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_第1页
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_第2页
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_第3页
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_第4页
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细胞质基质与

内膜系统整理课件第七章

细胞质基质与

内膜系统整理课件1一、细胞质基质概念体积占细胞总体积50%以上。主要特点细胞质基质是一个高度有序的体系;通过弱键而相互作用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构体系。一、细胞质基质概念成分70%的水和无机离子(K+、Cl-、Na+、Mg2+、Ca2+等);各种代谢的中间产物(脂类、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大量的可溶性蛋白质、蛋白质衍生物和酶;大量的各类RNA分子及细胞进行各种反应所需的ATP等。成分细胞质基质的功能为某些蛋白质和脂肪合成提供场所与细胞质骨架相关的功能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胞内物质运输及能量传递等;细胞质基质结构体系的组织者。与细胞膜相关的功能细胞质基质的功能为某些蛋白质和脂肪合成提供场所蛋白质的修饰、蛋白质选择性的降解蛋白质的修饰控制蛋白质的寿命帮助变性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折叠,形成正确的分子构象

降解变性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修饰、蛋白质选择性的降解二、内膜系统概念:指细胞内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作用:扩大膜的面积,提供各种反应所需的适当环境,使之互不干扰。二、内膜系统概念:指细胞内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由膜三、内质网

(Endoplasmicreticulum)内质网(ER):由封闭的膜系统及其围成的腔(池)形成相互沟通的网状结构。形态:呈平行的双层膜状,有扁囊状、管状、泡状等,可分为细胞质面和腔面。三、内质网

(Endoplasmicreticulum)内类型糙面内质网(rER):典型的为相互平行的扁平囊,排列较整齐,有核糖体附着,与核膜相连。滑面内质网(sER):管状,泡状,无核糖体。化学组成(用微粒体进行研究):蛋白质(占2/3),脂类(占1/3)类型1、糙面内质网的功能蛋白质合成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质:酶、抗体、多肽类激素、胞外基质成分等;膜的整合蛋白;需要与其他组分严格隔离的蛋白质:水解酶类、活性蛋白等;需要进行复杂修饰的蛋白质。1、糙面内质网的功能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羟基化、糖基化、酰基化与二硫键的形成等。新生肽的折叠与装配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羟基化、糖基化、酰基化与二硫键的形成等。肽链的糖基化N-连接的糖基化:天冬酰胺残基N端,加上寡糖核心(N-乙酰葡萄糖胺残基和甘露糖),磷酸多帖醇作为载体。糖基化的过程在高尔基体中继续进行,直到完成-----O-连接的糖基化。肽链的糖基化N-连接的糖基化:天冬酰胺残基N端,加上寡糖核心多肽链的折叠内质网腔中含有一些与蛋白质折叠有关的蛋白和酶类,如Bip(属于分子伴侣蛋白的一种)和蛋白二硫键异构酶,与多肽链结合,帮助折叠为正确的形式。多肽链的折叠内质网腔中含有一些与蛋白质折叠有关的蛋白和酶类,2、滑面内质网的功能糖原分解糖原→6-P-葡萄糖→葡萄糖→内质网腔→血液→细胞↑6-P-葡萄糖酶(在滑面内质网内膜上)合成脂类:磷脂、胆固醇和甾类激素解毒作用细胞色素P450家族酶系的解毒反应过程2、滑面内质网的功能糖原分解四、高尔基体

(高尔基器,高尔基复合体)发现1898年,意大利医生Golgi用镀银法在猫头鹰和猫的小脑神经细胞中发现一种网状结构,初称“内网器”;20世纪50年代,电镜确认为一种真实的结构。四、高尔基体

(高尔基器,高尔基复合体)发现形态结构扁囊多呈弓形,呈摞存在(4~8个),扁囊周围有囊泡结构。顺式面cis(形成面):凸面,靠近细胞核反式面trans(成熟面):凹面,面向质膜化学组成:介于内质网与质膜之间形态结构高尔基体的功能细胞的分泌活动蛋白质的糖基化及其修饰高尔基体的功能细胞的分泌活动蛋白酶的水解和其他加工过程切除蛋白原的N端或两端序列→成熟多肽(如胰岛素);切割含有重复氨基酸序列的前体→活性多肽(如神经肽);根据前体中不同的信号序列或同一前体在不同细胞中的不同加工方式加工成不同种的多肽。膜泡运输蛋白酶的水解和其他加工过程分泌蛋白的合成用3H-标记氨基酸或糖,放射性自显影跟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泡分泌蛋白的合成用3H-标记氨基酸或糖,放射性自显影跟踪分泌蛋糖蛋白的加工与运输半乳糖苷转移酶是高尔基体的标记酶(半乳糖仅在高尔基体上掺入糖链)糖蛋白的加工与运输半乳糖苷转移酶是高尔基体的标记酶(半乳糖仅加工对在内质网上加上去的“核心”进行修饰(水解掉一些糖基);切除3个Man(甘露糖)残基(在顺面膜囊);加上3个GlcNAc(N-乙酰葡萄糖胺)残基,移除2个Man残基(在中间膜囊);加上3个半乳糖残基,每个半乳糖残基连上一个N-乙酰神经氨酸残基(在反面膜囊)。加工五、溶酶体发现1949年,deDuve,大鼠肝组织匀浆,分析酸性磷酸酶,酶活力新鲜的低,存放后反而升高。此酶位于一种膜结构中,存放后(特别是冻存后)膜破坏,酶释放出来,故活力升高。1955年,电镜下确认。五、溶酶体发现形态:圆球形颗粒,由一层单位膜包围而成,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这些酶都是糖蛋白,最适pH在5左右。溶酶体的标记酶:酸性磷酸酶,作为细胞化学鉴定的依据。形态:圆球形颗粒,由一层单位膜包围而成,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1、溶酶体的类型初级溶酶体:小,处于非功能阶段次级溶酶体:形态多样,功能阶段自噬溶酶体异噬溶酶体残质体(后溶酶体):未被消化的物质残存在溶酶体内形成。1、溶酶体的类型初级溶酶体:小,处于非功能阶段2、溶酶体的功能异噬作用正常的消化作用:降解营养物质免疫功能:识别并吞噬入侵的细菌或病毒自噬作用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和衰老损伤、死亡的细胞2、溶酶体的功能异噬作用细胞的自溶作用:溶酶体膜破坏→水解酶释放→细胞溶解生理性的:发育过程中某些结构的去除病理性的:矽肺等细胞的自溶作用:溶酶体膜破坏→水解酶释放→细胞溶解3、溶酶体的发生溶酶体酶的合成及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rER)高尔基体cis膜囊寡糖链上的甘露糖残基磷酸化M6PN-乙酰葡萄糖胺磷酸转移酶高尔基体trans-膜囊和TGN膜(M6P受体)溶酶体酶分选与局部浓缩以出芽的方式转运到前溶酶体磷酸葡萄糖苷酶磷酸化识别信号:信号斑3、溶酶体的发生溶酶体酶的合成及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rE4、溶酶体缺陷与疾病各种储积症泰萨二氏病Ⅰ细胞病4、溶酶体缺陷与疾病各种储积症六、微体—过氧化物酶体形态单位膜圆球形、卵形、哑铃状小泡有些含有拟核体(尿酸氧化酶结晶)六、微体—过氧化物酶体形态分布几乎所有的真核细胞动物的肝、肾中丰富,比较大其他细胞中比较小—微过氧化物酶体酶类:过氧化物酶,D-(或L-)氨基酸氧化酶,尿酸氧化酶(可形成结晶)分布1、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的区别过氧化物酶体和初级溶酶体的形态与大小类似;过氧化物酶体中的尿酸氧化酶等常形成晶格状结构,可作为电镜下识别的主要特征。通过离心可分离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的差别1、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的区别过氧化物酶体和初级溶酶体的形态2、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动物细胞:解毒作用:将乙醇氧化成乙醛使细胞免受H2O2的毒害RH2+O2→H2O2+R(依赖黄素FAD的氧化酶)H2O2→H2O+1/2O2(过氧化氢酶)R'H2+H2O2→R'+2H2O2、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催化CO2固定反应副产物的氧化(光呼吸反应)种子萌发过程:种子中的脂肪酸→形成乙酰辅酶A→琥珀酸→离开过氧化物酶体进一步转变成葡萄糖——乙醛酸循环体(glyoxysome)植物细胞过氧化物酶体经分裂后形成子代过氧化物酶体,经进一步装配形成成熟的细胞器;

组成过氧化物酶体的蛋白均由核基因编码,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然后转运到过氧化物酶体中。3、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生过氧化物酶体经分裂后形成子代过氧化物酶体,经进一步装配形成成过氧化物酶体蛋白分选的信号序列(Peroxisomal-targetingsignal,PTS):PTS1为Ser-lys-leu,存在于多数过氧化物酶体基质蛋白的C端;PTS2为Arg/Lys-Leu/lle-5X-His/Gln-leu,存在于某些基质蛋白N-端;过氧化物酶体膜上存在几种可与信号序列相识别的可能的受体蛋白。过氧化物酶体蛋白分选的信号序列(Peroxisomal-ta过氧化物酶体的膜脂可能在内质网上合成后转运而来;内质网也参与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生。过氧化物酶体的膜脂可能在内质网上合成后转运而来;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肝细胞中细胞质基质及细胞其他组分的数目及所占的体积比细胞组分数目体积比细胞质基质154细胞核16内质网112高尔基体13溶酶体3001胞内体2001过氧化物酶体4001线粒体170022肝细胞中细胞质基质及细胞其他组分的数目及所占的体积比细胞组分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微粒体人为的产物,组织细胞匀浆后离心得到的一种成分,主要由破碎的内质网形成的近似球形的囊泡结构,包含内质网膜和核糖体两种基本组分。微粒体人为的产物,组织细胞匀浆后离心得到的一种成分,主要由破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合成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膜泡运输膜泡运输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TGN)(TGN)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过氧化物酶体与初级溶酶体的特征比较特征溶酶体微体形态大小多呈球形,直径0.2-0.5um,无酶晶体球形,哺乳动物细胞中直径多在0.15-0.25um,内常有酶晶体酶种类酸性水解酶含有氧化酶类pH5左右7左右是否需O2不需要需要功能细胞内的消化作用多种功能发生酶在糙面内质网合成经高尔基体出芽形成酶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经分裂与装配形成识别的标志酶酸性水解酶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体与初级溶酶体的特征比较特征溶酶体微体形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第七章

细胞质基质与

内膜系统整理课件第七章

细胞质基质与

内膜系统整理课件72一、细胞质基质概念体积占细胞总体积50%以上。主要特点细胞质基质是一个高度有序的体系;通过弱键而相互作用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构体系。一、细胞质基质概念成分70%的水和无机离子(K+、Cl-、Na+、Mg2+、Ca2+等);各种代谢的中间产物(脂类、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大量的可溶性蛋白质、蛋白质衍生物和酶;大量的各类RNA分子及细胞进行各种反应所需的ATP等。成分细胞质基质的功能为某些蛋白质和脂肪合成提供场所与细胞质骨架相关的功能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胞内物质运输及能量传递等;细胞质基质结构体系的组织者。与细胞膜相关的功能细胞质基质的功能为某些蛋白质和脂肪合成提供场所蛋白质的修饰、蛋白质选择性的降解蛋白质的修饰控制蛋白质的寿命帮助变性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折叠,形成正确的分子构象

降解变性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修饰、蛋白质选择性的降解二、内膜系统概念:指细胞内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作用:扩大膜的面积,提供各种反应所需的适当环境,使之互不干扰。二、内膜系统概念:指细胞内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由膜三、内质网

(Endoplasmicreticulum)内质网(ER):由封闭的膜系统及其围成的腔(池)形成相互沟通的网状结构。形态:呈平行的双层膜状,有扁囊状、管状、泡状等,可分为细胞质面和腔面。三、内质网

(Endoplasmicreticulum)内类型糙面内质网(rER):典型的为相互平行的扁平囊,排列较整齐,有核糖体附着,与核膜相连。滑面内质网(sER):管状,泡状,无核糖体。化学组成(用微粒体进行研究):蛋白质(占2/3),脂类(占1/3)类型1、糙面内质网的功能蛋白质合成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质:酶、抗体、多肽类激素、胞外基质成分等;膜的整合蛋白;需要与其他组分严格隔离的蛋白质:水解酶类、活性蛋白等;需要进行复杂修饰的蛋白质。1、糙面内质网的功能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羟基化、糖基化、酰基化与二硫键的形成等。新生肽的折叠与装配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羟基化、糖基化、酰基化与二硫键的形成等。肽链的糖基化N-连接的糖基化:天冬酰胺残基N端,加上寡糖核心(N-乙酰葡萄糖胺残基和甘露糖),磷酸多帖醇作为载体。糖基化的过程在高尔基体中继续进行,直到完成-----O-连接的糖基化。肽链的糖基化N-连接的糖基化:天冬酰胺残基N端,加上寡糖核心多肽链的折叠内质网腔中含有一些与蛋白质折叠有关的蛋白和酶类,如Bip(属于分子伴侣蛋白的一种)和蛋白二硫键异构酶,与多肽链结合,帮助折叠为正确的形式。多肽链的折叠内质网腔中含有一些与蛋白质折叠有关的蛋白和酶类,2、滑面内质网的功能糖原分解糖原→6-P-葡萄糖→葡萄糖→内质网腔→血液→细胞↑6-P-葡萄糖酶(在滑面内质网内膜上)合成脂类:磷脂、胆固醇和甾类激素解毒作用细胞色素P450家族酶系的解毒反应过程2、滑面内质网的功能糖原分解四、高尔基体

(高尔基器,高尔基复合体)发现1898年,意大利医生Golgi用镀银法在猫头鹰和猫的小脑神经细胞中发现一种网状结构,初称“内网器”;20世纪50年代,电镜确认为一种真实的结构。四、高尔基体

(高尔基器,高尔基复合体)发现形态结构扁囊多呈弓形,呈摞存在(4~8个),扁囊周围有囊泡结构。顺式面cis(形成面):凸面,靠近细胞核反式面trans(成熟面):凹面,面向质膜化学组成:介于内质网与质膜之间形态结构高尔基体的功能细胞的分泌活动蛋白质的糖基化及其修饰高尔基体的功能细胞的分泌活动蛋白酶的水解和其他加工过程切除蛋白原的N端或两端序列→成熟多肽(如胰岛素);切割含有重复氨基酸序列的前体→活性多肽(如神经肽);根据前体中不同的信号序列或同一前体在不同细胞中的不同加工方式加工成不同种的多肽。膜泡运输蛋白酶的水解和其他加工过程分泌蛋白的合成用3H-标记氨基酸或糖,放射性自显影跟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泡分泌蛋白的合成用3H-标记氨基酸或糖,放射性自显影跟踪分泌蛋糖蛋白的加工与运输半乳糖苷转移酶是高尔基体的标记酶(半乳糖仅在高尔基体上掺入糖链)糖蛋白的加工与运输半乳糖苷转移酶是高尔基体的标记酶(半乳糖仅加工对在内质网上加上去的“核心”进行修饰(水解掉一些糖基);切除3个Man(甘露糖)残基(在顺面膜囊);加上3个GlcNAc(N-乙酰葡萄糖胺)残基,移除2个Man残基(在中间膜囊);加上3个半乳糖残基,每个半乳糖残基连上一个N-乙酰神经氨酸残基(在反面膜囊)。加工五、溶酶体发现1949年,deDuve,大鼠肝组织匀浆,分析酸性磷酸酶,酶活力新鲜的低,存放后反而升高。此酶位于一种膜结构中,存放后(特别是冻存后)膜破坏,酶释放出来,故活力升高。1955年,电镜下确认。五、溶酶体发现形态:圆球形颗粒,由一层单位膜包围而成,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这些酶都是糖蛋白,最适pH在5左右。溶酶体的标记酶:酸性磷酸酶,作为细胞化学鉴定的依据。形态:圆球形颗粒,由一层单位膜包围而成,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1、溶酶体的类型初级溶酶体:小,处于非功能阶段次级溶酶体:形态多样,功能阶段自噬溶酶体异噬溶酶体残质体(后溶酶体):未被消化的物质残存在溶酶体内形成。1、溶酶体的类型初级溶酶体:小,处于非功能阶段2、溶酶体的功能异噬作用正常的消化作用:降解营养物质免疫功能:识别并吞噬入侵的细菌或病毒自噬作用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和衰老损伤、死亡的细胞2、溶酶体的功能异噬作用细胞的自溶作用:溶酶体膜破坏→水解酶释放→细胞溶解生理性的:发育过程中某些结构的去除病理性的:矽肺等细胞的自溶作用:溶酶体膜破坏→水解酶释放→细胞溶解3、溶酶体的发生溶酶体酶的合成及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rER)高尔基体cis膜囊寡糖链上的甘露糖残基磷酸化M6PN-乙酰葡萄糖胺磷酸转移酶高尔基体trans-膜囊和TGN膜(M6P受体)溶酶体酶分选与局部浓缩以出芽的方式转运到前溶酶体磷酸葡萄糖苷酶磷酸化识别信号:信号斑3、溶酶体的发生溶酶体酶的合成及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rE4、溶酶体缺陷与疾病各种储积症泰萨二氏病Ⅰ细胞病4、溶酶体缺陷与疾病各种储积症六、微体—过氧化物酶体形态单位膜圆球形、卵形、哑铃状小泡有些含有拟核体(尿酸氧化酶结晶)六、微体—过氧化物酶体形态分布几乎所有的真核细胞动物的肝、肾中丰富,比较大其他细胞中比较小—微过氧化物酶体酶类:过氧化物酶,D-(或L-)氨基酸氧化酶,尿酸氧化酶(可形成结晶)分布1、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的区别过氧化物酶体和初级溶酶体的形态与大小类似;过氧化物酶体中的尿酸氧化酶等常形成晶格状结构,可作为电镜下识别的主要特征。通过离心可分离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的差别1、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的区别过氧化物酶体和初级溶酶体的形态2、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动物细胞:解毒作用:将乙醇氧化成乙醛使细胞免受H2O2的毒害RH2+O2→H2O2+R(依赖黄素FAD的氧化酶)H2O2→H2O+1/2O2(过氧化氢酶)R'H2+H2O2→R'+2H2O2、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催化CO2固定反应副产物的氧化(光呼吸反应)种子萌发过程:种子中的脂肪酸→形成乙酰辅酶A→琥珀酸→离开过氧化物酶体进一步转变成葡萄糖——乙醛酸循环体(glyoxysome)植物细胞过氧化物酶体经分裂后形成子代过氧化物酶体,经进一步装配形成成熟的细胞器;

组成过氧化物酶体的蛋白均由核基因编码,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然后转运到过氧化物酶体中。3、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生过氧化物酶体经分裂后形成子代过氧化物酶体,经进一步装配形成成过氧化物酶体蛋白分选的信号序列(Peroxisomal-targetingsignal,PTS):PTS1为Ser-lys-leu,存在于多数过氧化物酶体基质蛋白的C端;PTS2为Arg/Lys-Leu/lle-5X-His/Gln-leu,存在于某些基质蛋白N-端;过氧化物酶体膜上存在几种可与信号序列相识别的可能的受体蛋白。过氧化物酶体蛋白分选的信号序列(Peroxisomal-ta过氧化物酶体的膜脂可能在内质网上合成后转运而来;内质网也参与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生。过氧化物酶体的膜脂可能在内质网上合成后转运而来;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课件肝细胞中细胞质基质及细胞其他组分的数目及所占的体积比细胞组分数目体积比细胞质基质154细胞核16内质网112高尔基体13溶酶体3001胞内体2001过氧化物酶体4001线粒体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