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建材项目运营管理计划_第1页
绿色建筑建材项目运营管理计划_第2页
绿色建筑建材项目运营管理计划_第3页
绿色建筑建材项目运营管理计划_第4页
绿色建筑建材项目运营管理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咨询/绿色建筑建材项目运营管理计划绿色建筑建材项目运营管理计划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12280926 一、 产业环境分析 PAGEREF _Toc112280926 h 2 HYPERLINK l _Toc112280927 二、 光热储能电站:稳定发电为其核心优势 PAGEREF _Toc112280927 h 3 HYPERLINK l _Toc112280928 三、 必要性分析 PAGEREF _Toc112280928 h 4 HYPERLINK l _Toc112280929 四、 价值流图 PAGEREF _Toc112280

2、929 h 5 HYPERLINK l _Toc112280930 五、 精益生产体系 PAGEREF _Toc112280930 h 6 HYPERLINK l _Toc112280931 六、 价值流图 PAGEREF _Toc112280931 h 10 HYPERLINK l _Toc112280932 七、 精益生产的概念与目标 PAGEREF _Toc112280932 h 11 HYPERLINK l _Toc112280933 八、 ISO9000:2015族标准的核心标准 PAGEREF _Toc112280933 h 12 HYPERLINK l _Toc112280934

3、 九、 ISO9000:2015族标准概述 PAGEREF _Toc112280934 h 31 HYPERLINK l _Toc112280935 十、 质量管理新发展 PAGEREF _Toc112280935 h 36 HYPERLINK l _Toc112280936 十一、 从质量管理大师的思想理解质量管理基本原理 PAGEREF _Toc112280936 h 41 HYPERLINK l _Toc112280937 十二、 质量管理工具 PAGEREF _Toc112280937 h 50 HYPERLINK l _Toc112280938 十三、 质量管理的几种常用方法 PAG

4、EREF _Toc112280938 h 53 HYPERLINK l _Toc112280939 十四、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PAGEREF _Toc112280939 h 57 HYPERLINK l _Toc112280940 十五、 数量折扣模型 PAGEREF _Toc112280940 h 58 HYPERLINK l _Toc112280941 十六、 库存问题的提出 PAGEREF _Toc112280941 h 61 HYPERLINK l _Toc112280942 十七、 库存及其分类 PAGEREF _Toc112280942 h 62 HYPERLINK l _Toc1

5、12280943 十八、 订货点的确定 PAGEREF _Toc112280943 h 64 HYPERLINK l _Toc112280944 十九、 随机库存问题描述 PAGEREF _Toc112280944 h 65 HYPERLINK l _Toc112280945 二十、 项目概况 PAGEREF _Toc112280945 h 66 HYPERLINK l _Toc112280946 二十一、 项目经济效益 PAGEREF _Toc112280946 h 70 HYPERLINK l _Toc112280947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PAGEREF _Toc1122

6、80947 h 70 HYPERLINK l _Toc112280948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PAGEREF _Toc112280948 h 72 HYPERLINK l _Toc112280949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PAGEREF _Toc112280949 h 73 HYPERLINK l _Toc112280950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PAGEREF _Toc112280950 h 76 HYPERLINK l _Toc112280951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PAGEREF _Toc112280951 h 78 HYPERLINK l _Toc112280952 二十二、 项目进度计划

7、 PAGEREF _Toc112280952 h 79 HYPERLINK l _Toc112280953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PAGEREF _Toc112280953 h 79产业环境分析(一)增强经济动力和活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和出口的促进作用,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增强经济增长的均衡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把握产业发展新方向,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集群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为路径,加快发展以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以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以文化休闲旅游业为重点的新兴生活性服务业。(三)推动传统产

8、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内具有优势的装备制造、材料工业、食品工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围绕生产技术、商业模式、供求趋势的变化,满足新需求,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实现优化升级。(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发展,以企业为创新主体,逐步完善政策、人才和市场环境,形成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格局。光热储能电站:稳定发电为其核心优势新能源发电痛点在于波动较大,对电网负荷造成冲击在火力发电主导的传统电力系统中,电能的供应曲线相对稳定,但用电曲线在年内、日内存在多次峰谷波动。此前通过“了解需求侧、控制发电侧”的基本策略,预判用电高峰,预设发电出力计划,可较好解决电能供需错配问题。近年,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

9、例的提升给发电侧增添了诸多不可控、不稳定因素。风电、光伏发电受制于自然条件因素,常具有波动性、随机性、反调峰性等特点,而其“极热无风、晚峰无光5”等弊病早已是“老生常谈”。据国家电网测算,2035年前,我国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将分别达7亿、6.5亿千瓦,而所带来的日最大波动率预计分别达1.56亿、4.16亿千瓦,大大超出电网调节能力。我国电网迫切需要重新构建调峰体系,以具备应对新能源5亿千瓦左右的日功率波动的调节能力。储能系统6具备平滑波动、削峰填谷能力,是新能源发电的重要稳定器储能技术是应对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系统波动性、间歇性的有效技术。成熟的储能技术在发电侧可平滑风光电系统的波动,从而提高

10、并网风电、光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和稳定性,改善新能源发电波动性等短板;在电网侧、用户侧,储能技术可很好地解决电能供需错配问题,从而减少电网短时承压过高或峰时用电不足带来的安全性、稳定性问题,并有效消纳可再生能源,避免“弃风弃光”现象。储能系统还可降低调峰调频能耗,并作为备用电力保障用电安全。传统火电调峰调频中,煤电机组为满足调峰能力,往往增加发电容量以具备应对尖峰负荷的能力,但这使得火电机组经常无法达到满发状态;同时火力发电对电网调频AGC信号响应具有滞后性,严重影响机组运行经济性。而储能系统充放电灵活、反应速度快,可大幅降低备用火力发电机组容量,并对调峰信号快速反应,大大提高了电网运行效率。此外

11、,储能系统还可作为应对电力突发情况,满足紧急用电的备用电源,具备一定的能源安全价值。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价值流图价值流图是一种用于精益流程设计与优化的工具,最早由丰田公司提出。价值流图是指用统一的图标,以可视化的方式把产品从最早的原料采购到加工制造,再到产品配送到客户的全部流动过程及信息流描述出来的图形。除加工步骤和物流外,用

12、于计划和实现控制的信息流也在图中显示出来。此外,在价值流图中还会显示出人员、每天可用时间、提前期、加工时间、换产时间、停滞时间、平均库存等信息。应用价值流图,可以客观、直观地描述当前的流程现状,在员工之间达成共识:产品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价值是如何实现的。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找到现有流程中不创造价值或,创造价值少的环节,进而改进并描述未来理想的流程。因此,价值流图实现了精益生产与流程优化的有机结合。价值流图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只要有流程或业务的地方,就可以应用价值流图。精益生产体系多功能团队活动与持续改进是精益生产的基础,TPS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和稳定快捷的供应链是精益生产的支撑,实现卓越

13、绩效是精益生产的目标。1、TPS(1)TPS的含义TPS是指企业生产系统的各个环节、工序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出所需要的产品。精益生产认为生产系统中多余的库存不但是一种浪费,同时掩盖甚至滋生了各种管理问题,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如图152所示。这正是有人把多余库存视为“万恶之源”的原因。TPS就是通过这种减少库存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减少库存的循环模式不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2)看板控制系统1)看板及其分类。看板是泛指能够传递信息的各类指示板、公告栏、卡片、空物料筐、空推车等标示物。根据其在生产控制中的作用分为生产指示看板、取货看板和其他看板三类。生产指示看板是用来传递生产指示信息的,载有详

14、细的生产指示,是各个工序进行生产的依据。取货看板上标有详细的取货信息。其他看板包括只有当出现缺件的紧急情况时才投入使用的紧急看板和用于满足临时增产需要的临时看板。2)看板的使用原则。看板的使用原则包括:后工序在需要的时候到前工序取零件,没有看板不能取零件,数量不能超过看板规定的数量;每道工序按被取走的量生产,必须做到按看板出现的顺序及其规定的数量生产;不良品绝对不能流入下一道工序;应使看板数量最小,以降低生产系统的库存水平;利用看板的微调功能,通过增减看板的数量适应产量的小幅度变化。3)看板的使用方法。4)看板数量的确定。在看板控制的生产系统中,各加工中心的在制品的数量是由投放的看板数量控制的

15、。当容器的容量一定时,在制品的库存量与投入的看板数量同步增减。因此,看板的数量应保证不出现缺货现象,且使生产系统的库存水平最低。5)通过看板实现拉式生产。看板控制系统是实现准时化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这种控制系统实现适时适量的生产。在看板控制下的生产系统与传统的“推式”生产系统不同,是一种“拉式”生产系统。它变工序间的“送货”为“取货”,即一改传统生产过程中上游车间、工序把加工完的零件送到下游车间、工序的做法,采取下游车间、工序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到上游车间、工序取零件的方式组织生产。上游车间、工序根据需要(通常是被取走的量)进行生产。整个生产过程是以需求为牵引力的拉动过程,实施按需生产

16、,能够真正实现准时化生产。在拉式生产系统中,信息流方向与物流方向相反,实际生产数量与计划生产数量相一致;在推式生产系统中,信息流与物流方向相同,实际生产数量大于计划生产数量,在中间环节产生一些库存。2、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精益生产采用并行工程开发新产品,以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开发成本。与传统的大量生产方式中采用的串行产品开发方式不同,并行工程是指由设计人员、工艺人员、生产人员、市场销售人员和检测人员等组成跨部门、多学科的开发团队,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的各种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或综合技术。开发团队按照并行工程的做法,同时考虑产品设计、工艺、制造等上下游各种因素的要求,进

17、行平行交叉设计。通过实时信息交换,及早发现并协同解决设计阶段的错误,使产品具有良好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可检测性、可生产性(按需要进行批量生产产品时,企业的设备、人力资源能否满足要求)、可使用性、可维修性,实现设计一次成功,达到缩短开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3、稳定快捷的供应链精益生产要实现产销之间的即时性,消除成品库存;在物料供应方面实施准时采购,消除物料库存。因此,稳定的、快捷的供应链是精益生产的三大支柱之一,同时也是实现准时化生产不可缺少的条件。精益生产的典范丰田汽车公司建立了由销售商和专营店组成的覆盖整个日本的销售网,并通过信息网将销售商、专营店、企业三者联系起来,及

18、时获得汽车市场的各种信息和销售商的订货信息,按订单组织生产,实现产销之间的即时性。销售商和专营店利用信息网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减少库存,提高服务水平。丰田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利共生关系。通过长期合作,向供应商提供生产技术与管理方面的援助和指导,帮助供应商建立准时生产体系,不断消除浪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丰田以此保证适时适量地获得所需的物料,并使供应商受益。4、多功能团队活动与持续改进以质量管理小组、设备管理小组等团队为主体,以生产现场为核心的持续改进活动是实现精益生产的基础。在精益生产中,看板控制的准时生产过程不断暴露出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团队以这些问题为对象开展改进

19、活动,通过持续的改进活动消除生产系统中任何形式的浪费,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以生产现场为核心的改进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手动作业、机器设备、材料和易耗品的利用方法等。生产活动中的作业可分为:创造附加价值的作业(如装配作业等);不创造附加价值的作业(如打开和处理外购件的包装等作业);纯属浪费的作业(不)必要等待、整理在制品的堆放作业)三类。改进手动作业就是要彻底消除第类作业,尽可能减少第类作业,增加第类作业在总作业时间中的比例。手动作业的改进是不断简化、优化作业,消除人力资源浪费的过程。采取技术措施对机器设备进行改进,减少、简化辅助作业,使设备更易于操作,更安全。改进材料和易消耗品的利用方法

20、。通过改进消除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改进下料方法、加工方法和模具夹具,减少材料消耗。价值流图价值流图是一种用于精益流程设计与优化的工具,最早由丰田公司提出。价值流图是指用统一的图标,以可视化的方式把产品从最早的原料采购到加工制造,再到产品配送到客户的全部流动过程及信息流描述出来的图形。除加工步骤和物流外,用于计划和实现控制的信息流也在图中显示出来。此外,在价值流图中还会显示出人员、每天可用时间、提前期、加工时间、换产时间、停滞时间、平均库存等信息。应用价值流图,可以客观、直观地描述当前的流程现状,在员工之间达成共识:产品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价值是如何实现的。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找到现有

21、流程中不创造价值或,创造价值少的环节,进而改进并描述未来理想的流程。因此,价值流图实现了精益生产与流程优化的有机结合。价值流图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只要有流程或业务的地方,就可以应用价值流图。精益生产的概念与目标1、精益生产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汽车项目组对日本汽车工业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发现,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公司与美国的汽车公司相比,只需大约一半的人员、一半的生产场地、一半的投资、一半的工程设计时间、一半的新产品开发时间和少得多的库存,就能生产出质量更高、品种更多的轿车。詹姆斯,沃麦克博士对日本企业取得的这些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概念,并于

22、1990年出版了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LP是以多功能团队活动与持续改进为基础,以丰田生产系统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和稳定快捷的供应链为支撑,通过精准定义价值,让没有浪费环节的价值真正流动起来,最终实现卓越绩效的生产模式。而TPS是在生产的各个层面上,采用能完成多种作业的工人和通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的机器,以质量的持续改进为基础,通过实施准时化生产和多品种混流生产,不断减少各种浪费,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生产方式。TPS由大野耐一创建,准时制与自动化是其两大支柱。2、精益生产的目标精益生产致力于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一切浪费。浪费包括只增加成本、不创造价值的一切要素和活动,如过量生产、无谓的搬运、多余的库存、多

23、余的操作或动作、次品等。精益生产所追求的目标是废品量最低(零废品)、库存量最低(零库存)、更换作业时间最短、搬运量最低、生产提前期最短和批量最小。精益生产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卓越绩效。ISO9000:2015族标准的核心标准1、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虽然ISO9000:2015修订版会有很多变化,但因为没有正式发布,本书仍然以ISO9000:2005为基础介绍ISO9000:2015族标准的基础与术语。ISO9000:2005由引言(阐明了质量管理原则)、范围、质量管理体系基础、术语和定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为方便和帮助使用者正确理解术语的定义和术语之间的相互关系,该标准给出

24、了提示性的附录,在附录中首次利用概念图来说明术语之间的相互关系。(1)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了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需要采用一种系统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可使组织获得成功。质量管理是组织各项管理的内容之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已得到确认,最高管理者可运用这些原则,领导组织进行业绩改进。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2)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

25、参与,才能使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为组织带来收益。4)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5)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的。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ISO9000:2005修订版在质量管理原则上将会有所变化。主要的变化将是:由八项原则变更为七项原则,去掉了“管理的系统方法”这一原则,把“持续改进”更改为“

26、改进”,把“与供方互利的关系”更改为“关系管理”。(2)标准的范围ISO9000:2005标准是ISO9000:2015族标准的基本标准。它阐明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并确定了相关的术语。它不仅帮助生产不同种类产品和不同规模的组织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基础,也适用于其他相关方。具体包括:通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寻求竞争优势的组织;对能满足其产品要求的供方寻求信任的组织;产品的使用者;就质量管理方面所使用的术语需要达成共识的人们;评价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或依据ISO9001的要求审核其符合性的内部或外部人员和机构;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提出建议或提供培训的内部或外部人员;制定相关标准的

27、人员。(3)质量管理体系基础ISO9000:2005标准阐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这一标准把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着眼于指导组织如何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来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第1项基础: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本条目是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的总纲,阐明了以下三个问题: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要帮助组织增强顾客满意;在任何情况下,由顾客最终确定产品的接受性,由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以及竞争的压力和技术的发展,这些都促使组织持续地改进产品和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方法鼓励组织分析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规定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

28、实现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满意。第2项基础: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ISO9000:2015族标准把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产品要求区别开来。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所有行业或经济领域,不论其提供何种类别的产品。产品要求可由顾客规定,或由组织通过预测顾客的要求规定,或由法规规定。在某些情况下,产品要求和有关过程的要求可包含在诸如技术规范、产品标准、过程标准、合同协议和法规要求中。第3项基础:质量管理体系方法ISO9000:2005标准为帮助组织采取合适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取得预期效果,特提出以下八个工作步骤: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

29、目标;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第4项基础:过程方法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一组活动都可视为一个过程。为了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使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ISO9000:2005鼓励采用过程方法来管理组织。并提出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明确

30、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以及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之间的关系。把顾客的要求作为输入,经过生产过程,输出产品,并达到顾客满意是组织的主过程。这一主过程又分为四个子过程,即落实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这四个子过程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其中,产品实现是实际生产运作过程,落实管理职责是管理过程,资源管理是资源保证过程,测量、分析和改进是支持过程。四个子过程又由更为详细的过程组成。当组织建立了有关质量的方针和目标,并通过管理上述过程致力于实现所制定的目标时,就构成了质量管理体系。为了使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组织可采取PDCA循环模式。第5项基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

31、标为组织提供了关注的焦点。前者确定了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后者确定了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确定有助于组织有效地使用其资源来实现在质量方面的预期效果。质量方针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质量目标需要与质量方针和持续改进的承诺相一致,并且是可测量的。质量目标既要切实可行,又要具有挑战性。质量目标的实现对产品质量、作业有效性和财务业绩都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对相关方的满意和信任也产生积极影响。第6项基础: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最高管理者应通过其领导作用创造一个员工充分参与质量活动的环境,以使质量管理体系得以有效运行。基于质量管理原则,最高管理者可发挥以下作用:制

32、定并保持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在整个组织内促进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以增强员工的意识、积极性和参与程度;确保整个组织关注顾客要求;确保实施适宜的过程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并实现质量目标;确保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这些质量目标;确保获得必要的资源;定期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决定有关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活动;决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活动。第7项基础:文件文件是“信息及其承载媒体”。信息是文件的实质性内容,信息不同,文件的性质也不同。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样件,或它们的组合。文件的形成应是一项增值活动。文件的具体作用在于:满足顾客要求和质

33、量改进;提供适宜的培训;重复性和可追溯性;提供客观证据;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通常使用六种类型的文件,即质量手册、质量计划、规范、指南、文件形成流程与指导书以及记录等。组织的类型和规模,过程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产品的复杂性,顾客要求,适用的法规要求,经证实的人员能力以及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所需证实的程度都会不同。每个组织应根据上述企业特征来确定其所需文件的详略程度和所使用的媒体。第8项基础:质量管理体系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评价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和自我评定。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评价是针对组织中每一个被评价的过程来确认其有效性。为

34、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应确认以下四个基本问题:是否识别并确认了过程?是否分配了职责?是否实施和保持了程序?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有别于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评价,审核用于确定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程度。审核有助于发现用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识别改进的机会。审核有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三种类型。第一方审核用于内部目的,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顾客或由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进行;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服务组织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评审是最高管理者的任务之一。最高管理者要对质量管理体系关于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

35、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还包括:为响应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变化而修改质量方针和目标,确定采取措施的需求等。审核报告与其他信息源一道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自我评定是一种参照质量管理体系或优秀模式对组织的活动和结果所进行的全面和系统的自我评审。自我评定可提供一种对组织业绩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成熟程度的总的看法,它还能帮助识别组织中需要改进的领域并确定优先开展的事项。第9项基础:持续改进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在于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机会。从这种意义上说,改进是一种持续的活动。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反馈,质量管理体

36、系的审核和评审也能用于识别改进的机会。持续改进包括下述活动:分析和评价现状,以识别改进范围;设定改进目标;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以实现这些目标;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做出选择;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的结果以确定这些目标已经满足;将更改纳入文件。第10项基础:统计技术的作用在许多活动的状态和结果中,甚至是在明显的稳定条件下,可通过产品和过程的可测量特征观察到变异。并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期(从市场调研到顾客服务和最终处置)的各个阶段均有变异存在。统计技术可帮助测量、表述、分析、说明这类变异并将其建立模型,甚至在数据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也可实现。这种数据的统计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变异的性

37、质、程度和原因,从而有助于解决甚至防止由变异引起的问题,并促进持续改进。第11项基础: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任何组织都存在多个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等。每个管理体系都有其目标并致力于实现这些目标。各个管理体系的目标不同,如质量目标关注顾客要求的满足,环境目标关注环境影响,财务目标关注成本与效益。但是,这些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都是组织总目标的组成部分。ISO9000:2015族标准正是考虑了各个管理体系目标的一致性和管理活动的共同点,提出了各个管理体系可以通用的原则、要素以及规范的管理模式,致力于把一个组织的各个管理体

38、系整合为一体。通过统一的管理体系的策划、资源配置、互补目标的确定来评价组织的整体有效性。第12项基础: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不同在于其应用范围和要求程度不同。ISO9000:2015族标准为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要求,并为业绩改进提供了指南。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确定这些要求是否满足。优秀模式包含能够对组织业绩进行比较评价的准则,并能适用于组织的全部,活动和所有相关方。优秀模式评价准则提供了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业绩相比较的基础。(4)术语和定义ISO9000:2005标准共提出80个术语,分为10个方面,即有关质量的术语、有关管理的术语、有关组织的术语、有关过程和产

39、品的术语、有关特性的术语、有关合格(符合)的术语、有关文件的术语、有关检查的术语、有关审核的术语以及有关测量过程质量保证的术语。表88给出了全部80个术语的名称。ISO9000:2015族标准使用术语概念图描述术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以此作为术语分组的基础和依据。概念之间的关系有三种主要形式:属种关系、从属关系和关联关系。属种关系用一个没有箭头的树形图表示,例如“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与“体系”的关系,它们均是一种“体系”。从属关系用一个没有箭头的把形图绘出,例如“相关方”由“供方”和“顾客”等组成。关联关系用一条在两端带有箭头的线表示,例如“质量保证”与“等效性”的关系,“质量保证”是要求

40、提供质量活动“有效性”的证据。有关80个术语的具体定义可参阅ISO9000:2005标准条文的第3章“术语和定义”。需要说明的是,ISO9000:2005修订版在术语方面也将会有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取消、新增、定义的改变和注解的调整。例如,“风险”“监视”“文件化信息”都将是新增的术语。2、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ISO9001:2015标准概述ISO9001:2015标准是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标准。本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除了产品质量保证之外,旨在增强顾客满意,从而成了名副其实的质量管理标准。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

41、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ISO9001:2015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可供组织内部使用,也可用于认证或合同目的。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ISO9001:2015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本标准的制定已经考虑了ISO9000:2005和ISO9004:2009中所阐明的质量管理原则,并鼓励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ISO9001:2015和ISO9004:2009已制定为一对协调一致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们

42、相互补充,但也可单独使用。虽然这两个标准具有不同的范围,却具有相似的结构,以有助于它们作为协调一致的一对标准的应用。为了使用者的利益,本标准与ISO14001:2004相互趋近,以增强两类标准的相容性。本标准不包括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如环境管理、职业卫生与安全管理、财务管理或风险管理的特定要求。然而本标准使组织能够将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与相关的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或整合。组织为了建立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可能会改变现行的管理体系。(2)ISO9001:2015标准的主要内容除前言和引言外,ISO9001:2008标准条文共分为10章内容:第1章“范围”,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

43、术语和定义”,第4章“组织的背景环境”,第5章“领导作用”,第6章“策划”,第7章“支持”,第8章“运行”,第9章“绩效评价”,第10章“持续改进”。第4章“组织的背景环境”对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要求组织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理解和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识别当前和预期的未来需求可引发改进和变革的机会。组织还应界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应用,以确定其范围。要求组织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44、,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第5章“领导作用”强调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与承诺,强调了对顾客需求和期望的领导作用与承诺。标准对最高管理者所制定的质量方针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准要求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相关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最高管理者应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并规定职责与权限。第6章“策划”要求组织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除了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还应确定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要求组织应在相关职能、层次、过程上建立质量目标。标准要求组织应确定变更的需求和机会,以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同时,应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变更,识别风险和机遇,并评价变更的潜在后果。第

45、7章“支持”要求组织在考虑现有资源、能力、局限和外包的产品及服务的基础上,确定、提供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第8章“运行”要求组织应实施运行策划与控制,确定市场需求,与顾客保持沟通,对外部供应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控制。标准还对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放行、不合格产品和服务的处置做出了具体规定。第9章“绩效评价”要求组织识别并测评风险。标准要求组织应建立过程,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标准要求组织应保持适当的文件信息,以提供“结果”的证据。此外,还要求组织应评价质量绩效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标准还强调了数据分析与评价的

46、重要性,要求组织应分析、评价来自监视和测量以及其他相关来源的适当数据。标准还强调了管理评审的重要性。第10章“持续改进”给出了不符合与纠正措施方面的具体要求。标准要求组织应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适当时,组织应通过数据分析结果、组织的变更、识别的风险的变更、新的机遇来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和服务。(3)ISO9001:2015标准条文关于标准条文,读者可参阅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3、ISO9004:2009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持续成功管理:一种质量管理方法(1)ISO9004:2009标准概述与ISO9001:2015相比,ISO9004:2009

47、为质量管理体系更宽范围的目标提供了指南。除了有效性,该标准还特别关注持续改进组织的总体业绩与效率。对于最高管理者希望通过追求业绩持续改进而超越ISO9001:2015要求的那些组织,ISO9004:2009推荐了指南。与ISO9001:2015相比,本标准将顾客满意和产品质量的目标扩展为包括相关方满意和组织的业绩。本标准强调持续改进,这可通过顾客和相关方的满意程度来测量。本标准鼓励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和效率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相关方的要求,增强相关方满意。本标准包括指南和建议,既不拟用于认证、法规或合同目的,也不是ISO9001:2008的实施指南。ISO9004:2

48、009与ISO9001:2015设计成为一对结构相似但范围不同,既可以互相补充,也可以单独使用的标准。ISO9004:2000提供了实现质量管理体系广泛目标的指南,但并不包括环境管理、职业卫生与安全管理、财务管理或风险管理的指南。然而本标准可使组织将其质量管理体系与相关的管理体系进行协调或整合,反映了本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2)ISO9004:2009标准的主要内容除前言和引言外,ISO9004:2009标准条文共分为第1章“范围”,第2章“引用标准”,第3章“术语和定义”,第4章“质量管理体系”,第5章“管理职责”,第6章“资源管理”,第7章“产品实现”以及第8

49、章“测量、分析和改进”等8章内容。ISO9004:2009的主体内容为标准条文第4章至第8章,分别就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提供了指南。标准条文第4章“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体系和过程的管理、文件以及质量管理原则的应用。标准条文第5章“管理职责”包括通用指南、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质量方针、策划、职责权限与沟通以及管理评审。标准条文第6章“资源管理”包括通用指南、人员、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信息、供方及合作关系、自然资源以及财务资源。标准条文第7章“产品实现”包括通用指南、与相关方有关的过程、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的运作以及测量和监视装置的控制。标准条文第8

50、章“测量、分析和改进”包括通用指南、测量和监视、不合格品的控制、数据分析以及改进。(3)ISO9004:2009标准条文关于标准条文,读者可以参阅ISO9004:2009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持续成功管理:一种质量管理方法。4、ISO19011:2011管理审核指南(1)ISO19011:2011标准概述管理体系认证已在全球形成了一种重要的评价手段。影响认证注册价值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审核活动的特性,通过管理体系的标准体现出来;审核制度的完整性和诚信,表现为规范化、程序化的制度;审核员的素质,审核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影响审核活动的关键因素。ISO19011:2011反映了世界各国对审核理论与实

51、践的最新认识和提高,保证了审核程序的公正,规范了审核员的行为规范,规定了审核员应具有的能力,为管理审核方案的建立审核方案,实施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以及序列化审核员的能力提供了指南。在管理思路和方法上,ISO19011:2011着眼于持续改进和预防为主的思想,遵循策划、实施、验证和改进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通过设立内审和管理评审的监督机制,使组织的管理体系螺旋上升、自我完善、自我改进。(2)ISO19011:2011标准的主要内容除前言和引言外,ISO19011:2011包括标准条文第1章“范围”,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术语和定义”,第4章“审核原则”,第5章“审核方案的管理”,第6

52、章“审核活动”和第7章“审核员的能力和评价”等7章内容。(3)ISO19011:2011标准条文关于标准条文,读者可以参阅ISO19011:2011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审核指南。ISO9000:2015族标准概述1、ISO9000:2015族标准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有了用质量保证活动成功的经验和实践基础,具备了质量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适应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范围内贸易往来的现实要求,同时,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提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保障方面的要求。正是在这些背景下,产生了ISO9000族标准。1986年6月,ISO发布了ISO8402质量术语标准

53、。1987年3月,ISO正式发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求一指南等5项标准。这5项标准与ISO8402:1986一起统称为“ISO9000系列标准”。ISO9000:1987系列标准发布以后,很快得到了世界各国工业界或其他行业的广泛认同和推广,在全球掀起了ISO9000热潮。根据ISO的有关规则,每隔58年要对标准进行修订或修正。到2000年,ISO9000族标准已经完

54、成了两次大的修正,即1994年对1987版的修正和2000年对1994版的修正。2004年,各成员国对ISO9000:2000族标准进行了系统评审,以确定是否对其撤销、保持原状、修正或修订。评审结果表明:需要对ISO9000:2000族标准进行修订或修正。ISO9000:2015标准经过修订,于2005年颁布,即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2009年5月1日正式实施。ISO9001:2015标准经过修正于2015年9月正式发布。对这个标准修正的主要目的是更加明确地表述其内容,并加强与ISO14001:2004的兼容性。这次修正的基本要求为:标题、范围保持不变;继续保持过程

55、方法;修正的标准仍适用于各行业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组织;尽可能地提高与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的兼容性;ISO9001:2015标准和ISO9004:2009标准仍然是一对协调一致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使用相关支持信息协助识别需要明确的问题;根据设计规范进行修正,并经验证和确认。ISO9004:2009标准经过修订于2009年11月1日发布。与2000版ISO9004标准相比,无论是内容上还是结构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标准的名称由原来的“业绩改进指南”更换为“组织持续成功管理:一种质量管理方法”。新标准旨在通过一种质量管理途径,为所有处于复杂与不断变化环境下的组织持续地取

56、得成功提供指南。ISO19011标准于2011年完成了修改,标准的名称也由“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更换为“管理审核指南”。2、ISO9000:2015族标准的构成和特点ISO9000:2015族标准延续了ISO9000:2008族标准的基本体系结构和特点。下面分别介绍ISO9000:2015族标准的体系结构和特点。(1)ISO9000:2015族标准的体系结构ISO9000:2015族标准由一系列关于质量管理的标准、指南、技术规范、技术报告、小册子和网络文件组成。从用途上,ISO9000:2015族标准又分为三类标准,即A类、B类和C类。A类标准为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向市场提供有关组

57、织的管理体系的相关规范,以证明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内部和外部要求(例如,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予以评定)的标准,如管理体系要求标准,专业管理体系要求标准。B类标准为管理体系指导标准,通过对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各要素提供附加指导或提供非同于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独立指导,以帮助组织实施或完善管理体系的标准。如使用标准的指导,建立、改进和改善管理体系的指导,专业管理体系指导标准。C类标准为管理体系相关标准,就管理体系的特定部分提供详细信息,或就管理体系的相关支持技术提供指导的标准。(2)ISO9000:2015族标准的特点1)体现质量管理大师的质量理念与管理思想ISO9000:2015族标准以朱兰、戴明

58、、费根堡姆等质量管理大师的质量理念和管理思想为自身注入了新的内涵,强调“顾客满意,持续改进”。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期望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顾客满意是顾客的一种主观感受,是顾客期望与实际感受之间对应程度的反映,具有相对性,随着时间、地点和其他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正是由于顾客满意的这种主观性和相对性,对组织提出了持续改进的要求。顾客满意是归宿,是动力;持续改进是基础,是条件。ISO9000:2015族标准确立了质量管理的七项原则,构成了ISO9000:2015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这七项原则分别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关系

59、管理”。第一项原则明确指出:“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需求”。第五项原则认为“改进总体业绩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其他原则也在不同方面说明了“顾客满足,持续改进”的重要意义。ISO9000:2015族标准引入过程方法,致力于把“顾客满意,持续改进”落到实处。标准要求把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作为组织的输入,通过产品实现、资源管理和过程监测来测评组织是否满足顾客或其他相关方的要求。2)适应组织所面临的新环境和组织自身的新特征当今社会已由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经济体系已由工业经济转向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服务经济。组织正面临着市场全球化、竞争

60、激烈化、企业国际化、需求个性化的环境。企业自身正越来越多地呈现出组织扁平化、管理过程化、运营虚拟化的特征。与之前的版本相比,ISO9000:2015族标准的通用性更强,是适用范围最广的国际标准之一。一方面,消除了偏重于制造业的倾向,而且考虑了对小型组织的适用性,从而适用于生产所有产品和提供所有服务的所有行业和各种规模的组织。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将ISO9000族标准发展成为质量管理百科全书,ISO9000:2015族标准简化了其本身的文件结构,取消了应用指南标准,强化了标准的通用性和原则性。3)结构简化,可操作性更强可操作性是标准得到推广和应用的基本条件之一。ISO9000:2015族标准的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