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阿房宫赋》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阿房宫赋》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阿房宫赋》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阿房宫赋》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阿房宫赋》教案第一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节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体味“赋”的语言特点;学习使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文中形象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鉴赏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为描写增色的写作特色。

文化传承与理解:吸取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感悟作者忧国忧民、匡时济俗的情怀。【教学重点】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教学难点】透过关键句,理解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教学工具】班班通【课前读】朗读《阿房宫赋》【明确目标】【自主学习】【知识链接】1、知人论世: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文人耿介,不屑逢迎。曾为宣州、扬州等府署幕僚。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强调文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李白和杜甫称“老李杜”)。

2、“赋”作为文学体制,起源于楚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指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铺采摛文”指在语言上要使用华美的词藻。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课前预习】给划线的字注音阿房宫()廊腰缦回()囷囷焉()蜂房水涡()媵嫱()梳晓鬟()剽掠()鼎铛玉石()逦迤()锱铢()架梁之椽()庾之粟粒()横槛()不霁()何虹妃嫔()尽态极妍()管弦呕()哑()【课堂学习】梳理文章第一二段,重点词语解释

(1)六王毕,四海一()(2)盘盘焉,囷囷焉()3)不霁何虹()(4)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6)而气候不齐()

(7)杳不知其所之也()(8)雷霆乍惊()

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2)北构而西折:()

(3)廊腰缦回()(4)檐牙高啄()

(5)蜂房水涡:()(6)未云何龙:()

(7)不霁何虹:()(8)辇来于秦()

(9)朝歌夜弦()(10)鼎铛玉石()

(11)金块珠砾()

古今异义

(1)直走咸阳(2)钩心斗角

(3)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4)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5)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交流讨论】针对“自主学习”中3-4题的思考题,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教师巡堂指导。【展示点评】1、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推举发言人,回答问题,阐述观点。2、教师指导和点评。三、交流与讨论:【文本分析】

1、阅读第一段根据提示用文中语句填空

阿房宫建造历史背景:()阿房宫面积之大地域之()

阿房宫楼阁之高:()

阿房宫楼台之多:()

人们进入阿房宫内部的感受:()

2、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运用了:()手法

3、概括第一段内容

a、细写阿房宫的:()b、用一两个词概括阿房宫建筑的特点:()

阅读第二段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这一节运用了(,)手法极显宫女之(),宫廷生活之()。展示与点评(每组提出自己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问题)【布置作业】完成《学案》【教学反思】课题:《阿房宫赋》教案第二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节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体味“赋”的语言特点;学习使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文中形象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鉴赏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为描写增色的写作特色。

文化传承与理解:吸取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感悟作者忧国忧民、匡时济俗的情怀。【教学重点】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教学难点】透过关键句,理解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教学工具】班班通【课前读】朗读《阿房宫赋》【明确目标】【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课前预习】结合注释弄懂文意,解释划线字词:

(1)一人之心,万人之心()(2)秦爱纷奢()

(3)人亦念其家()(4)奈何取之尽锱铢()

(5)多于南亩之农夫()(6)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7)戍卒叫,函谷举()(8)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9)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10)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11)谁得而族灭()(12)秦人不暇自哀()

(1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交流讨论】三、交流与讨论:【文本分析】

【研习文本】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问:用连贯的()句式,用()手法;展现了秦王朝(),同时也指明秦灭亡的原因。

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注意划线字的意思)

问:作者设计了两个()兼论六国和秦的灭亡,灭亡的共同原因:()

3、根据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回答下列问题

㈠句中四处“后人”之所指是:

A.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当时的唐朝人(如杜牧);④是指秦人;

B.①②④相同,都是指秦以后唐以前的人;③是指唐以后的人;

C.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唐以后的人;

D.①④相同,都是指唐人(如杜牧),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㈡这句话表明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于:

1问:用连贯的(排比)句式,用(前后对比)手法;展现了秦王朝(奢侈,腐化,浪费,挥霍无度,穷奢极欲,滥用民力),同时也指明秦灭亡的原因。

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注意划线字的意思)

问:作者设计了两个(假设)兼论六国和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