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课件_第1页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课件_第2页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课件_第3页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课件_第4页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山东财政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11/27/20221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山东财政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的历史回顾第一阶段如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在计划经济基本框架下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初步改革,改革的重点在于国有企业。

11/27/20222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的历史回顾第二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时期,从1993年到2002年11月十六大召开。在这一时期的改革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条件下进一步探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深入到政府内部的两重职能(即社会管理职能和资产所有者职能)分离等问题。11/27/20223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的历史回顾

第三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国家所有,分级行使出资人产权”时期,改革进一步深入到政府内部的产权划分。11/27/20224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的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综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数量和规模不断上升,质量不断改善。截至2005年底,全国国有净资产约为13.01万亿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为4.37万亿元,占全国国有资产的33.6%。11/27/20225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综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实际情况看,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着资产配置不均、使用效率低下、闲置浪费比较严重、资产大量流失等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体制,防止资产流失”,进一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已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11/27/20226从实际情况看,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着资产配置按照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需要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要求,2006年,财政部明显加快了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建章立制的步伐,逐步理顺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环节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国有资产收益管理也得到了有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形成了“重点有突破、难点有进展”的发展局面。11/27/20227按照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需要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2006年5月30日,财政部公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两个《办法》在管理原则、管理体制、管理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构建起了从资产配置、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有效监管体系,使我国的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开始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11/27/202282006年5月30日,财政部公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新公布的《办法》具有以下六大特点:

一是明确了管理原则。即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二是理顺了管理体制。即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

11/27/20229新公布的《办法》具有以下六大特点:一是明确了管理原则。即资三是规范了配置程序。为了使资产配置公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办法》在配置环节规定了严格的控制原则和审批程序,体现了与预算管理的紧密结合。《办法》对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要求按照标准进行配备。对没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备。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允许重新购置。

11/27/202210三是规范了配置程序。为了使资产配置公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强化了使用管理。在资产使用环节,《办法》不但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还建立了资产调剂制度,着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即对行政事业单位中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同级财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有权调剂使用或者处置。同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及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担保等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控制和审批程序。11/27/202211四是强化了使用管理。在资产使用环节,《办法》不但要求行政事业五是加强了处置管理。为了解决处置无序、资产流失的问题,《办法》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内容和要求。即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处置。同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应当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应当采取拍卖、招投标等方式进行。11/27/202212五是加强了处置管理。为了解决处置无序、资产流失的问题,《办法六是完善了收入管理。《办法》规定: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和经营使用国有资产形成的收入以及处置国有资产获得的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11/27/202213六是完善了收入管理。《办法》规定: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和经营使为配合《办法》的实施,财政部从以下五个方面全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一是制定出台配套制度,建立健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体系。财政部根据《办法》确定的原则,研究制定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评估、统计报告及特殊资产管理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细化各个环节的管理,全面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11/27/202214为配合《办法》的实施,财政部从以下五个方面全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二是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财政部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办法、设计资产清查报表体系、开发资产清查软件,按照“整体设计、试点修正、全面铺开”三个步骤,尽快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开展一次全面的清查,真正摸清“家底”。11/27/202215二是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11/27/202215三是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财政部开发建立了全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以资产清查数据为依据,同时实时录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中央与地方、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以全面、及时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提高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11/27/202216三是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11/27/2四是全面加强各环节监督管理。财政部将按照《办法》的要求,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对资产配置、处置和产权变动事项等认真审核、从严把关;对国有资产收入形成、征缴和使用加强监督,严格管理;对资产调剂、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等工作建章立制、全面推进。努力将《办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11/27/202217四是全面加强各环节监督管理。11/27/202217五是指导推动地方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按照《办法》要求,财政部加强与地方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加强业务指导和协调,推动建立健全机构和人员;督促地方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尽快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共同搞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11/27/202218五是指导推动地方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11/27/202219《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11/27/202219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

为进一步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为编制部门预算和建设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基础,进一步促进和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并于2006年12月21日召开了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同时,财政部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财办[2006]52号)等一系列资产清查文件。研究开发了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管理系统。随后还将以资产清查数据为初始数据,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施动态管理。11/27/202220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为进一步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达到8.01万亿元,其中净资产总额达到5.31万亿元,占国有净资产总额的35.14%。

根据资产清查结果,从单位类别看,行政单位占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的25.63%,事业单位占74.37%;从级次看,中央占15.24%,地方占84.76%;从资产构成看,流动资产占37.75%,固定资产占52.19%,对外投资占2.14%,无形资产占1.09%,其他资产占6.83%。

本次资产清查的基准日为2006年12月31日。清查的范围为基准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执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

11/27/202221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显示,截至200通过资产清查,也发现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账实不符,存在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等现象;

二是人均资产相差悬殊,不同地区、不同级次、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之间,资产配置水平差距较大;

三是资产使用效益需进一步提高,资产闲置、低价出租、无偿出借等现象较为普遍,资源整合、共享共用水平较低;

四是存在资产流失风险,一些单位存在资产处置不按规定程序报批、往来款项长期得不到清理、对外投资管理较为混乱等问题;

五是资产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部分部门、地方和单位没有设立或明确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负责资产管理工作,职责分工不够明确。11/27/202222通过资产清查,也发现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第1部分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分类一、国有资产的概念(一)广义国有资产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益、拨款、接受捐赠、凭借国家权利取得或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种类型的财产或财产权利。包括:经营性资产国家以各种形式形成的对企业投资及其收益等经营性资产。11/27/202223第1部分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分类一、国有资产的概念11/2非经营性资产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形成的非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国家依法拥有的土地、森林、河流、矿藏等。11/27/202224非经营性资产11/27/202224(二)狭义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及其权益。具体包括: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转作经营的资产国有资源中投入生产经营过程的部分。11/27/202225(二)狭义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11/27/202225二、国有资产的分类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资产、资源性资产(一)经营性国有资产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及其权益。即从事产品生产、流通、经营服务等领域,以营利为主要目的,依法经营或使用,其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11/27/202226二、国有资产的分类11/27/202226特点:运动性——通过不断运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增值。增值性——通过运动,与劳动力相结合实现增值。经营方式的多样性——直接经营、间接经营、委托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经营、联合经营等。11/27/202227特点:11/27/202227(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国家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的国家所有的资产。11/27/202228(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11/27/202228特点:配置领域的非生产性使用目的的服务性资金补偿、扩充的非直接性占有、使用的无偿性11/27/202229特点:11/27/202229(三)资源性国有资产在人们现有的知识、科技水平条件下,对某种资源的开发,能带来一定经济价值的国有资源。11/27/202230(三)资源性国有资产11/27/202230特点:品种的稀缺性数量的有限性品质的复杂性分布的矢衡性11/27/202231特点:11/27/202231第2部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

理的主要内容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任务及机构(一)基本原则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的基本原则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11/27/202232第2部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

(二)主要任务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包括: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报告等。明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关系,实施产权管理

通过产权登记、产权界定等基础工作,明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权和事业单位的占有、使用权。国家通过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行使所有者管理职能,事业单位行使占有、使用者管理职能,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11/27/202233(二)主要任务11/27/202233保障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建立完整的帐卡,准确全面反映国有资产的存量状况;严格管理制度,明确使用责任,落实各项措施,使国有资产管理做到制度化、程序化;建立统计报告制度,及时掌握资产使用及增减变动情况。11/27/202234保障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11/27/202234推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节约、有效使用

合理配置:①按照行政事业发展规律和要求,保证各项事业发展有充足的资源供给,避免出现结构性失衡;②按照物尽其用原则,对事业单位中长期闲置不用的资产积极进行调剂,加快资产合理流动,实现优化配置,充分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益。

11/27/202235推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节约、有效使用11/27/2对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转作经营性的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并监督其实现保值增值。

对事业单位“非转经”,应坚持有偿使用原则,通过征收国有资产占用费,将一部分资产收益集中起来,用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对事业单位用国有资产开办的企业和经营单位,按《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监管,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11/27/202236对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转作经营性的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并监督其实现(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11/27/202237(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及其职责11/27/20223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分三类)基础管理:产权登记、资产评估与清查管理,资产信息与报告管理(管理侧重于做好数据基础管理,实现动态监督)使用性管理:资产的配置及使用管理(管理侧重于促使资产节约,高效运用)产权的变更和处置管理:资产处置、产权登记和产权纠纷处理管理(管理侧重于保证资产在产权变动时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11/27/202238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事业单位国有基础管理:产权(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及使用管理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规定的配置标准;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应当从严控制,合理配置。对于长期闲置、低效运转或超标准配置的资产,原则上由主管部门进行调剂;跨部门、跨地区的资产调剂应报同级或共同上一级的财政部门批准。11/27/202239(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及使用管理11/27/202239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申请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按下列程序报批:①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提出下一年度拟购资产的品目、数量,测算经费额度,报主管部门批准;②主管部门根据资产存量状况和资产配置标准,审核、汇总事业单位资产购置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③同级财政部门根据主管部门审核意见,对资产购置计划进行审批;④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的资产购置计划,应列入年度部门预算,并在上报年度部门预算时附送批复文件等,作为财政部门批复部门预算的依据。11/27/202240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申请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按事业单位用其他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应当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事业单位购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11/27/202241事业单位用其他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报主管部门审批;主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国有资产的使用包括:自用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方式。应当建立健全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清查,做到帐帐、帐卡、帐实相符,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防止无形资产流失。11/27/202242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11/27/202242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对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和出借的资产实行专项管理,并在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相关信息进行充分披露。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行为的风险控制。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11/27/202243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处置方式: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处置审批: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和车辆的处置,货币性资产损失的核销,以及单位价值或批量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处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规定限额以下的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11/27/202244(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11/27/202244处置原则: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事业单位出售、出让、转让、变卖资产数量较多或价值较高的,应当通过拍卖等市场竟价方式公开处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11/27/202245处置原则: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与产权纠纷处理管理1、产权登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是国家对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登记,依法确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权的行为。11/27/202246(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与产权纠纷处理管理11/27/登记机构:事业单位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或经同级财政部门授权的主管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并由财政部门或授权部门核发《产权登记证》。登记内容:单位名称、住所、负责人及成立时间;单位性质、主管部门;单位资产总额、国有资产总额、主要实物资产额及使用状况、对外投资情况;其他需要登记的事项。11/27/202247登记机构:事业单位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或经同级财政部门授权的主登记规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①新设立的事业单位,办理占有产权登记;②发生分立、合并、部分改制,以及隶属关系、单位名称、住所和单位负责人等产权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事业单位,办理变更产权登记;③依法撤消或整体改制等原因被清算、注销的事业单位,办理注销产权登记。11/27/202248登记规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11登记变更: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和变更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实行定期检查。11/27/202249登记变更: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和变更产权登2、产权纠纷与单位间的纠纷:事业单位与其他国有单位之间发生国有资产产权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向同级或共同上一级财政部门申请调解或裁定,必要时报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处理。与个人间的纠纷:事业单位与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之间发生产权纠纷的,事业单位应当提出拟处理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照司法程序处理。11/27/20225011/27/202250(四)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管理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管理(1)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国有资产进行评估:(即评估条件)①整体或部分改制为企业;②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③合并、分立、清算;④资产拍卖、转让、置换;⑤整体或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⑥确定涉讼资产价值;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进行评估的事项。11/27/202251(四)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管理11/27/2022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①经批准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资产无偿划转;②行政、事业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之间的合并、资产划转、置换和转让;③发生其他不影响国有资产权益的特殊产权变动行为,报经同级财政部门确认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的。11/27/202252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11/27/2(2)评估机构应当由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3)评估制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核准和备案工作按照国家有关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的规定执行。11/27/202253(2)评估机构11/27/202253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管理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清查,应当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按规定程序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立项后组织实施。清查条件: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清查。①根据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本级政府实际工作需要,被纳入统一组织的资产清查范围的;②进行重大改革或整体、部分改制为企业的;11/27/202254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管理11/27/202254③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严重损失的;④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或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流失的;⑤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大变化的;⑥同级财政部门认为应当进行资产清查的其他情形。11/27/202255③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严重损失的;11/27/清查内容:基本情况清理、帐务清理、损益认定、资产核实和完善制度等。11/27/202256清查内容:基本情况清理、帐务清理、损益认定、资产核实和完善制(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及时将资产变动信息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对本单位资产实行动态管理。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格式、内容及要求,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状况定期做出报告。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资产信息报告,全面、动态地掌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建立和完善资产与预算有效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1/27/202257(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11/27/202257(六)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管理1、监督检查管理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责任制,将资产监督、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个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应当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11/27/202258(六)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管理11/27/202、法律责任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及其人员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处理、处分。11/27/2022592、法律责任11/27/202259三、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管理(一)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主要方式兴办实体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其他方式11/27/202260三、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管理11/27/2(二)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1、重新划定管理的范围按照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将那些本应按企业化原则进行运作的机构,从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按照一般营利性国有企业管理的方法来进行管理,并最终使国有资产从这些领域中基本退出,缩短国有资产管理的战线,使事业单位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服务。

11/27/202261(二)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11/22、实施综合管理严格执行审批制度。非转经要报主管部门审查核实,经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按《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其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建立专项管理制度。实行专项登记、实行专项考核。11/27/2022622、实施综合管理11/27/202262资产收益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坚持有偿使用原则,合理收取资产占用费。其实质是将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获取的收益,部分纳入政府预算,统一管理和分配使用。坚持国家所有的性质不变。对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创办的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企业,应按照《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实施监督管理。11/27/202263资产收益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11/27/202263(三)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审批程序

单位申报

主管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审批产权变更11/27/202264(三)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审批程序

11/2第3部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

理的主要内容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主要任务与内容(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主要任务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资产使用、资产处置、产权登记、产权纠纷调处、资产报告等。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监管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11/27/202265第3部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

理(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主要内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产权登记、资产清查、资产统计报告和监督检查等。11/27/202266(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主要内容11/27/202266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坚持“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基本原则。2、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必须将坚持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11/27/202267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1/27/2022三、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1、实现行政性国有资产占用的公平首先要摸清行政性国有资产的“家底”其次要研究定额标准,即实物资产定额、标准费用定额、财政预算定额2、提高行政性国有资产使用的效率3、切实减轻各级财政的负担

11/27/202268三、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11/27/202268四、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及职责1、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

——监督检查

2、行政单位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

——组织实施11/27/202269四、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及职责11/27/202269五、行政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1、配置原则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与行政单位履行职能需要相适应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勤俭节约,从严控制11/27/202270五、行政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11/27/202270(二)配置程序:P145(三)配置处理11/27/202271(二)配置程序:P14511/27/202271六、行政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建立健全使用管理制度,做好使用管理工作定期清查盘点,建立管理责任制不得用国有资产对外担保,按规定对外出租、出借11/27/202272六、行政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11/27/202272七、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1、处置范围闲置资产因技术原因并经过科学论证确需报废、淘汰的资产因单位分立、撤消、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发生的产权或使用权转移的资产盘亏、呆帐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已超过使用年限无法使用的资产其他情形11/27/202273七、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11/27/2022732、处置规定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处置审批:资产处置应由行政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审核鉴定,提出意见,按审批权限报送审批.审批权限和处置办法,按《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原则:按公开、公正、公平原则进行资产处置.收入管理:处置变价收入和残值收入,按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11/27/2022742、处置规定11/27/202274八、行政单位国有资产评估管理1、评估条件取得的没有原始价格凭证的资产拍卖、有偿转让、置换国有资产其他情形11/27/202275八、行政单位国有资产评估管理11/27/2022752、评估制度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3、评估责任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对所提供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11/27/2022762、评估制度11/27/202276九、行政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管理

行政单位与非行政单位、组织或者个人之间发生产权纠纷,由行政单位提出处理意见,并报经财政部门同意后,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照司法程序处理。11/27/202277九、行政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管理11/27/202277十、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统计报告管理(一)建立资产登记档案

(二)报送资产统计报告11/27/202278十、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统计报告管理11/27/202278十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一)监督检查人员构成:财政部门、行政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内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国有资产登记和统计数字的准确性;国有资产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资产处置的审批情况和资产保全情况等。(二)法律责任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处理11/27/202279十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11/27/211/27/20228011/27/202280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山东财政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11/27/202281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山东财政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的历史回顾第一阶段如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在计划经济基本框架下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初步改革,改革的重点在于国有企业。

11/27/202282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的历史回顾第二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时期,从1993年到2002年11月十六大召开。在这一时期的改革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条件下进一步探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深入到政府内部的两重职能(即社会管理职能和资产所有者职能)分离等问题。11/27/202283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的历史回顾

第三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国家所有,分级行使出资人产权”时期,改革进一步深入到政府内部的产权划分。11/27/202284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的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综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数量和规模不断上升,质量不断改善。截至2005年底,全国国有净资产约为13.01万亿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为4.37万亿元,占全国国有资产的33.6%。11/27/202285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综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实际情况看,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着资产配置不均、使用效率低下、闲置浪费比较严重、资产大量流失等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体制,防止资产流失”,进一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已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11/27/202286从实际情况看,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着资产配置按照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需要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要求,2006年,财政部明显加快了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建章立制的步伐,逐步理顺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环节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国有资产收益管理也得到了有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形成了“重点有突破、难点有进展”的发展局面。11/27/202287按照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需要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2006年5月30日,财政部公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两个《办法》在管理原则、管理体制、管理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构建起了从资产配置、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有效监管体系,使我国的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开始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11/27/2022882006年5月30日,财政部公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新公布的《办法》具有以下六大特点:

一是明确了管理原则。即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二是理顺了管理体制。即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

11/27/202289新公布的《办法》具有以下六大特点:一是明确了管理原则。即资三是规范了配置程序。为了使资产配置公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办法》在配置环节规定了严格的控制原则和审批程序,体现了与预算管理的紧密结合。《办法》对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要求按照标准进行配备。对没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备。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允许重新购置。

11/27/202290三是规范了配置程序。为了使资产配置公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强化了使用管理。在资产使用环节,《办法》不但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还建立了资产调剂制度,着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即对行政事业单位中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同级财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有权调剂使用或者处置。同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及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担保等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控制和审批程序。11/27/202291四是强化了使用管理。在资产使用环节,《办法》不但要求行政事业五是加强了处置管理。为了解决处置无序、资产流失的问题,《办法》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内容和要求。即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处置。同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应当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应当采取拍卖、招投标等方式进行。11/27/202292五是加强了处置管理。为了解决处置无序、资产流失的问题,《办法六是完善了收入管理。《办法》规定: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和经营使用国有资产形成的收入以及处置国有资产获得的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11/27/202293六是完善了收入管理。《办法》规定: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和经营使为配合《办法》的实施,财政部从以下五个方面全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一是制定出台配套制度,建立健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体系。财政部根据《办法》确定的原则,研究制定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评估、统计报告及特殊资产管理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细化各个环节的管理,全面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11/27/202294为配合《办法》的实施,财政部从以下五个方面全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二是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财政部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办法、设计资产清查报表体系、开发资产清查软件,按照“整体设计、试点修正、全面铺开”三个步骤,尽快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开展一次全面的清查,真正摸清“家底”。11/27/202295二是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11/27/202215三是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财政部开发建立了全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以资产清查数据为依据,同时实时录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中央与地方、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以全面、及时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提高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11/27/202296三是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11/27/2四是全面加强各环节监督管理。财政部将按照《办法》的要求,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对资产配置、处置和产权变动事项等认真审核、从严把关;对国有资产收入形成、征缴和使用加强监督,严格管理;对资产调剂、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等工作建章立制、全面推进。努力将《办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11/27/202297四是全面加强各环节监督管理。11/27/202217五是指导推动地方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按照《办法》要求,财政部加强与地方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加强业务指导和协调,推动建立健全机构和人员;督促地方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尽快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共同搞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11/27/202298五是指导推动地方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11/27/202299《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11/27/202219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

为进一步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为编制部门预算和建设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基础,进一步促进和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并于2006年12月21日召开了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同时,财政部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财办[2006]52号)等一系列资产清查文件。研究开发了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管理系统。随后还将以资产清查数据为初始数据,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施动态管理。11/27/2022100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为进一步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达到8.01万亿元,其中净资产总额达到5.31万亿元,占国有净资产总额的35.14%。

根据资产清查结果,从单位类别看,行政单位占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的25.63%,事业单位占74.37%;从级次看,中央占15.24%,地方占84.76%;从资产构成看,流动资产占37.75%,固定资产占52.19%,对外投资占2.14%,无形资产占1.09%,其他资产占6.83%。

本次资产清查的基准日为2006年12月31日。清查的范围为基准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执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

11/27/2022101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显示,截至200通过资产清查,也发现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账实不符,存在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等现象;

二是人均资产相差悬殊,不同地区、不同级次、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之间,资产配置水平差距较大;

三是资产使用效益需进一步提高,资产闲置、低价出租、无偿出借等现象较为普遍,资源整合、共享共用水平较低;

四是存在资产流失风险,一些单位存在资产处置不按规定程序报批、往来款项长期得不到清理、对外投资管理较为混乱等问题;

五是资产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部分部门、地方和单位没有设立或明确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负责资产管理工作,职责分工不够明确。11/27/2022102通过资产清查,也发现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第1部分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分类一、国有资产的概念(一)广义国有资产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益、拨款、接受捐赠、凭借国家权利取得或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种类型的财产或财产权利。包括:经营性资产国家以各种形式形成的对企业投资及其收益等经营性资产。11/27/2022103第1部分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分类一、国有资产的概念11/2非经营性资产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形成的非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国家依法拥有的土地、森林、河流、矿藏等。11/27/2022104非经营性资产11/27/202224(二)狭义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及其权益。具体包括: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转作经营的资产国有资源中投入生产经营过程的部分。11/27/2022105(二)狭义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11/27/202225二、国有资产的分类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资产、资源性资产(一)经营性国有资产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及其权益。即从事产品生产、流通、经营服务等领域,以营利为主要目的,依法经营或使用,其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11/27/2022106二、国有资产的分类11/27/202226特点:运动性——通过不断运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增值。增值性——通过运动,与劳动力相结合实现增值。经营方式的多样性——直接经营、间接经营、委托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经营、联合经营等。11/27/2022107特点:11/27/202227(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国家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的国家所有的资产。11/27/2022108(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11/27/202228特点:配置领域的非生产性使用目的的服务性资金补偿、扩充的非直接性占有、使用的无偿性11/27/2022109特点:11/27/202229(三)资源性国有资产在人们现有的知识、科技水平条件下,对某种资源的开发,能带来一定经济价值的国有资源。11/27/2022110(三)资源性国有资产11/27/202230特点:品种的稀缺性数量的有限性品质的复杂性分布的矢衡性11/27/2022111特点:11/27/202231第2部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

理的主要内容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任务及机构(一)基本原则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的基本原则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11/27/2022112第2部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

(二)主要任务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包括: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报告等。明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关系,实施产权管理

通过产权登记、产权界定等基础工作,明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权和事业单位的占有、使用权。国家通过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行使所有者管理职能,事业单位行使占有、使用者管理职能,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11/27/2022113(二)主要任务11/27/202233保障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建立完整的帐卡,准确全面反映国有资产的存量状况;严格管理制度,明确使用责任,落实各项措施,使国有资产管理做到制度化、程序化;建立统计报告制度,及时掌握资产使用及增减变动情况。11/27/2022114保障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11/27/202234推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节约、有效使用

合理配置:①按照行政事业发展规律和要求,保证各项事业发展有充足的资源供给,避免出现结构性失衡;②按照物尽其用原则,对事业单位中长期闲置不用的资产积极进行调剂,加快资产合理流动,实现优化配置,充分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益。

11/27/2022115推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节约、有效使用11/27/2对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转作经营性的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并监督其实现保值增值。

对事业单位“非转经”,应坚持有偿使用原则,通过征收国有资产占用费,将一部分资产收益集中起来,用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对事业单位用国有资产开办的企业和经营单位,按《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监管,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11/27/2022116对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转作经营性的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并监督其实现(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11/27/2022117(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及其职责11/27/20223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分三类)基础管理:产权登记、资产评估与清查管理,资产信息与报告管理(管理侧重于做好数据基础管理,实现动态监督)使用性管理:资产的配置及使用管理(管理侧重于促使资产节约,高效运用)产权的变更和处置管理:资产处置、产权登记和产权纠纷处理管理(管理侧重于保证资产在产权变动时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11/27/2022118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事业单位国有基础管理:产权(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及使用管理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规定的配置标准;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应当从严控制,合理配置。对于长期闲置、低效运转或超标准配置的资产,原则上由主管部门进行调剂;跨部门、跨地区的资产调剂应报同级或共同上一级的财政部门批准。11/27/2022119(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及使用管理11/27/202239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申请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按下列程序报批:①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提出下一年度拟购资产的品目、数量,测算经费额度,报主管部门批准;②主管部门根据资产存量状况和资产配置标准,审核、汇总事业单位资产购置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③同级财政部门根据主管部门审核意见,对资产购置计划进行审批;④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的资产购置计划,应列入年度部门预算,并在上报年度部门预算时附送批复文件等,作为财政部门批复部门预算的依据。11/27/2022120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申请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按事业单位用其他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应当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事业单位购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11/27/2022121事业单位用其他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报主管部门审批;主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国有资产的使用包括:自用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方式。应当建立健全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清查,做到帐帐、帐卡、帐实相符,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防止无形资产流失。11/27/2022122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11/27/202242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对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和出借的资产实行专项管理,并在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相关信息进行充分披露。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行为的风险控制。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11/27/2022123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处置方式: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处置审批: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和车辆的处置,货币性资产损失的核销,以及单位价值或批量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处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规定限额以下的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11/27/2022124(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11/27/202244处置原则: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事业单位出售、出让、转让、变卖资产数量较多或价值较高的,应当通过拍卖等市场竟价方式公开处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11/27/2022125处置原则: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与产权纠纷处理管理1、产权登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是国家对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登记,依法确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权的行为。11/27/2022126(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与产权纠纷处理管理11/27/登记机构:事业单位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或经同级财政部门授权的主管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并由财政部门或授权部门核发《产权登记证》。登记内容:单位名称、住所、负责人及成立时间;单位性质、主管部门;单位资产总额、国有资产总额、主要实物资产额及使用状况、对外投资情况;其他需要登记的事项。11/27/2022127登记机构:事业单位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或经同级财政部门授权的主登记规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①新设立的事业单位,办理占有产权登记;②发生分立、合并、部分改制,以及隶属关系、单位名称、住所和单位负责人等产权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事业单位,办理变更产权登记;③依法撤消或整体改制等原因被清算、注销的事业单位,办理注销产权登记。11/27/2022128登记规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11登记变更: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和变更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实行定期检查。11/27/2022129登记变更: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和变更产权登2、产权纠纷与单位间的纠纷:事业单位与其他国有单位之间发生国有资产产权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向同级或共同上一级财政部门申请调解或裁定,必要时报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处理。与个人间的纠纷:事业单位与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之间发生产权纠纷的,事业单位应当提出拟处理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照司法程序处理。11/27/202213011/27/202250(四)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管理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管理(1)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国有资产进行评估:(即评估条件)①整体或部分改制为企业;②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③合并、分立、清算;④资产拍卖、转让、置换;⑤整体或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⑥确定涉讼资产价值;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进行评估的事项。11/27/2022131(四)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管理11/27/2022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①经批准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资产无偿划转;②行政、事业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之间的合并、资产划转、置换和转让;③发生其他不影响国有资产权益的特殊产权变动行为,报经同级财政部门确认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的。11/27/2022132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11/27/2(2)评估机构应当由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3)评估制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核准和备案工作按照国家有关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的规定执行。11/27/2022133(2)评估机构11/27/202253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管理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清查,应当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按规定程序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立项后组织实施。清查条件: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清查。①根据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本级政府实际工作需要,被纳入统一组织的资产清查范围的;②进行重大改革或整体、部分改制为企业的;11/27/2022134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管理11/27/202254③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严重损失的;④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或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流失的;⑤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大变化的;⑥同级财政部门认为应当进行资产清查的其他情形。11/27/2022135③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严重损失的;11/27/清查内容:基本情况清理、帐务清理、损益认定、资产核实和完善制度等。11/27/2022136清查内容:基本情况清理、帐务清理、损益认定、资产核实和完善制(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及时将资产变动信息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对本单位资产实行动态管理。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格式、内容及要求,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状况定期做出报告。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资产信息报告,全面、动态地掌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建立和完善资产与预算有效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1/27/2022137(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11/27/202257(六)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管理1、监督检查管理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责任制,将资产监督、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个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应当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11/27/2022138(六)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管理11/27/202、法律责任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及其人员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处理、处分。11/27/20221392、法律责任11/27/202259三、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管理(一)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主要方式兴办实体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其他方式11/27/2022140三、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管理11/27/2(二)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1、重新划定管理的范围按照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将那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