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庶民地主经济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_第1页
汉代庶民地主经济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_第2页
汉代庶民地主经济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_第3页
汉代庶民地主经济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_第4页
汉代庶民地主经济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代庶民地主经济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构造中,地主制经济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由于占有土地的方式及其在国家政权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地主阶级有不同的阶层之分。就汉代来说,当时既存在贵族、官僚地主;又存在庶民地主。前者为当权派,既富又贵;后者为编户民,富而不贵。他们的经济类型和经济成分非同划一,假设不予以区别,很难笼统论说。这里,仅就汉代庶民地主经济的形成开展、阶层属性及历史地位等问题,谈些粗略看法,不当之处,有望赐教。一、庶民地主经济的构成与开展阶段这里所说的庶民地主,是指不同于贵族、官僚地主不享有特权的非身份性地主,是地主阶级中的非权利阶层。庶民地主的形成和奴隶制瓦解、封建制产生一

2、样步,是社会经济开展、阶级关系对抗的结果。当时随着封建消费关系确实立,最初它由局部奴隶主贵族和平民、小消费者转化而来。这种新权力。较之奴隶主权利构造特点的相沿性,在很大程度上富有更新的划时代意义。但是,庶民地主的大量涌现及其经济的崛起是从西汉立国之后。汉代庶民地主经济,主要由田畜地主、商人地主和豪民地主等三种经济成分所构成。田畜地主:亦称力田地主。他们由过去的平民、小消费者开展而来,致力于田畜,靠经营农牧业起家,是乡村中的经营地主。文献中记载的所谓孝悌、力田,往往多属这类地主的代表。汉初,经过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之后,土地所有权发生了较大变化。当时以口量地,其於古犹有馀a,未有兼并之害a。土

3、地问题并不那么紧张。国家为了劝课农桑,奖励耕垦。不以名田及奴婢为限。在重农政策的扶植下,这类地主开展很快。例如:宣曲任氏,原是靠窖粟致富的囤积商,后来转化为折节为俭,力田畜。田畜人争取贱贾,任氏独取贵善,富者数世。然任公家约,非田畜所出弗衣食,公事不毕那么身不得饮酒食肉。以此为闾里率,故富而主上重之a。桥姚乘边塞斥地之机,不仅已致马千匹,牛倍之,羊万头;而且拥有大量土地,成为粟以万钟计a的田畜地主。这类人物还有人所熟知的卜式。据?史记平准书?云:卜式者,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亲死,式有弟,弟壮,式脱身出分,独取畜羊百馀,田宅财物,尽予弟。式入山牧,十余岁,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成为富人。从宣曲

4、任氏、桥姚和卜式的开展道路来看,他们大多数是亲自组织消费,奋力经营,注重孝悌、田畜。其行为标准,符合当时政府的重农要求,因此能成为闾里率,主上重之,给予扶植、表彰。汉代的田畜地主,一直呈上升与开展趋势。至东汉初,处于家境中落的马援,成年后,在北地因处田牧,至牛马羊数千斗谷数万斛b,便是一例。田畜地主拥有土地的规模、经营方式及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自不待言。商人地主:这多由六国贵族及其后裔脱胎而来,靠经营工商业起家。文献中记载的所谓富民、富商、商贾、贾贩。一般当是这类地主的代表。西汉前期,除刘邦一度有过贱商之外,自惠帝后至武帝前,汉政权对工商业采取了比拟宽松、优厚的政策:弛商贾之律

5、b、弛山泽之禁b、通关去塞b、边塞开斥,与民无禁b等。因此使工商业飞速开展,涌现了众多的富商大贾。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详细列举了他们致富成功的经过。例如:或以冶铁起,富至巨万;或逐渔盐商贾之利;或贾椎髻之民而致富;或贾郡国无所不至而发财;或贩脂、卖酱起家;或赍贷子钱,富埒关中。他们通过经营工商业获利之后,便购置土地,积聚财富,所谓以末致财,用本守之,成为商人地主。他们虽非爵邑奉禄,同为编户齐民,没有身份、特权,但拥有大量土地,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与千户侯等。他们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所以,司马迁说:假设至力农畜、工虞商贾。为权利以成富,大者倾郡,中

6、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干金之家比一郡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岂所谓素封者邪?非邪?b可见,商人地主的普遍开展及其实力之大。武帝之时虽然对商人地主进展了打击,剥夺了他们的大量土地和财产。但昭、宣以后,商人地主权力又复抬头。如成都罗裒,坐贾京师,又往来于巴、蜀经商,数年间致千余万。杨恽罢官失爵免为庶人后,家居治产业,起室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又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到了东汉,法律上未见贱商的规定,在政府的放任政策下,商人地主的经济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开展。豪民地主:这是由大地主和大商人结合而成的豪强富民,是庶民地主中的上层。文献中记载的所谓豪富、豪人、豪右、豪杰、豪家,皆属此

7、类地主。它在秦以前的史籍中未曾多见,但自汉武帝以降,随着土地私有制开展,豪民乃大量出现,并逐渐形成为新的一代地主。豪民地主较之一般的田畜地主,更豪、更富。何谓豪?(史记韩长孺列传集解)引张晏曰:豪,犹帅也。淮南子泰族训)曰:智过百人谓之豪。(鹖冠子。博选)称:德千人谓之豪。豪字可作多种诠释。旧以喻之有才德、威重和有权力的人。这里的豪民,当理解为是一种雄张乡里。智力过人,财力过人,擅长发财致富的人。豪民是民,没有政治地位,身无半通青纶之命,无为编户一伍之长,不同于享有政治特权、尊崇儒宗,控制仕途、累世公卿的世家豪族。但他田宅无限,有很多依附人口。灌夫和阴子方当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据史记魏其武安侯

8、列传)说:灌夫诸所交通,无非豪杰大猾。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后汉书阴识传)言:宣帝时,阴子方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封君。又(仲长统传)说:当时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绮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这种豪民地主,至东汉时竟得到了恶性膨胀。汉代庶民地主经济的形成开展,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表达出鲜明的开展阶段性。以西汉中期为界,大致上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战国到西汉前期,庶民地主在当时的社会中还是新出现的成员,尚处在根本形成或走向定型的过程之中。其时,庶民地主中的

9、田畜地主经济虽在兴起,在农业中存在一些人身依附关系但数量不多;商人地主经济虽较活泼,通过以末致富,集中了大量资金,资本雄厚,但典型的封建消费关系如租佃制度,仅偶见记载,只能说是初孕期,它并不普遍。但自汉武帝至东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不仅出现了豪民地主,而且整个庶民地主经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并日渐趋向成熟。主要标志有三:(一)土地私有权开展,庶民地主经济实力增强。当时中原内腹地区的土地由分散到集中,富商、豪民拥有大量地产。如据汉书陈汤传)曰:成帝时,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汉书哀帝纪)载:绥和年间,豪富民多畜奴婢,田宅无限,与民争利,百姓渎职,重困缺乏。又后汉书百官五)注引

10、蔡质(汉仪)曰: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由于土地集中,兼并加剧,故出现了独立经营、自给性消费与商品性消费相结合的大地主田庄。(二)租佃关系与实物地租得到推广,特别在庶民地主的豪民中,租佃关系多有开展。如据(史记酷吏传)曰:宁成获罪罢官之后,贳贷买陂田千余顷,假贫民,役使数千家。汉书黄霸传):黄霸淮阳阳夏人也。以豪杰役使徙云陵。颜师古注日:身为豪杰而役使乡里人也。又汉书。王莽传上)云:豪民侵凌,分田劫假。,师古注曰:分田,谓贫者无田,而取富人田耕种,共分其所收也。假亦谓贫人赁富人之田也。劫者,富人劫夺其税,侵欺之也。当时除豪民、富商实行租佃制外,国家也实行过租佃制,如假民公田,即

11、是例证d。可见,至西汉中期以后,租佃关系已不能再说是个别例外的了,此为史界所公认。汉代的庶民地主,拥有土地后,除少局部自己经营,利用雇佣劳动和奴婢进展消费外,绝大多数是将土地出租给佃农耕种的。当时的租佃关系,称谓不一。有时统称役使,所谓役使数千家、役属数百家、役使贫民;有时那么称为假,所谓假贫民,即将土地租赁给贫民耕种。不管是役使、役属,还是假、租赁,都反映了一定的隶属或依附关系。其目的都是为了占有租地农民的剩余劳动,而实现地租。马克思说:不管地租有什么独特形式,它的一切类型有个共同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而地租又是以土地所有权,以某些个人对某些地块的所有权为前提。d就是

12、说,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经济表达。当时的地租率或剥削量问题,据(汉书食货志)引董仲舒之言曰: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注引如淳曰:十税其五。师古曰:自无田而耕垦豪富家田,非常之中,以五输本田也。,说明地主与佃户中分其产是根本的剥削方式,剥削量是对半分成,而地租形态为征收实物。(三)直接消费者的人身依附关系向广、深方向开展。武帝后,由于土地集中、赋役繁数、天灾人祸等原因,自耕农纷纷破产,流民问题相当严重。例如: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e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比岁不登,民匱于食,流庸未尽还。e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民众久困,连年流离,离其城郭,相枕席于道路。

13、e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关东困极,人民流离。e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水旱为灾,关东流冗者众,青、幽、冀部尤剧。e哀帝时,岁比不登,天下空虚,百姓饥馑,父子分散,流离道路,以十万数。e此种情况累见史册,这使很多直接消费者因无以为生而转化为依附民。当时依附关系的形式,除了招纳流亡、逋流外,主要是役使客、宾客和徒附等,依附关系的开展显著加快。二、庶民地主经济与贵族、官僚地主经济的异同两汉时期,庶民地主经济与贵族、官僚地主经济相比拟,在其开展过程中有一样之处。这就是:(1)他们都拥有大量的私有土地。如:诸侯王、列侯、公主、吏二干石及豪富民,多畜奴婢,田宅无限,与民争利。e但由于种种原因,又田无

14、常主,土地所有权处于运动、变化状态;(2)他们根本上都采用租佃制,征收实物地租。直接消费者不是被分予份地的农奴,而是租佃土地的依附农民;(3)他们都使用大批奴婢作为封建剥削的补充。如:王卓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f张安世家僮七百人。f马防兄弟奴婢各干人以上f。刘康奴婢至四百人f。这些庶民地主和官僚地主,均把奴隶制作为残存的经济形态保存着。农业、手工业诸部门使用大批奴婢消费,客观上恶化了农民的劳动条件,同时也从某种程度上稳固了封建经济的存在。但是,必须指出,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地主制经济,由于详细情况的差异,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即在共性之外,有它的个性。首先,拥有土地的来源与途径有别。庶民地主获

15、得土地的正常秩序是靠经济手段、以资购置。他们没有政治地位,不享有特权,只能凭借经济实力,投入一定的货币财富而得到土地。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说:王卓孙不得已,分与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豪民所拥有的大量土地,所谓膏田满野、田亩连于方国。f一般也是通过购置所得的。当时,土地所有权日渐深化。荀悦说:土地可以买卖由己。f在土地买卖频繁的根底上,因此也就形成了地价。据(四川郸县犀埔出土的东汉残碑):地价不等,每亩有二千钱、一千六百钱、一千钱、五百钱者。居延汉简)中的地价,大约在每亩二千多到百钱之间。而(汉书。东方朔传)、汉书元后传)、(潜夫论实边)等材

16、料,那么有亩价一金,即万钱的记录。这主要是因内郡、边郡及土质良恶乃至时序之差,影响到地价上下悬殊之故。当时不仅有核定地价的经历,而且土地买卖的双方,需共同订立地券或契约。事见东汉建宁二年(公元169年)怀县王未卿买田铅券)、建宁四年(公元171年)(雒阳县孙成买田铅券、熹平五年(公元176年)广武乡刘元台买地砖券)、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平阴县曹仲成买田铅券)、光和二年(公元179年)(河南县王当买田铅券)、光和五年(公元182年)(蒲阴县刘公砖地券)、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平阴县樊利家买田铅券)等g。这些地券所反映的内容,主要是民间进展土地买卖的情况。庶民地主买田也当如此。它要想获得土

17、地,同样得按照土地时价进展购置,此当无疑。同时我们从中发现,其时的土地买卖业已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表如今:于土地买卖的过程中,一般都有双方的亲朋作中间人,买卖成交后,在地券中尚须写明买卖土地的时间、买卖双方的姓名、田亩方位、面积、地价、中间人以及其他共同商定的有关款项。双方各自有了这一土地所有权的主要证明,即地券之后,还要过户报官,以示卖主已将自己的土地(含田租)转移出去;使买主的土地获得法律保障等。通过买卖程序获得土地所有权,这既是土地商品化、资本化的标志,也是我们认识庶民地主经济特点的一个关键。因为庶民地主,只富不贵,他不可能享有各种特权、使用非经济手段,而只能靠自己的资财拥有土地。只要

18、土地买卖按正常秩序得到了合法的成认,田即为庶人所擅g。但贵族、官僚地主那么不然。他们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有条件因其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h。尽管他们之中不排挤有买卖土地的情况,但其土地来源,却主要是通过恩赐或凭借政治暴力侵占。汉政权对贵族、官僚地主赐田的记载多有。如:武帝曾恩赐其姊奉钱千万,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顷h。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恩赐给苏武钱二百万,公田二顷h。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赐董贤二千余顷h。贵族、官僚地主直接使用政治暴力掠夺民田者也甚普遍。如:汉初,丞相萧何强买民田宅数千万。h衡山王数侵夺人田,坏人冢以为田。淮南王王后萘、太子迁及女陵,得爱幸王,擅国权,侵夺民

19、田宅h。成帝舅红阳侯立,使客因南郡太守李尚占垦草田数百顷h。东汉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操擅王命,父子兄弟并据州郡,一书出门,便获千金,京畿诸郡,数百万膏腴美田,皆属让等。h这些都是人所熟知的事例。这集中说明,贵族、官僚大地主的形成是同权力和暴力分不开的,明显地反映了权利、特权和土地的结合。他们可以无视地价和公平买卖的契约、地券。两汉的文献、考古资料中,没有或极少发现贵族、官僚购置土地的地券,不是偶尔的。过去我们在讨论土地兼并的方式时,往往不太注意地主阶级中的阶层及前后时序差异,对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土地兼并方式,统论其以政治手段为主,抑或以经济手段为主,显然难于详细说明地主制经济的这一性质

20、特点。再者,在分配上存在差异。庶民地主与佃户对半分成的地租收入,有个再分配的过程,即必须拿出一局部地租向国家上交什五税一或三十税一的田租(地税)。例如:一个地主拥有100顷的土地出租,假假设亩产量以2石(小亩)计算,全年总产量是2石10000亩=20000石。地租率为十税五,岁收租谷:200005/10=10000石。又田租三十税一,除去200001/30=667石。那么实际岁收地租是10000-667:9333石。这说明,庶民地主扣除上交田租局部后,他实际上的纯地租收入已不到50。还要看到,庶民地主在购置这100顷土地时,已经按照当时地价事先付出了一定的货市量,现将它完全租给佃农耕种,乃存在

21、多种情况:或可能与佃农的剩余劳动量大致相等;或可能占有佃农的一局部必要劳动量;或因灾荒之年,佃农欠收而拖欠地租。不管如何,庶民地主在这里往往还是要失去土地总收获量的一局部。假如包括他预先为买进这100顷土地所垫支的资本利息在内,那么,当时的地租剥削率,将远远不如20的商业利润高。西汉庶民地主之所以要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用资金购置土地,原因殊多,看来主要是因当时投资渠道不多,从商风险太大,政府抑制末业;而购置土地,那么相对保险,可以为子孙业。在分配问题上。贵族、官僚地主那么不同。他们的土地因主要来自恩赐、侵占,无需对土地有更多的投资,所拥有的土地,无需事先预付货币或垫支资本。即使他们之中也有局部

22、是自己购置(不等价)的土地,然汉政权对其常有种种复免规定,或因军功、或因帝乡等减免田租。故他们与佃户对半分成的地租收入。可以全部据为已有。尤当指出的是,贵族、官僚地主包括封君、诸侯王、列侯等,皆享有食邑、食租税的特权。所谓食邑,就是按照封区户数所拥有土地的数量和产量征收田租(地税)。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封者食租税,岁率户二百,千户之君那么二十万。i又(汉书张汤传):(张)延寿已历位九卿,别邑在魏郡,租入岁万余。所说的都是指食租税。据载:西汉封侯共约800人。i东汉封侯共891人。i当时受封的诸侯王、功臣侯、外戚恩泽侯等,都享有不同等级的食邑。西汉功臣侯食邑户数,高者达15000户以上,如

23、酂侯萧何、平阳侯曹参;食邑少者也有5000户以上,如颍阴侯灌婴、汝阴侯夏侯婴等。东汉光武帝功臣侯中食邑多者如胶东侯贾复达6县(一县按5000户估算),达30000户;食邑少者如东缗侯冯彰也有3县,约15000户左右。i两汉贵族、官僚地主中的封君、列侯等为数众多。他们不仅有复免优待,可以逃避、转嫁田租,而且还食租税,从国家财政收入中分割出去了相当一局部的地税。成为其一项重要的剥削财源。如此种种特权,庶民地主是无权享受的。因此,可以说,食邑2000户的封君、列侯,其地税收入,要比拥有100顷土地的庶民地主之地租收入高得多。在以往的研究中,论者常常指出地租剥削太重,这亦不无道理。但进一步分析其时代背

24、景和剥削的度仍有必要。从封建社会前期的汉代来看,尽管当时地租比田租较重然比起先秦的奴隶制剥削,当是一大进步。当时引起社会矛盾的焦点,并不是地租,而是国家以盯口为本的赋役征课过于苛繁,特别是徭役等超经济强迫太重。因此,农民对抗的锋芒所向,并非一般的庶民地主,而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贵族、官僚地主,尤其是他们中的特权阶层、贪官污吏。是赋役烦剧激化了社会矛盾。这是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转贴于论文联盟.ll.三、庶民地主经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庶民地主经济应作何等评价?这是一个学术界尚存歧议的问题。两汉时期,作为地主阶级重要构成之一的庶民地主。由于它的阶层属性所定,具有其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庶民地主拥有

25、大量地产,具有兼并性;但又有其经营性,是经营地主。另一方面,它是剥削者,武断乡曲、力过吏势;但又没有身份特权,处于民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庶民地主既有广开财源,不断壮大经济实力的要求;又有改变现状,冲破等级束缚,试图跻身仕宦的强烈欲望。在其形成、开展的过程中,还每每表达出它是一个新兴的、革命的阶层,对开展社会经济、推动历史前进,确乎占有不可无视的地位与作用。论文联盟.LL.编辑。(一)庶民地主经济更多地表达了封建消费关系的方向。在封建社会前期,庶民地主参加了消费关系的变革,废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后,他们凭借其雄厚的资本,通过买卖途径集中土地,使土地商品化、资本化。这在很大力度上,冲击了旧的土

26、地等级占有,打击了土地所有权的硬化状态,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开展。在所有制关系的变革中,庶民地主所起的这种推波助澜作用,从历史的角度审之,这是符合封建经济开展的走向和规律的。与此同时,庶民地主采用实物地租分成制,采用租佃关系,只剥削佃农的剩余产品(当然也有必要劳动),使农民可以获得支配劳动时间和空间的自由,这比先秦奴隶制时的劳役地租,无疑更有利于调动农民的消费积极性,有利于进步消费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开展。董仲舒、王莽等人一再非议租佃制度,说租佃制使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父子夫妇终年耕耘,所得缺乏以自存。j这固然与地租重于田租(地税)有关,但他们主张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实行王田制,是从

27、国家与地主争夺自耕农、为保证赋役来源出发的,他们并未否认实物地租比劳役地租进步。此后实物地租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几千年,说明它仍有存在的合理性。(二)庶民地主经济对开展农业消费起了推动作用。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消费部门。j史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j力田为生民之本。农业消费开展与否,这对保证国家的赋役来源、社会稳定以及地主阶级的切身利益等亲密相关。在汉代社会中,开展农业消费的主体力量是广阔的农民,但农民往往缺乏农业资金的投入。在这个过程中,庶民地主与坐食租税、不劳而获的贵族、官僚地主不同,直接或间接经营消费的庶民地主,从其自身利益出发,对农业消费是关心的,也比拟重视投入。突出表

28、如今:1使用先进农具。在汉代,铁犁和牛耕是代表农业消费力的一个飞跃。但大局部个体自耕农,因财力有限,当时使用的农具,仍是耒耜及小型的铁制器具,如铲、锄、鏤、镰、锸等。盐铁论未通)说:民蹠耒而耕,负担而行,劳罢而寡功,是以百姓贫困。同书水旱)篇亦说: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淡食。消费工具落后。而大型犁铧一类的先进农具,需要二头牛作动力才能耕作,自耕农经济是难于使用的,无力购置价格高昂的犁铧和耕牛。当时有经济才能使用的主要是大土地所有者,是那些膏田满野的豪民、富家。如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说:东汉的田庄中,十二月休农息役,惠必下浃,遂合耦田器,养种牛,选任田者,以俟农事之起。汉代的画像砖或壁画中也有类似

29、的反映。如:山西陆枣园村壁画、江苏睢宁双沟画像石、陕西米脂画像石、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等,都有牛耕、铁犁的反映。但从其出土来看,大多数皆见于豪民、富家的墓中,说明只有豪民、富家,才有财力率先使用牛耕及大型农具,然后逐渐推广。2兴修水利。这是农业的命脉,农业消费力程度的进步与水利分不开。西汉武帝时的水利,特别是大型工程,主要由政府组织兴建。但到后来,由于国家财力不继等因素,凡中小型水利工程。一般是地方政权与地主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同时,许多豪民、富家也直接兴办水利。如灌夫陂池田园,横于颍川。k樊重兴建樊氏陂,东西十里,南北五里,能有效地使田庄内部陂渠灌注。k从考古资料看,近几十年来,在关中及南方各地

30、。出土了不少的陂塘、水田模型。如:陕西勉县出土的塘库、陂池、水田模型;四川峨眉山出土的塘库、农田模型;宜宾出土的陶水田模型等。k这些陂塘或塘库,有独立的蓄水和排灌设施,面积大,蓄水量也多。这绝非一家一户的自耕农家庭所能企及,假设非官建,那么乃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才有才能兴建。此外,庶民地主在直接经营田庄的过程中,还精心安排农活,讲究耕作技术,使农业消费上规模、上产量。有关汉代田庄中的农事安排,在(四民月令)中有详细记录:正月雨水中,地气上腾,土长冒橛,陈根可拨,急菑强土黑垆之田,可种春麦、碑豆。二月可菑美田缓土及河渚小处。可种植禾、大豆、苴麻、胡麻。三月可菑白沙轻土之田,时雨降,可种粳稻及植禾、

31、苴麻、胡豆、胡麻。四月立夏节后时雨降,可种黍禾,谓之上时,及大豆、小豆。五月可苗麦田先后各二日,可种黍,是月也,可别稻及蓝。六月趣耘锄,毋失时,可菑麦田。七月馔治五谷磨具刈刍茭,菑麦田。八月凡种大、小麦。十月农事毕五谷即登,家畜储藏。当时对农事日程安排得非常周密和精细。田庄主为了增加经济收入,不但重视整地、播种、中耕、作物栽培和收获等,而且往往搞集约化的协作劳动,以进步农田产量。在西汉前期,自耕农经济占有较大数量的情况下,平均亩产程度是百亩之收,不过百石。l折合大亩亩产约为24石。但地主制经济开展到东汉时,据仲长统说:今通肥饶之率,计稼穑之入,令亩收三斛。l说明东汉亩产量比西汉进步,地主制经济

32、优于自耕农经济。(三)庶民地主经济与商品经济开展有亲密的联络。在中国古代地主制经济下,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通常以自然经济存在为前提,而自然经济又以商品经济存在为条件。二者既有冲撞、矛盾;又存互相补益的关系。但是,汉政权乃维系封建的土地等级占有,强调重本抑末政策。作为在朝的贵族、官僚地主,虽然有人官商勾结、进展工商活动,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为了维护政令,往往把农业视作唯一高尚的消费,将地租、食邑看作财富的唯一正当来源。他们讲究身份,鄙视末业,耻于言利。然庶民地主那么不同。没有官位,他们开拓、进取,为了追逐货殖,抵抗抑末,以农为主,多种经营,积极从事农、工、商结合的经济活动。表如今:1开展

33、商品消费。庶民地主在自营土地或田庄中的商品消费,不乏其例。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陆地牧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树蔌;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假设干亩巵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这是一幅规模宏大的商品消费场面,分布于安邑、燕、秦、常山、陈、夏、齐、鲁、渭川、蜀、汉、江陵等南北各地。从中可以看出,其中有适应城、乡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的消费。例如:有枣、栗、橘等果类品商品消费;有麻、桑等纺织原料的商品消费;有漆、巵茜等涂

34、料、染料的商品消费;还有粮食、蔬菜等专供城市人口需要的商品消费等等。至于西汉末年,南阳樊重的田庄,其规模更大农、林、牧、副、渔消费俱备,是自给性消费与商品性消费相结合的综合型经济单位。(后汉书樊宏列传):(樊重)世善农稼,好货殖。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樊家田庄不但从事商品消费,还兼营商业,闭门成市、有求必给。上述这些大林业主、大畜牧主、大渔业主、大园圃主、大田庄主,都是货殖家。他们在农业领域中从事商品消费,开发地区性的土特产,除自给性的外,主要目的是为了出售,满足市场需要

35、。不仅如此,庶民地主还在工矿业中从事商品消费。在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之前,这方面尤为突出。如据(史记货殖列传):卓氏即铁山鼓铸。南阳孔氏大鼓铸,规陂池。曹邴氏以铁冶起,富至巨万。此类事例甚多。故盐铁论禁耕)篇日: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同书(复古)篇云: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干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其规模之大,已可想而知。劳动力来源,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所谓放流人民,就是各地丧失土地后的破产农民,当他们亡逃山泽时,为经营盐铁的大工场主-豪强大家所雇用。他们所消费的产品,或倾滇、蜀之民;或贾椎髻之民;或行贾郡国,推销全国各地。消费的目的也是为了交换。2促进商品流通。国家统一及农业手工业的开展,为商业提供了条件。汉代商品交换和商业形态多样,使豪民、富商有了广阔的活动舞台。(史记货殖列传)说: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盐铁论力耕)云: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