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四章第四节课件_第1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四章第四节课件_第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四章第四节课件_第3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四章第四节课件_第4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四章第四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学习心理一、学习动机二、学习迁移三、学习策略第四节学习心理一、学习动机二、学习迁移三、学习策略1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一、学习动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一、学习动机2定义:学习动机指个体发动、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结构:在学习动机结构中需要和诱因是两个主要的因素。诱因是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那些客体、情境和条件。(一)学习动机的含义需要如:求知欲诱因如:奖励动机定义:学习动机指个体发动、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指向一定目标的3(三)学习动机的分类分类标准具体分类名称注释诱因来源内部学习动机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社会意义高尚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低级的动机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的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与目标的远近关系远景性动机与长远目标(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前途)相联系。近景性动机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直接动机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和对学习活动的直接追求引起。间接动机与社会意义相联系,是对学习的间接兴趣。(三)学习动机的分类分类标准具体分类名称注释诱因来源内部学习4奥苏贝尔动机的分类:1.认知内驱力:对知识渴望理解2.自我提高内驱力:为了胜任工作,荣誉名望3.附属内驱力:父母的表扬,赞许(儿童早期占主导)奥苏贝尔动机的分类:5(四)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相互作用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有利于各种学习。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a.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b.中等强度动机水平最佳c.任务不同,动机的最佳水平不同。(四)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相互作用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有利于各6强化理论------巴甫洛夫、

斯金纳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阿特金森成败归因理论-----韦纳(维纳)自我效能感--------班杜拉(五)学习动机理论(五)学习动机理论7强化理论行为主义认为,一种操作发生以后,接着呈现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发生的概率就增加。强化后果对操作行为的增强作用是自动实现的,无需认知的中介作用。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斯金纳强化理论行为主义认为,一种操作发生以后,接着呈现强化刺激,那8需要层次论提出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基本观点(1)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后又增加两种:求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需要层次论提出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9需要层次论(2)五个层次的关系最低层次的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匮乏性需要、成长性需要五种基本需要一般只有低一级需要基本满足后,高一级需要才能成为行为动力。同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狱中书写《史记》”需要层次论(2)五个层次的关系“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10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由默里(Murry,1938)提出。大学生研究发现成就需要;发明主题统觉测验。主题统觉测验施测中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由默里(Murry,1938)提出。主题11阿特金森(Atkinson)加以修正。他从成就动机中区分出两种不同的倾向:追求成功的动机倾向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成就动机论成就动机的结构影响人们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求成型的人喜欢选择有50%把握、有一定风险的工作;避败型的人倾向于回避有50%把握的工作。阿特金森(Atkinson)加以修正。成就动机论成就动机的结12归因理论维纳(Weiner)使归因理论更完善。他提出,归因分类的三个维度: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六因素:“身外努力能运工”稳定性内外在性可控制性稳定不稳定内在外在可控不可控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归因理论维纳(Weiner)使归因理论更完善。他提出,归因分13自我效能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提出者:班杜拉自我效能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个人对自14理论名称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行为主义强化理论巴甫洛夫斯金纳认为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强调诱因的作用)人本主义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认知主义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阿特金森成就动机是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趋向成功者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成败归因理论韦纳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与不可控制性归因。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成败经验(最重要);替代性经验;言语信息;情感状态等。理论名称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行为主义强化理论巴甫洛夫认为强化能够151.增加学习内容本身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层次理论)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成就动机理论)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成败归因理论)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强化理论)(六)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1.增加学习内容本身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层次理16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学习迁移为迁移而教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171.根据迁移的结果分(1)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积极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消极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一)学习迁移的分类打羽毛球(压腕)打网球(不压腕)骑自行车骑摩托车性质1.根据迁移的结果分(一)学习迁移的分类打羽毛球打网球骑自行182.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分(1)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指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2)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一)学习迁移的分类ahah三角形的面积公式2.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分(一)学习迁移的分类aha193.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分(1)顺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举一反三”(2)逆向迁移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一)学习迁移的分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述而》

时间3.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分(一)学习迁移的分类不愤不启、不悱不20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1)一般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策略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去。

阅读技能可以运用到各种学习中(2)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

“日”“月”“明”(一)学习迁移的分类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一)学习迁移的分类215.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分(1)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触类旁通”物理平衡化学平衡、生物平衡、经济平衡(2)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果实都能吃棉花籽(3)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GOD

DOG(一)学习迁移的分类5.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分(一)学习迁移的分类221.形式训练说代表人物:沃尔夫基本观点: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学习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官能训练的价值。(二)学习迁移的理论心的官能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意志力……1.形式训练说(二)学习迁移的理论心的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意志232.共同要素说代表人物:桑代克、伍德沃兹基本观点: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迁移。(二)学习迁移的理论桑代克(EdwardLeeThorndike1874.08.31—1949.08.09)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2.共同要素说(二)学习迁移的理论桑代克(EdwardLe243.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代表人物:贾德基本观点两种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要素仅仅是知识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通过概括形成了能够泛化的共同原理。(二)学习迁移的理论3.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二)学习迁移的理论253.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经典实验:“水下击靶”实验被试:小学生程序:等能力甲乙两组,射击水中靶子。甲组打靶前学习光学折射原理;乙组不学。结果:射击水下3厘米靶子时成绩相同;而至于水下10厘米时则甲组好于乙组。(二)学习迁移的理论3.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二)学习迁移的理论264.关系转换理论代表人物:苛勒基本观点: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学习者“顿悟”了某个学习情境中的关系,就可以迁移到另一个有相应关系的学习情境中去,产生学习迁移。(二)学习迁移的理论4.关系转换理论(二)学习迁移的理论27被试:小鸡、黑猩猩、幼儿程序:两张纸,浅灰与深灰,后者其下有食物。被试学会深灰下觅食。用更深灰的纸代替浅灰。看被试到何种纸张去觅食。

结果:更灰结论:被试的选择不是比较刺激的绝对性质,而是由两种刺激的相对关系所规定的。AB实验:纸下觅食被试:小鸡、黑猩猩、幼儿结果:更灰AB实验:纸下觅食28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人物:奥苏贝尔基本观点: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二)学习迁移的理论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二)学习迁移的理论29

(三)、学习的迁移理论

流派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形式训练说沃尔夫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提高共同要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两种学习之间具有相同要素经验类化说(概括说)贾德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般原理(水下击靶实验)关系转化说苛勒顿悟了两种学习情景之间的关系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布鲁纳奥苏伯尔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影响(三)、学习的迁移理论流派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形式训练说30口诀:沃夫形式训练桑伍共同要素贾德经验击靶苛勒关系转换纳苏认知迁移口诀:311.关注知识经验,完善认知结构2.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三)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1.关注知识经验,完善认知结构(三)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32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它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三、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331.复述策略(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5)复习形式多样化(6)画线(一)认知策略(重复性记忆)1.复述策略(一)认知策略(重复性记忆)342.精细加工策略(产生新的东西)(1)记忆术①位置记忆法即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确定一条明确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然后将所要记的项目全都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一)认知策略2.精细加工策略(产生新的东西)(一)认知策略352.精细加工策略(1)记忆术②缩简和编歌诀缩简就是将识记材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性的字,然后变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经验联系起来,再把缩简材料编成歌诀。《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认知策略2.精细加工策略(一)认知策略362.精细加工策略(1)记忆术③谐音联想法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672313:路漆黑,闪一闪;12580000:你让我拨四个零戊(wu)、戌(xu)、戍(shu)、成(cheng)四个字的区分:戌戍戊成易模糊,请把口诀来记住:横戌点戍空心戊,横要弯钩把成读。(一)认知策略2.精细加工策略(一)认知策略372.精细加工策略(1)记忆术④关键词法关键词法就是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想象联系起来。目标词关键词形象联想意义

舌头tongue烫烫舌头油漆

paint喷的噴油漆

抽屉

drawer桌耳桌子的耳朵是抽屉削皮刀

peeler

皮落削皮刀使皮落下⑤视觉联想视觉联想就是要通过心理想象来帮助人们对联系的记忆。(一)认知策略2.精细加工策略(一)认知策略382.精细加工策略(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一)认知策略2.精细加工策略(一)认知策略393.组织策略(把无序变得有序)(1)列提纲(2)利用图形①系统结构图②流程图③模式或模型图④网络关系图(3)利用表格①一览表②双向表(一)认知策略3.组织策略(把无序变得有序)(一)认知策略401.计划策略一个完整的计划策略大致包括预测结果、确立目标、决策分析、有效分配时间、评估有效性、拟定细则等环节。2.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3.调节策略(二)元认知策略1.计划策略(二)元认知策略411.时间管理策略①统筹安排学习时间②高效利用最佳时间③灵活利用零碎时间2.环境管理策略3.努力管理策略4.资源利用策略(三)资源管理策略1.时间管理策略(三)资源管理策略42第四节学习心理一、学习动机二、学习迁移三、学习策略第四节学习心理一、学习动机二、学习迁移三、学习策略43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一、学习动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一、学习动机44定义:学习动机指个体发动、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结构:在学习动机结构中需要和诱因是两个主要的因素。诱因是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那些客体、情境和条件。(一)学习动机的含义需要如:求知欲诱因如:奖励动机定义:学习动机指个体发动、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指向一定目标的45(三)学习动机的分类分类标准具体分类名称注释诱因来源内部学习动机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社会意义高尚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低级的动机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的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与目标的远近关系远景性动机与长远目标(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前途)相联系。近景性动机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直接动机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和对学习活动的直接追求引起。间接动机与社会意义相联系,是对学习的间接兴趣。(三)学习动机的分类分类标准具体分类名称注释诱因来源内部学习46奥苏贝尔动机的分类:1.认知内驱力:对知识渴望理解2.自我提高内驱力:为了胜任工作,荣誉名望3.附属内驱力:父母的表扬,赞许(儿童早期占主导)奥苏贝尔动机的分类:47(四)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相互作用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有利于各种学习。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a.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b.中等强度动机水平最佳c.任务不同,动机的最佳水平不同。(四)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相互作用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有利于各48强化理论------巴甫洛夫、

斯金纳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阿特金森成败归因理论-----韦纳(维纳)自我效能感--------班杜拉(五)学习动机理论(五)学习动机理论49强化理论行为主义认为,一种操作发生以后,接着呈现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发生的概率就增加。强化后果对操作行为的增强作用是自动实现的,无需认知的中介作用。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斯金纳强化理论行为主义认为,一种操作发生以后,接着呈现强化刺激,那50需要层次论提出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基本观点(1)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后又增加两种:求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需要层次论提出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51需要层次论(2)五个层次的关系最低层次的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匮乏性需要、成长性需要五种基本需要一般只有低一级需要基本满足后,高一级需要才能成为行为动力。同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狱中书写《史记》”需要层次论(2)五个层次的关系“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52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由默里(Murry,1938)提出。大学生研究发现成就需要;发明主题统觉测验。主题统觉测验施测中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由默里(Murry,1938)提出。主题53阿特金森(Atkinson)加以修正。他从成就动机中区分出两种不同的倾向:追求成功的动机倾向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成就动机论成就动机的结构影响人们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求成型的人喜欢选择有50%把握、有一定风险的工作;避败型的人倾向于回避有50%把握的工作。阿特金森(Atkinson)加以修正。成就动机论成就动机的结54归因理论维纳(Weiner)使归因理论更完善。他提出,归因分类的三个维度: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六因素:“身外努力能运工”稳定性内外在性可控制性稳定不稳定内在外在可控不可控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归因理论维纳(Weiner)使归因理论更完善。他提出,归因分55自我效能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提出者:班杜拉自我效能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个人对自56理论名称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行为主义强化理论巴甫洛夫斯金纳认为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强调诱因的作用)人本主义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认知主义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阿特金森成就动机是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趋向成功者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成败归因理论韦纳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与不可控制性归因。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成败经验(最重要);替代性经验;言语信息;情感状态等。理论名称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行为主义强化理论巴甫洛夫认为强化能够571.增加学习内容本身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层次理论)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成就动机理论)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成败归因理论)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强化理论)(六)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1.增加学习内容本身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层次理58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学习迁移为迁移而教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591.根据迁移的结果分(1)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积极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消极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一)学习迁移的分类打羽毛球(压腕)打网球(不压腕)骑自行车骑摩托车性质1.根据迁移的结果分(一)学习迁移的分类打羽毛球打网球骑自行602.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分(1)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指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2)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一)学习迁移的分类ahah三角形的面积公式2.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分(一)学习迁移的分类aha613.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分(1)顺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举一反三”(2)逆向迁移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一)学习迁移的分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述而》

时间3.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分(一)学习迁移的分类不愤不启、不悱不62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1)一般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策略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去。

阅读技能可以运用到各种学习中(2)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

“日”“月”“明”(一)学习迁移的分类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一)学习迁移的分类635.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分(1)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触类旁通”物理平衡化学平衡、生物平衡、经济平衡(2)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果实都能吃棉花籽(3)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GOD

DOG(一)学习迁移的分类5.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分(一)学习迁移的分类641.形式训练说代表人物:沃尔夫基本观点: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学习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官能训练的价值。(二)学习迁移的理论心的官能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意志力……1.形式训练说(二)学习迁移的理论心的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意志652.共同要素说代表人物:桑代克、伍德沃兹基本观点: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迁移。(二)学习迁移的理论桑代克(EdwardLeeThorndike1874.08.31—1949.08.09)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2.共同要素说(二)学习迁移的理论桑代克(EdwardLe663.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代表人物:贾德基本观点两种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要素仅仅是知识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通过概括形成了能够泛化的共同原理。(二)学习迁移的理论3.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二)学习迁移的理论673.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经典实验:“水下击靶”实验被试:小学生程序:等能力甲乙两组,射击水中靶子。甲组打靶前学习光学折射原理;乙组不学。结果:射击水下3厘米靶子时成绩相同;而至于水下10厘米时则甲组好于乙组。(二)学习迁移的理论3.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二)学习迁移的理论684.关系转换理论代表人物:苛勒基本观点: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学习者“顿悟”了某个学习情境中的关系,就可以迁移到另一个有相应关系的学习情境中去,产生学习迁移。(二)学习迁移的理论4.关系转换理论(二)学习迁移的理论69被试:小鸡、黑猩猩、幼儿程序:两张纸,浅灰与深灰,后者其下有食物。被试学会深灰下觅食。用更深灰的纸代替浅灰。看被试到何种纸张去觅食。

结果:更灰结论:被试的选择不是比较刺激的绝对性质,而是由两种刺激的相对关系所规定的。AB实验:纸下觅食被试:小鸡、黑猩猩、幼儿结果:更灰AB实验:纸下觅食70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人物:奥苏贝尔基本观点: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二)学习迁移的理论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二)学习迁移的理论71

(三)、学习的迁移理论

流派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形式训练说沃尔夫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提高共同要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两种学习之间具有相同要素经验类化说(概括说)贾德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般原理(水下击靶实验)关系转化说苛勒顿悟了两种学习情景之间的关系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布鲁纳奥苏伯尔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影响(三)、学习的迁移理论流派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形式训练说72口诀:沃夫形式训练桑伍共同要素贾德经验击靶苛勒关系转换纳苏认知迁移口诀:731.关注知识经验,完善认知结构2.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三)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1.关注知识经验,完善认知结构(三)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74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它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三、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751.复述策略(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官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