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问题的分析及对策_第1页
小学生计算问题的分析及对策_第2页
小学生计算问题的分析及对策_第3页
小学生计算问题的分析及对策_第4页
小学生计算问题的分析及对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计算问题的分析及对策黄州区实验小学廖映霞计算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学生从一开始学数学时,就主要学习计算,此后计算会贯穿整个数学学习过程,所以计算问题也是学生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问题。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问题着实令人担忧,从多次考试卷面上分析,计算得分大约60%,丢分约40%。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出现如此多的计算问题呢?对此,我进行了一些调查与分析。一、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在计算练习中,学生易错的有:看错数、抄错数、看错或漏抄符号、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多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最后一步应算加法时算成乘法、小数点忘了点或点错了位置,还有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等。二、错误原因分析在学生出现诸如以上的计算问题时,大多数人往往会认为是“粗心”,在我看来实质不然,“粗心”的背后是学生另外一些问题的存在。除了计算习惯不够好的原因以外,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数感很强,而有些学生的数感相对较弱,而数感较弱的学生计算出错比例就会高一些。有的学生是对算理的理解不够清楚,掌握不熟练;还有的是对一些基础的计算,比如“二十以内的加减”、“乘法口诀”、“表内除法”掌握不牢固,所以越到复杂的计算就越容易出错。经过研究,我还发现有些学生经验主义思想比较严重,轻视计算,导致出错。如24×5=100,16-7=11,5×8÷8×5=1,诸如此类的错误,实际就是计算混淆的结果。计算问题看似小问题,但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小问题往往成了大问题。比如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是通过计算来进行的,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要靠计算来落实,有些学生总是思路很清晰,但一步错导致步步错,还有几何知识中涉及到周长、面积、体积的公式,也是需要计算来推导,所以许多的数学活动都与计算紧密相联,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成为我们重要的任务之一。经过几年的研究,针对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我采取了以下几点对策:一、明确计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计算本身就是很枯燥的、机械的,如果学生感到厌烦,那么就很容易出现错误。所以我首先是在平时教学中多强调计算的重要性,比如讲一些与计算相关的故事,少写了一个“0”或小数点点错了而导致的不良后果,神舟飞船零件计算的精密程度等。让学生明确,计算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要以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其次采取多种有趣的手段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比如课前的口算抢答,开动小火车计算、限时听算、自编互考计算等多种形式,同时也在计算复习课上多下功夫,不再是枯燥的练习,而是将计算融入有趣的数学知识之中。例如复习多位数的减法时,就可以用数字黑洞的形式激发学生计算兴趣(注:数字黑洞是指自然数经过某种数学运算之后陷入了一种循环的情况,例如任意选四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用大数减去小数,再用所得结果的四位数中的4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最多七步,必得6174,仿佛掉进了黑洞,永远出不来),学生边计算边体验数字黑洞的奇妙,兴趣盎然,二、精心设计计算题,有针对性地加以练习计算教学中切忌盲目地进行题海战术。的确,反复机械的重复练习也许使学生计算能力得到提高,但真正的计算能力是一种灵活的,以思维活动为主的能力,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比如,小数乘法的方法与整数乘法的方法相同,不同的是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所以教学计算中就要重点突出小数点位置的处理上,练习时数据不要过于复杂,专门设计两种形式的计算题就可以,一种是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够的情况(如1.3×82.4×1.6等);再一种就是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的情况(如0.29×0.070.3×1.2等)。还有的时候,要针对学生掌握的程度设计练习,体现教学层次性,逐步加深,使学生计算能力得到提高。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每位教师都知道,良好的计算习惯可以减少计算错误的发生,所谓好习惯实质上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细心、细致”,那么怎样做到“细心、细致”呢?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也需要我们教师坚持不懈地引导,比如在低年级时,我就经常用听算来训练学生,要求他们不写错数,不写错计算符号,从而增强数感;到了中、高年级,要求每人有一本草稿本,做计算时要在草稿纸上写出竖式并书写工整,有时还要写出检验的计算过程。平时强调计算三步曲,即细心看题、细致做题、仔细验算。这样基本可以避免抄错数、抄错符号、计算失误等错误。在验算过程中还教给学生一些方法,比如估算法,应用题还可以回到原题检验等。四、找准错误原因,提高计算能力在教学中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计算错误不需要老师多讲,学生自己就能改正过来。这说明大部分的计算错误不是学生对算理的不理解或计算方法没掌握造成的,而是由于没认真审题、字迹潦草、没有检验造成的,所以引导学生自己找计算错误的原因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首先,我经常把学生易错的地方以“数学小诊所”的形式出题,让学生判断、明确错误的原因,再说一说改错的方法;其次,对学生作业的上的计算错误,要求学生分析,找到失误的原因,并引以为戒。只要坚持这样的方法,学生会逐渐养成严谨的计算习惯。。五、加强对比训练在计算学习中,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计算也慢慢复杂起来,学生在计算中的混淆错误也会逐渐增多,尤其是有关四则运算顺序的计算题很容易出错,所以必须要通过典型错例的对比分析,来帮助学生拨开迷雾,明晰计算思维。例如:计算5×8÷8×5这样的题时,学生很容易把它做成(5×8)÷(8×5),结果为1,其实这道题是一道只有乘除的计算题,运算顺序应为从左往右,结果应该是25。它的计算过程与(5×8)÷(8×5)是有区别的,而有些学生很容易犯类似的错误(比如4+5-5+4、25-25÷5等),说明学生对这类计算技能认识不够,所以要加强对比,反复训练,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是我们数学教师所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总的来说,只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找准学生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并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预防和纠正,就一定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个人简介:廖映霞女,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黄冈市黄州区实验小学数学教师。执教十几年来,善于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数学。从教以来,多次参加区、市、省级优质课比赛,并多次承担示范课、观摩课,均获好评。2005年,在“2005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