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经济发展课件_第1页
制度与经济发展课件_第2页
制度与经济发展课件_第3页
制度与经济发展课件_第4页
制度与经济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经济学刘瀛弢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经课程讲义82011年北京发展经济学刘瀛弢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经课程讲义820112022/12/132制度与经济发展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2.制度的重要性3.制度变迁理论4.经济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的制度5.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问题2022/12/122制度与经济发展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2022/12/133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1.制度的定义及构成2.制度的功能3.制度分析的一般工具2022/12/123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1.制2022/12/134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1.制度的定义及构成制度是能够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既包括了人类社会的经济规则,同时也包括了社会规则和政治规则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制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它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各类正式规则所形成的一种等级结构。它在现实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法律秩序或由法律体系所构造和保护的秩序非正式制度则是人们在长期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且通过文化结构代代相传的一系列规范。非正式制度由价值观、理论观、习俗和意识形态等组成制度的“相容性原理”。正式制度只有在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否则,由于意识观念等原因而导致的人们的抵制情绪会使正式制度丧失效能2022/12/124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1.制2022/12/135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2.制度的功能舒尔茨(T.W.Schultz,1968)认为,制度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的服务,列举具体制度的经济职能:降低交易费用,如货币、期货市场影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如合约、分成制、合作社、公司、保障、公共社会安全计划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的联系,如财产、包括遗产法、资历和劳动者的其他权利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的框架的制度,如高速公路、飞机场、学校和农业试验站诺思(DouglasNorth)认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确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实际上是将制度的功能视为创造秩序和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2022/12/125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2.制2022/12/136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2.制度的功能林毅夫和鲁金特(J.Y.LinandJ.B.Nugent,1995)指出:制度的基本功能是节约和再分配。制度让一个或更多的经济人在增进自身福利时而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或让经济人在他们的预算约束下达到更高的目标水平。另外,许多制度安排的主要功能或动机就是提高自身的境况而牺牲别人的利益(即再分配功能)。当把规则加诸他人之身的权力分布不均,且不同制度安排竞争非常微弱时,制度的再分配功能可能会居于主导地位舒尔茨概括了制度功能的经济表征;诺思则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强调了作为规范的制度所具备的作用;林毅夫和鲁金特是从行为目标上刻画了制度的功能2022/12/126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2.制2022/12/137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3.制度分析的一般工具一项制度产品的出现,是制度的需求力量与制度的供给力量均衡的结果。因而,制度分析的基本工具仍然是微观经济学中广泛使用的供给—需求分析方法制度的需求分析制度的“收益”:如更好地降低了当事人的行动风险;更直接地增加了当事人的收入;甚至于能实现当事人更高的伦理观和道德观取向而带来的更大的心理满足程度等制度的形成和执行有代价:制度的“交易费用”。是指人们在形成一项制度安排时所花费的收集信息的费用、谈判的费用、签约的费用以及制度达成后在执行过程中带来的执行费用和监督费用制度的出现具有经济的合理性:预期实行制度后所带来的利益,能够超过为制定和实行制度所造成的交易费用2022/12/127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3.制2022/12/138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3.制度分析的一般工具制度的供给分析新制度经济学中,围绕对制度供给方法的分析,产生了一套独特的分析方法,即集体行动的分析法集体行动的分析方法,实际上是将公共选择理论与博弈论应用到对制度供给的分析中,其核心是要解决如何通过决策规则和决策程序的设计,来有效防止“搭便车”的问题交易费用分析法和集体行动分析法,共同构成了制度分析中的一般工具2022/12/128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3.制2022/12/1392.制度的重要性1.马克思主义观点2.经济增长模型的历史反论3.基于制度视角的经济发展机制2022/12/1292.制度的重要性1.马克思主义观点2022/12/13102.制度的重要性1.马克思主义观点马克思对制度的重视、制度与经济发展关系所作的开创性研究,超越同时代马克思认为,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被集中地体现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分析中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之下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生产制度、交换制度、分配制度、消费制度等诸多环节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生产关系能否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保持一致2022/12/12102.制度的重要性1.马克思主义观点2022/12/13112.制度的重要性1.马克思主义观点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变化的进程、方向和内容,是经济变迁中的至要力量;而生产关系反过来也可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状况,从而也可以对经济变迁造成影响政治经济学中一个基本命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2022/12/12112.制度的重要性1.马克思主义观点2022/12/13122.制度的重要性2.经济增长模型的历史反论重点考察有形要素投入如何在时间动态中实现最优配置并促进经济增长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以索罗模型为代表,经济增长决定于资本、劳动和技术的共同作用经济增长率中经扣除以上因素的影响后,还有一部分剩余得不到解释,这就是全要素分析中有名的“残差”(residual)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人力资本增长的结果?2022/12/12122.制度的重要性2.经济增长模型的历2022/12/13132.制度的重要性2.经济增长模型的历史反论西班牙、葡萄牙虽然曾经拥有过大量的财富和先进的技术,但其国内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却阻碍了财富和技术用于商业用途,因此,这些国家未能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领头羊1600~1850年间,海洋运输业未出现大的技术进步,但航运制度和市场制度发生了变化,降低了海洋运输成本,最终使海洋运输的生产率得到了提高诺思认为,真正决定增长的是制度,一种能够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制度提供了一种经济的刺激结构,随着该结构的演进,它规划了经济朝着增长、停滞或衰退变化的方向2022/12/12132.制度的重要性2.经济增长模型的历2022/12/13142.制度的重要性3.基于制度视角的经济发展机制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一个重大缺陷:即无摩擦假定,任何资源在配置过程中是不存在交易成本的随着专业化和分工的发展,资源配置中所带来的交易费用与日俱增建立能够减少交易费用的制度,就能促使专业化和分工过程的深入,并最终带来经济的繁荣与增长人类历史上经济成长的历程,就是不断产生新的能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演进的结果(D.NorthandR.Thomas)能够导致交易费用降低的新制度,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2022/12/12142.制度的重要性3.基于制度视角的经2022/12/13153.制度变迁理论1.原型:诺思-戴维斯模型2.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3.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影响因素4.动态:路径依存理论2022/12/12153.制度变迁理论1.原型:诺思-戴维2022/12/13163.制度变迁理论1.原型:诺思-戴维斯模型70年代由诺思等人所开创,其后又通过诺思、拉坦、林毅夫等人的努力而得以发展,迄今己是比较成熟和定型的理论体系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任务,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制度产生、更替和演进的过程1976年,诺思和戴维斯出版了《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就是制度变迁理论的原型,我们称之为“诺思-戴维斯模型”(North-DavisModel)2022/12/12163.制度变迁理论1.原型:诺思-戴维2022/12/13173.制度变迁理论1.1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概念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它是在特定领域内能够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组规则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它是一项具体的制度演变和发展的制度背景初级行动团体:组织和个人能够发现在现行制度下难以获得的潜在收入,能做出某项制度安排以获得收入增长,并不遗余力来启动和安排制度创新的进程次级行动团体:通过一些策略性决定,来帮助初级行动团体去获取潜在收入2022/12/12173.制度变迁理论1.1制度变迁理论的2022/12/13183.制度变迁理论1.1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概念例如:设立银行。发现设立银行有利可图,需要得到立法机关的批准,并去积极游说的人便是初级行动团体,那些为他们投赞成票的议员们,便是次级行动团体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都是制度变迁过程的实施主体制度装置:指行动团体所利用的文件或手段,是制度变迁的实施机制2022/12/12183.制度变迁理论1.1制度变迁理论的2022/12/13193.制度变迁理论1.2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和诱因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人们出于对自身利益不断增进的要求,会不断地寻求能够带来更高利益的制度安排如果一项新制度能够比原有制度带来更多的利益,这些新增的利益来源于四个方面:规模经济:资本的形成和供给则是一种制度安排的结果,出于对规模经济利益的追求,寻求更有效的资本安排制度外部性:使当事人的收益与成本不对等,新制度安排来使这种外部性内在化,就可以增加社会的总净收益规避风险:人们更倾向于有更为确定结果的活动,但利润的预期值在高风险行业要高,如果有能够克服厌恶风险机制的创新,则可以增加总利润。例如,保险公司2022/12/12193.制度变迁理论1.2制度变迁的基本2022/12/13203.制度变迁理论1.2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和诱因信息:信息成本是交易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能够降低信息成本的制度,不仅可以克服市场失败并促进不完全市场的发展,而且还能降低交易费用,增加社会的净收益1.3制度变迁的过程分析:核心1)制度均衡与外在冲击均衡状态:制度安排的调整,己经获得了所有要素所产生的全部潜在收入的增量;虽然存在潜在收入,但改变现存安排的成本超过这些潜在收入;如果不对制度结构作出某些改变,就没有可能实现收入的重新分配造成既有制度均衡失衡的外部冲击有三种:改变制度创新潜在收入;降低制度更替过程中的成本;法律或政治上的某些变化2022/12/12203.制度变迁理论1.2制度变迁的基本2022/12/1321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程分析:核心2)导致制度变迁中成本与收益变化的重要因素市场规模技术知识积累社会公众预期的变化。如,大萧条使国家干预成为一种人们能接受而取代原有完全自由经济的制度安排组织费用的承担国家权力。政策的公信力强推行革新的政治成本就会下降2022/12/1221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2022/12/1322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程分析:核心3)制度变迁中的层次和时滞制度安排中,存在三个层次的主体:个人、自愿性组织和政府,衍生出制度变迁的三种方式:个人、组织、政府推动的制度变迁谁来推动,取决于:每种层次安排中各自收益和成本的比较状况;在制度安排中受影响团体所拥有的影响力时滞,是指从潜在利润的出现,到使这种利润内部化安排革新之间的间隔时间。包括:发现潜在收入和组织行动团体的时间;发明和设计新制度安排的时间;面对制度安排的选择集,比较和挑出最佳安排的时间;启动时间利用旧制度的动机,与旧机器一样,有残值,就不会轻易抛弃;发明新制度的困难性,导致时滞变长的原因2022/12/1222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2022/12/1323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程分析:核心4)制度变迁中的过程发现了存在于既有制度之外的潜在利润设计和发明出一种制度安排,以获取这种潜在利润由谁推行,未确定,新制度方案有待挑选、比较和评判当个人、组织或政府,在对于实行该制度所得收益,与推行该制度所需成本,进行比较分析而求出净收益后,谁推行这项制度的净收益最大,由谁推行,成了这场变迁中的次级行动团体通过一定的制度装置来捕获这种利润2022/12/1223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2022/12/1324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程分析:核心4)制度变迁中的过程2022/12/1224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2022/12/1325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程分析:核心4)制度变迁中的过程总结:①形成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团体②提出有关制度安排的方案③各个层次根据制度变迁原则来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④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次级行动团体⑤两个团体共同努力实现制度变迁,安排选择集,从中加以比较并挑出最佳安排的时间⑥制度变迁的启动时间,潜在利润愈大愈确定,则启动时间愈短2022/12/1225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2022/12/13263.制度变迁理论2.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诺思模型认为,制度的供给,只要存在预期净收益大于零的情况,将是一个自发的过程现实中有许多制度安排很好却实施不了,制度的需求同样重要拉坦在诺思的基础上将制度变迁看成是人们经过成本-收益计算后自发推行的结果,制度变迁是由人们在响应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而自发进行的一种行为,这种变迁是“诱致性变迁”拉坦认为,制度变迁与技术变迁类似,社会科学和有关专业知识的进步,能降低制度的供给成本2022/12/12263.制度变迁理论2.诱致性变迁与强制2022/12/13273.制度变迁理论2.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拉坦还考察了制度供给过程中的集体行动行为,严重的“搭便车”损害制度的供给能力解决方式:一是强迫成员参与;二是提供超常规的经济利益激励林毅夫提出强制性变迁理论:是指由政府以法令形式推行的变迁,它既可以对现有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形态出现,又可以出现在自发性的制度变迁之中,主要强调国家干预在制度变迁的重要性国家能进行干预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是一国经济中能够合法使用强制力的垄断性主体,它比起竞争性组织来,能以低得多的费用来提供制度性服务2022/12/12273.制度变迁理论2.诱致性变迁与强制2022/12/13283.制度变迁理论2.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林毅夫将国家具体化,作为国家化身的最高统治者,行使着国家权力,其行为仍符合理性人的假设(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按税收净收入、政治支持,以及其他统治者效用函数的商品来衡量,强制推行一种新制度安排的预期边际收益要等于统治者的预期边际成本统治者的偏好和有限理性、意识形态的刚性、官僚主义、集团利益冲突以及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都会导致一国制度长期处于失衡,维持一种低效制度例:中国的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诱致性+强制性变迁的结合,农民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作用,中央对于承包制的推广确立发挥了行政组织的高效率2022/12/12283.制度变迁理论2.诱致性变迁与强制2022/12/13293.制度变迁理论3.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影响因素影响制度需求的因素相对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变动;宪法秩序;技术;市场规模影响制度供给的因素宪法秩序;制度创新的成本;现存的知识累积;现有的制度安排;规范性行为准则影响制度需求与供给的诸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统一对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的认识2022/12/12293.制度变迁理论3.制度需求与制度供2022/12/13303.制度变迁理论4.动态:路径依存理论诺思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路径依存”(pathdependence)理论来解释现实中的制度演进轨迹技术演进过程中有自我增强(self-enforcing)和路径依赖的特征自我增强,指技术实行过程中的自我强化机制,包括1)技术使用过程中的边际成本递减特征;2)学习效应,随着某一技术的流行,人们会对之加以模仿和改进;3)协调效应,许多人采取相同技术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会产生合作利益;4)适应性预期,即一项新技术在市场使用的增加,可以使更多的生产者形成对这一技术即将流行的看法,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扩张2022/12/12303.制度变迁理论4.动态:路径依存理2022/12/13313.制度变迁理论4.动态:路径依存理论自我增强机制的实施产生以下后果:1)自我增强机制中存在多种均衡,因此不存在最优的惟一解;2)技术发展中,其初始阶段是有效的,但发展下去,可能失去效率;3)模式的固化。选择某项技术容易,但放弃它却会由于投资、人力资源知识结构等原因而变得困难;4)轨迹依存。即前期所采用的技术往往决定了后期技术的特点和个性,而后期技术通常是在原有技术上发展而成后期技术对前期技术在发展方向上存在依赖关系,这被称之为“路径依存”先期进入的技术往往更具优势,后者因追随者不够的而陷入恶性循环,甚至“锁定(lock-in)”2022/12/12313.制度变迁理论4.动态:路径依存理2022/12/13323.制度变迁理论4.动态:路径依存理论制度变迁同样存在:一国经济在发展初始阶段走上某一路径,那么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人们的过去的选择往往就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一国在起始阶段时能够使制度产生规模效益,并在以后的发展中,使这种规模收益普遍发生,则经济就有可能步入一条良性的发展轨迹。被称之为“路径依存Ⅰ”;如果这种收益递增不能普遍发生时,则新制度变迁会朝无效的方向发展,甚至可能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状态,这被称之为“路径依存Ⅱ”诺思认为“由于缺少进入有法律约束和其他制度化社会的机会,造成了现今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长期停滞不前”,必须不断打破对原有路径的这种依存关系2022/12/12323.制度变迁理论4.动态:路径依存理2022/12/13334.经济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的制度1.产权2.市场3.国家与意识形态产权制度:是制度集合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产权,它是指人们对某项资产所形成的所有、使用、收益和让渡权的集合对象是经济社会中有价值的资产主体是社会中的经济主体(个人、组织、国家)产权制度实质上包含一组产权,最重要的是关于资源的控制权和资源的收益权。被结合在一起,并落在同一主体上,那就是一个完整的产权2022/12/12334.经济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的制度1.产2022/12/13344.经济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的制度人类社会对产权的界定过程:第一阶段,人类社会对社会经济资源建立基于个人所有的排他性的产权制度第二阶段,随着社会分工、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经济主体间会为了交易的需要而建立可转让性的产权制度,这样,产权的交易、转让制度会逐步发展起来第三阶段,随着人类交易行为不断拓广,非人格化交易逐步的取代了人格化交易,经济组织开始成为了经济体系中主要力量,这时候,各种与组织形式创新联系在一起的产权制度如股份公司制度的建立和演进等,便成为这一时期的产权制度发展的新方向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表明:社会制度的演变都朝着建立与健全完整产权的方向发展2022/12/12344.经济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的制度人类社2022/12/13354.经济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的制度2.市场广义的市场制度,包含各种具体的交易安排,还包含了诸如明确的产权制度、清晰的契约制度、灵活的金融制度,以及充分的保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经济学理论证明,一种完全的市场制度是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的基本前提,从而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平台从经济史的角度来观察,人类经济发展的进程,也正是市场制度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今天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拥有极其完善的市场制度,而且二战之后兴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是积极构建市场制度的受益者市场制度的完善,还需要从根本上规范和制约着一国经济体制的选择演化的宪法秩序的保障和法律体系的支撑2022/12/12354.经济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的制度2.2022/12/13364.经济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的制度3.国家与意识形态国家制度“诺思悖论”国家可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阻碍经济的成长的这种两面性关键在于国家是暴力潜能的拥有者,不同分配方式形成不同的国家类型:公民间平等进行分配形成契约型国家,有效地保护产权;反之,形成掠夺型国家,直接干预产权安排和产权交易,对产权制度造成限制和侵害,经济长期停滞意识形态作为非正规制度安排中核心部分,共同的意识形态,也可以极大地降低社会中其他制度安排的供给成本和运行成本2022/12/12364.经济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的制度3.2022/12/13375.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问题1.

基本制度的缺失2.制度供给的不足3.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存现代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一个主要制度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规范。换言之,一种经济的有效运行必须得到法律的保障。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法制体系的不健全却是一种极其普遍的情形。在缺乏法制的规范和约束之下,市场交易行为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因为缺乏有效法律保护的市场交易行为,通常具有更大的风险);而非市场活动,却因此而得到了滋生和蔓延。这种非市场活动的盛行,不仅增大了社会的交易费用,同时还会使之后的制度演进,在非市场化的轨迹上产生路径依存2022/12/12375.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问题12022/12/13385.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问题2.制度供给的不足发展中国家一小部分特权阶级,在整个国家中具有强大的市场力和非市场力,因此,有关自发进行的诱致性变迁,会由于他们出于维护既得利益进行阻挠而变得不可施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在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未能促使有效制度供给的原因,除了部分是由于集团利益冲突外,发展中国家政治领导人的效用偏好与个人能力、意识形态的刚性,官僚政治的存在,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现存知识存量缺少等,也是重要的因素2022/12/12385.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问题22022/12/13395.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问题3.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存制度体系的“先天不足”和制度供给的困难,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的制度演进也明显呈现了“后天失调”的特征制度的变迁未能促进规模收益的普遍发生,反而进一步强化了原有制度中的失衡状态制度创新必须注意:建立一套法治体系,一套坏的规则也比没有规则强;改革政治体系,推行民主政治;加大教育,提高社会知识存量,制度变迁是社会知识存量的函数;防止新制度演进中出现“路径依存II”

的状况,由于制度的演进具有连续和渐进的特征,原有制度的一些特性不可避免地会对新制度产生影响,注意克服和纠正2022/12/12395.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问题32022/12/1340小结制度是能够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它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所构成。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存在“相容性原理”制度的功能是指制度在经济上的效能。舒尔茨认为制度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的服务;诺思则将制度的功能视为创造秩序和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林毅夫和鲁金特则认为制度的基本功能是节约和再分配2022/12/1240小结制度是能够约束人们行为的2022/12/1341小结供给-需求分析是制度分析的一般工具。一项制度的出现是制度的需求力量与制度的供给力量均衡的结果,这是制度分析的最基本的思想。制度需求分析的关键在于对制度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从制度的需求来看,一项制度之所以被需要是人们预期实行制度后所带来的利益能够超过为制定和实行制度所造成的交易费用。制度的供给与普通的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不同,它往往是一个集体行动的结果。分析制度供给方法是集体行动的分析法2022/12/1241小结供给-需求分析是制度分析2022/12/1342小结制度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对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出了开创性的研究,分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制度的重要性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更多地是处理经济中的有形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由此发展起来的全要素分析方法,却难以解释“残差”问题。新制度经济学则认为,真正决定增长的是制度,一种能够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2022/12/1242小结制度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2022/12/1343小结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制度产生、更替和演进的过程。制度变迁理论的原型,是诺思-戴维斯模型,该模型专注于制度的需求方面的分析。拉坦和林毅夫则研究了制度变迁中的供给方面。拉坦着重分析了“诱致性变迁”中的制度供给问题;而林毅夫则考察了“强制性变迁”分析了国家作为一种制度供给力量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2022/12/1243小结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是从2022/12/1344小结路径依存理论认为,如果对制度变迁进行动态考察,就会发现,一国经济在发展初始阶段的路径往往就决定了其未来制度演化的轨迹。这其中,存在良性的“路径依存Ⅰ”状态和恶性的“路径依存II”状态2022/12/1244小结路径依存理论认为,如果对2022/12/1345小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制度,有产权制度、市场制度、国家制度和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意识形态、法律制度等。发展中国家在制度发展中,普遍存在基本制度的缺失、制度供给的不足、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存等问题。而要在发展中国家实行成功的制度创新,则必须通过建立一整套法治体系、改革政治体系、打破“路径依存II”并大力发展教育等一系列措施,来加以保障2022/12/1245小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制度,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发展经济学刘瀛弢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经课程讲义82011年北京发展经济学刘瀛弢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经课程讲义820112022/12/1348制度与经济发展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2.制度的重要性3.制度变迁理论4.经济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的制度5.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问题2022/12/122制度与经济发展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2022/12/1349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1.制度的定义及构成2.制度的功能3.制度分析的一般工具2022/12/123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1.制2022/12/1350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1.制度的定义及构成制度是能够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既包括了人类社会的经济规则,同时也包括了社会规则和政治规则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制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它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各类正式规则所形成的一种等级结构。它在现实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法律秩序或由法律体系所构造和保护的秩序非正式制度则是人们在长期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且通过文化结构代代相传的一系列规范。非正式制度由价值观、理论观、习俗和意识形态等组成制度的“相容性原理”。正式制度只有在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否则,由于意识观念等原因而导致的人们的抵制情绪会使正式制度丧失效能2022/12/124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1.制2022/12/1351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2.制度的功能舒尔茨(T.W.Schultz,1968)认为,制度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的服务,列举具体制度的经济职能:降低交易费用,如货币、期货市场影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如合约、分成制、合作社、公司、保障、公共社会安全计划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的联系,如财产、包括遗产法、资历和劳动者的其他权利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的框架的制度,如高速公路、飞机场、学校和农业试验站诺思(DouglasNorth)认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确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实际上是将制度的功能视为创造秩序和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2022/12/125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2.制2022/12/1352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2.制度的功能林毅夫和鲁金特(J.Y.LinandJ.B.Nugent,1995)指出:制度的基本功能是节约和再分配。制度让一个或更多的经济人在增进自身福利时而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或让经济人在他们的预算约束下达到更高的目标水平。另外,许多制度安排的主要功能或动机就是提高自身的境况而牺牲别人的利益(即再分配功能)。当把规则加诸他人之身的权力分布不均,且不同制度安排竞争非常微弱时,制度的再分配功能可能会居于主导地位舒尔茨概括了制度功能的经济表征;诺思则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强调了作为规范的制度所具备的作用;林毅夫和鲁金特是从行为目标上刻画了制度的功能2022/12/126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2.制2022/12/1353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3.制度分析的一般工具一项制度产品的出现,是制度的需求力量与制度的供给力量均衡的结果。因而,制度分析的基本工具仍然是微观经济学中广泛使用的供给—需求分析方法制度的需求分析制度的“收益”:如更好地降低了当事人的行动风险;更直接地增加了当事人的收入;甚至于能实现当事人更高的伦理观和道德观取向而带来的更大的心理满足程度等制度的形成和执行有代价:制度的“交易费用”。是指人们在形成一项制度安排时所花费的收集信息的费用、谈判的费用、签约的费用以及制度达成后在执行过程中带来的执行费用和监督费用制度的出现具有经济的合理性:预期实行制度后所带来的利益,能够超过为制定和实行制度所造成的交易费用2022/12/127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3.制2022/12/1354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3.制度分析的一般工具制度的供给分析新制度经济学中,围绕对制度供给方法的分析,产生了一套独特的分析方法,即集体行动的分析法集体行动的分析方法,实际上是将公共选择理论与博弈论应用到对制度供给的分析中,其核心是要解决如何通过决策规则和决策程序的设计,来有效防止“搭便车”的问题交易费用分析法和集体行动分析法,共同构成了制度分析中的一般工具2022/12/1281.基本概念和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3.制2022/12/13552.制度的重要性1.马克思主义观点2.经济增长模型的历史反论3.基于制度视角的经济发展机制2022/12/1292.制度的重要性1.马克思主义观点2022/12/13562.制度的重要性1.马克思主义观点马克思对制度的重视、制度与经济发展关系所作的开创性研究,超越同时代马克思认为,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被集中地体现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分析中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之下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生产制度、交换制度、分配制度、消费制度等诸多环节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生产关系能否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保持一致2022/12/12102.制度的重要性1.马克思主义观点2022/12/13572.制度的重要性1.马克思主义观点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变化的进程、方向和内容,是经济变迁中的至要力量;而生产关系反过来也可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状况,从而也可以对经济变迁造成影响政治经济学中一个基本命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2022/12/12112.制度的重要性1.马克思主义观点2022/12/13582.制度的重要性2.经济增长模型的历史反论重点考察有形要素投入如何在时间动态中实现最优配置并促进经济增长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以索罗模型为代表,经济增长决定于资本、劳动和技术的共同作用经济增长率中经扣除以上因素的影响后,还有一部分剩余得不到解释,这就是全要素分析中有名的“残差”(residual)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人力资本增长的结果?2022/12/12122.制度的重要性2.经济增长模型的历2022/12/13592.制度的重要性2.经济增长模型的历史反论西班牙、葡萄牙虽然曾经拥有过大量的财富和先进的技术,但其国内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却阻碍了财富和技术用于商业用途,因此,这些国家未能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领头羊1600~1850年间,海洋运输业未出现大的技术进步,但航运制度和市场制度发生了变化,降低了海洋运输成本,最终使海洋运输的生产率得到了提高诺思认为,真正决定增长的是制度,一种能够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制度提供了一种经济的刺激结构,随着该结构的演进,它规划了经济朝着增长、停滞或衰退变化的方向2022/12/12132.制度的重要性2.经济增长模型的历2022/12/13602.制度的重要性3.基于制度视角的经济发展机制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一个重大缺陷:即无摩擦假定,任何资源在配置过程中是不存在交易成本的随着专业化和分工的发展,资源配置中所带来的交易费用与日俱增建立能够减少交易费用的制度,就能促使专业化和分工过程的深入,并最终带来经济的繁荣与增长人类历史上经济成长的历程,就是不断产生新的能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演进的结果(D.NorthandR.Thomas)能够导致交易费用降低的新制度,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2022/12/12142.制度的重要性3.基于制度视角的经2022/12/13613.制度变迁理论1.原型:诺思-戴维斯模型2.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3.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影响因素4.动态:路径依存理论2022/12/12153.制度变迁理论1.原型:诺思-戴维2022/12/13623.制度变迁理论1.原型:诺思-戴维斯模型70年代由诺思等人所开创,其后又通过诺思、拉坦、林毅夫等人的努力而得以发展,迄今己是比较成熟和定型的理论体系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任务,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制度产生、更替和演进的过程1976年,诺思和戴维斯出版了《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就是制度变迁理论的原型,我们称之为“诺思-戴维斯模型”(North-DavisModel)2022/12/12163.制度变迁理论1.原型:诺思-戴维2022/12/13633.制度变迁理论1.1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概念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它是在特定领域内能够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组规则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它是一项具体的制度演变和发展的制度背景初级行动团体:组织和个人能够发现在现行制度下难以获得的潜在收入,能做出某项制度安排以获得收入增长,并不遗余力来启动和安排制度创新的进程次级行动团体:通过一些策略性决定,来帮助初级行动团体去获取潜在收入2022/12/12173.制度变迁理论1.1制度变迁理论的2022/12/13643.制度变迁理论1.1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概念例如:设立银行。发现设立银行有利可图,需要得到立法机关的批准,并去积极游说的人便是初级行动团体,那些为他们投赞成票的议员们,便是次级行动团体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都是制度变迁过程的实施主体制度装置:指行动团体所利用的文件或手段,是制度变迁的实施机制2022/12/12183.制度变迁理论1.1制度变迁理论的2022/12/13653.制度变迁理论1.2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和诱因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人们出于对自身利益不断增进的要求,会不断地寻求能够带来更高利益的制度安排如果一项新制度能够比原有制度带来更多的利益,这些新增的利益来源于四个方面:规模经济:资本的形成和供给则是一种制度安排的结果,出于对规模经济利益的追求,寻求更有效的资本安排制度外部性:使当事人的收益与成本不对等,新制度安排来使这种外部性内在化,就可以增加社会的总净收益规避风险:人们更倾向于有更为确定结果的活动,但利润的预期值在高风险行业要高,如果有能够克服厌恶风险机制的创新,则可以增加总利润。例如,保险公司2022/12/12193.制度变迁理论1.2制度变迁的基本2022/12/13663.制度变迁理论1.2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和诱因信息:信息成本是交易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能够降低信息成本的制度,不仅可以克服市场失败并促进不完全市场的发展,而且还能降低交易费用,增加社会的净收益1.3制度变迁的过程分析:核心1)制度均衡与外在冲击均衡状态:制度安排的调整,己经获得了所有要素所产生的全部潜在收入的增量;虽然存在潜在收入,但改变现存安排的成本超过这些潜在收入;如果不对制度结构作出某些改变,就没有可能实现收入的重新分配造成既有制度均衡失衡的外部冲击有三种:改变制度创新潜在收入;降低制度更替过程中的成本;法律或政治上的某些变化2022/12/12203.制度变迁理论1.2制度变迁的基本2022/12/1367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程分析:核心2)导致制度变迁中成本与收益变化的重要因素市场规模技术知识积累社会公众预期的变化。如,大萧条使国家干预成为一种人们能接受而取代原有完全自由经济的制度安排组织费用的承担国家权力。政策的公信力强推行革新的政治成本就会下降2022/12/1221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2022/12/1368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程分析:核心3)制度变迁中的层次和时滞制度安排中,存在三个层次的主体:个人、自愿性组织和政府,衍生出制度变迁的三种方式:个人、组织、政府推动的制度变迁谁来推动,取决于:每种层次安排中各自收益和成本的比较状况;在制度安排中受影响团体所拥有的影响力时滞,是指从潜在利润的出现,到使这种利润内部化安排革新之间的间隔时间。包括:发现潜在收入和组织行动团体的时间;发明和设计新制度安排的时间;面对制度安排的选择集,比较和挑出最佳安排的时间;启动时间利用旧制度的动机,与旧机器一样,有残值,就不会轻易抛弃;发明新制度的困难性,导致时滞变长的原因2022/12/1222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2022/12/1369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程分析:核心4)制度变迁中的过程发现了存在于既有制度之外的潜在利润设计和发明出一种制度安排,以获取这种潜在利润由谁推行,未确定,新制度方案有待挑选、比较和评判当个人、组织或政府,在对于实行该制度所得收益,与推行该制度所需成本,进行比较分析而求出净收益后,谁推行这项制度的净收益最大,由谁推行,成了这场变迁中的次级行动团体通过一定的制度装置来捕获这种利润2022/12/1223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2022/12/1370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程分析:核心4)制度变迁中的过程2022/12/1224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2022/12/1371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程分析:核心4)制度变迁中的过程总结:①形成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团体②提出有关制度安排的方案③各个层次根据制度变迁原则来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④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次级行动团体⑤两个团体共同努力实现制度变迁,安排选择集,从中加以比较并挑出最佳安排的时间⑥制度变迁的启动时间,潜在利润愈大愈确定,则启动时间愈短2022/12/12253.制度变迁理论1.3制度变迁的过2022/12/13723.制度变迁理论2.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诺思模型认为,制度的供给,只要存在预期净收益大于零的情况,将是一个自发的过程现实中有许多制度安排很好却实施不了,制度的需求同样重要拉坦在诺思的基础上将制度变迁看成是人们经过成本-收益计算后自发推行的结果,制度变迁是由人们在响应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而自发进行的一种行为,这种变迁是“诱致性变迁”拉坦认为,制度变迁与技术变迁类似,社会科学和有关专业知识的进步,能降低制度的供给成本2022/12/12263.制度变迁理论2.诱致性变迁与强制2022/12/13733.制度变迁理论2.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拉坦还考察了制度供给过程中的集体行动行为,严重的“搭便车”损害制度的供给能力解决方式:一是强迫成员参与;二是提供超常规的经济利益激励林毅夫提出强制性变迁理论:是指由政府以法令形式推行的变迁,它既可以对现有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形态出现,又可以出现在自发性的制度变迁之中,主要强调国家干预在制度变迁的重要性国家能进行干预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是一国经济中能够合法使用强制力的垄断性主体,它比起竞争性组织来,能以低得多的费用来提供制度性服务2022/12/12273.制度变迁理论2.诱致性变迁与强制2022/12/13743.制度变迁理论2.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林毅夫将国家具体化,作为国家化身的最高统治者,行使着国家权力,其行为仍符合理性人的假设(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按税收净收入、政治支持,以及其他统治者效用函数的商品来衡量,强制推行一种新制度安排的预期边际收益要等于统治者的预期边际成本统治者的偏好和有限理性、意识形态的刚性、官僚主义、集团利益冲突以及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都会导致一国制度长期处于失衡,维持一种低效制度例:中国的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诱致性+强制性变迁的结合,农民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作用,中央对于承包制的推广确立发挥了行政组织的高效率2022/12/12283.制度变迁理论2.诱致性变迁与强制2022/12/13753.制度变迁理论3.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影响因素影响制度需求的因素相对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变动;宪法秩序;技术;市场规模影响制度供给的因素宪法秩序;制度创新的成本;现存的知识累积;现有的制度安排;规范性行为准则影响制度需求与供给的诸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统一对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的认识2022/12/12293.制度变迁理论3.制度需求与制度供2022/12/13763.制度变迁理论4.动态:路径依存理论诺思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路径依存”(pathdependence)理论来解释现实中的制度演进轨迹技术演进过程中有自我增强(self-enforcing)和路径依赖的特征自我增强,指技术实行过程中的自我强化机制,包括1)技术使用过程中的边际成本递减特征;2)学习效应,随着某一技术的流行,人们会对之加以模仿和改进;3)协调效应,许多人采取相同技术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会产生合作利益;4)适应性预期,即一项新技术在市场使用的增加,可以使更多的生产者形成对这一技术即将流行的看法,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扩张2022/12/12303.制度变迁理论4.动态:路径依存理2022/12/13773.制度变迁理论4.动态:路径依存理论自我增强机制的实施产生以下后果:1)自我增强机制中存在多种均衡,因此不存在最优的惟一解;2)技术发展中,其初始阶段是有效的,但发展下去,可能失去效率;3)模式的固化。选择某项技术容易,但放弃它却会由于投资、人力资源知识结构等原因而变得困难;4)轨迹依存。即前期所采用的技术往往决定了后期技术的特点和个性,而后期技术通常是在原有技术上发展而成后期技术对前期技术在发展方向上存在依赖关系,这被称之为“路径依存”先期进入的技术往往更具优势,后者因追随者不够的而陷入恶性循环,甚至“锁定(lock-in)”2022/12/12313.制度变迁理论4.动态:路径依存理2022/12/13783.制度变迁理论4.动态:路径依存理论制度变迁同样存在:一国经济在发展初始阶段走上某一路径,那么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人们的过去的选择往往就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一国在起始阶段时能够使制度产生规模效益,并在以后的发展中,使这种规模收益普遍发生,则经济就有可能步入一条良性的发展轨迹。被称之为“路径依存Ⅰ”;如果这种收益递增不能普遍发生时,则新制度变迁会朝无效的方向发展,甚至可能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状态,这被称之为“路径依存Ⅱ”诺思认为“由于缺少进入有法律约束和其他制度化社会的机会,造成了现今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长期停滞不前”,必须不断打破对原有路径的这种依存关系2022/12/12323.制度变迁理论4.动态:路径依存理2022/12/13794.经济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的制度1.产权2.市场3.国家与意识形态产权制度:是制度集合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产权,它是指人们对某项资产所形成的所有、使用、收益和让渡权的集合对象是经济社会中有价值的资产主体是社会中的经济主体(个人、组织、国家)产权制度实质上包含一组产权,最重要的是关于资源的控制权和资源的收益权。被结合在一起,并落在同一主体上,那就是一个完整的产权2022/12/12334.经济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的制度1.产2022/12/13804.经济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的制度人类社会对产权的界定过程:第一阶段,人类社会对社会经济资源建立基于个人所有的排他性的产权制度第二阶段,随着社会分工、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经济主体间会为了交易的需要而建立可转让性的产权制度,这样,产权的交易、转让制度会逐步发展起来第三阶段,随着人类交易行为不断拓广,非人格化交易逐步的取代了人格化交易,经济组织开始成为了经济体系中主要力量,这时候,各种与组织形式创新联系在一起的产权制度如股份公司制度的建立和演进等,便成为这一时期的产权制度发展的新方向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表明:社会制度的演变都朝着建立与健全完整产权的方向发展2022/12/12344.经济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的制度人类社2022/12/13814.经济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的制度2.市场广义的市场制度,包含各种具体的交易安排,还包含了诸如明确的产权制度、清晰的契约制度、灵活的金融制度,以及充分的保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经济学理论证明,一种完全的市场制度是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的基本前提,从而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平台从经济史的角度来观察,人类经济发展的进程,也正是市场制度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今天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拥有极其完善的市场制度,而且二战之后兴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是积极构建市场制度的受益者市场制度的完善,还需要从根本上规范和制约着一国经济体制的选择演化的宪法秩序的保障和法律体系的支撑2022/12/12354.经济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的制度2.2022/12/13824.经济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的制度3.国家与意识形态国家制度“诺思悖论”国家可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阻碍经济的成长的这种两面性关键在于国家是暴力潜能的拥有者,不同分配方式形成不同的国家类型:公民间平等进行分配形成契约型国家,有效地保护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