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文化类素材-面向未来营造互动场景_第1页
高考作文文化类素材-面向未来营造互动场景_第2页
高考作文文化类素材-面向未来营造互动场景_第3页
高考作文文化类素材-面向未来营造互动场景_第4页
高考作文文化类素材-面向未来营造互动场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最新文化类素材---面向未来,营造互动场景目录:01唐诗里的菊花意象02诗的真相03影像中的南极之美04《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整体发布05把书展办到大众中去正文:01唐诗里的菊花意象——评《玉溪生诗集笺注》作者:王志清《光明日报》(2021年10月21日

15版)  【读书者说】  唐代是诗的黄金时期,不仅“全民皆诗”,诗也全能,什么都可以写,什么重要场合都不能没有诗。据统计,唐诗选本600余,当今选本不计入其中。然选本云泥之别,高下优劣的差异大甚。不久前,复旦大学蒋凡教授相赠他标点的《玉溪生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一印再印。冯浩的《玉溪生诗集笺注》,堪称明清人研究李商隐的标志性版本,“辨析入微,考订精细”,属于集大成研究,自问世日起,即“海内风行矣”,今人研究多本于此也。以菊自写的《菊》诗  翻阅冯本,李商隐写花的咏物诗不少,而写菊诗似就《菊》与《野菊》二首(不包括诗中以菊为意象的)。二菊诗写于诗人的两个人生阶段,然其意旨仿佛,诗人以菊自写,怨天尤人也怨自己,表现出急于摆脱窘境而无能为力的压抑与无奈。先看《菊》诗: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集众说而后指出:“三四是罢官家居,结望入朝。”此见,入木十分也。不懂读诗者,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诗里的精彩句子上,譬如读《使至塞上》则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句大加欣赏。《菊》诗开篇二句也很抓人,十个字四对叠词,尽写菊之妖媚婉丽而不胜娇羞的姿色。诗人比兴自写,自写不同凡俗的美质。  诗之颔联“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写菊之品格,也是自写。稍有点读诗经验的人都知道,此二典皆含退隐之意。菊花自从被陶潜垂青之后,便成了“花之隐者也”。罗含与陶潜,差不多同时期,也酷爱菊花。《晋书文苑传》曰:“罗含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李《菊》诗则反其意而用之,冯浩从其中读出了此在李商隐归隐在野的状态,其《玉溪生诗集笺注》在五六句处且注曰:“无人润泽,深忧迟暮。”李商隐写菊之隐格,却无欲隐之意,更多的是怕隐之忧也。  后四句笔意逆转,“几时”二句意谓:秋天里开放的菊花,向来就不畏寒露严霜,然最害怕的是夕阳西下。意思是说,我并不怕朝堂上受倾轧遭打击,却有赋闲在家而美人迟暮的恐惧。如果颈联写的是迟暮之感,那么尾联写的则是用事之心,“愿泛”二句意思是说,唯望被酿成菊花酒而盛于鹦鹉杯中,送至白玉堂上而为您所用。赋闲或滞进,这是李商隐所最不能接受的现实,故而急切渴望得到“君”之赏识与援引。叶葱奇《李商隐诗集疏注》直言道:“末两句是希望能入朝为文学侍从。”叶先生认为,这与李商隐写于大中六年(852)《巴江柳》里的“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的意思一样。也就是说,李商隐“移”愿的表达,并非偶然。《菊》诗的这种渴求援手的写法,大类干谒诗,只是所谒何人,诗里没有明说,疏注者也没言明。以菊自比的《野菊》诗  李商隐的《野菊》,笺注者们多明确认为是写给令狐绹的。一般编年都认为,《菊》诗作于开成五年(840),年二十八,李商隐辞去弘农尉归家;《野菊》作于大中三年(849),时年三十七,李商隐自桂幕归京后,暂代京兆府某曹参军。诗人以菊自比,借咏菊以感喟,突出一个“野”字,诚为“君子在野之叹”(朱鹤龄《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也。《野菊》诗云: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诗分上下两部分,上四句,句句写的是野菊,写菊之“野”也。野菊以苦竹、辛椒为伴,托根于恶劣环境之中,暗香淡淡而含露如泪出。已经是西风去雁之时节,虽然不甘于委弃才华而敛香隐迹,然毕竟寒蝉噤声,似也只能潦倒长终矣。句句写菊,亦句句是自写,句句写自己困苦不堪的现实境遇,兴寄身世之慨也。故而,清人陆昆曾《李义山诗解》评曰:“义山才而不遇,集中多叹老嗟卑之作。《野菊》一篇,最为沉痛。”钱牧斋《唐诗鼓吹评注》评曰:“此比贤者之遗弃草野,不得进用也。”  诗的后四句侧重写其摆脱窘境的急切与无奈。四句比照着写,前两句回忆“他年”,追忆令狐楚对自己关爱有加;后两句直写当下,你令狐绹青云平步而移官高位,而却不能移我至华庭。张采田《李义山诗辩正》评曰:“结句虽正面收足‘野’字,而别有寓意,故不觉其浅直,与空泛闲语不同。”  冯浩笺注里已提示,《野菊》“与《九日》篇同旨”。叶葱奇《李商隐诗集疏注》也说:“这篇诗(《野菊》)应与集中《九日》诗参看,更易领会全篇意趣。”他将《野菊》拿来与《九日》比对,说是《九日》言事,《野菊》言情。从《九日》诗所表现的意思来看,与《野菊》是比较接近的。《九日》虽非咏物诗,诗中也咏菊,时在重阳,由菊写起,将令狐绹父子对比着写。耐寒唯有东篱菊  菊花,以耐严寒而傲重霜为美德,历来被视为高标亮节、雅洁孤傲的象征。陶渊明诗《和郭主簿》云:“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菊花卓尔不屈,乃为霜下之豪杰。然而,菊在李商隐的笔下,却发生了异化,很是憋屈,而有谄媚之嫌也。《野菊》与《菊》,二诗虽不是写于同时,而写法上大同小异,都是“卒彰显其志”的一路,共同主题都是希望改变“在野”的现状,都是渴望移栽“御筵”而获得王公大臣的赏识。二诗亦均因菊起情,旋移情于菊,将个人的情感经验植入菊中,对当下处境以暗喻性的直观描述,造成物我合一的美感境界,都是不甘沉沦的哀怨,都是“既怨之,犹不能无望之”的心理状态,最终又都寄希望于援引。李商隐二菊诗,属于干谒诗的写法,多了点傲气,多了点怨气,也多了点寒碜气,而少了点怒放的生气,少了点傲霜的骨气,少了守拙的节气。而有些选本与评注,美言过甚,或为尊者讳而一味地往尽善尽美上说,不像冯浩的《玉溪生诗集笺注》本那么客观经典,因此,选择诗的选本也就很重要了。  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菊》云:“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显然,这是言志自况,不是干谒诗的写法,写自己善于自我调节的处世之道,表现出一种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他在经历了人生宦海浮沉后,乐天知命,安闲顺事,其知足保和的人生观念,娴静适世的志趣选择,以及和光同尘的哲学思想,对后来的士人启迪多多。王维似无专门写菊的诗,然其诗中亦不乏菊之意象。严武与几个年轻官员来看望王维,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云:“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诗写其清幽的家居环境与清简的日常生活,首联就用陶典:“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其实,这种写法也是一种言志抒情,写的是一种自甘淡泊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情趣。王维不仅解决了仕隐两难,也消除了生活与艺术的界限,生活就是诗,诗就是生活,以诗性追求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作者:王志清,系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02诗的真相——《诗的写作课》创作谈作者:黄梵《光明日报》(2021年10月21日

15版)  【光明书话】  这本写诗课的书,背后是十一年写作课的经验积累,既透着我对写诗秘密的窥探,也透着无数学员对这些秘密的反复验证,所以,说它是写下的一本书时,难免就会丢掉许多东西:会丢掉课堂上学员亢奋的即兴写作气氛;丢掉师生之间、学员之间的精神激励,灵感互鉴;丢掉学员经历深刻转变时的醒悟;丢掉大众写作向专业写作迈进时的进阶历程……不过,丢掉的哪怕再多,这本书还是锁住了写诗课的魂魄,或说精气神,这是我颇感欣慰的地方。我讲课以来,从无讲义,只有提纲,这让我既看重预先想好的提纲,也看重讲课时的即兴发挥,这种已知与未知交织的讲授,颇似我自己的写作,每堂课交织出的内容,不尽相同。这大致可以解释,一些学员读到书后的感受:既熟悉又陌生,有平易的面容,又有还想穷尽的深度。书中的主体来自课堂录音,写书时,为了弥补阅读比现场聆听容易产生误解之不足,我扩写了录音内容,增添了示例和阐释文字,增添了因讲课时长不够,从未披露的内容,竭力让这本书既是写诗的入门书,也是爱好者成为专业诗人后,仍可以反复阅读,通过“攻关”一些意味深长的提示,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书。  这本书第一次把大量的写诗秘密公之于众,难免会让一些诗人不舒服,不只是多数诗人都持天才论,不管是出于自我维护,还是出于对诗歌事业的敬重,他们都希望诗歌是技术的例外,唯一高高在上,可以俯瞰其他文化、体裁的例外。我并不打算撼动诗歌的这一崇高地位,但我打算撼动天才论。当我把诗人也纳入可以通过教学“生产”的造物,这个想法堪称大逆不道,似有玷污诗人的天才盛名之嫌,我是如何说服自己去做这件事的呢?勇气来自我早年写诗得到的无私帮助,它们来自周亚平、车前子、韩东、张子清、王德安、高加索……若没有当时他们只言片语的写作提示,我可能至今还是爱好者。就像安德森用他的片言只语,令福克纳完成了从爱好者到专业作家的转变。我也希望通过写这本书,让学诗者可以在书中找到千千万万的“只言片语”,给他们提供一个个向诗人转变的时机。考虑到不少爱诗者受到的诗歌教育比较古典,了解旧诗词甚于了解新诗,甚至心头还堆满对新诗的偏见,写书时,我特意梳理了认识,让大家意识到,旧诗词主要仰仗什么维持诗意?采用白话之后,诗丢掉了什么?自由体的白话诗,又要靠什么才能产生足够诗意?作为一个诗人,若不是写作课和书稿的“逼迫”,大概我不会主动去收集、归纳我的写诗经验和散落在写作课上的千言万语。王鼎钧先生得知我写这本书,大为惊异,来信说:“我没想到诗人也写这样的书,弟前所未见,期待有新发现。”我真能如鼎公期待的,有所发现吗?我相信这样的发现,早已遍布古今诗人的书桌,只是他们不在意自己是怎么写下诗的,我不过比他们愿意多事,通过探究方法,帮写诗者减轻无处下笔的“痛苦”。我来归纳写诗规律,倒有其他诗人少有的便利,我曾是一个理工男,教过四年飞行力学的实验课,成天与数据和数学模型打交道,归纳的思维已进入血脉,现在不过是把它用来归纳写诗。  谈到“发现”,很多人会认为,不可能有来自诗歌的发现,发现是属于科学的特权,诗歌是唯一不被发现“玷污”的神秘之所。大概从事过科学研究和教学的缘故,我太清楚众多的科学发现,比如公式、定律等,与世界真相不能画等号,真正能“看见”真相或本质的,是哲学的探讨,一旦降格到具体的方法和原则,比如公式、定律等,它们就只是模拟真相的模型而已,概莫能外。同样,我写这本书也必须做相同的事,采用类似的讲述顺序,先致力哲学和诗学的探讨,让学诗者把握诗意的真相、本质,通过深入浅出的辨析、举例,清除学诗者脑中的错误观念,这些观念提供的错误“真相”,已贻害了他们不少年,成为写得好的障碍。接下来,我再发挥归纳的“所长”,献出我从无数诗歌文本归纳出的诸多“模型”,比如,写诗的四种模式——创造足够诗意的模式。这样就让诗意水落石出,从哲学的高地下凡到方法的模式中,新观念会引导学诗者,迅速掌握方法。写诗者过去难入诗门,原因归结起来无非两种。其一是观念不对,这样就看不到新诗的诗意,究竟跟什么有关。比如,很多人认同那句鸡汤话:“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包含的观念是错误的,以为诗意跟远近或某些事物有关,实际上,诗意跟任何事物都没有关系,也都有关系,它来自人的注视。你能把月亮看作别的什么,比如银器、宝石等,月亮就有诗意,把月亮只能看作月亮,月亮就没有诗意。新的观念会让你意识到:只要你的注视恰当,你可以让一切事物都有诗意,哪怕是蚊蝇。其二是不得其法,常人的思维有太多惯性,造成事事有陈见,怎么去打破,跳出成见的窠臼,成为写诗的关键,这时书中提供的一些模式,就派上了大用场。这些模式就像科学模型一样,是对诗意真相的模拟,会给学诗者带来新的思维习惯,一旦成为血脉,学诗者就像学舞者那样,等于学会了基本舞步,就可以自如跳舞了,甚至尝试用舞蹈来表达自我……  这本书在读者未读之前,容易被人想象成是一本技术之书,实际上,书中提供了大量让读者找到表达自我的时机,甚至提示读者如何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常人把技术看作是隔离情感、思想的屏障,却没有看到技术背后的人性根据。当洛尔迦说天空“只有一颗男性的星”(赵振江译),诗人是靠什么打破了死气沉沉的常规描述?男性的星也好,女性的星也好,诗人激发的是人性中的冒险冲动,看似荒唐的描述,实则是人不甘庸常,想摆脱陈见束缚的努力。一旦把这样的努力,用到我们身边的苟且事物,一样可以产生无数诗意的成果。所以,这本书不只是生产诗意的技术之书,也是重新认识诗意的纠正之书,还是衔接诗与人性的真相之书。03影像中的南极之美作者:高峻《光明日报》(2021年10月21日

15版)  南极有着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异的美景,还有最不可思议的神奇动物。南极壮美的自然景观及其特有的各种野生动物,是绝佳的摄影素材,对世界各地的摄影师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我国著名摄影家侯贺良先生和夫人渠晋湘女士于2012年至2019年间六进南极,每次跋涉几万公里,穿越酷冷奇寒的冰峰雪岩,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拍摄出大量珍贵的摄影作品。近日出版的《寻美南极》一书,以100幅(组)摄影作品配散文随笔的形式,讲述了摄影家侯贺良和夫人渠晋湘六进南极背后的故事,并与读者分享摄影艺术的奥妙。在这片令人如痴如醉的天地里,摄影家夫妇按下快门的同时,已经融入了自己内心独有的感受,倾诉了眼睛所及、腿脚所及、技术所及、人生阅历所及以及灵感悟性所及。书中关于作者多年来对摄影创作的感悟与思考,并将视角由拍摄南极自然风貌、探寻南极秘境延展上升到关注地球生态与环境,呈现了其“关爱地球家园”这一内涵深刻的环保主题。  作为摄影家,多次进入环境严酷、气候恶劣、寒冷无比、人迹罕至的南极拍摄,不仅需要具有历尽艰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念,还要做好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的心理准备,才能把南极许多转瞬即逝的精彩瞬间,变成永恒的珍贵画面,体验摄影带来的欢乐。在南极的帝企鹅栖息地,面对着成千上万只抵御着极寒恶劣环境、奇迹般生存的美丽生灵,侯贺良的心瞬间被震撼了,书中呈现了他截取的大量帝企鹅家族鲜为人知的生存状态的片段,《教子有方》就是其中之一。侯贺良发现,帝企鹅宝宝虽然看起来漂亮可爱,但也有贪吃、调皮、多动的宝宝通病。对于宝宝的这些问题,帝企鹅妈妈自有办法。它在将储存于胃中的食物反刍喂饱小帝企鹅之后,就会开始对企鹅宝宝进行教育和训导,而此时的宝宝也会表现得格外乖巧。真是出人意料的“教子有方”!为了突出作品的主题,侯贺良精心选择了可以简化线条的角度,把企鹅妈妈背部大面积的黑色隐藏起来,使得画面中的帝企鹅母子除了头部之外,其余的造型元素均变成了黑色线条与点、面的关系;帝企鹅妈妈白色的大肚皮与南极洁白的冰雪环境融为了一体,颈部的那一抹淡淡的橘黄色与企鹅宝宝的银灰色绒毛都成为清雅画面中恰到好处的点缀;因拍摄时是较为柔和的晴间多云的天气,避免了强光带来的强烈光影效果,恰好增加了画面温柔与和谐的氛围,为作品的意境锦上添花。  面对南极最纯洁的冰雪、最干净的空气、最神秘的大洋、最奇特的生物,侯贺良以摄影家独特的眼光,充分摄取南极辽阔渺远又静谧深沉的天地之美。一天清晨,当侯先生乘坐的冲锋舟划破南极夏季的薄薄晨雾,快速驶向一座名为“欺骗”的小岛时,他惊奇地发现,一幅幅巨型水墨山水画正在迎面展开。那天的天气多云间阴,不会产生明显的光影效果,恰似上天特意制作了一张巨大无边的高品质宣纸,然后又用它的神来之笔在极地世界里描绘出了具有浓郁中国风韵的艺术杰作:白雪覆盖的黑色火山岩时隐时现、时浓时淡,就如随意挥洒的笔墨,而与穿插其间的彩色人物相互映衬,美到极致。这突然的发现令侯先生惊叹不已,他不停按动相机快门,将这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尽情地收入囊中,《水墨南极》应运而生。欺骗岛特有的地质形态与极端冰原气候完美结合,让中国水墨画的“墨分五彩”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示;数码影像里的浓、淡、干、湿、黑的墨色运用,引发了我们无限宽广的艺术想象空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任何高明的后期技术都无法比拟的,侯贺良先生感慨万千:对于摄影家来说,自然与生活才是摄影艺术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侯贺良和渠晋湘这对志同道合的摄影家夫妇,每次在南极的拍摄无不经历了风餐露宿、卧雪伏冰,甚至还要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摄影活动。在南极探险途中,邮轮上的探险队员深受大家的尊重和喜爱,因为他们不仅给游客传授科学知识,遇到风险时,也会冲到最前面。每到一个新的登陆点,探险队员都要率先前往探路,确定安全无误后,他们就会在探明的道路上插上小红旗等鲜明标志,然后再驾驶冲锋艇,把游客从船上送到岸边,引导大家沿着安全的道路到达风景绝佳处。《探路者》就是一幅展现南极探险队员克服困难、勇于攀登的佳作:远方晴朗的天空和蓝色阴影下的雪山,与画面前景中大面积的白色千年积雪山坡形成强烈对比;一条倾斜而上的细细的黑色登山小路,既打破了大面积白色的沉闷,又成为有效的视觉引导线,增强了画面的延伸感;黑色的探险队员奋力攀登的小小身影,则位于登山小路的黄金分割点上,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也是这幅作品的点睛之笔。画面上方保留的远处高耸的雪山,形成了对前方空白处的压迫感与沉重感,以此颂扬探险队员们不畏艰险,为南极科研勇于攀登的精神。  《寻美南极》不仅展现了南极自然风貌和生物生存状态,探讨了南极与旅游摄影创作中观察客观事物以及进行最终有效表现的方法和技巧,还对广大进入南极拍摄的摄影爱好者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参考性,使它的读者由摄影爱好者扩展到旅行爱好者和自然生态与人文地理关注者。正如书名《寻美南极》那样,作者希望通过南极的摄影探寻之旅,来追寻自然之美、摄影之美、人生之美。  (作者:高峻,系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04《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整体发布填补敦煌学在丝绸方面的研究空白作者:本报记者任鹏曹继军《光明日报》(2021年10月19日

09版)  本报讯(记者任鹏、曹继军)作为丝绸之路重镇,敦煌出土的丝绸遗存最为丰富而集中。然而,因为历史原因,这些遗存散落世界各地未能得到系统整理研究。不久前,在东华大学“丝绸之路与丝绸艺术”论坛上,《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整体发布,为敦煌学在丝绸方面的研究填补了空白。  这部史料巨著由东华大学教授、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带领敦煌丝绸研究团队与世界各地文博机构专家学者合作,历时15年,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丝绸遗存进行系统研究、整理集结而成。全集包括《英藏卷》《法藏卷》《俄藏卷》《旅顺卷》《敦煌卷》的中英文版共10册,数百万字,千余张图片。海量首次面世的实物遗存加文书比对研究,不仅印证了东西方文化融汇发展的历史面貌,也为在丝绸之路、纺织服饰美术史等领域开展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敦煌丝绸不仅是中国纺织品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后世工艺科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因为文化和技术的隔阂,1907年以来流落海外的敦煌丝绸织物遗存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2000年,东华大学与敦煌研究院合作成立敦煌服饰研究中心,开始全面系统地整理研究敦煌丝绸。2006年夏天,赵丰及助手王乐等首次赴英对斯坦因所获敦煌纺织品进行分析研究,揭开了尘封百年的海外敦煌藏经洞织物遗存的神秘面纱。2008年,《英藏卷》最早成书出版,得到了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奎格尔等专家的称赞。团队始终严格遵循研究规范,将相关史籍、论著与遗存实物进行纵横比对研究,审慎去取,对早期刊发的卷册也多有充实和修订。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枢纽,文书记载其丝织品不仅来自东方,还有的来自中亚系统,比如一种采用通经断纬工艺的‘赞丹尼奇锦’的产地就在粟特。”通过与中亚系统织锦规格和技术特点的比对,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王乐指出,现存唐至五代的敦煌地区织物中有9种为中亚系统织锦,而这些织物上出现了一些中原流行的宝花图案。更有意思的是,其中文书记载的名为胡锦的织物很可能是中原地区模仿西方题材或是有着某些西方风格的织锦。  无独有偶,《旅顺卷》的一大亮点——首次发布的旅顺博物馆收藏的蓝夹缬织物上狮子、格力芬等动物题材图案也反映了当时东西文化的交流。用两块雕刻成凹凸对称的花板夹持织物进行纺染印花的夹缬工艺盛行于唐宋,明代以后失传。此次将国内敦煌丝绸的最大藏家旅顺博物馆收藏的50多件“大谷收集品”敦煌丝绸首次刊布,并附有著录、研究和复原图,不仅为国际敦煌学和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还为国潮热下汉服等服饰的服装设计、面料设计等提供了更为准确的范本。  这些织物都有力地证明,在藏经洞封闭以前的若干个世纪中,中国西北地区的丝绸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敦煌就位于繁忙的交通干线之上。“由于这些研究和出版的书籍,我们才能重现一千年前丝绸和丝绸生产纷繁复杂的历史,正是这些纺织品文物成为伟大的丝绸之路的象征和命名的由来。”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馆长米哈伊尔·彼奥特罗夫斯基评价。  “得益于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编辑出版,推动了东华大学出版社在品牌化的道路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也激励我们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依托纺织服装特色学科的专家力量走出国门。”东华大学出版社社长陈珂表示。据了解,东华大学出版社投入精干编校力量,在装帧排版上以大象无形的克制突出遗存呈现,营造东方语境的审美意趣。后续,还将采用数字媒体技术多角度展示敦煌丝绸艺术魅力,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存的数字化回归。05把书展办到大众中去作者:本报记者李晓东周洪双本报通讯员陈晨刘亦可《光明日报》(2021年10月18日

09版)  10月15日,为期4天的2021天府书展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全国16家出版集团、500余家出版单位、300余家网上书店参展,线下线上展示展销精品图书80余万种,开展阅读文化活动900余场。本届天府书展进一步探索创新,促融合、重互动,真正把书展办到了大众中去。  今年的第三届天府书展在延续前两年办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填补了中国西部缺乏大型书展的空白,为读者奉献了一场阅读嘉年华,“书香天府·全民阅读”的文化氛围在天府大地上越发浓郁。用好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天府书展的永久主题是“爱阅读·会生活”,2021年年度主题则是“致敬建党百年,逐梦书香天府”。主展场以及四川全省各地的分会场,围绕年度主题特设的建党百年主题展台书香四溢。  走进主展场,建党100周年主题展区映入眼帘,展区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展陈思路,设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四史”学习图书、2021年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等展区。《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建党1921》《百年大党正年轻》等主题出版物吸引了众多读者现场购买。  书展期间,主展场开展了“中小学教科书中的党史印记”主题展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系统梳理馆藏百年中小学教材,遴选出300多幅风格各异的插图、封面、内页,分四大部分全面展现教科书中的党史印记;开展了“红军长征过四川”打卡活动,读者到主展场,用手机扫描设置在展馆不同点位的有“红军长征过四川”标志的二维码,了解红军长征过四川的历史,感悟长征精神。  各分展场推荐的红色书籍琳琅满目,党的故事在读者之间传颂,党史学习教育氛围格外浓厚。在各分会场开展的“童心向党”研学实践活动中,众多中小学生走长征路、读红色书,传承红色基因。融合办展,展现四川人文风貌  除主展场外,四川全省实体书店、公共图书馆、部分学校、博物馆等,都是本届书展的分展场和分会场,真正做到让四川的读者在家门口就能逛展,充分体现全省上下协同、全民阅读联动的办展形式。  对于在家门口举办的盛大书展,四川各大出版社齐发力,不仅在展区精心准备了各种类型的精品图书,还倾力在这一档期推出大量文化新书及精彩活动,展现出四川实施振兴四川出版工程的重大成就。四川出版展区此次共有16家图书出版社带来1.1万余种、5万余册精品图书,将开展109场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