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课件】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_第1页
【一轮复习课件】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_第2页
【一轮复习课件】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_第3页
【一轮复习课件】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_第4页
【一轮复习课件】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讲气压带与风带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7讲气压带与风带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图型突破7气压带、风带图的判读课时作业考点二

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内容索引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一轮复习课件】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4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南信风带极锋热力原因热力原因动力原因动力原因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低气压带和西风带影响的地区多阴雨天气,气候湿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多晴朗天气,气候干燥;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多晴朗干燥天气,降水稀少,大陆东部因受来自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来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气候湿润;极地东风带寒冷而干燥,降水稀少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6【一轮复习课件】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7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三层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三层次”8“冷热不均使其动”90˚60˚30˚0˚(以北半球为例)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下图所示“冷热不均使其动”90˚60˚30˚0˚(以北半球为例)在假9“地球自转使其偏”①②③90˚60˚30˚0˚(以北半球为例)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度环流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高低纬受热不均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所示“地球自转使其偏”①②③90˚60˚30˚0˚(以北半球为例10“地球公转使其移”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大致是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40˚30˚30˚40˚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夏半年偏北冬半年偏南纬度30°~40°冬季:盛行西风带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西风带盛行西风带“地球公转使其移”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假设11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1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赤道低1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4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旱少雨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冰原气候全年严寒,降水稀少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15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赤道低气压带热带草原气候高温多雨为湿季信风带高温少雨为干季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炎热干燥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的16【一轮复习课件】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17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5·重庆文综,10该考点在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以经纬网区域图或气压带、风带示意图为背景,以选择题或综合题形式考查气压带或风带的分布及其影响。2014·福建文综,9~102014·四川文综,14(2)2015·海南地理,1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5·重庆文综,10该考点在高考试题中出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1.右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右图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A.台风雨

B.地形雨C.对流雨

D.锋面雨答案解析读图可知,马尔代夫的图示区域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大气垂直运动强烈,因此多对流雨。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1.右图是“马尔代夫部19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2~3题。2.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解析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20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首先看清图中的各项信息,图中横坐标为纬度,纵坐标为海拔,横坐标以0°为界,左侧为7月的风速和风向分布情况,右侧为1月的风速和风向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读取某纬度某海拔某点的风向(实线或虚线)及风速。就本题而言,所谓季节变化可以对比1月和7月的风向和风速,图中风向只有东风和西风两种,风速可以直接读出,任何一点,只要1月和7月风向相同就可以排除。根据上述分析,①(约60°N,海拔约7km)和④(约49°N,海拔约7km)两点的1月、7月均为西风,排除;③点(约4°N,海拔约7km)1月无风,7月东风,但风速很低,变化不大,排除;②点(约20°N,海拔约8km)7月为东风,风速5,1月为西风,风速15,变化最大,故选B。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首先看清图中的各项信息21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3.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答案解析盛行风是海洋表层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与盛行风密切相关,其分布也与风速、风向分布规律相类似。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3.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22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4.右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题。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答案解析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4.右图中M、N海域均23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本题以北大西洋(局部)及附近地区图为背景材料,图中M是加那利寒流,N是北大西洋暖流。从M、N所处的位置看,M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区域,冬、夏季气候特点不同,N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天气状况下降水、风浪等对渔场捕捞作业的影响。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本题以北大西洋(局部)24判断气压带、风带应“五看”看纬度位置:纬度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看垂直气流:上升气流区近地面是低气压带,下沉气流区近地面是高气压带。看风带风向:若风带风向为西南风,一定属于北半球西风带;若为西北风则是南半球西风带;西风带风向都与所在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的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反。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判断气压带、风带应“五看”看纬度位置:纬度0°、30°、6025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移动带来的影响5.右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答案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北印度洋西岸,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风从非洲大陆吹向此地,其性质干热,受其影响,该岛夏季气候干热。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移动带来的影响5.右图所示半岛夏季26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移动带来的影响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6~7题。6.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答案解析首先气温年较差大小和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只有纬度偏低,甲地冬季气温才不会比夏季低很多,气温年较差才较小,B项符合。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移动带来的影响甲地(位置见下图)气27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移动带来的影响7.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答案解析5~8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甲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B正确。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移动带来的影响7.甲地5~8月降水28气压带、风带图的判读7气压带、风带图的判读729图型概述气压带和风带图分为侧视图、俯视图和各种变式图。其考查内容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季节移动和影响。高考试题考查形式中既有选择题又有综合题。图型概述气压带和风带图分为侧视图、俯视图和各种变式图。30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题。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下图【一轮复习课件】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①位置: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根据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全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都有其相对稳定的纬度位置。②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并不是固定的,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一般而言,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找①位置: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根据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和结33影响:气压带和风带是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根据其性质可以分析气候特征及其成因。析结合分析并在调运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或在准确运用地理术语的基础上写出答案。答影响:气压带和风带是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根据其性质可以分析气34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D.北印度洋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顺风顺水答案解析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结合图2,由风带中风向向右偏转知图1中气压带、风带位于北半球。结合甲、丙气压带位置知其分别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且其位置北移,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巴西高原草木枯黄。结合图2,由风带中风向向右偏转知图1中气压带、风带位于北半球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解析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B.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结合上题分析知乙为北半球西风带。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解析A.热带草原气3.图中①②③④处的风向分别是A.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B.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C.东风、北风、西北风、西南风D.东北风、东南风、西风、西风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其位置随季节而变化。下图为“某区域热带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答案解析①②分别为北半球和南半球低纬信风,③④分别为其高空风带,根据气压带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具体风向。3.图中①②③④处的风向分别是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4.热带辐合带图示辐合带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影响,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受其控制下地区全年高温多雨。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气温变化C.影响的地区气候温和

D.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答案解析4.热带辐合带图示辐合带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40【一轮复习课件】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41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高压)阿留申42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43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44气压中心N是亚洲(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亚洲(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7月份45季风环流季风成因:东亚:海陆热力性质(冬夏)南亚:海陆热力性质(冬);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夏)季风环流季风成因:46【一轮复习课件】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47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地球表面不均匀,有海陆之分,特别是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完整性,使气压带形成了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地球表面不均匀,有海陆之分,特别481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冬季风1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冬季风497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夏季风7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夏季风50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51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温暖干燥高温高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等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雨热同期不利影响低温、旱涝等灾害旱涝灾害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印度半岛、关联图说明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关联图说明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54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示意图说明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的成因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55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示意图说明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的成因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56南亚夏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但仍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南亚夏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但仍然受海57【一轮复习课件】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58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5·重庆文综,1该考点是高考命题的主要内容之一,常结合区域自然现象或区域图表,以选择题或综合题形式考查气压中心和季风的形成、性质及其影响等。2015·安徽文综,272014·安徽文综,312012·四川文综,36(2)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5·重庆文综,1该考点是高考命题的主要结合节气考查气压中心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寒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北方冷空气势力渐强,处在冷高压控制之下。因此引起我国此时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蒙古高压。答案解析结合节气考查气压中心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60结合区域自然特征考查季风特点2.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a)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答案解析结合区域自然特征考查季风特点2.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61结合区域自然特征考查季风特点图中所示地区位于东亚季风区内,而东亚季风区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并且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这也可以从沙山临湖一侧垄槽延伸的方向得以证明。结合区域自然特征考查季风特点图中所示地区位于东亚季风区内,而62结合区域图考查季风特点A.反气旋频繁过境B.受沿岸寒流影响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3.右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答案解析结合区域图考查季风特点A.反气旋频繁过境3.右图为“世界某区63结合区域图考查季风特点从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及特殊地理事物(如安达曼海、泰国湾等)信息判断出该区域主要位于东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水汽丰沛,受地形的抬升作用,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结合区域图考查季风特点从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及特殊地理事物(64结合区域图考查季风特点4.右图为“南亚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问题。当图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在下图中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用带箭头线画)。答案解析图中所示区域为南亚,其河流枯水期时为当地的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季风。在画图时一定要注意指向标,准确画出东北方向箭头。结合区域图考查季风特点4.右图为“南亚部分地区图”。读图,回65结合区域图考查季风特点思维警示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的。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由于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而形成的。结合区域图考查季风特点思维警示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66课时作业课时作业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基础落实练1.上述“某月”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答案解析结合图示信息知,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234567891011121314151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2.该月份A.甲地盛行东北风B.甲地盛行西南风C.乙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D.乙地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答案解析甲地为南半球信风带,盛行东南风;乙地此时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2345678910111213141512.该月份答案解析甲地为南半球信风带,盛行东南风;乙地此时受受气压带和风带南北移动等因素影响,赤道南北两侧可能出现不同风向的盛行风。读图回答3~4题。甲、乙两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纬度较低,终年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大,温度高。3.甲、乙两地全年高温,其主导因素是A.纬度

B.海陆C.地形

D.洋流答案解析234567891011121314151受气压带和风带南北移动等因素影响,赤道南北两侧可能出现不同风结合上题分析,7月份甲地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量多于乙地;同理,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4.甲、乙两地降水差异表现为①1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②7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③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④7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解析234567891011121314151结合上题分析,7月份甲地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量多于乙地;同理读图,回答5~7题。冬至日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南移,据此判断正确图示。5.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图中所示气压带与风带正确的是A.a B.bC.c D.d答案解析234567891011121314151读图,回答5~7题。冬至日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此时太阳直射由图a信息知,此时气压带和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印度半岛吹西南季风。6.当图a中气压带、风带发生时A.印度半岛吹西南季风B.北印度洋洋流自东向西流C.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D.尼罗河正值枯水期答案解析234567891011121314151由图a信息知,此时气压带和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印度半图d中风带为信风带,结合所学知识知,受其影响的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7.受图d中风带影响的气候可能有A.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

气候、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答案解析234567891011121314151图d中风带为信风带,结合所学知识知,受其影响的气候有热带雨林8.读以下“某理想大陆图”和“气候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注:其中(a)图为某地气温、降水月份分配图,(b)图为风向(气流)与河流流量示意图,(c)图为风向与雨量示意图。2345678910111213141518.读以下“某理想大陆图”和“气候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据图分析回答三地的气候类型:(a)是___________气候;(b)是________气候,它处在模式图中______(甲、乙、丙、丁、N)位置;(c)是__________气候,它处在模式图中_____(甲、乙、丙、丁、N)位置。亚热带季风地中海乙温带海洋性甲答案解析结合图示信息,在判断三地气候类型的基础上,通过其分布规律得出结论。234567891011121314151(1)据图分析回答三地的气候类型:(a)是_________(2)(b)图河流为汛期时,它与(c)图都受_________(气压带、风带)控制,此时N地吹________(方向)风。盛行西风西北结合上题分析知,(b)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其河流为汛期时,为北半球冬季,它与(c)图都受北半球西风带影响。N地为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答案解析234567891011121314151(2)(b)图河流为汛期时,它与(c)图都受________(3)分析丙处气候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丙处为热带沙漠气候,据此说明其分布规律及成因。答案解析南北回归线到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234567891011121314151(3)分析丙处气候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丙处为热带沙漠气候,据此(4)M为一岛屿,1月份岛屿的西部地区月平均气温_____(填“大于”或“小于”)0℃,降水量_____(填“较多”或“较少”)。M岛屿地处北半球,1月份受冬季风影响,但也受温暖洋面增温及地形影响,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答案解析大于较多234567891011121314151(4)M为一岛屿,1月份岛屿的西部地区月平均气温_____((5)黄赤交角变为0°时,模式图中气候类型可能不再存在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若黄赤交角变为0°,受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将不再存在,即地中海气候不再存在。答案解析234567891011121314151(5)黄赤交角变为0°时,模式图中气候类型可能不再存在的是若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右图示意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情况。读图完成9~10题。能力提升练234567891011121314151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9.图示时段东亚地区A.陆表温度总是比海表温度高B.陆表与海表温度均持续上升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D.夏季风逐年增强答案解析结合题干信息判断,海陆热力差指数不同年份差异明显,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2345678910111213141519.图示时段东亚地区答案解析结合题干信息判断,海陆热力差指数10.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93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A.两个年份南部皆旱B.两个年份南部皆涝C.1966年北涝南旱、1993年北旱南涝D.1966年北旱南涝、1993年北涝南旱答案解析1966年热力指数为正值,说明该年份副高势力较强,致使我国锋面雨带向北推移较快,导致南旱北涝;1993年相反。23456789101112131415110.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93年我国东部季风区右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①②两地降水量逐月累积折线图”。读图,完成11~12题。11.与①地相比,②地降水量较多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答案解析由题干和图示信息知,与①地相比,②地降水量在冬季累积量上升速度快,为其降水量较多的季节。234567891011121314151右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①②两地降水量逐月累积12.影响①地夏季的大气环流是A.夏季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C.西风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答案解析①地降水累积在夏季增加明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据此可知影响该地夏季的大气环流为夏季风。23456789101112131415112.影响①地夏季的大气环流是答案解析①地降水累积在夏季增加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下图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读图完成13~14题。234567891011121314151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下图为“南、北半球中纬13.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A.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

南半球小B.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C.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

比南半球小D.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读图知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答案解析23456789101112131415113.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读图知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14.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B.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

度偏高C.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

基本上呈带状分布D.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

高低气压系统缺少答案解析南半球西风带强度大于北半球,主要是因为南半球海面宽广,摩擦力小,风力大;并且气压带呈带状分布,风力更强。23456789101112131415114.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B.南半球海15.读下面图a、图b、图c、图d,完成下列问题。23456789101112131415115.读下面图a、图b、图c、图d,完成下列问题。23456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1(1)读图a和图b,A、B两处气压比较,哪处的气压高?________。C、D两处气压升高的是________。答案解析B处C处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结合热力环流知,上升气流导致高空形成高压,下沉气流对应高空处为低压,据此判断C、D气压的高低。234567891011121314151(1)读图a和图b,A、B两处气压比较,哪处的气压高?___(2)我国冬季冷空气南下,流经之地的气压会________。答案解析冷空气密度较大,会使得流经之地的气压升高。升高234567891011121314151(2)我国冬季冷空气南下,流经之地的气压会________。(3)读图c,一般气压的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时左右。一般认为,气压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有关。例如,当白天气温最高时,低层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引起地面气压________;但气压极值出现的时间_____(填“早”或“晚”)于气温。气压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和变化的幅度随纬度变化而有区别,_____________地区气压日变化最为明显,随着纬度升高,气压日较差逐渐________。答案解析8~10下降晚低纬度(热带)减小234567891011121314151(3)读图c,一般气压的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时答案解析由图c信息知,三地气压的最高值出现的时间及气压、气温极值出现的时间关系。雅加达、南京和莫斯科的纬度逐渐升高,气压的日变化逐渐降低。234567891011121314151由图c信息知,三地气压的最高值出现的时间及气压、气温极值出现(4)读图d,在大陆上,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_____季,最低值出现在______季,气压年变化值很大,并由低纬向高纬逐渐_______。高山区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_____季,和空气的受热上升关系密切。冬夏增大夏234567891011121314151答案解析(4)读图d,在大陆上,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_____季,结合气压的年变化状况图,可知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冬季,最低值出现在夏季,气压年变化值很大。根据四地的曲线起伏状况,可得出气压年变化值与纬度差异之间的关系。234567891011121314151结合气压的年变化状况图,可知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冬季,最低第7讲气压带与风带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7讲气压带与风带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图型突破7气压带、风带图的判读课时作业考点二

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内容索引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99【一轮复习课件】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100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南信风带极锋热力原因热力原因动力原因动力原因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低气压带和西风带影响的地区多阴雨天气,气候湿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多晴朗天气,气候干燥;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多晴朗干燥天气,降水稀少,大陆东部因受来自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来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气候湿润;极地东风带寒冷而干燥,降水稀少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102【一轮复习课件】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103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三层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三层次”104“冷热不均使其动”90˚60˚30˚0˚(以北半球为例)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下图所示“冷热不均使其动”90˚60˚30˚0˚(以北半球为例)在假105“地球自转使其偏”①②③90˚60˚30˚0˚(以北半球为例)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度环流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高低纬受热不均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所示“地球自转使其偏”①②③90˚60˚30˚0˚(以北半球为例106“地球公转使其移”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大致是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40˚30˚30˚40˚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夏半年偏北冬半年偏南纬度30°~40°冬季:盛行西风带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西风带盛行西风带“地球公转使其移”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假设107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108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赤道低109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10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旱少雨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冰原气候全年严寒,降水稀少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111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赤道低气压带热带草原气候高温多雨为湿季信风带高温少雨为干季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炎热干燥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的112【一轮复习课件】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113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5·重庆文综,10该考点在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以经纬网区域图或气压带、风带示意图为背景,以选择题或综合题形式考查气压带或风带的分布及其影响。2014·福建文综,9~102014·四川文综,14(2)2015·海南地理,1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5·重庆文综,10该考点在高考试题中出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1.右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右图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A.台风雨

B.地形雨C.对流雨

D.锋面雨答案解析读图可知,马尔代夫的图示区域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大气垂直运动强烈,因此多对流雨。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1.右图是“马尔代夫部115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2~3题。2.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解析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116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首先看清图中的各项信息,图中横坐标为纬度,纵坐标为海拔,横坐标以0°为界,左侧为7月的风速和风向分布情况,右侧为1月的风速和风向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读取某纬度某海拔某点的风向(实线或虚线)及风速。就本题而言,所谓季节变化可以对比1月和7月的风向和风速,图中风向只有东风和西风两种,风速可以直接读出,任何一点,只要1月和7月风向相同就可以排除。根据上述分析,①(约60°N,海拔约7km)和④(约49°N,海拔约7km)两点的1月、7月均为西风,排除;③点(约4°N,海拔约7km)1月无风,7月东风,但风速很低,变化不大,排除;②点(约20°N,海拔约8km)7月为东风,风速5,1月为西风,风速15,变化最大,故选B。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首先看清图中的各项信息117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3.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答案解析盛行风是海洋表层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与盛行风密切相关,其分布也与风速、风向分布规律相类似。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3.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118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4.右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题。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答案解析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4.右图中M、N海域均119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本题以北大西洋(局部)及附近地区图为背景材料,图中M是加那利寒流,N是北大西洋暖流。从M、N所处的位置看,M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区域,冬、夏季气候特点不同,N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天气状况下降水、风浪等对渔场捕捞作业的影响。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分布及其影响本题以北大西洋(局部)120判断气压带、风带应“五看”看纬度位置:纬度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看垂直气流:上升气流区近地面是低气压带,下沉气流区近地面是高气压带。看风带风向:若风带风向为西南风,一定属于北半球西风带;若为西北风则是南半球西风带;西风带风向都与所在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的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反。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判断气压带、风带应“五看”看纬度位置:纬度0°、30°、60121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移动带来的影响5.右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答案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北印度洋西岸,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风从非洲大陆吹向此地,其性质干热,受其影响,该岛夏季气候干热。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移动带来的影响5.右图所示半岛夏季122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移动带来的影响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6~7题。6.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答案解析首先气温年较差大小和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只有纬度偏低,甲地冬季气温才不会比夏季低很多,气温年较差才较小,B项符合。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移动带来的影响甲地(位置见下图)气123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移动带来的影响7.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答案解析5~8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甲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B正确。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或风带移动带来的影响7.甲地5~8月降水124气压带、风带图的判读7气压带、风带图的判读7125图型概述气压带和风带图分为侧视图、俯视图和各种变式图。其考查内容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季节移动和影响。高考试题考查形式中既有选择题又有综合题。图型概述气压带和风带图分为侧视图、俯视图和各种变式图。126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题。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下图【一轮复习课件】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①位置: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根据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全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都有其相对稳定的纬度位置。②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并不是固定的,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一般而言,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找①位置: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根据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和结129影响:气压带和风带是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根据其性质可以分析气候特征及其成因。析结合分析并在调运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或在准确运用地理术语的基础上写出答案。答影响:气压带和风带是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根据其性质可以分析气130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D.北印度洋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顺风顺水答案解析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结合图2,由风带中风向向右偏转知图1中气压带、风带位于北半球。结合甲、丙气压带位置知其分别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且其位置北移,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巴西高原草木枯黄。结合图2,由风带中风向向右偏转知图1中气压带、风带位于北半球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解析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B.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结合上题分析知乙为北半球西风带。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解析A.热带草原气3.图中①②③④处的风向分别是A.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B.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C.东风、北风、西北风、西南风D.东北风、东南风、西风、西风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其位置随季节而变化。下图为“某区域热带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答案解析①②分别为北半球和南半球低纬信风,③④分别为其高空风带,根据气压带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具体风向。3.图中①②③④处的风向分别是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4.热带辐合带图示辐合带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影响,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受其控制下地区全年高温多雨。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气温变化C.影响的地区气候温和

D.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答案解析4.热带辐合带图示辐合带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136【一轮复习课件】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137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高压)阿留申138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139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140气压中心N是亚洲(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亚洲(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7月份141季风环流季风成因:东亚:海陆热力性质(冬夏)南亚:海陆热力性质(冬);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夏)季风环流季风成因:142【一轮复习课件】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143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地球表面不均匀,有海陆之分,特别是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完整性,使气压带形成了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地球表面不均匀,有海陆之分,特别1441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冬季风1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冬季风1457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夏季风7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夏季风146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147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温暖干燥高温高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等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雨热同期不利影响低温、旱涝等灾害旱涝灾害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印度半岛、关联图说明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关联图说明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150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示意图说明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的成因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151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示意图说明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的成因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152南亚夏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但仍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南亚夏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但仍然受海153【一轮复习课件】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154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5·重庆文综,1该考点是高考命题的主要内容之一,常结合区域自然现象或区域图表,以选择题或综合题形式考查气压中心和季风的形成、性质及其影响等。2015·安徽文综,272014·安徽文综,312012·四川文综,36(2)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5·重庆文综,1该考点是高考命题的主要结合节气考查气压中心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寒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北方冷空气势力渐强,处在冷高压控制之下。因此引起我国此时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蒙古高压。答案解析结合节气考查气压中心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156结合区域自然特征考查季风特点2.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a)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答案解析结合区域自然特征考查季风特点2.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157结合区域自然特征考查季风特点图中所示地区位于东亚季风区内,而东亚季风区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并且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这也可以从沙山临湖一侧垄槽延伸的方向得以证明。结合区域自然特征考查季风特点图中所示地区位于东亚季风区内,而158结合区域图考查季风特点A.反气旋频繁过境B.受沿岸寒流影响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3.右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答案解析结合区域图考查季风特点A.反气旋频繁过境3.右图为“世界某区159结合区域图考查季风特点从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及特殊地理事物(如安达曼海、泰国湾等)信息判断出该区域主要位于东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水汽丰沛,受地形的抬升作用,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结合区域图考查季风特点从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及特殊地理事物(160结合区域图考查季风特点4.右图为“南亚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问题。当图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在下图中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用带箭头线画)。答案解析图中所示区域为南亚,其河流枯水期时为当地的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季风。在画图时一定要注意指向标,准确画出东北方向箭头。结合区域图考查季风特点4.右图为“南亚部分地区图”。读图,回161结合区域图考查季风特点思维警示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的。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由于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而形成的。结合区域图考查季风特点思维警示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162课时作业课时作业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基础落实练1.上述“某月”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答案解析结合图示信息知,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234567891011121314151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2.该月份A.甲地盛行东北风B.甲地盛行西南风C.乙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D.乙地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答案解析甲地为南半球信风带,盛行东南风;乙地此时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2345678910111213141512.该月份答案解析甲地为南半球信风带,盛行东南风;乙地此时受受气压带和风带南北移动等因素影响,赤道南北两侧可能出现不同风向的盛行风。读图回答3~4题。甲、乙两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纬度较低,终年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大,温度高。3.甲、乙两地全年高温,其主导因素是A.纬度

B.海陆C.地形

D.洋流答案解析234567891011121314151受气压带和风带南北移动等因素影响,赤道南北两侧可能出现不同风结合上题分析,7月份甲地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量多于乙地;同理,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4.甲、乙两地降水差异表现为①1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②7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③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④7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解析234567891011121314151结合上题分析,7月份甲地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量多于乙地;同理读图,回答5~7题。冬至日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南移,据此判断正确图示。5.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图中所示气压带与风带正确的是A.a B.bC.c D.d答案解析234567891011121314151读图,回答5~7题。冬至日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此时太阳直射由图a信息知,此时气压带和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印度半岛吹西南季风。6.当图a中气压带、风带发生时A.印度半岛吹西南季风B.北印度洋洋流自东向西流C.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D.尼罗河正值枯水期答案解析234567891011121314151由图a信息知,此时气压带和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印度半图d中风带为信风带,结合所学知识知,受其影响的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7.受图d中风带影响的气候可能有A.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

气候、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答案解析234567891011121314151图d中风带为信风带,结合所学知识知,受其影响的气候有热带雨林8.读以下“某理想大陆图”和“气候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注:其中(a)图为某地气温、降水月份分配图,(b)图为风向(气流)与河流流量示意图,(c)图为风向与雨量示意图。2345678910111213141518.读以下“某理想大陆图”和“气候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据图分析回答三地的气候类型:(a)是___________气候;(b)是________气候,它处在模式图中______(甲、乙、丙、丁、N)位置;(c)是__________气候,它处在模式图中_____(甲、乙、丙、丁、N)位置。亚热带季风地中海乙温带海洋性甲答案解析结合图示信息,在判断三地气候类型的基础上,通过其分布规律得出结论。234567891011121314151(1)据图分析回答三地的气候类型:(a)是_________(2)(b)图河流为汛期时,它与(c)图都受_________(气压带、风带)控制,此时N地吹________(方向)风。盛行西风西北结合上题分析知,(b)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其河流为汛期时,为北半球冬季,它与(c)图都受北半球西风带影响。N地为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答案解析234567891011121314151(2)(b)图河流为汛期时,它与(c)图都受________(3)分析丙处气候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丙处为热带沙漠气候,据此说明其分布规律及成因。答案解析南北回归线到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234567891011121314151(3)分析丙处气候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丙处为热带沙漠气候,据此(4)M为一岛屿,1月份岛屿的西部地区月平均气温_____(填“大于”或“小于”)0℃,降水量_____(填“较多”或“较少”)。M岛屿地处北半球,1月份受冬季风影响,但也受温暖洋面增温及地形影响,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答案解析大于较多234567891011121314151(4)M为一岛屿,1月份岛屿的西部地区月平均气温_____((5)黄赤交角变为0°时,模式图中气候类型可能不再存在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若黄赤交角变为0°,受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将不再存在,即地中海气候不再存在。答案解析234567891011121314151(5)黄赤交角变为0°时,模式图中气候类型可能不再存在的是若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