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小学语文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设计_第1页
怎样进行小学语文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设计_第2页
怎样进行小学语文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设计_第3页
怎样进行小学语文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设计_第4页
怎样进行小学语文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设计大家上午好!尽管台上的我心情很忐忑,底气很缺乏,但我仍要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机 会,感谢老师大热天的来支持和配合我完成今天的共同学习。今天想和大家一 起学习的,就是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设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设计,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 不断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依据专家的教学理论,结合我和其他教师 的教学案例,针对老师们平时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和大家一起探 讨。假设有说的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首先,我们在思想上明确什么是阅读教学、什么是教学设计?所谓阅读教 学,说白了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关于课文的

2、教学。说的更专业一些的话,阅读教 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 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大体上可以分为汉语拼音和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 交际教学,习作教学;目前课程标准又增添了一项“综合性学习”,以上这几 项纵横交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构成了语文 教学的主体框架。阅读教学那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局部。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 核心内容。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接着我们说一 说什么是教学设计: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研究专家马杰(R. Mager)指出

3、:教学 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接 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 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最后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 的评价。.教学本组课文,应注意引导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体会写法。估计丰子恺先生 的反语手法及一些调侃性的语言,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根据学生思维开展的规律,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阅读的乐趣。【教学目标】.认识本单元29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会写“词语盘点中列出的29个词语。.有感情地朗读每篇课文

4、,背诵、摘抄描写生动的语段,积累好词佳句。.以4篇课文为研究材料,学习作者用比照、拟人、明贬实褒、抓具体事例等把动物特点写具体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感受不同风格的语言的 魅力。.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会比拟分析语言,体会作者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喜爱的动物。.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和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分为四个板块:.整体感知作家笔下的动物形象。不同作家笔下的同一种动物;同一作家笔下的不同动物。.专题贯通,感悟作者的写法(板块捆绑,比照教学;感受语言特色。)不同的动物,同样的感情一可敬、可爱不同的作者,同样的

5、感情一喜爱、赞美同样的动物,不同的写法一白鹅白公鹅 同样的作者,不同的写法一猫(爱如儿女)母鸡(敬如母亲).发现写法,积累语言无雕饰的生活化语言;夸张、比照、反语、明贬实褒.语言训练,整体推进【教学流程】整体感知一一明确目标一一理清脉络一一初步阅读.明确目标,理清脉络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 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然后,让学生浏览本单元的四 篇课文和单元的积累运用,让学生对本单元围绕单元目标都设计了哪些内容, 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浏览课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1)读课文下面的介绍或导读,了解四篇课文的作者。(2)查字典和小组合作

6、相结合,解决4课的生字词。(3)思考:这一组课文写了哪一些小动物?同我们以往读到的文章有什么不 同?(4)说说不理解的内容,再读课文。(5)默读自己喜欢的课文,总结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特点。(6)画出能表现动物特点的句子。边读边想象。(7)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形象。读读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这一形象。这样的导读设计,是在明确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教材,把教材放到 单元和学生认知中去研读,以一个单元的内容为背景,既表达了单元主题和单 元训练重点,又降低了教学难度,表达了知识间的链接。因此,恰当地运用单 元主题和课前阅读提示,能够促使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二:有效利用课后思考练习题课后思考练习题

7、凝聚着教材编写者的集体智慧和汗水,它直接表达了编者 意图,反映了教学目的和要求,有助于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和把握。每一个教师 都应该重视课后思考练习题,将每一道课后思考练习题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 课后思考练习题分为练习题和思考题。在教学实践中,完成得比拟好的练习题 有两类:一类为朗读理解课文,一类为词语类;能完成的练习题为背诵课文以 及造句等,所谓能完成,是指受到了老师的重视,但往往不能在课内完成,而 是借用课余时间完成;被忽视的练习题有“复述课文、与文本相连的习作训 练”,这种忽视在教学中一是表达为草草过场,二是表达为完全放弃,而恰恰 是这类练习题在明确地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8、力、概括 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告诉我们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的习作训练是教学的一 个重要任务。教师不重视课后思考题,往往表现在舍弃教材精彩的课后问题不 用,而用一些零零碎碎的问题来设计教学,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太好。这一现 象应当引起重视。第三:深入适度的文本细读直面文本,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文本细读。我们不少老师在平时备课时, 首先不是看教材,而是看教参。看教参是怎样分析教材,怎样确定目标,提供 了哪些教学建议,安排了哪些课堂练习,然后还会去查有哪些老师上过这一课, 有哪些现成的教案、教学设计,最后才匆匆地去看教材,进行教学设计,这样 就很难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也就没有自己对文本的独创见

9、解。教师 直面文本,进行深入适度的文本细读,首先要把教材当成一个“文质兼美”的 读本,静心沉入文本,例如,我曾经执教过自然之道一课,也得到了不少 老师的好评,这篇课文我至少读了不下20遍。只有这样,才能入境体悟,与文中人物、与作者同悲同喜,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其次是在 反复阅读和品味中,对文本的精彩语段、重点词句甚至是细小的标点细细咀嚼, 例如,凡卡一课,凡卡给爷爷诉说自己在莫斯科挨饿挨冻睡不好觉,受捉 弄时,他苦苦哀求爷爷来接他回乡下,那断断续续的请求中用了很多的省略号 和感叹号,在反复的细读文本后,我就想,如果把这些省略号不仅仅看成标点 符号的话,如果看得更形象一些的话,那

10、岂不象凡卡辛酸痛楚的滴滴泪水?绝 望的哭泣?于是,到东李送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同学们,你在细细品读 凡卡的语言的同时,请不要忽视另一种语言现象一一标点符号,请大家再读这句话,从一个个感叹号和省 略号你读出了什么?学生们有的说这标点符号就象凡卡哭泣的眼泪,有的说象凡卡滑落的泪花。看,在对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思考,就会读出每个空白处的言外之意,弦外 之音,韵外之旨,品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丰富的情味理趣,获取独特的体验与 感悟。再次是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不局限于文本阅读,广泛相关资料, 获取更多信息,在广阔的背景资料中进行深层的思考与钻研,准确把握文本的 深度和宽度。所以说研读教材的过

11、程,也是教师与文本个性对话的过程。要以 读者之心与作者对话,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以教师之心与编者对话,思考编 者的编写意图;以儿童之心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努力做到教 者、作者、编者、学者四心相同,才能真正吃透教材,把握要点,选择恰当的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所以深入细致的文本细读要注意以下三点:是以读者之心与作者对话,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思是每个人的阅读水平、生活 经历、年龄大小不同,阅读收获是各不相同的,但落脚点是相同的一一都是哈 姆雷特,也就是说文本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语文课程追求的多元解读, 是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是利用阅

12、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的阅读。所以教师在解读文本和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时要防止两个倾 向:一是误读,二是泛化。比方狐狸和乌鸦一文,有学生的理解是:要想 得到别人的东西,就得骗。这就偏离了文本,误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学时 老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基于文本,引导学生体会坏人说好话往往是骗术的一种, 要特别警惕,这样让学生在感情判断中明白文本所说的道理。二是以教师之心与编者对话,开掘文本的教学价值作为一般性的阅读文章,本身就具有阅读价值一一文章写了什么,读者可以从 中获得信息,受到情感感染和人文熏陶,这是它的文本价值。而一旦这些文章 被选用到语文教材中,它的价值就发生了变化,除了保存原有的

13、阅读价值,同 时又增加了一种教学价值一一文章是怎样写的。也就是文本的教学价值就是使 学生获得言语的智慧一一简单地说就是获得表达的方法与艺术。这是实现语文 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常常惊叹于名师精彩纷呈的课堂,其实,教学 中的精彩往往来源于开掘教材中教学价值的功夫。因为“写什么”,人人看得 见,是外显的,“怎么写”,要琢磨,它是内隐的,就需要教师在领悟编者意 图的基础上,从教材中将语言因素开掘出来并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步获得。开掘语言因素,首先要帮助学生掌握规律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比方慈母情深中有一段话,跟我们习惯的表达方式很不相同: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14、一双疲惫的眼睛吃 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教师在解读这段话时,就要想想,作者为什么将“我 的母亲”放在句子的后面,为什么要重复写三次?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写:“我 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反复研 读课文,你就不难发现,这种“倒装”和“反复”的写法,强调的是母亲的背、 脸以及眼睛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的变化,这样的描写就像特写镜头,就像电影 中的慢镜头,突出的是母亲的动作,对母亲为全家操劳的艰辛就有了更深的体 验。教师只有在研读教材时开掘“倒装”和“反复”这一表达方法的教学价值, 教学中学生才有可能习得这种特殊的表达方法,也才能让学生在感知文本思想 美的同时,又能领悟到文本

15、表达的形式美,进而才能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实 践中,表达了由学到悟、由悟向行迁移的学习过程。所以只有以教师之心与编 者对话,才能开掘文本的教学价值。第三,以儿童之心与学生对话,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可以非常深刻和独特,但时刻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 岁的小学生,他们也有自己理解世界的方法。采用一篇教材教学的时候,教师 需要再次经历“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过程,需要对教材作“二度开发”, 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材:就一篇课文来说,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学生已 有的基础是什么?需要提升什么?学生发生的错误又会是什么?对学生来说哪 些是有价值的东西,需要取舍哪些东西?等等都需要全面考虑,

16、需要照顾到学 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筛选出真正需要教师精心教学的重要内容,才能深入 浅出地帮助学生阅读文本。比方雪儿一课,用我们成人的眼光来解读,它将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文章, 会解读的非常深刻、非常复杂。我们请初中的语文老师来解读,他说这篇文章 主题深刻,有一条明线,有一条暗线这样一读,看到的是深刻的东西,却 是远离小学生的教学内容。而我们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来看这篇课文,就要关注 这样几个问题:雪儿究竟是一只怎样的鸟?它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了我的身边、 进入了我的生活的?在与我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是怎样对待它的?雪儿又给 我原本寂寞、忧伤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是否每个人的生活中来了这样一只雪儿,都

17、会有这样一段美好的生活?。总之,我们时刻不要忘记我们面对的 是孩子。第四:选择合理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作铺垫,这也是优化教学内容的一 局部。语文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取舍一定要语文化。这里就不展开讲了。(二)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一一铺路搭桥如果说教学目标给我们指明了要去目的地的方向,教学内容可以看作是 我们要去目的地的具体路线,那么,教学方法就是我们在这条路线上要乘坐的 交通工具。当然,路线的选择应当优先于工具的选择,否那么工具再先进,也可 能会南辕北辙。所以,方向正确,路线清楚具体,要到达目的地,这就要涉及 到我们选用哪个交通工具,也就是说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达成教 学目标。这就需要教

18、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有效 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铺路搭桥,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尽可能用最少的 时间,捕捉到最多的信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教师怎样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 我们先来看两个课例,大致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课例1:课例1:白鹭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教师用课件并欣赏白鹭相关的图片资料。(11分钟)第四步:读课文,根据课文描述给白鹭画像。(6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教师用课件并欣赏白鹭相关的图片资料。(11分钟)第四步:读课文,根据课文描述给白鹭画像。(6分钟)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为白鹭作诗、配乐。(4分钟)学生

19、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4分钟)学生交流展示课前的有关白鹭的图片和资料。(15分钟)评:这个教学设计,从语文课堂教学的外表现象来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 法也多样化,整合资源,超越文本的课程理念似乎也表达了,但却严重忽视了 文本的阅读和感悟,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和语文教学的规律。课堂上老师没 有让学生通过认真读书感受语言、理解内容、体会主旨,而在交流、展示学生 课前的有关白鹭的图片、资料上前后用了近30分钟,最后还有10分钟时 间,教师又让学生进行所谓的语文的实践,为白鹭画像、作诗等。不用说,一 节课下来,学生完全游离于阅读文本之外,书没读,字没认,词句没理解,语 言

20、没积累。这样的教学是舍本逐末。课例2:灰雀.谈话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质疑有什么问题。.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并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找出第一自然段中能反映列宁非常喜欢灰雀的句子,并读出列宁的语气。.学习第二至十自然段,解决:(1)灰雀到哪儿去了?找出灰雀丧失的根据。(2)灰雀不见后,列宁会怎样?(3)分角色朗读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4)讨论列宁知不知道灰雀是被小男孩抓走的。(5)小男孩为什么不敢直接说出自己抓走灰雀的事?.讨论灰雀回来之后,列宁为什么对灰雀说话而不对小男孩说话。.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后,老师总结出“爱的力 量是巨大的”)评:灰雀一课的教学设计

21、,教师对文本情感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没有抓 住文本中列宁与小男孩的四次对话,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和揣摩他们的内 心活动。教学本文,除了让学生感受列宁对灰雀、对天真老实的小男孩的喜爱 之情,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四次对话去体验人物的情感,去感受列宁那种润物无 声的教育方法,从而体会列宁既到达教育小男孩的目的,又照顾到小男孩自尊 心的良苦用心。对情感把握不准确,造成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取舍不当,导致 教学的重难点出了偏颇,出现了该教的没教,不必教的却花了很多时间讨论。 这样的教学是南辕北辙。上述两个课例,也说明了我们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存在的两个共性问题: 第一,所教的内容与“语文”关联不大。第二,从“

22、怎么教”入手去解决“教 什么”。这就是缘木求鱼。道理很简单,就像你做事情一样,你还不知道干什 么,就先来想怎么去干这件事,这不跟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吗?阅读教学,说到底就是要培养学生有思想,会表达,具体来说,就是要做 两件事:一是由言到意,理解文本语言所包含的思想;二是由意到言,也就是 将自己的思想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围绕教学 目标,我们要做的两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和挖掘文本的 教学价值,然后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组织、引导学生行走在文本的字里行间, 读出情,品出味,激活思,悟出效,习得法,在培养语感、开展思维、积累语 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

23、,培植人文精神。我觉得老师们大都注重了学生读书的指导,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默读、 指导读和自由读来理解课文,训练语感,但语言文字训练相对较少, 学生的 阅读在经历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的过程之后,还应该从语言文字的运用角度,对 课文作进一步的阅读理解。我们再来看两个老师处理“饱经风霜” 一词的教学“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 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这是我的伯父 鲁迅先生一文中“救助车夫”这件事中的一句话。抓“饱经风霜”这个语言 训练点进行教学,一是这个成语的意思学生容易误解,二是这个成语能形象地 反映出车夫的身份,进而帮助学生

24、体会鲁迅先生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老百性的 同情。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就不同。案例一: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我们先理解“风霜”的意思。生:风和霜,风霜比喻生活中的痛苦或挫折。生:“饱”的意思是充分地。生:“饱经风霜”用来比喻长期的艰难困苦。师:这个词在文中又是什么意思?生:说明车夫在拉车的过程中吃了很多苦头。评:这个教学环节,老师让学生用工具书上的解释机械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教 学过程也处理得简简单单。由言到意的词语教学看似点到了,学生可能是死记 住了这个词的意思,也可能是似懂非懂地理解了。但这不是简简单单教语文, 扎扎实实学语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饱经风霜”的理解不出几天可能就

25、会 忘记了,教学效果不理想。这其实也是我们绝大多数老师的做法。我们再来看于永正老师教学“饱经风霜” 一词:案例三:(于永正老师执教)(视频片段)师: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对课文中的这位冒严寒、顶酷暑,一年到头在马 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那么请你想象一下,在旧社会里,一个拉黄 包车的人,他那“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学生思考)师:如果他才三十几岁,从头发到眼睛,到皮肤,到嘴唇,甚至包括他身 上穿的衣服,会是什么样子?请你用一段话具体描写出这张“饱经风霜”的脸,接下来,我按照以下的思路与大家交流讨论:一、明确要去哪里?(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依据课标、教材一一把握方向;.了解学生

26、一一明确起点二、明晰如何去那里。(合理分析与组织教学).正确合宜的教材解读一一找到抓手;.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一一铺路搭桥;.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一一基本保障三、判断是否到那里。(正确评价教学效果)一、明确要去哪里一一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一堂好课犹如一段美好的旅程,老师是向导,学生是旅伴,教材是载体, 教学目标就是我们要到达的驿站,是我们要去的地方。用马杰的话说,“假如 你对要去的目的地不清楚的话,那么你很可能会抵达另一个地点,而不知道自 己走错了目的地。”因此,教学目标支配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规定着教与学 的方向。那么怎样确定教学目标呢?1.依据课标、教材一一把握方向课程标准是开展教学活动纲领性的

27、文件,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 一的基本要求,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是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我们每位老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全面理解课标的内涵,准确把握各 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内容,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我们经常在一些参考资料和教师的教学设计中看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如观潮一课:但是这段话里面不准有“饱经风霜”这个词。如果这段话写得好,就证明你们对“饱经风霜”真的懂了。生:(学生用了 5分钟基本写完)生:这个车夫才三十多岁,但他的头发乱蓬蓬的,脸色蜡黄,一双眼睛深深地 陷在眼窝中,嘴唇苍白,没有一丝血色,脸上也布满皱纹,一身寒酸的衣服打 着大补丁,浑身散发出一股汗臭味。

28、师:这就叫“饱经风霜”。生:这个车夫才三十多岁,他穿着一身褪色的衣服,双脚光着,手上的皱纹很 多,但是头上戴着一顶帽子,乱蓬蓬的头发从帽子下钻出来。额头上有三条抬 头纹,眼角也有三条皱纹,帽沿上也有许多灰尘。虽然天气很寒冷,但是他的 鼻子上还是挂着许多汗珠,嘴唇上也有许多皱纹,耳朵冻得通红。我想,他拉 车也拉不了两天了。师:好的,这就叫“饱经风霜”。(学生写得好,读得也好,听课的老师不禁为他缓慢消沉的朗读动容。)评:这个教学细节,充分挖掘了文本的教学价值一一“饱经风霜”这个语言训练点,让学生理解了 “饱经风霜”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又表达了由意 到言的融合,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饱经风霜”这个

29、词背后我们看不到 的意象。通过读写结合想象“饱经风霜”的画面,是让学生通过品析言语表象, 体悟“饱经风霜”这四个字背后的种种不能直白,但是必须去意会的东西一一 那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群众饱受煎熬的生活状况;鲁迅的“俯首甘为 孺子牛”,为谁俯首,为谁孺子牛呢?就是这些劳苦群众。鲁迅先生对处于社 会最底层老百性的同情和关心,在学生在一次次地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如细 雨滋润般的熏陶和感染着学生,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也发自内心地领悟 着和感动着,心灵也因为感动而变得丰盈了。这就是作者、教师、学生、文本 之间的同生共构一一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才是我们提倡的简 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

30、实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有人就说了,人家于老师是名师, 咱不能跟人家比,我之所以举这样的例子,就是想说明我们通过形式多样的朗 读、默读、指导读和自由读来理解课文,训练语感后,还要多加进行语言文字 的训练,时刻不要忘记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有思想,会表达,就是要做 两件事:一是由言到意,理解文本语言所包含的思想;二是由意到言,也就是 将自己的思想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而第二个目标才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终极 目标。(三)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一一基本保障教师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有效实施教学的基本保障。有 人说,课程改革推到一定程度,教师的专业水准就成了 “瓶颈”。教材做得再 漂亮,环境再宽松,

31、教师建造的“高速公路”不合格,课堂的车子还是跑不起 来。所以一线教师要真正做到合理地把握教材和有效地实施教学,这就就需要 我们老师要有自省的能力,能发现自己的优点所在、问题所在,并找到突破口, 一点一点地改进,针对每天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要有自省能力 和有针对性的学习);要坚持读书,读初高中语文教材,读古代汉语、现代汉 语、文学作品等本体性知识方面的书,读教育心理学、教育理论专著等专业知 识方面的书,扎实自己的文学功底,同时,广泛涉猎政治、经济、哲学、影视 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专 业素养,这样才能深入浅出地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要始终以一

32、种研究和探索 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把不断学习与同伴互助结合起来,并通过有效的“集体备课”的方式进行校本教研,利用集体的智慧弥补专业知识上的缺陷。只有 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专业提升,才能真正经营好自己的教师人生。三、判断是否到达那里(正确评价教学效果)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精心设计的一节课到底怎么样呢?需要到课堂上 去检验,需要用课堂评价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以达成教学目标,完成 教学任务。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到达那里,首先主要从以下三点来评价一堂语文 课:.所教的内容必须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既注重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又 能在听说读写中开展语言和思维,习得学习方法,获得情感体验,积淀文化素

33、养,吸收人文内涵。.从“教”和“学”两个方面评价教学活动。教学既要表达教师的教,更要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师生、生生间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等 状态,最大限度地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保证学生的参与权;教学活 动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动脑动口,更要动手;课堂活跃不仅是外表的,更是思维 的,有价值的。.辨证地看待一节课的“顺“与“不顺“。善待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 题和错误,并能积极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如果一节课学生不出现一点问题, 十分顺利,并不见得是一节好课。教师既要看到眼前的效果,还要考虑长远的 效益,要算大帐,做大气的老师。怎样实现自己对理想课堂教学的追求,有人总结了这样

34、六句话,咱们共享:胸藏百汇任翕张厚实积累;登高凭栏目千里掌握课标;掀起她的盖头来盖头来盖头来吃透教材;千凿万磨始出山精心设计;一枝红杏出墙来培育亮点;映日荷花别样红形成特色。盖头来吃透教材;千凿万磨始出山精心设计;一枝红杏出墙来再一次向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说声衷心的感谢,感谢领导给了我和大 家共同学习的机会,感谢老师们的倾听!谢谢!.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三、四自 然段。.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 热爱祖国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 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这

35、样确定的教学目标是不妥的。在所有学科的教学中,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 标应该是相互联系,融为一体,是不能分割的一个整体。教学目标中的过程和 方法就好比是一辆马车,一种载体,上面载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及学习的兴趣、习惯等等。就一篇课文而言,教学目标是能够,也是应该准 确界定的。教师应该清晰地把握本篇课文本节课的方向与任务,明确教什么, 不能笼而统之地将宽泛的教学要求,当作具体的教学目标。新教育课题实验者 提倡,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将教学目标分细化为层次井然的三类:A类:基础性目标,即核心的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和解决的障碍性知识。比方,语文课每课的字词,要求背诵的段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B

36、类:教学核心目标,即本节课重点要教学的内容,一般为单元所规定的知识与 技能。为解决某类问题而开发的方法,与知识一样,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 学内容。C类:附属性目标。一般而言,思想情感与价值观或由本课知识所延伸出来的知 识等属于附属性目标。去年,张广江老师给我们做讲座时,是以桥为例来讲的,大家还有印象吧,我们来看一下张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A类: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 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胸膛、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 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B类: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4、领悟课文在表

37、达上的特点。C类:5、学会小组交流,学会倾听,学会提供探究成果,丰富自己的思想内 容和思考方法6、感人故事,同伴交流感悟,使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 冶升华。张老师关于桥这节课教学目标的制定就是将教学目标分细化为层次井然的 三类,跟上面所提到的完全吻合!B类教学目标是课堂上要凸显的核心教学目标, 是重中之重,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花大力气,用足时间,确保完成的目标。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与运用教师参考用书上的教学目标呢?教参是一 线我们老师教学时很重要的一个工具,应该把教学用书上的教学目标作为自己 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作为教学的主导方向,并且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 生的实际作出适当的调整。很多

38、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大多数情况是不加思 考地照搬教参中设定的教学目标。拿桥这节课为例,教参中是这样确定的:1.认 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 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应该肯定,目标1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准确而具体地提出了这 一课的识字写字的目标,表述恰当有个性,有操作性和可测性。目标2也做到 了这一点。那么目标3和目标4呢?虽然准确,但是说得很笼统,操作性和可测性差。学生学习这一课,确实要做到“理解课文内容

39、,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但是“理 解,和,体会,都是内隐性行为动词,只有通过学生的外显行为才能知道,才能测 得出来,才能评价学生是否理解到了、体会到了。而且这种目标几乎是万能的, 在阅读教学中,哪一课都可以套得上。都可以说“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 想感情”。没什么个性可言?这一课课后题2是:“课文里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 的? ”学生能说出答案,岂不是就知道了他是不是理解了课文内容,是不是体会 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所以这一条目标不妨改为:能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里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如果再加上方法和过程目标,还可以表述为:能认真读书和进行交流,说

40、说课文里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同样道理,目标3也可以改为:能找出并说说课文表达上的特色,和同学交流这样写的好处。这样的预设和表述的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可测、可评,有操作性。这一细化后的教学目标提示我们教师在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时至少应该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具体。目标的表述必须清楚明了,不能是含糊笼统。比方,”了解本文的 一些写作方法”这一表述就是我们所反对的。到底本文的写作方法是什么,学 生要了解多少,是哪几个,二是实际。目标的表述不能大而空,比方,有的每 个课时目标上都写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学生思维”等等, 乍一看这个目标还比拟全面,仔细推敲后,你就会发现这

41、样的目标实际上是又 大又空。三是准确。这点相对来说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并结合课程 目标与学生实际把“教什么”先思考清楚。准确判断出本课教学的着力点,即 核心教学目标是什么。如果这点做好了,教学就会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也会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 了解学生一一明确起点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对于一个教学内容,关键要考虑学生在什么起点上 学习,如何学习,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兴趣点,认识 的盲点难点等在哪里,要考虑知识以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习惯等养 成。教学要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教学目标之间搭梯子,不管要搭多少梯子,要 搭多高,梯子的起点始终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教师心

42、中无学生或不了解学 生,很难设计出一节好课来。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这学期我到宋楼中心小学送课 的情景.那次应学校的要求我讲的是一年级的一篇课文失物招领,我满怀信心 的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来听听广播里说什么了,然后播放录音:一年级二 班的小亮在校园内捡到一顶帽子,请丧失帽子的同学到政教处认领.政教处2011年3月28日,我自以为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会激发其学生的兴趣,明缺口,学生听后 一脸的茫然,要知道他们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倾听力只能做到认真听别人 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老师们,努力了解并不意味着完全真正的了 解,孩子还不具备完全能听懂的倾听力,谈何去复述?难怪我放了两遍孩子还是

43、 没有举手的.况且,对于乡镇上的孩子来说,政教处是个什么地方,他们根本不知 道.接下来的识字教学中,我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来看看你能记住哪些字?是 用什么样的方法记住的?我的预设是,可以用换一换,如情一一请;加一加, 如又一一双;减一减,如洞一一同,但孩子们的小手仍然在那缩着,不是不敢, 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那节课上,两个环节上因为我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不够 导致课堂教学卡壳。但是那节课堂上的失败却给了我教学上收获:那就是教学 目标在制定时必须了解学生,明确起点。否那么,教学设计的再漂亮,那也是悬 在半空的花架子,根本起不上作用。综合以上两点所述,因此,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侧重点,需要教师对 一篇课文的特点作深入的理解,对一组教材作周密的思考,就一篇课文教学而 言,应清楚让学生经过怎样的学习过程,运用哪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