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美术专业课教案课程_第1页
高一美术专业课教案课程_第2页
高一美术专业课教案课程_第3页
高一美术专业课教案课程_第4页
高一美术专业课教案课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美术专业课授课设计第一周:素描基础介绍、作画工具资料介绍、排线和目测比率【授课班级】:高一(11、12)班【课型】:专业课【课时安排】:8节+1晚修【授课目的】:经过介绍让学生清楚学习要具备的工具资料和其特点与作用,如何采用工具资料,经过介绍正确的坐姿引导学生养成优异的习惯:经过排线的练习学生能够熟练得用线去表达物体和学会目测的方法。【授课重点】:1,工具资料的准备;2,正确的坐姿;3,线条的训练;4,比率的测量方式。【授课难点】:1,握笔和应用手的方式;2,线条练习中的掌握:3,目测的方法和应用。【授课方法】:1,解说,示范,欣赏,比较和体验【教具】:课件,多媒体,笔,纸。【授课过程】:课时一、认识美术的工具资料,重点介绍素描工具资料:介绍素描的定义:素描,指单色做画,用线条造型。工具多为铅笔、钢笔、碳笔、毛笔等。初学者最好用铅笔,精确而必然;较易改正;教为深入刻画细部;有利于结构的塑造和调子的深入研究。素描的工具与资料说起来是较为简单的,可又是十分多样的,当它们在使用过程中时就变得十分丰富多彩了。由于素描的单色表达使工具变得十分随意,而且常常能够综合使用几种工具造成多种画面收效,所以是一个极广阔的天地,由于基础素描的任务和目的要求较为明确,所以我们从最简单的常用工具开始介绍,这时本阶段学习所需知的实质运用工具和资料。一、工具及使用铅笔:铅笔的型号有很多,有软(1B、2B、3B、4B、6B、8B)硬(HB、1H、2H、3H等)之分,硬铅笔画的线条细而淡,软铅笔画的画则粗而浓。炭笔:它画出的线条色深而富饶表现力,但是不易擦干净,对于初学者来说,炭笔不好掌握,按炭性可分为(软性、中性、硬性)。木炭条:经柳枝、藤木炭化而成,笔触粗松,浓厚,富饶表现力,且较易擦干净。纸:4开素描纸练习最好,利于学生掌握构图。笔:HB型号铅笔最好。往右排列为B、2B、3B、4B、5B,数字型号越大越深越软;往左排列为H、2H、3H、4H、5H,数字型号越大越浅越硬。作画时要灵便调治铅笔浓淡变化,先用软铅笔后用硬铅笔收效最好。橡皮:作画时少用橡皮,省得将纸表面擦毛弄花。另橡皮作为工具皴擦画面,可丰富层次感。画板、画夹与写生架:用于固定画纸,利于作画时线条直;固定与写生实物的地址,不移位;好观察画面收效。画板和画架还如同小刀,透明胶、纸笔、定画液等!!!纸张大体有手工纸、体系纸之分,体系纸又有冷压纸面、热压纸面之分。我们平时使用的水彩纸、素描纸就属于冷压纸类,它吸水性较好。我们看到的一些漂亮的钢笔画则多绘制在一些表面坚硬、圆滑的纸面上,而这类纸则是热压纸张。绘画所用的纸张品类众多,不同样的纸质表面肌理,不同样的薄厚,对于绘画者来说既有了丰富的选择余地又拥有了新的挑战。二:作画的姿势和握笔方法:作画姿势素描述生训练,一般作画姿势有两种:站立式和坐式。站立式时:要求画板放在画架上,高度适中,画板要有必然的倾斜度,不能够太凑近90°,画者一手拿笔站在画架前即可作画;坐式:画者一手拿笔,一手握住画板的上部,将画板支于膝上。要求画者上身要耸立,握画板的手臂要尽量挺直并保持足够的距离。画板与画者视线应成90°角。拿笔的手臂也要相应的前伸,并保持足够的活动范围。对腿和脚没有固定的要求,只要酣畅自如即可。用画素描时的握笔法食指轻按在离笔尖一寸处大拇指和中指自然扶住在笔身的左右两侧无名指和小指在中指下方轻扶笔身一次排开笔尖于纸面形成四十五度排线持笔方式,与写字握笔有所不同样,笔杆应握于掌下,拇指和食指夹住画笔,中指起辅助作用。笔杆与画面保持锐角(30度左右)状态,手掌与腕部不要接触画面(可用小指垫在画面上),运着手段而画出线条(特别是在画长的线条时候)排线练习:星期三下午,3课时。线条是素描训练中塑造对象的主要手段。对初学者来说,掌握线条的曲直轻重极为重要。在练习线条过程中,要注意用笔的方式,落笔时要领悟手、腕、肘的运动对线条的影响,画出线条轻重、浓淡、疏密的关系,让线条在平稳、自然、有序、顺畅中获取轻松的展现。正确的排线是两端轻,中间重的线条,方向一致,疏密平均,能变换排线方向,一层一层加深,切忌乱涂。线条是点运动的连续。在纸上的一个起点与一个终点的标志是线。任何一幅素描都是由无数线的组合而成的。而画家在画素描时所采用的第一种和次数最多的就是线。线是素描造型中的重点要素。线条的语汇很多,有直线、曲线、螺旋线,有粗线、细线、圆滑线、毛糙线、深线、浅线、硬线、软线、长线、短线、断断续续线、连点线或珠子线、纷乱线、横线、竖线等等。在素描的时候,可依照不同样的情况使用不同样的线条。训练内容:1,排直线;,排斜线;,两点拉直线。课后作业:练习排线,直线和斜线各一张。三,目测的方法,星期三,晚修。测量:测量方法有实测、目测和心测。实测就是用画笔实质测量物体的长宽高、角度以及波折度。目测:如图,注意要保持视点牢固,笔与眼的距离不变。心测:前两种方法熟悉后,走开这两种方式,用脑来测量物体的比率。练习内容:1,给出线和图形让学生测量直接的比率关系并在纸张上表现出来:课后作业:直线和斜线各3张,测量课室或授课楼等的比率关系,最少10个物体,用文字表达出来。授课反思:第二周:基本形的表现【授课年级】:高一【课型】:专业课【课时安排】:8节+1晚修【授课目的】:经过基本形体的训练提高学生对物体的形体看法和概括能力,用基本的形体去分解物体和组合物体,为今后的学习供应优异的作画思想。【授课重点】:1,基本形的种类;2,如何搜寻基本形;3,掌握好基本形的比率关系;4,用线。【授课难点】:1,概括基本形;2,用线的质量和正确3,目测比率。【授课方法】:1,解说,示范,欣赏,比较和体验【教具】:课件,多媒体,笔,纸。【授课过程】:课时一、解析基本形的种类:一,如何画基本形。1,三角形的画法:物体找出低的宽度找出中点找出高尔后连线2,方形的画法:物体在画面中画出直线找出中点保证半径画出平行相等的边线可根据纸张边缘做参照,画平和直,用余光。3,梯形的画法:图形确定底线找中点找出高和顶面连接两边4,圆形的画法:①第一画一个正方形,画出对角线,找出一个交点为圆球体的圆心点,经过此圆心点作水平线和垂直线,找出圆球体外轮廓线与正方形相切的四个切点。②尔后用“切”的方法渐次地把这个方形由方的形态变为圆的形态,先用短直线逐渐的画出圆形的大体轮廓,再调整成圆形。3、调整线条,用圆滑曲线将圆修整一下。用橡皮屡次调整,直到感觉圆形画圆了为止。5,授课延伸,让学生试一试画椭圆:其画法同上,改正方形为长方形。课后作业:课后默写以上5种基本形加一个菱形。每张8开纸2个。授课反思:二、图片写生:下午3课时课后作业:课后找自己身边物体进行用基本形分解训练,每张

8开纸

2个,画

10个物体;练习排线。授课反思:三、实物写生练习:星期三晚修摆放啤酒瓶和陶罐等物体进行写生训练,要求写生掌握好物体的基本特点,比率正确,概括基本形正确和用线自然有力度和有弹性等。途中教师进行评讲和示范。教后记第三周透视【授课年级】:高一【课型】:专业课【课时安排】:8节+1晚修【授课目的】:经过学习透视的知识点让写生能够掌握如何在平面中创建合理的立体空间,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修业生能够掌握透视的规律并能够应用到实践中间。【授课重点】:1,透视基本特点23【授课难点】:

,理解两种透视的特点;,表现透视现象;1,理解透视的规律;2,如何应用透视进行表现:3,线条的表现。【授课方法】:1,解说,示范,欣赏,比较和体验【教具】:课件,多媒体,笔,纸。【授课过程】:一、认识透视就基本看法和特点。1,看图认识我们形式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星期一,5

课时。经过以上的图片,我们能够看出客观物体因与人眼(视点)的远近距离和空间方向的不同样,在视觉上引起近大远小、近宽远窄或近长远短等形象变化,称作透视现象。运用透视规律描述物体形象,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最基本的方法。基根源理:近大远小2,透视的分类:一点透视(平行透视)两点透视(成角透视)1,平行透视:客观物体(指立方体)存在与画面平行的面时产生的透视现象。2,成角透视:客观物体(指立方体)的各个面都不与画面平行而成各种角度时的透视现象。课堂练习内容:学生经过理解图像的特点,并用尺子来表现透视现象的表现和理解其规律。课后作业:1、默写正方体的两种透视;2、找张室内设计图或教室宿舍等室内经过透视现象表现出来,如:教后感:三、写生练习:星期三下午3课时经过摆放静物学生进行练习:教后感:三、知识点延伸,加强学生的知识点的应用:晚修。学生经过练习物体总结透视的规律和加强应用。课后作业:1,学生画现实生活中的方形物体的立体图形,6个,每张8开纸2个,画一室内设计图,要求透视明确,增加上道具等。教后感:第四周方形透视几何石膏的拓展【授课年级】:高一【课型】:专业课【课时安排】:8节+1晚修【授课目的】:经过方形几何体石膏的写生与绘画牢固学生对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知识理解。【授课重点】:1,透视的基本表现;2,掌握好基本形的比率关系;3,用线,透视的关系,前大后小、前长后短、前实后虚、前重后轻等【授课难点】:1,概括基本形;2,用线的质量和正确3,目测比率。【授课方法】:1,解说,示范,欣赏,比较和体验【教具】:课件,多媒体,笔,纸。【授课过程】:1、教师示范正方体和长方体写生的过程,表达注意细节,透视原理的应用,学生观看思虑。5课时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下课前十五分钟,教师抽取十五位同学的画进行针对性评讲。3、授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