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战略原则课件_第1页
第七讲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战略原则课件_第2页
第七讲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战略原则课件_第3页
第七讲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战略原则课件_第4页
第七讲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战略原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IITHESTRATEGICDOCTRINESOFUSFOREIGNPOLICYVIITHESTRATEGICDOCTRINESO1一、以核武器为手段的战略原则1、核武器的战略意义

a)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

一、以核武器为手段的战略原则1、核武器的战略意义2第七讲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战略原则3第七讲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战略原则4b)“恐怖均势”的出现——鉴于核武器的毁灭性杀伤力,人们认识到发生冲突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在全面核战争(all-outnuclearwar)中取得胜利,对人的行为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威慑意义大于实际使用b)“恐怖均势”的出现52、核武器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作用a)战略防御:对美国本土的防御

b)保卫全球利益:暗含在美国利益存在的地区威胁使用和实际使用核武器的意愿2、核武器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作用6二、冷战中美国战略原则的演变1、核垄断时期与“强制”战略a)美国的核垄断时期:1945-1949b)“强制”战略(compellence)——试图以核垄断为后盾,迫使苏联改变行为方式——NSC-68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二、冷战中美国战略原则的演变1、核垄断时期与“强制”战略72、核优势与“大规模报复战略”

a)苏联打破美国核垄断地位(1949)

b)美国仍然保持压倒性核优势:核弹头数量、运载工具

2、核优势与“大规模报复战略”8c)“大规模报复战略”——艾森豪威尔“新面貌”(NewLook)的核心——基于苏联无法对美国的核打击进行报复的设想——摧毁有价值目标(民众、军事/工业中心)——为西欧国家提供核保护伞c)“大规模报复战略”9d)对“大规模报复战略”的质疑

——有效性:苏联核力量快速增长理论与实践——西欧国家的怀疑:美国是否愿意为了欧洲打一场核战争?英法发展独立的核报复力量d)对“大规模报复战略”的质疑103、核僵持与威慑战略

a)核僵持局面的出现

——苏联核力量快速增长

——第二次打击能力

3、核僵持与威慑战略11b)肯尼迪时期的“威慑战略”:确保摧毁——苏联核力量同美国仍有差距

b)肯尼迪时期的“威慑战略”:确保摧毁12第七讲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战略原则13——军事上的“灵活反应战略”——对美国及盟国的进攻将自动升级为核战争

——由“确保摧毁”到“相互确保摧毁”(MAD)——军事上的“灵活反应战略”14c)从尼克松到卡特:现实威慑战略——美国承认同苏联的核均势,力量收缩——军控谈判开始纳入核战略之中——由摧毁有价值目标转为摧毁军事力量,NUTs&SIOPc)从尼克松到卡特:现实威慑战略15d)里根时期的“新灵活反应战略”——对“灵活反应战略”的继承和发展——增加军费,重振军备,谋求对苏军事优势——修改核战略,发展“战略防御计划”d)里根时期的“新灵活反应战略”16三、冷战后战略原则的调整1、新的问题和挑战a)维持霸权成为首要目标b)俄罗斯核威胁相对下降,新威胁凸现——核扩散危险——“无赖国家”的威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三、冷战后战略原则的调整1、新的问题和挑战172、克林顿时期战略原则的调整a)《1997年核态势评估》报告——大幅减少针对前苏联的核攻击目标——重视由“不稳定”而导致的新型威胁,包括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无赖国家和崛起中大国,如中国的威胁2、克林顿时期战略原则的调整18第七讲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战略原则19b)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

——和平时期参与、威慑和防止冲突、战斗并获得胜利

——目标:促进稳定,阻止侵略c)同意部署导弹防御系统b)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203、小布什与“先发制人”战略

a)美国军事实力遥遥领先

b)继续大力推进导弹防御体系3、小布什与“先发制人”战略21c)“先发制人”战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具体提出(2002年9月20日)——强调威胁来源和方式发生变化——改变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先发制人地打击阴谋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恐怖分子和国家——是新保守主义与“军事至上”原则的集中表现,以军事力量获取绝对安全c)“先发制人”战略22四、对美国战略原则的评价

1、核武器的作用始终处于核心地位2、战略原则处理的是如何将实力转化为现实的对外影响力的问题3、随国际格局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四、对美国战略原则的评价1、核武器的作用始终处于核心地位23VIITHESTRATEGICDOCTRINESOFUSFOREIGNPOLICYVIITHESTRATEGICDOCTRINESO24一、以核武器为手段的战略原则1、核武器的战略意义

a)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

一、以核武器为手段的战略原则1、核武器的战略意义25第七讲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战略原则26第七讲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战略原则27b)“恐怖均势”的出现——鉴于核武器的毁灭性杀伤力,人们认识到发生冲突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在全面核战争(all-outnuclearwar)中取得胜利,对人的行为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威慑意义大于实际使用b)“恐怖均势”的出现282、核武器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作用a)战略防御:对美国本土的防御

b)保卫全球利益:暗含在美国利益存在的地区威胁使用和实际使用核武器的意愿2、核武器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作用29二、冷战中美国战略原则的演变1、核垄断时期与“强制”战略a)美国的核垄断时期:1945-1949b)“强制”战略(compellence)——试图以核垄断为后盾,迫使苏联改变行为方式——NSC-68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二、冷战中美国战略原则的演变1、核垄断时期与“强制”战略302、核优势与“大规模报复战略”

a)苏联打破美国核垄断地位(1949)

b)美国仍然保持压倒性核优势:核弹头数量、运载工具

2、核优势与“大规模报复战略”31c)“大规模报复战略”——艾森豪威尔“新面貌”(NewLook)的核心——基于苏联无法对美国的核打击进行报复的设想——摧毁有价值目标(民众、军事/工业中心)——为西欧国家提供核保护伞c)“大规模报复战略”32d)对“大规模报复战略”的质疑

——有效性:苏联核力量快速增长理论与实践——西欧国家的怀疑:美国是否愿意为了欧洲打一场核战争?英法发展独立的核报复力量d)对“大规模报复战略”的质疑333、核僵持与威慑战略

a)核僵持局面的出现

——苏联核力量快速增长

——第二次打击能力

3、核僵持与威慑战略34b)肯尼迪时期的“威慑战略”:确保摧毁——苏联核力量同美国仍有差距

b)肯尼迪时期的“威慑战略”:确保摧毁35第七讲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战略原则36——军事上的“灵活反应战略”——对美国及盟国的进攻将自动升级为核战争

——由“确保摧毁”到“相互确保摧毁”(MAD)——军事上的“灵活反应战略”37c)从尼克松到卡特:现实威慑战略——美国承认同苏联的核均势,力量收缩——军控谈判开始纳入核战略之中——由摧毁有价值目标转为摧毁军事力量,NUTs&SIOPc)从尼克松到卡特:现实威慑战略38d)里根时期的“新灵活反应战略”——对“灵活反应战略”的继承和发展——增加军费,重振军备,谋求对苏军事优势——修改核战略,发展“战略防御计划”d)里根时期的“新灵活反应战略”39三、冷战后战略原则的调整1、新的问题和挑战a)维持霸权成为首要目标b)俄罗斯核威胁相对下降,新威胁凸现——核扩散危险——“无赖国家”的威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三、冷战后战略原则的调整1、新的问题和挑战402、克林顿时期战略原则的调整a)《1997年核态势评估》报告——大幅减少针对前苏联的核攻击目标——重视由“不稳定”而导致的新型威胁,包括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无赖国家和崛起中大国,如中国的威胁2、克林顿时期战略原则的调整41第七讲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战略原则42b)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

——和平时期参与、威慑和防止冲突、战斗并获得胜利

——目标:促进稳定,阻止侵略c)同意部署导弹防御系统b)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433、小布什与“先发制人”战略

a)美国军事实力遥遥领先

b)继续大力推进导弹防御体系3、小布什与“先发制人”战略44c)“先发制人”战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具体提出(2002年9月20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