,无箨耳。箨舌紫绿色,箨叶带状披针形,平直、下垂,每小枝有26片叶,披针形,翠绿色至冬季转黄色。

15、分布 :长江流域,河南、山东、河北有栽培第二十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桂竹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形态特征:秆高达616m,胸径414cm,绿色,无毛,无白粉,秆环和箨环均隆起, 箨鞘黄褐色,有墨色斑点,疏生直立硬毛;箨耳较小,具长而弯曲的肩毛,箨舌微隆起,箨叶橘红色,边缘绿色,下垂。分枝高,每节2枚。叶片带状披针形,下面粉绿色,有叶耳和长肩毛。 分布:东自江苏,西至四川,南至两广中部,北至河南,河北南部。第二十一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斑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f. tanakae 别名:湘妃

16、竹 形态特征:散生竹。秆高7-13m,径3-10cm。秆具紫褐色斑块与斑点,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 斑竹一年内2次发笋,第一次在4、5月间,竹笋发在母竹的周围。第二次在9月以后,大都生在母竹中间。斑竹特有的斑点就是第一次发笋后长出来的,一圈圈紫色的花纹。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斑竹的花纹是真菌腐蚀幼竹而成的。 分布:湖南特产,出于君山。第二十二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黄槽竹 Phyllostachysaureosulcata 别名:玉镶金竹(北京)形态特征:秆高46m,径达4cm,秆绿色,凹槽处黄色,新秆密被细毛有白粉,秆环较箨环突起,箨淡黄色,有绿色条纹和紫色脉纹,被薄白粉及稀

17、疏的紫褐细斑点;箨叶直立,下部具白粉;箨舌宽短,弧形。本种能耐严寒。 分布:产北京、浙江。第二十三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龟甲竹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var.heterocycla 别名:龙鳞竹、佛面竹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秆直立,粗大,表面灰绿,节粗或稍膨大,歪斜畸形,成不规则相连的龟甲状,愈基部的节愈明显;叶披针形,23枚一束。 分布: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毛竹林中偶有发现。第二十四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早园竹 Phyllostachys praecox 别名: 早竹、雷竹、早哺鸡竹(浙江)形态特征: 秆高711m,

18、径48cm,节间短而均匀;新秆节带紫色,密被白粉,基部节间常具淡绿黄色的纵条纹。箨鞘褐绿色或淡黑褐色,初具白粉,密被褐斑;箨耳及鞘口遂毛不发育;箨舌先端拱凸,具短须毛;箨叶长矛形至带形,反转皱褶。笋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或更早,故谓之早竹。第二十五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紫竹 Phyllostachys nigra “出南海普陀山,其干细而色深紫,段之可为管箫,今浙中皆有”引自清陈淏子著花镜卷五藤蔓类别名:黑竹形态特征:秆高410m,径25cm。新竹绿色,当年秋冬即逐渐呈现黑色斑点,以后全秆变为紫黑色。有两个品种,秆一年变紫和三年变紫,我国两种皆有。 分布:黄河流域以南各地,

19、北京亦有栽培。 第二十六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罗汉竹 Phyllostachys aurea 别名:人面竹 形态特征:秆高35m,径23cm,部分秆的基部或中部以下数节极为短缩而呈不对称肿胀,或节间于节下有长约1cm的一段明显膨大。节环互为歪斜,甚为奇特,杆中部节间正常,新杆绿色,老杆黄绿色。箨叶带状披针形、下垂,每小枝着叶23片,竹姿奇异。 分布:黄河流域以南均有分布和栽培。第二十七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佛肚竹 Bambusa ventricosa 别名:大肚竹、葫芦竹。形态特征:灌木型丛生竹,其节间膨大,状如佛肚,故得名佛肚竹。 分布:为我国广东

20、特产。第二十八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孝顺竹 Bambusa multiplex 别名:凤凰竹、蓬莱竹、慈孝竹形态特征:秆高38m,径13cm。秆直立,绿色,老时变黄色,稍端向外弯曲。幼秆微被白粉,节间圆柱形,上部有白色或棕色刚毛。枝条多数簇生于一节,每小枝着叶510片,叶片顶端渐尖,质薄。分布:原产于我国,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 。第二十九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凤尾竹 Bambusa multiplex cv. Fernleaf 别名:观音竹形态特征:为孝顺竹的变种。丛生型小竹,枝秆稠密,纤细而下弯。叶细小,长约3cm,常20片生于枝的两侧,

21、似羽状。分布:原产我国南部第三十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黄金间碧竹Bambusa vulgaris cv. Vittata 别名:青丝金竹(广东)形态特征:竿黄色,但具宽窄不等的绿色纵条纹,箨鞘在新鲜时为绿色而具宽窄不等的黄色纵条纹。分布:我国广西、海南、云南、广东和台湾等省的南部地区庭园中有栽培。 第三十一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麻竹 Sinocalamus latiflorus别名 :大头竹、甜竹、青甜竹、大叶乌竹等 形态特征:竿高2025m,直径1530cm,梢端下垂或弧形弯曲;节间长4560cm, 幼时被白粉,但无毛,仅在节内具一圈棕色绒毛环。

22、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台湾等地。第三十二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慈竹 Neosinocalamus affinis 别名:甜慈、酒米慈、丛竹(云南) 形态特征:主干高510m,顶端细长,弧形,箨耳不明显,狭小,呈皱折状,箨舌中央凸起成弓形,边缘具流苏状纤毛;箨叶直立或外翻,披针形,先端渐尖,腹面密被白色小刺毛。分布: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西部、陕西南部及甘肃等地。第三十三张,PPT共三十九页,创作于2022年6月 苦竹 Pleioblastus amarus 别名:伞柄竹 形态特征:秆高达4m,粗15mm,节间长2540cm,幼时有白粉。箨鞘细长三角形,革质,边缘密生金黄色纤毛;箨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