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换_第1页
新课程下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换_第2页
新课程下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换_第3页
新课程下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换_第4页
新课程下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下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换

新课程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根本手段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实施新课改,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自身角色,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一、树立新的课程观中文的“课程”一词的含意为:课,计也;程,式也,其定义经历了由“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发展到“经验本位”的课程观,再发展到“由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新课程观。在参与新课程中,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的能力,才能加深对课程概念的认识并适应课程的综合化和课程向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回归。树立“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新课程观。基础教育肩负着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又要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的双重任务。传统的教学中,人们较多关注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而忽视了后一项培养目标。因此,课程设置考虑得更多的是选拔人才及为少数人进一步深造的需要,而较少考虑大多数人在义务教育阶段后,直接进入社会、从事各种工作的需要,更无从谈起适合每个受教育者终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结果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的语文、数学等传统科目占据了较大比重,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而且课程缺乏弹性,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新课程倡导基础教育要适合每个受教育者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决不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它一方面加强了课程内部有关科目之间的横向联系;另一方面又加强了新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树立必修课、选修课、综合实践课都是培养学生的主渠道的新观念。要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以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树立新的教师观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就必须转变观念,重塑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是新课程的实践者。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出版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必须围绕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四项基本要求重新设计。传统的教学只注重应试技巧的培养,目的就是为了追求高升学率。新课程把目标定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潜能的挖掘,强调目标的全面性,重视课程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尤其重视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价值,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新课程下教师必须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改变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旧教学观念和行为。按新课程的要求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使教育真正成为发展人的主体性的教育,使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的时代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传统的教育中,教学和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在课程之外,教师只能按教科书、参考书去教,教师成为消极和被动的课程执行者。新课程倡导“教师即课程”的新理念,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要求老师积极参加课程的开发、研究和评价,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因此,新课程下老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既要根据实际教育情境的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适度的增删、调整和加工;更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斯腾豪斯率先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没有教师的参与,就没有新课程的编制。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是彼此分开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成了教育专家的专利。这样就容易导致专家研究的成果很难转化为教学的需要,老师的教育理念也难以更新,结果是“素质教育”、“新课程”总是跳不出“应试教育”与“旧课程”的怪圈。再者,新课程更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呼唤综合型教师,强调为人师者“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已须有一桶水”,要求教师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又具备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因此,新课程下,要求老师主动积极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从教书匠转变为学习者、探索者,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三、树立新的学生观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客体,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都是一个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的发展包括身心两个方面,它受到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的制约,而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过程被理解为一个有指导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处于一种相对的被动状态,这就直接消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批判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新课程倡导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其身心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了解并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以平等的心态去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每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学生被当成教师向其灌输知识的容器,而忽视对学生潜能的挖掘,教师对学生批评多,激励少,灌输多,引导少。新课程倡导每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途,坚信学生是积极向上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要以接纳、赏识、赞美、激励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是一个发展过程中的人。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教师的精力和目光聚焦在少数尖子生上,大多数中等生尤其是后进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新课程倡导每个学生是一个发展过程中的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多方面都不成熟和不完善。因此,教师要赞赏学生包括其不成熟,不仅要学会浇水施肥,更要善于修枝剪叶,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要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四、树立新的教学观“教学”是一项以帮助学生学习为目的的事业,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生的一系列事件。将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就是教学过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发展自已的个性。因此,教师的教学地位也要相应地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较少参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启示我们,学生是有思维、有思想的独立的人,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指导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地位,师教,学生学,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只能被动的倾听。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和补充。教师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交流、思考、对话,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感,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五、树立新的学习观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师除了要自已角色定位外,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学习观念。自主性学习观。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指由学生自主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处于单一的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新课程倡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处理,从而获得意义,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显然,这个过程别人无法替代,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转变为自己的学识和见解。因此,只有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他们的主体精神,培养了他们的主体能力,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使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主动、全面地发展,从而为他们将来的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探究性学习观。探究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获得科学素养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所开展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在于促使学生保持独立、持续的兴趣,丰富学习的体验,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并促使学生重新认识学习与自我,使学生的个性发展、独立思考与自由创新获得最大的空间。合作性学习观。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交往性。合作学习是在多个学习主体间展开的,具有“社会性”,因而它需要学习上的“交往”。这种教学中的交往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就完成学习任务所进行的对话和理解。这些人格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这种交往来共享信息和相互帮助。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策略常用的有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伙伴等。合作结果是相互促进和提高。终生性学习观。终生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和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传统的教学以谋取职业为手段和目标,学习只是生存发展的手段。新课程倡导终生学习的学习观,强调义务教育不仅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