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正文_第1页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正文_第2页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正文_第3页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正文_第4页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正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格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PAGEPAGE47《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正文第一篇:《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非自愿失业2.内部劳动力市场3.工作采购4.工资漂浮5.就业的统计性歧视6.结构性失业7.人力资本8.效率工资9.劳动力需求弹性10.劳动参与率简答:1.简述恩格尔定律,应用恩格尔系数法计算社会的最低工资标准。恩格尔定律制一国居民所有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计算最低工资公式为:M=Z/N•S+T(Z为最低食物支出费用,N为恩格尔系数,(S为人均赡养系数,T为调整系数)根据国家营养学会提供的年度标准食物谱及标准食物摄取量,结合标准食物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最低食物支出标准,除以恩格尔系数,得出最低生活费用标准,再乘以每一就业者的赡养系数,再加上一个调整数2.劳动市场的逆向选择表现。在雇用前,雇主不知道谁的能力强。雇主只好按照相同的工资招聘所有的雇员。雇主为信息劣势方,雇员为信息优势方。如果雇主降低工资,能力强的人就会离开。随着工资降低,雇员人数在减少,能力结构发生变化,低效率的雇员所占比重越来越高。3.简述发达国家在职培训的主要模式及其特点。德国模式(双重学徒制):即员工的培训都在学徒期内完成,由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在职培训的成本(企业承担直接培训成本,员工以接受更低工资的方式承担间接成本)日本模式:企业重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员工跳槽率低,因此员工的在职培训费用主要由企业承担。北欧模式:在职培训费用主要由政府承担,尤其是对失业工人的培训费用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提供的自由市场模式(美国):企业提供正式和非正式培训,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技校提供脱产培训;学徒制;政府培训项目4.分析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P2335.简述劳动力流动的成本。P1836.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P2267.简述配第-克拉克定理与库兹涅茨法则。P190-1918.扎林斯基对人口自然变动和人口机械变动所概括的五个阶段。P1979.影响宏观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P268第二篇: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填空20XX’选择(单选&多选)10×2’名词解释5×3’简答题4×5’分析题3×6’&1×7’一.劳动经济学的价值1.劳动经济学有助于个人更好地理解个人职业发展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及其动态变化,从而更好地进行个人职业生涯决策,过上更美好的生活2.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内部劳动力市场,如招聘与甄选、晋升、薪酬设计、福利安排等,为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教学的分析工具3.政府对劳动领域的宏观管理需要劳动经济学分析与研究的支持二.亚当·斯密《国富论》:劳动是经济财富最终来源的首要因素三.人事管理经济学实际上是劳动经济学中的”劳动力需求管理经济学”,即将经济分析方法运用于劳动者在工作场所内的供给行为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四.稀缺性和理性是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稀缺性——即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是有限的,难以满足我们无限的欲望理性——人们总是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就各种的可能选择中,作出最有利于其目标之实现的最佳选择五.实证经济学——“是什么”实证研究方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揭示经济现实内在的构成因素及因素间的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规范经济学——“应该是什么”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六.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埃思里奇《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研究项目立项数是研究方法最具体的体现其组成要素有:A.标题:项目的标题应该提出研究的主要重点,但标题不应该超出一定的数字B.情况说明:说明与研究项目有关的人员和组织的情况,以及与研究项目相关的其他类型的概要信息,如项目参与人员的姓名.头衔以及在项目中的角色C.问题识别和解释:描述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并为项目的目标提供理论基础.通常由两个步骤组成的程序可以对问题进行最好的描述:第一步对更广泛的问题领域作出一般性考察;第二步将注意力缩小到已得到详细展开的一般问题下的子问题,它在一个单一研究项目的资源约束内是可研究的.问题的陈述或理由是对立项书的普遍要求D.目标:明确指出本研究项目打算认识什么.发现什么和/或达到什么目的.目标,指明了研究的目的和用一个具体目标目录来得到很好的陈述.目标的合理性基于问题的陈述,并成为方法和程序的焦点E.文献评论:目的是为说明我们对项目所研究的问题已经有哪些了解.在详细的文献评论之前很难或者不可能充分提出问题和陈述目标.并非所有的立项数都要求有一个证书的文献评论部分,但是,如果不了解前任的研究成果,那么就无法从事研究F.概念框架:立项书中应该有一个标准的正是概念框架.分析是概念框架的最基本形式,这种分析运用了该项目所提出的特定的.研究问题的经济概念或其他概念G.方法和程序:描述研究将如何实现,它们直接来自目标,收到文献评论的直接影响,并受到概念框架的间接影响.方法和程序强调如何产生或收集数据.使用何种分析技术.程序中的先后次序以及经验估计的推导等问题H.参考文献:为立项书中所只用的资料来源提供证明,包括在解释.定义或证明问题中使用过的原始资料,文献评论中使用过的原始资料以及在概念框架.方法和程序部分中使用过的所有参考文献七.劳动力市场测量:指标与方法在劳动力市场测量体系中,测量指标与测量方法是确保有效测量的两大支柱:合适的方法确保”正确的测量”,而合适的指标则保证”正确的测量”测量指标结构始终是劳动力市场测量的核心劳动力市场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人口普查与家户抽样调查.企业调查.行政记录八.简要归纳我国劳动力市场测量的指标与方法在就业统计方面,我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包括经济活动人口指标,就业人员数目以及地区.行业.职业.企业类型的分布,就业人员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就业身份.户籍性质的结构性指标;在失业统计方面,除了城镇等级失业人数和登记失业率以外,我国在1999年及以后年份的《劳动统计年鉴》中均增加了关于城镇失业人员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失业前所属行业和从事的职业.失业原因及寻找工作方式的结构性指标.从20XX年开始,我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增加了对城镇就业人员的工作时间统计.在工资方面,我国历年均对各种类型的单位进行详细的就业人员劳动报酬统计.此外,我国的劳动统计中还覆盖到了消费价格指数.家庭收入与支出.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劳动争议.劳动保障监察.社会保障和工会工作等方面的指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状况我国劳动统计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五种:失业登记.”三合一”就业统计.人口普查.城镇劳动力调查以及其他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不定期进行的零星专项调查九.新增单位生产要素投入与边际收入一单位的生产要素额外投入相联系的边际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多投入一单位这种要素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即边际产品(MP:marginalproduct);二是一单位实物产出所带来的收入变化,即边际收益(MR:marginalrevenue)十.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力需求P39企业通过调整劳动力需求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其特点为:企业雇用的最后一个单位的劳动所带来的边际收入必然等于使用这个劳动所支付的边际成本,即MRP=ME十一.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处于卖方垄断地位的企业,其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有一定的定价能力,但是在劳动力市场上确实完全竞争的,依然是劳动力价格的接受者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买方垄断企业在产品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则处于垄断的地位十一.长期的劳动力需求P43长期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W/MP=C/MP公式左边,分子表示雇用一个单位劳动力的成本,分母表示增加一个劳动力所产生的额外的产出,因此W/MP表示用劳动力来生产一个单位的额外产出所带来的成本的增加,同理等式右边则是运用资本来生产一个单位额外产出时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因此可得,在长期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企业同时对使用的劳动力和资本进行调整,从而使运用劳动力来生产一单位额外产品所需的边际成本等于运用资本来生产一单位额外产品所需的边际成本十二.希克斯--马歇尔定理: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富有弹性,无须大幅度提高这些生产要素的价格就能很容易地获得其供给量的增加;以其他生产要素替代该种劳动力很容易;使用该种劳动力进行生产的产品富有价格弹性;该种劳动力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很大十三.非全日制:正常工作时间少于具有可比性的全日制工作时间的工人非全日制供给的主要群体:1.已婚妇女劳动参与率的提高2.退休后的老年劳动者3.高校学生“兼职”4.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十四.市场工作—闲暇选择P69如果将实现同一效用水平的工作与闲暇的组合连接起来,便可以得到无差异曲线,它本质上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的两种物品的不同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的线,因此也叫等效用曲线.它具有以下四点特征:1.每一条无差异曲线表示一个效用水平,距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高2.对同一个人来说,无差异曲线之间不会相交,如果相同的工作和闲暇组合上有两条无差异曲线,就可能产生两种效用水平,显然是不合理的3.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也就是说,在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想要增加货币收入,就必须放弃一定的闲暇时间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左端陡峭,有段平缓,说明收入与闲暇的边际替代率随闲暇的增加而减少要想实现效用最大化就要求劳动者在赚取最高收入的同时消费尽可能多的闲暇.个体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偏好组合来实现效用最大化,即预算约束劳动力供给决策受到个体偏好和预算约束的影响,而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即是一个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劳动者选择的最佳工作时间十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工资上升的收入效应,会促使劳动者减少劳动力供给时间,更多地享受闲暇工资上升的替代效应,会鼓励劳动者增加工作时间而减少闲暇,从而获得更多的报酬十六.通过图形说明工资率上升时收入效应占主导地位的情况P70如果工资率提高,劳动者在不增加工作时间的情况下,也会获得比原来更高的收入.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当于在不改变劳动力供给的情况下获得了一笔”非劳动收入”.那么,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非收入劳动”的增加就会导致劳动力即使减少工作时间,仍可维持原有的收入水平,并且还可以多享受闲暇.如果原有的工作和收入已经可以为劳动者创造满意的生活,那么收入继续增加的结果就是劳动者用更少的工作时间就可以保证自己的满足感.此时,工资上升的收入效应占主导地位.如图十七.结合女性历史地位的变迁,运用两种替代效应的理论说明工资率变化对不同时期女性劳动者产生的影响,并作图示P71十八.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在一些公司里,副总裁的工资比那些头衔不那么显赫的员工的工资还低?十九.对于危险性较高或是特别令人厌恶的工作,为了招收从事这些工作所需要的劳动力,方法主要有哪些1.强迫人们去做这类工作,比如军队征兵从事抢险救灾工作等2.诱导人们自愿地从事这类工作,比如通过提供补偿性工资来促使人们接受条件较差的工作等二十.职业生涯决策的生命周期理论1.个体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其生产率是不同的,这样才会产生所谓的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职业发展任务2.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在生命周期的早年和晚年,由于工资较低,人们更倾向于从事闲暇活动3.个体在生命周期内决定何时开始工作要涉及某段时间内市场与家庭生产率之间的比较.当个体的市场收入能力高于家庭生产率时,人们会选择更多地从事市场工作;反之,则更多地从事家庭劳动4.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个体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将会采取不同的劳动力供给决策二十一.高等教育投资P109如图,清楚地显示了两类人在收入上的差异.其中工资报酬六A反映了没有上大学的个体的工资报酬流,在本例中指18岁高中毕业后不去上大学而立即参加工作进入就业的那部分人;而工资报酬流B则反映了18岁高中毕业之后选择上大学的人一直到退休的终生工资报酬流.从图可知,上大学的总成本包括因为上学而放弃的收入和学费等直接成本,而净收益部分表示收入增量,也即接受大学教育和不接受大学教育的工资报酬流的差额.经过折现后,只有收入的增量大雨或等于上大学的总成本,个体才会选择接受大学教育.因此可得出:1.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上大学的总成本降低,那么个体对于上大学的需求将增加;反之,如果上大学的总成本上升,个体对于上大学的需求将下降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上大学与不上大学的工资报酬流的差额增加,那么对于上大学的需求也将增加3.由于年轻人的未来工作时间较长,因此其收益的贴现值也将较大,所以相对于年长者而言,年轻人读书更合算。因此,教育决策会受到教育成本、工资报酬流以及个体年龄的影响二十二.已婚妇女劳动力参与的特点(大题!)从短期来看,劳动力参与转换是已婚妇女劳动力参与行为的显著特点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为了更好地承担生育与教育子女的责任,一些女性会选择在孩子出生到孩子长大之前这一段时间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当然,随着个体情况的不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时间长短也不尽相同.有些妇女选择在孕期到哺乳期之间的这段时间\退出劳动力市场,在生产过后休息一段较短的时间遍开始重新寻找工作.而还有一些妇女会等到子女进入小学之后才开始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当然也有一部分妇女怀孕之后选择在较长的时间段内退出劳动力市场,直到子女成年以后才开始重新进去.这就使得妇女在生命周期内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呈现”M型”,即在妇女年轻和中年时会出现劳动力供给的峰值,而在其他时间段内则更多地从事家庭劳动.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女性的”M型就业二十三.工作搜寻的分类(小题)二十四.在职工作搜寻的影响1.在职工作搜寻对于人力资源流动和再配置以及促进竞争和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2.促使就业者找到自身定位和作好职业生涯规划3.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二十五.在职工作搜寻所搜集到的信息有两个长远的作用:一是帮助在职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可以为将来的工资谈判积累筹码二十六.员工甄选:企业主动筛选,了解员工的生产率信息&通过筛选机制的设计,达到员工的自我选择最典型的机制包括非固定性工资合同和试用期二十七.雇佣歧视:个人偏见;统计性偏见;非竞争性偏见二十八.统计性歧视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发生?统计性歧视是怎样加剧职业排挤的?统计性歧视是将一个群体的平均特征视为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将某种先入为主的群体特征强加给个人而引起的.当求职者的个人特征不能对其实际生产率作出准确的预测时,企业在作出雇用决策时,将会同时利用求职者个人的信息和其所属群体的群体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把群体信息作为个人信息的一种补充做好会带来副作用,它有可能把群体特征强加给那些虽然属于某一群体但其自身的群体特征并不十分明显的个人身上.比如有一些高中毕业生的能力是很强的,如果不是由于家庭贫困的制约,他们本来也是会去上大学的.所以如果将群体资料应用于这些非典型的群体成员,那么他们将会遭到不恰当的贬抑.他们与那些被雇用的人有着相同的实际生产率,只是由于与他们相联系的那些群体特征不利而无法得到工作.二十九.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者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和不同的地区甚至国家之间进行流动和迁移的行为,它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十.锦标赛模型拉齐尔和罗森于1981年提出晋升的锦标赛模型该理论认为:晋升一般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晋升的职位一般是固定的;第二,与某一晋升相联系的工资增长幅度越大,对候选人的激励越大,争取晋升的动力越强;第三,晋升不是根据员工个人的绝对绩效,而是竞争者的相对绩效决定。与既定晋升相联系的工资增长幅度会影响到位于该工作等级以下的员工的积极性;某职位上员工的薪酬水平并不仅仅是为了激励其在当前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还是为了激励该职位以下的所有员工努力工作争取获得该职位锦标赛的激励效应与各等级、层级之间的奖金差异的规模大小有关;锦标赛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员工报酬水平随职位晋升而呈现阶梯式跳跃的事实用相对绩效决定晋升有很多优点:1.有时个人的绝对绩效比较难衡量,但是相对绩效很容易比较,衡量成本的节约在某种程度上是使用相对绩效作为激励的一个重要原因。2.用相对绩效来决定是否晋升可以减少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竞争者业绩的干扰三十一.薪酬决定(大题!)1.以产量为基础的工资——计件工资在计件工资制下,工人将根据他们所生产的每一单位的产品获得一笔报酬,这笔报酬是与每件产品相联系的计件工资率,工人产出高则获得的报酬就高只有当对产量的衡量并不需要太大的成本时,企业才会采取以产量为基础的工资计件工资制优点:筛选机制和激励机制计件工资的收入计算:I=A+b*Q(I表示收入,Q表示产量,A表示基本收入,b表示计件率)2.以投入为基础的工资——计时工资制由于企业对产量的衡量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成本很高。同时,大多员工都是风险规避型的人,在其他条件(如报酬的平均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他们更为偏好以工时为基础的工资所具有的那种确定性,因此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还是偏好按投入支付工资的计划由此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计时工资加绩效工资三十二.存量—流量模型(大题!)就业的存量—流量模型是解释就业.失业与非劳动力存量及存量变化的经典模型在这一模型中,方框表示每一种人口的存量,即某一时点上测算的变量.箭头表示人口的流量:某一时期(如1年)内的存量变动及变动方向.模型表明这三种人口之间存在着相互对流的变动:1.就业人口中会有一定比例的人失去工作,成为失业人口,还会有一部分由于自己不愿意继续工作等原因进入非劳动力2.失业人口中也会有一定比例的人找到工作,进入就业人口,还会有一部分人因为失去信心等原因进入非劳动力3.非劳动力中有一定比例由于想工作并立即找到工作等原因进入就业人口,还有一部分想工作但一时找不到工作的人则成为失业人口.另外,某一时期总会有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加入上述三种不同的人口,成为新增就业人口.新增失业人口和新增非劳动力人口的一部分.上述三种劳动力人口在一定时期内也都会有一部分退出劳动年龄人口.结论:1.即使处于失业状态的人是变化着的,失业总量作为一个存量,也可能保持不变2.失业率可以由几种不同的流量要素独立地或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引起变化三十三.基尼系数1912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计算出一个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称为基尼系数G当A为0时,基尼系数为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等;当B为0时,基尼系数为1,表明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基尼系数在0~1之间,系数越大,表明越不均等,系数越小,表示越均等.优点:便于了解.掌握和比较,人们可以对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基尼系数进行比较,也可以对不同国家的基尼系数进行比较缺点:不同国家可能采用不同的统计口径和资料,可比性较差联合国规定的基尼系数见表,国际上一般以0.4为警戒线基尼系数及其代表程度基尼系数收入分配平等程度基尼系数收入分配平等程度0绝对平等0.4~0.5差距较大小于0.2高度平等大于0.5差距悬殊0.2~0.3比较平等大于0.6高度不平等0.3~0.4基本合理1绝对不平等三十四.收入代际流动的含义收入代际流动衡量的是一个人的收入在多大程度上由其上一代人的收入决定,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机会平等程度,为不平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通常收入的代际流动就是指从一代到下一代收入的相对位置变动的程度三十五.税收政策与收入再分配(大题!)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差距,矫正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手段税收有筹集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等方面的作用许多国家为了加强税收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已经基本建立了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以遗产税(赠与税).财产税.消费税为辅的税收调节体系,充分发挥不同税种相互协调配合的整体调节功能.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多实行累进税率;财产税.消费税.社会保障税一般实行比例税率实行累进税率的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对个人收入差距调节的力度最大个人所得税的效果:1.税后收入差距较税前收入差距明显缩小2.税后基尼系数比税前基尼系数普遍降低3.少数高收入者缴纳税收占个人所得税的主要部分三十六.社会保障的收入再分配(大题!)社会保障主要是通过政府行为实现对暂时或长期无收入来源者的经济资助,以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主要手段:为居民提供养老保险金等各项保险和救济救助收入的直接保障以及教育.医疗等相关生活保障的间接保障措施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支出范围主要包括三大领域:一是面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二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三是面向低收入者的社会保障我国社会保障支出范围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四个方面三十七.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我国,结构转变的加快和青年就业问题的突出是自然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自然失业率有两种生成机制:1.市场障碍使一部分劳动力游离于劳动力需求曲线之外,使合意的劳动力供给小于愿意的劳动力供给,二者的差额便是自然失业人口2.市场障碍使实际工资高于出清工资水平,使意愿的劳动需求量小于意愿的劳动力供给量,二者的差额便是自然失业人口第三篇:00164自考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复习资料一生产与消费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2、(课后2)如何正确理解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答:资源的有限性称为资源的稀缺性(识记),或者更准确地说: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求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此种力量定义为资源的稀缺性。(识记)劳动稀缺性的实质: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始终是制约社会和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充分满足的基本因素。3、劳动资源稀缺性的属性是:(识记)(相对性、普遍性和绝对性。)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从而使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普遍和绝对的属性。3、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领会)机会成本,是指将稀缺的劳动资源用以满足此种需要和愿望而放弃的彼种需要和愿望的满足。(领会)4、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都有着自己的目标,并以明智的方式追求这一目标。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不过是效用最大化的变形,它突出了效用和货币收益方面,而忽略掉非货币收益方面。所谓选择,就是指主体关于如何利用资源去生产物品和消费闲暇的决策,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主体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如何选择资源的利用,表现为资源的配置。通过人们的无数次各种各样的选择,将可用于生产经济物品的劳动资源按一定的工资分配到不同的职业、企业、部门和地区,从而在劳动方面最终回答一个经济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一基本问题。《劳动经济学》总复习资料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课后1)答: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劳动资源的稀缺性而引起的劳动资源配置的问题。可以初步定义为研究稀缺的劳动资源配置的科学。(领会)(课后3)劳动力的特点:(不可分割性、生理性)答:一、劳动力与劳动力所有者不可分割。二、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是社会劳动的结果,劳动力具有生理性的特征。这一特征具体表现在:1劳动力的生产是通过消费社会劳动为条件。2劳动力形成周期较长,在现代社会至少需要16年。3劳动力不能存储。4劳动力不间断地作为商品交换,其承担者即劳动者的生命必须得到维持,必须保证每天最起码的维持生命的收入和物质生活条件。5劳动力具有生命周期和生理间歇周期。三、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起着能动性的作用。5、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总复习资料3实证研究方法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2、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规范研究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消极意义。2、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规范研究对象的价值判断或价值标准是指互惠的交换。(领会)互惠包括三种情况:1、参与交换的各主体均受益。2、参与交换的部分主体受益,但无人受损。3、参与交换的部分主体受益,部分主体受损,但受益大于受损。(领会)互惠交换的障碍有以下三类: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课后4)为什么说规范的研究方法往往成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工具?答:实现互惠的交换当然对社会有积极意义,它有利于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种种障碍,使互惠的交换不能实现。其主要障碍有以下三类: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互惠交换的障碍仅仅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很难消除甚至不能消除,需要政府制定一定的社会经济政策及体制调整才能推进互惠交换的发展,以增进社会福利。因此,规范研究方法往往成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一.名词解释1.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2.工资刚性:货币工资水平一般没有向下浮动的可能性。3.自然失业率:劳动力市场既不存在过多的供给,也不存在过多的需求时的失业率。4.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变化百分比之比。5.就业弹性:就业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变动百分比。6.工资指导线:政府提出的关于工资增长比重的权威性建议。7.统计性歧视:因统计标志的缺陷而使部分劳动力承受不公平的失业比重。8.家庭生产函数:说明市场劳动时间、家务劳动时间、消费结构及余暇时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式。9.劳动经济关系:与劳动和劳动力相关的人类经济活动的总和。10.理性经济人:市场经济下以自利为原则同时又在一定规则下行为的经济主体。11.实证分析:分析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人们的行为会有何种规律性的反应,而不必对其后果作出好坏的价值评判。12.劳动力生产费用:分析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人们的行为会有何种规律性的反应,而不必对其后果作出好坏的价值评判。13.机制:指事物运动的目标指向、动力来源、传导系统、动作方向、运动力度等成套的规定性。14.内部劳动力市场:指企业中工作岗位上的劳动力供求不通过外部市场,而是通过企业内部原有人员之间进行调剂而实现的一种调整机制。15.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短期分析中,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当等量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时,最初会使产量增加,超过一定量时产量开始递减。16.劳动力参与率:反映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加市场性劳动程度的相对数。17.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之比。18.余暇时间:劳动者在单位时间(24小时)内从事市场性劳动以外的全部剩余时间。19.非均衡分析:指在市场不完全竞争、主体非自愿、供求不相等的情况下而又研究市场的大致趋向和稳定状态的分析方法。20XX职业流动率:指某两年中改变职业的就业人数与总就业人数与之比。21.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22.补偿性工资差别:对某些职业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以补偿不同职业间的非货币差异从而形成的一种职业间的工资差别。23.就业结构: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24.磨擦性失业:指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失业现象。25.结构性失业:指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26.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指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而发生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基本生活的制度。二.判断题1.劳动力交换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结合。正确2.失业是价值规律调节劳动力供求的必然现象。正确3.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原理是源于价格或经济关系。错误4.长期劳动力需求弹性比短期劳动力需求弹性要小。错误5.人均收入最大化目标的企业存在着让劳动力流动的倾向。错误6.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的公共部门将比服务最大化目标的公共部门雇用更多的公务人员。正确7.从劳动力供给的意愿性看,劳动力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数量不等同于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正确8.道格拉斯——有泽法则认为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越低。正确9.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既有选择性又有流动性,而雇工只有选择性而没有流动性。错误10.福利按人而论,所以与劳动者的个人劳动量相关。错误11.计划经济假定人具有很高的觉悟,而市场经济假定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正确12.我国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稀缺性的,惟有劳动力资源是相对过剩的。正确13.对劳动力市场的一般分析,是劳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正确14.劳动力是人所特有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正确15.劳动力资源是劳动力人口数量与劳动力平均素质之和。错误16.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即人力投资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和。正确17.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式是其供给主体和供给客体分属于不同的劳动者。错误18.劳动力价格等于人力资源成本。错误19.劳动力市场即买卖劳动者的市场。错误20XX劳动力供需均衡是经常的、永久性的。错误21.劳动投入收益理论,是揭示劳动投入与劳动成本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理论。错误22.劳动力资源同一切经济资源一样具有稀缺性。正确23.规范分析方法不用一定的价值观去评价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错误24.人的一切能力都是劳动力。错误25.劳动力市场机制是国家调节市场,然后由市场引导企业。正确26.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是一种内部制度性与外部价格性的关系。正确27.劳动力的需要是一种不需要以货币支付能力作为后盾的主观愿望。正确28.在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时,单个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就不同于产品边际生产力曲线。错误29.在产出水平给定的条件下,与给定的等产量曲线相切的那条等成本曲线为最大总成本。错误30.劳动力需求交叉弹性是指A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B类劳动力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之比。正确31.政府就业政策的限制会降低企业总成本。错误32.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适度增长目标下企业劳动力需求高于利润最大化企业水平。正确33.经济周期波动通过劳动力供给变化而影响劳动力需求。错误34.劳动经济学中的一级劳动力是指主要劳动力、二级劳动力是指辅助劳动力。错误35.不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的状态叫做供给无弹性。正确36.如果工资固定不变,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小于零的状态叫做供给有无限弹性。错误37.收入约束式是劳动主体在时间和劳动能力状况的约束下,所能消费余暇和获得收入的最大组合线。错误38.非劳动收入是一种不劳动而获的收入。错误39.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正确40.劳动力过剩的含义是劳动力有效供给大于初始供给的情形。错误41.劳动者对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的主观预期判断叫劳动者的个人期望值。正确42.所谓收入均等化理论就是劳动收入实行平均主义的理论。错误43.劳动力流动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在经济学意义上又称外部成本和内部成本。错误44.农村经济体制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必须着眼于大大提高我国农村人均土地经营面积指标。正确45.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的支付方式。正确46.工资职能是由工资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工资的作用。正确47.基本工资是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实际工作时间得到的实际工资。错误48.维持生存工资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剑桥学派的马歇尔。错误49.集体谈判工资理论认为,工资的决定取决于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中交涉力量抗衡的结果。正确50.劳动分红制是对企业税后利润的一种外部再分配。错误51.年薪制是对企业职工实行的一种按年发放工资的报酬形式。错误52.工资水平的基本计算公式是工资水平=劳动者工资总额/劳动者平均人数。正确53.劳动者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实质上是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成果的关系。正确54.企业内员工之间的劳动差别主要表现为个体劳动差别。错误55.最低工资是指行业、部门、企业等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实行的最低等级工资标准。错误56.工资差别是指劳动要素供给者之间在要素服务收入数量方面的差异和相互关系。正确57.非补偿性工资差别是因为劳动者职业岗位的原因而形成的工资差别。错误58.我国的登记失业人员是指城乡劳动者中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求职的人员。错误59.隐性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等于或小于零的现象。正确60.普遍在职培训即企业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对本企业实际有用。错误三.单选题1.我国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稀缺的,但是相对过剩的。BA.土地资源;B.劳动力资源;C.矿产资源。2.“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润,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是描述。BA.供给创造需求理论;B.看不见的手的理论;C.利润最大化理论。3.劳动经济学是现象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AA.劳动力市场;B.劳动力供求;C.劳动力交换。4.比较明确的劳动力生产部门是。CA.工业部门;B.农业部门;C.家庭。5.收入指某个时间内个人和家庭的劳动所得和。BA.工资所得;B.非劳动所得;C.劳动报酬。6.劳动是人类使用生产资料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CA.有价值的;B.有希望的;C.有目的的。7.雇佣调整函数是指企业与最佳目标雇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CA.最大雇佣量;B.最小雇佣量;C.现有雇佣量。8.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间内,在下雇主愿意并且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数量。A.某种工资率下;B.某种劳动生产率下;C.某种价格比率下。9.企业在雇用劳动力时,企业愿意支付的工资率定义为。BA.劳动力供给价格;B.劳动力需求价格;C.劳动力均衡价格。10.长期成本曲线是资本和劳动投入都可变动时,若干短期平均成本的的连辍轨迹。AA.最低点;B.最高点;C.相切点。11.等成本线是在总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可以购买到的劳动和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AA.资本;B.土地;C.技术。13.政府补贴政策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BA.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B.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C.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14.非营利企业潜在利润为正值的含义是。AA.要求企业不营利;B.要求企业利润最大化;C.要求企业利润低水平。15.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主要划分为三大方面。CA.自然,经济,社会;B.微观,中观,宏观;C.家庭,企业,国家。16.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关系。BA.反向;B.正向;C.平行。17.劳动力参与率M形周期变化规律表现的是。BA.男性劳动力参与率;B.女性劳动力参与率;C.青年劳动力参与率。18.劳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状态叫做。AA.供给富有弹性;B.供给无弹性;C.供给缺乏弹性。19.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劳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的状态叫做。CA.供给富有弹性;B.供给无弹性;C.供给缺乏弹性。20XX劳动时间与余暇时两者之间是关系。AA.此消彼长;B.同消同长;C.正相关。21.劳动经济学中的非劳动收入是指。CA.不劳而获的收入;B.不正当、不合法的收入;C.劳动工资以外的收入。22.当市场劳动供大于求时,政府一般应。BA.上调最低工资;B.下调最低工资;C.不动最低工资。23.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则会出现。AA.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B.均衡工资率上升,均衡就业量减少;C.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减少。24.在劳动力市场上,均衡的形成由均衡工资率与决定。CA.均衡供给量;B.均衡需求量;C.均衡就业量。25.在U—V分析中,U表示。BA.就业;B.失业;C.效用。26.在U—V分析中,V表示。AA.职业空缺;B.就业;C.失业。27.劳动力过剩表现在企业外部就是。BA.隐性失业;B.显性失业;C.劳动力滞存。28.劳动力迁移成本是劳动力在流动中发生的。CA.中间成本;B.间接成本;C.直接成本。29.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成本在经济学意义上称作。CA.内部成本;B.私人成本;C.社会成本。30.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必须着眼于提高我国农村指标。CA.土地垦殖面积;B.土地复种面积;C.人均土地经营面积。31.实际工资是货币工资与之商。BA.股价指数;B.物价指数;C.比价指数。32.福利分配是工资的。A.转化形式;B.实物支付形式;C.延期支付形式。33.工资的职能是由工资的所决定的.CA.计时性;B.计件性;C.本质属性。34.提出了均衡价格工资理论。C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歇尔。35.按要素分配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分红制、年薪制和。AA.股权薪酬帛;B.劳动股权制;C.借贷购股制。36.劳动股权制的基本原则是包括了。CA.按资产分配原则;B.按资金分配原则;C.按劳分配原则。37.劳动分红制是对企业的一种内部再分配形式。BA.税前利润;B.税后利润;C.利润总额。38.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了。CA.马克思主义经济学;B.西方经济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39.从理论层面讲,劳动力是。BA.人和动物都有的一种能力;B.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C.人所特有的活劳动体力。40.劳动力供求规律表现为。AA.供过于求,工资下浮;B.供不应求,工资下浮;C.工资上升,需求增加。41.利息、工资与就业的互动关系为。BA.实际利息率高,将来就业增加;B.实际利息率高,现在就业增加;C.实际工资率低,现在就业增加。四.问答题1.什么是劳动力市场的U—V分析?答:(1)从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短缺的关系出发研究劳动力市场资源分配功效的方法;(2)目的是说明均衡失业率;(3)划定U=V的分界线。2.简答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答:(1)人力资本是主要资源;(2)人力资本投资效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效益;(3)人力资本以教育投盗为主体;(4)人力资本理论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3.什么是集体谈判工资的海克斯模式?答:(1)雇主和工会双方都不愿为长期停产付出代价,同意让步;(2)雇主让步曲线为正斜率,工会抵制曲线为负斜率;(3)两曲线相交点为双方谈判的妥协点,形成双方都接受的工资率。4.实际储蓄利率与劳动就业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答:(1)Sl=f[(1+r)Wt/(Wt+1)];(2)储蓄利率高,现在就业增加,将来就业减少;(3)储蓄利率低,现在就业减少,将来就业增加。5.效率工资理论及其应用是什么?答:(1)工作绩效优劣与工资水平高低成正比;(2)高工资高激励高失业成本;(3)失业率存在的客观性。6.政府转移支付和补贴对劳动力市场有何影响?答:(1)增加相关部门的派生劳动力需求;(2)导致市场商品价格下降的连锁反应;(3)改善个人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条件;(4)对弱质劳动力供给产生政策性保护7.收入政策实施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哪些?答:(1)权威性劝说政策;(2)工资—物价指导线或路标政策;(3)补偿或税收性收入政策;(4)工资—物价管制或冻结政策8.调控劳动就业时,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答:(1)调节法定准备金率;(2)调整再贴现率;(3)伸缩公开市场业务。9.在物价上涨时,政府对实际工资的保证通常采取哪些主要的方法?答:(1)工资指数化;(2)工资非指数化;(3)提高工资标准10.个人偏好歧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雇主个人偏好;(2)雇员偏好;(3)消费者偏好11.简答统计性歧视理论的主要内容?答:(1)统计性歧视的定义;(2)用群体典型特征取代个体个别特征;(3)原因是统计方法不科学和信息不完全12.简签在职培训愈来愈受到重视的原因?答:(1)在职培训的意义;(2)市场和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3)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快速变化;(4)员工在岗位间的轮换日益普遍。13.发达国家人力资本投资表现出哪些一般趋势?答:(1)教育和培训的费用表现为一种高投入;(2)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有逐年提高的趋势;(3)教育投资明显提高了劳动者的比较收益14.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1)投资收益的广泛性;(2)投资收益的长效性;(3)投资收益的多样性;(4)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15.产生磨擦性失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1)磨擦性失业的定义;(2)劳动力市场的动态性;(3)就业信息的不完全性;(4)现行经济制度的制约性16.凯恩斯的充分就业非均衡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1)政府只要想办法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就实现了充分就业;(2)非自愿失业不能通过削减货币工资的办法来解决;(3)非自愿失业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17.菲利浦斯就业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1)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可能永久地改善失业状况;(2)降低失业率必然要以通胀风险为代价;(3)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呈负相关关系;(4)菲利浦斯曲线的描述。18.什么叫就业弹性?如何判别?答:(1)就业弹性是就业量变动的百分比和GDP变动的百分比之比。(2)就业弹性等于1时,就业量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保持同步增长;(3)就业弹性小于1时,就业量的增长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4)就业弹性等于0时,经济增长反而减少了就业岗位。19.简答最低工资制度的主要内容?答:(1)最低工资的定义;(2)最低工资制度的法理依据;(3)最低工资率的确定;(4)最低工资保障政策。20XX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两个低于”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内容是什么?答:(1)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幅度应低于本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2)员工实际平均工资的增长幅度应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五.论述题1.试论界定劳动力市场歧视的要则。答:(1)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定义;(2)确定歧视的重点是可衡量的市场结果;(3)忽略不计偶然结果的常规随机差异;(4)主要区分引起工资差异的后市场和前市场因素;(5)目的是为政府的反歧视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6)结合一定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2.运用劳动力参与率理论进行中外比较并提出因应对策。答:(1)什么是劳动力参与率及其分类;(2)外国劳动力参与率周期线的特点;(3)中国劳动力参与率周期线的特点;(4)形成中外劳动力参与率周期线差异的因素:(5)结合实际提出消除上述差异因素的应然性分析3.运用均衡失业率理论分析当前大学就业问题及对策。答:(1)均衡失业率理论的内涵;(2)从全局而言,大学生就业市场依然存在缺口;(3)从局部而言,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过剩;(4)结论:均衡失业率理论之结构性失业,或均衡失业率理论之磨擦性失业等;(5)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实然性分析;(6)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应然性分析。4.浅论工资差别及其变化的一般规律。答:(1)工资差别的一般定义;(2)工资差别主要分为补偿性工资差别与竞争性工资差别;(3)补偿性工资差别的分类;(4)竞争性工资差别的分类;(5)工资差别变化随工业化进展而变化的阶段性;(6)结合一定的实际对上述工资差别理论进行一些应然性分析。5.从配第—克拉克定理论中外城市化进程。答:(1)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内涵;(2)城市化进程的内涵;(3)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4)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新特征;(5)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趋势;(6)结合一定的实例进行应然性分析。6.论中国教育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答:(1)高等教育入学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相对滞后;(4)地区教育投资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5)教育体制僵化导致劳动力供求脱节;(6)结合实际提出一系列言之成理的相应对策。第四篇:经济学复习资料经济学复习资料概念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该商品的数量。2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相互关系。3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的该种商品的数量。4供给函数: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5均衡价格: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时的价格。6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格变动的反应程度。7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8需求的变动: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9需求量变动和供给量变动的表现为同一曲线上点的移动。10供给量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11需求和供给变动的表现为曲线的移动。1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1商品的可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比重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13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数量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14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影响因素: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序、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所占得比重,所考查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15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合乎理经纪人的假设。16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17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18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19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它是政产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20XX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它是政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21谷贱伤农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格弹性往往是小于1的,即当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22边际效应: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的增量,用MU表示。2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没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24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2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25消费者偏好的假定:(1)偏好的完全(3)偏好的非饱和性或多比少好的原则26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合。特点:1由于消费者的偏好是无限的,因此在同一平面上就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形成无差异曲线群,曲线的全部称为消费者的偏好系统。2在用以平面图上,任意两条两条无差异曲线绝不能相交;3无差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想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4一般情况下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27价格消费曲线:各种价格下,消费者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28需求曲线的两条重要性质:(1)沿着平是不断增大的,而边际效用下降(2)在需求曲线上每一点,消费者效用增大29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可由收入—消费曲线推出。30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应水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31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32吉芬物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使总效应和价格成同向变动,吉芬物品的一般条件:(1)必须是劣等品(2)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很大33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34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1TP上任一点TP上任一点引射线的斜率3:AP曲线的最高点与MP曲线相交,在该点处,即有TP曲线与原点的连线,该线又是该点处的切线。3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超过这个值时,边际产量是递减的。36等产量曲线和无差异曲线相似,都有)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相交(3)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37扩展线:不同等产量曲线和不同等成不同生产均衡点的轨迹38机会成本:某一项稀缺资源拥有某一大收益点39显成本:指生产者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要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40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要素的总价。显成本+隐成本=经济成本=机会成本=总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所以当厂利润为零时,厂商仍得到正常利润(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42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长期总成本LTC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生产规律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44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大到一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因此决定了LAC下降又上升的U型特征。45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由企业以外引起的,它影响厂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46符合以下四个假定条件的市场被称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3)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4)信息是完全的47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件MR=MC48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49只要总收益大于总可变成本,厂商进是有利的,就能得到生产者剩余50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出现在LAC曲线的最低点,商品价格也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51生产三个阶段的划分:1第一阶段,不,生产者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有利。2第二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即可得到由第一阶段增加可变要素投入带来的全部好处,又可避免将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第三阶段而带来不利影响。3第三阶段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减少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52等产量曲线的概念:是在技术水平不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53等成本线的概念:是在既定的成本和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54边际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55七大成本概念:1总不变成本TFC是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2总可变成本TVC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3总成本T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4平均不变成本AF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没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5平均可变成本AV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没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6平均总成本A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没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7边际成本MC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56规模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57.规模不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58寡头垄断: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的一种市场组织。59垄断市场: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组织60自然垄断:指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的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劳务,如果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了。61市场失灵:现实的资本主意市场机制置导致的原因是当商品或服务的边际社会收益超过边际社会成本时,市场无法或不愿意提供该类产品或服务62价格歧视:一家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或两种以上的价格63举例说明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子,第一个包子是你最想吃的,相对第一个第二个没有第一个那么需要,吃到第五个时已经饱了,这是达到了最大效应,但当你吃第六个的时候感觉是多余的,慢慢下降。64简述需求的价格的弧弹性的五种类型比较陡,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2Ep大于一弹性充足,需求曲线比较平滑,表明序曲亮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3Ep等于零完全无弹性,需求直线是竖直线,表明序曲量为一常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4Ep等于一单位弹性,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5Ep等于八完全弹性,标明价格为一定的情况下需求量无限大65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概念及成立当增加要素的投入量而保持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在系统的产生量达到某点之后,继续增加变动要素会引起该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条件1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例是可变的,即技术系数是可变的2技术水平保持不变3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效率66经济成本:指由于课税而使纳税人被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又叫税收无谓损失、税收超额负担或者税收扭曲成本。67机会成本: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西的最大价值。68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量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总和。69序数效应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70预算线: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消的收入可能购买的各种商品组合点的轨迹。有时称预算约束。四个变动1两商品的价格P1和P2不变,消费者的收入I发生变化,这时,相应的预算线的位置会发生平移2消费者的收入I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P1和P2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这时,相应的预算线的位置会发生平移。3消费者的收入I不变,商品一的价格P1发生变化而商品二的价格P2保持不变。这时预算线的斜线—P1/P2会发生变化,预算线的横截距I/P1也会发生变化,但是预算线的纵截距I/P2保持不变4消费者的收入I与两种商品的价格P1和P2都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这时,预算线不发生变化。71交叉弹性: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对求量的影响程度。72:单位贡献利润:产品单价与品均果单位贡献利润大于或等于零,企业应该继续生产。73拉佛曲线:描述了税率和税收收率较低时,提高税率可以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