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_第1页
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_第2页
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_第3页
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_第4页
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第三章1

第三节无菌技术基本概念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第三节无菌技术基本概念2教学目标1、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及操作原则2、掌握无菌技术的操作方法3、熟悉无菌技术的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教学目标1、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及操作原则3无菌技术的定义:

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的一系列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措施。消毒灭菌保存使用使用无菌物品的三环节无菌技术的定义:消毒灭菌保存使用使4一、基本概念:1、无菌物品: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2、无菌区: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3、非无菌区: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经过灭菌处理被污染的区域。

一、基本概念:5一、指出下列物品中哪些是无菌物品?哪些是非无菌物品?并说明理由。

问题讨论:

一、指出下列物品中哪些是无菌物品?哪些是非无菌物品?并6问题讨论:

您做对了吗?问题讨论:您做对了吗?7问题讨论:

哪些是无菌技术操作?腰椎穿刺测血压膀胱冲洗腹部检查换药清洗用物问题讨论:哪些是无菌技术操作?腰椎穿刺测血压膀胱冲洗腹部检8问题讨论:

你做对了吗?腰椎穿刺测血压膀胱冲洗腹部检查换药清洗用物问题讨论:你做对了吗?腰椎穿刺测血压膀胱冲洗腹部检查换药清91、环境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扫地、更换床单减少人员流动,避免尘埃飞扬。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环境清洁宽敞: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02、工作人员着装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操作前要戴好口罩帽子,

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2、工作人员着装符合无菌操作要求:113、物品保管有序:1)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2)无菌物品放在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3)无菌包外须标明名称和灭菌日期,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4)取用无菌物品时使用无菌持物钳5)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得放入无菌容器中6)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不可使用,应更换并重新灭菌.3、物品保管有序:12无菌物品橱标签无菌物品橱标签134、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区1)操作者身体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2)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3)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上,不可跨越无菌区,不可触及无菌物品4)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5)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4、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区145、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以防交叉感染5、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以防交叉感染15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目的]: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菌侵入或传播给他人。(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二)无菌容器的使用(三)无菌包的使用(四)无菌溶液取用法(五)铺无菌盘(六)无菌手套的使用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16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17[评估]1、操作项目及目的如进行护理操作及各种诊疗技术等2、操作环境操作区域是否整洁、宽敞、安全;操作台是否清洁、干燥、平坦3、无菌物品无菌物品存放是否合理,无菌包或容器外标签是否清楚、有无失效[评估]1、操作项目及目的如进行护理操作及各种诊疗技术等18(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1、用途:取用和传递无菌物品。2、种类:镊子:夹取棉球、针头等细小物品卵圆钳:夹取镊、剪、弯盘等三叉钳:夹取较重物品如:盆、盒、罐。(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镊子:卵圆钳:三叉钳:193、存放:1)浸泡在有盖容器中,容器深度和钳长度比例适合。2)消毒液面浸没轴关节以上2~3cm或镊子长度的1/2。3)每个容器只能放一把持物钳

液面3、存放:液20区分无菌区与非无菌区把手轴关节盖内面液面以上内壁液面以下内壁外壁口缘钳端区分无菌区与非无菌区把手轴关节盖内面液面以上内壁液面以下内壁21[操作步骤]1、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2、打开容器盖,使钳端闭合,将钳移至容器中央,钳端向下取出。3、使用时,保持钳端向下,防止消毒液倒流污染钳端。4、使用后,仍保持钳端向下闭合,垂直放回无菌容器中,并打开钳端。[操作步骤]1、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22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23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24四、使用注意事项:1、取用时,打开容器盖,不可在盖孔中取放无菌持物钳。2、取放时,闭合钳端,垂直取放。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以免污染。手不可触及浸泡部分.3、使用时,保持钳端向下,防止消毒液倒流污染钳端。四、使用注意事项:25取放时,钳或镊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液面以上的内壁。√√取放时,钳或镊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液面以上的内壁。√√26√×钳或镊端保持垂直或倾斜向下,不可倒转。√×钳或镊端保持垂直或倾斜向下,不可倒转。274、远距离取物时,将持物钳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就地使用。5、不可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油纱布。必要时用特定的持物钳或镊子夹取。6、不可用无菌持物钳换药或消毒皮肤。7、无菌持物钳一经污染或疑有污染时,不得再放回容器内,应重新消毒灭菌8、无菌持物钳和存放容器要定期消毒。浸泡保存时,一般病房可7d更换一次,使用频率高的要缩短更换周期,甚至每天更换一次;干燥保存可持续使用4h4、远距离取物时,将持物钳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就地使用。28(二)无菌容器的使用:1、用途:盛放无菌物品并保持无菌状态。2、种类:治疗碗、药膏缸、贮槽、带盖方盘等贮槽治疗碗药膏缸带盖方盘(二)无菌容器的使用:贮槽治疗碗药膏缸带盖方盘29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盖内面盖外面缸外壁缸内面缸口沿缸上方的空气柱手及其它有菌物品不可触及缸内面及口沿,不可触及盖内面及口沿。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盖内面盖外面缸外壁缸内面缸口沿缸上方的空30[操作步骤]1、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2、打开无菌容器盖,将盖内面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3、用毕将容器盖小心盖严。[操作步骤]1、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313、使用注意事项:1)取物时,打开容器盖并平移离开,内面向上,手勿触及盖的边缘和内面。2)取物后,立即将盖反转,内面向下盖严。3)夹取无菌容器内物品时,无菌持物钳及无菌物品不可触及容器的边缘3、使用注意事项:32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334)移动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容器底部,手不能接触容器内边缘和内面√×

5)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内。4)移动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容器底部,手不能接触容器内边缘34(三)无菌包的使用:1、用途:包裹无菌物品,使无菌物品保持无菌状态。(三)无菌包的使用:35区分无菌包的无菌区与非无菌区内面里面的物品外面边缘3cm内区分无菌包的无菌区与非无菌区内面里面的物品外面边缘3cm内36[操作步骤]1、包扎法:(1)将物品放在包布中央。(2)将包布一角(内角)盖住物品,然后折盖左右两角(角尖端向外翻折),最后一角(外角)折盖后,用带扎紧或化学指示胶带粘贴封包。(3)贴上标签,注明物品名称及灭菌日期,粘贴化学指示胶带,送灭菌处理。[操作步骤]1、包扎法:37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38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392、开包法:(1)取出灭菌包,查看名称、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检查无菌包有无潮湿,破损等不能使用的情况.(2)将无菌包置于清洁、干燥、平坦台面上,解开系带,卷放在包布下。(3)用拇指和示指揭开包布外角,再揭开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4)用无菌钳夹出所需物品,置于已备妥的无菌区域。(5)如包内物品未用完,按开包原则,依原折痕包好,带子横向包扎。(6)注明开包日期和时间。所剩物品24小时内可再使用。2、开包法:40无菌包打开法无菌包打开法41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42开包后未用完的物品按原折包好开包43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44将小包内物品全部取出使用时,经查看、核对无误后,可将包托在手上打开,另一手将包布四角抓住,使无菌面朝向无菌区域,稳妥地将包内物品投放入无菌区内。3、小包无菌物品取用法:将小包内物品全部取出使用时,经查看、核对无误后,可将包45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46手上开包:手上打开,抓住四角,递用不保留。

手上开包:手上打开,抓住四角,递用不保留。47(四)无菌溶液取用法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瓶塞内面瓶口、边缘瓶塞外面瓶内壁及里面的液体护士手(四)无菌溶液取用法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瓶塞内面瓶口、边缘瓶48注意事项:1、取用前,先擦净瓶口周围,核对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检查质量,包括瓶盖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纹、溶液是否澄清。注意事项:492、用开瓶器启开铝盖,将橡胶塞翻起,手不可触及瓶口及瓶塞盖住瓶口的部分。3、倾倒溶液时,瓶签朝向掌心,倒少量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用溶液,勿使瓶口接触容器口周围。4、倒毕塞好瓶塞,消毒。在瓶塞上注明开瓶日期和时间。5、不可将物品伸入瓶内蘸取溶液,已倒出的不可再倒回。6、已开启的溶液可保持24小时。2、用开瓶器启开铝盖,将橡胶塞翻起,手不可触及瓶口及瓶塞盖50(五)铺无菌盘:是将无菌治疗巾按无菌方法铺在干净的治疗盘内,形成一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以供治疗使用。(五)铺无菌盘:是将无菌治疗巾按无菌方法铺在干净的治疗盘内,51区分无菌区与非无菌区内面边缘外面边缘3cm内区分无菌区与非无菌区内面边缘外面边缘3cm内52[操作步骤]1、无菌治疗巾折叠法:(1)纵折法:将治疗巾纵折两次成4折,再横折两次,开口边向外。(2)横折法:将治疗巾横折后再纵折,再重复一次。[操作步骤]1、无菌治疗巾折叠法:532、单层底铺巾法:(1)打开无菌包,用无菌钳取出1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2)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上面一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3)放入无菌物品后,将上层盖于物品上,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折一次。2、单层底铺巾法:543、双层底铺巾法:(1)打开无菌包,用无菌钳取出1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2)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从远到近折成双层底,铺于治疗盘上,上面一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3)放入无菌物品后,将上层盖于物品上,上下层边缘对齐。3、双层底铺巾法:55343456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57注意事项:1、检查无菌包的标记及灭菌日期。2、操作时,非无菌物品及身体应与无菌盘保持适当的距离,身体部位不可跨越无菌区。3、无菌盘应保持干燥,避免潮湿污染。4、手不可触及无菌巾的内面。5、上层开口向外,以形成一完整的无菌区。6、向无菌巾内递送物品时,手不可跨越无菌面。7、准备好的无菌盘若没有立即使用,应注明铺盘名称及时间,有效时限不超过4h。注意事项:58(六)无菌手套的使用:一、目的:1、防止病人身上的微生物感染医务人员。2、防止医护人员自身的菌群传给病人并减少病人之间的传播机会。3、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确保无菌效果。(六)无菌手套的使用:59内面外面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内面外面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60[操作步骤]1、戴无菌手套法:(1)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2)选择尺码合适的无菌手套,核对手套包上的灭菌日期。(3)打开手套袋,取出滑石粉包,涂擦双手。(4)一手掀起手套袋开口处,另一手持手套翻折部分取出。对准五指戴上。将手套的翻边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操作步骤]1、戴无菌手套法:61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62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63787864用无菌纱布擦去滑石粉或用生理盐水冲洗用无菌纱布擦去滑石粉或用生理盐水冲洗652、脱无菌手套法:(1)用戴手套的手捏住另一手套的套口外面翻转脱下。(2)已脱下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口内,将其翻转脱下。(3)将手套浸泡在消毒液内,洗手。2、脱无菌手套法:66[注意事项](1)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而戴好手套的手则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及手套的内面。(2)戴好手套后如发现手套有破裂,立即更换。

戴好手套后清除手套上的滑石粉,避免落入无菌区刺激组织。(3)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不可强拉。(4)戴手套后,手臂不可下垂,应保持在腰上、肩下范围内活动[注意事项](1)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67护考模拟题1.使用无菌持物钳,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应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大口容器内B.液面浸没轴节以上2~3cmC.每个容器只能放一把持物钳D.取钳时应将钳端闭合E.可用于取消毒的油纱布2.下述哪项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A.无菌操作前30分钟清扫地面

B.无菌包潮湿待干后使用

C.治疗室每周用紫外线照射一次

D.操作时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E.取出的无菌物品未用立即放回原处护考模拟题1.使用无菌持物钳,下列哪项是错误的:683.无菌包内物品未用完,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

A.按原痕回包扎好,带端不打结

B.注明开包日期、时间

C.24小时后失效

D.4小时后失效

E.包内物品被污染或无菌包被浸湿,须重新灭菌

4.使用无菌溶液时,要先核对A.溶液有无混浊

B.瓶口有无裂缝

C.瓶签

D.溶液有无变色E.瓶盖有无松动

护考模拟题3.无菌包内物品未用完,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

护考模拟题695.在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中,预防交叉感染的关键措施是A.操作区域要清洁、宽敞B.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C.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D.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E.无菌物品疑有污染不可再用6.无菌盘于2Pm铺好后,在下列什么时间前可使用A.6PmB.7PmC.8PmD.11PmE.次日2Pm护考模拟题5.在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中,预防交叉感染的关键措施是护考模拟题70谢谢谢谢71

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第三章72

第三节无菌技术基本概念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第三节无菌技术基本概念73教学目标1、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及操作原则2、掌握无菌技术的操作方法3、熟悉无菌技术的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教学目标1、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及操作原则74无菌技术的定义:

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的一系列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措施。消毒灭菌保存使用使用无菌物品的三环节无菌技术的定义:消毒灭菌保存使用使75一、基本概念:1、无菌物品: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2、无菌区: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3、非无菌区: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经过灭菌处理被污染的区域。

一、基本概念:76一、指出下列物品中哪些是无菌物品?哪些是非无菌物品?并说明理由。

问题讨论:

一、指出下列物品中哪些是无菌物品?哪些是非无菌物品?并77问题讨论:

您做对了吗?问题讨论:您做对了吗?78问题讨论:

哪些是无菌技术操作?腰椎穿刺测血压膀胱冲洗腹部检查换药清洗用物问题讨论:哪些是无菌技术操作?腰椎穿刺测血压膀胱冲洗腹部检79问题讨论:

你做对了吗?腰椎穿刺测血压膀胱冲洗腹部检查换药清洗用物问题讨论:你做对了吗?腰椎穿刺测血压膀胱冲洗腹部检查换药清801、环境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扫地、更换床单减少人员流动,避免尘埃飞扬。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环境清洁宽敞: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812、工作人员着装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操作前要戴好口罩帽子,

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2、工作人员着装符合无菌操作要求:823、物品保管有序:1)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2)无菌物品放在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3)无菌包外须标明名称和灭菌日期,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4)取用无菌物品时使用无菌持物钳5)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得放入无菌容器中6)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不可使用,应更换并重新灭菌.3、物品保管有序:83无菌物品橱标签无菌物品橱标签844、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区1)操作者身体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2)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3)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上,不可跨越无菌区,不可触及无菌物品4)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5)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4、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区855、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以防交叉感染5、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以防交叉感染86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目的]: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菌侵入或传播给他人。(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二)无菌容器的使用(三)无菌包的使用(四)无菌溶液取用法(五)铺无菌盘(六)无菌手套的使用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87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88[评估]1、操作项目及目的如进行护理操作及各种诊疗技术等2、操作环境操作区域是否整洁、宽敞、安全;操作台是否清洁、干燥、平坦3、无菌物品无菌物品存放是否合理,无菌包或容器外标签是否清楚、有无失效[评估]1、操作项目及目的如进行护理操作及各种诊疗技术等89(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1、用途:取用和传递无菌物品。2、种类:镊子:夹取棉球、针头等细小物品卵圆钳:夹取镊、剪、弯盘等三叉钳:夹取较重物品如:盆、盒、罐。(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镊子:卵圆钳:三叉钳:903、存放:1)浸泡在有盖容器中,容器深度和钳长度比例适合。2)消毒液面浸没轴关节以上2~3cm或镊子长度的1/2。3)每个容器只能放一把持物钳

液面3、存放:液91区分无菌区与非无菌区把手轴关节盖内面液面以上内壁液面以下内壁外壁口缘钳端区分无菌区与非无菌区把手轴关节盖内面液面以上内壁液面以下内壁92[操作步骤]1、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2、打开容器盖,使钳端闭合,将钳移至容器中央,钳端向下取出。3、使用时,保持钳端向下,防止消毒液倒流污染钳端。4、使用后,仍保持钳端向下闭合,垂直放回无菌容器中,并打开钳端。[操作步骤]1、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93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94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95四、使用注意事项:1、取用时,打开容器盖,不可在盖孔中取放无菌持物钳。2、取放时,闭合钳端,垂直取放。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以免污染。手不可触及浸泡部分.3、使用时,保持钳端向下,防止消毒液倒流污染钳端。四、使用注意事项:96取放时,钳或镊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液面以上的内壁。√√取放时,钳或镊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液面以上的内壁。√√97√×钳或镊端保持垂直或倾斜向下,不可倒转。√×钳或镊端保持垂直或倾斜向下,不可倒转。984、远距离取物时,将持物钳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就地使用。5、不可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油纱布。必要时用特定的持物钳或镊子夹取。6、不可用无菌持物钳换药或消毒皮肤。7、无菌持物钳一经污染或疑有污染时,不得再放回容器内,应重新消毒灭菌8、无菌持物钳和存放容器要定期消毒。浸泡保存时,一般病房可7d更换一次,使用频率高的要缩短更换周期,甚至每天更换一次;干燥保存可持续使用4h4、远距离取物时,将持物钳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就地使用。99(二)无菌容器的使用:1、用途:盛放无菌物品并保持无菌状态。2、种类:治疗碗、药膏缸、贮槽、带盖方盘等贮槽治疗碗药膏缸带盖方盘(二)无菌容器的使用:贮槽治疗碗药膏缸带盖方盘100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盖内面盖外面缸外壁缸内面缸口沿缸上方的空气柱手及其它有菌物品不可触及缸内面及口沿,不可触及盖内面及口沿。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盖内面盖外面缸外壁缸内面缸口沿缸上方的空101[操作步骤]1、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2、打开无菌容器盖,将盖内面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3、用毕将容器盖小心盖严。[操作步骤]1、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1023、使用注意事项:1)取物时,打开容器盖并平移离开,内面向上,手勿触及盖的边缘和内面。2)取物后,立即将盖反转,内面向下盖严。3)夹取无菌容器内物品时,无菌持物钳及无菌物品不可触及容器的边缘3、使用注意事项:103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1044)移动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容器底部,手不能接触容器内边缘和内面√×

5)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内。4)移动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容器底部,手不能接触容器内边缘105(三)无菌包的使用:1、用途:包裹无菌物品,使无菌物品保持无菌状态。(三)无菌包的使用:106区分无菌包的无菌区与非无菌区内面里面的物品外面边缘3cm内区分无菌包的无菌区与非无菌区内面里面的物品外面边缘3cm内107[操作步骤]1、包扎法:(1)将物品放在包布中央。(2)将包布一角(内角)盖住物品,然后折盖左右两角(角尖端向外翻折),最后一角(外角)折盖后,用带扎紧或化学指示胶带粘贴封包。(3)贴上标签,注明物品名称及灭菌日期,粘贴化学指示胶带,送灭菌处理。[操作步骤]1、包扎法:108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109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1102、开包法:(1)取出灭菌包,查看名称、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检查无菌包有无潮湿,破损等不能使用的情况.(2)将无菌包置于清洁、干燥、平坦台面上,解开系带,卷放在包布下。(3)用拇指和示指揭开包布外角,再揭开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4)用无菌钳夹出所需物品,置于已备妥的无菌区域。(5)如包内物品未用完,按开包原则,依原折痕包好,带子横向包扎。(6)注明开包日期和时间。所剩物品24小时内可再使用。2、开包法:111无菌包打开法无菌包打开法112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113开包后未用完的物品按原折包好开包114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115将小包内物品全部取出使用时,经查看、核对无误后,可将包托在手上打开,另一手将包布四角抓住,使无菌面朝向无菌区域,稳妥地将包内物品投放入无菌区内。3、小包无菌物品取用法:将小包内物品全部取出使用时,经查看、核对无误后,可将包116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117手上开包:手上打开,抓住四角,递用不保留。

手上开包:手上打开,抓住四角,递用不保留。118(四)无菌溶液取用法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瓶塞内面瓶口、边缘瓶塞外面瓶内壁及里面的液体护士手(四)无菌溶液取用法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瓶塞内面瓶口、边缘瓶119注意事项:1、取用前,先擦净瓶口周围,核对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检查质量,包括瓶盖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纹、溶液是否澄清。注意事项:1202、用开瓶器启开铝盖,将橡胶塞翻起,手不可触及瓶口及瓶塞盖住瓶口的部分。3、倾倒溶液时,瓶签朝向掌心,倒少量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用溶液,勿使瓶口接触容器口周围。4、倒毕塞好瓶塞,消毒。在瓶塞上注明开瓶日期和时间。5、不可将物品伸入瓶内蘸取溶液,已倒出的不可再倒回。6、已开启的溶液可保持24小时。2、用开瓶器启开铝盖,将橡胶塞翻起,手不可触及瓶口及瓶塞盖121(五)铺无菌盘:是将无菌治疗巾按无菌方法铺在干净的治疗盘内,形成一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以供治疗使用。(五)铺无菌盘:是将无菌治疗巾按无菌方法铺在干净的治疗盘内,122区分无菌区与非无菌区内面边缘外面边缘3cm内区分无菌区与非无菌区内面边缘外面边缘3cm内123[操作步骤]1、无菌治疗巾折叠法:(1)纵折法:将治疗巾纵折两次成4折,再横折两次,开口边向外。(2)横折法:将治疗巾横折后再纵折,再重复一次。[操作步骤]1、无菌治疗巾折叠法:1242、单层底铺巾法:(1)打开无菌包,用无菌钳取出1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2)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上面一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3)放入无菌物品后,将上层盖于物品上,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折一次。2、单层底铺巾法:1253、双层底铺巾法:(1)打开无菌包,用无菌钳取出1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2)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从远到近折成双层底,铺于治疗盘上,上面一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3)放入无菌物品后,将上层盖于物品上,上下层边缘对齐。3、双层底铺巾法:1263434127基础护理学课件:第三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无菌技术128注意事项:1、检查无菌包的标记及灭菌日期。2、操作时,非无菌物品及身体应与无菌盘保持适当的距离,身体部位不可跨越无菌区。3、无菌盘应保持干燥,避免潮湿污染。4、手不可触及无菌巾的内面。5、上层开口向外,以形成一完整的无菌区。6、向无菌巾内递送物品时,手不可跨越无菌面。7、准备好的无菌盘若没有立即使用,应注明铺盘名称及时间,有效时限不超过4h。注意事项:129(六)无菌手套的使用:一、目的:1、防止病人身上的微生物感染医务人员。2、防止医护人员自身的菌群传给病人并减少病人之间的传播机会。3、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确保无菌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