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第1页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第2页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第3页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第4页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关键词】菊花;,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摘要:概述了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菊花为药食同源的常用中药,其主要成分为黄酮、三萜类等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心血管、抗病毒、抗肿瘤方面活性研究报道较多。关键词:菊花;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菊花是菊科植物菊花hrysantheurifliuRaat的枯燥头状花序,是我国常用中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成效。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症1。现代药理研究说明,菊花具有治疗冠心并降低血压2、预防高血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衰老3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我国药用菊花在市场上有八大主流商品来源,

2、分别为杭菊、亳菊、贡菊、滁菊、祁菊、怀菊、济菊、黄菊,而?中国药典?部2000年版根据菊花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收载了亳菊、滁菊、贡菊和杭菊四个品种。菊花为药食同源植物,国内外对其分类、鉴定、化学、临床、药理等方面均有报道,现仅就国内外对菊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作一概述。1化学成分菊花因产地和品种不同,其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异。目前对药典收载的四种来源的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均有报道。研究发现,菊花的化学成分比拟复杂,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是其主要有效成分。1.1黄酮类化合物从菊花中已别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香叶木素、芹菜素、木犀草素、槲皮素、香叶木素7D葡萄糖苷、芹菜素7D葡

3、萄糖苷、木犀草素7D葡萄糖苷、金合欢素7D葡萄糖苷4、5、棉花皮素五甲1醚、5羟基3,4,6,7四甲氧基黄酮6、橙皮素hesperetin、刺槐素aaetin7、橙皮苷、刺槐苷8、金合欢素7D半乳糖苷、芹菜素7D半乳糖苷、4甲氧基木犀草素7D葡萄糖苷9、baialin9、金合欢素7D葡萄糖、disetin7D葡萄糖10。此外,国内也有不少研究学者对不同产地、品种或者同一品种不同采收期菊花中黄酮类成分进展了提取工艺、含量测定、质量控制等方面研究。如:邢振荣等11以挥发油、总糖、木犀草素、氨基酸含量为检测指标对不同品种及产地的杭菊成分进展了测定,为确定哪种产地可作药用或者宜作茶用提供了一定理论根据

4、。黄伟民等12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怀菊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说明进步乙醇浓度,增大溶媒体积,控制提取时间是进步其总黄酮含量的主要因素。刘金旗等13采用薄层层析和比色法,对亳菊、滁菊、贡菊和杭白菊的叶及花中总黄酮含量进展测定,结果说明菊花叶和菊花中的主要成分类似,杭白菊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2001年,刘金旗等14又以金合欢素7D葡萄糖苷、芹菜素7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D葡萄糖苷及绿原酸为检测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亳菊、滁菊、杭菊和贡菊中上述成分含量进展了测定,作者认为选用HPL同时测定菊花中金合欢素7D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D葡萄糖苷的含量,可作为菊花药材进展质量控制的标准。胡碧波等15用HPL

5、法测定了不同采收期杭白菊中木犀草素及其苷的含量,以考察它们在采摘期内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发如今杭白菊中木犀草素含量大大低于木犀草素7D葡萄糖苷,且木犀草素含量在采摘期中无显著变化,但其糖苷的含量在采摘初期变化不明显,在采摘后期呈下降趋势。1.2三萜及甾醇类化合物胡立宏等7从杭白菊中别离得到5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16,22二羟基假蒲公英甾醇酯,棕榈酸16,28二羟基羽扇醇酯,棕榈酸16羟基假蒲公英甾醇酯、假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thikUkiya等16学者从菊花中分得一系列三萜二醇、三萜三醇及它们酯类化合物,其中从菊花提取物正已烷部位别离得到32个3脂肪酸酯三萜类化合物,包括棕榈酸酯、

6、肉豆蔻酸酯、月桂酸酯和硬脂酸酯;从非皂苷的脂溶性部位得到24个三萜烯二醇和三醇,包括乌苏烷型、羽扇豆烷型、齐墩果烷型、蒲公英烷型等。1.3挥发油刘伟等17对不同产地四种菊花:即亳菊、怀菊、滁菊和杭菊中挥发油进展了含量测定,发现滁菊中含量最高;同时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展初步研究,鉴定出二十余种萜类成分。黄保民等18应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怀菊花及大怀菊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和性质进展了分析,实验结果说明菊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单萜、倍半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此外从怀菊花挥发油中鉴定了40个化合物,从大怀菊中鉴定了27个化合物。最近,鲍忠定等19也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杭菊中挥发油化学成分进展分析,鉴

7、定出50个化合物,并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实验值为今后进一步开发杭白菊挥发油资源提供了科学根据。1.4其它类成分除上述成分外,从菊花中还分得正戊基甲糖苷、咖啡酸丁酯和乙酯、氯原酸,4咖啡酰基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8,Nisbutyl6(2thienyl)2E,4Ehexadienaide20,Nisbutyl2E,4E,10E,12Etetradeatetraen8ynaide,Nisbutyl2“E,4E,12Ztetradeatrien8,10diynaide,Nisbutyl2E,4E,12Etetradeatrien8,10diynaide21。2

8、药理作用2.1心血管方面药理作用菊花的酚性部位可以增加豚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进步小鼠对减压缺氧的耐受才能,并对家兔的心、肝、肾功能无明显毒性作用。菊花的总提取物对离体心脏、心肌细胞均显示具有正性肌力作用,杭白菊具有抗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以及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律失常作用22。2.2抗病毒作用国外研究学者发现23,菊花对单纯疱疹病毒HSV1,脊髓灰质炎病毒和麻疹病毒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菊花还具有抗艾滋病的作用,能抑制ZV逆转录酶和HLV复制的活性,其中从菊花别离得到的金合欢素7D半乳糖是其活性成分,且毒性很小9。2.3抗衰老作用菊花能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降低,明显延长家蚕寿命;还可以进

9、步小鼠心脑耐缺氧作用,延长其生存时间以及去除自由基的才能2427,而胡春等28研究那么发现,菊花提取物对生物膜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直接进入细胞膜的甘油酯后而起保护作用。这一新的发现使菊花有望开发成为新的功能性食品,尤其在抗衰老食品中发挥其作用。2.4抗炎作用早在1950年,王凤莲就发现菊花提取物能影响小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从而具有抗炎作用。近年来,国外学者16经研究发现从菊花中别离得到的三萜烯二醇、三醇及其相应的棕榈酸酯和肉豆蔻酸酯对由12十四酰大戟二萜醇13酰(TPA)诱发的小鼠耳水肿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2.5抗肿瘤作用从菊花中别离得到的蒲公

10、英赛烷型三萜烯醇类对由TPA引起的小鼠皮肤肿瘤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29;另外从菊花中别离得到的15个三萜烯二醇及三醇对由TPA诱发产生的BVEA早期抗原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6个化合物对常见肿瘤如肺癌、结肠癌、肾癌、卵巢癌、脑癌、白血病等60种人类肿瘤细胞进展体外细胞毒活性实验,结果发现化合物arnidil对白血病HL60细胞具有极其显著的细胞毒活性,GI50为0.47l/L30。转贴于论文联盟.ll.3结语菊花在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其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国内外学者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不断地深化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化学成分与其药理活性之间的联络,但是对菊花

11、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有关药理活性的物质根底不甚明确,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未能提醒。以上问题仍需更加深化的探究。参考文献: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2022.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126.3李英霞,彭广芳,王小梅,等菊花的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1998,96:580.4贾凌云,孙启时,黄顺旺滁菊花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别离与鉴定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22,133:159.5刘金旗,沈其权,刘劲松,等贡菊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8:547.6栾连学,孔礼富,杨学运,等杭白菊化学成分研究

12、J.现代应用药学,1992,94:160,159.7胡立宏,陈仲良杭白菊的化学成分研究:两个新三萜酯的构造测定J.植物学报,1997,391:85.8胡立宏,陈仲良杭白菊的化学成分研究:正戊基果糖甙的构造测定J.植物学报,1997,392:181.9hangQiHu,Kehen,QianShi,etal.Antiaidsagents,10.aaetin7Dgalatpyranside,anantiHIVpriniplefrhrysantheurifliuandastrutureativityrrelatinithserelatedflavnidsJ.JurnalfNaturalPrduts,1

13、994,57(1):42.10SatshiTerashia,ineShiizu,SyunjiHrie,etal.Studiesnaldseredutaseinhibitrsfrnaturalprduts.IV.nstituentsandaldseredutaseeffetfhrysantheurifliu,BixarellanaandIpeabatatasJ.he.Phar.Bull,1991,39(12):3346.11邢振荣,马金民,沈雁书,等不同品种及产地的杭菊成分测定J.中草药,1992,233:129.12黄保民,周刚均匀设计法对怀菊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医研究,1996,9(

14、4):8.13刘金旗,王兰,刘劲松,等菊花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实验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4:226.14刘金旗,吴德林,王兰,等菊花中黄酮苷的含量分析J.中草药,2001,324:308.15胡碧波,蒋惠娣,杨俊,等.HPL法测定不同采收期杭白菊中木犀草素及其苷的含量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331:29.16thikUkiya,TshihirAkihisa,KenYasukaa,etal.nstituentsfpsitaePlants.2.triterpenedils,trils,andthEir3Triterpenefattyaidestersfrediblehrysan

15、theuflerextratandthEIrantiinflaatryeffetsJ.J.Agri.Fd,2001,49:3187.17刘伟,郭庭江不同产地菊花中挥发油的GS分析J.河南中医学刊,1995,105:12.18黄保民,刘杰气质联用法对怀菊花及“大怀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与比拟J.中医研究,1997,105:14.19鲍忠定,秦志荣,许荣年,等.杭白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J.食品科学,2022,246:120.20A.A.Shahat,S.Apers,L.Pieters,etal.IslatinandpleteNRassignentfthenubingprini

16、plefrhrysantheurifliuJ.Fitterapia,2001,72:89.21RngTsa,AthulaB.Attygalle,Frank.Shreder,etal.IsbutylaidesfunsaturatedfattyaidsfrhrysantheurifliuassiatedithhstplantrisistaneagainsttheesternflertipsJ.J.Nat.Prd.,2022,66:1229.22蒋惠娣,夏强杭白菊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42:31.23蔡宝昌,潘扬,吴皓,等.国外天然药物抗病毒研究简况J

17、.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3:48,31.24李献平,刘世昌.四大怀药对家蚕奉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中医杂志,1990,159:51.25李献平,刘敏,刘世昌,等.四大怀药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8:486.26胡春,丁霄霖.菊花提取物对实验动物抗疲劳和降血脂作用的研究J.食品科学,1996,17(10):58.27苏祝成,叶立杨.杭白菊浸提液的不同萃取别离物对2.自由基去除作用研究J.食品科学,1995,16(2):60.28胡春,丁霄霖.菊花提取物对人红细胞膜的保护作用研究J.食品科学,1996,17(2):7.29KenYasukaa,TshihirAkihisa,YshiasaKasahara,etal.Inhibitryeffetfheliantril;apnentfediblehrysantheu,nturprtinby12tetradeanylph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