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建议收藏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建议收藏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建议收藏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建议收藏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心理学参考书周晓虹:《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社会心理学一第四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壹心理网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社会心理学的界定(一)国外代表性观点1.格尔登•奥尔波特(GWlport,1968):是旨在理解或解释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实际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的影响。2消和康斯坦佐(Shaw&Constanzo,1982)是关于作为社会刺激之反应的个人行为的科学研究。.埃尔伍德(Ellwood,1925)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它所关心的是人类群体行为的心理学解释。.尹恩•罗伯逊(198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人类行为主要取决于人们所属的群体和群体间的互动及影响(二)我国代表性观点.吴江霖: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沙莲香: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相互影响的主体反应,而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和规律的具体科学。.孙晔: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周晓虹: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包括内隐与外显两个方面)。界定社会心理学需考虑:.行为的界定狭义:外显行为广义:既包括内在心理也包括外显行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人对社会刺激的全部反应.反应的主体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群体个体心理:强调对外界情境的反应以及在生平情境中的历史积淀;群体心理:强调群际空间里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民族心理:强调文化背景和时间纬度。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区别;本尼迪克特:《菊与刀》.个人或群体的反应受到各种社会、文化、人格及生物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二、研究领域(一)个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个人的知觉与自我意识、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人格发展、应激与情绪问题(二)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从众和模仿等(三)群体心理群体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影响、群体领导人的行为、群体行为、民族心理、性别差异心理等(四)应用社会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介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间的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二)三种种研究取向心理学取向:麦独孤:本能论一人类的一切社会行为归之于本能。弗罗德•奥尔波特(F・H-Allport):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推进了用实验研究社会心理学的传统以及对社会促进现象的研究。社会学取向:罗斯:着重研究群体生活,其中模仿和暗示在群体活动中起关键作用;社会控制论。文化人类学取向:通过比较文化的调查与访问,或在自然情境中对人们行为进行系统观察,或对档案材料进行分析、使用等来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一、孕育时期美社会心理学家霍兰德称其为社会哲学阶段时期跨度较长:古希腊至19世纪上半叶理论来源(母体):西欧的思辨哲学在这一时期,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观点划分出来,但也有不少涉及这个领域的思想。1、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人性的研究他们认为,人性虽然不能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苏格拉底说过:“如果善不是由于本性就是善的,岂不是由于教育而成的么?〃从这一观点来看,人性及人的行为是由社会决定的。因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设计一种社会,使其中的孩子能够由适当的教育加以适当的塑造。柏拉图的理想主义观点在后来的社会哲学家康德、歌德和卢梭等人的学说中继承下来,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认为,人具有潜在的善性,使人趋向邪恶的是邪恶的社会;因此,改变人性的前提在于改变社会。2、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社会源于人的自然本性,而人性又是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因此,改变人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亚里士多德为当代社会心理学直接开辟了诸多研究领域:“现代社会心理学许多有关态度或劝说的研究是与亚里士多德直接联系着的。他在《诗学》中提出的“宣泄说”孕育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说”,并进而影响到当代社会心理学对人类侵犯行为的研究。二、形成时期(社会经验论阶段)时间: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1859年,德国人M.拉扎勒斯和H.施泰因尔联袂主编《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借助哲学、人类学和史学的取向,对民族群体的语言、风俗、习惯进行研究。1897年,美国人特里普利特对“竞争”现象进行了全新的研究,这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首次实验结果;1908年,这一年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分别出版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同名教科书一一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三大直接来源之一: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早在1807年,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就曾论及不同于个体精神的绝对精神。在黑格尔那里,个人是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只有作为某种普遍物的成员才能表现自己”。此后,哲学家拉扎勒斯和语言学家斯泰因塔尔提出,历史的主要力量是“民族精神”或“整体精神”,并由此成为民族心理学的直接缔造者。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深受黑格尔的影响,他历时20年(1900—1920)写出了十卷本的《民族心理学》。冯特认为,民族心理学的较为合适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由共同的人类生活所创造的那些精神产品,因此,仅凭个体意识是无法对它加以说明的。比如,语言、神话和习俗就不是由个体创造的,而是社会的产物;因此,民族心理学应当采用自己的方法对这类文化产品进行分析。三大直接来源之一: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这一理论形态是法国早期社会学的直接产物,塔德在他的著作《模仿律》(1890年)中创设了模仿理论,并借此来解释人的全部社会行为。塔德写道:“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并且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连犯罪也是通过暗示、模仿和欲望等社会原因产生的。由于塔德将模仿和暗示视为最简化的个人活动,因此他认为对群体行为最为成功的说明应该是个体的或心理学的,而不是社会学的。迪尔凯姆则与此恰恰相反,他认为社会的事情是无法还原到个人水平的。因此,社会心理学只能从群体开始并终至于群体。三大直接来源之一:英国的本能心理学沿着达尔文的进化论线索,麦独孤探讨了个体行为的动力问题,并将这种动力毫不犹豫地归为人的本能。在他那本标志着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年)中,麦独孤坦率地写道:”……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不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的基本源泉或动力……〃。他在该书中列举了诸如求食、拒绝、求新、逃避、斗争、性及生殖、母爱、合群、支配、服从、创造、建设等12种本能,并认为正是从这类潜伏在行为背后的本能中衍生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三、确立时期(社会分析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起,伴随着各种实证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在其整个历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转折,大踏步地走向科学。192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奥尔波特对群体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一书一一标志着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具体特征为: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和个体研究从普遍论转变为特殊论。二战至20世纪50年代末的迅速发展主要的研究包括:(1)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围绕信仰、偏见、说服、宣传以及态度改变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的典范是霍夫兰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进行的沟通与说服及态度改变关系的研究;(2)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根据他对1940年进行的战时美国总统选举的调查发表了《人民的选择》(1945年)一书,对大众传播的社会与心理功能进行了出色的论述。四、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一一危机与挑战20世纪60年代以后实验方法的不足实验方法的外在效度问题,过度依靠实验方法;学术取向上以个人主义为主,过度关注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缺乏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进行解释的理论。五、社会心理学趋向1.社会性增强;2.各种研究取向相综合;3.本土化。案例:克劳兹为什么开枪?克劳兹是在纽约某一贫民区长大的孩子,刚刚过了他20岁的生日。他的父母在他10岁的时候离婚了,父亲因为吸毒和抢劫被判入狱,母亲也抛弃了他。克劳兹从小就和一群小流氓在一起偷窃、抢劫、吸毒什么事情都干过。在去年的12月25日圣诞夜,他趁着一个小商店店主全家过圣诞节的机会,从小商店后面的窗户爬进去,偷了一大包东西出来。在他刚刚觉得大功告成的时候,正在附近巡夜的警察皮特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皮特喝令克劳兹站在原地,但克劳兹并没有理会皮特,而是撒腿就跑。皮特鸣枪示警,这时克劳兹也拔出自己携带的手枪,向皮特射击并打伤了皮特,克劳兹也因此得以逃脱。一年以后,克劳兹在抢劫银行的时候被警察抓捕归案,他因为一系列的罪行被判终生监禁。对于这件事,不同的理论会怎样解释呢?一、本能论代表人物:麦独孤、弗洛伊德、劳伦兹主要观点:人类的所有行为,包括社会行为,可以用个体的生物本质加以解释。例如:本能、遗传差异不足: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我们应重视它,但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二)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主要观点:强调早期的学习决定行为方式,在任何情境下每个人都会学到某种行为,在多次学习之后还会成为习惯,以后当相同或类似的情境再次出现时,个体将会采取惯用的方式做反应。人类学习主要的三种机制:联结:经典条件作用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模仿:通过观察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来学习社会态度与行为不足:强调过去经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忽视当时的情境细节;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于外在环境,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三)认知理论代表人物:费斯廷格、凯利主要观点:人的行为决定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与加工过程。对环境的知觉、组织及解释影响了一个人对社会情境的反应。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术语(一)变量是指,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操纵或测量的条件、现象或特征。.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用以确定对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的影响;因变量:研究所测量的变量。(例如:噪音水平对人利他行为的影响).操作性定义通过一定操作测量某个概念的做法,就叫作概念的操作性定义。一个操作性定义可能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概念.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1)相关关系:两个变量的值一同变化,即一个变化另一个也随着变化;正相关:两个变量的值一同增加或减少负相关:一个数值增加而另一个数值减少(2)因果关系:一个变量是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原因(3)两个变量之间相关,不一定具备因果关系;有时相关关系中也存在因果关系。(二)效度和信度.效度:研究操作是否能够解释研究结论以及研究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的评价指标;(1)内在效度:研究结论能被有把握解释的程度;(2)外在效度:概括程度或研究结论能被推广到研究情境以外的程度。.信度:是指一个测量所得分数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测得的分数的可重复性。二、具体方法(一)实验法对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尽可能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实验室实验法: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很高程度的控制;优点:对自变量高度控制,较好控制无关变量(内在效度高);易于反应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缺点:外在效度低;难以消除被试者的反应倾向性和实验者对被试者的影响(期待效应).现场实验法:对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研究者在现场呈现一定的刺激,观察被试者的反应;优点:不会出现被试的反应倾向问题;外在效度较高;缺点:自变量的控制程度较低;无关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大。.实验设计的概念(1)被试与主试被试:参与实验研究的人;(注意:与研究对象不同) 主试:研究者本人或研究者请来协助操作实验变量的人。(2)事前测验和事后测验例:研究噪音对人们解决难题的能力的影响安排一组被试去完成某项确定的任务,然后定期把急速而尖锐的噪音引入实验情境,并测量他们的完成情况。问题1:能否得出噪音对人们完成任务的能力有影响的结论?不能,不知道人们在正常情况下完成任务的水平,无法进行对比前测与后测的定义:在一项实验设计中,通常要对因变量进行两次前后相同的测量。第一次是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前,称为前测;第二次则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后,称为后测。研究者通过比较前测与后测的结果,来衡量因变量在给予刺激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反映实验刺激对因变量所产生的影响。问题2:经过前测与后测之后,发现在后测中,人们完成任务的水平较低,是否就能得出噪音对人们完成任务的能力有影响的结论?(3)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组人;控制组:与实验组在性质上接近,但不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组人,也称作对照组。(4)随机分组使每个被试都具有被分配到实验组或控制组同等的机会,保证两组被试的初始状态相同。.实验设计的实质实验设计的实质是考虑如何操作及控制变量。其主要目的和功能是使自变量的变异尽可能地大而误差变量的变异尽可能地小,同时对无关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途径:排除无关变量或使其保持恒定;将被试随机分组;区组设计;使无关变量成为实验中的一个自变量(二)调查法(一)访谈调查1、访谈调查的特点访谈有助于取得完整的资料;有助于对问题做深入探讨;一般不会出现所答非所问现象;有助于控制调查情景;访谈对访问员依赖性大,容易使结果不客观;访问员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助有时是不利因素;对一些敏感问题,被访者不愿意真实回答(三)观察法主要特点:研究者在不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观察和记录客观发生的事实。形式:.一般观察法:研究者不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观察并记录研究对象;2.参与观察法:研究者参加到研究的群体中,作为群体中一个普通成员与其他成员一起活动,同时对他人活动进行观察和记录。优缺点优点:现实性较高缺点:对自变量缺乏控制,难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若被观察者意识到他们正在受到观察,行为变现可能会有所不同,使观察结果不够真实。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步骤(一)研究问题的确定(二)查阅参考文献(三)研究设计确定研究方法、对象、时间、工具、过程(四)资料或数据结果的分析讨论(五)做出研究结论(六)撰写研究报告四、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一)偏向问题1、研究者的偏向一一期效待应 解决方法:尽一切可能将实验情境同一化、规范化。2、被试的偏向被试的偏向主要来源:(1)被试知道自己在充当被试角色,可能使自己的行为表现不同于非研究时。(2)被试害怕自己在研究中表现不好,因而尽量表现得“正确〃,迎合研究者。消除被试者的倾向性的方法:伪装因变量的测量;利用不引人注目的测量方法,不让被试者知道测量正在进行。(二)伦理问题1、实验室欺骗阿希实验(1951 ):个体对群体压力的屈从研究米尔格拉姆实验:人类是否愿意服从权威去伤害别人2、对被试隐私的侵犯3、给被试造成实验性痛苦(包括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应遵守四条伦理原则:(一)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实验室欺骗:尽量不使用;(二)避免伤害原则:绝对不能伤害研究对象或被试(三)保护个人隐私原则:匿名与保密(四)事后解释原则第三章人际关系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们在交往中物质和精神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人情、人伦、人缘: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一)亲和需要(二)摆脱寂寞寂寞(loneliness)是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成份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三)人际关系的报酬们从关系中获得的好处是人际关系形成与维持的重要原因。(依恋、社会融和、价值确定、可靠同盟感、得到指导和照顾他人的机会)人际关系的两个最基本维度(一)情感上的“亲疏”(love-hate)(二)地位上的“尊卑”(dominance-submission)人际关系的类型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共享;权威排序;对等互惠;市场定价;交换关系与共享关系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差序格局”;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与混合性关系;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人际吸引吸引:是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一)互惠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和相互支持,即人们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二)联结原则: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三)社会交换原则:当我们认识到从人际交往中,得到的报酬超过成本时,便会喜欢和我们交往的人。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个人特质因素外表和容貌:相等条件下,漂亮的人更招人喜欢为什么外貌有如此强烈吸引力?爱美的天性晕轮效应:“美的就是好的”;“一俊遮百丑”;能力:相等条件下,越有能力,越被人喜欢;聪明的人较受欢迎,但过于完美反而引起他人不舒服。个性品质:真诚与热情.正面互动喜欢能给我们愉快或惬意体验的人;(联结原则)喜欢“喜欢我们的人”,“喜欢赞美我们的人"(互惠原则)得失效应:人们对赞美者的喜欢,不仅取决于赞美的总量,还有赞美的变化量。.情境因素熟悉性:曝光效应例外:一开始讨厌对方,见得越多反而越讨厌邻近性:住的越近约有可能成为朋友为什么邻近性能产生喜欢?降低交往成本,更易获得来自他人的好处;频繁接触,增进了解和熟悉;例外:一开始讨厌对方,邻近性不会增加喜欢.相似与互补相似性:人口特征的相似性;外表的相似性:匹配假设一一夫妻相;价值观、态度取向等的相似性:最为重要;为什么相似性对人际吸引如此重要?A.增进理解,共同语言B.获得支持与自我确认C.平衡理论互补性:(喜欢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反的人)要求的相辅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何理解相似性与互补性看上去矛盾,两者有时一致(例如:支配型男与顺从型女)一般而言:当两人有相同的角色作用时,决定喜欢的重要因素是相似性;当两人有不同的角色作用时,决定喜欢的重要因素是互补性。相似性在关系发展早期更重要,而互补性在关系发展的后期较重要。二、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表层接触 亲密接触阿特曼等:社会渗透理论人际交往的两个维度:广度与深度较窄范围的表层交往 较广范围的密切交往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变淡、疏远 失去联系甚至反目成仇导致关系减弱的原因:可能自然造成;更多人为造成;三、自我表露(1)含义:个体把有关自己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2)特征:A.遵循相互性规范:表露水平相对应B.渐进性C.双重性:既可增进与他人的关系,也有疏远与他人关系的作用D.文化差异性E.性别差异性启示:适度自我表露;处理好自我暴露与隐私关系;四、亲密关系:亲情、爱情、至深友情特点:相互依赖;共同活动;自我与密切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交往动机的转变;亲密感;承诺(二)重要标志:关注个人得失 共同责任关注实质:自我延伸一一把他人融入自我概念归因方式:人们倾向于把他人的行为归于内因,而把自己的行为归于外因但,对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人们推断其行为的方式与推论自己时一样。资源分配:不分你我共享关系:对收益与付出不关心,关心能给对方提供什么共有记忆爱情要素:爱情是指心理成熟达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个体之间强烈的人际吸引。爱情是一种奉献,而不是一种索取;主动非被动情感;包括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爱情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某种特殊的想法与态度;包括激情、生理激起、共同生活愿望斯滕伯格:爱情三因素理论:亲密、激情、承诺理想类型:友谊式一一狂热式;Lasswell、Robsenz:浪漫式;占有式;好朋友式;实用式;利他式;游戏式;男性喜欢浪漫式与游戏式爱情,女性喜欢好朋友式的与实用式爱情爱情行为与感受②口头描述;②自我表露;③无形的爱情表征;对对方的活动感兴趣,尊重、鼓励对方④以非语言方式表达感情;⑤有形的爱情表征;⑥身体行为的表达;⑦愿意容忍对方,并愿意牺牲一切;亲密关系的维持:平等;多运用强化对方归因;良性沟通;处理好嫉妒与亲密关系;现实爱情与婚姻①据说“大学爱情很廉价”?②传说中“剩男剩女时代”来临:“婚姻招聘会”;剩女感言;剩男心声;③非常态的生活方式:闪婚;不婚;丁克;同性恋等亲情:父母与子女间依恋人类最初的亲密关系Ainsnorth(1989):认为依恋是人类的本能行为依恋三类型安全型:父母对孩子各方面信息很敏感,相互之间更亲密(容易接近,期望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逃避型:父母远离孩子,孩子抑制自己的依恋需要(不信任他人,不易接近)焦虑/矛盾型:父母对孩子情感不一致(对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但有对自己的伴侣着迷)第四章人类的社会行为第四章人类的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和侵犯行为第一节亲社会行为一、亲社会行为概述亲社会行为一切对社会或他人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包括助人行为、遵守社会规范行为、友善行为、公共参与行为等。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助人行为:对他人有利或以他人利益为主要目的的行为。利他行为:在毫无回报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利他行为的特征:有益于他人,以利他为目的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求任何回报,无私奉献个人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自我牺牲外延: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移情-利他假说利他行为的产生,是人们把自己放在需要帮助的人的位置、以他们的方式来体验事件和情绪,对需要帮助的人产生了移情。如果没有移情的产生,那么就是由社会交换起作用了小结:社会生物学认为,利他和助人行为是生物的本性,是基因进化的结果,为了使相同(相似)基因能持续生存,生物会做出自我牺牲。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人们会按社会规范的要求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帮助那些依赖我们并需要我们的人,帮助那些我们认为值得帮助的人。移情一一利他主义假说认为,当我们对求助者产生强烈的移情作用时,我们会不计得失帮助他们。三、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一)情境因素被试分别处于三种状态(1)单独一人(2)与一个生人在一起(3)与一个态度消极的研究助理在一起实验情境最初一个女研究助理先请被试填写了一份调查表格,然后她说要在隔壁房间里工作片刻。几分钟后,被试开始听到从隔壁传来的声音,揉纸、拉开抽屉,然后好像从椅子上摔下来,好像受了伤。被试听到椅子被重重摔到地上,那位女性尖叫了一声,开始喊“哎呀,我的脚……我的天哪……我不能动了……我的脚……这个东西……”。事情持续了两分钟。结果发现单独等待的被试有70%的人以不同方式表示愿意帮助受害者。与一个陌生人在一起的被试,只有40%的人跑去帮助。与一个消极的研究助理一起的被试只有7%的人跑去帮助。他人的存在他人在场减少了旁观者助人的可能性,其他人越多,帮助的可能性越小一一旁观者效应如果他人表现消极,人们的助人行为会减少。如果他人的表现积极,人们的助人行为会有所增加。为什么会出现旁观者效应?责任扩散;周围的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降低个体的助人行为。情境的不明确;情境不明确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做出判断。评价恐惧;关心自己的行为被别人如何评价的心理实验让被试单独或与其它两个实验助手一起待在屋子里。这时烟从墙上的一个小孔中被灌入房间。观察被试以多快的速度向实验者报告。当一个被试单独待在房间里的时候,他们会到周围查看一下情况,而且75%的被试会去报告。而当被试与两名助手在一起时(助手没有起来察看),只有10%人去报告了。Darley和Latane的助人决策五步历程模型(1968)事件发生注意(noticing)1973年,他们选择了一些大学生作被试,先在一座楼里告诉他们,要他们到另外一座楼里进行演讲。其中一部分人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准备,另一部分人则没有时间准备。实验是在两座楼之间的道路上进行的。路上恰巧有一个人倒在地上呻吟。结果发现,时间充裕的被试有羽的人停下来帮助,而时间不充裕的人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工作任务上,只有1/10的人停下来帮助。解释(interpreting)对方是否需要我们的救助?心脏病突发?酒醉街头?个人懒惰?个人无能为力?暂时求助?谋财手段?承担责任(takingresponsibility)旁观者出现后,形成责任扩散(diffusionofresponsibility)责无旁贷4方式如何救助?专业技能、财富、时间、名誉、体力决定Decidingtohelp沽名钓誉?多管闲事?不自量力?得不偿失?利他害己?(二)环境条件因素天气阳光明媚,气温适中,更愿帮助他人社区大小大城市的人不友善,小城镇人合作且乐于助人。城市过载假设(urbanoverloadhypothesis):住在城里的人经常被过多的信息所包围,使得他们经常独善其身以避免被信息所淹没。噪音在噪音条件下人们帮助陌生人可能性大大降低时间压力因素社会风气与舆论导向(三)助人者的个人因素、人格因素富有同情心有爱心、道德感强社会责任感自我中心倾向较弱对社会赞许需求高的人2、心情好心情效应(goodmood0££0戊)、坏心情效应关注自己"0ffocus),则助人较少关注他人(otherfocus),则救助较多3、内疚感内疚感:当人们做了一件自己认为错误的事时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为了降低这种情绪人们会选择帮助他人(四)求助者的特点是否受他人喜爱外貌与相似性是否值得帮助(责任推断)生病晕倒的人与躺在地上的醉汉、癌症病人、肥胖者、制度性灾难?个人性灾难?第二节侵犯行为回顾刚刚过去的20世纪,250场战争夺走了1.1亿人的生命,足以建立一个人口超过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总人口之和的“死亡国度”!一、侵犯的含义侵犯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a.意图与行为:是否有伤害别人的意图;是否付诸行动;b.指向有生命个体,并可能损害其身心健康;二、侵犯的种类.根据侵犯行为是否违背社会准则(1)亲社会的侵犯行为不但不违背社会准则,还可以为维护社会准则而服务的侵犯行为。(2)被认可的侵犯行为既不违背社会规范,也不是为社会规范服务所必需的,是经过长时间而形成的一种社会习惯。反社会的侵犯行为违背社会准则、故意伤害他人的侵犯行为。.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1)言语侵犯使用语言、表情对别人进行侵犯。(2)动作侵犯使用身体的特殊部位(例如手、脚)以及利用武器对他人进行侵犯。.根据侵犯者的动机(1)报复性侵犯侵犯只是想让受害者遭遇不幸,目的在于复仇或教训对方。(2)工具性侵犯把侵犯行为作为达到目标的一种手段。三、侵犯的理论解释(一)本能论1、弗洛伊德侵犯由死的本能驱动死的本能向外表现为伤害、破坏、征服、侵犯,向内表现为自我惩罚、自我谴责、自我伤害、自杀。2、洛伦兹动物具有侵犯本能,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人类具有侵犯本能,必须定期加以发泄,采取竞争性的体育活动的方式替代破坏性的发泄方式。(二)挫折一一侵犯理论.多拉德人的侵犯行为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米勒挫折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同反应,侵犯反应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而已。挫折的存在,不一定会导致侵犯行为;但侵犯行为肯定是由挫折导致的。伯克威茨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使个体处于侵犯行为的唤起状态---愤怒。侵犯是否发生还受情境中侵犯性线索的影响。侵犯行为的发生及其强度还取决于唤起强度。武器效应(weaponeffect)情境中与侵犯行为相关的线索,可能引起侵犯行为;与死亡、邪恶相联系的黑色结论:挫折是引起人类侵犯的一个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挫折的可能作用就是加强个人的侵犯反应(三)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侵犯行为并非生来就有,而是后天习得的。侵犯是直接经验和观察学习的结果。(班杜拉,1963,1973)班杜拉认为,侵犯行为是个体学习的结果。个体从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到表现自己的侵犯行为,需要三个必要条件:(1)有一个榜样表现侵犯行为;(2)榜样的侵犯行为被断定为“合理”的;(3)观察者在榜样表现侵犯行为的时候必须在场小结:本能论认为侵犯由本能引起,侵犯性能量会在体内不断积累,需要定期释放,这种观点并没有证据支持,但侵犯行为确实受到遗传、激素、血液化学成分和大脑等生物因素的影响。第二种观点认为挫折是引起侵犯的一个因素,并不是唯一因素,但挫折会加强个人的侵犯反应。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我们的侵犯行为是习得的,通过观察模仿和强化,我们会习得侵犯行为。三、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生化因素1、激素;2、遗传基因;3、神经基础:下丘脑、杏仁核;4、饮酒:“酒能壮胆”外部因素(一)直接外因厌恶事件:挫折、疼痛挑衅及不公平待遇 “以牙还牙”关注马加爵事件侵犯性线索:情境中与侵犯行为相关的线索,可能引起侵犯行为(二)背景因素温度;38—41度以内,随气温升高,人们暴力倾向增强美国五十个城市45年(1950-1995)的年平均温度vs暴力犯罪的信息一一天气越热的年份里暴力犯罪的比率越高。家庭氛围:家庭暴力的社会遗传;暴力性的大众传媒和游戏;暴力游戏会导致日常生活中的暴力行为吗?媒体暴力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经常看电视的青少年和成年人(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比起那些不经常看电视的人(每天看电视少于2个小时)更容易对外面的暴力程度持夸大的看法。过度沉迷电视的人对自己受攻击的恐惧更为强烈。儿童攻击性行为案例二媛媛和莎莎正在画画,媛媛缺一支红色的蜡笔,看见莎莎笔盒里正好有一支红蜡笔,伸手就去拿,嘴里还说:“这是我的。”莎莎也正想要,不肯给媛媛,媛媛气得把莎莎画画的东西全扔掉,并把莎莎推倒在地上,还用小脚去踢莎莎。思考:如何干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干预儿童的攻击行为的策略1、创造不利于攻击行为的环境与成人相比,孩子的行为更易受环境的影响。实践证明,生活在一个有良好家庭气氛、有充裕玩耍时间以及有

多种多样玩具环境中的孩子,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因此,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玩的时间和足够的玩具。不让

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2、去除攻击行为的奖励物识别并去除攻击行为的奖励物,可减少儿童攻击行为的发生。如媛媛和莎莎在一起画画,媛媛抢走了莎莎的蜡笔。对媛媛来说,蜡笔就是攻击行为的奖励物。这时,要让媛媛把蜡笔还给莎莎,这就消除了媛媛攻击行为的奖励。如果不把媛媛手里的蜡笔还给莎莎,就等于鼓励了他,以后他还会去抢别人的东西。同样,如果孩子打了人,家长不制止,打人就成为攻击行为的“奖励物”,使孩子觉得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以后还可以去打别人。所以,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而且要态度明确。从而使孩子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错的,应该怎样做才对。3、教育孩子懂得渲泄自己的感情烦恼、挫折、愤怒是容易引起攻击行为的情感,对于自控力弱的孩子来说,它也是点燃攻击行为的导火线。因此要教会孩子懂得渲泄自己的感情,把自己的烦恼、愤怒通过适当的途径渲泄出来,尽可能使孩子的攻击行为减少到最低的限度。4、培养孩子丰富深厚的思想情感有些孩子见到小动物,会去虐待它,以发泄内心的痛苦和愤恨。有这种行为的儿童可能对自我不满,或者在爱的关系上受到挫折。家长要从各方面关心他、爱护他,可以让孩子通过饲养小动物来养成孩子的仁爱之心和爱怜之情。这种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可培养孩子丰富、深厚的思想情感,是纠正孩子攻击行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5、对孩子的攻击行为进行冷处理所谓“冷处理”,就是暂时不予理睬,对孩子表示冷漠,在一段时间里不理他,用这种方法来“惩罚”他的攻击行为。如把孩子一个人关在房间里,让他思过、反省,直到他自己平静下来为止。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会向孩子提供倾诉、打骂的攻击原型。6、引导有攻击行为的孩子进行移情换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攻击者在看到受害者明显痛苦时,往往会停止攻击。然而,攻击性很强的人则不然,他们会继续攻击受害者。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移情技能,不会同情受害者。在别人受到伤害时,他们没有感到羞愧和不安。如果家长能够注意从小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能有效地减少儿童的攻击行为。对于有攻击行为的孩子,家长首先要给孩子指出,攻击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导致严重后果。引导孩子想像受害者在受到攻击后的感觉和心情,然后,再让孩子换个位置想像,如果你是受害者,那么,你将会有怎样的感觉和心情呢?让孩子从本质上消除攻击行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第五章社会认知内容:一、社会知觉概述;二、自我知觉;三、对他人的知觉;四、对群体的知觉;五、归因与偏见第一节社会知觉概述感觉与知觉感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最简单反应,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或体验。认识客观世界的开始,最简单形式知觉:当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整个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选择性:即人在知觉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有选择性地把少数事物当作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作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事物与对象。人们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知觉的整体性:在知觉的过程中,人能够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就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对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错觉:人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错觉是错误的知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大小错觉、形状错觉、方向错觉、运动错觉、倾斜错觉、时间错觉等。小结:(一)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二)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特点。(三)人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时,人就产生了错觉。错觉有很多,常见的有大小错觉、形状错觉、方向错觉、形重错觉、倾斜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2、社会知觉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就知觉对象而言,社会知觉指的是对人及其行为的知觉,而不是对物以及非人的客观存在的知觉。社会知觉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而不仅仅局限或等同于其中的某一过程。内容:(一)对自我的知觉;(二)对他人的知觉;(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四)对角色行为的知觉;(五)对行为或事件原因的推论即归因;4、特征(一)认知对象的独特性认知对象的变化复杂多样且持续不断对人的知觉会受到对象所具有的各种社会特征和属性的影响(二)知觉主体原有的经验、思维特点、人格特点、社会文化背景,情绪等都直接影响着知觉过程5、社会知觉与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等同于社会知觉社会认知与社会知觉研究对象相同,但强调社会认知是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第二节自我知觉概念一、自我知觉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包括自我概念与自尊自我概念(自我图式):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识集合;自尊: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自我的结构: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心理的自我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志:物一一我知觉分化(有三个阶段)阶段一:物一一我感觉分化一一婴儿出现了主体感觉感觉到触摸自己的身体和触摸别的东西不一样。阶段二:自己的动作一一动作对象的分化(一岁末)如推球、拉床单把床单上的小猫吓跑等。阶段三:自己一一自己的动作分化人一一我知觉分化(两个阶段阶段一:对人微笑(3个月开始),表明婴儿对他人的刺激发生反应。阶段二:从形象上把自己和他人区别开来。二、自我概念的形成.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他人反馈反射性评价根据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来了解自己;库利“镜中我”根据自己的行为贝姆:内部线索模糊或微弱,根据自己的外在行为来推断自己的特征;社会比较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与自己相似的人比较向下比较与向上比较.与自我有关的概念自我表达:人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与反映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自我表现:为了获得权力、赞许等而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动机自我监控:个体对社会情境的需要及据此采取相应行动的敏感性及灵活性高自我监控的人,能根据情境和他人需要塑造自己的行为,适合从事法律、警察和公共关系;低自我监控的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与态度,适合从事研究与艺术;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某一具体领域的能力的评价三、自尊的建构与提升影响自尊的信息:成败经验(成功:高自尊;失败:低自尊)社会比较获取的经验;向下比较来维护自尊;降低与成功人士的相似性自己的内部标准:希金斯咱我差距理论自我知觉与人际关系⑴我不好,你好觉得自己很不好,很不行,而别人都很好,很行可能是成长过程中,充满了被批评与不受肯定所造成的⑵我不好,你也不好认为自己是个不好的,但别人也一样,都是不好的可能是因为早期受父母照顾经验不良的影响所致⑶我好,你不好认为只有自己是好的,别人都是不好的。因此对别人没有一点基本的尊敬可能因为幼时受到父母虐待,而发展出的生命信念⑷我好,你好相信人大体上都是好的,因此喜欢与人交往在幼时经成人协助与回馈,而学到自己是好的,有价值的,所发展的生命信念第三节对人知觉一一印象形成一、印象的形成(一)印象形成的线索:外表非言语线索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姿势、言语节奏、空间距离等面部表情:表情线索是重要的社会刺激,一种特定的面部表情基本上反映了相同的情绪。行为对应推论理论: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二)印象的组织结构.维度观评价维度(好坏维度)、力量维度(强弱)、活动水平维度(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类型观外向、成熟、忧郁二、印象形成的信息加工方式平均模式:把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平均以获得对他人的总体评价加权平均法则:重要的品质赋值更高对负性信息比对正性信息给予较大的权重先行信息加重作用甲乙两人,甲:理解力强(+3),沉着(+2),有信心(+1)乙:理解力强(+3),机智(+2),志同道合(+2),足智多谋(+2),多嘴多舌(-3)。按平均法甲为6:3=2,乙为6:5=1.2,甲〉乙双重加工模式(thedualprocessmodelofimpressionformation)以类别为基础的加工过程(类别印象)根据个体所属的群体来判断(自动的、无意识的)以特征为基础的加工过程(个别印象)整合他人各种信息(有意识)印象形成过程中的规律:中心特征效应:在我们形成印象的时候,有些特殊的信息常常更有分量,并能够改变整个印象,这些特性就称为中心特性。中心特性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边缘特性不一定会影响对人的印象。边缘特征:印象形成中不起核心作用的特征首因效应:是指在人们交往中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并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人们对后来的信息就较不重视的现象。近因效应: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即用最近的印象去修改、影响过去的印象。晕轮效应:(光环效应)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关联的特征如果一个人的某些品质被认为是坏的,那么他就被消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也就被赋予其他不好的品质。(魔鬼效应)仁慈效应(积极性偏见):人们比较重视负性的信息,但对他人却倾向于做正性的评价A.人们希望自己的身边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会感觉舒服些。B.在大多数的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汇多。C.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和仁慈四、印象的作用.保守性偏差印象一旦形成之后,很难改变,即使发现最初的印象是错的,也很难改变——最初形成的印象会影响后来不一致信息的解释,从而使最初的印象保持不变。(2)产生与印象一致的行为一自我实现的预言其它社会知觉偏差1、后视偏差(事后诸葛亮)2、虚假一致性偏差(认为他人会像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事)3、焦点效应(往往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4、自我中心偏差(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第四节对群体印象的知觉一一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的概括的看法。南方人:细腻温和、脑子比较活北方人:豪放乐观、性格比较直、喜欢热闹性别刻板印象(1)历史的传承(2)教育的影响(3)舆论的作用(4)社会事实的强化心理定势心理定势是指人们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一种准备状态。他在对人产生认知之前,就已经将对方的某些特征先入为主地存在于自己的意识中,使知觉者在认识他人时不自觉地处于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准备状态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疑邻偷斧一、刻板印象的形成1、个人经验2、社会学习二、影响刻板印象使用的因素(1)突出的类别特征(2)快速加工信息的需求(3)不易辨别个人特征(4)信息复杂、整合性差(5)理性程度比较低刻板印象的利与弊①积极意义:简化认知过程②消极意义:容易造成对个体的偏见和歧视。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p120)第五节归因学习内容:何谓归因、归因理论、归因偏差一、归因(attribution)定义: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何时归因:1、出乎意料的、不寻常的事发生2、负性的事件3、对个体很重要,但又不太了解、不太肯定的事归因理论1、朴素心理学(Haivepsychology):海德2、成就归因模型:韦纳(1972)3、三维理论(Cubetheory):凯利4、对应推论理论:琼斯和戴维斯(1965)5、反常条件关注模型:希尔顿(1986):非共同因素;多种可能性;6、顺序阶段模型:吉尔伯特(1988)(一)海德的归因理论朴素心理学思想:每个人都会致力于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行为的原因有两种:内因(个人)、外因(情境)不变性原则(恒常原则)当某个特定原因在许多不同情境中和某一结果相联系,若该原因不存在,该结果也不会出现,就可以把这个结果归于该原因。对海德归因理论的评价最早的归因理论,为以后这方面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只明确说明了一个维度,比较简单;对归因过程对人们将来行为的影响没有论及。(二)韦纳的归因理论主要研究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个体成败行为的影响归因的维度.内部与外部2.稳定与不稳定维纳的归因四因素理论1982,韦纳,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制性积极的归因模式A、成功一能力一自尊、自豪,增强成功期望一趋向成就任务;B、失败一缺少努力-内疚,维持较高的成就期望一增强坚持性,趋向成就任务。消极的归因模式A、成功一运气一不在乎,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一缺乏趋向成就任务的倾向;B、失败一缺乏能力一羞愧、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一缺乏坚持性,回避成就任务。习得性无助对韦纳理论的评价第一,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第二,指出不同的归因对人们未来行为的影响。第三,理论比较单一,适用面不太广。(三)凯利的三维理论人的行为有三种原因:主体(行为者)、客体(行为者的知觉对象)、情境或条件(时间和形态)。例如:张三今天上数学课睡觉行为者:张三知觉对象:数学课情境:上课的时间或环境归因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特异性信息。张三为什么上数学课睡觉玛丽为什么对昨晚小丑的表演笑得那么厉害对凯利理论的评价第一,将外因进一步区分,使归因更为明确。第二,详细描述了归因的机制,更准确地分析行为的原因。第三,过于理想化,实际中人们常常得不到全部信息。三、归因偏差(attributionbias)1、基本归因错误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导致错误的原因:社会规范,即人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故重视内在因素;行动者比环境中其他因素更为突出2、观察者与行动者之间的归因差别观察者倾向于做内部归因,而行动者过高估计外在因素对自己行为的影响3、自我服务(selfservingbias)的归因偏差在归因时,由于角色的不同和出于自己进行合理化的自我防卫需要,往往站在维护自身的立场上进行归因一一把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外因。第六章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概述一、概念1、动机:引起、维持和促进个体行为的内在力量2、生物性动机:源于生理需要的动机3、社会性动机:个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动机(二)相近概念1、均衡作用坎农(cannon,1939)的内平衡观点坎农用”机体的内平衡”来解释生理需要引发的行为。坎农认为,人体内有多种平衡机制。人体必须保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才能维持生命。这种平衡状态包括温度、血糖水平、体液含量、酸碱比等方面,当任何一方出现不平衡时,人就会产生恢复平衡的需要。2、需要与动机需要:个体在“感到缺乏什么”和“期望得到什么”这两种状态下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3、动机与内驱力内驱力是没有任何特定条件的。内驱力是先天决定的心理成分,当它发生作用时就产生一种兴奋状态,也就是我们通常称谓的紧张。这种兴奋或紧张能够推动个体活动。这种活动一般也是由先天所决定的。强烈的需要 动机 行为关系理解社会动机的要点第一、需要、内驱力、均衡作用是动机产生的内在基础。第二、社会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在刺激。二、动机的性质(一)动机是完整的个人的动机,不存在某个部分的动机;动机总是指向终极的需求或欲望;人类的基本动机是相同的,但满足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个体动机与行为间并不一一对应;人类存在着无意识的动机,或潜意识动机;动机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是连续无休止的;并非所有的行为或反应都是有动机的。由匮乏状态的行为才有动机。(二)动机的类型: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1、内在动机:人们对某些活动感兴趣,从活动中得到了满足,活动本身成为人们从事该活动的推动力。布鲁纳:内在动机由三种内驱力引起:好奇心(求知欲)、好胜心(求成欲)、互惠性(协作的需要)2、外在动机:指人在外界的要求和外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动机。当个体参加某种活动的动力不是基于对此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时,他就是被外在动机所驱使。3、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关系: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对人类的行为都起作用,但并非是简单的相加。“过度辩护效应”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于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外在动机凸显后,内在动机可能因此降低)条件:奖励之前个体内在动机本来比较高;启示:奖励不是万能的,明确对象是否处于高内在动机;表现性奖励方式,提高和增强内在动机;合理利用干预或培训避免奖励的负面作用;(三)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所认为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程度的一种内在力量。为取得较好成就,达到既定目标而努力的动机麦克莱兰对成就动机的研究成就动机:个人在做事时与自己所持有的良好或优秀标准相竞争的冲动或欲望。社会的文化环境对促成个体成就动机的气氛具有深刻的影响。成就动机有赖于个体的独立性成就动机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余安邦、杨国枢关于成就动机的本土化研究基于中国文化的特点成就动机可以区分为: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个人取向的成就动机两种成就动机在“成就目标、成就行为、结果评价、最终结果、整体特征”五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内涵。1、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一种个人想要超越某种外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而该目标或优秀标准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社会。成就目标和评价标准主要由他人或所属的团体来决定;选择以什么行为来达到成就目标也是由重要他人或团体决定;成就行为的效果如何往往由他人或团体来评价,评价标准也是由他人或团体来制定;个人对成就的价值观念的内化程度比较弱,成就的社会工具性比较强。(取悦他人)2、个人取向成就动机一种个人想要超越某种内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而该目标或优秀标准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个人。强调个人的成就目标和评价标准主要由个人自己来决定;选择以什么行为来达到成就目标也是由个人自己决定;成就行为的效果如何往往由个人自己来评价,评价标准也是由个人自己制定;个人对成就的价值观念的内化程度比较高,成就的功能自主性比较强,即追求成就身是一种目的。(四)亲和动机亲和动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与他人在一起,或者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亲和动机的心理基础1、人的本能,生物自然选择的结果。2、后天学习的结果,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强化而形成的。沙赫特的“焦虑一亲和"假说沙赫特《亲和心理学》 “焦虑一亲和"假说。焦虑导致的恐惧是促使人们结群的原因,经历过不安的人亲和倾向更强。希望同处境、地位或能力基本相当的人接近高度不安产生亲和动机的原因减少不安和恐惧;获得自我确认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一)麦孤独的本能论Mcdougall(1908),《社会心理学导论》一套以遗传本能和相应的情绪以及后天形成的感情为基础的人类社会行为的学说。人类的行为源于本能一一与生俱来的内在动力Mcdougall提出的本能对应的情绪(二)洛伦兹的习性论《论攻击》(1963)攻击、食、性、逃跑一起构成动物的四种本能,即其习性。习性的形成有“关键期”习性论对本能的定义本能:某种动物所特有的天生的固定动作模式。是天生的;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它是不变的;在同一种属的所有成员身上都可以见到;这种模式是那一种种属所特有的。本能的激发天生的固定动作模式被激发出来,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动作特殊能量,由遗传而得的,每积累一定程度就要求释放;一是符号刺激,环境中的某种特定的能使动作特殊能量释放出来的刺激。印刻现象所谓印刻现象,是指动物对自己种属成员的依恋行为,形成于早期的一个很短的时期,可将这一时期称为关键期。通常小鹅排成整齐的一行跟在母鹅的后面,如果幼鹅出生后遇见的第一个大的运动物体不是母鹅而是别的什么,那么它们以后就踉随别的什么移动着的大物体,而不是踉随母鹅。(三)弗洛伊德的性欲力学说一种本能论的观点。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在于性本能的释放。人类的一些高尚行为只不过是性冲动的升华。(泛性论观点)性心理发展可分为:前期:1、口腔期(0-1.5岁)性欲贯注于口腔部位口腔期人格:依赖性强,多以自我为中心,付出少,要求多;生活上喜喝酒、好吸烟、贪食获过食等2、肛欲期(1.5-3岁,大小便习惯训练期)培养定时大小便习惯,排便欲望的压抑释放交替过程使婴儿从中体验到快感,同时形成纪律概念,懂得按章办事。强迫性性格起源于该期(病人过分固着于该期)。3、性蕾期(4-7岁阶段)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可产生性别认同混淆,形成男孩女性化和女孩男性化,这些都能导致同性恋。性心理发展中最关键的时期,幼儿由自恋转向他恋,他恋的第一对象为异性的双亲,同时排斥同性的双亲。俄狄浦斯情结后期:又分为三期1、潜伏期(7-12岁):思想平静,不与异性交往。2、青春期:异性开始互相吸引,性欲由父母指向家庭以外的异性。3、成熟期:性欲转向异性的性器官,如不能完成这种转移,性欲偏向异性的头发、衣物等,则发展为恋物癖。(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如下图所示:其中生理需要一一是人的饥、渴、性、生育等基本生理机能安全需要一一泛指广义的安全。(如职业、劳动、心理、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社交需要一一包括友谊(友好交往、忠诚与爱等)与归属感尊重需要一一包括自我尊重(自信心、自豪感和胜利感)与社会尊重(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认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一指人们发挥潜能、实现社会抱负的需要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人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通常情况下,人的需要是按照五个层级逐步上升的,但也存在例外。第七章情绪与情感主要内容:一、情绪与情感概述二、感情的调适与表达第一节情绪与情感概述一、概念(一)界定1、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情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2、社会感情个体的社会性感情群体的共同性感情:社会群体内部普遍存在的、能够相互传染并且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群体共有的心理体验和社会知觉。a)群体性b)共同性c)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二)情绪与情感的构成1、主观体验指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不同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这就构成了情绪情感的心理内容。2、外部表现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是情绪和情感状态下,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三种表情: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1)面部表情面部肌肉变化的模式、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辨别不同表情的难度上有差异、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在全人类意义是一致的(2)姿态表情面部以外的身体部位动作,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手势表情与言语一起使用,对言语起辅助作用、研究发现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存在个体差异,以及民族和团体差异。(3)语调表情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把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这三种非言语交往方式,统称为体语。3、生理唤醒情绪和情感引起的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的神经系统。不同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二、情绪我国古代:喜、怒、哀、乐、爱、恶、惧七种基本形式。现代心理学:基本情绪:人与动物共有的,先天的复合情绪:由基本情绪组合派生而来面部表情情绪状态1、心境:比较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影响个体整个精神状态,感染周围的事物心境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这取决于客观刺激和人格特征。引起心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激情这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通常由重大事情引起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表现。激情状态下,人常出现“意识狭窄”现象。激情并不总是消极的,也有激励作用。3、应激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人在应激状态时,一般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是情急生智,沉着镇定;另一种是手足无措,呆若木鸡。在应激状态下人们会出现何种行为反应是与每个人的个性特征、知识经验以及意志品质等密切相关的。三、情感情感通常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1、道德感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2、理智感人对认识活动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同人的认识活动的成就获得、需要和兴趣的满足、对真理和未知的探索,以及思维任务的解决相联系。3、美感指个体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四、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一)区别情绪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情绪发生较早,人和动物共有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和消失。情感指某种体验和感受,更倾向于个体社会性需要的体验情感发生较晚,人类特有常用来描述稳定的,长期的感情(二)联系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情绪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达;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涵着情感。第二节 社会感情调适和表达一、情商1、戈尔曼:情商五方面(1)了解自己:承认并认识自己的情感(2)驾驭情感:控制自己的情感,使之适时、适地、适度(3)自我激励:服从一定的目标而调动,指挥情绪(4)识别他人情绪(5)处理人际关系、2、李开复:智商、情商、灵商高智商:不但代表着聪明才智,也代表着有创意,善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高情商高灵商: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否分辨是非,甄别真伪。二、情绪管理方法3w理论(whatwhyhow)三、情绪表达功能:增进了解,情绪得到缓解,增进彼此关系障碍:唐纳森:四原因;原则:察觉自己正在的感受;选择适当的时机;清楚具体的表达情绪管理的方法(一)1、学会放松①松弛练习松弛练习是一种通过将全身心调整到轻松舒适的自然状态来增强人对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②音乐疗法现代医家,将音乐称之为人体的“特种维生素”,无论如何不能缺乏。研究表明,不同的音乐旋律,可分别起到镇静、兴奋、止痛、降压等有利于保健和疾病康复的治疗作用。功效曲目催眠《平湖秋月》、《二泉映月》安神镇静《塞上曲》、《春江花月夜》、《小桃红》解忧除烦《江南好》、《喜洋洋》、《春天来了》消除疲劳《假日的海滩》、《矫健的步伐》、《水上音乐》振奋精神《步步高》、《狂歌》、《金蛇狂舞》促进消化功能《花好月圆》、《欢乐舞曲》兴奋开郁《喜相逢》、《喜洋洋》、《假日的海滩》养心益智《阳关三叠》、《江南丝竹》、《空山鸟语》娱神益寿《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百鸟行》2、合理宣泄“酸葡萄心理” “甜柠檬心理”情绪ABCABC理论这是艾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理论。艾利斯借助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的一句名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人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扰。”ABC理论: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对事物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这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及行动结果。所以A不是引起C的原因。重要在B这一中间环节。如:某男在失恋后(A)变得消沉抑郁(C)可能是他认为恋人离去表明自己是失败者(B)。不合理信念及其特征艾利斯提出人的11条不合理信念,后来韦斯勒把11条不合理信念简化为三个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第八章社会态度第一节社会态度极其形成一、社会态度概念的提出托马斯:”动作的趋向”米德:”行为的发端”法利斯:“一种未完成的动作”态度的定义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手册》:态度是这样一种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态度是由经验予以体制化,并对个人心理的所有反应过程起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作用。.他把态度规定为一种潜伏在内部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既是心理的也是神经的.由经验组织起来的.是体制化的准备状态本书定义: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的、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对一定对象的心理反应倾向.带有反应的倾向性.态度有多种成分组成,而且呈现一定的结构.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态度的对象与态度的主体具有社会性态度的特征对象性、内在性、社会性、稳定性、统合性、媒介性、一元性、压迫性二、态度构成霍夫兰、卢森堡的“三要素说"(ABC)态度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由三个要素组成:(一)认知(Cognition):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如好坏、高低等。(核心)(二)情感(Affection):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和情感。(基础)(三)行为倾向(Behavior):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作出行为反应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准备状态)所谓态度:个人对人、事、物以及周围世界,凭其认知及好恶所表现的一种相当持久一致的行为倾向。态度功能功能主义的观点.调试作用 3.价值表现.自我防卫作用 4.态度的知识作用态度形成社会态度是习得的。霍弗兰德:态度学习的三种机制联结:将特定的态度与某些事物联系起来强化:奖励或预测模仿:模仿榜样人物的态度而形成凯尔曼曾提出对社会影响的三种反应:服从、同化和内化服从是一种公开的态度表达,但私下并没有接受,他可能是一种社会便利手段同化是指个体因为他人和群体有关,从而接受这个人或群体的态度,这已经接近于个人自己的态度。内化是指个人相应他人的影响,完全接受他人的态度,这种态度已经不再是一种公开的表示,而已经成为个体自己观点的一部分。第二节态度变化理论认知理论:人们普遍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一旦人们的认知行为不平衡,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而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变。平衡理论(海德1944年提出)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某些情感或评价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如果出现不平衡,则倾向于向平衡转化。“P-O-X•”模型:其中P是认知主体,O是作为认知对象的另一个人,X则是与P和O有某种关系的某种情境、事件、观念或第三个人。P、O、X三者具有情感或态度上的某种联系,态度可以有肯定和否定之分。+表示肯定;-表示否定判断根据:「--主产 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Q认知对象的/ X与两者相02-7 ^关的A或事和谐理论奥斯古德和塔娜鲍姆1955年建立,这个理论是平衡理论的扩展,可以直接应用于有态度改变的情境讨论默认对某一情境的评价影响另一个人的态度方式,和谐理论着重研究个人与对象及信息来源三者之间的联系。认知不协调理论费斯廷格(1957):个体的认知因素出现了彼此矛盾冲突,会产生认知失调、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1、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行为时而引发的不舒服的行为。2、认知失调时会想办法去减轻或消除不协调的行为。3、消除认知失调的方法:1)改变态度2)增加认识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4)减少选择感5)改变行为信息理论(说服理论)霍夫兰外部刺激被说服者作用过程结果说服者心情学习过程态度改变信息免疫情感转移贬低信息情境人格特征一致性机制歪曲信息反驳拒绝信息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1、说服者(信息来源)专家资格(专业能力强、更容易带来更大的态度变化)、可信度、说服者受欢迎程度2、交流信息差异程度、信息唤起的恐惧感、信息呈现方式:双面、单面3、被说服者人格、心情、年龄、免疫程度4、情景因素警告、分散注意力5、自我在说服中的角色说的在行、说的中肯、说的动听都会增加信息交流的动力、对说服者的任何厌恶,或对他能力、可信任程度、缺乏信任都会使人们在攻击的方式拒绝这过程。第三节态度和行为影响态度和行为一致性的因素态度的强度:强烈的态度对人们的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强如何态度更强?增加有关态度对象的信息、让主体参与到态度对象中,有直接的个人经历态度的稳定性态度的可提取性(决定态度是否容易被提取的一个首要因素:态度的表达频率)态度的时间因素态度对象:典型效应即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的态度更能预测他们对该群体典型成员的态度,而对于非典型成员,,人们表现出的行为不一定与他们的态度一致。态度的突出程度情境压力态度和行为的理性模型(一)理性行为理论核心:个体的行为意向能预测其行为,而行为意向是在对行为的态度以及主管社会规范进行理性的计算后形成的。独特之处:意图决定行为这个理念(二)计划行为理论阿杰恩1990年提出态度、主观规范、直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行为第九章群体心理学习内容:3、从众、顺从和服从43、从众、顺从和服从4、集群行为去个性化2、社会促进、社会干扰和社会懈怠第一节群体概述口65岁以上的老人,家庭主妇 口工作团队,足球队口街头围观他人打架的一群人 口家庭口在车站候车室等车的一群人 口学校、工厂,教会口观看电视新闻的观众社会群体的几种类型:1、统计群体:根据研究目的,把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在想象中组织起来。(具有共同的特征,彼此不认识,没有互动)2、群众: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