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一省优获奖 省一等奖课件:6五四爱国运动_第1页
岳麓版必修一省优获奖 省一等奖课件:6五四爱国运动_第2页
岳麓版必修一省优获奖 省一等奖课件:6五四爱国运动_第3页
岳麓版必修一省优获奖 省一等奖课件:6五四爱国运动_第4页
岳麓版必修一省优获奖 省一等奖课件:6五四爱国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前预习素养落实史料探究随堂训练课前预习素养落实史料探究随堂训练素养落实价值立意·素养提升【主题立意】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从此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由此显现。【学习目标】(1)通过史料探究,在梳理五四运动背景、过程的基础上,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培养史料实证、合理解释历史问题的素养。(2)通过解读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及影响,体会其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公民的责任意识。素养落实价值立意·素养提升【主课前预习课前自学·释疑解惑知识梳理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背景)1.“二十一条”(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

趁机加快侵华步伐。(2)时间: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政府递交“二十一条”密约。(3)目的: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4)结果:1915年5月,除第五条内容有所保留外,急需得到日本帮助而称帝的

全部接受。日本袁世凯课前预习课前自学·释疑解惑知2.巴黎和会(1)召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商讨处理战败国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等问题。(2)中国的意图:作为战胜国之一,希望改变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3)结果①欧美列强决定将德国在

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②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山东2.巴黎和会山东内惩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过程)1.概况阶段时间中心主力形式第一阶段第二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初1919年6月初开始北京上海学生工人游行示威(提出“外争国权,

.

”“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国贼内惩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过程)阶段时间中心主力形式第2.结果:取得初步胜利(1)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2)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3)中国代表拒绝在《

》上签字。三、五四精神(意义)1.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

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

的转折点。2.民主与科学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

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精神。3.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

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民主科学、文化启蒙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凡尔赛和约反帝新民主主义革命民主思想解放爱国救亡2.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凡尔赛和约反帝新民主主义革命民主思想解【误区警示】对五四运动结果的认识五四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只是取得了初步胜利,并未彻底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不能说取得彻底胜利。其彻底性是指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教材点拨】日本独占中国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列强忙于战争,日本通过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形成了独占中国的局面。这一方面引起中国人民的不满,是引发五四运动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也引起欧美列强的不满,成为华盛顿会议召开的重要原因。【特别提示】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误区警示】对五四运动结果的认识【归纳总结】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②北洋政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激起人民反抗(根本原因);③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④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⑤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原因)。【归纳总结】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探究主题1五四运动的特点材料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五四运动的口号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五四运动的对联史料探究主题探究·明确重点探究主题1五四运动的特点史料探究【问题】据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的特点。【解读】口号主要体现出反帝爱国;对联体现五四运动的彻底性;漫画中“劳动、商、学”等信息体现五四运动的广泛性。【结论】爱国性、彻底性、广泛性。【问题】据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的特点。【解读】口号主要体现探究主题2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材料一

(五四运动后)受新思潮影响的知识分子如饥似渴地吞咽外国传来的各种新东西,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学派被介绍进来,十分吸引人,因为那时已经知道,俄国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胜利的。——茅盾材料二

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中共党史资料选编探究主题2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问题】据材料,思考五四运动给当时的中国带来哪些新变化?【解读】材料一“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学派被介绍进来”“十分吸引人”说明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材料二“倾向社会主义”说明五四运动后革命的方向逐渐改变;“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体现工人阶级成为主力。【结论】新变化:新思潮——马克思主义,新力量——工人阶级,新方向——倾向社会主义。

【问题】据材料,思考五四运动给当时的中国带来哪些新变化?【【深化拓展】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主要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革命前途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范畴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深化拓展】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五四运动随堂训练即学即练·学以致用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五四运动的背景1五四运动的过程23五四精神45综合6随堂训练即学即练·学以致用编者一、选择题1.1919年,中国的一位外交官愤慨地说道:“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他如此愤慨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B.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C.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日本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太平天国运动解析:C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19年……外交官愤慨地说道:‘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日本有关,C项正确。鸦片战争结束于1842年,《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1864年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故A、B、D三项均错误。一、选择题解析:C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19年……外交官愤2.1919年6月1日,北洋军阀政府作出了“纠众滋事,扰及公安”的评论。该评论针对的是(

)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不断发展的学生运动C.国民党“一大”召开 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解析:B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19年6月1日”。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学生的爱国行为不断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由此才出现了材料中政府的评论,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中时间不符,错误。2.1919年6月1日,北洋军阀政府作出了“纠众滋事,扰及公3.(2017·河南开封期中)1919年7月3日,《申报》报道说:“中美通信社接巴黎无线电云,欧洲和约各国于昨日签字,惟中国拒绝签字。”这一报道说明(

)A.北洋政府具有爱国精神 B.北洋军阀对外妥协卖国C.中国拒绝参加巴黎和会 D.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解析:D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主要反映的是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之一。3.(2017·河南开封期中)1919年7月3日,《申报》报4.“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教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A.民主 B.科学

C.爱国 D.自由解析:C根据对材料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其关键信息在于“毋忘此国耻”,体现了“爱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4.“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5.(2017·山东济南期中)“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A.中国收回了德国在山东的主权B.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C.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根基D.取得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解析:B从题干材料“夺取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可知描述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故选B项。5.(2017·山东济南期中)“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胡绳武、金冲及《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辛亥革命》材料二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二、非选择题解析:第(1)问“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奔腾向前……”体现了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思想方面的影响。第(2)问考查五四运动的背景及成果,结合所学即可回答。第(3)问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2)材料二中“万国和会”指哪次会议?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3)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作为救亡图存的探索,留给后人怎样的精神财富?答案:(1)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思想,激励人们探求救国道路,促进五四运动发生。(2)巴黎和会。罢免曹、陆、章三人职务;拒签和约;释放被捕学生。(3)爱国救亡,民主自由,文化启蒙,英勇斗争。(其他言之有理也可)解析:第(1)问“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奔腾向前……”体现了辛亥点击进入课时作业点击进入课时作业谢谢观赏!谢谢观赏!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史料探究课前预习随堂训练素养落实史料探究课前预习随堂训练素养落实素养落实价值立意·素养提升【主题立意】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力量的变动冲击着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学习目标】(1)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认识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从唯物史观出发,使学生能够从国际力量对比角度进一步理解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2)通过对欧洲一体化和日本经济崛起相关史料的探究,学生学会从史实出发解释多极化趋势,并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观念。素养落实价值立意·素养提升【课前预习课前自学·释疑解惑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背景(1)二战后西欧地区战争创伤严重,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

。(2)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强烈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3)西欧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都无法与美国和苏联相比,于是走上了联合发展的道路。2.经过(1)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宣布成立欧洲

.

。(2)1958年,这六个国家又成立了欧洲

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3)1967年,以上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3.合作:西欧国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加强合作,建立了

,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美国知识梳理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关税同盟课前预习课前自学·释疑解惑一4.影响(1)经济: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2)政治:力图推行

的外交政策,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1.背景(1)政治上: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日本政府采取追随美国的政策。(2)经济上:日本国土荒芜,经济衰竭,民不聊生。2.原因(1)美国的扶植:“冷战”爆发后,美国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减免战争赔偿,并向日本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2)美国占领日本期间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明治维新以来残存的封建因素。(3)日本政府重视科技与

。(4)采取了制定

等方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独立自主教育经济计划4.影响独立自主教育经济计划3.表现:1956~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4.影响(1)外交政策: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2)经济格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经济的

,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2)这些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2.目的:改变不合理的状况,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多极化3.表现:1956~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3.兴起(1)标志: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

》。(2)基本原则和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3)含义: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

,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行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4)意义①标志着

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②与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等一起,共同构成了世界多极化趋势。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霸权主义第三世界3.兴起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霸权主义第三世界【概念解读】

“欧共体”:是“欧洲共同体”的简称,成立于1967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不能把“欧共体”混同于1958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不结盟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万隆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发起的重要里程碑。【易错提醒】

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欧各国只有加强联合、协同利益,才能共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才能扭转与经济、政治大国竞争过程中的不利地位。【概念解读】【思维导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崛起【知识拓展】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成立于“冷战”时期,其成员大多数是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结盟的外交政策。【思维导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思维导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崛起【知识拓展】不结盟探究主题1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材料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问题】

据材料指出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及表现。史料探究主题探究·史料教学【解读】材料以省略号为界分为两层,构成转折关系。解读材料关键是对“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信息的理解。【结论】变化:由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原因:根源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表现:欧洲一体化、日本经济崛起、第三世界的兴起、中国的振兴等。探究主题1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史料探究探究主题2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和影响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美国跨国公司大批涌入欧洲,欧洲的公司……认为,建立更大的公司来对付日益激化的国际竞争是关键所在。——《跨国公司》材料二

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我相信,在今天这个紊乱的世界里……法德两国的紧密合作对于改造这个世界是很重要的。——1963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材料四

……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探究主题2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和影响【解读】

欧洲一体化既有现实原因即发展经济,摆脱美国控制的需要,也有历史的原因即大战频发,相同的文化背景等。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法德的和解。【结论】

(1)发展欧洲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应对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2)法、德两国实现和解。(3)影响: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启示: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当今世界要合作共赢。【问题】(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走向合作的目的是什么。(2)据材料三,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因素是什么。(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联合带来的影响和启示。【解读】欧洲一体化既有现实原因即发展经济,摆脱美国控制的【深化拓展】全面认识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特点和影响(1)原因①西欧各国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政治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也基本相同,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具有认同感。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贸易往来密切,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欧洲联合成为一种需要。③欧洲处于两极格局下,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④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为欧洲走向联合创造了条件。(2)特点①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领域扩展。②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③合作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深化拓展】全面认识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特点和影响(3)影响①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国家的政治地位,促使欧洲各国长期保持合作,推动了欧洲的和平发展。②加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③加强了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④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和广大的市场。(3)影响随堂训练即学即练·学以致用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欧共体的形成1、26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3、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5随堂训练即学即练·学以致用编者一、选择题1.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B.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C.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解析:B“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说明和冷战格局有关,但是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的联合除了在两极格局下保障自身安全外,还有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方面的考虑。一、选择题解析:B“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说明和冷战格2.(2017·山东聊城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意识到:“‘不仅要把敌人打倒,还要把它扶起来’,惟有放弃报复心态,用睦邻、平等态度构建利益共同体,仇恨才能化解。”材料现象(

)A.促使法国加入了北约组织B.推动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C.缓和了法国和苏联的矛盾D.冲击了“冷战”对抗意识解析:B据材料,法国主张与敌人(联邦德国)和解,“用睦邻、平等态度构建利益共同体”,即实现欧洲的联合,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欧洲联合的第一步,故B项正确。2.(2017·山东聊城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意识到:3.英国《旁观者》评价说:“富豪可能有能力买一所豪宅,但在世界的第一张圆桌边上,钱却不易买到一个位置。”这一评价最有可能针对的是(

)A.美国 B.苏联 C.日本 D.中国解析:C“富豪”“不易买到一个位置”表明该国为经济大国,政治小国,应指日本。3.英国《旁观者》评价说:“富豪可能有能力买一所豪宅,但在世4.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解析:B

日美同盟的主导国是美国,而不是日本,A项错误;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后,试图改变其政治侏儒的形象,凭借经济实力,追求政治大国地位,B项正确;开拓海外市场属于经济方面,与题干中日本谋求政治利益不符,C项错误;日本海外派兵,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与其军国主义的抬头有关,但并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误。4.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5.(2017·北京昌平区期末)“在从以霸权为基础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为基础、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正义之上的新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导向世界冲突的危机……”于是,20世纪60年代,以南斯拉夫、埃及、印度等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作出的选择是(

)A.分别投向两大集团 B.兴起了不结盟运动C.接受欧洲复兴计划 D.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解析:B

据材料中“20世纪60年代,以南斯拉夫、埃及、印度等国”可知是1961年兴起的不结盟运动,故B项正确。5.(2017·北京昌平区期末)“在从以霸权为基础的旧秩序,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像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全球通史》“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大国崛起》材料二

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大国崛起》二、非选择题(1)材料一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一个事例。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美苏逐渐失去共同的目标,由联合走向了对抗,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逐渐形成,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是重要表现之一。答案:(1)苏联;美国。美苏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冷战”,北约组织、华约组织成立,柏林墙修建,古巴导弹危机。(答出其中一个即可)(1)材料一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两国关系发生了(2)材料二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一个事例。解析:第(2)问,抓住材料中“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可知这两个国家应是德国和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国重新审视历史上两国关系,深刻地认识到: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从此,走上合作之路,“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是其标志性事件。答案:(2)法国和德国。由千年的宿敌走向合作。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罗马条约》签订),欧共体形成。(答出其中一个即可)(2)材料二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发(3)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析:第(3)问,根据所学可知,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战后世界其他力量的发展,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局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答案:(3)根本原因:国家利益。影响:美苏“冷战”使战后两极对峙格局形成;欧共体的形成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3)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以上大国关点击进入课时作业点击进入课时作业谢谢观赏!谢谢观赏!小魔方站作品盗版必究语文小魔方站作品盗版必究语文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谢谢您下载使用!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谢谢您岳麓版必修一省优获奖省一等奖课件:6五四爱国运动岳麓版必修一省优获奖省一等奖课件:6五四爱国运动附赠中高考状元学习方法附赠中高考状元学习方法群星璀璨---近几年全国高考状元荟萃群星璀璨---近几年全国高考状元荟萃

前言

高考状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许多人的眼中,他们就如浩瀚宇宙里璀璨夺目的星星那样遥不可及。但实际上他们和我们每一个同学都一样平凡而普通,但他们有是不平凡不普通的,他们的不平凡之处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一些独到的个性,又有着一些共性,而这些对在校的同学尤其是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前言高考状元是一青春风采青春风采青春风采青春风采北京市文科状元阳光女孩--何旋高考总分: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数学145分英语141分文综255分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市文科状元阳光女孩--何旋高考总分: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的学校捐书”。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分加分。“何旋给人最班主任: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觉得,很重要的是,高考总分:711分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语文139分数学140分英语141分理综291分报考高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市理科状元杨蕙心高考总分:711分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语文139分数学1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前预习素养落实史料探究随堂训练课前预习素养落实史料探究随堂训练素养落实价值立意·素养提升【主题立意】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从此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由此显现。【学习目标】(1)通过史料探究,在梳理五四运动背景、过程的基础上,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培养史料实证、合理解释历史问题的素养。(2)通过解读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及影响,体会其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公民的责任意识。素养落实价值立意·素养提升【主课前预习课前自学·释疑解惑知识梳理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背景)1.“二十一条”(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

趁机加快侵华步伐。(2)时间: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政府递交“二十一条”密约。(3)目的: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4)结果:1915年5月,除第五条内容有所保留外,急需得到日本帮助而称帝的

全部接受。日本袁世凯课前预习课前自学·释疑解惑知2.巴黎和会(1)召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商讨处理战败国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等问题。(2)中国的意图:作为战胜国之一,希望改变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3)结果①欧美列强决定将德国在

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②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山东2.巴黎和会山东内惩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过程)1.概况阶段时间中心主力形式第一阶段第二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初1919年6月初开始北京上海学生工人游行示威(提出“外争国权,

.

”“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国贼内惩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过程)阶段时间中心主力形式第2.结果:取得初步胜利(1)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2)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3)中国代表拒绝在《

》上签字。三、五四精神(意义)1.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

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

的转折点。2.民主与科学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

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精神。3.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

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民主科学、文化启蒙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凡尔赛和约反帝新民主主义革命民主思想解放爱国救亡2.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凡尔赛和约反帝新民主主义革命民主思想解【误区警示】对五四运动结果的认识五四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只是取得了初步胜利,并未彻底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不能说取得彻底胜利。其彻底性是指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教材点拨】日本独占中国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列强忙于战争,日本通过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形成了独占中国的局面。这一方面引起中国人民的不满,是引发五四运动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也引起欧美列强的不满,成为华盛顿会议召开的重要原因。【特别提示】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误区警示】对五四运动结果的认识【归纳总结】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②北洋政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激起人民反抗(根本原因);③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④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⑤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原因)。【归纳总结】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探究主题1五四运动的特点材料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五四运动的口号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五四运动的对联史料探究主题探究·明确重点探究主题1五四运动的特点史料探究【问题】据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的特点。【解读】口号主要体现出反帝爱国;对联体现五四运动的彻底性;漫画中“劳动、商、学”等信息体现五四运动的广泛性。【结论】爱国性、彻底性、广泛性。【问题】据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的特点。【解读】口号主要体现探究主题2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材料一

(五四运动后)受新思潮影响的知识分子如饥似渴地吞咽外国传来的各种新东西,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学派被介绍进来,十分吸引人,因为那时已经知道,俄国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胜利的。——茅盾材料二

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中共党史资料选编探究主题2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问题】据材料,思考五四运动给当时的中国带来哪些新变化?【解读】材料一“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学派被介绍进来”“十分吸引人”说明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材料二“倾向社会主义”说明五四运动后革命的方向逐渐改变;“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体现工人阶级成为主力。【结论】新变化:新思潮——马克思主义,新力量——工人阶级,新方向——倾向社会主义。

【问题】据材料,思考五四运动给当时的中国带来哪些新变化?【【深化拓展】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主要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革命前途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范畴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深化拓展】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五四运动随堂训练即学即练·学以致用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五四运动的背景1五四运动的过程23五四精神45综合6随堂训练即学即练·学以致用编者一、选择题1.1919年,中国的一位外交官愤慨地说道:“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他如此愤慨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B.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C.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日本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太平天国运动解析:C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19年……外交官愤慨地说道:‘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日本有关,C项正确。鸦片战争结束于1842年,《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1864年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故A、B、D三项均错误。一、选择题解析:C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19年……外交官愤2.1919年6月1日,北洋军阀政府作出了“纠众滋事,扰及公安”的评论。该评论针对的是(

)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不断发展的学生运动C.国民党“一大”召开 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解析:B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19年6月1日”。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学生的爱国行为不断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由此才出现了材料中政府的评论,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中时间不符,错误。2.1919年6月1日,北洋军阀政府作出了“纠众滋事,扰及公3.(2017·河南开封期中)1919年7月3日,《申报》报道说:“中美通信社接巴黎无线电云,欧洲和约各国于昨日签字,惟中国拒绝签字。”这一报道说明(

)A.北洋政府具有爱国精神 B.北洋军阀对外妥协卖国C.中国拒绝参加巴黎和会 D.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解析:D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主要反映的是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之一。3.(2017·河南开封期中)1919年7月3日,《申报》报4.“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教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A.民主 B.科学

C.爱国 D.自由解析:C根据对材料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其关键信息在于“毋忘此国耻”,体现了“爱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4.“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5.(2017·山东济南期中)“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A.中国收回了德国在山东的主权B.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C.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根基D.取得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解析:B从题干材料“夺取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可知描述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故选B项。5.(2017·山东济南期中)“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胡绳武、金冲及《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辛亥革命》材料二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二、非选择题解析:第(1)问“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奔腾向前……”体现了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思想方面的影响。第(2)问考查五四运动的背景及成果,结合所学即可回答。第(3)问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2)材料二中“万国和会”指哪次会议?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3)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作为救亡图存的探索,留给后人怎样的精神财富?答案:(1)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思想,激励人们探求救国道路,促进五四运动发生。(2)巴黎和会。罢免曹、陆、章三人职务;拒签和约;释放被捕学生。(3)爱国救亡,民主自由,文化启蒙,英勇斗争。(其他言之有理也可)解析:第(1)问“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奔腾向前……”体现了辛亥点击进入课时作业点击进入课时作业谢谢观赏!谢谢观赏!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史料探究课前预习随堂训练素养落实史料探究课前预习随堂训练素养落实素养落实价值立意·素养提升【主题立意】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力量的变动冲击着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学习目标】(1)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认识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从唯物史观出发,使学生能够从国际力量对比角度进一步理解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2)通过对欧洲一体化和日本经济崛起相关史料的探究,学生学会从史实出发解释多极化趋势,并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观念。素养落实价值立意·素养提升【课前预习课前自学·释疑解惑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背景(1)二战后西欧地区战争创伤严重,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

。(2)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强烈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3)西欧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都无法与美国和苏联相比,于是走上了联合发展的道路。2.经过(1)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宣布成立欧洲

.

。(2)1958年,这六个国家又成立了欧洲

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3)1967年,以上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3.合作:西欧国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加强合作,建立了

,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美国知识梳理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关税同盟课前预习课前自学·释疑解惑一4.影响(1)经济: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2)政治:力图推行

的外交政策,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1.背景(1)政治上: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日本政府采取追随美国的政策。(2)经济上:日本国土荒芜,经济衰竭,民不聊生。2.原因(1)美国的扶植:“冷战”爆发后,美国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减免战争赔偿,并向日本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2)美国占领日本期间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明治维新以来残存的封建因素。(3)日本政府重视科技与

。(4)采取了制定

等方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独立自主教育经济计划4.影响独立自主教育经济计划3.表现:1956~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4.影响(1)外交政策: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2)经济格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经济的

,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2)这些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2.目的:改变不合理的状况,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多极化3.表现:1956~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3.兴起(1)标志: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

》。(2)基本原则和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3)含义: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

,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行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4)意义①标志着

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②与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等一起,共同构成了世界多极化趋势。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霸权主义第三世界3.兴起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霸权主义第三世界【概念解读】

“欧共体”:是“欧洲共同体”的简称,成立于1967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不能把“欧共体”混同于1958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不结盟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万隆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发起的重要里程碑。【易错提醒】

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欧各国只有加强联合、协同利益,才能共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才能扭转与经济、政治大国竞争过程中的不利地位。【概念解读】【思维导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崛起【知识拓展】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成立于“冷战”时期,其成员大多数是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结盟的外交政策。【思维导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思维导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崛起【知识拓展】不结盟探究主题1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材料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问题】

据材料指出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及表现。史料探究主题探究·史料教学【解读】材料以省略号为界分为两层,构成转折关系。解读材料关键是对“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信息的理解。【结论】变化:由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原因:根源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表现:欧洲一体化、日本经济崛起、第三世界的兴起、中国的振兴等。探究主题1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史料探究探究主题2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和影响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美国跨国公司大批涌入欧洲,欧洲的公司……认为,建立更大的公司来对付日益激化的国际竞争是关键所在。——《跨国公司》材料二

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我相信,在今天这个紊乱的世界里……法德两国的紧密合作对于改造这个世界是很重要的。——1963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材料四

……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探究主题2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和影响【解读】

欧洲一体化既有现实原因即发展经济,摆脱美国控制的需要,也有历史的原因即大战频发,相同的文化背景等。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法德的和解。【结论】

(1)发展欧洲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应对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2)法、德两国实现和解。(3)影响: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启示: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当今世界要合作共赢。【问题】(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走向合作的目的是什么。(2)据材料三,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因素是什么。(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联合带来的影响和启示。【解读】欧洲一体化既有现实原因即发展经济,摆脱美国控制的【深化拓展】全面认识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特点和影响(1)原因①西欧各国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政治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也基本相同,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具有认同感。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贸易往来密切,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欧洲联合成为一种需要。③欧洲处于两极格局下,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④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为欧洲走向联合创造了条件。(2)特点①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领域扩展。②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③合作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深化拓展】全面认识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特点和影响(3)影响①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国家的政治地位,促使欧洲各国长期保持合作,推动了欧洲的和平发展。②加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③加强了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④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和广大的市场。(3)影响随堂训练即学即练·学以致用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欧共体的形成1、26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3、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5随堂训练即学即练·学以致用编者一、选择题1.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B.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C.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解析:B“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说明和冷战格局有关,但是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的联合除了在两极格局下保障自身安全外,还有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方面的考虑。一、选择题解析:B“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说明和冷战格2.(2017·山东聊城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意识到:“‘不仅要把敌人打倒,还要把它扶起来’,惟有放弃报复心态,用睦邻、平等态度构建利益共同体,仇恨才能化解。”材料现象(

)A.促使法国加入了北约组织B.推动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C.缓和了法国和苏联的矛盾D.冲击了“冷战”对抗意识解析:B据材料,法国主张与敌人(联邦德国)和解,“用睦邻、平等态度构建利益共同体”,即实现欧洲的联合,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欧洲联合的第一步,故B项正确。2.(2017·山东聊城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意识到:3.英国《旁观者》评价说:“富豪可能有能力买一所豪宅,但在世界的第一张圆桌边上,钱却不易买到一个位置。”这一评价最有可能针对的是(

)A.美国 B.苏联 C.日本 D.中国解析:C“富豪”“不易买到一个位置”表明该国为经济大国,政治小国,应指日本。3.英国《旁观者》评价说:“富豪可能有能力买一所豪宅,但在世4.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解析:B

日美同盟的主导国是美国,而不是日本,A项错误;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后,试图改变其政治侏儒的形象,凭借经济实力,追求政治大国地位,B项正确;开拓海外市场属于经济方面,与题干中日本谋求政治利益不符,C项错误;日本海外派兵,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与其军国主义的抬头有关,但并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误。4.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5.(2017·北京昌平区期末)“在从以霸权为基础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为基础、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正义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