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保护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园艺植物保护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园艺植物保护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园艺植物保护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园艺植物保护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艺植物保护学》课程教学大纲(HORTICULTURELPLANTPROCTECTION)执笔者:陈文胜、王芳审核人:曹毅刘家友卢博彬编写日期:2017年8月、课程基本信息适用专业园艺专业(创新班)开课单位园艺系课程类型专业类课程(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是否为双语否学分数学分 4学时数总学时64,其中:实验(实训) 0学时;课外0学时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土壤肥料学、农业生态学、气象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后续课程植物育种学二、课程简述《园艺植物保护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昆虫的外部构造、解剖生理、分类鉴定和害虫防治原理及方法;讲授园艺植物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讲授主要园艺植物病害及发生发展规律;要求学生理解综合防治的含义,正确有效地开展园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障园艺植物安全生产。园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遭受很多病虫害的侵害,造成重大的产量损失和经济损失,对“菜篮子”“果篮子”工程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影响林木和花卉的生产, 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城市的美化绿化。病虫害防治是园艺植物生产、栽培管理中的重要技术环节。学习和研究园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理论和方法,保护园艺植物不受或少受为害,对于提高园艺植物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收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三、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1知识要求1-2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保护学等园艺相关的基础知识)2能力要求2-1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园艺领域的产品研发、生产管理、技术推广等工作的能力)3素质要求3-2专业素质(受到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 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一)考核目标1、掌握昆虫的体躯构造、鉴定特征;掌握昆虫内部器官的构造,了解生理机能及与防治的关系;掌握昆虫个体发育的生命活动特征,行为和生活习性等;2、掌握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及重要害虫的防治方法。3、掌握观赏植物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的症状类型,植物传染性病害的分布区域,发生发展的规律;掌握观赏植物传染性病害的病原菌鉴定技术,着重掌握病原菌的镜检、分离、接种等一套病理学基本操作技能。4、掌握主要观赏植物病害的症状、病原、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二)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三)成绩评定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30%其中:出勤考核:占10%作业成绩:占20%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定。期末考试成绩:占70%五、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第一章绪论重点:昆虫纲的形态特征难点: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一节昆虫纲的形态特征第二节昆虫数量与分布第三节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一、有害方面二、有益方面第二章昆虫的外部形态重点:触角、口器、翅、足的基本构造及类型难点:刺吸式口器的取食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一节昆虫体躯的基本构造第二节昆虫的头部一、触角:基本位置、构造、类型、功能二、眼:单眼和复眼的构造、位置、功能三、口器:基本类型和构造、取食过程第三节昆虫的胸部一、胸足的构造及类型二、翅的构造与类型第四节昆虫的腹部一、基本构造二、外生殖器第五节昆虫的体壁一、体壁的功能二、基本构造第三章昆虫内部解剖及生理重点: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难点:激素对脱皮的控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一节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一、横切位置二、纵剖位置第二节昆虫消化系统一、构造二、功能第三节排泄系统一、构造二、功能第四节呼吸系统一、构造二、功能第五节循环系统一、构造二、功能第六节神经系统一、构造二、功能第七节生殖系统一、构造二、功能第八节内分泌系统一、内激素二、外激素第四章昆虫生物学重点:昆虫的变态类型及生活习性难点:害虫的防治时期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一节昆虫的生殖方式一、两性生殖二、孤雌生殖第二节昆虫的发育过程一、卵期:形态结构、产卵场所二、幼虫期:孵化、脱皮、龄期等概念;幼虫类型三、蛹期:类型四、成虫期:羽化、性二型、多型现象第三节变态类型一、完全变态二、不完全变态第四节成虫生物学一、食性二、趋性第五章昆虫分类学重点:各目和各科的形态特征难点:各目和各科的形态特征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一节概论一、双名法二、昆虫分类依据第二节直翅目一、目的特征、生物学特性二、重要科特征:蝗科、蟋蛀科第三节等翅目一、目的特征、生物学特性二、重要科特征第四节半翅目一、目的特征、生物学特性二、重要科特征:蝗科、蟋蛀科第五节同翅目一、目的特征、生物学特性二、重要科特征第六节缨翅目一、目的特征、生物学特性二、重要科特征:蝗科、蟋蛀科第七节鞘翅目一、目的特征、生物学特性二、重要科特征第八节鳞翅目一、目的特征、生物学特性二、重要科特征第九节膜翅目一、目的特征、生物学特性二、重要科特征:蝗科、蟋蛀科第十节双翅目一、目的特征、生物学特性二、重要科特征第六章昆虫生态学重点:生态因子对昆虫的影响难点:害虫数量增长模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一节生态因子对昆虫的影响一、气候对昆虫的影响二、土壤对昆虫的影响三、寄主因素对昆虫的影响第二节害虫种群数量变动一、害虫种群变动类型和变动规律二、害虫种群数量增长模型第七章害虫防治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各种防治方法的具体措施难点:IPM理论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一节概论一、害虫防治的基本策略二、害虫综合治理IPM第二节植物检疫一、意义二、主要措施第三节农业防治一、优缺点二、主要措施第四节物理机械防治一、优缺点二、主要措施第五节化学防治一、农药基本知识二、杀虫剂作用机制三、杀虫剂类型及品种四、安全施药第六节生物防治一、天敌类型二、天敌的利用与保护第八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重点: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症状难点:园艺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一节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性第二节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第三节园艺植物病害的症状第四节园艺植物病害的分类第九章园艺植物病害的病原重点:园艺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的形态难点:病原真菌的繁殖体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一节寄生现象第二节植物病原真菌一、鞭毛菌亚门真菌二、接合菌亚门真菌三、子囊菌亚门真菌四、担子菌亚门真菌第三节植物病原细菌第四节植物病原病毒一、病毒的一般属性和类群二、病毒的种类,噬菌体,类菌原体、类立克次氏体。第五节植物病原线虫第六节寄生性种子植物第七节非传染性病害的病原第八节植物病原菌的鉴定第十章病原物的致病性及病害的发生流行重点:病原菌致病性、寄主的抗病性变异途径难点:生理小种、基因对基因的概念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一节病原物的致病性及变异第二节寄主的抗病性及变异第三节病害循环第四节植物病害的流行第十一章园艺植物病害防治重点:植物检疫、选育抗病品种、化学防治难点:抗病品种的利用、化学防治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一节植物检疫第二节选育抗病品种第三节化学防治第四节农业防治第五节物理防治第六节生物防治第十二章园艺植物主要病害重点:锈病、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叶斑病、枯萎病难点:炭疽病、灰霉病、叶斑病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一节真菌性病害一、锈病:月季锈病、玫瑰锈病二、白粉病:月季白粉病、瓜叶菊白粉病三、炭疽病:万年青炭疽病、兰花炭疽病四、灰霉病:月季灰霉病、唐昌蒲灰霉病五、叶斑病:月季黑斑病、苏铁斑点病、散尾葵叶斑病、菊花褐斑病六、枯萎病:合欢枯萎病、菊花枯萎病、香石竹枯萎病

第二节细菌性病害第三节病毒类病害六、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作业题量备注章节主要内容讲授实验实训课外讨论习题小计A章绪论22第F昆虫外部形态55第三章昆虫内部器官解剖33第四章昆虫生物学33第五章昆虫分类学学55昆虫生态学33第七章害虫防治基本原理1111第八章园艺植物病害概念22第九章病害的病原1212第d「草致病性及病害的发生流行44第d章一园艺植物病害防治44第d章卜二园艺植物主要病害1010合计6464七、课程教材及主要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