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研究新进展_第1页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研究新进展_第2页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研究新进展_第3页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研究新进展_第4页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研究新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研究新进展【摘要】血管性痴呆VasularDeentiaVD是在脑血管病变的根底上出现脑功能障碍的一种获得性智力损害综合症,临床上以影响生活和社交才能为主要表现。是我国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并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心安康。文章回忆了近年来中医对VD病因病机、症候类型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VD的治疗提供参考。【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证候;治疗血管性痴呆(VasularDeentia,简称VD)是在脑血管病变的根底上出现脑功能障碍的一种获得性智力损害综合症1。临床上以认知、记忆、语言运用和视空间技能损害为主。该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

2、化,血管性痴呆对人民安康的威胁越发严重。因此,如何进步其治疗程度仍然是当前研究的焦点之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获得了一定进展,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对其病因病机、症候类型及治疗研究综述如下。1VD病因病机血管性痴呆在中医学中属于“呆脖“善忘“文痴“颠疾等范畴,历代医家对该病都有描绘。?景岳全书杂证谟?“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惑,或以惊慌,而渐致痴呆。“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二经,气有不清而然。陈士铎?辨证录呆病门?“呆病之成,必有其因,大约其始也,起于肝气之郁;其终也,由于胃气之衰。肝郁那么木克土,而痰不能化,胃衰那么土不制水,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

3、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血证论健忘?“健忘者病主心脾二经,盖心之官主思,脾之官亦主思。此由思虑过多,心脾耗散而神不守舍。脾气衰惫而意不强。“凡失血家猝得健忘者,每有瘀血。等等。古人多从肾精缺乏,脑减髓消,肝郁,痰浊,淤血及情志内伤等方面讨论了VD的病因病机,这些认识对当今临床具有指导意义。现代学者在古人研究的根底上进一步深化研究,对VD的发病机理有了更深化的理解。1.1五脏与痴呆的关系VD是以认知障碍和行为才能下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学认为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均与人的神志活动有关。因此VD的发生必然与五脏关系亲密。1.1.1痴呆与肾脑为髓海,为元神之

4、府,是主宰人神志活动的主要器官。而肾藏精生髓。因此,肾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响了脑主神明的功能。方氏等2认为肾精亏虚、脑髓失充、神明失养是VD发生的基矗肾阴虚,阴血缺乏,脉道涩滞可成瘀,肾气虚,无力行血,那么血瘀。气化无力那么津聚成痰,瘀痰痹阻脉络,损伤脑髓。张氏等3认为肾精亏虚,痰瘀内阻是VD发病的机理,或以阴精亏损为主,或以阳气缺乏为著,但总以肾精亏损为发病根底,痰瘀那么是脏腑功能失调的产物,也是VD致病的重要因素。1.1.2痴呆与心脾情志活动的物质根底是气血,而气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心的行血和脾的运化统血功能。同时脾主升清,假设清阳不升,那么清窍失养。李氏等4认为VD患者肾精缺乏是在五脏

5、之气缺乏的根底上发生的,与心脾的关系更为亲密。神之所出是与心的机能分不开的。同时还指出痰瘀的生成也与心脾有亲密关系。徐氏等5认为VD病位虽在脑,但与心亲密相关,脑虽为元神之府,神机之源,但附属于心主神明。同时指出,人到中老年,髓减气衰,血滞淤生,痰浊内留,在上那么血脉不通,在下那么弥漫心窍,脑与心气不相接,心火上扰以致心无所主,神无所依,而成痴呆。1.1.3痴呆与肝肝五行属木,主疏泄而藏血,应春日生发之气。老年人髓海渐空,又因情志相激,水不涵木,肝郁化火,肝火上炎,扰乱神明可发为痴呆。历氏等6认为肝气郁结那么心情抑郁,沉默寡言。肝郁化火那么性情烦乱,急躁易怒。临床上也常常见到肝肾阴虚,心肝血虚

6、,肝脾不和的VD患者。1.1.4痴呆与肺以往学者对痴呆与肺的关系认识不多,VD的发生似乎与肺也关系不大,实那么不然。中医五脏与精神思维活动均亲密相关。肺脏的虚损及功能失调在VD的发生开展过程中是不可无视的环节。肺主调通水道,肺虚那么无力助脾运化水液而生痰。唐氏等7认为肺主气,朝百脉,主治节。VD症候分类中腑滞浊留证与肺密不可分。腑滞浊留主要指大肠传到功能失常,VD时形成的浊毒或大肠中的糟粕不能及时排除,上扰清窍,损害智力。而大肠的传导功能有赖于肺的通降功能,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肺气缺乏,宣降失司,从而导致大肠不能正常传导。1.2病络、浊毒与VD所谓病络,王氏8认为病络是络脉的病理过程,病机环节

7、,病证产生的根源。络脉有常有变,常那么通变那么玻病那么必有病络产生。常氏9认为病络机制在VD的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络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流通和渗灌气血,以此来运转神机。当络脉发生病变时,气络的病变影响气机的运行,血络的病变影响血液的渗灌,气络血络皆病时那么势必影响气血的流通和神机的运转。而高氏10认为VD是浊毒所致的脑络病变。由于中风后淤血痰浊互结,日久不去,化生浊毒,结滞脑络,败坏脑髓形体,致神机失用,渐成VD。邓氏11认为VD患者肾精亏虚可致脑络失养,神机失用,久病正气渐损,络气空虚,病邪乘袭,盘踞不去,终致络脉淤阻。七情内伤,气机逆乱,气血运行不畅可致淤血阻络,饮食不节,脾胃乃伤,痰浊

8、内聚,阻滞络道。任氏等12认为中风后由于经络淤阻直接损伤脑髓,又脑络淤阻,气血精气难以上输,导致脑乏清阳之助,津血之濡,痰淤浊气杂于脑髓,使清窍不清,元神失养,出现神思迟钝,遇事善忘等呆傻之病症。1.3玄府与VD狭义的玄府指的是汗孔,而广义的玄府是指玄微之府。玄府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并云“所谓玄府者汗孔也。尤氏等13认为玄府是精神、荣卫、气血、津液出入流行的纹理,气血津液等物质在体内的输布及代谢有赖于玄府的畅通。玄府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流通气液,渗灌血气和运转神机。VD以神志活动和行为障碍为主要表现,而神志的物质根底是气血津液,玄府作为气液运行的道路其功能的异常必然与VD有关。VD常常继发于中

9、风,孟氏14认为,人体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气血逆乱,阴阳失调,气不行津,水浊充满于玄府,玄府郁闭,发为水肿,是为形成急性中风之脑水肿,而玄府又是神机出入之所,炽热之邪拂郁闭结玄府,以致神机不用,形成痴呆。杨氏等15指出VD的病位在脑,病变在玄府。脑内玄府郁闭,神机失用是其根本病机。同时还指出,VD多继发于中风,中风后产生的瘀毒、热毒、痰毒等,毒邪产生后破坏形体,损伤脑络是VD发生的重要因素,而脑内玄府郁闭,又是VD发生开展的重要病理基矗总之,近年来对血管性痴呆的病机认识趋于一致,其病位在脑,病变在玄府,与五脏功能失调关系亲密。根本病机为脑减髓消,痰淤痹阻,火扰神明,神机失用。其病性不外乎虚、痰

10、、淤、毒、火。2VD的证候类型所谓证候是疾病开展到一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反映,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病势。2000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延缓衰老委员会对VD的证候进展了标准,将VD分为肾精亏虚证、痰浊阻滞证、瘀血阻络证、肝阳上亢证、炽热内扰证、腑滞浊留和气血亏虚7型。但是在临床上以上类型常常互相交织为玻因此许多学者都根据自己的临床经历对VD的证候进展分型。如赵氏16介绍郑绍周治疗血管性痴呆分为气虚血瘀、肾精亏虚、肝肾阴虚、痰浊阻窍等4型。张氏等17将VD分为风、火、痰、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心肺气虚7型。并将VD分为平台期、波动期、下滑期。平台期的根本证候为痰证、瘀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

11、,局部兼风证;波动期根本证类为火证、风证、痰证、瘀证。下滑期的根本证类是在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的根底上又有火证、风证、痰证夹杂。谢氏等18认为平台期以本虚标实兼夹,虚实力量相对平衡为主要特点,肾虚,痰淤内阻这一根底证候特征在此期表达最突出。波动期痰浊淤阻,蒙窍,痰热内扰或风痰淤阻为主,以浊实之邪壅盛为主要特点。下滑期那么以浊毒壅盛为特点。以上学者的观点一方面说明了VD证候的多样性、复杂性。同时也说明了对VD的症候分型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临床医生应该在工作中认识VD证候的多样性,抓住VD的本质,辨证施治。转贴于论文联盟.ll.3VD的辨证论治近年来VD的治疗有了新的进展,使VD患者的愈后得到了明

12、显的改善。各家的治疗方法虽然不尽一样,但多以从肝肾、痰淤、气血、病络及玄府入手进展论治。3.1从肝肾论治占氏等19认为肾精缺乏,脑减髓消是VD的根本病机,其病位在脑,自拟益肾醒脑汤(淫羊藿、何首乌、龟甲胶、巴戟天、黄芪、地龙、丹参、当归、水蛭、赤芍、桃仁、石菖蒲、远志、陈皮)治疗VD患者25例,采用简单精神状态检查表(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及日常生活才能量表(ADL)和中医病症分级评分的方法进展疗效评估,总有效率为86.1%,明显高于对照脑复康组64.3%,两组间比拟有显著性差异(P0.05)。厉氏等20从肝论治VD,采用疏肝化浊法,自拟复聪饮(根本组成佛手、香附、柴胡、石菖蒲、郁金

13、、半夏、茯苓、苍术、川芎、礞石、冰片)治疗患者150例,总有效率86.67%。朱氏等21亦从肝论治,采用平肝熄风复方颗粒(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益母草、首乌藤、槐花、栀子。生药有效成分含量约为1.65gkg-1)治疗VD,对照组用西药都可喜治疗,应用ES和Blessed行为量表(BBS)对行为和认知功能进展疗效评估。中药组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方面与都可喜比照有明确临床疗效,而在行为改善方面明显优于都可喜。吴氏等22用采用补肾活血,开窍益智的方法治疗VD,应用补肾活血汤(熟地、牛膝、山药、菖蒲、首乌、水蛭、炙甘草、鸡血藤、远志)。总有效率93.5%,优于对照石杉碱甲片组(53.5%),两组间有显

14、著差异(P0.05)。3.2从气血论治王氏23认为气虚是VD的病理根底,其病因为湿瘀痰郁,故益气化淤开窍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在西药脑复康、尼莫地平治疗的根底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VD。采用HDS-R进展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单纯应用脑复康、尼莫地平的西药组)有显著差异。李氏等24采用补阳还五汤制成胶囊,建立学习记忆障碍的大鼠模型,通过跳台实验发现,益气活血方可明显改善东莨菪碱致大鼠记忆获得性障碍和乙醇致大鼠记忆再现障碍,也可明显改善大鼠持久性前脑灌注缺乏所致的学习记忆障碍。同时测定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多,说明益气活血复方还可通过促进大脑皮质递质分

15、泌,加强皮层活动来改善VD。3.3从络病论治常氏等25认为髓海缺乏、脑络空虚,脾肾两虚、水淫脑络,痰浊壅盛、滞于络道,久病入络、淤血内阻所致的神机运转障碍是VD的络病发生基矗韩氏等26从络病入手,在服用西药阿司匹林、脑复康、维脑路通的根底上加服中药免煎颗粒(水蛭、地龙、僵蚕、地鳖虫)。结果与单纯西药组对照相比可明显进步ES积分,降低BBS、ADL积分,对VD病人的血脂亦有一定改善作用。3.4从玄府论治近年来,VD的玄府发病机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学者也都从这一角度治疗VD。杨氏27认为脑内玄府郁闭,神机失用是VD的主要病机,采用开通玄府,畅达脑部气血的方法治疗VD,以王永炎院士经历方研制

16、而成的增智胶囊(人参、何首乌、石菖蒲、僵蚕、蝉蜕、姜黄、大黄、麝香)为治疗组,以西药喜得镇为对照组,通过简易智能量表SE,日常生活自理才能量表BBS,中医证候,痴呆程度对疗效进展评价,结果治疗组对轻中度VD疗效肯定,明显改善VD病人的认知功能,减轻痴呆病症。4结语综上所述,中医在VD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对VD的病因病机、症候类型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笔者认为也存在一些问题,比方分型尚不统一,治疗方法较混乱,临床运用的方剂药味偏多,难以提醒方中起主导作用的药物等。临床医务工作者应该在前人研究的根底上,继续探究,挑选出有效的方剂或药物,进展多中心、盲法、大样本的研究,

17、进一步进步中医临床治疗VD的效果。【参考文献】1张允岭,梅建勋,谢颖桢,等.老年期血管性痴呆分期分证讨论J.中医杂志,2022,49(2):173.2方正龙,秦保锋.血管性痴呆与脏腑关系讨论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9(5):15.3张允岭,梅建勋,谢颖桢,等.老年期血管性痴呆分期分证讨论J.中医杂志,2022,49(2):173.4李志强,赵国平.从五脏论治血管性痴呆J.四川中医,2022,26(9):29.5徐新春,张亚敏,张慧.清心化痰汤结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36例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2,42(2):35.6厉秀云,张巧霞,贾杰,等.疏肝化浊法治疗血管性痴呆150例

18、疗效观察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22,10(6):782.7唐农,黄立武.对血管性痴呆从肺论治的考虑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22,7(4):1.8王永炎,杨宝琴,黄启福.络脉络病与病络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6(4):1.9常富业,王永炎,高颖,等.病络机制与痴呆证治述要J.中医研究,2022,18(5):1.10高颖,谢颖桢.试论浊毒在血管性痴呆发病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0,9(6):266.11邓永军.血管性痴呆从络病论治讨论J.中外安康文摘(临床医药版),2022,9:59.12任绪东,亓慧敏,蔡华.血管性痴呆从络病辩证J.黑龙江中医药,2022,1:25.13尤劲松,胡建芳,黄培新.玄府病变与中风J.中国中医根底学杂志,2022,13(9):645.14孟旭.从玄府理论讨论急性中风的发病机制J.中国中医急症,2022,15(9):992.15杨辰华,王永炎.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病机及辨证思路J.中医研究,2022,18(5):6.16赵铎.郑绍周教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经历J.时珍国医国药,2022,16(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