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21《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满井游记》练习题练习microsoftword文档_第1页
新建21《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满井游记》练习题练习microsoftword文档_第2页
新建21《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满井游记》练习题练习microsoftword文档_第3页
新建21《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满井游记》练习题练习microsoftword文档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练习1.填空:柳宗元,字,代人,号称“唐宋八大家之一”,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最有成就的作品。《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最有名的游记散文《》中的第四篇。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篁()竹清冽()坻()嵁()佁()然俶()尔翕()忽差()互悄怆()幽邃()差()互寂寥()3.解释句子中加点的实词。(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络__________________参差__________________(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佁然__________________翕忽__________________(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寂寥__________________悄怆__________________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去4.指出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无所__________________(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以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5.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斗折蛇行(像蛇一样)C不可久居(居住)D影布石上(映)6.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7.翻译下面的句子。(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文:__________________(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译文:__________________(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__________________8.补出省略句省去的部分。(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____(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9.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1)作者怎样描写小石潭的石岸?答: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怎样侧面描写潭水的清澈?答:__________________(3)前文与第五段中的“四面竹树环合”相照应的句子有哪些?答:__________________10.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1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12.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13.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记承天寺夜游》练习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北宋_______家,_______家。和父亲_______、弟弟________________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3.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5.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6.解释加点的词。(1)解衣欲睡()(2)欣然起行()(3)念无与乐者()(4)怀民亦未寝()念无与乐者()(6)相与步于中庭()(7)盖竹柏影也()(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7.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描绘了一个空灵澄澈、宛似仙境的美妙境界。8.①段运用了的表达方式,交代了;②段运用了的表达方式,描写一幅的画面;③段运用了的表达方式,作用是。《满井游记》练习题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燕地寒()辄返()倩女()靧面()花朝节()呷浪()浃背()髻鬟()()廿二日()乍明()曝沙()浅鬣()偕数友()土膏()蹇者()罍()沙砾()鲜妍()茗者()堕事()恶能()己亥()脱笼之鹄()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冻风时作廿二日天稍和于时冰皮始解麦田浅鬣寸许呷浪之鳞凡曝沙之鸟夫不能以游堕事恶能无纪波色乍明鳞浪层层局促一室之内土膏微润娟然如拭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未百步辄返偕数友出东直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此地适与余近3.下列句中加点词均属于词类活用现象。请分别作出具体的解释。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泉:茗:罍:蹇:4.填空。《满井游记》是一篇记游小品。当时作者____________为官清闲,于早春二月出城游玩,感受春回大地的气息。他是明朝“____________”的代表人物。5。第①段中体现“燕地寒”特征的语句是哪些?6.从全文看,第①段采用了什么手法?7.第②段从哪些方面写满井春色?8.表现作者春游满井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描写初春景色的句子,写山好的句子是写水好的句子是,写树好麦好的句子是。9.写游满井的时间是____________,这一天的天气____________,这燕地余寒的特征是____________。10.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11.翻译句子:

①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②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③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④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⑤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与“娟然如拭”中“然”的用法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B.呷浪之鳞,悠然自得C.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D.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13.“之”字在文言文中使用率极高,用法多样,用作代词、结构助词、动词等等。而有一种特殊的用法,即用在主谓之间,使其在句中只充当一个成分,或做主语,或做宾语。下列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