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上册学期期中语文【含答案】_第1页
上海市杨浦区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上册学期期中语文【含答案】_第2页
上海市杨浦区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上册学期期中语文【含答案】_第3页
上海市杨浦区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上册学期期中语文【含答案】_第4页
上海市杨浦区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上册学期期中语文【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市杨浦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句子默写1填空(1)采采芣莒,薄言掇之。采采芣莒,_。(周南芣莒)(2)_,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3)_,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4)小楼昨夜又东风,_。(李煜虞美人)(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_。(秦观鹊桥仙)(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周南关雎)(7)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_,使我不能餐兮。(郑风狡童)(8)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_。(豳风东山)(9)载玄载黄,我朱孔阳,_。(豳风七月)(10)桃之夭夭,_,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周南桃夭)二、情景默写2填空。(11)总角之宴,_。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2、(卫风氓)(12)诞寘之隘巷,_。(大雅生民)(13)子曰: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1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_。(论语为政)(15)子曰:“朝闻道,_。”相近的观点,苏格拉底说:“_,死亡对他们来说根本不足以引起恐慌。”(16)在柏拉图看来,一个人、一个国家都应该协调好灵魂的三部分:欲望、激情、理性,在理性的引领下,灵魂的各部分各司其职,个人、国家都做自己应该做的分内之事,最大限度地尽自己的责任,与此相应,理想国中苏格拉底说:“_。”(17)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晚。(18)陶渊明归园田居中“_,

3、_。”表明诗人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3填空(19)琵琶行全诗多处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其中运用环境描写来表现琵琶女演奏效果的是:“_,_。”(20)个人的遭遇往往与国事相关联,国事的衰败也影响着个人的生活境遇。杜甫登高中“_,_。”就以个人落魄的遭际委婉表达了这样的家愁国恨。(2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典故警醒南宋当局勿轻率北伐的诗句是:“_,_,_。”(22)由于有人搜集苏轼对朝廷新政不满的诗句而弹劾苏轼,最终导致苏轼被贬黄州,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_”。(2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_初期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

4、篇。三、其他4填空(24)琵琶之名一说源自琵琶演类技法,本名“批把”,顾名思义,往下弹,称“_”;往上挑,称“_”。(25)登高是唐大历二年杜甫流寓_时的作品。“浔阳江头夜送客”中“浔阳”即今天的_。5解释加点字。(1)烟诗微茫信难求(_)(2)如今有谁堪摘(_)(3)枉用相存(_)(4)秋月春风等闲度(_)(5)齐侯陈诸侯之师(_)(6)子张学干禄(_)(7)贤贤易色(_)(8)女也不爽,士贰其行(_)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志吾过,且旌善人。(2)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四、现代诗歌阅读7阅读下面作品,完成题目。橘在野李森日出东南橘在野黄在橘阳在橘阴在橘橘在橘旁橘

5、在屋宇日落西方橘在野日落橘苍茫在橘月在屋檐夜无橘阅读全诗,概括诗中橘“在”哪里?诗中橘之“在”与“无”给你怎样的启示。五、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礼拜日,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那个礼拜日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礼拜日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望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前一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

6、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的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要去的!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蹲在土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儿。我蹲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不知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大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蹲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吗?真奇怪,该

7、是我有理的事呀,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吗?母亲不是答应过我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走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我就这样念念叨叨的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

8、,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速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那个礼拜日,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的流泪。我感觉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

9、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礼拜日,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清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边,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我平白地相信,这样的记忆也会是小姑娘O的记忆。无论在南方,还是在北方,小姑娘O必会有这样的记忆,只是她的那个院子也许更大、更空落,她的那块草地也许更大、更深茂,她的那片夕阳也许更大、更寂静,她的母亲也如我的母亲一样惊慌地把一个默默垂泪的孩子搂进怀中。不过O在其有生之年,却没能从那光线消逝的凄哀中挣脱出来。总是有这样的人,在残酷的春天我常感觉到他们的存在,无论是繁华还是偏僻的地方这世界上处处分布着他们荒凉的祈盼。O,

10、无论是她死了还是她活着,从世界为我准备的那个网结上看,她都是蹲在春天的荒草丛中,蹲在深深的落日里的执拗于一个美丽梦境的孩子。O一生一世没能从那春天的草丛中和那深深的落日里走出来,不能接受一个美丽梦境无可挽回地消逝,这便是O与我的不同,因故我还活着,而O已经从这个世界上离开。Z呢?在那个冬天的下午直至夜晚,他并没有落泪,也没有人把他搂进怀中,他从另一扇门中听见这世界中的一种消息,那消息进入一个男孩儿敏感的心,将日益膨胀喧嚣不止,这就是Z与我以及与O的不同。看似微小的这一点点儿不同,便是命运之神发挥它巨大想象力的起点。(节选自史铁生务虚笔记)8第段中,作者如何表现“我”平生第一次盼望的心理?9“我

11、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第段画线句)请联系上下文阐释“我”明白了什么。10O、“我”、Z的“不同”选择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六、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咏怀诗(其八)阮籍灼灼西隤日。余光照我衣。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注释:灼灼:阳光灿烂。隤:落下。回风,旋风。当路子:掌权有势的人。磬折,磬是古代一种乐器,形似曲尺,磬折是说像磬一样弯着腰,很恭敬的样子。1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诗。12这首诗写了三类形象,分别寄托了阮籍怎样的生命情怀?七、文言文阅读阅

12、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

13、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伯,必不行矣。”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节选自左传哀公元年)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使大夫种因昊太宰嚭以行成(_)(2)树德莫如滋(_)(3)惎浇能戒之(_)(4)而兆其谋(_)(1)行成:商议求和;(2)滋:滋长;(3)惎:毒害、憎恶;(4)兆:开始。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殷因于夏礼(论语)B而越大于少康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C生少康焉就有道而正焉(论语)D以是求伯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14、语。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16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伍员是如何劝谏吴子不要与越国讲和的。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九月,令曰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重豪强兼并之法,百姓喜悦。令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衒鬻家财,不足应命;审配宗族,至乃

15、藏匿罪人,为逋逃主。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公至孟津。乙未,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节选自三国志魏书一)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庶可以济乎(_)(2)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_)18用/为下面句子断句令曰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19把第段画横线句译成现代汉语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20依据中西方文化对读(第二单元道义)第十三则“公正在于比例”(尼各马可伦理学),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解

16、释曹操讨伐袁绍的理由。21第段体现了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寄托的情思,结合本段内容,简要分析。八、命题作文22请以“我在高一课堂的三个瞬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答案1薄言捋之结庐在人境静女其姝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银汉迢迢暗度君子好逑维子之故零雨其濛为公子裳其叶蓁蓁【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捋”“庐”“姝”“迢”“逑”“濛”“蓁”。2言笑晏晏牛羊腓字之敏于事而慎于言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夕死可矣真正的哲学家为他们的信念而死灵魂的三个部分必须互相协作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17、。注意重点字,“晏”“腓”“共”“暝”“拙”。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乌台诗案西周【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以及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舫”、“唯”、“常”、“仓皇”、“乌”。4批把夔州江西省九江市【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批把是一种拨奏弦鸣乐器,是琵琶的早期称呼,源自演奏拨法。所谓正拨和反拨,往下弹称批;往上挑称把。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注意“夔”字的写法。浔阳,即浔城、浔阳城,是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因古时流经此处的长

18、江一段被称为浔阳江,而古代县治在长江之北,即浔水之阳而得名。5实在能够慰问,探望随随便便使摆开阵势求,求取改变差错【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烟诗微茫信难求”译为,烟波浩渺,实在难寻找啊!“信”,实在;(2)“如今有谁堪摘”译为,如今还有谁能够采摘,“堪”,能够;(3)“枉用相存”译为,屈驾前来探望我,“存”,探望;(4)“秋月春风等闲度”译为,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随随便便消磨了,“等闲”,随随便便;(5)“齐侯陈诸侯之师”译为,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陈”,使摆开阵势;(6)“子张学干禄”译为,子张请教求取官职和俸禄的方法,“干”,求取;(7)“贤

19、经易色”译为,遇到学问和道德修养较高的贤者,就会改变脸色肃然起敬,认真地待他,“易”,改变;(8)“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译为,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爽”,差错。6(1)(以前面的行动或方式)来记下我的过错,同时表彰善良的好人。(2)自从丈夫打仗去了之后,头发就乱糟糟的散乱像飞蓬,难道是没有洗发膏来润发吗?问题是打扮妆容来迎合谁呀?【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1)以(之):用它来。志:记载。且:并且;旌:表彰。(2)伯:兄弟姐妹中年长者称伯,此处系指其丈夫;之:到;膏沐:妇女润发的油脂。适:悦。7橘在野,橘在橘旁,橘在屋宇。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昼夜、日月、阴阳、显

20、隐不断变化,交替。(言之成理即可)8(1)早晨,满怀期待:因为盼望的事情即将实现而兴奋激动,带着愉快的心情做好一切准备,眼里看到的都是美好。(2)上午,焦急兴奋、无聊孤独:因为盼望而有耐心等待,预感到母亲会有事情耽搁不会马上出发便下定决心耐心踏实地等着母亲把家务事做完;由于母亲总有事做等待的漫长让“我”有点感觉难挨,百无聊赖中拨弄蚂蚁窝看翻过无数遍的画报并进行各种想象;“我”急不可耐念念叨叨地催促母亲。(3)傍晚,焦急无奈:母亲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脱“我”依然不能心生对母亲的怨恼,只恨自己做的不好,然后继续盼望并心生万般期待地做耐心而漫长等待。(4)黄昏,伤心失落:希望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心愿落空后

21、“我”心凉了沉郁了,渺茫了。9明白自己出去玩的盼望最终还是落空了。10(1)选择消极悲观自怨自艾:执拗于梦想,落空后不懂得变通,心态难以调整,走不出心结而抑郁寡欢悲凉一生甚至自寻短见,这样的人即便活着心也是“死”了,痛苦哀怨找不到生活的快乐。(2)选择接受淡定佛系、不悲不喜:学会面对生活,善于接受梦想的破灭希望的落空,改变不了客观现实就调整主观心态,直面现实,平和淡然。(3)选择乐观积极:当希望落空,遭遇坎坷挫折落寞失意,也不悲伤流泪,也不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或给予的温暖,而是心有阳光,乐观积极地面对现实生活,并再次期盼春天的到来,下一个理想的实现,好好活着,用心、耐心、有心、豁达。11古体12

22、寒鸟,周周、蛩蛩,都知道如何保全自己,写出了阮籍自我保全的思想;燕雀,是平凡的鸟,写出了阮籍要平凡度日的思想情怀;黄鹄,是不平凡的鸟,写出了阮籍不愿振翅高飞,甘心平凡度日的情怀。13 商议求和滋长毒害、憎恶开始14C15越国用十年时间聚集财富,再用十年时间教育和训练人民,二十年后,吴国的宫殿怕要变成池沼啊!16(1)先明确表达观点并用比喻的方法概括说明理由.(2)进而举例论证,以前车之鉴不可重蹈覆辙的方式来告诫吴王,敌人会采用广施仁政等方法笼络人心积蓄力量。(3)然后以虚拟假设法推断越国未来可能会如何强大起来来吓唬吴王。(4)最后从自己一方不彻底消灭敌人留下后患的可怕后果来警醒吴王,并照应开头

23、再次明确看法。【分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1)行成:商议求和;(2)滋:滋长;(3)惎:毒害、憎恶;(4)兆:开始。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个“因”,介词,经由、通过;第二个“因”,动词,因袭、沿袭。B.第一个“而”,转折连词,但是、却;第二个“而”,并列连词,并且。C.第一个“焉”,语气助词,不译;第二个“焉”,语气助词,不译。D.第一个“以”,介词,凭借(表凭借);第二个“以”,用(表方式)。故选C。15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生聚”,聚集丰厚的财物;“教训”,教育训练;“其”,表推测,恐怕要;“为”,变成。参考译文:吴王夫差在

24、夫椒打败越军,报了槜李之仇,趁势攻进越国。越王勾践带领披甲持盾的五千人守住会稽山,并派大夫文种,通过吴国的太宰嚭向吴王求和。吴王打算答应他。伍员说:“万万不可!臣听说:树立品德,必须灌溉辛勤;扫除祸害,必须连根拔尽。从前过国的浇,杀了斟灌又攻打斟鄩,灭了夏王相。相的妻子后缗方怀孕,从城墙的小洞里逃走,回到有仍,生了少康。少康后来做了有仍的牧正,他对浇恨极了,又能警惕戒备。浇派椒四处搜寻少康,少康逃奔有虞,在那里做了庖正,躲避祸害。虞思两个女儿嫁给他,封他在纶邑,有田一成,不过十里,有众一旅,不过五百。但他能布施德政,开始谋划,收集夏朝的余部,使其专心供职。他派女艾去浇那里刺探消息,派季舒去引诱

25、浇的弟弟豷,终于灭亡过国和戈国,恢复夏禹的功业,祭祀夏的祖先,以配享天帝,维护了夏朝的天命。现在吴国不如过国,越国却大于少康,如果让越国强盛起来,吴国岂不就难办了吗?勾践这个人能够亲近臣民,注重施布恩惠。肯施恩惠,就不失民心;亲近臣民,就不会忽略有功之人。他与我国土地相连,世代有仇,现在我们战胜了他,不但不加以消灭,反而打算保全他,这真是违背天命而助长仇敌,将来后悔也来不及了!姬姓的衰亡,指日可待呀。我国处在蛮夷之间,而又助长仇敌,这样谋霸业,行不通啊!”吴王不听。伍员退下来,对人说:“越国用十年时间聚集财富,再用十年时间教育和训练人民,二十年后,吴国的宫殿怕要变成池沼啊!”17 补益德行18

26、令曰/ 河 北 罹 袁 氏 之 难/ 其 令 无 出 今 年 租 赋19我要任用天下才智出众、能力超群之士,以道义来统率他们,无往不胜。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20“公正在于比例”强调的是公正源于平等,具体可表现在“分配公正”与“矫正公正”,即交易与惩罚。反观袁绍的政治,在分配方面,使豪强大族擅断恣行,袁家亲戚兼并土地,下层民众贫困衰弱,还得代替豪强缴纳租赋,不得不变卖家财,仍然不足以应付税收法令。在法制方面,审配宗族,甚至藏匿罪人,为逃往之人提供庇护,种种所谓皆违背了“公正”的法则,为曹操讨伐他提供了完美理由。21曹操提到,“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

27、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即是一份渴慕贤才,珍视贤才的真诚的态度,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寄托的对贤才”心向往之“情思有异曲同工之妙。【分析】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庶可以济乎”译为“大概可以有所成就了吧”,“济”为“于事有益”,即“补益”;“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译为“有德行之士,未必能够努力上进”,“行”为“德行”。1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曰”为典型的断句标志,可在其后断开;“袁 氏 之 难”做“罹”的宾语,可在其后断开,故,答案为“令 曰/ 河 北 罹 袁 氏 之 难/ 其 令 无 出 今 年 租 赋”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翻译关键词:“任”,任用;“道”,道义;“御”,统帅。第二句翻译关键词:“患”,担心;“寡”,少;“安”,安定。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干要求“依据中西方文化对读(第二单元道义)第十三则“公正在于比例”(尼各马可伦理学)” 解释曹操讨伐袁绍的理由,那么,解题要先从解读“公正在于比例”开始,“公正在于比例”强调的是平等,书里提到的两个公正分别是“分配公正”与“矫正公正”,即交易与惩罚。结合文章第二自然段所提到的袁绍的政治,在分配方面,使豪强大族擅断恣行,袁家亲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